功高盖主,主必压之;才高过人,人必倾之。没有人喜欢处处表现比自己强的人。所以,当功高盖主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低调行事,谦恭为人。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巨额家产。秦昭王四十年,太子去世。过了两年,昭王立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而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被立为正夫人,称华阳夫人,但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儿子名叫子楚,被作为秦国的人质派到赵国。由于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
子楚在赵国生活十分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赵国都城邯郸做买卖,结识了子楚。他明白,子楚肯定是因为不被喜爱才被送往赵国做人质。按照一般的商人思维,对这样的人投资是毫无价值的。顶多给他一点好处,也许他哪天撞上了好运,侥幸回到秦国去,当了一路诸侯,以后见面也可以给点照应。但是吕不韦并不这样看。他觉得子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他的父亲是太子安国君,虽然安国君有众多子女,子楚又不被喜欢,但是他毕竟是安国君的亲生儿子,他是有希望成为秦王的。这就是这个人最大的投资价值。吕不韦于是问父亲:“耕田之利多少倍?”父亲答道:“10倍。”吕不韦再问:“珠玉之利多少倍?”父亲答道:“100倍。”吕不韦接着问:“如果立主定国,那么利益又是几倍?”父亲很惊异地说:“如果能这样,利益当然是无数倍。”于是吕不韦认定子楚奇货可居。
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为子楚出谋划策,他对子楚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已经被立为太子。我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但华阳夫人没有儿子。现在您的众多兄弟中,您排行中间,而且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赵国当人质,即使哪天秦王驾崩,安国君继位为王,您也不要指望同你的兄弟们争继承人之位。”子楚一听,便问吕不韦该怎么办。吕不韦说:“您现在生活十分困窘,又长期客居在此,拿不出什么东西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虽然也不是很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尽力让他们立您为继承人。”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愿意将秦国的土地与您共享。”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了一些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吕不韦将所有宝物都献给了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而且常常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父亲和夫人。华阳夫人一听十分高兴。吕不韦又让人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男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会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但没有儿子。不如趁这个时候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且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的儿子又能继位为王,始终也不会失势。现在子楚贤能,而且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可能被立为继承人的,而且他的生母不受宠爱,于是他只有主动依附于夫人,夫人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您一生在秦国都会受到尊宠。”华阳夫人一听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便向太子提议立子楚为继承人,太子答应。
吕不韦又选了一位美貌女子送给子楚,这个女子为子楚生了个儿子,叫嬴政,这就是日后的秦始皇。不久子楚和吕不韦密谋,逃回了秦国,而将妻子和儿子留在了赵国。又过了几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安国君继位不久就去世了,子楚即位,他就是庄襄王。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把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死去,太子嬴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国,称他为仲父。吕不韦权倾朝野。
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且都极力在这方面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也应该在这方面超过他们。于是他召集了许多文人学士,给他们十分好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吕不韦组织自己的食客编了《吕氏春秋》,名闻天下。
秦王嬴政逐渐长大,渐渐对朝政有了自己的主见,但吕不韦仍然把持着朝政,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开始激化。后来秦始皇终于找到个理由,将吕不韦罢免,让他回到自己河南的封地去。又过了一年多,各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秦王嬴政怕他发动叛乱,于是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已经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和寡人又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现在命令你和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一看就明白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害怕日后被杀,于是就喝下毒酒自杀。
历史上对吕不韦并没有多少好评,但是对他卓绝的经商头脑确实赞叹不已,尤其是他所认定的“奇货可居”,正说明了吕不韦这个人眼光十分敏锐,而且看得长远。但是吕不韦唯一失策的是,他没有看到自己干涉了一个英明国君的成长,他已经权倾朝野,还要著书立说,求得盛名,更不为秦王嬴政所容。后世很多人猜测吕不韦之所以没有反叛嬴政,是因为嬴政是他的私生子。吕不韦和嬴政不管是不是父子关系,他们的矛盾最终是要激化的。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十分强硬的人。而最终会采取极端行动的必然是嬴政,因为吕不韦功成之后还居高位,功高盖主,不知道自我保全。
纵观历史,即便是再显赫的人,最终也会受制于人。今日的骄横不会换来别人的妥协,反倒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所以,功高不要忘记低调。
居功不傲,立于不败之地
有功而不居功自傲,是一种谦卑的态度,常人难以做到。若能学到范蠡、曾国藩等人的智慧,不仅可以驰骋疆场,还能够全身而退,一生立于不败之地。
据《左传》记载,哀公十一年鲁国与齐国作战,鲁军大败,作为统帅之一的孟之反留在后面掩护大军撤退。当大家都安全撤回而迎接他最后到达时,他却故意鞭打着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而是我的马跑不快呀!”
孔子曾经称赞他不自夸的谦逊精神。
其实,孟之反不自夸,谦逊只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还在于他不居功,这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下,不居功自傲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正因为孟之反将军有这样高深的修养,所以就连圣人也对他大加赞赏。
在历史上,邀功请赏而为上司所忌恨的例子比比皆是。即使居功不傲,有时也会成为上司的眼中钉。
比如刘邦成功之后,他就大肆杀戮功臣,给那些功高盖主者上了血腥的一课。比起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还有朱元璋。
朱元璋在得到天下后,便开始大肆屠戮开国功臣,而徐达却得以幸免。
在朱明王朝的创建过程中,徐达开辟江汉流域,扫清淮楚之地,攻取浙西,席卷中原,声势威名直达塞外,先后降伏王公俘获将领,不计其数。但他不因功自傲,在皇帝面前尤其恭敬谨慎。朱元璋经常召见徐达,设宴欢饮,每每以“布衣兄弟”相称,而徐达总是谦虚谨慎,小心应对,不敢越君臣之尊卑秩序。
尽管徐达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恭慎有加,但仍然未能免除朱元璋对他的怀疑和猜忌。给事中陈汶辉在一个奏疏中曾提到“刘基、徐达之见猜”,说:“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朱元璋在为徐达撰写的神道碑中,也承认自己曾因所谓“太阴数犯上将”的星象而“恶之”。但是不管朱元璋如何猜忌,徐达毕竟在政治上忠诚不二,经济上不贪不占,生活上十分检点,没有任何把柄可抓,从而避免了“走狗烹”的厄运。
有功劳对自己未必就是好事,“功高震主”者往往都没有好下场,如韩信。唯有居功不傲者,才能保全其身。
曾国藩为了清王朝能够继续苟延残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他仍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居功自傲,必须尽力淡化自己头上的光环。例如,他主动上书,把功劳归之于先帝、太后和朝廷,归之于协同作战的友军。同时,他动员牢骚满腹的九弟辞职回家养病,并大量裁减“湘军”,收买士人,堵住他们的口。就这样,曾国藩及其所代表的湘军集团,较为平安地度过了表面风光、内里危机四伏的政治险滩。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功劳被肯定,他人的肯定会助长自己的虚荣心、名利心、骄横之心。无论何时,一定要学会认清自己的位置,学会居功不傲,方能得以常胜。
功高盖主时要懂得功成身退
急流勇退未必就是懦弱无能的表现,未必就是遇难畏惧、临阵脱逃的借口。特别是功高盖主的时候,学会急流勇退,是明哲保身的最睿智选择。
范蠡是楚国宛人,年轻时就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才智。为了不苟同于世俗,躲避凡夫俗子的妒忌、非难,就佯装狂痴,潜心博览群书,探讨济世经邦之策。
勾践即位后,大夫文种到宛访求人才,听说范蠡时痴时醒,便断定他是个非凡人物,于是他亲自前往拜访。开始时,范蠡不知道文种是否有诚意,于是一再回避。后来看到文种求贤若渴,便对他的兄嫂说:“这几天有客人要来,请借衣冠相候。”果然,文种又来造访范蠡。他们俩志同道合,促膝长谈,纵论霸王之道。文种将范蠡举荐给勾践,成为勾践的股肱之臣。
吴国厉兵秣马,越国也磨刀霍霍。勾践在范蠡等大臣的精心辅佐下,革新内政,国力日益强大。面对威胁日益严重的吴国,越国企图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一举打败吴国。
公元前494年,已到吴王夫差发誓报仇的时候,勾践急于先举兵攻吴。范蠡极力反对。他深知越国的实力还不足以打败吴国,更何况作为胜利之师,越国还骄悍轻敌,于是劝阻勾践说:“天道充盈而不溢出,强盛而不骄悍,不劳而矜其功,实在是逆于天而不和人。若是强行去做,一定会危及国家,害及己身。”勾践不听,发兵攻吴。两国军队在夫椒进行决战。吴军大胜,直捣越国境内,占领了越国首都,迫使勾践率五千残军退守会稽山。
这时,越国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勾践身陷绝境,身边都是残兵败将,亡国的恐惧不由袭上心头。他神情凄然地对范蠡说:“我不听先生之言,自寻祸患,现在该怎么样才好呢?”范蠡非常沉着地说:“目前,宜卑辞厚礼,贿赂吴国君臣。倘若不行,可屈身以事吴,等待转机。”
勾践在夫差允诺他投降之后,就亲自带领妻子和大臣范蠡去吴国侍候夫差。他们在吴国三年,受尽屈辱,用尽心机,最后终于赢得了夫差的信任。三年之后,勾践被放归故里。回到越国,勾践常常把苦胆放在床头,坐着躺着的时候都仰头看看苦胆,喝水吃饭时也尝尝苦胆,经常问自己:“你忘了会稽之耻了吗?”他还励精图治,亲自耕种,虚心向有才德的人求教,优待宾客,救济百姓,与人民共渡艰难,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并且使越国成为诸侯国中的霸主。
范蠡追随勾践二十多年,献计献策,忠心耿耿,屡建奇功。勾践称霸后马上封他为上将军。灭吴以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范蠡看到群臣皆乐,唯独只有越王勾践郁郁寡欢,立即猜到了勾践的想法。俗话说,飞鸟打光了,好的弓箭该收藏起来了;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烧来吃了。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安乐,况且一个人在名声很大的情况下,很难永保安宁。
范蠡上书给勾践,说:“你知道我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当初是您的诚意和友情感动了我,我才来协助大王成就大业。如今,这些都已经实现了,请允许我辞官。”
勾践见到此书,气恼地把范蠡叫来,说:“你和我一起复兴了越国,我们应该共享富贵,我正准备拿出一半国土分封给你,你怎么能离开呢?难道你不相信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范蠡答道:“君王您当然可以执行您的命令,但是我也要实现我的意愿。”不过,范蠡看到事情可能弄僵,只好口头上暂且答应。范蠡回到家中,赶紧打点行装,当天夜里,带着家人悄悄出城,乘船北上到了齐国。
他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在齐国海畔定居下来,买了一块地,带着家人过着农耕生活。由于他善于经营,很快就致了富。凑巧,这时齐王下令地方官荐贤,当地官员把“鸱夷子皮”推荐给齐王。齐王认为他才能出众,过了一段时间就要授予他宰相职位。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他潜逃回到家中,把家财分散给当地的乡亲们,携全家悄悄离开齐国,到了宋国的陶邑,改名自称陶朱公,以经商为业。不久,他又成为当地的富豪,资产巨万,远近闻名。
自从范蠡不辞而别之后,大夫文种很是孤单,又见勾践日夜享乐,不像原来那样敬重自己,深感前途渺茫,心灰意冷,常常称病不上朝,于是有人向勾践进谗言,诬告文种企图谋反。尽管文种反复解释,都无济于事。越王勾践赐给文种一把宝剑,说:“先生教我七种计谋征服吴国,寡人只用了其中三种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种计谋留在你那里,请去跟随先王,试行余法吧!”再看所赐之剑,乃是吴王当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剑,这真是历史的莫大嘲弄。
功成名就之后要懂得明哲保身。有识之士在荣誉面前居安思危,在错误面前也承担责任,绝不见功劳就抢,见错误就推。只有具备了这种素养,才能算得上是完美和清高的人。相反,迷恋名位而至死不悟的人,是很悲哀的。
人生在世,切忌一味冒进、一味自大、一味恃强,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当强则强当弱即弱,进退有据、高低有时、强弱有度,才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