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900000060

第60章 1938年(5)

为保卫徐州,扩大台儿庄战役胜利成果,确保战略主动地位,蒋介石坚持应在徐州与日军进行决战,并陆续从各大战区调集精兵,充实第五战区守备力量,总兵力达45万余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不同意在徐州地区与日军决战,因为该处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利于日军作战;且大规模战略决战,有违长期消耗战的既定方针。但因蒋意甚决,李宗仁只好妥为布置:以3个军组成淮南兵团,由李品仙任总司令;4个军组成淮北兵团,由廖磊任总司令;9个军组成鲁南兵团,由孙连仲任总司令;3个军组成陇海兵团,汤恩伯任总司令;2个军组成苏北兵团,由韩德勤任总司令。5个兵团在李宗仁统率下,以徐州为中心,协同作战。

18日,日军华北方面军第十师团向峄县发起进攻,徐州会战开始。日军分南北两路进攻。北路日军第十师团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陷于苦战状态。但第十师团依靠现代化装备,逐渐摆脱不利局面。5月15日,从山东临城出发,渡过微山湖,16日到达沛县,19日推进到徐州以北地区,准备从北面进攻徐州。日军第五师团自4月下旬起先后攻占临沂、郯城。5月15日,突破中国军队防线,向宿县推进,从陇海路东端形成对徐州的包围。第十六师团于5月9日从山东济宁出发,14日攻占金乡,18日推进到离徐州22公里处,从西北面进攻徐州。

南路日军第六师团在占领安徽和县、巢县之后,于5月14日占领合肥。第一○一师团由江苏东台出发,占领盐城,5月7日攻陷阜宁。第十三师团于5月9日攻占蒙城,13日到达徐州西面永城,从西南面包围徐州。第三师团于5月6日在蚌埠、怀远集结,15日推进到大营集,与第九师团平行向徐州南面推进。第九师团于5月10日推进到板桥一带,13日攻占百善。至此,南北日军已完成了对徐州的包围。

徐州为苏北重镇,位于陇海线和津浦线交叉处,扼苏、鲁、豫、皖四省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徐州的得失,直接关系到中日战局今后的发展态势。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也分南北两线进行抵抗。在北线,中国军队在峄县、向城、邳县、临沂一线与日军展开激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并坚守台儿庄、禹王山一线,粉碎了日军中央突破、直下徐州的企图;在南线,中国军队也进行了一定的抵抗。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军队并未进行像样的战役,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从而导致日军对徐州形成合围、夹击之势。为摆脱徐州会战的不利态势,中国最高统帅部决定,除留第二十四集团军在苏北、第六十九军及海军陆战队在鲁南、鲁中坚持外,第五战区主力部队于5月15日起向西南转移,以刘汝明第六十八军为掩护,其余各部分5路突围:(1)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及廖磊集团军由徐州沿津浦路南下,至宿县折向西南,于界沟过涡河封锁线;(2)汤恩伯部及机械化兵团由陇海路运河车站向西推进,于符离集北越过津浦路,突破宿县、永城封锁线,在涡阳突破涡河封锁线;(3)孙连仲部及张自忠部由台儿庄向西南退却,自徐州南越过萧县以西封锁线,在永城附近突破封锁线;(4)关麟征部及川军一部由徐州越陇海路,向西北退却,突破黄口、李庄封锁线;(5)孙震部由津浦路柳泉向东南退却,越陇海路,经泗县折西南行,在固镇、蚌埠间过津浦路,于怀远以西突破涡河封锁线。5月17日晚,汤恩伯部担任中央突围任务。由于指挥得当,中国军队得以有秩序地退却,于5月下旬退至皖西豫南地区。刘汝明第六十八军掩护各部撤退完毕后,于5月19日放弃徐州,日军遂于当日占领徐州,徐州会战宣告结束。

在徐州会战中,中日双方都投入了巨大兵力。日军虽取得会战的胜利,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为武汉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但未达到聚歼中国军队主力的预期目标。中国军队没有给日军以有效的打击,而徐州的失陷,使中国失去了牵制日军的战略要地和防御武汉的屏障,被迫采取正面作战防御武汉,从而给武汉会战以巨大影响。

毛泽东演说《论持久战》

抗战爆发以后,亡国论、速胜论不绝于耳,严重影响着抗日战争的进程。与此同时,中国人民渴望抗战的胜利,迫切要求解答战争的进程会怎样发展、能否取得胜利、是持久战还是速决战、怎样进行持久战,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等根本性问题。为了给全国人民指明胜利的前途,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讲演了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地论述了有关持久战的基本问题。

毛泽东全面考察和论证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这一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战争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基本特点: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上失道寡助;中国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援助中国的。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亡国论者只看到敌人暂时强大的一面,忽视了我们时代进步的一面,犯了唯武器论等错误,看重了强弱一个矛盾,把它夸大起来作为全部问题的论据,而忽略了其他的矛盾。速胜论者则忘记了敌强我弱这个矛盾,夸大了中国的长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白以为是。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错误的,都是主观、片面地看问题,都是战争问题巾的唯心论和机械论。因此,"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发展阶段而取得最后胜利。第一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这一阶段,敌人依仗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我国发动全面进攻,企图一举攻占我战略要地,整个征服中国;我所采取的战争形式,主要的是运动战,而以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中国虽有颇大的损失,但是同时却有颇大的进步,这种进步就成为第二阶段继续抗战的主要基础。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阶段。由于日军兵力不足和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日军的困难进一步增加;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除正面防御部队外,我军将大量地转入敌后,比较地分散配置,依托一切敌人未占区域,配合民众武装,向敌人占领地作广泛的和猛烈的游击战争,并尽可能地调动敌人于运动战中消灭之。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的枢纽。中国将变为独立国,还是沦为殖民地,不决定于第一阶段大城市之是否丧失,而决定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如能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持久战,中国将在此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第三阶段是收复失地的反攻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阶段,也是持久战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我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完全解放我国的领土。我所采取的主要的战争形式仍将是运动战,但是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游击战仍将起着很大的战略配合作用。经过以上三个阶段,中日双方的力量将向不同的方向发生变化,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毛泽东认为,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是持久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内线和外线、有后方和无后方、包围和反包围、大块和小块四种情况上。根据这些情况,毛泽东指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为了实现持久战,还必须有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即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是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中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总之是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在第三阶段中,是战略的反攻战。毛泽东分析了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三种作战形式的特点和它们在抗日战争中的变化及地位,认为抗日战争的作战形式中,主要的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游击战的战略作用一是辅助正规战,一是把自己也变为正规战。八路军、新四军作战的主要形式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毛泽东还正确规定了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着重阐明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为了动员民众,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对全军全民进行广大的政治动员,普遍地深入地改善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发动全军全民的积极性,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持久战科学理论的系统总结,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抗日战争问题的光辉典范,是对亡国论、速胜论和轻视游击战争等错误思想的有力批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军事思想和哲学思想,对争取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起了极大的动员、指导作用。

花园口决堤

徐州失陷后,日军继续加强攻势,向中原地区迫进。日军第十四师团由山东濮县南下,在兰封附近受到中国军队的阻击,双方发生激战,日军子6月3日再陷兰封;6日攻陷开封,7日取中牟;第十六师团于6月初进入杞县、尉氏、睢县;第十师团直指太康。在日军的攻击下,中原重镇、第一战区指挥中心郑州,处于日军直接攻击之下。面对日军的迅猛进攻,蒋介石苦无良策,决定炸毁黄河大堤,以洪水阻敌西进。6月1日,蒋介石在武汉召开最高军事会议,秘密决定决黄河堤,以阻日军西进,并指定由第一战区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商震负责督工实施。根据蒋介石的指令,第一战区拟定在赵口、花园口决堤,具体施工计划是:在堤岸的内侧适当而迅速地构成必要的掩蔽部和交通壕,并设置伪装,切戒暴露,特别是遇敌空袭或探照时更要肃静沉着;以连为单位,适当配备兵力,分点进行掘土作业,轮流休息;决口前关于动员农民迁移、安置、救济事项,统由河南省民政厅派员协同各工段部队长认真妥善办理;决口工事,各部队长按规定任务,分配所属积极进行。

商震第二十集团军奉命派第五十三军一个团在河南中牟县境赵口决堤,并限当夜12时放水,虽然使用大量黄色炸药与地雷,但由于该处土质多流沙,坑道随挖随塌,施工困难,虽挖开两道决口,但流量甚小,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而此时日军已逼近中牟日沙镇,形势紧张。6月6日,第二十集团军新八师师长蒋在珍以赵口决堤失败,建议在该师防区内郑县花园口另行决口,并得赏金2000元。当晚,蒋在珍即布置所部准备在花园口决堤。决堤前,蒋在珍强行把花园口一带居民都赶到5公里以外,以便施工。6月7日,花园口决堤开工,蒋在珍选调800名强壮士兵,编成5个小队,日夜轮流掘堤,夜间以汽车上的灯光照明;又征调农民水缸数十口,装上炸药进行爆破;并派工兵在大堤斜坡进行爆破。蒋在珍移驻花园口,监督决堤工程。6月9日,花园口决堤成功放水。随后,又从郑州运来两门平射炮,向决口发射了六七十炮,使决口迅速扩大;6月10日恰逢大雨,水势愈来愈猛,决口逐渐扩至370余米。花园口决堤后,滔滔黄水由中牟、尉氏沿贾鲁河南犯,经扶沟、淮阳,由河南而入安徽再入江苏,泄人洪泽湖,沿运河入长江,流人东海。洪水所到之处,即变成荒无人烟的黄泛区。整个黄泛区跨越豫皖苏三省,自西北至东南,长40余公里,宽30至80公里,3省44个县市、5.4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泽国,89万人被溺死,1000多万灾民流离失所。从此,荒无人烟的黄泛区,年年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花园口决堤确实使日军西进势头被阻,日军由陇海路西进、转由平汉路进攻武汉计划被迫改变,日军约4个师团困陷于黄泛区,损失达2个师团以上。为救援陷于黄泛区的日军,花费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但所有这些,均无法掩盖国民党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花园口决堤后,为欺蒙视听,推卸罪责,中央通讯社于6月11、12日发出专电,宣称敌机不断以飞机大炮猛烈轰炸,将花园口堤垣轰毁一段,造成决口,更在决口处扩大轰炸,致洪水猛涨,难民死伤无数。为欺骗外国记者,新八师伪造了一个轰炸现场,并且从郑州专员公署调来2000余民工,加上新八师部队,以大批高粱秸塞上石头,沉人决口;还运来一些木船,装上石头堵塞缺口;新八师在外国记者到来之前,还专门作了一次抢堵决口的演习。然而,历史事实是无法歪曲、掩盖的,蒋介石国民党的骗局很快为中外正义人士所识破。

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结束后,日军决定发起武汉作战,占领中国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武汉,迫使中国屈服。6月15日,日本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决定攻占武汉,控制中原腹地,迫蒋介石屈服,结束侵华战争。为达此目的,日本在军事上作了调整和部署,以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烟俊六大将统一指挥武汉作战;以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第六、第九、第二十七、第一○一、第一○六师团,在江西庐山集结,分兵沿长江两岸向武汉推进,从东面和南面包围武汉,进行主攻作战,主力置于江南地区;以第二军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王指挥第三、第十、第十三、第十六师团,在合肥集结,沿大别山北麓向武汉推进,从北面包围武汉,进行配合作战。连同海空军,日军总兵力达35万余人。

同类推荐
  • 天唐锦绣

    天唐锦绣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 渡劫,帝国之殇

    渡劫,帝国之殇

    古中原大地上,分布这大大小小的国家,各国之间为了领土、地位、金钱,互相征战,最终以北方梁国和南方楚国脱颖而出。梁国通过数代君王的励精图治,把楚国的得狼狈不堪,在统一中原的收官时刻,梁国的大臣白晅却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秦国,且顺势灭了楚国,统一了中原,把国家逐步发展为帝国,就在此等辉煌之时,正直壮年的秦帝白晅却离奇溘然辞世,这是天意?与此同时,前朝旧部又在积极的进行复国行动。各派势力暗流涌动,白晅诸子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却发现最终只是渔翁得利……秦帝国的公主白蓁爱上了一介小吏“王温”,但发现“王温”跟父皇白晅的驾崩又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
  • 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常识

    吴晗于1963年至1965年间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如著名历史学家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胡厚宣、阴法鲁、何兹全、戴逸等,他们一起整理、编写了这部《中国历史常识》,从北京猿人一直写到北伐战争,几乎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文史常识、典章制度等,是学习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
  • 善良的恶霸

    善良的恶霸

    青龙镇有个恶霸王法,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被发配边疆后又回来了,竟然还做了官,变本加厉继续作威作福,下欺百姓,上斗长官,无人敢招惹。时人感叹天理不公,竟容此人祸害百姓,却也有人为他歌功颂德,说他是个大大的善人!
  • 英雄的历史

    英雄的历史

    本书通过孔子、李白、佛陀、甘地、柏拉图、苏格拉底、莎士比亚、培根等这些历史上的文化英雄,描绘了一幅横跨几十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的文化图景。
热门推荐
  • 小仙出逃,宫妃萌萌哒

    小仙出逃,宫妃萌萌哒

    陛下喂养娃娃妃真心不易,三天不教导房顶都没了。宫女:“陛下,小主拒绝沐浴。”陛下扶额,将某女直接扔进浴池亲自洗刷刷。宫女:“陛下,小主拒绝进食。”陛下扶额,看着满桌主的菜动也不曾动,操起袖子进厨房,“你到底想吃什么,朕来做。”宫女:“陛下,小主……她跑了。”陛下无限掀桌:“给朕抓回来。”朝暮:“逸,我们的相遇,注定万劫不复。”,“不管刀山火海,我陪你。”
  • bug级boss乱入仙侠文

    bug级boss乱入仙侠文

    【玄幻仙侠言情甜文,剧情反套路,文风有些逗逼】bug级boss陌颜她穿书了,于是在异世界干起了搞事情的老本行,一不小心抢了几个徒弟。听说我的大徒弟是某本小说中的升级流男主,将来还会毁灭世界???听说二徒弟还是某本小说中的反派,他会自爆,然后炸了小世界???……女主是个吃货,爱好美人!男主是个变态???听说他会毁灭世界???剧情甜甜甜,女主帅帅帅,男主美美美!小剧场1:记者:为什么要收大徒弟?女主:长得美。记者:为什么还要收二徒弟?女主:他做的饭好吃。……记者:听说你的徒弟都很叼?女主:我更屌!男主:我就笑笑不说话。小剧场2:boss:我们的口号是什么?大徒弟:搞事。二徒弟:搞事。天道:慌的一比。boss:说的好!……女主:抢人。男主:你还想抢人???女主:抢你。小剧场3:路人甲:天道,听说你又在抢戏?天道:……作者瞎掰:本文又可以叫《召唤师乱入修真界》?《听说我的徒弟都会毁灭世界》?《我在修真界搞事情》?
  • 都市终极神医

    都市终极神医

    活不过20岁的柳别,得知他的未婚妻就是治好他的药,带着一纸上门婚约重回花都,成为江南豪门的上门女婿…一代最强神医!最强尊主!最强妖孽!最强主宰!最强…横空出世了!这是一个关于“裁决与生”的故事!
  • 一笑倾城:傲娇王妃又撩人

    一笑倾城:傲娇王妃又撩人

    她叫王沐,18岁妹子一枚,竟然一朝成了14岁的王府弃女王慕儿,不过这副躯体也太弱鸡了吧,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 红尘拾零

    红尘拾零

    对于醉酒,说它是一种神态?一种行为?一种心理?一种逃避?一种境界?或者是……一种享受?好像都不大合适。觥筹交错之后,总有那么一些形象——对,形象,或有神无形,或有形无神,或无形无神,或神形兼备,常常给人些许意想不到的启迪。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先贤的一句感慨之言,成为古今多少喜好杯中之物的志士仁人天经地义的痛饮理由。魏晋时,竹林七贤肆意酣畅,尤其刘伶,一篇《酒德颂》,潇潇洒洒,通脱惊俗。至东晋,陶公把酒与诗有机结合,其诗里几乎篇篇有酒,更使酒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了一种深长的意味。到了唐代,李太白斗酒诗百篇,“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 三个人的回忆录

    三个人的回忆录

    有些人成了心中的白月光,有些人成为了身上的朱砂痣。白月光高高挂起,散发着可望不可即的圣洁白光。朱砂痣黏在身上,偶然看到,微微疼痛。先来后到,向来重要。苏欢欢是章弨身上的朱砂痣,她哭他心里会痛,也只是微微疼痛。慕如颜是章弨心里的白月光,她哭他心会碎掉,碎的再也拼不起来了。【我爱你,你和她很像,可是你终究不是她,再像,也不是她。】小说无女主,每一个人都是他生命里的主角,而我们只是看客,看那些悲欢离合。
  • 伪装萌宝甜又甜

    伪装萌宝甜又甜

    或许是孟婆忘记给顾音冉喝孟婆汤了,也有可能是因为那碗孟婆汤功效不好。顾音冉在转世后记忆并未消失。而且还投胎到了五大家族中的顾氏,父母和哥哥把她宠上天,简直不要太幸福。当然了,至于这是不是因为顾音冉上一世拯救了银河系,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 上元至尊之娇夫养成攻略

    上元至尊之娇夫养成攻略

    她是圣界的至尊少主,睥睨天下,俯瞰众生,法力无边,无情无欲,历练时救了一只男狐狸。他是冥界的少主,然而真身却是一只粉狐狸,天真无邪,单纯,呆萌,容貌绝色妖娆,媚态横生,被她相救,从此情窦初开,喜欢她,缠着她,魅惑她。某狐狸睁着一双清澈的桃花眼:“阿熙,我想……”元熙::“想什么呢,专心修炼。”某狐狸可怜兮兮:“阿熙,我们出去玩……”元熙:“不要聒噪,专心修炼。”某狐狸:“……”某狐狸一脸忧伤,她无情无心,什么时候才会喜欢他? (群:179210840)
  • 续易牙遗意

    续易牙遗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音乐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音乐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音乐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