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0300000026

第26章 杭州商人(1)

儒雅有余,干劲不足

作为善于经商的浙人中的一员,杭州商人是比较另类的。千年西湖在他们身上养育了充裕的灵气,因此,杭州商人善于用智慧来指导自己创业,这使得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商场上,善于应变,善于适时调整自己。但聪明的杭州商人却缺少宁波商人的“大气”和温州商人的“精气”。如果杭州商人能吸众家之长,应当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商业群体。

1.缺乏闯劲,少有大商人

在善于经商的浙江人里面,杭州人没法起代表作用,尽管杭州是“浙江首都”,但是,从某种意义讲,杭州人却不像善商的浙江人。

杭州人不愿外出,凡在外地谋生的杭州人会被“正宗”的杭州人所蔑视。因为在杭州人眼里,没有比杭州更好的地方了,何必要出去,杭州人是宁愿当清洁工,也不愿背乡离井,和上海人的“恋沪癖”相似,杭州人有很深的“恋杭癖”。上海人自视甚高,“阿拉上海”充满了自信与自豪,但一遇到杭州人,谁也不会服了谁。谁都认为“对方不如自己”。杭州人的自豪感甚至超过上海人,杭州人从来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哪个地方最好?”因为答案对他们是不言自明的。

杭州人每逢出远门的时候,左邻右舍七亲八舍的朋友纷纷赶来敦敦告诫,外面挺受苦的,挺不住了,就早点回来。很多时候,在杭州人眼里,外地人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富庶江南,杭州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在杭州以外的很多地方,比如北京、西安等大城市,碰到杭州人的机会并不太多,杭州人很在乎自己的本土化身份,走千走万,不如西子湖畔,既然守着杭州西湖山美水美的地方,这个养人的地方,黄山归来还有山可看吗?

杭州人,就像他们所在的城市——杭州一样,注定做不了大的省会城市,就像杭州城里的西湖一样,虽比武汉东湖多了几分妩媚,却没有东湖水面的浩浩荡荡和大气。小家碧玉的西湖只能属于江南人的杭州,而不是属于天下人的西湖。

观察杭州人生活,倒是发现杭州人的三个面向。三个面向很简单,面向西湖、面向自己、面向家庭。第一个面向是杭州人天生的自豪感,发自内心的一种类似于爱国主义的真挚情感。如果有外地人对杭州人说几句对西湖不恭敬的话,杭州人就受不了,与你争吵,跟你怄气,诅咒你不得好死。在杭州人眼里,西湖、杭州、杭州人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谁看不顺眼,谁就悄悄地走开,省得伤了自家的面子,吃不了兜着走。

第二个是面向自己,就是杭州人的私心在起作用,就是“私”有化,由着自己折腾新的活法。

杭州人喜欢自娱自乐,时刻不忘记满足自己。他们在玩的时候更是疯狂,天下最闲适、愉快的当属于杭州人也。双休日,杭州人去玩的地方有九溪、曲院风荷什么的,几家人乘着凉风打双扣,扣来扣去,无外乎多钻一回桌子,多在脸上贴一张纸条,可是他们乐在其中,其乐无穷,一整天也不厌倦。你要问他们这样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们是不会告诉你有什么目的,也不去争什么理不理的,而是离你远些,你走你的阳关道,他偏走他的独木桥。

第三个就是面向家庭,杭州人秉承老夫子时代的“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爱你就等于爱自己,哪怕自己外出也不会携家带小打天下,所以外出都是临时的,即使是上海这样的距离杭州仪有两个小时车程的地方。杭州人并不怎么热衷,也没有什么羡慕上海人的心态。

坐吃西湖山不空,没有什么大花头——但这些残酷现实并未让杭州人觉得是什么罪过,人活着就是追逐快乐与享受,何必累着自己。在杭州人眼里,杭州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一家老小,亲朋好友,每天守着西湖这颗大明珠,吃香喝辣,被前来旅游落户的人羡慕着,岂不快哉。

杭州人贪图享受,赫赫有名,杭州人做事业,不曾下大功夫努力,也是赫赫有名,但杭州人很会安慰自己,说这是自古而然,蔚然成风,乃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于是,杭州人为玩乐而玩乐,消磨着别人和自家意志,拿西湖媚天下人,被天下人所宠,杭州这个女性化的城市就更加名副其实了。此地乐,无所思,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杭州人生为享受人,死为享受鬼,这般活着,值得,值得。

杭州人脑子里总还隐留着皇城中天子脚下的自负感。长此以往,杭州人盘踞于祖先的荣耀和历史遗产上,被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封闭并围困,年复一年地陶醉于一潭死水之中,杭州人逐渐趋向保守、封闭、夜郎自大,和敢于开拓冒险的宁波人、温州人相比,简直不像一个地域的人,恋家的杭州人少有成为大商人的。

杭州人做生意,少有跑到外面的。多是外地人到杭州来赚杭州人的钱,若深谙杭州人的心态,赚起钱来就容易。在经商这一点上,杭州人认为面子是第一重要的,面子丢了,是最了不得的事,因为太爱面子,有不少有碍面子的事。他们不去做,就把这些挣钱的机会留给了外地人。他们做生意多是些体面的行当,开厂办公司会干,如果去摆个地摊之类,就是打死也不会去。

所以杭州人做生意,绝不会赤裸裸地大谈其钱,尽管其心里多么渴望金钱。他们总会给“挣钱”披上一层动人的外衣,好像他们并不需要钱,仅仅是为了做某件光彩的事。不过,但其内心深处,他们是渴望金钱的。

儒雅的杭州人,鄙视粗野,讲道理,更讲论理道德,杭州人无法忍受别人指着脊梁骨骂人,他们总是心平气和,如果有问题,尽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绝不会“小人动手”。杭州人“世风温和”,是文明之邦。

这也是为什么杭州商界在全国事先提出“十点利”经营法。所谓“十点利”指商品零售价定价时按进价加10%确定,商品价格卡上标着商品进价和零售价,增大价格透明度,让顾客购买时放心,这样与顾客的纠纷大为减少。只不过“十点利”利润太低,难以持续较长时间,“十点利”热闹过一阵后收了场。

心平气和的杭州人经商时多不太狠,不怎么“斩”客,为了经营的稳妥,多先虑后动,以求与各方和气生财。

2.从本土出发,挖掘财富

杭州商人中少有大商人,但一旦出现也是十分厉害的。真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杭州人具有强烈的“恋杭癖”,他们不像宁波商人那样四海为家,也不像温州商人那样走四方,因此,他们就把杭州作为自己的大本营,立足本土市场,走本土化路线。杭州娃哈哈集团的崛起就很说明这个问题。

创业是艰难的,没有钱是苦;在前进的历史上,碰到的困难也是苦;产品的不正当竞争,市场受损失了,工人没活干也是苦。

娃哈哈的起步正是在面临众多困难纠缠的时候。娃哈哈创业时是小学校办企业,那个时候是没人看得起的。国家也不管,所以应该说娃哈哈实际上是“没有娘的儿子”。因为是“没有娘的儿子”,所以就早当家了。自己要活命,自己要找生路,当时娃哈哈的创始人宗庆后借了14万块钱,实际上,是他们小学老师小半年的工资。

1991年,娃哈哈兼并了杭州罐头厂,一个一百多人的小学校办企业兼并了两千多人的一个国营大厂。由于当时人们的观念跟现在不一样,舆论宣传认为娃哈哈是搞资本主义复辟,瓦解公有经济。

同时,走兼并这条路还面临一个很大的负担,就是娃哈哈作为一个小的校办工厂它兼并这个杭州国营罐头厂,就必须在支付自己职工工资的条件下,额外要再多付2000多人包括600名退休职工的薪水,这对于当时小娃哈哈来说是一个考验。

其实兼并是优势互补,没有把握的话,宗庆后是不会做的。结果证明他的路是走对了。不仅为国家解决了一些问题,还把闲置的资产给用起来了。娃哈哈走出了第一步,迈了个台阶,第二年,产值马上翻一番,利润翻一番,为后面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

如果说娃哈哈的第一步是小鱼吃大鱼,是娃哈哈起步的一个基石,或者说是里程碑。那么娃哈哈发展最关键的第二步是引进外资,卖艺不卖身。

引进外资,用人家的资金和技术发展自己的品牌。娃哈哈兼并了罐头厂以后,发展到销售收入10个亿,利润将近两个亿,但当时的日子也很难过,要再跨一个台阶。靠自己的实力,不行。只有形成规模经营,才能够在市场上有优势,所以要引进外资。很多人把娃哈哈集团跟其他公司的合资非常形象地比喻为“卖艺不卖身”。

当年引进外资时,娃哈哈对外方就要求两条必须要的说明!

宗庆后说:“第一条,品牌要是我们自己的,要打‘娃哈哈’的牌子。第一二条,我坚持要由我们自己管理。对方当时也要派外国人来,但是外国人派过来一年要一两百万的工资,还要每年的休假,还要给他解决住房。我说可以的,我的中层干部跟你一样的待遇,你吃得消,你就进来。后来他也不敢进来,因为中国人和外国人一样的,你不能高于我这个总经理的待遇。所以他没话可说。”

中国很多企业在合资的时候,丧失了自己的品牌,而娃哈哈在合资的时候,把娃哈哈这块牌子保住了,令国人非常敬佩。

同时,及时推出可乐型的碳酸饮料应该是娃哈哈成功之路的又一步。

在1995和1996年,当时不管是上海的正广和还是北京的北冰洋,一共七家基本上被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两个巨头吞掉。而且全部是控股。后来,那些厂子大多数品牌全部消失了。所以娃哈哈作为中国最大的饮料厂,要承担这个责任,要把中国的可乐做出来。

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宗庆后说:“两大可乐主要做的足大城市的市场。农村的市场,它们搞的是再销,我搞的是网络营销,所以在农村的品牌我比它更好。什么道理,我一直在做电视广告,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地级电视台,农村都看到了,我的品牌在农村比它更响亮,接受程度更高。所以我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花了一年多时间,占了碳酸饮料市场134%的份额。今年我的产量又翻了番,估计可以占到20%的份额。这样一步步蚕食,到最后再打城市的攻坚战。”

娃哈哈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家喻户晓,但相对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娃哈哈是年轻的,“年轻没有失败”。很多人说品牌是富人的游戏,因为品牌需要很多的广告投入,还有人力财力。应该说有很多企业本身不是很大,也想做品牌,现在我们来看看娃哈哈是怎样做品牌的。

时下“中国人的可乐”已经流传到每一个角落,“娃哈哈,带劲!”娃哈哈打的是中国牌,这是娃哈哈刻意为非常可乐定造的一个广告推广策略,为的是要焕发焕发我们中国的民族精神,因为我们跟外国人打交道多了,也感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比较聪明比较勤奋。

现在企业的经营,都在实行两化:企业品牌化,品牌全球化,作为国内最大的软饮料企业娃哈哈,为什么在啃国内市场这个蛋糕,而不向国际市场进军呢?

宗庆后有自己的说法:因为咱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市场,我的产品主要跟人口有关系,老百姓要喝,中国大市场我都没有做出来,我为什么要亏了本去做国外的市场?作为饮料来讲,出几它必须在国外建厂,不可能把产品送出去,运费就把你的利润耗掉了。我们以前做的是罐头,每年出口美国1万吨罐头,最多出口到5万吨罐头,做了亏本。我为什么要把钱亏给美国人,我做它干什么?当然,到一定时候,我想我们也要打向国际市场。

同类推荐
  • 君子必修课目

    君子必修课目

    《君子必修课目》内容简介: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科技教育。科技方面包括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纺织、冶铸等,教育方面包括官学、私塾以及科举制度等,都取得了伟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萌发于19世纪中期的现代主义运动是对传统审美的全面反叛,小说、绘画、诗歌、戏剧、音乐、舞蹈、建筑、设计、电影,几乎所有艺术形式皆在这场运动中被彻底颠覆。近两百年来,现代主义余韵未消,当年的文化先锋们仍深刻影响着我们今日的文化生活。现代主义运动缘何而起?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和能量?在这本关于现代主义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中,彼得·盖伊将“现代主义”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一个个现代主义风格代表人物或一件件名垂艺术史的经典作品,他以波德莱尔为这一波澜壮阔的研究揭开序幕,追溯了现代主义最初如何以革命者的姿态出现于巴黎。随后,马尔克斯的小说、毕加索的绘画、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盖瑞的建筑等轮番出场,盖伊在书中将它们或相互比较,或相互融汇,以博学且风趣的笔触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异彩纷呈的盛会,而现代主义发展、壮大直至衰退的过程在其中得以清晰的显现。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本书通过对上海市电影产业的重点企业、机构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了解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发展个案和特点进行深入剖析,用比较丰富的材料和事实数据,全面概括和描述了上海电影产业在政策制定、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等产业链各方面的详细情况,评述了2011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状况。
热门推荐
  • 秋月诗集

    秋月诗集

    本作品为诗集,以感叹情感生活、青春等为主题。
  • 佛说缘本致经

    佛说缘本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非婚勿扰:豪门隐婚进行时

    非婚勿扰:豪门隐婚进行时

    “大叔,孩子生下来了,我们之间的协议终结了,goodbye!”某女佯装帅气地挥手,誓把这段过去忘记。某人拉她入怀,十分暧昧地说道:“你舍得吗?包邮老公买一送一,你要不要?”某女斜睨一眼,“早说嘛!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 三国天下乱

    三国天下乱

    以后在说!!!!!!!!!!!!!!!!
  • 霜舞天下

    霜舞天下

    因着父亲的阴谋而灭了母亲全家、并救下身陷危难的母亲娶了她;九儿知道自己的出生是个错误,从小更是受尽大姐欺凌,并数次差点死在她手上;面对大姐的杀母之仇、毁己之恨,九儿死里逃生幸遇刑悠然,在他的帮助下学武功、进军营、扶新主,走上了人生的逆袭之路;就在母仇得报、幸福唾手可得之际,心爱之人却为人杀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

    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稻盛哲学的核心是“人生方程式”和“判断基准”,本书将两者结合,讲述两者异曲同工之妙,书中内容包括几大部分,“阳明心学和稻盛哲学的神合”,主要讲述阳明先生和稻盛先生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感悟出“阳明心学”和“稻盛哲学”;“以心为本”,讲述阳明先生与稻盛先生共有的品质——正义、谦虚、攻心、乐观、忍耐;阳明心学的“致良知”、稻盛哲学的“敬天爱人”,并用企业案例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关于人们对“阳明心学”“稻盛哲学”的几点疑问,在书中做出解答。本书对一些企业家、经营者和管理者,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 给你一粒草莓糖

    给你一粒草莓糖

    一年前,她还是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一年后,她却已是万人艳羡的他的女人。身份的转换让她措手不及,但更意料之外的是那个男人带给她的宠,正一步步地击溃她心底的防线。某夜,她倦窝在他的怀中“都说懂香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他轻吻她的手“当然,你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什么”“因为你有我,我可以满足你任何愿望。”“像阿拉丁一样吗?”“不,神灯只能擦三次,在我这你可以无限次!”
  • Justice

    Just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真人游戏

    三国真人游戏

    “最真实的游戏只有一次机会,你会成长,你会疼痛,你会生病,甚至你也会死。你可能活不过5分钟,也可能全程打酱油,也可能成就千秋伟业,这一切都看玩家如何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