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2100000034

第34章 李自成(1)

李自成出身农民家庭,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号闯王。明末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自成凭着超人的胆略和勇猛在众多的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提出了“均田免赋”等口号,横行天下,深得广大人民的欢迎,当时有“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攻进北京、推翻明王朝后,他只控制了北京短短几日,便在清兵和明将吴三桂的夹攻下仓皇撤离,兵败南下,于九宫山遇害身亡。

一、少年多难

李自成(公元1606~1645年),陕西米脂县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家中非常贫困,从小便经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练。

李自成像李自成八岁的时候,父亲李守忠把他和李自成的侄儿李过送到私塾去读书。无论生计再怎么艰难,李守忠还是勒紧腰带,供他们上学。可是,李自成和李过叔侄二人好像都不是读书的材料,经常逃学。然而也正是这几年的读书生活,使李自成粗通文墨,成为他日后驰骋天下的重要资本。但李自成对练武特别感兴趣,他想练就强壮的身体,凭武艺横行天下。李守忠见他们读书不成,只好给他们从延安请来一个姓罗的武术教头,教他们习武。习武也讲究武德,如要扶危济贫,除暴安良,不轻易伤人,大度容人等,这为他以后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提供了重要条件。

李自成由于受大户人家欺辱,从小就仇视大户人家。为了谋生,李自成为当地富户放过羊。后来他还做过雇工、锻工、酒佣。当李自成二十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养家的重担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什么累活、苦活他都干过。

尽管李自成身强力壮,却也免不了受大户人家的污辱。当地有一乡坤艾氏,他门前有一石坊。一天,艾乡绅送客人时,发现李自成袒胸露乳睡在上面,将他狠狠地骂了一通。李自成非常气愤,便故意在艾家门口撒尿,结果又被人发现。几个庄丁把他抓到院子里,一顿毒打后,将他系在柱子上,令他饥饿难耐。正巧艾家的小儿子出来了,手里拿着馅饼,津津有味地吃着。李自成此时也顾不上什么自尊了,可怜巴巴地向小孩讨饼吃。小孩说宁肯喂狗,也不给他吃,接着把饼扔在地上,踩了几脚,扬长而去。李自成倍受羞辱,更加仇视大户人家。

陕北地处三边军事要地,有许多驿站。李自成二十一岁时,到银川驿站当了驿卒。驿卒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公文,护送重要宾客和过往官员,运送重要物资。这段时期使李自成了解了官府的许多事,对明王朝的腐败也有了深切的感受。李自成当驿卒时,不断地出事故,幸而有不少人为他说好话,才算保住了饭碗。由于工钱不足以养家,李自成不得不举借外债。又由于不能按时还债,李自成常遭毒打。见在当地实在是无法呆了,于是李自成叔侄二人便决心去外面闯天下。

二、名扬天下

明朝后期,政治极其腐败。崇祯皇帝宠爱郑贵妃,整日居于后宫,国事荒废。各级官员趁机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而此时辽东女真的兴起也加剧了明后期的社会危机。女真就是后来建立清朝的满族,他们在努尔哈赤领导下,把明朝军队打得溃不成军,辽东大部分地区都被清军占领。为对付清军,明朝不得不扩充军费,这就更加剧了老百姓的负担。加之明后期水利失修,大大削弱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陕西一带常闹饥荒,竟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这一切只能把老百姓逼上造反的道路。

努尔哈赤像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在陕西澄城发生了以王二为首的农民武装起义,揭开了以陕西为中心的明末大起义的序幕。这时,号称“八大王”的张献忠和号称“闯将”的李自成拉起队伍,投身到起义中来。李自成先是在不沾泥(张存孟)军中,后见他胸无大志,于是便带领一小队人马和李过投靠了高迎祥。明朝对农民起义大为震惊,便派重兵前往陕西镇压,这样高迎祥和李自成便转战山西一带。由于李自成英勇善战,又有谋略,他率领的军队逐渐成为最强大的一支。

山西和陕西只有一河之隔,农民军忽来忽往,非常方便。很多农民加入到起义军中来,李自成也逐渐成为起义军的中坚力量李自成和高迎祥紧密配合,从山西撤出,进入河南,活动在黄河以北地区。

李自成渡过黄河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了渑池和伊阳县城,不久又攻克了卢氏县城。这里地处中原,是明王朝的心脏地区。河南巡抚玄默见战火烧到后院,不免有些恐慌。他派两员大将率兵死守洛阳,以阻止起义军向东发展。

农民军渡过黄河后,兵分三路,向东猛打。虽然不断有新生力量补充,但军事进展并不是很顺利,因此农民军不得不主要活动在河南、湖广、四川交界处的山区。于是,李自成和高迎祥便打算重返陕西。

李自成诸部返回陕西后,陕西各地便到处烽火连天,各级官府非常恐慌。因此,明朝老将洪承畴亲自前去平乱。他指挥各路官军对农民军围追堵截,使李自成在陕西很快陷入了困境。农民军损失惨重,李自成部又进入河南。

在河南,农民军接连攻克许多地方,崇祯皇帝又急命洪承畴出关入豫,镇压农民军。面对官军的巨大压力,农民军首领在荣阳召开了“荣阳大会”,共商突围大计。事实证明,这次大会对打破官军的围剿发挥了关键作用。

荣阳大会后,农民军攻占凤阳,并烧毁了皇陵享殿。在凤阳呆了三天后,李自成和高迎祥又辗转返回陕西。在陕西,李自成接连消灭了艾万年和曹文诏两员明将,使明军遭到沉重打击。明廷大为震惊,崇祯帝于是任命卢象什为总理,负责关外围剿事宜,洪承畴则负责关内,协同围剿农民军。

三、败而不馁

武将孙传庭接任陕西巡抚后,和洪承畴密切配合,对陕西农民军展开大规模的围剿。而高迎祥则是农民军的盟主,势力最强,因而成为他们要围剿的最主要的目标。在黑水峪之战中,明朝对农民军采取分化瓦解政策,不少士兵投降,高迎祥最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后被押往京师处死。

高迎祥之死对农民军打击很大,不少农民军首领纷纷向明军投降。李自成得知高迎祥被杀后,忍住悲痛,继承了“闯王”的称号,继续与明军周旋。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李自成在陕西接连受挫,便打算南下四川。此时,张献忠的军事力量壮大得很快,明军就把主要精力用在他身上,暂时忽略了四川的防务,正好为李自成入川提供了条件。

五月,李自成率部进入四川。但是他们围攻成都二十多天,却未能攻下,就只好打回陕西。

为了镇压农民军,明朝采用剿抚并用的方针,许多农民军首领受抚。面对这种情况,为缩小目标,李自成将西部农民军分成三部,分别与明军周旋。在陕西,李自成面临的处境也不好,但他一直坚持与明军对抗,坚决不受抚。为摆脱困境,李自成打算再进河南。然而,洪承畴早已察觉到他的动向,事先埋做下埋伏,专等李自成前来。在潼关南原,李自成的队伍基本上全军覆没。潼关南原大战是他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

潼关南原大败后,李自成和少数亲信隐藏在商洛山中。就在此时,清军也向明王朝大举进攻,逼近京师。崇祯皇帝急调洪承畴和孙传庭回京。洪、孙二人的回京,使农民军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李自成趁机慢慢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为争取张献忠,李自成亲自去谷城劝张献忠再起兵。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李自成在谷城与张献忠相会,张献忠送他马、骡各五十匹,还有一些衣甲。李自成道谢作别。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五月,张献忠于谷城复叛,罗汝才等部也纷纷响应。持续一年多的抚局终于被彻底破坏。得知这一消息后,李自成精神大振,于是马上召集部下,准备再次起义。但由于人数不多,李自成便和张献忠、罗汝才合兵一处,同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同类推荐
  • 刘伯温传奇

    刘伯温传奇

    元末明初,是一个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时代,各种英雄豪杰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刘伯温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人物

    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最最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天道一统

    天道一统

    冯飞是广元大陆的一个人,机缘巧合踏上修仙之路,炼仙丹,铸仙器,找仙石,经过种种生死机遇,跨仙山,淌冥河,寻仙果……终是成功问鼎苍穹
  • 了了二三事

    了了二三事

    青春就是很奇怪啊,明明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在离去的时候,却收拾出一大筐回忆。
  • 白棉花

    白棉花

    黄蓓佳2010年最新倾心力作“五个八岁”长篇儿童小说系列中的第二部。作品从一个八岁乡村男孩克俭的视角。描绘出抗日战争这幅宏大历史图卷中的一个片段。1944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一段战火连天的岁月,一朵从天而降的“白棉花”,一位叫“夹克”的美军飞行员,一个懵懵懂懂的八岁少年,一群淳朴善良的乡邻。寻找、呵护、相识、相知、别离还有以生命为代价的援救和保护。一段时而紧张激烈时而催人落泪的故事,彰显了人性的光辉,谱写了历史的悲歌。
  • 末日七天游

    末日七天游

    地球即将沦陷,逃亡中毫不相识的七人因一起拼车而聚在一起。为了赶上末班机,众人团结一心,一致抗外。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大爱无私的,有的人为了活着抛妻弃子,有的人为了研究僵尸而把伙伴们骗到危机四伏的墓里,有的人在利益和仁义道德之间挣扎,某只僵尸为了出去竭尽全力地忽悠大家。只有在危及情况方能彰显人性,善与恶,一念之差,一字之差。吴阳表示,这年头当个司机真难,要当保姆,保镖,调解师等等。
  • 葛冰动物童话:老金毛“诸葛亮”

    葛冰动物童话:老金毛“诸葛亮”

    一条被动物们称为“诸葛亮”的老金毛,会写字,能看报纸,智慧过“狗”,有偿帮助有求于它的动物们。因为我能听懂动物的语言,我开始偷偷地跟踪老金毛,后来,老金毛把我带到了一个无人居住的别墅花坛下的小房间,难道老金毛要加害与我!我会被困在这个小房间里吗……看似诡计多端的老金毛,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 夜半一点钟

    夜半一点钟

    在香港做了十年私家侦探的夜枯兰官突然放弃一切,回到广州,转行做电台主持人,主持一档叫《夜半一点钟》的午夜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听众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讲述那些曾经发生在自己或身边人身上的,不可思议事件。从第一个故事开始,诡异之门缓缓打开,原罪者、偏执狂、少年犯、残缺人……
  • 从冒险者开始

    从冒险者开始

    罗埃·塔伏斯,马斯克养子,远古龙裔,拥有大量的未知力量
  • 全能弃女有系统

    全能弃女有系统

    弃女白苏落魄之际获得全能系统。从此,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 青灯佛影

    青灯佛影

    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仙人的事,你我的影,佛眼自照。有一个地球人,却有人告诉他一些诡秘——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山海经》中的世界乃是真实存在;——敦煌莫高窟下面封印了一只古魔;——西海是真实存在的;——五脉先人曾与仙界用天道契书定下《龙门道约》。一场风花,一曲挽歌,落寞的爱情史诗。一盘棋局,一个纪元,诸天的未来兴亡。他要告诉别人——如何乾坤独断,逆乱阴阳。且看一拳碎虚空,见岁月尽头——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春明外史(上)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春明外史(上)

    主人公杨杏园旅居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与青楼雏妓梨云一见倾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其后,杨杏园又结识落魄才女李冬青,以诗文相赠,感情愈见深厚。但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离开北平。杨杏园亦因抑郁成疾而终。小说以报馆记者杨杏园与妓女梨云、女诗人李冬青的爱情故事为贯穿线索,背景宏阔,叙事从容。豪门、妓院、剧场、公寓、会馆、学校、高级饭店、俱乐部、庙宇、名胜、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上到总统、总理、下到妓女、戏子,穷尽名色人等。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册,此为上册,精彩内容有:萍水约双栖非鸡非鹜,钗光惊一瞥疑雨疑云;纸醉金迷华堂舞魅影,水流花谢情海咏归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