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500000014

第14章 真谛(2)

亲依小心翼翼地捧着婆薮跋摩递过来的经典,将其紧紧地贴在自己的胸前,双眼噙着感激的泪水,向老法师深深地点了点头。忽然,亲依想起了经律中曾提到剃度出家的规定,三个多月来的寺院生活,也使他知道了拜师受戒对一个献身佛门的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可拜谁为师,谁又会为他剃度授戒呢?这个一直萦绕在他脑海的问题,此刻似乎有了解决的希望。

于是,他放下怀中的经典,双手合十,郑重而略带迟疑地问道:“大师在上,亲依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求得人生解脱的真谛。七年来,为了这一目标,亲依弃家云游,走过不少的弯路。自从来到贵寺习法以后,才开始步人正道。今夜幸得大师教诲,深感缘法殊胜,更坚定了终生学佛修法的信心。亲依不知今生剃度出家的缘分是否已经成熟?”

婆薮跋摩已经看出了亲依的心思,他想,亲依不但信仰坚定,而且誓愿弘大,聪颖好学,必是未来佛门的希望,为这样的人剃度,还有什么不可的呢?于是,他十分爽快地说:“你要求剃度出家,献身佛门,这是好事。只是老衲年衰智昏,未读过的经典还很多很多,又怎能收你为徒呢?但念您这般精诚心切,老衲就权且代表佛、法、僧三宝,收下你这个弟子。”

一听老方丈同意收他为徒,亲依的脸上顿时绽开了欣喜的笑容。他连忙俯身下拜:“谢谢大师不弃之恩,请接受徒弟的膜拜。”

婆薮跋摩急忙拦住亲依,说道:“老衲虽收你为徒,但我认为,依法不依人,有戒不求师。从今以后,你我同为佛的弟子,无论走到哪里,都应如律而行,依法而修,开佛知见,弘法利生,让佛陀启示的真谛不断发扬光大!”

“多谢大师指点。”亲依稍作停顿,又向老方丈言道:“亲依诞于凡世,生于俗家,父母原指望我成家立业,为建立一个万民亲近、百邦依附的强国而大有作为,所以给我起了个“亲依”的名字。可弟子以为,只有寻得人生的真谛,并依之教化万民,才可迎来一个持久的太平盛世。所以,弟子便选择了离家求法的道路。如今幸遇恩师,步人佛门,由此永绝俗缘,献身真谛,就请师傅赐我一个法号吧。”

婆薮跋摩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沉默片刻后,他不慌不忙地提起笔,在一幅帛缎上挥动了几下,然后,将其递给亲依。亲依接过那条帛缎一看,但见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两个大字——“真谛”。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婆薮跋摩主持隆重仪式,在伊烂拿寺的大雄宝殿内,为亲依正式剃度。从此,在伊烂拿的佛教僧团中,便多了一位名叫真谛的僧人。

早习晚诵,日以夜继,真谛畅游法海,废寝忘食。

日修月持,春去秋来,真谛精进不息,福慧俱增。

三振锡扶南再入中土

公元541年正月,中南半岛上的扶南(今柬埔寨)国国王留陀跋摩派遣使者,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摩揭陀国访问,欲结两国之好。使节除献上大量方物礼品外,也带来了留陀跋摩王的一个请求,这便是搜选大乘佛经,礼请三藏法师。

笈多王朝国王鸠摩罗笈多非常重视扶南王的请求。他想,自己刚刚继承王位,正需交友于四方,恰好有了个主动纳贡来朝的国家,他怎能放弃这次显示国力昌盛与文化发达的机会呢?据扶南使者说,留陀跋摩王虔信大乘佛法,并已皈依三宝,成为一名在家居士,对修持与弘扬佛法怀有极大的热情,对西天佛国的印度也是敬仰不已,所以,渴望与摩揭陀永结友好,以学习这里的佛教文化。这次扶南王遣使来朝,就是为了求取佛经,礼请高僧。可见,要保持并不断发展与扶南的友好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显示出摩揭陀佛法三藏之博大精深,及高僧大德的雄才妙智。

从经典方面来说,那烂陀寺的三大宝殿中可说是应有尽有。可从高僧方面来说,当年曾留住该国的难陀、陈那、德慧、坚慧等一代宗匠,却已经走的走,寂的寂。安慧大师名高当世,妙达幽微,可惜年迈古稀,已经经不起泛海远游的辛劳。数来数去,只有真谛大师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真谛是于八年前来摩揭陀国那烂陀寺拜安慧为师学习大乘唯识之法的,从此唯识之法便成为他终生信仰的基石。

真谛非常乐意接受前往扶南弘法的使命,不久,他便同扶南使节一起,带着大量佛典梵夹,乘坐着鸠摩罗笈多王亲赐的宝马香车,在十几位侍从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开出了王舍城,在东海岸边换乘一艘开往棱伽修国的大船。三个月后,又从棱伽修国出发,东行五百余里,到达孟人邦国金陈,由金陈继续向东,便到了扶南国的腹地。

“扶南”,本意为山,大约建国于公元一世纪后期。早先曾有一位名叫柳叶的女王在这里实施统治,当时天竺的一位婆罗门名叫侨陈如,乘船来到这里,因其具有神授之弓法,无人敢犯,于是纳柳叶为妻,从此建立起一个以天竺文化为主的文明国家。公元前三世纪时,天竺阿育王的第八使团来此传教后,佛法又在此兴盛起来。

公元541年10月的一天,真谛在两位扶南僧的陪同下,由众多侍从护卫引导,抵达王宫门外。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扶南王留陀跋摩,立即走下台阶,双手合十,向真谛三藏恭敬致礼。当日,留陀跋摩便在王宫之中举行了盛大的宴会,为真谛三藏接风洗尘。

真谛被扶南王礼请为国师,并被邀请居住在王宫之中。两位扶南使僧奉敕继续陪其左右,吃穿日用全由王宫供给,来往行走,有专门马车乘坐。文武百官相见,必须恭敬行礼,不得有犯。

扶南王宫虽不能与摩揭陀王宫相比,可也算得上富丽堂皇,宽敞舒适。真谛大师驻锡于此,一方面定期为国王及文武百官讲经说法,一方面由两位扶南僧协助翻译带来的大乘经典。留陀跋摩王虽极尽尊敬,竭诚供养,然王宫之中毕竟政事繁杂,加之高墙深院,也不利于在民众之中推广佛法,于是,一年后,真谛获准迁住于塔普罗寺。

塔普罗寺离王宫不远,是一座皇家寺院,庄严雄伟,高僧云集,藏经丰浩,法化甚隆。真谛驻锡此寺后,又得几位精通梵语的扶南法师的协助,译经与说法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

这一天,真谛又翻译完一部大乘经典,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合上梵夹,走出译经殿外。恰在这时,一位小沙弥端着清茶水果走了进来。

真谛觉得面熟,但又叫不出他的名字,此刻正好无事,便与这位小沙弥攀谈起来。

“弟子名叫菩提,出家已经四年了。两个月前,受寺主遣派,来译经殿做些杂务。弟子喜爱梵语,自从来这里执差后,自我感觉进步很快,这都多亏了您的梵夹与译本。”

真谛心中一喜,便道:“没想到你还如此用心,但不知学习梵语有何打算?”

小沙弥答道:“当今国王推崇佛法,全国上下纷纷皈信,我自幼仰慕三藏,敬佩高僧,自然也想为弘扬佛法作些事情。然佛法源于天竺,不精通天竺之语,怎能更好地译传佛法呢?”

真谛未曾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沙弥竟有如此远大志向。小沙弥似乎看出了真谛的惊异之情,接着又说:“当今胸怀这种理想的人是很多的,只是有的想去天竺取经,有的想立足本国弘法,还有的是想远走异乡译传佛经。”

“那小师傅的目标是天竺取经,还是本国弘法,抑或是译经于外域?”

小沙弥不慌不忙地说:“先王庠耶跋摩在位时,曾先后派该寺高僧僧伽婆罗和曼陀罗,赴中土传译佛经,受到中土皇帝的虔诚敬仰,敕住皇宫,译出大量经典。他们的业绩,不但受到中土朝野的推崇,在扶南也是家喻户晓,备受赞誉。弟子出家后一直住在此寺,所以也应承先贤之遗风。”

小沙弥的意思是日后也要去中土传教。真谛知道,中土就是天竺所说的支那,就是那个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

公元543年九月的一天,真谛应请入宫,宫内人员中有两张陌生而奇特的面孔,引起真谛的注意,仔细一看,发现他们分明是来自异国他乡的的客人,其中一位像个官吏,而另一位则是一副僧人打扮。

这时,留陀跋摩指着那位官员,向真谛介绍道:“这位是本王的贵客,来自中土,名叫张汜。那位大师也来自中土,法号为昙宝。”国王一边招呼大家入坐,一边指着身旁的一位扶南官员对真谛说:“这位是本朝的外使,也是虔诚的三宝弟子。三年前,本王派遣他及多位随员去中土梁国访问,如今同中土的回访使节一道返国。今日,我们就听听他的汇报,然后再协商一下如何满足梁皇的请求。”

“中土皇帝的请求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真谛心中深感诧异。这时,众人已全部入坐。外使奉国王之命禀报出使中土的经过。

原来,扶南国一直重视与北方大国中土的关系,先王庠耶跋摩在位时,屡次遣使朝贡。天监三年(504)五月,梁武帝封其为安南将军、扶南王,国势由此大振。留陀跋摩当政以后,为了继续得到中土的支持,并加强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又不断遣使朝贡,并根据梁武帝一心崇佛之爱好,呈送天竺旃檀瑞像、珊瑚佛像、婆罗树叶及苏合香等,终于博得梁武帝的欢心。现在返回的这个使团,是梁武帝大同五年(539),留陀跋摩派往中土的。这一次,他们除了献上大量方物与经像外,还向梁武帝介绍扶南佛教之盛况,并告诉说本国有绝世佛发,长一丈二尺。梁武帝一听,惊喜不已,随即派员专门负责接待扶南使团,陪他们遍访各地,朝山拜佛,学习汉地佛法。随后又派使臣张汜和沙门昙宝,与使团一道,来扶南迎请佛发,并诚邀高僧大德,搜集各类佛经。

外使汇报完出使中土的经过,中国使节张汜接着说:“吾梁国皇帝自从天监三年四月八日皈依佛门之后,下诏令公卿百官、侯王宗族皆受佛戒,黎民百姓亦应弃迷知返,广习经教。凡是事佛精苦者,皆授菩萨之号。吾皇作为全国的皇帝菩萨,广兴寺刹,大造佛像,翻译经典,并亲自讲经着疏,力弘佛法,还曾两度舍身佛寺,甘降帝身为奴,足见事佛心愿之赤诚。如今,我国已是寺刹林立,僧尼遍地,佛光遍照,万民同皈,天下一片太平。”

张汜接着又说:”吾梁国皇帝非常重视与贵国的联系,特别是佛法方面的相互交流,现已在京师建立了一座扶南馆,专门接待扶南的僧俗客人。贵国赴华高僧,都曾在馆里讲译佛经,为中土佛法之弘扬作出了贡献。这次,吾皇听说贵国高僧云集,佛经丰浩,并有佛祖长发珍存,所以,派我等前来迎请,还望国王陛下大发慈悲,以圆吾皇之心愿。”

真谛至此才基本明白了国王请他来的目的。因为中土皇帝所要的无非三件东西,一是佛发;二是高僧;三是佛经。凭扶南与中土的关系来看,留陀跋摩王是绝对不会怠慢的。然佛经卷帙浩繁,高僧也是遍布各地,这样就必须进行一番搜寻与遴选。

这时,只听留陀跋摩王对张汜说道:“梁皇虔心皈佛,敬受大乘,诚愿感人。此番遣使敝国,渴求经典,期盼高僧,迎请佛发,敝王自当竭诚效力。”接着,国王又对真谛大师说:“关于搜选何种经典,选派哪些高僧,还望三藏与昙宝大师共同协商确定。凡是中土已有的经典,我们就不必再送了。”

张汜与昙宝刚来扶南不久,非常渴望了解这里佛法的弘传情况,便趁着这个机会,请真谛大师将这里所有的经典,包括翻译了的与尚未翻译的各类梵夹,作了详细介绍。

真谛是从那烂陀寺三大藏经殿中走出来的高僧,精通各类佛经,是位名副其实的三藏法师,所以,对于这等问题自然是得心应手。他从佛陀教法之内涵,讲到三藏经典之分类,从各类典籍之义趣,讲到佛法因机应世之灵活,把佛的教法与典籍及其在扶南的流传情况,作了明晰透彻、完整深刻的展示,句句高论,字字精言,令张汜和昙宝惊叹不已。

昙宝听了真谛的介绍,对扶南竟有如此丰富的大乘典籍亦深感意外,特别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典籍,还属中土未曾有过的。他十分激动,心想,这次扶南之行,恐怕不会亚于西天取经了。

张汜对佛法与经典不像昙宝那么熟悉,所以,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挑选名匠这方面。此刻,他也激动异常,因为他着实被真谛大师的风度与学识所倾倒。他想,皇上让我搜选名师,原是指扶南僧中的名师,可何曾料到这里竞有如此超群的佛国高僧,若能请他前往,岂不更好?只是不知扶南王肯不肯忍痛割爱。

过了一段日子,张汜将迎请真谛人华的想法正式提了出来。留陀跋摩王一听他俩的意图,显出非常为难的样子。他想,自己自幼皈依三宝,登基以来,竭力推广大乘,迎来佛法与国家的兴盛。为了保持并不断发展这种局面,本王煞费苦心,遣使天竺,行程万里,终于请得一位盖世奇僧。如今,三藏来扶南才刚刚两年,法化初开,朝野咸皈,佛事正隆,怎忍心让他另赴他邦。可如果不满足中土使节的这种愿望,梁皇帝那边又如何交待?中土可不是一般国家,是得罪不起的。扶南王左思右想,举棋不定。

这时,昙宝开口劝道:“国王陛下,我们知道,您不但是一位英明的君主,而且是一位虔诚的三宝弟子,正像塔普罗寺的碑铭所言,您不是为了王权,而是为了使人向善,才大力推广佛法。如今贵国已是村村有寺刹,户户有经卷,高僧遍地走,法音满天闻。所以,别说是一位高僧,就是十位高僧,对贵国来说也是算不了什么。何况陛下慈悲广被,布施无边,派高僧弘法中土,不但继承了先王风范,也是陛下菩萨心肠的体现啊。”

留陀跋摩知道,中土使节是铁了心要请真谛走的。事已至此,何不落个顺水人情,于是对张汜、昙宝二人说:“只要中土需要,梁皇赏识,本王自当随此胜缘。”

张汜、昙宝一听此话,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了。可真谛对此却毫无思想准备。这也难怪,真谛大师是应扶南王诚邀,受笈多王委派,作为一位僧使前来扶南弘法的,何况这次张汜他们是要迎请扶南高僧。所以,他并没有把自己算到被选高僧之列。然而,大师毕竟是大师。作为一位虔诚的佛弟子,他认为,自己生命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依法修持,并因机随缘,广播佛法。于是,真谛非常平静地对张汜、昙宝说道:“贫僧今世的惟一心愿,就是弘扬佛法之真谛,若是中土弘法的因缘成熟,贫僧也就随缘吧。”

梁中大同元年(546)春,扶南国西南海岸某港口,一轮红日从东海的尽头冉冉升起,浩渺无际的水面上,微风吹拂,波光粼粼。真谛同中土使节张汜、昙宝,以及从扶南遴选的几位高僧一起,搭乘一只商船,缓缓地驶离了扶南海岸。同船还装载着精心搜选的梵文经典共240余夹,约2万余卷,且多是中土尚未流传的珍品佛经,其数量之巨,价值之高,前所未有。

日出月落,船行海面。真谛一行随着商船的贸易路线辗转漂泊,终于在当年八月十五日,抵达中土南海郡(今广东省广州市)。此时的真谛,已整整四十七岁。

一踏上这块陌生而神秘的土地,真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明媚的阳光,温馨的空气,秀美的村镇,纯朴的人民,奇特的风俗……所有这一切,在这位天竺来客眼中,都显得那么新颖与和谐。真谛从内心深处爱上了这片土地。

同类推荐
  •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本书讲述三毛被守护和独立的两段人生。作者没有将三毛当作一个传奇的女性,她像大部分人一样,想要看不同的风景、爱刚刚好的那个人,是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成就了她的传奇和无可取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三毛的作品,不如直接读她的一生。
  •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女人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女人

    她们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与聪慧过人的智慧,但她们的作为充满争议。有人说,她们用“肉弹”和“妖媚”从男性秩序中打开了缺口,获取了循规蹈矩的女人难以企及的物质生活和历史地们,也有人说正是因为她们不信这个男权世界的潜规则,才在这个世界上演绎了女人的精彩!好与坏,肯定与否定,历史将如何为她们定位?
  • 孔祥熙全传(上)

    孔祥熙全传(上)

    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奥巴马传

    奥巴马传

    奥巴马竞选成功,继任美国总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书从奥巴马的身世、幼年、成长乃至成功,揭露了这位美国现任总统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热门推荐
  • 杀人的棉花

    杀人的棉花

    丁二嫂丢花寻短见,牛支书因故受牵连。“精灵人净做糊涂事”,这乡间的俗话,确实不假丁二嫂不就是位“一扯头发梢,脚底下都动弹”的精灵人么,可谁知道她是踩了哪门子邪,为了区区百十斤棉花被人偷走的事,一时想不开就喝了农药你说说,这不是犯糊涂么!丁二嫂虽说已四十开外,却依然花颜水色,说笑风搅雪,干活驴打滚,扳起指头在村里数人物,她算一个哩。
  • 范文正集

    范文正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壹心向暖

    壹心向暖

    尘熠星:“向小暖,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再次拥有爱情,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有一个女孩会成为我生命中的唯一。”向暖:“原来爱一个人这么难,这么痛,尘熠星,我这辈子算是栽在你身上了。”殷成风:“严书灵,人这一辈子,会做错许多事,而我这辈子,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在遇见你之前爱上了爱她的那种感觉。”严书灵:“我喜欢你,很喜欢很喜欢的种,但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爱情变成了我的委屈求全,那我就不要你了。”任远:“只要她幸福就好,我可以幸福着她的幸福,却不能给她幸福,或许我该庆幸,我能看着她幸福。”
  • 三皇内文遗秘

    三皇内文遗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兵圣:韩信》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兵圣韩信传奇的一生。
  • 出息

    出息

    《出息》是一部底层人物的奋斗史,它通过几个年轻人的故事,写出了千千万万底层打工者的无奈境遇和忍耐精神。那些令人落泪的辛酸和悲情,以及卑微的理想、撂荒的田野,都让我们不得不蹲下身子,想去探寻和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小说贵在写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历程和不屈精神,更写出了他们对幸福未来不停歇的憧憬与追求。
  • Homecoming

    Homecoming

    'An exultant night - a man in total command of his talent.' Observer'The most intense expression of compressed violence to be found anywhere in Pinter's plays.' The TimesWhen Teddy, a professor in an American university, brings his wife Ruth to visit his old home in London, he finds his family still living in the house. In the conflict that follows, it is Ruth who becomes the focus of the family's struggle for supremacy.
  • 爱情从全世界路过

    爱情从全世界路过

    她给了自己一个期限去成全她的青春,长达十年的爱恋在快要消磨殆尽的时候,柳暗花明。可是,她却再没有任何的力气再去回应他的感情。他对她用尽了侮辱,却也心疼她不显露的脆弱。可是,他的骄傲不允许他放低姿态!当他不舍的时候,为时已晚。
  • 明伦汇编家范典嫡庶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嫡庶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隐杀之影杀

    隐杀之影杀

    “希望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时光不老,我们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