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500000022

第22章 智顗(3)

智顗到公元585年时止,已在陈国活动了十八年之久。从陈国子祭酒徐孝克所作《天台修禅寺智顗禅师放生碑文》来看,智顗对陈宣帝是很崇敬的。他的传教事业由这位皇帝玉成,他对陈国的处境也很担忧,对于陈宣帝的儿子,他也非常关注。所以当公元585年,陈叔宝即帝位三年之后,当杨坚通过军事反击和离间分化使突厥诸部的威胁解除、腾出手来对付南方时,智顗应陈叔宝之邀,又一次来到了金陵。

五重返金陵抚慰民心

陈少帝至德二年(584),少帝从弟永阳王陈伯智出镇东阳,致书三请智顗,智顗到达后,伯智和他的儿子“咸禀净戒”。此后,经徐陵推荐,少帝前后三次遣敕使,迎请智顗。智顗于公元585年四月在“太极殿”受到“天子躬礼三拜”的礼遇。接着他开讲《大智度论》和《仁王般若经》,少帝“临筵听法,百僚莫不尽敬”。皇后沈氏,请立法名,智顗为她取名“海慧”。皇太子也从其受菩萨戒,真可谓显赫一时。

智顗此次到金陵,金陵权贵们的精神面貌已经大不如前。在宣帝时期,人们关心佛法,好歹还讨论一些佛教比较深刻的哲理,对佛教还能够保持一种比较闲适的心境,能够理解其中的精华。但此时,人们更多地是关心个人的生死问题,关心在陈国即将灭亡这一可怕的必然性面前个人身心的归宿。左仆射徐陵曾将自己心底的秘密向智顗倾诉,他说他有五愿:“一愿临终正念成就,二愿不更地狱三途,三愿还即人中,不高不下处托生。四愿童真出家,如法奉戒,五愿不堕流俗之僧。”这些愿望一方面反映出他对于死的深刻恐惧,又反映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深深留恋,在恐惧与留恋的矛盾冲突中,他非常遗憾没有少年出家,获得消除这些矛盾的佛法奥秘。另有一位典陈国军事机密的毛喜,在智颤还留滞天台时就曾经致书请智顗还返,书中念念不忘对他后代的殷切关注:“弟子诸弟及儿等,悉蒙平安。第二任鄱阳郡,第三为豫章王司马,第四大廷卿,第五人阁度支郎。大儿犹在东宫为中书舍人。仰蒙垂顾。”这些来往书信充分反映了在陈国即将灭亡的必然性面前,人们对于自己的身心和亲属的处境是多么无能为力。他们只有求救于慈悲的佛法,从佛法中寻找精神支柱。

智顗一到金陵之所以受到王公贵族们的崇拜,固然由于他在陈国十八年的宗教生涯中已经牢固地树立起了言行如一的宗教领袖的形象,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陈国到处弥漫的幻灭情绪导致了对佛教的狂热。人们信仰佛教,同时又把对佛教的信仰转移在对活着的宗教权威智顗的崇拜之上。智顗成了陈国士民的精神偶像。

但智顗又能够为这些骚动的灵魂做些什么呢?他对于陈国的命运毫无办法,只有给他的信徒们以最大的安慰。在智顗移住光宅寺后,陈叔宝的太子请受菩萨戒,上书说:

仰惟化导无方,随机济物,卫护国土,汲引人天,照烛光耀,托迹师友。比丘入梦,符契之像久彰,和尚来仪,高座之德斯秉。是以翘心十地,渴仰四依,大小二乘,内外两教,尊师重道,由来尚矣。伏希俯提,从其所请,世世结缘,遂其本愿,日夜增长。今二月五日于崇正殿设千僧法会,奉请为菩萨戒师,谨遣主书刘蝽奉迎。

智顗满足了他的要求,如期为他授菩萨戒。因为按照佛教的说法,人身虽有生死之异,至于精神则永远不灭。天地一成一败,谓之一劫。每劫中都有诸佛得道,出世教化。目前这个世界,一共有千位佛出来。自其开始到释迦牟尼已有七佛,将来的佛是弥勒佛。弥勒佛时,受过菩萨戒以上的人都会摆脱轮回,进入佛国。智颉一方面给这位年幼的太子以廉价的信念,另一方面又暗示陈的灭亡是不可挽回的事。就在这次授戒仪式中,智颉以特殊的方式寓言“成晚”(陈亡)。

智顗不断地向人们讲经,讲授现实世界犹如火宅、没有任何可靠性的道理,同时又宣说佛教的真理就是依凭矛盾并最后超越矛盾。不管当时人们是否真正了解了智顗所说的一切,但人们最后总算明白,尽管陈国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不会因为陈的灭亡和个人的遭遇而消亡,它是独立的,有它的归宿,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精神生活韵崇高价值,就不会把目前的处境和遭遇当作摧毁自己的力量,反而会把它当作领悟人生意义的条件。这种宣教活动一直延续到公元589年。

六隋师灭陈踯躅匡山

隋开皇八年(588),智顗五十一岁。三月隋文帝杨坚下诏伐陈。十月杨广(杨坚第二子)受命任淮南行台尚书令,十一月隋军在长江沿线全面出击,开皇九年(589)正月在下游发动总攻。正月二十日,陈后主命主力十余万在建康城东与隋军决战,隋军大胜,当天就占领了建康,俘获了陈叔宝。当时他藏身于景阳井中,隋军用绳子把他拽上来时感到特别沉重,一上来才知道他将自己与宠妃张丽华、孔贵嫔捆在一起。两天后,晋王杨广人据台城。隋军纪律严明,获得了当地人民的好感。三月陈国皆平。自西晋末以来分裂近三百年的南方,终于又与北方归为一统。

但智颉在这时却被迫远离这一事件。他策杖荆湘,试图回到他的故地。在途中他感梦而息止匡山。匡山在庐山,其上东林寺为东晋着名僧人慧远所创。智顗在这里憩泊,“时游峰顶,以岁为日,羡玩忘劳”。智顗息止匡山,据他自己说是因为梦见老僧请他守护陶侃瑞像。陶侃是东晋有名的重臣,他坐镇荆楚,对于东晋王朝的稳固起了重要作用。智顗在这时梦到陶侃,或许有对这位出身贫寒、孤苦自立、最后建功立业的名臣产生了共鸣,他也许对佛法是否要切实地渗透到军国大事的实际解决中去一度也产生过犹疑。总之,在此时他梦见陶侃,可能显示了他对江南故国感情上的依恋,严峻深刻的佛法哲理仍然掩灭不了他对人世温情的直觉,淹灭不了他的情感。但很快地,他就在东山慧远的遗迹中谛听到了先贤的嘱托,慢慢消解了他心中的波澜。慧远这位着名的高僧并没有被当时南北混乱的战争所打垮,他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来到九江匡山,别置禅林,带领徒众修道,历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市,终于使佛教真理得以广泛传播。智顗从慧远的经历中得到了启发,佛法使他又一次超越了感情的牵制,使他忍受矛盾的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升。

陈国灭亡后,杨广复拜并州总管,他的三弟秦王杨俊任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接替他镇守广陵。隋朝开始向南方各州县重新委派地方长官。秦王杨俊逐渐发现智颉在南方士民中的精神领袖作用,曾命人请他出山。但智顗似乎不想合作,对使者说:“虽欲相见,终恐缘差。”虽然你想与我相见,就怕你我没有缘分。智顗的这种态度引起了文帝杨坚的注意。开皇十年(590)正月十六日,在陈国灭亡一周年之际,他给智顗发出了一道敕书:

皇帝敬问光宅寺智顗禅师:朕于佛教,敬信情重。往者周武之时,毁坏佛法,发心立愿,必许护持。及受命于天,仍即兴复,仰凭神力,法轮常转;十方众生,俱获利益。比有陈虐乱,残暴东南,百姓劳役,不胜其苦。故命将出师,为民除害,吴越之地,今得廓清,道俗人安,深称朕意。朕为崇正法,救济苍生,欲令福田永存,津梁无极。师既已离世网,修己化人,必希奖进僧伍,固守禁戒,使见者钦服,闻即生善。方副大道之心,是为出家之业。若身从道服,心染俗尘,非直含生之类无所归依,仰恐妙法之门更来谤诟。宜相劝勉,以同朕心。

这道敕书除了隋文帝的自我宣扬、自我吹嘘之外,就是要给智顗这个曾经结纳很深的知名和尚提出一点警告,施加一点压力,促使他为隋王朝服务。智顗在打算重返金陵时,江南发生了叛乱。

开皇十年(590)十一月,“陈之故境,大抵皆反”。由于陈地百姓不满于隋政权将北方管理农民的方式推行于南方,一些南方士族豪强乘机散布隋朝将南人迁徙入关的流言,叛乱在陈国全境发生,尤以东南地区的声势最大。扬州总管杨俊收拾不了,杨坚又命杨广为扬州总管,与杨素带兵平叛。不到一个冬天,叛乱就被迅速平息。杨素从京口进军江浙、福建,杨广从扬州进军安徽。由于杨广在江南的重要影响,他被任命为“使持节、上国柱、太尉公、扬州总管诸军事、扬州刺史”。从公元590年十一月第二次出镇扬州,到开皇二十年(600)被立为皇太子时去职,在任整整十年。

杨广上任时,南方在杨素血腥镇压以后到处弥漫着反隋情绪,杨广自己又是两度带兵南下的征服者。要被南方人民接受,他必须改善自己的形象。杨广聪明地认识到儒学和佛学是沟通南北隔阂的有效工具,他对儒学和佛教表现出极大的热心。在扬州总管任上,他网罗了大量才学之士,其中知名的王府学士和扬州博士有柳髻、诸葛颍、虞世南、王胄、王音、朱场、庾自直、潘徽、虞绰等人。除柳巧言来自后梁国、诸葛颍来自齐国外,其他都来自陈国。他召集他们读书着述,在称帝以前近二十年间,从未停止修撰,“自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及至蒲博、鹰狗,皆为新书。无不精洽,共成三十一部,万七千余卷”。对于佛教他更为关注。他着手另建一都以代替原来存在而现在已被毁坏的佛教文化中心建康。他从新都江都下了几道命令,要求收集和重抄在战争和以后的内乱中分散在各地的佛经。他在江都建造了佛寺和藏经堂,召集南方着名的高僧至江都的寺院从事宗教和学术工作。

杨广没有忘记南方佛教领袖智顗。为了彻底地改变自己的形象,杨广决定在扬州受菩萨戒,他请智颉主持戒仪。智顗初陈寡德、次让名僧、后举同学,作了多次辞让后,估量形势,答应了杨广的要求。但同时也提出了四个条件:

一、虽好学禅,行不称法,年既西夕,还守绳床,抚臆循心,假名而已。吹嘘在彼,恶闻过实,愿勿以禅法见期。

二、生在边表,频经离乱,身阉庠序,口拙暄凉。方外虚玄,久非其分,域间撙节,无一可取。虽欲自慎,朴直忤人,愿不责其规矩。

三、微欲传灯,以报法恩。若身当戒范,应重去就,去就若重,传灯则阙,去就若轻,则来嫌诮。避嫌安身,未若通法而命,愿许其为法,勿嫌轻动。

四、十余年水石之间,因以成性,今王途既一,佛法再兴,谬课庸虚,沐此恩化,内竭朽力,仰酬外护。若丘壑念起,愿随心饮啄,以卒残年。

智顗所提四个条件,第一个是说他虽然拥有禅师的虚名,但实际上闻过其实,他不愿意给杨广传授禅法。第二个条件是他向来不懂世间礼节,请杨广在会见时不要强迫他遵守规矩。第三个条件是说他的责任是传教,即使到了扬州,如果有传教的需要,也不能阻止他自由行动。第四个条件是说他虽然很愿意为隋效力,但如果他想归隐丘壑,希望杨广也不要阻拦。对于一个不久前曾给陈国太子授菩萨戒的宗教领袖来说,灭亡了陈国的隋朝皇子又要他授菩萨戒,他不可能不产生心理上的矛盾。他完全能够意识到如果他答应了杨广的请求,他的精神领袖的作用就超越了国界。他于是向杨广提出了一些表面上冠冕堂皇的条件,尽量保持宗教领袖的个性。

杨广并不在乎智颉是否愿意向他传授禅法,也不在乎见面时智顗是否按照官场的规矩行礼。他关键是要智顗做出一种愿意合作的姿态,愿意作为他的戒师。因此,在了解智顗的四个条件之后,他一一答应,并在《受菩萨戒疏》中自称:

弟子基承积善,生在皇家,庭训早趋,彝教夙渐,福履攸臻,妙机顿悟。耻崎岖于小径,希优游于大乘,笑止息于化城,誓舟航于彼岸。开士万行,戒善为先,菩萨十受专持最上。喻造宫室,必先基址,徒架虚空,不能成。孔老释门,咸资镕铸,不有轨仪,孰将安仰?诚复能仁本为和尚,文殊冥作阉黎,而必藉人师显传圣授,自近之远感而遂通。波仑罄髓于无竭,善财忘身于法界,经有明文,非从臆说,深信佛语,幸遵明导。禅师佛法龙象,戒珠圆净,定水渊澄,因静发慧,安无碍辩。先物后己,.谦挹成风,名称远闻,众所知识。弟子所以虔诚遥注,命楫远延,每畏缘差。值诸留难,亦既至止,心路豁然,及披云雾,即消烦恼。以今开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总管金城殿设千僧会,敬屈授菩萨戒,戒名为孝,亦名制止。方便智度,归宗奉极,以此胜福,奉资至尊皇后,作大庄严,同如来慈普诸佛爱,等视四生犹如一子。

杨广在申请受戒文中一方面表达他对佛法忠诚的信念和受戒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对智顗的佛教定慧修养大加吹捧,同时也告诉智顗,他将在公元591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扬州金城殿设千僧会,希望智顗在此日给他授戒。

智顗于是在他息泊匡山近二年之后,在他五十四岁时来到了扬州。

七掉步荆湘寻觅法眼

公元591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杨广如期举行了千僧会,智顗于内第躬传戒香,授杨广律仪。他说:“大王为度,远济为宗,名实相符,义非轻约,今可法名为总持也,用摄相兼之道也。”杨广你既然受了菩萨戒,就应该名实相符,不要轻易地对待这场戒仪。现在可给你取法名为“总持”,希望你在日后行为中信守菩萨戒律。杨广并没有把智顗所说的话放在心上,令他高兴的是现在他终于实现了他的政治目标,他用柔弱的一手把南方宗教领袖拉了过来,取得了依靠武力难以达到的政治效果。在授戒之后,他施送给智顗的礼物就有五六十种之多。

但智颉却没有忘记他出山前所提的条件,一授完菩萨戒,他就提出要回到荆楚,杨广当然不愿意他离去,致书挽留,书中说:

爰逮来诲,须往荆楚,辞致首尾,仰具高怀。但祗禀净戒,事成甫尔。宿者凝滞,匪遑谘决。闭梨和尚,经称胜田。种子虽投,嘉苗未植。方用心形,永伸供养。庶凭善诱,日洒尘劳,凡厥共缘,依止有地,斯亦舟航兼运,利益弘多。如来化导,何必止还天竺,菩萨应变,本无定方。深愿坦然,以虚受物,迟延展礼,面当谘逊。意思是说,我刚受戒,你就要离去,譬如种子刚投到田里,禾苗都没长出来,播种的人就不加管理。戒师您是佛法权威,我正打算留你长住,向你请教,怎么能这样快就离我而去。况且菩萨应变并无固定的方位,如果如来一定要在天竺化导,亦不必到处传播他的佛法。我认为您老还是应该“虚己受物”,心怀坦然,不要再存芥蒂。

但智顗坚持己见。杨广因有言在先,只好向他提出妥协。他先是派柳顾言向智顗表示希望智顗不要一去不返,离开的地方也不要太远。后来又专门写信,说:“荆潭路遥,……行程难期”,我看你还是在扬州或南京附近依林壑安居,将来再作远行打算。但智颉还是不听,不得已,杨广只好放他上路:“复逮今旨,欲遂前心,功德因缘,岂敢违忤。谨遵宿愿,即命所司发遣。发日离晨,仰听详择……”

同类推荐
  • 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

    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很好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在确立了这个志向之后,他的生命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为家国民族而四方奔走,风雨无阻,毫不游移。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呈现在后人面前。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本书介绍了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生平,内容包括:少年才子、隐居隆中、拜师游学、卧龙迎亲、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等。
  •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抗日英雄名将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让身体不再荒凉

    让身体不再荒凉

    妈生下我的时候,我很丑,头发黄黄,又瘦又小。妈说:“这么丑的妮子,又这么小,能养活吗?给人家吧。”娘说“说什么傻话,恁不要俺要。”从此,我便有了娘。都说傻有傻福,丑有丑福,有了娘或许就是我福气的开始……
  • 皇家小医女

    皇家小医女

    一入宫门深似海,一入宫门卑如草,国医沈家一夜败落,昔日大小姐失了荣光,她不做仇人的妻,宁做命如草芥的医女。跌到尘埃里,没了退路,唯有向前。帮助妃嫔绿了皇帝,挑拨六宫不和,四两拨千斤,六宫粉黛尽失色。她在帮助皇帝成为昏君的道路上策马狂奔,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 浮生梦了然空

    浮生梦了然空

    想和你一起吃好吃的吻掉你嘴角的酱汁一起刷牙捏捏你的脸蛋儿一起睡觉在你怀里刚刚好想和你一起生活很想特别想
  • 神道无限

    神道无限

    郁郁不得志的平凡人、足以逆天改命的系统,一切似乎仅此而已,但真的是这样吗?多元宇宙究竟包含怎样的秘密?这天地究竟是孕育人类的暖巢,还是阻挡人类进步的樊笼?降临者系统为何出现,它究竟是挣脱樊笼的钥匙还是又一重枷锁?一个又一个神秘的存在相继浮出水面,他们究竟意欲何为?尽请关注神道无限,相信会为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HP之是归人亦是过客

    HP之是归人亦是过客

    他不是恶,也不是善;不向往光明,也不向往黑暗。对安格斯来说,这世上的人只分为两种,他在乎的人和他不在乎的人。重点:1.主角超苏~金手指很大2.不黑原著人物。但是鉴于主角在斯莱特林,而且为了四院友好发展,斯莱特林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改变的。3.有较??多私设,有部分穿越者4.主角讨厌斯内普,所以之后会让斯内普辞职去继承普林斯家族,你好我好大家好嘛╮(﹀_﹀)╭5.坚定主角无CP,但可能会有追求者6.不定时更新主角:安格斯.马尔福配角:原著人物众,穿越者
  • 皇道金丹

    皇道金丹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飘渺类修真新作,带你遨游在星际修真的宇宙之中。不修元婴修金丹,看我另类修神成就金丹皇道!
  • 女线人

    女线人

    香港九龙,酒绿灯红。迷朦的夜色下喧嚣的火月亮夜总会里,突然新增添一位姿色艳丽的绝代佳人。她是火月亮董事长大佬雄的情妇,……然而,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她失踪了,被大佬雄的爪牙抛进大黑湾的海中。又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又一个绝色佳丽,看似偶然的机会,使大佬雄发现这美女是一个武艺高强、心黑手狠的单帮强盗。于是,大佬雄的房间里,又走进了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火月亮”夜总会里,新入伙了一位色艺双全的干将。不尽的男欢女爱、不尽的酒色淫乐,也有几经曲折的生死考验,离奇捧腹的争风吃醋,更有黑道之间的明争暗斗,刀枪相向。终于,这女子赢得了大佬雄的全面信任,为捞回老本,发展势力,大佬雄搞回大批毒品,绕道南亚,要伙同这女“强盗”贩毒西欧。然而,就在南亚海滨迎接毒品船的关键时刻,国际刑警的警报骤鸣,而面对大佬雄的,正是那绝色女子的百发百中的手枪……
  • Hamlet

    Haml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