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500000023

第23章 智顗(4)

智颉大约在公元592年三月开始从扬州向荆楚进发。他首先回到了匡山。在回匡山之前,智顗就曾经向杨广介绍了匡山的禅寺情况。他说:“江州匡山东林寺者,东晋雁门慧远法师之所创也。慧远是弥天释道安的高足,道安是大和尚佛图澄的弟子,三德相承,就像太阳、月亮和星星一样。他们都是佛法栋梁,不可思议的杰出人物。慧远在东林寺同耶舍禅师修头陀行,德布遐远,声高云汉。此外还有庄严寺、峰顶寺,都是佛教名胜。我曾经在东林寺息泊,在峰顶寺修行。此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但山下的伽蓝与驿道相距太近,来来往往的人群把伽蓝弄得非常混杂。我想请您做东林、峰顶两寺檀越,并请下令禁止官民在寺庙停泊。”当时杨广就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分别致书匡山极暄法师、禅阁寺、峰顶寺僧众。智顗到庐山之后,杨广又于当年七月派人探望,一方面表示对智顗的思念,另一方面又送上法衣六件,盐一百斛,米一百斛。智顗在回信中,勉杨广以法事,过了夏天,他就往衡山而去。

八月,智顗到了衡山。衡岳是他的业师慧思最后息缘之地。陈太建九年(577),这位禅师从山顶下来,住半山道场,大集徒众,劝勉勤修法华、般舟三昧,语极苦切,六月便卒于南岳。智顗到衡山时,慧思已去世十五年了,在这里,智顗勾起了对业师深深的怀念,同时也使他在业师的遗像面前更加感到传灯的紧迫,他不能辜负业师的期托,不能让师传在他身上截断流传。可能是在这时,他向杨广提出了为他的业师写碑颂的要求,并得到了杨广的蒙许。

十月,智顗到了潭州。杨广的特使也随之而到。杨广在十一月十五日的书信中说:“岁聿云暮,寒气殊重。禅悦经行,愿常安乐。弟子顺来,每多劳疾。但睽觐稍久,唯用倾结。仰度所营功德,己当究竟。今遣左亲信伏达奉迎。”杨广说,现在又到了冬天,我想你所经营的功德应该圆满了,请您回到扬州。但智顗不加理睬,他往荆州进发。

十二月,智顗到了荆州。这是他自公元555年离开故乡后第一次回来,其中相隔整整三十八个年头。智顗回到荆州,“道俗延颈,老幼相携”。他在这里竭力宣传佛法,试图以此来报答故乡对他的养育之恩。

开皇十三年(593)二月,杨广要入朝进觐,在到达陕州(治所在河南陕县,辖河南三门峡、陕县、洛宁、渑池、灵宝等地)时,遣使到荆州迎请智顗,请于三月下旬相见。智顗没有应命,但于五月派弟子智邃晋见杨广,送上“玉泉伽蓝图”和“万春树皮袈裟”。智顗在荆州当阳县玉泉山陲,想建造一座寺庙,他把当地地形和设计方案和盘告诉了杨广。同时又送给杨广万春树皮袈裟一件。万春树皮袈裟是梁武帝时外国奉献。当时一共有四件,但到这时只有这一件。智顗一方面用珍贵的礼物表示对杨广的支持,充分满足了杨广结纳智顗的政治愿望。团结智颉这样一位宗教领袖,是杨广在江南值得向父皇炫耀的一大功绩。杨广之所以邀智颉一同入京朝觐,并在陕州逗留数月之久以等待智颉,就是这样一个目的。智顗虽然没有亲自来,但送来了万春树皮袈裟,等于智顗已经来了。杨广非常高兴,“着如来衣,深荷慈奖”,高兴之余,也就满口答应了智顗修建玉泉寺的构想。他在朝觐父皇时,也没有忘记向杨坚汇报智顗的情况,并请父皇赐给智顗修建玉泉寺的寺额。

七月二十三日,杨坚敕给荆州玉泉寺额。敕书中说:“皇帝敬问修禅寺智顗禅师,省书具至,意孟秋余热,道体如何?熏修禅悦,有以怡慰,所须寺名额,今依来请,智邃师还,指宣往意。”意思是说,我批准你在荆州当阳造玉泉寺。你的徒弟智邃回去后,会把我的意思向你说明白。杨广在京期间,于九月二十四日也遗书问好。

玉泉寺从八月开始修建,大约到开皇十四年(594)春天就已基本修成。这年春天,杨广在问候智颉的书信中提到“玉泉创立,道场严整,禅众归集,静慧日新”。当时他决定于仲秋归藩,遂约智顗在夏天一过,就沿江而下,以便到扬州会见。但杨广旋即又跟父皇去东岳巡狩,“发自京师,言停洛阳,又止历下”,于泰山行柴望之礼。于是归藩之期推迟到了开皇十五年(595)春天。

智颉在荆州的活动并非事事如意。在他临死之前,他曾经回忆这段时期,如此说道:

于荆州法集,听众一千余僧,学禅三百,州司惶虑,谓乖国式。岂可聚众,用恼官人,故朝同云合,暮如雨散,设有善萌,不获增长,此乃世调无堪,不能谐和得所。

他的传教活动也许是官府害怕他聚众闹事而受到限制。但智顗在公元591年十一月扬州授戒到595年春的三年多时间里,毕竟在杨广的支持下,改善了庐山的环境,修建了玉泉寺。特别是他在三年之间屡屡违背杨广的意愿,但杨广仍然对他保持了持续的敬重,常常派遣使者问好和邀请。他慢慢地觉得可能他与杨广确实有佛教所说的缘分。他应该彻底改变心境,彻底超越一些俗念,好好宣传佛法,护卫来之不易的统一局面。

在开皇十五年(595)初,智顗答应了杨广邀返扬州的请求,并在杨广回到扬州后不久(晚春),也来到了扬州。智顗对杨广表现出了真正的关切。他答应了杨广求学禅慧的请求,七月,以所着《净名义疏》初卷奉上杨广。不久杨广的结发妻子萧妃犯病,医治无术,智顗率徒弟为之建斋七日,行金光明忏,并断定萧妃能够起死回生,后来萧妃的病也果真好了。当然在他积极为杨广设想的同时,他也没忘记请杨广为荆州玉泉寺、十住寺的施主。杨广当即致书荆州总管,令其检括。九月,杨广迎智顗至金城。

但智颉在杨广身边并没有停留太久,他又提出要返归天台。杨广又一次答应了他的请求。智顗此次提出返归天台的理由是:“恐命不待期,一旦无常,身充禽鸟。”愿在有生之年,“安立僧徒”,垂为法戒。杨广从智顗的言行中看到这位宗教领袖已经完全调整了心境,已经真心实意地要为隋朝的政治服务,他要以佛教真理的追求和传播影响众生,保护国土,因而没有加以阻拦,十分爽快地送智顗回到了天台山。

八天台归隐石城示疾

开皇十五年(595)九月,智颉回到了阔别十年之久的天台,这时他已经五十八岁。在他生命的晚年,他选择了天台作为安身之处,据他自己的说法是因为他在十五岁时所做的梦境已经预示他必终于天台。实则是他三十八至四十八岁间天台十年的修禅生活是他一生佛教理论的辉煌时期。他曾经在这里沉浸在对佛法的哲理追求之中,并整理了他早岁的宗教思想和宗教实践。也许如果他不在585年离开天台,不陷入陈、隋之间的是非纠葛,他就不至于在十年之久的时间内保持不了对于佛教真理的极度专注,也许不至于使他在原有的佛教理论水平上徘徊。他觉得应该回到这块宝地,在这里镕铸他对于佛法的参悟。

智顗自585年从天台出山直到595年重新人山,整整十年陷入尘世是非纠葛是否值得,这是不大容易判别的问题。但智颉在这十年间,虽然理论上也许不如沉潜天台时期那么专注,而他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感触至少使他对于佛教的真理有了更加冷峻的了解。这些感触都体现在他晚年于天台传授或撰述的着作之中。

智颉在隋开皇十三至十五年间讲述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均由灌顶在天台整理成书。他对《法华玄义》似乎特别关注。在他临终的时候,他曾致书杨广说:“在山两夏,专治《玄义》,进解经文,至《佛道品》,为三十一卷。”同时他还请求杨广将他以前送给杨广的玄义及其它文疏,交他的弟子烧毁,只有这三十一卷《法华玄义》才是他呕心沥血的作品。《法华玄义》无疑是他一生最有代表性的着作。

同类推荐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打了胜仗,而且是大胜仗,理应举杯庆贺,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 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保加利亚现代文学大家,阿尔巴尼亚现代文学大家,塞尔维亚和黑山现代文学大家,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家等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本书在晚唐时代背景下叙述李商隐的一生,着重写其面对社会压抑和种种困厄所作的抗争,特别是他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终以杰出成就登上唐诗艺术**的生命历程,也描写了他爱情、家庭和性格的多面。全书富于哲理和诗情画意。——文史专家陶文鹏浓淡相宜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真实的李商隐。不讨巧、不曲笔,用平实的描述,托举着传记文学以为标识的真实性,显见了作者在运化资料、筹划结构、通融文字等方面的功力。纪实体的方正严谨,并未局限写作的视野。探究传主如何将文学,特别是诗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超越和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再探究传主何以将汉字之美发挥到难以企及的**。
热门推荐
  • 当不成大神的我只能穿越当主角

    当不成大神的我只能穿越当主角

    作者单家彤勤勤恳恳每天八更,但可惜,时不待我,一直都没有达到大神级别,始终在黄金级别徘徊不前。终于有一天,在面临学业与更新的双重压力下,他猝死在电脑桌前,来到了异世界……
  • East Lynne

    East Lyn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单亲小妈妈的春天

    单亲小妈妈的春天

    意外怀了自己不爱的男人的孩子也就算了,在孩子准备出生的时候,那男人竟然还负债逃跑了!从此,林映雪便一个人担起了抚养宝宝的责任。单亲妈妈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在经历了各种生活和经济上的压力之后,她便辗转去了代孕公司,亲历了外围人所不知的各种纷繁内幕。。。。。。 所有的努力最终不过是为了能给自己和孩子有个安定的生活,一个她内心一直渴望的“家”,一个有着愿意真心疼爱她和宝宝的男人的三口之家。她能如愿么? 有人说,独自抚养着孩子的女人是不会再有幸福的!谁说的?谁说的?偏就不信这邪!单亲妈妈们,带着宝宝向着幸福冲啊!嫌弃带“拖油瓶”的都闪到马路边儿去,真心接受的请张开双臂候驾吧!
  • 倦夜千羽

    倦夜千羽

    如果有了爱,魔与神,原来仅隔着一层透明的纱幔……如果有了爱,仙与魔,原来仅隔着一面易碎的镜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原来早已选择

    原来早已选择

    高中校园友情和所谓爱情的故事,没有狗血的堕胎背叛,却有深藏心底的委屈和多年后不能愈合继而爆发的决裂。如果时光能倒退,倒退到被友情和爱情伤害的那一刻,我仍然不能做出选择,仍然会默默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 仙缘

    仙缘

    劫难降临,盘古无奈,轩辕忧心。为炎黄子孙根苗,大鹏奉师命下界。天降大任于斯人,他们应天劫而生。逢仙缘,入仙道,路途漫漫。他们在劫难中成长,在涅盘中升华。若想知道大鹏在下界的作为,以及他弟弟妹妹的漫漫仙途,就请看《天劫仙缘录》......
  • 牧云荒

    牧云荒

    谋权者的野心被拒之彼岸,王与王之间口口相传曼珠沙华的诅咒与不详,毋逢山吹来的风弥漫着血的妖冶
  • 落花人依旧

    落花人依旧

    红尘万里,她以情入世,却为他停下脚步,锦年流景,他风流公子,深爱着她,却有口难言。他们是同类人,最终却互相折磨。她(他)护她(他),只因爱她。〖三千弱水,只为一人饮〗“从此,任世间美女如画,吾独爱唯她。”〖锦衣玉袖,只为一人断〗“是,我是断袖,怎么,你怕了吗?”〖三生石上,只为一人缘〗“既然你是我的姐妹,那么我便伴你一世。”〖花开万里,只为一人笑〗“妹妹,这万千红鸢尾,赠你。愿你如鸢尾般热烈。”〖红尘俗世,只为一人死〗“沐儿,为师恐怕不能再陪你了,以后,你切莫胡闹。”铃声不断,思念不绝,待到繁花落尽时,眉间丹砂,落花愁绪。缘因谁而起,又因谁而灭?
  • 白色玻璃杯

    白色玻璃杯

    本来是用来装烧酒的玻璃杯,怎么变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