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500000024

第24章 智顗(5)

在《法华玄义》中,智顗坚持了他从宗教实践中所体验的论点,认为一切现象都由心造。他把此心归结为真如之心。“其一(心)法者,所谓实相,实相之相,无相不相”。真如心既显现有为法,又显现无为法,具染净二门。简单地说,即一念三千。一心具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六凡四圣十法界。智顗还认为“性具善恶”,一切诸法都具足三千,互摄互融,并无差别。十法界不是固定不移的,“六凡”可以向上到达于“佛”的地位,而“佛”也可以现身在“六凡”之中。因此要成就佛道,最关键的是实修一心三观,在一心中明达诸法实相。至于修观的行仪,则有常坐、常行,半坐半行、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

《法华玄义》比起智顗早期在天台的撰述来有一些差别。如果说他早期重在传播止观并行的修行原则,主要是提倡一种创新的宗教修持原则,那么这时他的重点是要揭示佛教真理的具体内涵,特别是要解决缠绕着他整整一生的矛盾冲突,他必须从佛教的角度说明佛教最高真理到底与现实生活有什么本质的联系。从智顗晚年的结论来看,他是以一种高度的辩证法取消了真理与现实的矛盾。他认为真理就在矛盾之中,真理就是矛盾。他引证《法华经》最多的经文就是此经对于矛盾的令人震惊的销解。《法华经》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引申开来,“淫房酒肆,尽是道场”。它告诫人们不要对一切现象包括对佛教的真理产生执着,应该以无所谓的态度放任事物的自生自灭。这些教诲也许使智顗产生了比早年初读此经时更加深切的共鸣,也许使他在回味他的一生时发现对于现实价值的一点点执着,就会使自己忧患俱生,就会使他发现他的忧患也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历史就是这样令人无能为力,就是这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智顗从而也冷峻地宣告:在无论怎样叫人难以忍受的恶劣现实境遇之中,总是有佛教的真理照耀,真理就是依凭它而得以显现。

智顗的这种理论当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后来的人们指斥他宣讲了“凡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样极端庸俗的道理。确实,按照智顗的教导,人们不必有什么理想、有什么价值目标,必须安于现状。但智顗的理论也并不因此就是对现实存在的完全肯定。他号召人们在安于现状时也否定了人们对于现实政治价值的积极追求,最后还是要人们深深体会精神生活的意义,成为一个独立而又不危害他人的人,成为一个向佛教真理回归的人。

智顗实际上开创了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这个宗派人们称之为天台宗。《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被称为“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思想理论的奠基着作。到此时为止,智顗可以说已经对梁齐之际的佛教理论方向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佛教界最有影响的理论权威。

在智顗归隐天台山期间,杨广于开皇十七年(597)四月曾遣使入山参问。九月杨广又遣使人天台迎请,智顗随使下山。这次下山也许是智顗感到他在人世的时间已经不多,想再见杨广一面。他在这年曾作了一梦,梦见大风吹坏宝塔,又有梵僧跟他说,他的“机用将尽,傍助亦息”。他还梦到他的业师慧思和法喜禅师令他说法,他把自己最感疑难的“三观三智”对亡师和亡友说了,他们招约他到一个美妙的地方去。于是在接到杨广的邀请后,他扶病下山。到达剡石城(今浙江嵊县)时,智顗已经无法前行。杨广得知后马上派人探问,并祝愿他很快恢复,十一月二十一日,智颉也作了最大努力,发愿请诸佛考虑他的要求,如果诸佛觉得他“形命停留,能生物善,不污佛法”,就让他早日康复,如果觉得他“命虽未尽,方多魔障,损物善根,污乱佛法”,就让他早日灰灭。同时,他又给杨广写了遗书。《遗书》详细地回顾了他一生的经历,说他有六大遗憾。其中第一大遗憾是他“内无实德,外召虚誉,学徒强集,檀越自来,既不能绝域远游,而复依违顺彼,自招恼乱。道退行亏,应得不得,忧悔何补?上负三宝,下愧本心”。看来他还是认为他没有痛下决心、远离尘世而耽搁了他的修行。第二大遗憾是他“欲以先师禅慧,授与学人,故留滞陈都,八年弘法。诸来学者,或易悟而早亡,或随分而自益,兼无他之才,空延教化,略成断种。自行前缺,利物次虚,再负行师百金之托”。他对早年在金陵的传道也不满意,认为当时并没有取到应有的效果。第三大遗憾是他再返金陵,仍然不见一人求禅求慧,没有一个真正对佛教真理有热情的人来向他咨询佛法,这是他对隋灭陈前夕他的工作的侧面否定。第四大遗憾是他到荆湘传教,“虽结缘者众”,但也没有能委以大法的人。“初谓缘者不来,今则往求不得”。这使他感到十分凄怆。第五大遗憾是他修造玉泉寺聚集了一批学僧,但由于官府限制,没有使他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第六大遗憾是他回返江都,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他已经年老体弱。智颉最后表示:

生来所以周章者,皆为佛法,为国土,为众生。……命尽之后,若有神力,誓当影护王之土境,使愿法流行,以答王恩,以副本志。

他也希望杨广在他死后,“留心佛法,询访胜德,使义门无废,深穷佛教,治道益明”。

智顗在《遗书》中还将杨广所赠的莲花香炉、犀角如意回赠给了杨广,希望“德香遐远,长保如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一是请将天台将废寺田,拨为天台基业,并修建天台大寺。二是希望杨广为业师慧思写好碑颂,三是请杨广继续任玉泉寺檀越主。在吩咐了这些后事后,智顗于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时入灭,终年六十岁。

智顗临死时,听唱《法华》经。他感叹地说:“法门父母,慧解由生,本迹旷大,微妙难测,四十余年蕴之,知谁可与?唯独明了,余人所不见,辍斤绝纟玄于今日矣。”言语中充满了对佛法后继乏人的忧虑。门徒智朗问他:“你现在就要离去了,请解开我们最后的疑惑。你将超生在何种地位?我们将以谁作为领袖?”智颉对这种问题非常不满。他说:“你们这些人平时不努力学习佛法,只知道问人家修悟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即使得到了回答,亦如盲问乳,如蹶者访路,不会有任何实际好处。……我现在告诉你们吧,如果我不出来传道,必定会六根清净,因为为他损己,只获得了五品位。观音菩萨和我的师友就要来迎接我。至于你们将来以什么作为导师?难道我说得还少吗?我常说四种三昧是你们的明导,教你们放下重担,教你们降三毒,教你们对治四大,教你们解除束缚,教你们超脱大悲大难,你们在我死后,应该以法为师。”然后他告诫僧徒不必哭泣,唱三宝名咖趺而逝。

智顗死讯一传开,在江南引起了佛教界的震动。道俗奔赴,烧香散花,号绕泣拜,如丧考妣。在石城让道俗尽敬十日之后,弟子将他殓人禅龛,送回天台安葬。

杨广自然也难免要有所表示。他完全答应了智颉的要求,并在天台山大兴土木,修建了国清寺。但事势的发展证明,杨广崇敬智颉,并非真心崇拜他的佛教理论修养,而是觉得智颉在江南宗教领袖的地位可以利用。智顗最后的岁月对杨广的真心实意的关切以及对杨广的较高评价有一大半是智顗的一厢情愿。他这位佛教高僧到底也没有摆脱和看透杨广政治手腕的迷惑。如果说杨广对他还有一点真诚的敬重,那也是杨广和常人一样,对智顗的禅法成就莫测高深。在智顗死后次年,他命令寺僧打开禅龛,看看智顗是否有灵异。打开的结果是智顗面貌如生。杨广还是不甘心,当他用尽手段,谋得太子地位,并取得帝位后,于大业元年(605)又命寺僧发龛,这次的结果是智顗尸骨无存。炀帝杨广派来的使者回去汇报后,杨广可能索然寡味。但他还是不能打倒智颉这块牌子,继续支持天台山的佛教事业,至于他的内心深处,也许再也不会对智顗这位和尚有所牵挂。智顗若是知道杨广最后会杀父夺母,最后会对他的尸骨是否有灵异这样感兴趣,不知道会怎样想。

总之,智顗终于结束了他多灾多难的一生,他在人情与佛法、感情与理性的矛盾冲突中对于佛教真理表达了他独到的认识。他好像找到了真理,但这种真理他自己掌握了几分,他似乎也没有足够的自信。他认为他只能生在五品佛位之中,还没有穷极真理。他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迷惑。

同类推荐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本传真实生动的描写刘禹锡积极参加中唐政治革新活动。其后,他在长期贬谪生涯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仍忧念天下,关爱百姓。他善于从历史、现实与民歌中汲取思想一书营养,创作出不少兼具诗人挚情,哲人睿智,气格豪迈、风情郎丽的优秀诗歌,实无愧于中国诗史上“诗豪”之誉。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传主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善于反思,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良好心态,引人深思。
  • 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

    百岁老人杨绛的生命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她的生命历经了中国社会最动荡、最混乱的几十年。本书以清新细致的笔触描绘了钱锺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记述了这位世纪才女充满柔情、磨难的一生,展现其如何一步步获得“先生”的赞誉,让人深刻体味到穿越荆棘的朴实平静,理解何谓“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 历史选择:中共传奇人物档案

    历史选择:中共传奇人物档案

    本书是《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十年采访、发表过的作品精选,是在研究大量史料后,与这些著名人物的家属、子女、亲友、部下、同事在访谈中回忆出来的故事和细节,独家解密他们沉淀在历史岁月中的那些刻骨铭心的人生往事和生命印记,让读者全方位地感受中共传奇人物的家国情怀,了解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 摩托罗拉创业者的风采

    摩托罗拉创业者的风采

    《摩托罗拉创业者的风采:保罗·高尔文的一生》向我国企业界、经济界和广大读者逐一介绍这些世界著名企业和企业家们的创业历史、经营现状以及他们的管理体制与经验,希望对我们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促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与繁荣,能够有所裨益。对高尔文来说,他的商标名称的重要性及它代表的一切东西都是他的宝贵财产。不止一次的重要决定都与“摩托罗拉”有关,在公司的形成时期这一名称帮助它克服了困难。
热门推荐
  • 我的季医生

    我的季医生

    苏清玥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感情极其不顺的人。大学追了四年的人都追不到手,到把自己弄的无欲无求,单纯好色,看见好看的就挪不动脚。偏偏刚进医院就发现了个绝世大帅哥。偷拍被发现不说,这人还是自己的相亲对象!没等下手就被人举报,这开局不顺,还有救么?幸好,这个人刚好也喜欢自己。季医生穿着隔离衣站在玻璃门外,看着全面武装的苏清玥,在手机上打上三个大字“我等你”。有些时候,这句“我等你”,就让人感动不已。
  • 异世魔法风云

    异世魔法风云

    诡秘日记,异世之旅;魔法之剑,荣耀之路;十二金人,天地之谜;佣兵骑士,争霸天下;且看魔法异世风云,李墨尘独领风骚,解开异世魔法之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浊浪滔天:洪水的防范自救

    浊浪滔天:洪水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您的万界快递请签收

    您的万界快递请签收

    你有一条来自漫威世界的订单。订单需求:喵喵锤一柄,配送地点:阿斯嘉德皇宫,签收人:奥丁。我去!这是什么鬼,软件出问题了,啊!……任务已完成获得:雷神之力削弱版。
  • 快穿白月光攻略男配

    快穿白月光攻略男配

    偶然绑定傻白甜系统,穿梭多个位面。咦?她怎么又成了男主心中可望不可求的白月光了?
  • 从攫取到共容金融改革的逻辑

    从攫取到共容金融改革的逻辑

    本书认为,经济增长的绩效取决于包括企业家才能、资本和优秀人才在内的创新要素是配置到实体经济或生产性领域,还是配置到金融业或非生产性领域,而决定配置方向的关键因素便是报酬结构。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金融“发展过度”,构成了对实体经济的“攫取”,具体表现为金融业利润高、金融从业者收入高,使创新要素和资源“脱实向虚”,源源不断地由实体经济流向金融业,从而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构建一个金融与实体经济和谐共生的高效率、共容性金融体系,而非仅仅提高金融效率,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和逻辑起点。
  • 紫血剑皇

    紫血剑皇

    “天地不公,那我敬这天有什么用;人心险薄,那我尊这礼法又有什么用?当我剑指天穹之日,便是这世间换天之时!”萧凌天对天骂道。天在这时似乎变得更黑了,天上的紫雷似乎变得更加愤怒了,一道道的亮光闪过天际好像一群毒蛇般锁定了他,几欲待发。……………………
  • 冷医小师妹请下嫁

    冷医小师妹请下嫁

    司马霖霖一朝穿越,大脑刺痛,想不起自己是如何死的也记不清她是如何来到这个鬼地方的,不过,关于死去原身的凄惨身世,以及自小受到的欺凌却一幕幕宛如眼前。这是一个可以修炼玄力的世界,原身比任何人都要努力,可惜没有长者提携指导她,她一无所成,最后居然心灰意冷到从最高的山峰一跃而下,以求获得奇遇。奇遇没有,横尸一条,在现代作为一名精英医学人员的司马霖霖就这样穿过来了。可笑可笑……亲姐妹不顾亲情,劝妹妹去死,在现代她于家中的地位是可有可无,穿越至此她不可有可无了,却是那如鲠在喉的那根刺,全家人把她当废物,当累赘,看来她两世都没有什么亲缘,注定世世孤独,罢罢,那她就去外闯一闯,开她的医馆,赚她的大钱……
  • 遮蔽的天空

    遮蔽的天空

    蒙尘70年的世纪文学经典,美国文学史上罕有的同时入选两大文学榜单的经典著作:兰登书屋和《时代周刊》百大英语小说。与《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齐名的存在主义经典。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贝托鲁奇(《末代皇帝》)改编成电影,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遮蔽的天空》讲述了我们一生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爱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价值、人生意义……意识到人生虚无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实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