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82600000030

第30章 新船新技术

解决了官营手工业的问题,朱允炆还是反过头来准备改造大明的船只。如今已经是仲秋,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朝中大臣也都在忙这件事,这可是关系到整个大明稳定的大问题,丝毫马虎不得。

托上天的福,今年也算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各地的粮食收成还不错,虽然有的地方有小灾,但也很快解决了。

粮食的事不怎么用朱允炆管,闲下来的朱允炆继续进行改造船只的问题。朱允炆在看过大明船只的资料后发现,大明的船非常不适于海上航行,无论是战座船、巡坐船,还是巡沙船、战船,都不是海船。

大明水师从朱元璋时候开始就是河船,更擅长的是河战湖战,而不擅长海战。这是因为这时候的船都是平底的,吃水不深,面对汹涌的大海就有点无所适从。为什么强大的大明水师拿倭寇没有办法?因为大明的船只出不了海。

就算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也是平底的,其他的船更不用说了。宝船44丈长、18丈宽,排水量超过万吨,绝对是庞然大物。但就是这么大的船吃水不过四五米,如何能在大海上前行?只能沿着海岸线前进。

平底的船适合运输货物,载重量大,但若是要横穿太平洋,就必须用尖底的船只,就必须要借鉴西方的造船技术,就远洋航行这方面来说,西方比中国的技术要好得多。

让朱允炆感到奇怪的是,明明宋代已经出现尖底的海船,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呢?元朝以后技术就失传了?而且元朝的海运也很发达,就没有人发现尖底海船的优越性?明代嘉靖年间出现的“福船”就是一种尖底船,适用于航海,为什么现在就没有呢?

问了工部尚书严震直和龙江船厂的督造陈乃昌,他们说现在福建的造船厂能造这种尖底船,但都是很小的船只,只能做渔船使用,想要出海那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说他们不知道尖底船的好处,难道是因为中国没有航海的传统的缘故?毕竟中国面对的都是汹涌澎湃的大海,让人一看就望而生畏。不像地中海那样风平浪静,是一个天然良好的的练习场所。

想了半天没想出原因来,只能归结于中国不重视技术的发展,看不到技术的应用前景,也不往这方面想。只有等有人造出了大型尖底船而且出海成功了,这项技术才会引起当权者的注意。

既然大明没有技术储备,朱允炆就只能从书里找了。当然,不只是造船技术,还有更重要的航海技术,比如地图学。经验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朱允炆要做的就是将一部分能写在书上的经验写出来,减少大明航海的弯路。但是像东海南海水文气候这种就只能一点一点地靠航海士们摸索了。

还有罗盘等航海工具的使用,朱允炆也不知道如今欧洲的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了,也不需要知道,只要把往后百年的技术拿过来就行了。

首先是卡瑞克帆船,这种帆船是目前欧洲仍在使用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帆船,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用它进行了对非洲和大西洋进行探险,这是远洋时代的“第一船”。这种船容量比较大,能容纳较多的水手和货物;船上的四桅上,挂有三角帆及横帆,这足够提供动力令船只航行速度增加,即使逆风时也无碍航行。

但缺点也很明显,需要的水手比较多,这对大明来说问题不大;还有就是遇到强风时容易倾斜坍塌,这对大明来说就比较令人难以接受,太平洋上可一点也不太平,比大西洋的水文状况复杂多了。

朱允炆拿它出来也就是为了给工匠们提供借鉴,不会作为主流船只使用。

还有就是卡拉维尔帆船,与卡瑞克帆船是同一时期的,但比卡瑞克帆船更受欢迎。这是葡萄牙亨利王子组织研发的。

它比卡瑞克帆船更为轻,而且吃水线亦较浅,更适合于沿岸及河川的探险,亦减低船只的负担。在船帆方面,它使用了地中海普遍见到的三角帆,转舵性能变得更高,船帆更易鼓起,速度亦大幅增加。现在这个时候卡拉维尔帆船已经增加了远洋航行的特性,比之前的更为实用。

但是这种船比较小,大规模航行就不太适用。朱允炆把它拿出来除了吸收其中的技术,也是为了将其给民间使用。

接下来的船只就比较先进了,那就是盖伦帆船。盖伦帆船是卡瑞克帆船的改进版,提高了快速性和操纵性。这种帆船在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帝国开始崛起。

而且这种船有一个好处,可大可小小的盖伦帆船只有一百吨,而大型盖伦帆船能达到一千二百吨,可以商用也可以作战船。盖伦帆船一直应用到十七世纪,是一种比较全能的帆船,

朱允炆的设想是以这种船为基础,加入大明的技术,研发出更为先进的帆船,驰骋大海。

有了这三种船就足够了,接下来就是航海仪器的改进,航海仪器与船只一样重要,没有航海仪器,连海都出不了。

后来中国航海技术是随着郑和下西洋而逐渐丰富的。如今大明的航海技术不能说是一穷二白,也是不怎么样。

首先朱允炆就是将《郑和航海图》拿出来,这是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共20页航海地图、109条针路航线,以及2页4幅的过洋牵星图,这是一份下西洋的珍贵资料,必须要拿出来。其中应用的航海技术也比较先进,这差不多就是大明航海技术的巅峰了。以后就算有更发达的航海技术,没人记录下来,也不为人所知。

罗盘和指南针的技术中国早就有了,而且早已用于航海,这就不需要朱允炆。还有一个大杀器是望远镜,望远镜是小东西,但技术上对现在来说一点也不简单,镜片是最大的问题。中国有琉璃,但没有玻璃,最大的难题是把琉璃中得各种重金属给区分出来。所以虽然琉璃的制作难度比玻璃还要大,但中国就是造不出来。

望远镜无论对于航海还是陆战都是很重要的小玩意,用来侦察很好使,而且玻璃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朱允炆决定趁此机会把玻璃的技术拿出来,不需要太先进,够用就行。

航海天文钟,发明于17世纪后半叶,在此之前远洋航行没有技术手段可以测量经度。航海天文钟利用独立准确计时的航海钟记录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所在的本初子午线处的时间,进而与船只所在位置的正午时间对照,通过时差与经度差的关系测算船只所在的经度。现在朱允炆给弄出来了,自然就使用应天府所在的时间了。

朱允炆总觉得航海天文钟有些超越时代,因为现在人们还没有所谓本初子午线的说法,唐代的一行和尚倒是测量了子午线,但误差有些大,此后再没有听说谁会测量这玩意。航海天文钟要应用的知识有些多,也不知道大明能不能用得了。

此外还有四分仪和六分仪之类的定位仪器。在大海上若是不能确定自己的方位,就会失去希望。航海三件宝,指南针、六分仪和航海图,指南针和航海图好说,六分仪就比较麻烦,这种十八世纪中叶才发明出来的定位仪器实在是有些复杂,朱允炆觉得现在就用四分仪,也就是象限仪凑合着吧,等数学水平在提高一点再把六分仪拿出来。

。。。。

朱允炆整理船只、航海仪器以及玻璃制作技术用了一个多月,还是画图最麻烦,偏偏这是最马虎不得的事,一点差错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这一个多月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改几种船的设计图了。一艘船这么多部件,朱允炆也不知道那些能用那些大明已有,就只好把他们都画下来。

“没有下载打印实在是太麻烦了。”朱允炆已经吐槽过很多次了。

“叮,您已经摘抄超过十种资料,下载功能上线。”

“叮,您已经摘抄超过十种资料,下载功能上线。”

“叮,您已经摘抄超过十种资料,下载功能上线。”

跟一开始一样,说了三遍以后又没声了。不过朱允炆很开心,以后终于不用苦逼的抄资料了,真以为堂堂大明皇帝每天那么闲呢。

“阿弥陀佛,无量天尊,谢谢观世音菩萨,玉皇大帝,我可终于解脱了。”朱允炆在那里喃喃自语。

将这些资料交给严震直,朱允炆又闲下来。

现在他可以关心一下秋收的进度了。现在的大明仍然是以征收粮食税为主,实物税次之,铜钱再次之,银两排最后。很明显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征税方式,但没办法,谁让农民穷呢,拿不出银子来,也没有铜钱,依然是交粮绵麻丝之类的实物。大明国库里有多少粮食就代表大明有多少财富。

“出去看看现在是怎么秋收的。”

同类推荐
  • 旧山河

    旧山河

    刀尔登颠倒看历史,刁钻说古人;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
  • 权倾天下

    权倾天下

    后主刘禅被迫迁到魏都洛阳,一日权臣司马昭请他赴宴,极尽戏耍,由此引出“乐不思蜀”典故。回到后宫之后,因伤心哭倒于地,头痛欲裂,精神恍惚,差点被人夺舍。后经努力,基本守住一丝清明,与对方,来自现代的府兵,被枪决的吴仁义(无仁义)展开殊死搏斗。数载之后,两个魂魄既斗争又联合,各取所长,终于搞出了一些奇异光怪,歪打正着之下,收拾了权臣司马氏,恢复了大汉王朝的辉煌。
  • 世界帝国史话:罗马帝国

    世界帝国史话:罗马帝国

    本书向您叙述罗马帝国的兴亡时也和您一起领略罗马帝国璀璨的文明。罗马帝国是西方最为强盛的帝国,它创造了将地中海括为内湖的版图神话,称雄西方世界达数百年;它也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疆域全盛时,罗马帝国控制着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罗马帝国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可谓深远,其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给现在的西欧诸国留下了无数难以估价的宝藏,在今天的西方世界里,到处都有无法消除的古罗马影响的痕迹。此外,罗马帝国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西方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 唐朝好厨师

    唐朝好厨师

    [2019历史美食搞笑文]一个小饭馆的厨师穿越成为柴绍二子柴令武,偶得美食系统,李世民:“我要把我的女儿嫁给你,并且让你官居一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柴令武:“不要,你说的那些,耽搁我做菜!”(轻松,搞笑,喜欢美食的可以入坑,严肃较真勿入)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热门推荐
  • 情宿何处

    情宿何处

    程逸朗:28岁,身高185公分、阳光帅气,海归、东山少爷,从事金融业,爱好品红酒、跑步、健身。郑子言:24岁,身高168公分,肤白、大眼,自由插画师,爱好追韩剧、性格开朗。张依依:子言的同室密友,25岁,身高165公分,银行大堂经理,爱好相亲,希望自己的真名天子早日出现。何轩:逸朗的同学、死党,28岁,身高182公分,从事酒店管理、爱好品红酒、跑步、泡妞。
  • 秘密圣地系列2:生命之书

    秘密圣地系列2:生命之书

    英国《卫报》热推系列小说。女孩莉齐继承了英格兰偏远乡下的一处小别墅,那里的花园中藏着神奇的传送门。这一次她被传送到路易斯安那的沼泽地里,随后又被不明男子和孩子一路追踪到了“柏树大宅”。这座大宅同样隐藏着无数的谜团:谁是“幽灵女孩”卡洛琳·戴,她跟莉齐的过往有着何种关联?传说中的飓风为什么迟迟未到?帕特森先生(大宅中的工人)为什么总是毫无预兆的出现?还有那个最关键的问题:如何找到遗失在沼泽中的传送门,踏上回家之路?所有的谜团解开后,莉齐却发现这一切都跟她在伽尸国的遭遇(见本系列一)相关,由此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
  • 霍格沃兹生活指南

    霍格沃兹生活指南

    继承了一大笔财产的唐宁觉得自己很无辜,因为某位无脸男在和哈利波特相爱相杀的同时总想着顺手干掉自己……在发现救世主没有想象中那么靠谱之后,唐宁只能大喊一声:“放开那个魔王,让我来!”简单地说,这是一个怀着一颗躁动之心的小巫师在霍格沃兹愉快玩耍的故事。
  • 凤凌于霄

    凤凌于霄

    月暗是轰动江湖一时的刺客,也是一代宗门罗刹的宗主。被众宗门围剿却发现自身并未死去,反而以楚亦瑶的身份来到另外一块名叫中土大陆的地方。这里没有法力,却有一种拥有属性的幻气。没有武功绝学,却有神秘的强大的幻技,更有强大的修炼功法。总之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大陆!氏族分天下,楚氏居大陆南部,却因拥有强大的鬼之力量被天下嫉妒,十年前被群起而灭,而楚亦瑶是这天下仅存的楚氏血脉,灭族之仇,必将百倍奉还!
  • 三国狼烟行

    三国狼烟行

    风雨飘摇东汉末,狼烟四起三国时!收猛将,纳谋士,娶美人!
  • 勿忘阁

    勿忘阁

    勿忘阁。一交易,一物品,一故事……你与你的那个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勿忘你我,前世今生。“对了,你喜欢勿忘我花吗?”
  • 缘份妙不可言

    缘份妙不可言

    被一个小白脸软饭男当众表白,恶不恶心?更恶心的,还连累她被那富婆陷害,险被一群小混混侮辱……结果阴差阳差的,她一找找上了自己的未婚夫……身付了,心也付了。却原来她只是他哄着长辈开心的棋子。他们的婚约就是一场交易。她怒:“我要退婚!”男人阴邪一笑,“来不及了,你马上有喜。”
  • 风中的忧伤

    风中的忧伤

    在夏琪生日的那一天,心心念念的那个男生终于如约而至,却用他手中的剑,带来了一房子的血腥和一地尸体。夏家覆灭,这就是江寂辰送给夏琪的生日礼物……
  • 画中楼

    画中楼

    谜一样的家传画卷,带给我们另样的生活,探探险、解解谜,我管你是张天师还是活神仙,全都歇菜!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过来打我。。。。
  • 快穿女主:男神是我的!

    快穿女主:男神是我的!

    为了让家人复活,林瑜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快穿之路,然而为什么,总有一个人一直在不停地撩她宠她。日常吃醋的某人:你看他做什么?我不准。林瑜:我只是在想怎么报复他。脸色稍缓的某人:我帮你,你别看他了,看我看我,我最好看。林瑜:……(本文1v1甜宠文,男主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