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56000000003

第3章 曹家犯了什么罪【上】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半生潦倒,然而他的家族在康熙朝却显赫一时,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曹家三代四人连任江宁(今南京)织造五十八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更是备受康熙宠信,带着特殊使命赴任江南。可是在雍正六年(1728),曹家却被抄家,从此家道败落。有人说曹家被抄是因为卷入了雍正夺嫡的政治斗争,还有人说曹家获罪的原因是因为经济问题,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曹雪芹少年时的经历对他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雍正上台,厄运袭来

曹雪芹本来出身官宦世家,但他写《红楼梦》的时候家道已经败落了,穷困潦倒,就跟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差不多。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敦诚,这人是个没落贵族,是顺治朝被赐死的英亲王阿济格的后裔。敦诚有一首诗这样描述曹雪芹的生活:“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住在郊外非常荒僻的地方,这地方都很少有人去,人迹罕至,去他家的路上两边杂草丛生,官府的清洁工都不会来打理,房子破烂不堪,家徒四壁,家人靠喝稀粥为生,喝酒都是从小店赊的。那曹家为什么会败落,为什么曹雪芹混得这么惨呢?

曹家在康熙朝非常兴盛,从康熙二年(1663)曹雪芹曾祖父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开始,曹玺的儿子曹寅、曹寅的儿子曹颙还有他的继子曹頫先后担任江宁织造,一家三代四人连任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曹家到了曹雪芹祖父曹寅这一代,备受康熙皇帝的信任,是康熙皇帝的宠臣,和康熙皇帝的关系很不一般,进入全盛时代,但到了他的父亲那一辈,光景就大不如前了,没撑几年就被雍正抄了家。那既然康熙皇帝这么看重曹家,为什么一到雍正朝就被抄了家呢?曹家到底因为什么被抄家呢?

关于曹家抄家的原因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曹家卷入了雍正夺嫡的政治斗争,得罪了雍正而被抄家,另一种说法是曹家经济上出了问题才获罪的。那么曹家到底是站错了队,政治上出了问题,还是真的涉嫌贪腐,犯了经济上的错呢?哪种说法是历史的真相呢?

史学家冯尔康先生指出,雍正年间被抄家的官员不计其数。雍正即位以后决意铁腕反贪,对贪污、亏空毫不留情,抄了很多官员的家,因此得名“抄家皇帝”。当时人们打牌都管和牌叫“抄家湖(和)”,可见在雍正朝抄家不是什么稀罕事。在众多被抄家的显贵里面,曹家的遭遇并不算非常引人注目的。

抄家是古代社会很严厉的刑罚,它跟现在没收财产不一样,现代社会没收财产只限于罪犯本人的财产,古代抄家却是要株连到整个家族的。按照清代法律,犯政治罪或者经济罪,都有可能被抄家,罪行轻重不一样,处罚也不一样,到底怎么处罚,皇帝最终说了算,处罚分为严惩、减等、从宽三类,最严厉的不仅要没收财产,本人和直系亲属也要发配为奴或罚充苦差,从宽则只没收财产,直系亲属免于为奴。那什么样的严惩什么样的从宽呢?如果罪犯除了贪污之外,还有政治罪行,比如谋反、大不敬、勾结奸党,那就严惩,如果只有经济罪行,那就从宽。那么曹家是怎么被抄的家呢?受的惩罚算不算很严厉呢?

《红楼梦》第一百零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写贾府最终被抄了家,负责抄家的官员统计了贾府财产,列出了一个清单,抄出了大量金银珠宝自不必说,最值得注意的是抄出了黑狐皮18张。有台湾学者指出,黑狐皮是专属御用的,是禁止皇家以外的人收藏的。有这么多金银珠宝,还敢藏这么多违禁物品,这可不是一般的人家敢做的事情,那么从贾府被抄我们能否找到曹家被抄的影子呢?曹家是否也抄出了金银珠宝、万贯家财呢?

雍正六年(1728)初,曹家被抄家,史料记载,曹家不但没抄出什么钱,反而抄出了几千两当票,曹雪芹的叔父曹頫所受的惩罚只是被免了官,枷号催追赔款。枷号是一种较轻的刑罚,就是戴枷示众的意思。曹家并没有人被流放,也没有人被变卖为奴。反倒是曹雪芹祖父曹寅的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雍正元年(1723)正月,雍正刚刚上台才一个多月就被查了,李家被抄家,李煦被免职,除了老婆孩子,其余亲属和家人全部被卖为奴隶,一家二百多口人在苏州人市上拍卖了将近一年,因为是旗人,没有人敢买,后来又被拉到北京变卖。从处罚的严厉程度来看,李家显然是按政治罪处理的。雍正五年(1727),李煦又被查出勾结雍正的八皇弟也就是被称为八爷的允禩,李煦曾为允禩买过五个侍女,于是被定为奸党,七十多岁还被流放到打牲乌拉(今吉林省北部),两年后在流放地饥寒交迫而死。曹家和同在江南做官的李煦一家比起来,从处理方式来看,显然属于从宽的经济罪,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曹家出的是政治问题,说曹家卷入了雍正夺嫡的政治风波很可能是被人们将其跟曹寅的大舅子李煦扯到了一起。曹家犯的只是经济罪,并没有卷入政治旋涡。雍正生性刻薄,对待政敌一向残酷无情,如果曹家真的卷入了雍正夺嫡成了雍正的对头,下场就绝不是没收财产这么简单。雍正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对曹家比对李家要仁慈得多,可见他很清楚曹家不是他政治上的敌人。

强弩之末,曹家抄不出钱财

曹家被抄显然不是卷入了雍正夺嫡的政治风波,那就应该是经济问题了,但奇怪的是曹家被抄时并没有抄出什么金银财宝,反而抄出了几千两当票,看来曹家被抄时,家中的日子并不好过。可史料记载,曹家是因为亏空朝廷的银两而获罪的,而江宁织造在当时又是个肥缺,那么曹家在江宁织造任上到底有没有给自己捞钱?曹家亏空的钱又去了哪里呢?

清人史料《永宪录》记载:“(曹頫)因亏空罢任,封其家赀,止银数两,钱数千,质票值千金而已,上闻之恻然!”意思就是说,雍正皇帝本来以为曹家很有钱,结果抄家以后发现没有什么钱,值钱的东西只有几千两当票,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也就没有再继续追究。曹家无人被流放,也无人被变卖,后来考虑到曹家还有老小需要赡养抚养,雍正还让人把曹家在北京的房子和原有仆人拨还了一些,让他们可以维持生活。曹寅还有兄弟在内务府做官,都没有受到牵连,有的还升官了。雍正年间被抄家的官员不计其数,曹家的被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件。显然,曹家只是受到了比较轻的处罚。

现在也有史学家怀疑,曹家可能不至于那么穷,有可能雍正来抄家以前,曹家转移了部分财产,所以就抄不出什么钱来。但从曹雪芹抄家后的生活状况来看,曹家被抄的时候确实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几代人坐吃山空,人多嘴杂还处处讲体面摆阔,早就已经外强中干了,就算当时真的转移了财产,也不是什么巨款,绝没有可能像《红楼梦》里贾府被抄的那份清单那样阔气。

那既然曹寅是康熙皇帝跟前的宠臣、红人,怎么到了雍正朝就出了问题?既然亏空官府的钱,家里为什么又只搜出几千两当票呢?从曹寅开始,在江宁织造任上,曹家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其实,江宁织造并不是政府的官。清朝有两套官僚体系,一套是朝廷的官僚,中央有内阁六部,地方有省道州县,一套是内务府,皇帝的私人官僚系统,替皇帝办理各种宫廷内务的。织造是内务府的下属衙门,又名“典衣”,就是专门给皇帝准备衣料的,通俗地讲,就是御用纺织厂。皇帝、皇后穿的衣服是有特定制度的,上面绣有龙凤等特别的图案,私人仿制是要处重刑的。明朝万历年间,就开始在江宁、苏州、杭州这三个丝织业发达的城市设立内织染局,由宦官控制,清朝初年沿袭这个制度,只是管事的不再是太监,而是内务府派来的人。织造衙门的长官不是政府官员,直接听命于皇帝和内务府。

其实江宁织造就是一个皇家工厂的包工头,用国家给的钱,买丝招匠,按照配额生产丝绸,再运送到北京。曹寅的手下一共有2500名工匠。但是他的俸禄并不高,只有每年105两。105两是什么概念?《红楼梦》里面刘姥姥看到贾府的人吃了一顿饭花了20两银子,感慨这一顿饭够我们庄户人家过一年的。20两银子就是一户农民一年的收入,一个织造,一年的薪水也就是五户农民的收入,那这一顿饭就吃了20两,这薪水哪够啊?清朝初年刚经过战乱,人口锐减,国家财政空虚,官员俸禄很低,无法维持体面的生活,这是导致贪污盛行的一大原因。当时一品官俸禄每年180两,二品150两,知府105两,县令才45两。刚才讲了,20两银子就是一户农民一年的收入,一个县令一年的收入,就相当于两户农民。官员有什么基本开支呢?首先他要维持他和家人的生活。出去的话,官得有官的体面。你不能让自己的夫人出去还穿得特别寒碜。能坐到这个位置上来,上级是提拔过的,逢年过节要给他送礼。也经常会有应酬。还要聘请幕僚,一个县官得雇个能干的师爷,费用有时候都超过他自己的薪水。师爷是什么人呢?跟我们现在的秘书差不多,朝廷是不给师爷付薪水的,得县官自己发工资给他。还有一些别的事务,比如说有的时候替公家做一些事情,需要一些脚夫和体力工人,这个钱也得他自己去筹集。这么多开支,这么低的薪水哪够呢?所以那时候要做真正的清官是会非常穷的,体面都维持不起。康熙朝有个清官叫汤斌,住的地方板门竹篱,异常简陋,平时吃饭采野菜,每顿饭都吃豆腐,老百姓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豆腐汤”。他在苏州做官的时候,有一次儿子来看他,吃了只鸡都被他罚跪。他死的时候穿得像个老农民,家里只有8两银子,连棺材都买不起,同僚送了20两银子才得以下葬。

所以按照当时的俸禄标准,官员如果仅靠俸禄生活,日子过得肯定会很艰难,甚至无法维持基本的体面,而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却还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他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曹寅到底有没有给自己捞钱呢?

史料记载,曹寅刚做织造就上奏要免除机户的苛捐杂税,他还算是个有良心的工头,不过度剥削穷人。那他靠什么发财呢?他主要靠操纵生丝的价格,低价买进,稍高一点卖给织造衙门,这就有一些差价了。另外,他还可以用公款给自己做点生意,比如把收购来的生丝卖给别人,就跟我们以前的“官倒”差不多。他也很懂得投机,往往趁农闲的时候收购生丝,这时候价格都是最低的,但这种投机的行为也有一定风险。亏了的时候他可以问户部借钱,而且绝对是不付利息的。他还有一个生财的渠道,就是康熙皇帝让他代管大运河上的钞关。什么是钞关呢?就是运河通行收费站,这也是油水很大的部门。这样看来,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还是有不少活动经费的,应该还是可以应付体面的开支的,但是,钱还是不够花,为什么呢?因为曹寅在江南当这个江宁织造可不是给皇家做做衣服那么简单,他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他其实是康熙在江南地区的特派员。除了做江宁织造,他还有两重特别的职责,第一是笼络江南的著名遗民,保持江南稳定,也就是做统战工作;第二则是向康熙皇帝密报江南的各种情况。他不仅是织造衙门的长官,也是康熙皇帝在江南的统战特使和眼线。

给皇上搞统战,织造衙门不简单

曹寅带着康熙的特殊使命赴任江南,那为什么康熙要在江南安排自己的眼线呢?替皇帝办秘密差事,曹寅与康熙的关系自然非同一般,康熙为什么会如此信任汉人出身的曹寅呢?为了给曹寅创造便利,康熙甚至一次次替他想办法解决经费问题,那曹家最后为何还会弄出这么多亏空呢?

清朝初年,清政府在北方的统治还算稳定,但在南方很不稳定,吴三桂、郑成功都在南方,都不服从清政府。南方的汉人是清政府最不放心的,既害怕他们造反,又担心他们暗中搞破坏。江南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为国家提供大部分赋税,而且文化教育很发达,科举考中的江南人要远远多于其他地方的人。然而江南也是抗清斗争最激烈的地区,因为多尔衮下了剃发令,江南人民纷纷反抗,遭受了血腥的镇压。劫难过后,很多前明的知识精英,都选择隐居或者出家,不跟清政府合作,暗中继续联络抗清势力,企图复兴明朝。这些人史学家一般把他们叫作明朝的“遗民”。清朝初年汉族的三位大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都是南方遗民。据说王夫之只要外出,就打一把伞,脚下穿个木屐,表示头不顶清朝的天,脚不踩清朝的地。这些遗民不出来做官,到处躲着藏着,一看到有风吹草动就到处联络人继续抗清,对于清朝统治是很大的威胁。传说郑成功还派了自己的军师陈永华化名陈近南,来到内地成立了天地会,响应他在海上的抗清斗争。所以江南这地方是最不稳定的,满汉矛盾很尖锐,是个火药桶。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联络江南抗清势力,从金门、厦门起兵,一路打到南京,朝野震惊,顺治皇帝吓慌了,都有心撤回关外去,幸亏他的母亲孝庄镇住了大局。

所以清朝要想长治久安,第一就是要打败南方的各路反清势力,第二就是要收服汉族遗民,让他们承认清朝的统治。康熙即位以后,剪除权臣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基本统一了中国,于是他决意实行汉化,尊孔崇儒,推行仁政,重用汉族大臣,希望得到汉族人的认同。

康熙皇帝还为科举考试开了一个特别考试,叫博学鸿儒,命令地方官员把各地的著名遗民都请来考试。这考试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是要有一定名望的。康熙皇帝要求地方官一定要把这些人请来参加考试,住在深山里面不好找也一定要找到,年纪大了走不动怎么办呢?抬也要把他抬着来。考试要求也很低,只要你来,只要你答了卷,哪怕字写得不好,诗也不押韵,也录取你做个学士,录取以后干什么呢?到明史馆编修明史。康熙皇帝这招很高明,他很清楚,这些知识精英在汉人中是有号召力的,一定要首先获得他们的认同。他这就是表示:天下已经稳定了,你们复兴明朝没指望了,这是天命所归,过去的事情既往不咎,你们不是怀念明朝吗,那我也不难为你们做别的事,你们就安心去编修明史,朝廷给你发俸禄,让你丰衣足食,不要再和朝廷作对了。

康熙皇帝少年英明、政绩出色,有很多遗民看到复国无望,皇帝礼贤下士,政治清明,慢慢改变了对清朝的态度,很多就出来做官了。但也有一些非常坚决的,就是不来参加这个考试,仍然不和清廷合作,还在联络抗清。康熙皇帝很不放心江南的形势,他需要派一个了解汉族遗民情况的人到江南坐镇,这个人既要忠于自己,又能获得遗民的信任,还得文化修养很高有一定声望。那么,康熙为什么如此信任曹寅,要派他去做明朝遗民的统战工作呢?曹家本是汉人,又怎么会让康熙这么信任呢?

原来,曹家是皇家的包衣。包衣是满语音译,本意为“家里的仆人”,指清代满洲贵族家中豢养的仆人。按照清代的制度,包衣主要的来源是战争中被掠夺的俘虏,也有因债务或犯罪沦为包衣的平民,包衣是世代为奴的,包衣所生的子女称为“家生子”,即便因为战功而成为显贵,对自己的主人仍然保持奴仆身份。包衣中身份最高的就是上三旗(即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的包衣,内务府就是由上三旗包衣组成的,职责是管理皇家的财政和生活服务。曹雪芹的五氏祖曹世选原为明军将领,万历末年在辽阳一代被后金军队俘虏,沦为包衣。当时被编入正白旗,旗主是多尔衮。多尔衮死后,正白旗被顺治皇帝自己控制,是上三旗之一,曹家就成了皇家包衣。

包衣在清朝初年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群,出身汉人的包衣被编入汉军旗籍,血缘是汉人,身份却是旗人。但他们毕竟不是纯粹的旗人,他们跟旗人在一起,就觉得自己是汉人,跟汉人在一起,又觉得自己是旗人,身份认同是很尴尬的。但是他们也很讨巧,无论旗人、汉人,都有可能把他们当自己人。内务府包衣直接隶属于皇帝,是皇帝的家奴,比一般的包衣更容易飞黄腾达。清朝的皇帝为什么愿意重用包衣呢?一来包衣是正常人,有家有口,比宦官可靠,也比一般汉人更可靠;二来包衣熟悉汉人的文化风俗,能帮助皇帝了解汉族社会。而且,包衣一般是有汉族血统的(也有少数出身朝鲜族或其他民族的包衣),能够得到汉人的认同,有利于统治汉人。

按照顺治年间的制度,织造职务本来是要三年一换的。但从康熙二年(1663)开始,织造定为专差久任。为什么就不要任期了,要长期用一个人呢?因为这是特别时期,皇帝需要一个长期驻在江南的耳目,做官的在一个地方待得时间长了,才会了解方方面面的情况。清朝初年,江南地区多了很多政治不安定的因素,织造就多了一些政治功能。曹寅受到了特别的信任,其实是康熙在江南地区的特派员。

汉人出身的包衣多了,那为什么康熙就选中了曹寅呢?

在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这一代,曹玺的妻子孙氏被选为康熙皇帝的奶妈,1621年23岁的顺治病逝,7岁的玄烨意外被选为继任皇帝,即位以后曹家就被重用。所以曹家同康熙皇帝的关系非常密切,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是康熙皇帝的奶公,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奶兄弟,给康熙皇帝做过侍卫。康熙继位以后就让曹家人一直做江宁织造,曹寅尤其受到康熙的宠信。不过古代皇帝的人际关系,是不能用平民家的标准来衡量的。按照制度,清代皇子由八名奶妈、八名保姆负责抚养,一般都由包衣充任,皇帝会有好几个奶公,也会有一堆奶兄弟。不是所有这些奶公、奶兄弟都会被重用的。所以曹寅之所以受到康熙重用,主要是依靠他自己的才德。

一来曹寅他是康熙的奶兄弟,康熙很信任他,二来他为人老成持重,办事也让康熙放心,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认识很多明朝的遗民,和他们都有交情。红学家朱淡文先生考证,曹寅不是康熙皇帝奶妈孙氏的亲生儿子,他是庶出的,生母姓顾,祖籍江苏昆山,顾氏在明末是昆山的世家大族,文人辈出,顾炎武就是昆山人,也是这一族的人。曹寅有个族舅顾景星是明末著名的文人,和很多汉族知识精英都有交往。因为母家的出身,曹寅青年时就和当时很多汉族名士交往颇多,已经在汉族知识精英中建立了自己的关系网。要知道这些人眼都是很高的,要是没有一定的文化,那他们是看不上的。曹寅小的时候就有神童之名,诗写得不错,书法也不错,还有个舅舅和这些人都是朋友,是一个圈子的,他们也都不拿他当外人。所以到江南给康熙做文化统战和眼线,曹寅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他这差事很不好当,又要给皇帝织布、赚钱,又要应酬交际搞文化统战,还要打听消息当密探,因为他是皇家的奴才,皇子们也经常使唤他,而且觉得织造衙门是肥差有钱,有时候也问他勒索点钱财,缺钱了都问他要钱用,还不时给他派点杂务,比如江南有什么新奇的东西让他去买了进贡。所以还是入不敷出。这样一来,织造衙门经常亏空也就不奇怪了。

康熙皇帝对这一切应该是心知肚明,于是又给曹寅安排了个肥差,让曹寅和他的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兼任两淮巡盐御史,用两淮的盐税来补贴织造费用。从这件事上明显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对曹寅非常照顾,很替他着想。

曹寅接任两淮巡盐御史以来,就发现他继承了一个腐败的系统和庞大的赤字,由于很多官员征收私派的苛捐杂税,该交给国家的正税大量亏空,盐商勾结官府,向国家借贷经营,拖欠也非常严重。他向康熙上奏希望改革盐政,免除不应加派的杂税,弥补亏空。可见他还是一个有良心的官,跟他做织造一样,不愿意过度剥削人民。史料记载曹寅在扬州盐商中口碑很好,他不算没良心的。

话说回来,康熙皇帝对曹寅这么体谅,这么亲厚,那曹寅到江南的秘密使命完成得怎么样呢?康熙一次次替他想办法解决活动经费不够的问题,又给他安排了这些事实上可以弄钱的部门,为什么曹家还是会弄出这么多亏空,以至于曹家最终在雍正朝被查办抄家呢?曹家在江宁织造任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同类推荐
  • 庙堂王孙

    庙堂王孙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孟旭升以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个寻常百姓,过些平淡日子,想些琐碎小事,但命运却偏偏不能让他如意。他朝一日虽入庙堂,便是王孙贵家儿郎。前尘过往何必宣扬,公义胜过万千荣华。
  • 心在汉

    心在汉

    作为一个皇汉,穿越到神展开的汉末乱世居然成了匈奴刘豹?这不是日后五胡大渠帅刘渊他爹么,还好我有系统可以刷副本来挽回局面。西晋副本“大将军,晋帝司马邺已经出城献降了!”“mmp,为什么我在副本是刘曜?”西周副本“大王,周王首级及美人褒姒在此!”“…………这次是犬戎灭西周吗?”汉朝副本“单于,陈平偷入军营,已被就地斩杀!”“什么鬼?不是说陈平献上美人图,我就可以退兵了吗?”“系统,你这么针对皇汉,老子一定不会让你得逞的!”所谓身为胡民心在汉!这游戏,我该怎么输!异族必须输!
  • 重生之荒唐王爷

    重生之荒唐王爷

    一瓶假酒吹到清庭,从此开始许荣跃的不归路。一个荒诞王爷,宗室之宴,不苟之行。他成了荒唐之人,诚然一笑了之。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 朝廷大忽悠

    朝廷大忽悠

    现代大忽悠重生古代小衙役,开宗立派,一路忽悠走上官场巅峰。“忽悠,接着忽悠,整个朝廷都要被你忽悠瘸了。”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 ,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张蓝魁

    张蓝魁

    千年之后张蓝魃游宇宙八个平行空间,有魂体,场体,兽体,神体,妖体,骨体,落后却生而有命,不反抗,无感情,无繁殖,死了,尸体孕育新的生命继续穿越时空来到九百年之前,曾经的人体,重塑世界新秩序九个人相识,有的人不愿意去其他空间有的人,愿随他探索,有的人可救他命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无法直视

    无法直视

    七月初的这天,他们共处同一个考场,面对同一个监考老师。几年来,他们俩总在同一个便利店买薯片和冷饮,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对方。他们曾经有那么多机会相识,却无一例外地擦肩而过,直到这年九月,他们终于成了同班同学。初夏破冰而来,这一刻,我看见了你。我看见你,喜欢着你,却还是无法直视你。我还想以后漫长的人生里一直有你,还想更多次精心打扮自己,只为让你看一眼;更多次碰巧遇见你;更多次因为今天和你说过两句话脸红心跳;还想要更多更多的时间在纯真美好的氛围中与你共度。人生那么长,我一点也不想加速奔跑,也不想提前预览。
  • The Soul of Man

    The Soul of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麦奇案

    黑麦奇案

    老弗特斯科先生的晚年生活相当不平静:生意上,他与大儿子的意见相左,财务安排上的失策令他损失不小;家庭中,小儿子远走海外多年,第二任妻子总是以打高尔夫球的名义与别的男人偷情,女儿也陷入不靠谱的恋情中;生活上,非洲采矿的经历让他结下了仇家,不时出现在他面前的黑画眉尸体暗示着复仇者的阴魂不散。终于,老弗特斯科被毒死在了自己的办公室。毒物紫杉碱似乎就出自他的宅邸“紫杉小筑”。接二连三的命案令弗特斯科一家人心惶惶,马普尔小姐发现,凶手竟是按照一首童谣行动的。
  • 鱼干女的另类咖啡屋

    鱼干女的另类咖啡屋

    缪祺兰这个现代标准宅在穿越到2000后,在丧失了建功立业的基础条件之后,终于死心,开始安安心心地想要在未来世界里继续宅……其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在未来社会环境里自然产生了种种不协调与矛盾。只能说在未来社会想要当个标准宅不难,但想要当个有建树的标准宅则是难上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修行指南

    异界修行指南

    抱大腿,吃软饭,其乐无穷!这是一个当代恶臭年轻修士的故事……
  • 天煞女帝

    天煞女帝

    意外落难遍体鳞伤的他,被神秘女子所救,却恩将仇报利用女子,精心设计圈套,意欲报复敌国。二人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爱恨情仇,一场暴风雨悄然而至将原本的幸福碾的粉碎,女主毅然担负重任,踏破硝烟弥漫,渡过零落漂泊,步履蹒跚处,生出朵朵帝王花。
  • 咸鱼巨星

    咸鱼巨星

    (本书主线就是时间线,我是要水到2060年) 活了一世的陆然,回到2013年那个好声音录制现场。歌曲从《纸短情长》开始。做为直播还在启蒙阶段的年代里。直播从西湖慢跑开始。明星的变现能力才是最直观表现。所以先定两个小目标:1养活一条街。2:双11卖他一个亿……全文分为华夏篇,全球篇,虚拟现实篇。预计字数:XXX万华夏篇正在加紧创作中……(咸鱼巨星书友Q群:298608962)
  • 向姜修法

    向姜修法

    本文开头:天上掉下外星人把男主女主全砸死,剧情还能怎么进行下去?初冬山上的气温超级低,连呼吸都快喘不过气。已木眉目清秀,凝眸注视慕姜,伴着朦胧的雾,从天空落下道:“长途跋涉也没有让你放弃。”他平生最长的等待是在等她,平生最想要她好好活着。平生最想要守护的人,是这片大地上的所有人,但是让他动了心的人却只有她慕姜以恒久深情的心,道:“我们立下契约。人类对人类骨肉分离的惩罚,都由我来承受,只求在这片大地生存的人,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求孩子可以跟着亲生父母顺利成长。”望着已木的眼诉说愿意为了大义牺牲的精神。已木露出淡淡的笑容,步态洒脱走近慕姜,眼睛极有神气,脸部的整个轮廓仿佛在诉说什么,双手握着她的肩膀道:“我与你立下契约,人类千百倍痛苦在你身上生效之时,便是实现之日。”那一刻的震撼几乎快把已木击碎,他的眸子通红盈满了泪珠,道:“我将站在最接近天空的地方,陪着你一起拯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