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900000061

第61章 心治南中(7)

在曹魏西南与蜀汉邻近的新城郡(治今湖北房县),也出了问题。新城太守是蜀汉降将孟达。孟达初降,魏文帝曹丕听臣下说他有将帅之才,卿相之器,对他非常赏识,任命他为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当时众臣中有人认为文帝待孟达太厚,不应该将西南之任交给他。曹丕说:“吾保他无二心,就像把蒿箭射入蒿中一样。”当时,孟达既深受曹丕信任,又与曹魏重臣桓阶、夏侯尚等人交好,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但好景不长,不久桓阶、夏侯尚先后死去,魏兴太守申仪也与他矛盾很深,这使孟达不禁生出羁旅他乡、寄人篱下的伤感来。正在这时,一个叫王冲的人来见孟达。这个王冲,原是蜀汉中都护李严手下的一个牙门将,为李严所嫉恨,惧罪降魏。他见到孟达,说当年孟达降魏时,诸葛亮如何咬牙切齿地要杀孟达的家属,多亏了刘备不接受诸葛亮的意见,孟达对王冲的话一点也不相信,言谈中还表示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这些话恰好又被一个叫李鸿的人听见了。李鸿正欲投降蜀汉,他知道孟达也有此意,便急忙入蜀南下见诸葛亮。这件事是诸葛亮南征这年发生的。李鸿南下见诸葛亮,正值诸葛亮平定南中,撤军走到汉阳的时候。

上述曹魏政权中所发生的一切,对蜀汉政权来说,正是出兵攻伐的好时机。诸葛亮迅速解决了南中问题,因而没有错过这个时机。

第二,实现了南中的基本稳定,免除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南中之乱,有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一是南中有些大姓借当时天下尚未统一的机会,企图使南中脱离蜀汉政权的控制。益州郡大姓雍闿给李严的回信很典型地反映了这种倾向。这些企图分裂的大姓利用自己在南中的势力和影响,利用南中少数民族对历代封建政府压榨他们造成的反感,企图实现自己的阴谋。外部因素是当时孙吴政权利用夷陵之战胜利之机,对南中一些大姓进行拉拢,煽动他们脱离蜀汉政权。

诸葛亮解决南中问题,根据这两方面的因素对症下药。他用军事力量镇压了一些南中大姓所煽动的叛乱,又对南中大姓、少数民族渠帅进行了心理攻势,对他们进行心理征服。除此以外,他还在南中对少数民族群众实行安抚政策,得到了他们的拥护。对待外部因素,诸葛亮积极与孙吴改善关系,恢复联盟,使其不对南中施加压力和影响。

经过诸葛亮的努力,南中实现了纲纪粗定,夷、汉粗定,一些忠于蜀汉政权的南中大姓得到了重用,心怀异志的首领也表示“南人不复反矣”。诱使南中动乱的外部因素也起了很大变化。孙权黄武五年(226),也就是诸葛亮平定南中的第二年,曾经煽动雍闿叛乱的孙吴交址太守士燮死去,孙权乘机对交耻进行调整。交陆远离孙吴政治中心,孙吴对其难以进行有效控制,所以,士氏在交陆形成了很大的地方势力。士燮死后,孙权乘机加强了对交耻的控制。他把交址分为几部分,合浦以北为广州,以吕岱为刺史;交址以南为交州,以戴良为刺史;又派陈时代替士燮为交陆太守。孙权的这些措施引起士燮的儿子士徽的强烈不满,他自任交址太守,并派兵拒绝戴良入境,戴良被迫留在合浦。孙权命吕岱兴兵讨伐士徽,吕岱率军自广州出发,过合浦与戴良会合后一起进军。士徽的从兄士匡与吕岱关系很好,又任吕岱的师友从事。吕岱便派士匡前去劝士徽投降,并保证其无性命之忧。不料,当士徽领兄弟士祗、士干、士颂等前来投降时,却被吕岱一一诛杀。士氏与孙吴政权的矛盾一直到数年之后才解决。交址的这种形势,使孙吴无力顾及南中,这无疑有利于南中地区的进一步稳定。

“定南中然后可以固巴蜀,固巴蜀然后可以图关中。”清人顾祖禹的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说明了南中的稳定对蜀汉政权及其北伐的重要意义。

第三,开发南中的兵源财源,支援北伐战争。

南中古称“不毛之地”。其实,不毛之地,只是未经开发的原始荒蛮,南中的物产还是很丰富的。据史书记载,牂柯郡平夷县出产茶、蜜。晋宁郡土地平敞,有原田,产鹦鹉、孔雀,有盐池田渔之饶,金银畜产之富。晋宁郡的连然县“有盐泉,南中共仰之”。建宁郡牧麻县,山中所产的升麻,是解毒的好药材。据说当百花盛开的时节,飞鸟误食乌喙口中毒者,“必急飞往牧靡山,啄物靡(即升麻)以解毒”。朱提郡的堂螂县有堂螂山,山中出银、铅、白铜等,还出产一种名为堂螂付子的药材,有温肾回阳、行水止痛之良效。滇西的永昌郡,土地沃腴,出产黄金、光珠、琥珀、翡翠、孔雀、犀、象、蚕桑、锦绢、彩帛、文绣等物品。据《蛮书》卷七记载: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南诏蒙异弁寻进献一块琥珀重二十六斤。永昌郡所产濮竹,高可达十丈,径可长一尺,其纤维柔软细微,剖之缕缕如麻,可用其纤维织鞋,故又有麻竹之称。还有梧桐木,“其华柔如丝,民绩以为布,幅广五尺以还,洁白不受污,俗名曰桐华布”。永昌郡还产一种名为兰干的纻麻,用它织成的兰干细布,“文如绫锦”。此外,永昌郡还“宜五谷,出铜锡”,“又有罽旄、帛叠、水精、琉璃、轲虫、蚌珠”。永昌郡的博南县,“有金沙,以火融之为黄金。有光珠穴,出光珠。有虎魄,能吸芥”。梁水县“有振山,出铜”。“律高县西有石空山,出锡;东南有监町山,出银”。

诸葛亮征服南中,对南中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使之为北伐服务。史载诸葛亮平南中后,“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这正说明征服南中对北伐的积极意义。

毫无疑问,诸葛亮南征最直接的出发点是为了北伐,因此,建立一个稳定的南中对支持北伐的意义能直接迅速地显现出来。

然而,这只是蜀汉政权南征之举的一得。

蜀汉政权南征之举的另一得,是它对南中地区的开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南中地区自西汉武帝时开始立郡,直至东汉明帝时,才在南中地区设置四个郡。蜀汉政权建立后,刘备便在南中建立朱提郡,并设立庲降都督统管南中事务。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又从南中五郡中分出两个郡,使南中一下变成七个郡。这种政治措施对于加强南中与中央朝廷的联系具有深远意义。

蜀汉在南中设庲降都督前,南中四郡虽归益州刺史督察,但实际上独立性很强。我们知道,汉武帝所置十三州刺史不是一级行政机构,他没有治所,只是巡行诸郡,监察豪右,黜陟能否,审理冤狱。而南中三郡地处偏远,刺史的监察鞭长莫及。东汉前期,刺史在监察区有了固定的办公地点和属官,具有行政机构的雏形和初级职能,但它真正成为一级国家行政机构还是在东汉末期。但是不久,东汉王朝便土崩瓦解,各路军阀互相混战,益州刺史刘焉父子据州自保,主要精力放在北方、东方,无暇顾及南中。所以,自汉武帝在南中设郡以来,南中虽是中央政权管辖的行政区域,但与中央政权的联系不够密切。蜀汉政权的建立,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东汉末战乱纷争的局面结束,局部统一形成。局部统一的实现,使蜀汉政权有条件对南中进行更加切实有效的行政管理。廉降都督就是介于郡与中央朝廷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它虽未称刺史,但实际上具有对南中地区实行统一管理的刺史职能。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将原来的五个郡变成七个郡。郡多了,县也要跟着增加,随着大郡变成小郡,大县也生出了小县。束世潋先生曾专门对南中增郡后县的增加作了考察,指出在蜀汉时期,南中共增加了十二个县:

朱提郡增设南昌县;

越嶲郡增设安上、马湖两县;

建宁郡增设存、新定、修云、伶邱四县;

牂柯郡增设广谈县;

永昌郡增设永寿、雍乡、南涪三县;

兴古郡增设汉兴县。

南中郡级、县级机构的增多,意味着蜀汉在南中地区官吏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南中政权所统辖的区域增大,人口增多,意味着蜀汉政权对南中地区统治的加强,意味着南中与蜀汉政治联系的加强。

西晋武帝泰始六年(270),“以益州大,分南中四郡为宁州”。这四个郡,是建宁郡、兴古郡、云南郡、永昌郡。西晋在南中设宁州,并派刺史管理宁州,这是个很大的变化,它表明南中与中央朝廷政治联系的程度已经大大超过了两汉。西晋在南中设州一级的行政机构,理由是因为“益州大”。这是经不住推敲的。西汉时期,益州刺史监察的范围包括南中,东汉时,益州刺史或益州牧监管统治的范围也包括南中地区。那个时候为什么未觉得益州大,而在益州单划出一州呢?

我们认为,西晋在南中设州,重要原因并不是益州大,而是蜀汉四十余年对南中的开发治理,南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中央政权在南中行使行政权力,使朝廷在南中实行有效的统治。从晋武帝泰始六年以后,西晋在南中的行政机构,名称虽几经变化,但其州一级的行政级别始终未变。泰始六年距西晋灭蜀仅仅八年时间,我们知道,设一个州需要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前提,两汉几百年都未能在南中设州,西晋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在南中设州,显然与蜀汉对该地的开发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蜀汉在南中所设的庲降都督,是西晋宁州的前身。

诸葛亮南征的结果,不但加强了南中地区与蜀汉的政治联系,也促进了南中地区的经济开发。

诸葛亮及蜀汉政权把汉族地区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到南中地区,至今在云贵地区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诸葛亮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传说。云南省德宏地区傣族就有诸葛亮给他们带来耕牛,教他们用牛力代替人耕的传说。云南保山县城南约十里的地方,有三个“诸葛堰”,至今还发挥着灌溉农田的作用,传说也是当年诸葛亮修筑的。佧瓦族人传说诸葛亮教他们的祖先盖房子,编竹箩,给他们稻种。傣族说他们佛寺大殿的屋顶就是受诸葛亮帽子式样的启发建造的。直到解放前夕,云贵地区一些少数民族还称诸葛亮为“孔明老爹”。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

公曰:“诸葛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何?”绚曰:“莫不是取其才出甲者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所居随以滋长,三也;弃去不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zhú)食,六也。比诸蔬属,其利不亦博乎?”曰:“信然。”一蜀之人,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

这段话中记载了“诸葛菜”的六大好处:果实可以生吃,叶子可以煮食,容易成活,弃去亦不可惜,容易摘采,冬季无菜时其根可食。这种“诸葛菜”本在巴蜀、荆楚地区生长,但也传人了南中。《云南记》载:

州界缘山野间,有菜,大叶而粗茎,其根若大萝卜。土人蒸煮其根叶而食之,可以疗疾,名之为“诸葛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种于山中,以济军食,亦犹广都县山枥林谓之“诸葛木”也。

上述传说,反映了诸葛亮治理蜀汉期间,对南中的经济开发和文化传播。传说不是史实,但传说却源于历史,如果把南中经济文化开发同诸葛亮南征和蜀汉对南中治理所实行的政策加以联想,不能不承认传说之中包含着一定的真实性。

南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还可以以蜀汉为界,把其前后变化作一比较。

西晋时,“建宁太守巴西杜俊、朱提太守梓潼雍约懦纯无治,政以贿成。俊夺大姓铁官令毛诜、中郎李睿部曲”。从这个记载看,西晋时在南中设置铁官,有的并由南中大姓担任。我们知道,西汉时云南铁器主要来自蜀中,自己境内有铁矿尚不知开采,更无冶铸技术。直到东汉,才有冶铸的记载,但无铁官的记载。

蜀汉建立后,实行国家专营冶铁政策,设置专门机构及官员。西晋在南中建宁设铁官令,显然与蜀汉对南中地区冶铁业的开发有关。南中地区铁器普遍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应是从蜀汉统治时开始的,这对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华阳国志·南中志·南广县》载:“南广县,郡治。汉武帝太初元年置。有盐官。”乍一看,好像南广县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就开始置盐官了。其实不然,我们遍翻《汉书》,并没有南广县置盐官的记载。仔细推敲,这个记载其实是讲,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南广县。而在南广设郡治,是蜀汉延熙年间(238-257)的事,只有在南广设郡,南广县才有可能称郡治。所以,“有盐官”,是指蜀汉设南广郡时并设盐官,西晋可能沿袭下来。这正说明了蜀汉对南中地区的经济开发。

西晋政府在南中设宁州后,“每夷供贡南夷府,人牛、金、旃、马,动以万计”。这条记载一方面说明,朝廷对南中盘剥之狠;另一方面也说明,经过蜀汉对南中经济的进一步开发,南中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蜀汉南征,一举两得。

稳定了后方,增强了国力,支援了北伐,此为一得。

进一步开发了南中,加强了南中与内地政治经济的联系,此为二得。

前一得是蜀汉统治者主观努力所奋力追求的目标,后一得是这种努力所带来的客观后果。

前一得的意义只存在了几十年。后一得的意义却千年不灭,它为祖国西南边疆的建设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类推荐
  •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作者秦九凤,作为周恩来纪念馆研究室主任,掌握大量详实而丰富的一手资料,并在多年的工作中采访了许多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老干部。作者条分缕析,创作了《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本书从四个部分:周恩来与故乡。周恩来也亲属、周恩来与生活小事、周恩来轶事等方面,介绍了周家庞大的家族,周恩来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从小事中彰显出伟人的风范,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总理形象跃然纸上。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热门推荐
  • 黄华集

    黄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傻子与死神

    傻子与死神

    《傻子与死神》是霍夫曼斯塔尔早期重要的诗体短剧。在这出以死亡和生活为主题的剧本中,19岁的霍夫曼斯塔尔展示了精湛的语言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剧作展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对立,艺术家与人的冲突。剧作散发着唯美主义格调,尤其带有维也纳末世气息。
  • 小心减肥陷阱

    小心减肥陷阱

    据统计,人类至今为止尝试过的减肥方法达2万多种,但其中95%被证明是无效的,而很大一部分是危害健康的。减肥为了美丽,为了健康,究竟哪些流言可信?哪些纯粹是胡编乱造?其中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我们请专家来为您解答!
  • 昆虫记:昆虫的几何学(第8卷)

    昆虫记:昆虫的几何学(第8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八:昆虫的几何学在本卷中作者主要针对昆虫的筑巢习性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了胡蜂所搭建的六角形蜂房,以及它的计算达到了何等符合几何学的精准度!此外,法布尔也研究了香树蚜虫、蜂蚜蝇、彩带圆网蛛、纳博讷狼蛛等昆虫的习性。
  • 王爷,王妃在玩高科技

    王爷,王妃在玩高科技

    美术小天才宋初夏穿越了,一睁眼身处尼姑庵,寂寞孤单冷,当晚就被某实力派掳走。宋初夏发誓报仇,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某人强刷存在感。成亲后:管家:王爷,王妃把世子妃给揍了。赫连胤:打得好。管家:王爷,王妃进了府库。赫连胤:还不去帮忙抬,累着王妃怎么办!管家:王爷,王妃跟洛神医采药去了。赫连胤:把本王四十九米的大刀抬出来!
  • 你大概是个魔鬼吧!

    你大概是个魔鬼吧!

    本以为我平平无奇的高中生活,不会有什么大风大浪,而我也尽量躲避着大风大浪的出现,直到遇到了那个魔鬼,不不不…应该叫他大魔王,直到他的出现,我的平庸平凡平淡的生活从此变得“精彩无比”。被孤立,无助的我该怎么办?
  • 不二赘婿

    不二赘婿

    王大春发誓不当上门女婿,结果穿越了,不仅改名王不二,还不当赘婿不行!“那我可以提个条件吗?”“你说。”“第二个孩子跟我姓王可以吗?”“可以。不过第三、第四、第五……个孩子都得跟我姓!”……
  • 童言无忌萌翻天

    童言无忌萌翻天

    "熊孩子们的言行那绝对雷得你外焦里嫩,外加哭笑不得。不信你就来他们的世界看看:1、女儿上三年级了,成绩却不是很好,这次期末考试语文居然只考了55分,我老公很生气,就问她:“怎么才考55分?”女儿沉思良久,终于抬头,煞有介事地对我老公说:“爸爸,我想到了,因为,有45分被老师给扣了。”2、这天,姐姐不在,给四岁的小外甥女洗澡的任务就落在我头上,我试了水温,给她将洗澡水放好之后,然后,她躺在浴缸中很是大气地对我挥挥手:“行了,你退下吧。”顿时,我就被雷得哑口无言了。…………请勿在吃饭或者喝水的时候阅读本书,否则后果自负。另外提醒一句:小心熊孩子毁你三观哦。"
  • 崛起诸天世界

    崛起诸天世界

    诸天无尽,武道称王。陈元偶然激活诸天穿梭系统,他开始行走在无尽的诸天世界。僵尸世界,他拳术无敌,一双铁拳解救苍生。高武大唐,他建立王朝,镇压当世。阳神世界,诸天生死,六道轮回,拳术大成。白蛇世界,窥视诸神权柄,天地宝座。西游降魔,遮天蔽日,一世完美,封神洪荒.....他跨行诸天万界,直至霸凌诸天。
  • 如你所见如我所愿

    如你所见如我所愿

    曾以为你我门当户对,竹马青梅,是人人艳羡的一对;曾以为,你是我荒漠中的绿洲,我愿意永远为你敞开心扉;曾以为,我转身,便可放我自由,许你幸福一生。可终究,我们越靠越近也越离越远……如你所见,我们是彼此的地狱;如我所愿,愿你此后幸福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