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900000062

第62章 秋风五丈原(1)

自从离开隆中草庐加入刘备集团以后,诸葛亮的生活始终被繁重的公务和紧张的节奏占据着。

赤壁之战前,他为联吴抗曹而忙碌奔波;

赤壁之战后,他为在荆州立足而日夜操劳;

进入益州后,他为“跨有荆、益”而精心设计;

夷陵战败后,他为摆脱困境而苦苦思索;

刘备去世后,他为新的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百般努力,与孙吴重结旧好,兴农植谷,闭境息民,深人不毛,平定南中……

建兴四年(226),征尘未洗的诸葛亮又投入了准备北伐的忙碌之中。

虽然忙碌,但诸葛亮的心情是轻松的。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修改过的新的战略方针已经初见成效。由于放弃了与孙吴争夺荆州的打算,使孙吴对蜀国战略意图感到放心,对与蜀汉重结旧好抱有诚意和信心。建兴二年(224),当蜀汉使者邓芝再次来到孙吴时,双方已经是开诚布公,坦诚相见了。在解释孙吴为什么要与曹魏结好时,孙权对邓芝说:“吴国因山民作乱,江边守兵撤回去很多去对付山民,边境力量虚弱,因此很担心曹魏乘虚而入。不料曹魏不但没有来攻,反而寻求和好。众臣都认为如今我们内有民乱,答应与魏和好,于我有利。但我又担心蜀汉不明吾心,对我产生猜疑。我吴国土地边外,间隙万端,而长江巨海,皆当防守。曹魏对我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我怎能忘此主要危险而另有所图呢?”孙权这番话,向蜀汉表明了他对魏国和蜀汉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由于南征的顺利结果,南中地区实现了纲纪粗定,夷夏粗安,郡守县令各司其职,大姓渠帅各尽其守,蜀汉朝廷不用再担心南中大规模叛乱的发生,不用分出很大的军事力量去维持后方的稳定。

虽然忙碌,但诸葛亮的情绪是振奋的。因为一个时期以来,不断听到有利于北伐的好消息。

诸葛亮南征班师凯旋,走到汉阳时,就听说魏新城太守孟达有叛魏降蜀之意。此时的新城,已经没有了当初诸葛亮跨有荆益、打通汉水时的重要地位。那时候,蜀汉跨有荆、益二州,荆州一路军队,担负着北攻襄樊的任务,而占领新城打通汉水,循汉水东下,南可附襄樊之背,有着配合荆州军的意义。那时候,曹魏的首都还设在许昌,从新城沿汉水东下,越过襄樊,再东北行可直指南阳,进围许昌。而现在,荆州已不再归蜀汉所有,进攻襄樊的荆州军已全军覆没,曹魏的政治中心也已经从许昌移到洛阳,不论从哪一方面讲,新城的战略地位已今非昔比。更何况,孟达是个反复无常之人,他最早追随刘璋,后又叛离刘璋归附刘备,以后又背刘备投降曹魏,如今又要背魏归蜀。很多人都认为孟达不足信,劝诸葛亮不要理他。然而,诸葛亮仍对此消息感到振奋不已,这倒不仅仅是因为蜀汉之重得新城和孟达,而是因为诸葛亮通过这个消息看出了曹魏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正是蜀汉北伐曹魏的有利条件。

诸葛亮还听说,如今曹魏的关中守将是大将夏侯悖的儿子夏侯桥。这个夏侯楙与曹氏关系特殊,他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为妻,是曹操的女婿。不但如此,他还与曹丕关系很好,所以,曹丕一即位,便任命夏侯桥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关中。但是,夏侯桥性无武略,怯而无谋,军事上没什么本事,但为自己营置家产私财却有一套。不但如此,他还喜好女色,蓄养了很多妓妾,为此,清河公主常常与他闹得不可开交。可以说,曹魏关中守将任非其人,而这正是蜀汉北伐的又一个有利条件。

蜀汉建兴四年五月,曹丕病逝,死前遗命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共同辅佐新即位的明帝曹叡。曹丕生前十分信任曹真,有意提拔他主持朝廷军务,所以因人设职,特意为他设置了中军大将军名号,以向大将军过渡。这种做法引起了曹氏宗族另一个人的不满。这就是曹休。他对曹真地位高于自己很不服气,当然,曹魏最高统治层中的这种矛盾诸葛亮当时不一定了解得很清楚,但经验告诉他,一个新皇旧主交替之际,常是各种积压已久的矛盾爆发的时期,也是对这个政权进行征伐的好机会。

虽然忙碌,诸葛亮的一系列举措仍不失大谋略家的潇洒风度。

为了保证北伐的胜利进行,诸葛亮转任李严为前将军,让他从永安移屯至江州,处理后方事务。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曹魏内部的矛盾,他亲自给曹魏新城守将孟达写信,信中说:“我去年南征,年底才返回成都。在当阳遇到李鸿,从他那知道足下仍怀有效命蜀汉之心,不禁慨然长叹。想足下平生之志向,岂是只为名声荣华而背叛蜀汉之人!唉,孟君,这全是刘封欺负您,损害先帝宽厚对待人才所致。此外,李鸿还叙述了您不信王冲挑拨离间之谎言的情形,说明您知吾心。品味您表明心迹之言,追怀我们共辅先主之谊,我真是依依东望,思念不已。仅以此信表吾心迹。”为了进一步争取孟达,诸葛亮又让李严也给他写信。李严给孟达写信说:

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

诸葛亮、李严是蜀汉政权最有权力的两个辅佐大臣,他们分别给孟达写信,使孟达感到了诸葛亮对他的重视,促使他早下决心,背魏归蜀。自从接到诸葛亮和李严等人的信后,孟达便多次与蜀汉秘密通信,图谋叛离曹魏。

为了取得孙吴对蜀汉北伐行动的配合,诸葛亮又给孙权写信,约他从东线出兵,信中说:

汉室不幸,王纲失纪,曹贼篡逆,蔓延及令,皆思巢灭,未遂同盟。亮受昭烈皇帝寄托之重,敢不竭力尽忠。今大兵已会于祁山,狂寇将亡于渭水,伏望执事以同盟之义,命将北征,共靖中原,同匡汉室。书不尽言,万希昭鉴。

有人认为,诸葛亮这封信是写于建兴十二年最后一次出祁山之前。其实,从文中的情调看,应该是写于建兴五年第一次出祁山之前。细细品味这封信的思想感情,与建兴五年所上《前出师表》有许多相似之处。

《前出师表》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种不负先帝重托,完成兴汉使命的思想感情,与信中“亮受昭烈皇帝寄托之重,敢不竭力尽忠”是一致的。诸葛亮第一次出师,情绪是高涨的,信心是十足的,“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这种战则必胜的情绪,与信中“今大兵已会于祁山,狂寇将亡于渭水”的表达是相同的。

为了使曹魏在自己讨伐前陷入被动,诸葛亮甚至把工作做到了曹魏的后院。

曹魏的北方及东北方,居住着乌丸、鲜卑等少数民族。曹魏政权对他们的政策远不及诸葛亮对南中那样开明,从曹操时就对乌丸进行征伐,在用武力将他们征服后,又对他们实行强制性的统治。曹操时,陈郡柘县人梁习任并州刺史。梁习到任后,对于太原乌丸的上层人物加以笼络,举荐他们到军府中去任职。对于下层群众,则选其强壮为士兵。每当大军出征时,这些少数民族部众不是当兵就是做苦力。为了防止他们逃跑,梁习还把这些士兵的家属送到曹魏当时政治中心邺城(治今河北临漳西南)作为人质。“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千数,降附者万计。单于恭顺,名王稽颡”。在梁习任并州刺史期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从汉中撤军,回到长安。曹操在离开长安时,为了防备卢水胡人,便把太原乌丸王鲁昔留在了池阳(治今陕西泾阳西北)。鲁昔的家乡在晋阳(治今山西太原西南),跟曹操远征汉中已经吃够苦头,如今又被留在池阳,回家的日子变得遥遥无期了。鲁昔有个漂亮的妻子,留在晋阳家中。鲁昔想家,更思念爱妻,他恐怕今生今世再难见到爱妻了,便不顾曹魏森严的军令,带领五百手下骑兵,偷偷溜回晋阳,准备将妻子偷出去,一同逃走。快到晋阳时,鲁昔为了不使目标太大引起曹军的注意,便把五百骑兵藏在山谷中间,自己单骑潜入城中,回到家里,把妻子带了出来。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寻找马匹,鲁昔夫妇便骑在一匹马上。尽管二人已改了装扮,但两人骑一匹马毕竟容易引起注意,出城时,有的人看出了这一骑上的二人是鲁昔和他的妻子。鲁昔善射箭,他的箭法在晋阳地区是有名的,曹兵畏惧,不敢去阻拦,更不敢去追击,只能眼看着他出城后再向梁习报告。梁习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命从事张景带着招募来的鲜卑骑兵随后追赶。鲁昔两人一匹马,骑重行迟,追兵一人一骑,风驰电掣。鲁昔还未来得及与山中五百骑兵会合便被追上,一阵乱箭之后,鲁昔夫妇双双中箭身亡。

鲁昔是太原乌丸王,是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尚且有如此遭遇,下层少数民族群众的境遇更是可想而知。正因为如此,曹操、曹丕父子在位时,鲜卑、乌丸与曹魏的矛盾是很尖锐的。魏文帝黄初六年(225),梁习讨伐鲜卑轲比能,“大破之”,正说明了这种矛盾的尖锐。

诸葛亮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为了增加曹魏与自己作战时的后顾之忧,他派人绕到曹魏的北方,与鲜卑渠帅轲比能取得联系。据史书载:“会亮(即诸葛亮)时在祁山。果遣使连结比能(即轲比能)。比能至故北地吕城”,与诸葛亮相呼应。

北伐在即,诸葛亮对内调兵遣将,秣马厉兵;对友申之以盟义,以求得另一支钳臂的配合;对敌则利用其矛盾,对其进行分化瓦解。这种统筹全局的谋略是何等深远,这种调动敌我友中的一切积极有利因素的举措是何等高明。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一声出发的号令了。然而,诸葛亮却忽然觉得号令难下了。尽管他对北伐充满了信心,但他清楚地知道:此次北伐绝不同于南征,他所面临的敌人要比南征时强大得多,难对付得多!要想取得预期的北伐效果,决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也许要用一年两年,或许要用三年五载或者更多的时间。

他忽然有一种将要出远门的父亲,把一群孩子丢在家里的感觉。历史上将领统兵出征的事并不少见,但怀有诸葛亮这种心态的绝无仅有。

楚汉相争时,韩信被汉王刘邦拜为大将,统帅汉军东出陈仓,平定三秦,然后出关东,与项羽争天下。韩信当时的心态很简单,他认为自己就是个统兵的,所带之兵多多益善;而汉王刘邦是个统将的,自己应该受刘邦指挥。他所考虑的,是汉军打出汉中的种种有利条件:刘邦能“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作为最高首领领兵出征的有周武王。武王伐纣,有绝对获胜的把握。商纣王的暴政,引起了各诸侯国的不满,武王观兵于盟津,诸侯以为武王要伐纣,不期而至者八百余人。商纣王在国内的统治“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在这种情况下,武王伐纣感觉是稳操胜券的。

作为最高首领率众出征的,刘备取益州也是一例。刘备率军人蜀,虽无必胜的把握,但他当时的大本营荆州有诸葛亮亲自坐镇,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率重兵相守,因此临行心中是踏实的。

诸葛亮的率兵出征不同于韩信。他是蜀汉政权最高决策人物,他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使北伐获胜,如何使预期目标实现,还要考虑整个蜀汉的治国大计,考虑蜀汉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发展。

诸葛亮的率兵出征又不同于周武王。他所面临的敌人并不像纣王统治的商朝那样腐朽透顶,而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的政权。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经济、军事力量方面,诸葛亮所在的蜀国都远远比不上他所要征伐的魏国。这就意味着诸葛亮北伐曹魏,若想要像周武王伐纣那样摧枯拉朽,毕其功于一役,是根本不可能的。

诸葛亮的率兵出征也不同于当年的刘备入蜀。新即位的后主刘禅,政治才干平庸,而新培养的一些人才又是第一次独立担当起治国大任,因此诸葛亮不可能像当年的刘备人蜀一样,对后方毫无牵挂。

出征前诸葛亮的心态是特殊的。他没有韩信东进的单一,没有武王伐纣的轻松,没有刘备人蜀的踏实。

出征前诸葛亮的心态是复杂的。这种复杂的心态充分地体现在他的《前出师表》中。让我们细细地品味一下这流传千古的《前出师表》吧: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神、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这令人荡气回肠的千古名篇,反映了诸葛亮当时的复杂心态,这种复杂的心态,既有对蜀汉政治的忧心,又有对后主刘禅的关心;既有周密安排人事的苦心,又有报效先帝知遇之恩的忠心;既有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壮心,又有谋取胜利的信心。

同类推荐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做一个安静的人,缓慢地活。与世无争,简简单单过此生。亲人在,爱人在,狗也在。山川巍峨,河流清澈,天空湛蓝,花草繁茂。有善意,有信任,有团圆,有相伴。最好,也真的还有“一生一世”和“至死不渝”。这是我所有的梦想,大概也是最奢侈的。但我觉得,林徽因做到了。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与梁思成一起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等。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宁死不屈的革命烈士江竹筠

    宁死不屈的革命烈士江竹筠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奔跑吧,奥沙利文(传记译林)

    奔跑吧,奥沙利文(传记译林)

    《奔跑吧,奥沙利文》讲述了斯诺克奇才罗尼·奥沙利文的成长过程,特别是他怎样克服生活的巨大困扰——酒瘾、毒瘾、父亲的入狱、与妻儿的分离,以及怎样从跑步、斯诺克,甚至生活本身获得乐趣与力量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极具励志精神。
热门推荐
  • 造作吗顾大少

    造作吗顾大少

    他是顾家的大公子顾钦,她是程家的三小姐程奚儿他是朋友们所公认的木头,她是她哥哥眼里的人精“顾钦,你能不能把你想说的话给说明白”程奚儿看着面前的木头很气“我喜欢你,我喜欢你程奚儿”顾钦鼓起勇气大声的朝程奚儿说道“我也喜欢你”程奚儿笑着看着顾钦他们认识十多年,相互暗恋对方十多年,在这一刻二人终于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 潮嘉风月

    潮嘉风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林徽因诗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

    本书精选了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和书信等多篇文章,共分为四辑,这些文章,或写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感受和见闻,或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她的诗歌曼妙飘逸、清丽宛转,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小说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她的书信也充分展示了她的至情至性。本书经过精心选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助于我们全方面了解林徽因的思想精神,适合青少年细细品味,体味不同人生,对青少年写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 末世的德鲁伊

    末世的德鲁伊

    最纯正的奇幻史诗,没有重生穿越系统等等,不喜绕道。故事,发生在死灵法师带领恶龙毁灭亚特斯大陆之后,海水淹没土地,硕果仅存的七座城池,分别在七个被魔法禁锢的岛上,拯救这岌岌可危的世界,唯一的希望就在那最后一只德鲁伊身上。他叫诺兰,原本只是一个备受欺凌的傀儡城主……
  • 从往事门前走过

    从往事门前走过

    也许走过的人生驿站,就不能回头。即便回头,也不可能再找到当年的痕迹了。驿站重新装修,旅人华发丛生,小乔变老乔。老乔也得往前走啊!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一口气读完16本成功学经典

    一口气读完16本成功学经典

    本书囊括了全球最有名成功学大师的成功学理念,浓缩了16本成功哲学的思想精华,通过多位成功学大师多角度的视点,全方位的诠释成功,帮助读者尽可能的最快获得成功,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书专门为都市现代青年人群打造,最符合上班族快餐式的生活、学习节奏。读一本胜过十本。
  • 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

    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

    戎马一生的老革命石光荣,希望儿女们延续自己的军人理想,继承军人家庭的光荣传统,而适逢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浪潮,三个儿女顺应时代发展又很有着独立的想法,两代人会摩擦出怎样的思想火花?石林遭遇国家大裁军而退伍转业;石晶从事了危险的刑警事业;石海装病想要退伍,一心想从事文学创作……老石家的事情不断,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矛盾时有出现;“一言堂”的石光荣和“矫情”的褚琴也总为子女的事情争吵不断,而在矛盾和争吵中,一家人又被浓浓的亲情所包围。
  • 神游三千

    神游三千

    三千世界,黄粱一梦,浮屠三生,半梦半醒,梦中梦外,局里局外,浮浮沉沉有心无情人?
  •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