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8000000024

第24章 学会促销的基本知识(3)

面对信息时,人们总是尽力获得一个关于刺激物的有意义的印象,同时,对每一则信息的理解都需要依赖于信息所处的背景。例如,“聪明”这一特性在理解一个热情、体贴、乐于助人的医生时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理解一个冷酷、无情、利欲熏心的盗贼时则具有消极意义。在营销实际中,我们也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同样的折价促销,对畅销品牌而言,消费者大多理解成是厂商正常的促销行为;而如果是名不见经传的产品,消费者则会疑虑是否因为保质期临近的缘故。

2.注重显著信息

人们在形成印象时遵循“图像/背景”原则,即直接注意那些从背景中突出出来的刺激物图像,而对于图像所处的背景或环境关注较少。因此,人们总是利用那些最显著的刺激线索形成印象。通常,在一定的背景中,显得异常的线索都可构成显著线索。

例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面对众多的商业广告刺激物,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对所有广告刺激物都加以注意,其中多半的广告都会被筛选掉,而只保留对自己而言刺激性较强的刺激物,这就是选择性注意。调研结果表明,人们会更多地注意那些与当前需要有关的刺激物,以及与其他刺激物相比有较大差异的刺激物。

因此,一方面厂商必须尽力吸引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关注,另一方面还可利用对比原理,销售一些与大笔支出相比微不足道的产品。比如,汽车销售商往往会等到一辆新车的价钱谈妥了以后,再开始提议一项又一项加到新车上的附加设备,如音响、更好的轮胎、染色玻璃等。这些东西相对便宜的价格与顾客已经决定的大笔购买汽车的支出相比会显得微不足道。

与显著性相连的是负向效果。人们在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消极信息的作用往往大于积极信息的作用,人们根据人或事物的消极信息形成的印象很难改变。也就是说,与建立在积极信息基础上的评价相比,人们更愿意相信建立在消极信息基础上的评价。比如,某个品牌的产品不管以前具有多么好的质量,只要出现一次较大的质量问题,消费者就会以此为依据,对该品牌形成非常消极的印象。

3.对信息进行类别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往往将信息以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进行处理,这一过程就是类别化。

类别化的产物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或某类事物所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例如,生活在同一地域、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人常常表现出许多相似性,人们在社会知觉中将这种相似的特点加以归纳,概括到认识中并固定下来,形成刻板印象。这种印象的形成有的是通过与某些人或群体频繁接触达成的认识,有的则是根据他人介绍、媒介传播等间接资料得来的。

刻板印象有时会导致人们将接收到的刺激物信息加以扭曲,使之合乎自己的认识倾向,即所谓选择性扭曲。

4.运用因式

因式是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或事物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它可以是语言材料的因式,也可以是视觉材料或其他具体材料的因式。当我们接触外界事物时,常常在记忆中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最符合的图式与之对照,加以理解与解释,这样的过程称为因式加工。因式可以将信息简化,从而使加工过程更加简便,同时它还能帮助人们记忆或组织某些细节,加快加工速度,填补知识空白,并解释或评价新的信息。例如,人们对进口电器、汽车等形成了一定的因式,当市场上出现新的进口品牌产品时,人们往往借助原有的因式来认识和评价新的产品。

因式加工常常会导致人们忘记他们所知道的许多信息,而倾向于保留那些能够支持其态度和信念的信息,即所谓选择性保留。

(三)社会知觉偏差

由于社会知觉受到人的主观性、信息加工能力的有限性,以及知觉对象的复杂性等因素影响,人们在知觉某人或事物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偏差。应当说明的是,偏差往往是人们简化信息加工程序的结果,它有时可以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因此它并不一定总是不好的。

1.晕轮效应

当人们对某人或事物的某个特征形成了好或坏的印象以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或事物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好恶评价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方面,如一个人在知觉他人时,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分为好和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此人则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并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相反,如果认为某人坏,这个人就被一种坏的光环笼罩住,并认为这个人所有的品质都很坏。可以说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评价常常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即认为好者十全十美,坏者一无是处。

晕轮效应常常出现在营销实际中。某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则该品牌旗下的新产品一问世,往往在消费者心目中就已经披上了质量优良、信誉好的外衣,即使这种新产品完全不同于原来的产品。

2.证实偏差

人们既有的观念或期望会影响他的社会知觉和行为,他们总是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有信念的信息,这就是认知证实偏差。例如,在我们了解到某种产品是“绿色环保”食品后,对该产品所表现出来的与绿色、天然、健康、环保等有关的品质会注意得更多,并容易首先回忆起来,而对该产品所表现的与上述品质无关的品质则不怎么注意。因此,证实偏差导致人们过分相信自己判断的准确性,对人或事物的评价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

3.后视偏差

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常常倾向于认为自己事先的判断更为精确,这种现象称为后视偏差。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大多是“事后诸葛亮”,事情发生后总觉得自己事先的判断很准确,虽然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在购买住房以后,发现某处设计不理想,而正好与自己曾经的担忧不谋而合时,此人就会生出“早知道”的感叹。

后视偏差给我们在营销实践中带来的启示是:对于购买风险较大的消费行为,如购买住房、汽车或者家用电器、高档服装等涉及资金较多、购买次数较少的购买决策,厂商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售后关怀,减少他们购后的心理失调,这与售前促销同样重要。

(四)印象管理

1.保持自我形象的一致性

反复无常的人会让人捉摸不定,使人无法控制与他的交往。因此,为了给其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形象比较稳定一致。保持一致的形象是给人以良好印象的前提。

当人们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更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这种效应在促销活动中也普遍存在。当顾客在挑选衣服时,精明的促销人员常常慷慨地让其试穿,而一旦顾客将衣服穿上,促销员会适时地称赞该衣服是多么的适合,并殷勤地为其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顾客会感到难于拒绝售货员劝说其购买的请求。

而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较大且容易被拒绝接受的要求后,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的要求的可能性,会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门面”效应。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他人维护自我良好形象的心理倾向去影响他人,这在营销实际中也屡见不鲜。

2.讨好

讨好是一种使别人喜欢自己的策略,比如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记住别人的名字、做一个好的聆听者、鼓励别人谈论他们自己、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真诚地使别人觉得他是重要的,等等,这些方法就是一套印象管理策略。

了解讨好的策略并非鼓励人们为达到私利目的而采取虚情假意的做法,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和不同顾客打交道,并成功地影响他们。

3.印象管理的识别

同类推荐
  •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成长,一靠团队,二靠制度。制度建立的过程,是企业文化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过程。就制度本身而言,只有最适用,没有最优秀。管理企业,不仅要靠智慧、靠手段、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靠制度。用制度管人,是所有成功企业发展的秘诀。但制度不是一切,合理建立和使用制度才是关键。本书聚焦管理中各个关键环节,用朴素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制度对企业管理的重要引导作用,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问题具体化、清晰化,并提供与之相关的小例子和应对方法,娓娓道来,让你在阅读中得到启发,思路明朗,从而在实际管理中实现用制度管人的目的,让你的团队更有战斗力,让你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 如何创办面条店

    如何创办面条店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农村要小康,科技做大梁;农民要致富,知识来开路。茅建民和张宇编著的这本《如何创办面条店》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介绍了面条与面条店、面条店开业的准备、经营技巧、面条店的服务、促销、面条制作技术、面条制作实例等内容。
  •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对于员工来说,企业管理者就是他们的掌柜,聪明的管理者应当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会合理授权,学会当“甩手掌柜”。这里所谓的“甩手”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将“从头管到脚”转变为“管头管脚”。把管理者从事务性、常规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和开拓新的领域。构思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甩手掌柜”的出现,正是这个商业时代变革的缩影,本书堪称为一部“甩手掌柜”的管理宝典,其中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怎样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展开,告诉管理者如何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本书主要讲述了创业成功的奥秘、发财致富之道、经营销售的诀窍等知识。
  • 一本书读完管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管理学名著

    本书介绍了从管理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开始的50部西方管理学经典名著,内容涵盖全面,兼顾了全方位的管理学知识。从时间上看,成书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从国别上看,则主要集中了欧美国家管理大师的著作。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你可以轻松地学习到各种管理知识。
热门推荐
  • 魔桶

    魔桶

    《魔桶》收录了马拉默德的十三个短篇故事,地点有纽约也有罗马。他以强烈的城市现实主义色彩融合意第绪谚语和少许艺术魔力,诉说着鞋匠、鸡蛋对光检查员、媒人等小人物的生活。主题承袭了一贯的失败、挫折、疲惫、孤独、衰老等元素。这是一份可悲的清单,然而每个故事都带上了充满讽刺意味的幽默感和果敢的幻想。作者伯纳德·马拉默德曾获两次美国全国图书奖、普利策奖、罗森塔尔奖等奖项。该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等奖项。
  • 末世机武

    末世机武

    大灾难后、人类苟延残喘。一个被囚禁的天才少年,从黑暗的地下室中走出。更大的灾难将会再次降临,人类能否再次度过难关……?(读者交流群:143638801)
  • 烟云锻侠录

    烟云锻侠录

    长安城内,待贤坊中,有何、梁、祝三侠,行走江湖,行侠仗义,一少年人初来乍到,欲行侠义于天下,剑下却毫无怜悯,从前故事、恩怨纠葛几多,若杀伐乖戾如此,何以为侠?
  • 医妃权倾天下之玥熙传

    医妃权倾天下之玥熙传

    我,白玥熙,一位医学史上百年一遇的天才。莫名其妙的被人暗算了。导致车祸穿越到了古代,又被赐婚与太子百里翊尘。新婚之夜两人都是分房睡的………………
  • 寒声轻落

    寒声轻落

    【盛夏城事】——你在等什么?——我在等那个人回来。十年前,他坐在豪车里对着她冷漠的背影喊着:“韩轻落,我会回来娶你!”她背对着他,“笙笙,永别了,我们应该不会再见。”十年后,他搂着另一个女生笑得一脸不屑,“不要想接近我,我对你这种乡下妞没兴趣!”她只是淡漠地望着他,“同学,你挡路了。”一场长达十八年的等待,两代人的恩仇。等到最后,韩清落只等到了一脸恍然。一个是飞蛾扑火的疯子,一个是盘缩如鼠的傻子,一个是默默守候的呆子。二十年前,三个人,一场邂逅一桩罪。二十年后,四个人,一场青春一世劫。——你在等一个人,还是一个故事?——我在等一颗心。
  • 紫微星主

    紫微星主

    修真百态,道法自然。陨落的星球,平凡人的悲哀。大浪淘沙中,且看每个人的求生之道。与天争,与人争,争争不息。为你讲述修真界的是是非非。
  • 末日装备店

    末日装备店

    世人都被法律道德束缚,仿佛囚徒一般,一旦末日爆发,道德沦丧,法律崩溃,人心的阴暗面表现出来,一个个就像脱困的囚徒一般。张陌获得异能,强化各种装备,建立装备店,从而获取各种资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伤寒论宋版

    伤寒论宋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抽你得技能

    抽你得技能

    打怪不掉装备,打人却掉技能。對任意生命體進行打擊,將有機率獲得其生命體的技能。见鸭群毫无警惕的模样,午夜刻不容缓,左手抓住右手的手腕,右手掌心对准了其中一隻鸭。“来吧!技能抽取!!!”技能抽取是不需要喊出来的,但很多时候是为了气势。气势强,则可震慑对方,稳住阵脚!看啊。被午夜盯上的那隻鸭,嘴巴旁衔着一根草,满脸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