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6800000016

第16章 因循守旧

中国人确信,过去的时代才是他们的黄金时代,这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过的坚定的信念。我们看到,中国人尊崇的古代圣人,也曾带着无比的崇敬谈论着比他更古的“古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崇古、述古,正是构成儒家学说基本主张的原因。孔子曾经说过,他不是一个开创者,而只是一个继承者。他的责任是把所知道的一切,包括长期被忽略、被误解的东西,收集整理起来。他之所以成为这个民族的圣人,就在于他在此事业中表现出来的执著与才能。

有好的君主,才有好的百姓。君主好比是盘子,百姓就是盘中的水,盘子是圆的,水也是圆的;盘子是方的,水也是方的。这就是儒家的道德理论。由此可以推论出,只有开明君主统治的时代,才会有美德的盛行。“尧舜”时期,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时代,不仅没有盗贼,就算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因为最早见到失物的人肯定会守候在那里,或者和其他路过的人轮流守候,直到物归原主。

这些事,是连一字不识的苦力也知道的,我们就常常听他们说起,还有这样的说法:就美德与正义而言,现在不如过去;就违背良心而言,过去不如现在。

对现状不满,并不是中国人独有的,世界各国的人们也都有这种倾向。只是,在中国这种倾向似乎更为严重一些。人们相信,古代的一切都非常美好,并且已经保留在了经典作品之中,今天就只能是继承。抱着这种想法,这些经典作品也被当作纯粹的偶像。

像正统的基督徒视希伯莱语的《圣经》一样,传统的中国人视中国的经典作品,同样会有一种感觉,即其中囊括了过去所有最高、最美的智慧,以及从古至今都普遍适用的一切。虔诚的基督徒根本不相信《圣经》还需要增加些什么,中国儒家也是如此,他们更不相信中国的经典还需要有所增补。一切都已经很完美,不可能会更好,这是基督徒和儒家共同的看法。

我们知道,就像许多虔诚的基督徒会用《圣经》的“经文”,去辩解一些《圣经》的作者也从未想过的事情一样,儒家的学者也经常能从“古圣人”那里找到现代政府行为的依据,以及古代数学乃至现代科学的起源。

可以说,古代的经典铸造了中华民族,也造就了中国一种经久耐用的政体。如果一种统治方式长时间地被使用,而最后仍然适用的话,那么,这种统治方式很可能也被奉为经典。如果一位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成功地解释中国目前政体的形成原因,那么,他得到的将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即其他民族经常发生的政体改革,在中国几乎从来没有过。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工匠砌一堵石墙,墙有六尺厚、四尺高,别人不解,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工匠回答说,如果墙被风吹倒了,反而会更高的!同样,中国的政体也不可能被推翻,它就像一个立方体,不管怎么翻倒,外表和本质与原来都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个面而已。

对中国人来说,他们的风俗习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虽然他们不是很了解这些风俗习惯最终的意义,但是出于本能,他们要坚决予以维护,就像母熊保护它们的幼仔一样。这种本能不只中国人才有,它是人类共有的本性。像语言一样,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了。中国的风俗习惯,虽然我们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但是,可以确信的是,它与语言形成的条件是各不相同的。

因而,在中国,我们会看到各种的风俗习惯,令人眼花缭乱;各样的方言,令人莫名其妙,这就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风俗和方言就像成形的熟石膏,一旦形成并固定下来,即使打碎了,也还是不会改变。话是这么说,事实也不尽如此,因为没有哪一种风俗习惯是永恒不变的,所在条件发生变化,总会有些改变的。

下面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个问题:清政府曾要求百姓削发,这种全新的削发方式,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极力反抗,甚至宁死不从。但是满族人都是这样做的,并以此作为忠于皇帝的标志。正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他们的辫子最让他们引以为豪,至于曾经对清政府的仇恨,除了广东、福建本地人曾以头巾遮盖民族耻辱外,这种感觉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消失殆尽。

佛教进入中国,是在一场最具决定性的战争后,才得以实现的;而它一旦扎下根来,就像土生土长的道教,有了其难以替代的位置。

中国的风俗习惯从形成到今天,人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长期形成的习惯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专制。尽管没有人知道习惯的缘由,但是无数人遵从着,他的职责就是遵从,并且他照做了。

在中国,不同的地区,人们对宗教的信仰程度也是不同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成千上万的人,尤其是做过“三大宗教”所有仪式的人,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叫信仰,就像他们永远不懂得埃及象形文字一样。

如果问一个人,某一宗教为什么定这些规矩时,通常得到的答案只有两种:一是认为,这些做法都是先人传下来的,肯定有其根据;二是认为,“每个人”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就对了。在中国,不是齿轮的转动带动机器的运转,而是机器的运转带动齿轮转动。他们认为,既然是规定,只要遵从就没错。

蒙古人有一个习惯,即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小烟盒,装着鼻烟,遇见朋友,就拿出来分给他。即使盒内的鼻烟已经没有了,按习惯他也要把烟盒递给朋友,而他的朋友也会假装从中拿起一撮,然后再把盒子还给主人。尽管这样看起来很做作,但是如果朋友把盒子看成是空的,那就有失“体统”,让主人很没“面子”。在许多特定的场合,按照惯例只能这样做。

始终如一地按照以往的方式行事,并不是中国人特有的行为。在印度,苦力们习惯用头顶着东西搬运,为修建铁路运土也一样。承包商让他们使用独轮车,又快又省力,想不到的是,苦力们把独轮车也顶在了头上。在巴西,苦力搬运东西的方式与印度苦力一样。有趣的是,曾有位住在巴西的外国绅士,让他的佣人去寄一封信,令他惊奇不已的是,佣人把信放在头顶上,又在上面压了一块石头。

思想的僵化导致了行为模式的僵化,中国人做事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厨师每次做布丁的时候,都要把第一个鸡蛋打开后倒掉,很令人费解,原来当初教他做布丁的师傅有这个习惯。拿一件旧衣服给裁缝,让他照样做一件新的,因为旧的上面有补丁,新衣服上也缝了一块补丁。这些事例都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只是举例来说,并无意夸大中国人的某种特性。

中国人因循守旧的例子,每个旅行者都能举出许多。我们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对我们来说,中国人的因循守旧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在中国北方,有的乡村穿衣戴帽都按照惯例,冬天再冷也不穿皮衣,夏天必须戴草帽,否则才叫奇怪呢!有的地方,只有到了特定的时间才烧炕取暖,如果旅行者碰巧赶上“寒流”,想说服店主烧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还没到烧炕的季节!

中国的工匠也非常的守旧,他们不愿意采用新工艺。我们以烧砖师傅为例,有一次,外国人开的窑厂接到一批定单,要的是比当地流行的砖更大一点的方砖,这非常容易,只要准备一个尺寸稍大的木模子就可以了。于是,老板下令烧制这种砖。可到时间取砖时,却没有烧制出来,询问接受任务的中国烧砖师傅,他说:天下没有这种模子!他拒绝参与任何诸如此类的创新。

中国人的因循守旧,影响着外国人与中国人的关系,不管你是否对中国的未来有兴趣,这都是一个事实。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期。那时候,大量新事物不断涌进中国,但是,他们陈旧的思想将大部分拒之门外,只接受了一点点。

对西方各国的态度也是如此,就是一再地拖延。或许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这种现象,一是他们不太想要新的;二是他们也不想放弃旧的。就像我们看到的那种早该倒塌的古老的土屋,却用粗糙的泥柱子支撑着、拖延着它的命运。同样的,旧的风俗习惯和旧的宗教信仰,仍被支撑着,继续履行着旧的职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在他们看来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当然,我们还要认清的是,这种由此及彼的变化过程,可能会长期受到阻碍,但也可能会突然实现。

当初,电报刚刚进入中国,人们对这事抱有很大的敌意,以致连电线也架设不起来,为此,当时沿海某省的英国总督还曾上书皇帝。但是,当开始与法国人交战时,不仅电线很快被架设起来,而且有关当局还立即建起了电报站,一改往日的态度,电报受到了欢迎。

中国最早的铁路很短,只是开平煤矿出口处修建了一段。虽然之前人们因为风水问题反对过,但是看一看被一分为二的墓地,就足以让人们相信,风水根本就不是火车的对手。虽然后来这条铁路没有再继续修建,但那是财政上出现了问题,与风水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中国人在处理重要事务时,既有因循守旧的一面,也有违反惯例的一面。比如,中国是一个最重视孝道的民族,一位大臣的父母去世,他必须离职回家守孝;而宰相则不然,不管他怎么申诉,皇帝都是不准他离职的,要他将本该守孝的日子尽责于国家大事。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是在中国最不可改变的君臣父子关系。但是,事实也不尽然。最近的一次皇位变更,由于是由旁系亲属继位,那么,小皇帝的健在的父亲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自杀,要么退位。光绪继承皇位的时候,其父醇亲王就得辞官。醇亲王生病的时候,作为儿子的光绪皇帝也只能以探望臣子的名义探望他的父亲。

综上所述,因循守旧的本能使得中国人墨守成规。如果我们能正确地理解,并能够谨慎地利用中国人的这一本能,就可以使之成为我们的保护伞,从而与一个如此敏感、如此固执、如此守旧的民族交往,就会变得异常顺利。

外国人要做的,就是模仿中国人,像他们一样把一切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不懂也要装懂。在受到责难时,要为自己辩护,想方设法坚持下去不认输。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人就是采用这样的办法,和中国人打交道,并且相安无事的,这值得居住在内地和其他城市的外国人学习。

同类推荐
  •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本书概述谜语基本知识,让你对谜语有一个大体了解,引导你顺利步入谜宫大门,提高猜谜能力;精选生动有趣的谜语小故事并予以解析,引你领略谜语的独特魅力;网罗上千个小谜语,构思奇巧,语言精炼,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给你不一样的谜语享受,让你变成知识面超广的猜谜王!
  • 越剧

    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优美清婉,表演真切动人,无论是音乐、唱腔、表演,还是布景、道具、服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广受喜爱与赞誉的戏曲艺术瑰宝,如今已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 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人生,不过是一段来了又走的旅程,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梁实秋一生讲究雅量,喜怒忧惧不形于色,任情不随于俗,举止不拘礼法,纵酒任性,放诞不羁,始终追求一种优雅从容的风度。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趣味,对他人概不艳羡,亦不模仿;他总是以“有趣”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即便面对令人不快的事情,他也做着愉快的文章,令人易生亲切、有趣之感。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绝代仙华

    重生之绝代仙华

    曾经的温柔细语,甜言蜜语抵不过,家世与利益,再聚首,渣男的追求可笑至极,当年你负我,今生等着老娘虐死你吧!女主的步步惊心,男主的阴狠毒辣,抵不过扮猪吃虎的老娘,看白思落我如何步步升仙!
  • 总裁的危险玩物

    总裁的危险玩物

    青纯女学生与腹黑老板的致命纠缠。当年,南流音在年纪很小的情况下,她邂逅了池尊爵,一位帅气多金的老板。跟他在一起的那段时间里,她如所有被包的女孩子一样,穿名牌、戴巨钻,挥金如土,不是公主出身,却也活得如同童话世界里的公主般潇洒。只是,一个男人给你多大幸福,往往也会彻骨伤你多深。绝望、困境,在暗无天日的地狱里,她被逼到差点自杀,想起他曾经给的点点滴滴恩宠,南流音只觉好笑。后来,很多人以为她死了,可是,再一次看到相同面貌、却完全不同气场的南流音回来后,大家都被震惊到,连同池尊爵也是。这真的是以前那个善良单纯的小女孩?嗜血、凶狠,眼前的女王,犹如暗夜修罗,妖娆美丽的同时,却又带着致命的罂粟危险!
  • 穿prada的月饼(财蜜eMook)

    穿prada的月饼(财蜜eMook)

    又是一年中秋,月饼界风云突起,五仁升级为十仁卷土重来、鏖战群饼;韭菜月饼以其王八绿的外观,鸡屎黄的内核跻身月饼界的杀马特;酸辣牛肉月饼更是立志于以老坛酸菜和老干妈辣酱的超级组合酸爽你的人生。小伙伴们表示月圆之日再也不想团聚了。 与此同时,商务月饼界一年一度的包装show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普通人家出身的月饼,加个好外壳好logo,身价瞬间翻倍,虽然稻香村和威斯汀的月饼尝起来差不多,但是身份悬殊得紧。大伙卖的不是月饼,而是故事,说得财经点儿,那就叫品牌价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释然的修行

    释然的修行

    释然是个刚刚经过了成人礼的小和尚,对他来说,佛法和尘世全部一股脑儿摆在了尚未准备充足的自己面前。于是,烦恼氆就接踵而至。
  • 人间望玉钩

    人间望玉钩

    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下干谷;上求楫,而下致船;上言若丝,下言若纶。天有二日,皆求长生,则四海不靖。这是一个在乱世里身不由己的人的故事。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寻找大舅

    寻找大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洪荒酒才

    洪荒酒才

    主人公(酒才)从小被母亲一人带大,酒才父亲(酒严)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传闻是战死,但是随着酒才的长大,他渐渐知道了真相……真相的背后隐藏了巨大的秘密,在这奇幻的异世大陆上,玄幻的魂力充斥着这个大陆,只有努力修炼才能成为强者,魂士,魂智,魂灵,魂王,魂皇,魂帝,魂圣。还有父亲到达的那种最高境界……
  • HOW TO FAIL IN LITERATURE

    HOW TO FAIL IN LITERA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