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21900000069

第69章 71麻烦不断

已是腊月中旬,乾清宫面积太大兼之透气太好,虽然装了四个壁炉,可若不在暖阁内还是有些冷。

天启七年马上就要过去,朱由检独自坐在壁炉前,盘点着这几个月的成果。

禁军已经招满了三万人。

其中有骑兵万人,分成二十四个团,侍卫营十六个,勇士营、四卫营各四个。

战马有些不够,只好先用驽马顶上。

步军分成三十二个团,四卫营、勇士营均分,其中火统手占六成。

侍卫营暂时是全骑兵,以后战马充足了会增加龙骑兵——就是骑马步兵。

募兵也没停止,一者预备以后扩军,二者这年代讲究好男不当兵,禁军里难免会混入一些青皮无赖,淘汰这些人后也需要补充。

训练还是老样子,体能、阵型、刺杀技术、射击动作。

效果很明显,本来预算每人每月三钱银子的伙食,现在五钱都未必够。

水师还没影子,估计得年后才能回来,倒是即墨那边航道也已经探测完毕,又画了草图派太监去监督挖掘干船坞、建设港口。

军器厂现在只能零星打造些刀剑应急,正式投产得到二或三月了。

西山煤窑过了年就能开工,迁安那边要到化冻之后,滦县炼焦窑也要到二月才能投产,应该不会耽误铁矿使用。

王之俊对棉纺织作坊颇有些雄心勃勃的意思,他已经打探明白,江南每年返销北方的棉布价值多达三百万两银子。

一口气在直隶六府与山东东昌府、兖州府、济南府各建了一个。

农学不是很满意,即使在邸报上打了广告,农学也仅仅招收了二百余人,商学五百余人,工学二百余人,法学倒是招了四百余人。

这些都是做胥吏的后备人员,而光是朝廷各部衙的胥吏就多达三千余人。

朝廷没什么可说的,朱由检也无意在羽翼丰满前大动干戈,就这么按部就班的混日子得了。

反正大明都已经混了这么久,也不差这一会。

李养德也终于定下了章程。

皇帝出银子掘井。

农户由地方官上报,在中下贫困户中选择,以后若查出问题追究地方官责任。

各地招募掘井师傅先行勘察,春天化冻之后,李养德领农学院学员复核后开工,从直隶开始。

魏忠贤顺势派出人手,每地设一处查核,也暗中调查田地情况。

临近年关,不止皇帝在拨动算盘,从首辅开始算起,各文武大臣也都各有算盘。

本来大伙团结在阉党的旗帜下,发财升官两不误,可这段时间魏忠贤一撒手,情形却有些微妙了。

天启皇帝的做事风格大约是,只要你好好替朕干活,朕在银子方面也绝不会吝啬。

这位恰恰相反,做不做事的,先把银子给朕搞明白了。

这就麻烦了。

大伙自幼苦读经书忍受十年寒窗之苦,仅仅是为了忠君爱国?

其实大伙也都是俗人,不止皇帝你爱银子,我们也爱的。

可是除了魏老太监,放眼看去还真的无人能整合这些人,也因为这一点,朝堂上暂时保持着平静。

——

同样的情况,在有些人看来却是机会。

此时,王在晋也在宁远闭门思索。

虽然闹饷之事已经平息,可这事无论是对皇帝的威望,还是对他王在晋的威望,都是一次打击,这一点无可置疑。

必须要反击!

作为官场老油条,他深知历来官场上没有各退一步的说法,即使有,也是为了积蓄力量一举打倒对手。

即使是为了在关内各镇顺利裁减粮饷,免得众人讨价还价,他也必须做出一种姿态表明决不退缩的态度。

这姿态,必须能让辽兵感觉到寒意,却又不能逼得他们投奔后金。

考虑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召来亲兵。

“传令,调中前营……驻防连山驿城、中左所城。”

“传令,调左营……驻防宁远以南各堡。”

调动后,关外与此次哗变有关的营号全部分散在宁远周围的堡、墩,王在晋与满桂掌握半数不到的兵力镇守宁远、觉华岛。

关城则以赵率教坐镇,少数几个与哗变有所涉及的营同样调到附近堡、墩。

——

中左所城衙门里,祖大寿与何可纲相对无语,面前的桌子上,放着王在晋调兵的文书。

下首两边分别坐着四五人,也是鸦雀无声。

明亮宽敞的大厅,却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良久,何可纲方道:“早先就听闻当今陛下年轻气盛,受不得半点委屈,果然是名不虚传。”

“这是在逼着咱们服软,否则,陛下一旦觉得有把握了,随时可能掐断咱们的粮饷。”祖大寿点了点文书。

“他就不怕逼反了咱们?”祖大乐开口道。

何可纲勃然变色:“住口!

拿些朝廷的粮饷也就罢了,大逆不道之事却是不能做,会遗臭万年的。”

祖大寿也摆手:“这些话以后不必再说了。

何况,即使你敢,士卒会追随吗?

还有湖广四川等客兵数万余人,他们答应吗?

小心话刚出口就人头落地。”

几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明白。

“如果士卒也是这个想法呢?”

何可纲一滞,片刻后方道:“有死而已!”

祖大寿冷眼旁观,此时才开口道:“这些话以后不要再说了,徒乱军心。

再者,也没到那个地步。现在重要的是咱们应该怎么做?”

何可纲叹气,很明显,清军之事已经使得皇帝视辽兵为威胁了。

问题是,现在没有办法挽回了。

焦点在粮饷。

可不贪墨粮饷,就养不起家丁。

没有家丁,就没有与朝廷讲价的本钱。

如果不能与朝廷讲价,朝廷怎么会眼睁睁看着他们贪墨军饷?

貌似,这是个死结,除非他们甘心放弃到手的天大富贵。

确实是没有办法了,再叹气道:“也只能随机应变了。”

当然,你可以上疏表表忠心。

问题是,皇帝会信吗?

祖大寿听了没言语。

从老奴在李成梁麾下默默地当孙子偷师,到老奴夺取辽东,其间无不闪动着辽人的影子。

暗中泄露军情、提供军需,这都是小事,直接开门投降者也是一批批的。

祖大寿这些人,作为李成梁体系的最后继承者,与后金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对后金内情知之甚深。

因此,如果有一丝可能,他也不会去投奔后金的。

不是不敢,而是不值得。

后金那穷逼国家,他们看不上眼,后金拿得出一年百万的军饷供他们贪腐吗?

后金自个都穷的只剩下抢来的东西了,拿什么供应他们这些人的奢侈生活?

更不要说他们去了人家肯定会收走军权,老奴仿照卫军建立的八旗才是后金的根本。

祖大寿左思右想,如果不打算投奔后金,终究是无法破局。

再闹?

皇帝的脾气很明显,就是愣头青,闹的急了只怕他真敢断了粮饷放弃关外。

大伙听他祖大寿的,即是权力,也有义务带着大伙发财,断了粮饷,他可没法向手下交代。

现在的局面,就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双方各有顾忌,大家互相试探直到寻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局面。

也叹了口气:“暂且观望。”

同类推荐
  • 我的春秋我做主之最后的霸主(合集)

    我的春秋我做主之最后的霸主(合集)

    “我的春秋我做主”系列以全新的视角,全景展现“春秋时代”诸侯国争霸风云。东周前半期,诸侯国竞相争霸,鲁、齐、宋、晋、楚、郑、曹、陈、魏、燕、秦、蔡、吴、越等国,互相纠结、碰撞、遏制、结盟,共同演绎了一个血雨腥风、动荡飘摇,却也因此充满中国文化生机的时代。作者以史料为基础,以诸侯争霸为主线,以“五霸”为中心,以通俗亲和的文字和丰满的笔触,多角度审视、叙述与评价了“春秋时代”的地缘格局、人文景观和政治演变。本书为第四部《最后的霸主》,主要叙述了在老牌霸权晋楚衰落背景下吴越争霸的过程。随着传统礼教进一步崩坏,大夫专政夺权,中原诸侯内乱纷纷,霸权逐渐消解,而地处东南的吴国和越国,次第崛起。吴王阖闾重用孙武和伍员,整顿军政,修水道以兴兵事,国力猛进。柏举之战,吴军直击郢都,伍员掘塚鞭尸。檇李之战,阖闾因轻敌而陷于越军之手,其子吴王夫差立志复仇,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军后反攻会稽,本可诛杀越王勾践却又纵虎为患。勾践侥幸得脱后,卧薪尝胆,倚重范蠡和文种,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遂呈壮盛之势。夫差好大喜功,去贤嬖佞,继攻楚侵越后又继续大修河渠,挥兵北上,降鲁击齐,与晋国黄池争霸,播国威于四境的同时也造成了难以化解的严重内疾。勾践趁势而起,利用夫差空国远征滞留黄池的机会,突袭吴都,一举扭转吴强越弱的局面,并通过不断地敲打最终将吴国置于死地。挟灭吴之威,勾践统揽江东,又独辟蹊径,充分发挥越人的制海优势,据沿海便利之地而舍江淮内陆之地,恩威并施,获取春秋霸主最后的殊荣。而晋国卿族擅权,相互攻杀,赵魏韩三氏灭智后,意犹未尽,终致三家分晋,天下失序,中国历史由此进入战国时代。
  • 中国人的生存规矩

    中国人的生存规矩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必须遵从社会的生存规矩。在中国历朝历代中,皇帝有皇帝的生存规矩,官员有官员的生存规矩,百姓有百姓的生存规矩,每一个人都在当时社会制定的游戏规则里挣扎着,生活着。在封建社会中,天子君临四方,万人朝拜,为了守住祖宗基业也要与众人博弈;官员们高人一等,外表风光无限,却也伴君如伴虎,整日提心吊胆;百姓总以为平平淡淡、安守本分就好,却不想反被层层剥削。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以历史的眼光解读中国古人的生存法则,总结他们的生存智慧和经验教训,以史鉴今。
  • 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

    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

    本书选取了世界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大事件,这些大事件对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融合,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
  • 战国大公子

    战国大公子

    李乾意外来到征伐混战的战国时代,突然发现自己与周天子第十子公子铉的容貌几乎一模一样!公子铉在出使韩国的半路上遇刺身亡,为了逃避罪罚,三个护卫威胁李乾来当姬铉的替身,从此他就像披着伪装的影子一样,在光天化日之下苟延残喘。委曲求全、装疯卖傻、都成为他绝地反杀、步步为营的筹码……
  • 席卷明末之东藩

    席卷明末之东藩

    明月稀乌衣啼长城内外烽火明少年志凌云弯弓射白羽一袖卷千骑满城赤血旗提剑以血捍山河浩然一身英雄气
热门推荐
  • 西湖游览志余

    西湖游览志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i,慕少的360花样蜜爱

    Hi,慕少的360花样蜜爱

    遇见是一见倾心,相遇美好,但结局是意想不到,那是的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去爱,明白之后才发现你已不在……
  • 从斗破开始的修炼生涯

    从斗破开始的修炼生涯

    在斗破.武动.大主宰.神墓等一系列世界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诸天万界谁为尊?吾为尊!且看少年梦凡如何在这异世中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 九夜剑影

    九夜剑影

    十六年前,中原武学世家苏家堡因意外得到神剑麒麟引来杀身之祸,惨遭灭门。麒麟剑因此不知所踪。苏氏父女化身马家隐身麒麟城,一边研究武学,一边暗中寻找仇人。十六年后,江湖各道再次围攻苏家,将苏氏逼至绝境。究竟是何人在背后操盘,要将苏家赶尽杀绝,背后的阴谋又是何人所为?此书主要以麒麟宝剑展开,主要讲述了苏文焉热血的复仇故事!书友群:296445367
  • 重生之深闺九王妃

    重生之深闺九王妃

    她是九王妃,他是七王爷,他们互不相干,却又戴着同一顶绿帽子,因为,九王爷与七王妃有染。彩灯节上,他们偶遇,不见同病相怜,却见硝烟四起。“这个时候,万家灯火情人相聚,九王妃不是应该躲在角落暗自饮泣么?怎的出现在这里了?”他一双凤眸流光溢彩,饶是浪荡不羁。“七王爷的头上顶着颜色那么鲜艳的一顶帽子都能整日兴高采烈,我又为什么要想不开?”唇角的笑带着讥诮,她未曾给他一个正眼。“简单啊,因为本王不在乎。”他微微歪头,饶有兴味儿的看着她的脸,邪肆的脸庞染上一抹孩童的顽皮。“呵呵,我也不在乎!”她给了他一个放大的笑脸,他们在这一夜找到了共同点。烟雨别院前,她与他再次不期而遇。“呦,真是巧,在这儿遇到了九王妃。”他抱起双臂,笑眯着凤眸上下打量她,好似很久不见似地。“是啊,今儿心血来潮突然的掐指一算,乃是捉奸好日子。所以,前来捉奸。七王爷呢?”她也笑眯了眼睛,唇角绷得太紧,以至于脸颊有些抽搐。“咱们这属于心有灵犀一点通么?本王正在喝花酒,突然觉得这头顶的绿帽子一个劲儿的打颤,想来是提醒本王可以捉奸了。”他笑的邪肆惑人,一脸轻松却说得义正言辞。“既然如此,七王爷请!”她抬手谦让,仪态万方。“九王妃请。”他也相让,俩人如此欢喜的去........捉奸!辽阔草原,天地茫茫间,她一眼就看到了他。“七王爷是属狗的?在这儿都能碰得到!”她满脸晦气,只要碰到他,肯定没好事。“本王若是狗,那你是什么?粪便么?”他骑在马上俯下身,故意的凑近她的脸瞧着她满眼的嫌弃,愈发的兴高采烈。“就算我是粪便,那也绝对是飘香的。不似你七王爷,千里之外,我都能闻得到你身上的人渣味儿。”她给了他一个很饱满的白眼,而后挺着胸脯扬着下颌扬长而去。“香不香的本王不知道,但绝对是挺的。”他慢慢的直起身子,凤眸眯起,说的话充满色情。本文一对一,轻松深情,听风路线,不坑人~~
  • 陌上花开青禾伴薇

    陌上花开青禾伴薇

    所谓爱情,不过是从梦里呢喃到现实中的执子之手,从一个人的日出到夕阳下并肩的影子,还有,从苦涩懵懂到成熟、守护。这是一份礼物。
  • 超凡上古灵武

    超凡上古灵武

    天才少年归来,人们是否还记得那名曾被唾弃的,任人欺辱,最终转身而去的那落寞孤寂的身影,在一切已成定局之时,他的出现,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在危难来临之际,他的实力,又能改变什么?能否逆天而行,为心道而战。
  • 台湾史话(中国史话·近代区域文化系列)

    台湾史话(中国史话·近代区域文化系列)

    本书叙述台湾地区自考古发现人类生活遗迹始,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止的历史发展过程。展现了自三国时期以来中国政府对于台湾的开发,台湾的政治建制、经济发展与贸易,大陆对台湾的移民拓垦,郑氏家族与刘铭传等对于台湾的经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日本的占领和殖民制度的建立以及对台湾人民的压迫与掠夺,台湾人民持续不断的反抗斗争,日本投降后台湾的光复,国民政府对台政策的得失,迁台人员与台湾土著的矛盾,等等。读后可以对台湾从史前到新中国建立前的开发、发展过程,台湾地区与大陆的关系有一个全面了解。在当今两岸交流频繁的情况下,对于普通读者及有关人员了解台湾历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无天灵帝

    无天灵帝

    一千年前,正道领袖之子古尘与镜花神宫圣女东方邀月指腹为婚,然而他却与魔道九幽殿殿主夜婠婠暗生情愫,大婚之日夜婠婠率十万魔灵师杀上青空神宫,引发正邪两道大战,最终爱人身死神宫被毁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一千年后,古尘重生于世,这一世他登天梯,踏天路,炼天灵,斩情丝,誓要去到那天外之天,成为一代无天灵帝。
  • 万古仙朝

    万古仙朝

    一个卑微的人,拥有逆天的命,造就了他一段不朽传奇之路。那一年,诸天神魔陨落,万界崩灭,血染苍穹!那一年,一代仙皇脚踏神魔尸骸,背负苍生转世而来!这一生,他不问前尘,不求来世,只轰轰烈烈,败尽各族英杰,傲世万界神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