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5900000028

第28章 D(4)

元澹接了圣旨,就和国子监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等一起整理修订《礼记》,编成五十篇,呈送给唐玄宗审阅。

唐玄宗阅后十分满意,认为他们的工作很有成绩,准备颁行。在颁行前,他把右丞相张说召来,请他看看新的《礼记》怎样。张说看了元澹他们整理的书籍,说:“皇上,《礼记》一书一向是儒家经典,现在大家所采用的,都是西汉戴圣编纂注释的本子,已经沿用了千年之久,这说明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认为不必用新的注释本来代替这个经典的本子。”唐玄宗听了,觉得张说讲得很有理,便同意了他的意见。

元澹等见唐玄宗改变了主意,将自己整理注释的《礼记》晾在一边,心中十分不满,就写了一篇《释疑》的文章。在文章中,他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对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和他这次注释整理的《礼记》加以比较,以为现在的本子明显好于戴圣的本子,而那些迷信古人的人却抱住传统不放,真令人遗憾。

最后,他借客人之口,说在处理《礼记》新旧两个本子的事情上,唐玄宗和丞相张说都是当局者迷,这就像下象棋一样,下棋的人糊涂,旁观的人反而把形势、利害倒是看得清楚。

现常用此语比喻当事人往往因对利害得失考虑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不如旁观的人看得清楚。

【当门对户】dāngménduìhù

见“门当户对”。

【当头棒喝】dāngtóubànghè

棒喝: 佛家禅宗祖师促人领悟佛理时,常一棒击下,或以喝叱令答问。典出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义玄禅师》。

唐朝时,佛教的临济宗以棒喝作为传道的法门。相传禅师马祖在弟子百丈参见的时候,就对他大喝一声,震得百丈三天之内还耳聋眼花。后来的黄檗在向弟子临济传道时,举棒就打。临济连问三次: 什么是佛法大意?黄檗就连打三次。临济只好自己进行苦心研究,终于弄清了佛法的奥秘。以后,有些好佛的人来向黄檗请教,黄檗仍是举棒就打,而临济也在一旁叱喝助威。

后人因以“当头棒喝”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

【档案】dàng’àn

机关或企业等分类保存的各种文件和材料。档案源于我国先秦时代,当时中原文化虽然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还没有发明纸,因此只能写在竹片上保存。汉以后,人们开始以纸作为书写工具,保存工作就容易多了。

“档案”一词产生于明末清初。当时,地处东北边陲的满族虽有本民族文字,但无纸张,就写在木片上。写多了人们就把木片用牛皮条分门别类地编联起来,悬挂在壁间。由于它形状像档(横木的框格),因此叫“档子”,或叫“档案”。从那时起“档案”一词流传至今。现在不仅出现了各种档案室与档案馆,而且在社会科学中也出现了一种专门科学,即档案学。

【刀笔吏】dāobǐlì

原是负责文书档案的官吏。“刀笔”一词,是写字的代名词。早在殷商时期因没有纸和笔,我们的祖先就用刀子把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就是甲骨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毛笔出现了,人们开始用毛笔把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用绳子或皮条装订在一起,就成了简册。

在竹片或木片上写字,当字写错的时候,就用刀子刮掉重新写。因此,刀子和笔就往往“形影不离”了,成为古人书写不可缺少的工具。由此,人们便用“刀笔”指称写字了;引申开来,人们又把负责文书档案工作的官吏称为“刀笔吏”。

在古代,把代别人写状子的人称为“刀笔”,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其笔如刀,能令人死。于是,“刀笔吏”逐渐被用来喻指用文字材料坑害别人的人。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dāoqiāngrùkù,mǎfàngnánshān

将兵器藏于库府,不再使用;马放牧至南山,不再作为军用。比喻天下太平,高枕无忧,不再戒备了。语出《尚书·武成》。

周武王会合西南各族,出兵东征,讨伐残暴无道的商纣王。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之战中,纣王虽率兵众多,但军中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根本无法与周武王的军队相匹敌。两支部队交战不久,纣王军队的前部竟然倒戈帮助周武王打自己的后部,周武王的部队一举铲除了商纣王的势力。

周武王除了纣王的恶政,天下开始太平安定了。他释放纣王囚禁的人,追封被纣王所杀害的人,散发纣王囤积的资财和粮食,赏赐有功之人,分封爵位。天下百姓无不欢欣雀跃。

周武王灭商后,京都由商都迁移到了文王时的旧都丰地(今陕西户县西)。他偃武修文,终止武备,提倡文教。他将马放归华山之南,将牛放于桃林之野,表示不再把牛马用于战争(休牛放马)。用于战争的兵车、盔甲藏于府库,倒挂干戈,以虎皮包裹,以此向天下表明不再用兵。

周武王治政淳厚无邪,确立信义,崇尚道德,酬报有功之人。因此,当时天下太平融乐。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语即由此而来,现在常用来指麻痹大意,放松警惕,不作戒备,完全解除武装。

【刀山剑树】dāoshānjiànshù

原是佛教所说地狱中的一种酷刑。后来比喻极其险恶的地方。语出唐变文《佛说阿弥陀讲经文》:“刀山剑树趋令上,猛火炉灰急道行。”又见于《宋史·刘(chǎng)传》:“作烧煮剥剔,刀山剑树之刑。”

刘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他每天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把朝政完全交给宦官龚澄枢和才人卢琼仙处理,甚至连批阅文件也要卢琼仙在一旁指点。

龚澄枢本来只是一名小小的内给事,由于他善于钻营,很快便得到重用。他所管的人员,从原来的300多,很快增加到7000多。他为人刁猾,生性残暴。朝廷百官竟被他视为“门外人”;至于一般小官吏,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官吏们稍有过失,便被施以重刑;若犯有大的过失,性命就难保了;或被活活地烧、煮、剥、剔,或被强迫爬上刀山剑树,或被赶进斗兽场,赤手空拳与虎、象格斗。文武百官敢怒而不敢言。

由于刘的昏庸和龚澄枢的残暴,南汉政权摇摇欲坠。不久,赵匡胤起兵攻打,南汉很快被灭,刘被活捉,龚澄枢做了刀下之鬼。

现在此语多用来比喻困难极大或极其险恶的环境。

【导演】dǎoyǎn

戏剧、影视等艺术创造工作中的一种职务。该词系外来语,在我国使用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当时有一位名叫陆洁的青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电影刊物《影戏杂志》,用以传播国外电影知识和技术。有一次,他在编稿件时,偶然发现文章里有个director的英语单词,却怎么也想不出确切的中文译法。不久,他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说自己当上了学校的“教习”。陆洁受“教习”二字的启发立刻想出了“导演”一词。就这样,“导演”这个中译名产生了。陆洁本人编剧的影片《人心》,首次在银幕上使用了“导演”一词。

现“导演”一词已广泛使用,指排演喜剧或影视片的时候,组织和指导演出活动的人。

【倒戈】dǎogē

出自《尚书·武成》:“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纣王残酷暴虐,百姓处于极端苦难之中,加上连年战争,引起百姓反抗。周武王乘纣王的主力军队在东南的机会,发动进攻,殷纣王率领部队同周武王军会战于牧野。没有军队能够敌得过武王的部队,纣王的士兵不愿再为他卖命,前面的军队掉转戈头攻击己方,使纣军败逃,死伤极多,鲜血流得甚至能把舂米的杵棍都漂起来。后来,人们便用“倒戈”比喻自己人反过来攻击自己。

【倒霉】dǎoméi

原意为把竖在门前的旗杆弄倒。该词是由“倒楣”一词演化而来的。

隋唐废除了世袭的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度,读书人寒窗十年,总要在考场上比个高低,露一番身手。一旦乡试中了,便要炫耀一番,在家门口竖好旗杆,杆上高悬大旗,上写“捷”字,以此装点门楣,以示荣耀。如果京试高中,还要另竖黄杆,升起黄旗大大庆贺一番。反之,如京试不中,则把原先竖在门前的旗杆拔倒,人们称之为“倒楣”。因此,“倒楣”的本义是拆倒原先用来炫耀门第、装饰门楣的旗杆。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载:“明季科举甚难,得取者,门首竖一旗杆,不中,即撤去,谓之倒楣。今吴俗讥事不成者谓之倒楣,想即本此。”而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则写得更加具体明白:“士子乡试会试考中者,揭竿于门,上悬捷旗。此风处处皆然,沿以为例。殿试得鼎甲者及选为庶常者,则又另植黄竿,另张黄旗,比乡会加数倍,高竿大旗,飘飖云汉,可谓门楣增辉矣。未中,反其意为‘倒楣’。”这里“倒楣”是指运气不佳,科举落榜。

“倒楣”最早在江南流行,属苏州地区的方言,传到北京,变得更灵活多样,“楣”讹传为“霉”。在现代北京话里,说运气不佳,多用“倒霉”“倒邪霉”“倒了八辈子邪霉”或“倒血霉”。称晦气的人叫“倒霉蛋儿”。人们多用该词比喻事情办得不顺利,运气不好或者碰到了极为不顺心的事情。

【倒屣相迎】dàoxǐxiāngyíng

屣: 即鞋。本义是穿倒了鞋子,形容出迎的急促、匆忙,引申为热情迎接。出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时(蔡)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在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王粲,字仲宣,东汉末期人,他的诗歌写得好,是“建安七子”之一。当时,汉献帝已西迁长安,王粲到长安后欲拜访当时的文坛巨擘蔡邕。

蔡邕,字伯喈,比王粲大许多,诗、赋、文章都写得很好,又官至左中郎将,朝廷内外都很尊重他。他的住处常常是车马盈门,宾客满座。

有一天,蔡邕席地而坐,与宾客们正谈得高兴,忽然门人传报: 王粲前来拜访。蔡邕一听,急忙答道:“快请,快请!”立即站起来,穿鞋去迎接。由于起身太急,连鞋也穿倒了(“倒屣”)。看蔡邕那急切的样子,宾客们以为是去迎接一位有名望的贵客,可进来的却是一位相貌平平的少年,宾客感到诧异。蔡邕介绍说:“这位少年叫王粲,是汉王公的孙子,他的才能,连老夫都比不上啊!”大家一听,都把惊异的目光投向王粲。从此王粲的名声就渐渐地传开了。

后人由这段故事引出成语“倒屣相迎”,用来表示主人的热情好客。也表示对来客非常尊重。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dàogāoyīchǐ,mógāoyīzhàng

道: 道行,指佛家的功夫。魔:“魔罗”的略称,指破坏修行的魔障。原是佛家警告修行者,每前进一步,都需要克服重重魔障。语出《西游记》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独角大王的故事,是对这句俗语的最好解释。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某日来到一座山下,人困马乏,又饥又渴。于是孙悟空稍作安排后,就独自一个去化斋。

等孙悟空化斋回来,不见了师父及二位师弟,万分焦急。他急忙唤出山神和土地爷问这是何地。土地爷和山神回答:“这是金山,前面有个金洞,那洞中有个妖怪叫独角大王,他神通广大,是他用计抓走了唐僧三人。”

孙悟空听后,手持金箍棒,直奔金洞,挑战魔王。魔王一听孙行者来了,心想,自下凡以来,还未曾试试武艺,于是出来迎战。两人打斗起来,枪来棒往,打了50多个回合仍不分胜负,这时老魔王从袖中取出一个亮灼灼的圈子,往空中一抛,大喝一声“着”,便把悟空的金箍棒套走。孙悟空只好翻筋斗逃了性命。

无可奈何的孙悟空求玉皇大帝帮忙,玉皇大帝派托塔天王和哪吒太子等前去降魔,结果是大败而归。

孙悟空又去西天,向如来佛求助。如来佛派遣十八罗汉,来助孙悟空降魔,结果也是无功而返。但是临走前,降龙、伏虎两罗汉告诉悟空,佛祖说过,十八罗汉要不能降伏魔王,可求太上老君来制服魔王。

悟空听后,一个筋斗直入南天门。他在太上老君处,发现太上老君的青牛不见了,太上老君大惊失色。原来在童儿睡着时,青牛趁无人看管逃下凡世,当妖魔鬼怪去了,还把太上老君的宝物金刚镯也偷走了。于是,太上老君应允随悟空下凡去捉魔王。

太上老君让孙悟空引魔王出洞,然后,口念咒语,用芭蕉扇扇了一下,只见魔王现出青牛原形,太上老君把金刚镯穿在青牛的鼻子上,辞别众人,跨上青牛回天宫去了。

现人们常用此语比喻一方的力量增长了,另一方的力量也随之增长,而且幅度更大。多比喻正义的力量胜过邪恶的力量。

【道路以目】dàolùyǐmù

指人们慑于暴政,在道路上相遇,相互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语出《国语·周语上》。

周朝时的周厉王是个有名的暴君。当时,全国老百姓不堪忍受他的暴虐统治,都在背后咒骂他。卿士邵公将这情况报告给周厉王。周厉王暴怒,找来卫国巫人,使其转告人民,说咒骂天子的人要被关起来,有的要被杀死。听了这些,“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对此,周厉王很高兴,以为这样便能消除老百姓的咒骂了。邵公却不以为然,他提醒周厉王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河流),川壅(yōng)而溃,伤人必多”,意思是,堵住百姓的嘴不让他们说话,比堵塞河流而造成的水灾还要严重(防: 阻止;甚: 超过;雍: 堵塞;溃: 泛滥)。因此,“天子听政”,要让公卿直至人民都敢于进言、献策,这样国家政事才能办好,但是周厉王听不进去。三年之后,人民造反,将周厉王流放到晋国的彘地。

【道士】dàoshì

最早是称呼那些有道德的人,一直到西汉时还是这个意思。著名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所说的“古之道士……固守一德”,就是指的这种人。

“道士”专门用于称呼道教徒,大约是两汉之交的事。这时候,道教刚刚兴起,民间开始出现一些专门以法术神仙之事为生的人,这些人开始被人们称作“道士”。《汉书·京房传》说的“有道术之人士”,即是指这些人。有时候也有佛道不分的情况,如有时把道教徒称为“道士”“道人”,也有的记载却把佛教徒也叫“道士”“道人”。《南齐书·顾欢传》谓“道士与道人战儒墨”,这“道人”便是指佛教徒,而《初学记》所述的“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也是用“道士”称呼佛教徒的。隋唐以后,“道士”才专用来称呼道教徒。

《汉书·王莽传》载:“卫将军王涉,素养道士西门君惠。君惠好天文谶记,为涉言星孛扫宫室,刘氏当复兴。”这里把西门君惠这个人的身份说得很明白: 看来他是卫将军王涉的养士,相当于战国时四公子的食客一类人物。但是他有特长,即懂得道术,能够用天文预言吉凶。目前从史籍上能够找到的恰如其身份的道士,也即真正的道教徒,西门君惠便是最早的一人了。

“道士”一词现已成为道教徒的专门用语。

【道听途说】dàotīngtúshuō

路上听来又在路上传播出去。谓无根据的传闻。源自《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通“途”。“道听途说”最早见于唐·柳宗元《与刘禹锡论〈周易〉书》:“是见道听途说,又何能知所谓《易》者也!”

《吕氏春秋·察传》载有一则故事: 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用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经常忙不过来。后来,他下决心自己打了一眼井,用水就省时省力多了。他高兴地对别人说:“我家打了一眼井,好比多了一个人力。”这句话一传十,十传百,但在传的过程中逐渐变了样子,最后竟被说成是:“丁某打了一眼井,挖出一个人来。”宋国国君闻讯,便派人到丁某家里问个究竟,才知道原来是打井以后,丁家相当于节省了一个挑水的人力,而不是打井挖出一个人。

同类推荐
  • 英语同义词的奥秘

    英语同义词的奥秘

    本书收录了英语同义词432组,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对这些同义词进行了详细的含义上和用法上的辨析,并辅以大量生动的例句和词组进行说明,让人印象深刻,给广大英语爱好者、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引导,提高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
  •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有研究价值、具探索意义和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宇宙疑云、文明探秘、自然异象、历史迷雾、科学谜团、艺术迷踪、军事秘闻、离奇悬案、考古传奇、名人奇事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世界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编者精心挑选了许多精美图片,它们与人物、故事、谜题一一对应,为读者展示出更为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带给读者更多的审美感受和愉快体验。古往今来,世界给人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谜团、离奇事件,我们已熟知的种种谜团还没有得到破解,而新的更加惊魂的谜团又接踵而至。这些匪夷所思的世界未解之谜激发着我们不断地增长探求神秘的好奇心……通过本书,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谜底层层揭开,真相娓娓道来的那种畅快;更能体会零距离接触世界文化和历史,全方位透视人性和历史智慧的感觉。
  • 莎士比亚作品鉴赏辞典

    莎士比亚作品鉴赏辞典

    本书为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丛书之一,精选莎士比亚戏剧、诗歌的代表作,采用朱生豪、梁宗岱等名家的权威译本。另请研究专家学者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对作品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进行赏析,有助于作者更好地领会莎士比亚的独特魅力。
  • 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我社的“辞海版·新课标·学生系列辞书(双色本)(第2版)”是在双色本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修订的版本。该丛书为满足小学生多层面的学习需求而编写。这套词典品种齐全,编排合理,形式力求活泼新颖,以方便学生使用。第2版请专家学者重新修订,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配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丛书根据小学生认知需求采用双色印刷。本词典系该丛书其中一种。收录小学生常见常用歇后语共约4500条。条目丰富,生动形象。释文解释难懂字词,说明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有典故的交代出处并作简要说明。立目时以语言常见表现形式为主条。本词典后附有《词目首字笔画索引》。
热门推荐
  • 从前有片丁香海

    从前有片丁香海

    遇见他,她真的很幸运。锦瑟断,海已枯,丁香残,流年亡……
  • 学院风暴:美男不好惹

    学院风暴:美男不好惹

    被同时神化和魔化了的零点学院,有强大到似乎无所不能的会长大人;传言无所不知的绅士天才;人人惧怕的吸血鬼王子殿下;长得比女人还漂亮但是却讨厌女人的超级洁癖少爷;外表呆萌能让无数女生母性泛滥的一维学长;金钱至上的FBI负责人;在本市鼎鼎有名的多名优秀教师;还有,从来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神秘校长。入读零点学院的不外乎两种学生,第一是因为害怕而不敢不来,第二是因为迷恋而不舍得不来。四月的到来是两种情况外的意外,于是,入学第一天就受到了特别的欢迎仪式。从此以后,本就不平静的高校更是再无安宁。
  • 快穿之大佬在渡劫

    快穿之大佬在渡劫

    沐晴作为修真界的大佬,从没想过自己会被丢出去渡劫,还被绑定了一个超级扯淡的CP服务系统,要求她去不同的位面给人牵线保媒。单纯善良的女鬼:“我要和青梅竹马双宿双飞!”精分战神砍人狂:“想给我妹妹说媒,先过了我这关。”娱乐圈全网黑艺人:“我要做影帝,娶影后,进军国际,横扫全球。”冷漠深沉小狼狗:“我不想娶公主!就看上你了。”敢爱敢恨女罗刹:“我要统领武林,CP不重要!”佛系孟婆女:“我无欲无求,只想熬孟婆汤。”......面对一个比一个难搞的任务,沐晴抓狂:“劳资不干了,CP有什么好,做个炫酷吊炸天的单身狗难道不好吗?”系统哭:“祖宗,你在渡劫啊。”沐晴冷笑:“我这渡的什么破玩意劫?”系统幽幽的吐出两个字:“情劫!”PS:本文有男主,但每个位面女主谈不谈恋爱全凭心情和运气。
  • 素衣毒妃

    素衣毒妃

    她,是北凉的嫡公主,天命孤独不得圣宠,长年居于生母的冷宫中,因为皇妹突然离世的谜团而踏上和亲之路。他,是上京的八皇子,天生尊贵集万千宠爱于一生,不近女色,性格孤傲。一场北凉的政变,让她与他重逢。一件一件的深宫秘辛,一次次政治巨变,将她和他绑在婚姻的船上。一次偶然,她记起北凉的旧事,年少的情真。"你是从在北凉的时候开始喜欢我的?""不,更准确的讲,是从小时候。姐姐,我们可是青梅竹马。"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考古文集

    考古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闪婚试爱,合约妻子不下堂

    闪婚试爱,合约妻子不下堂

    “到了适婚的年龄,就跟一个人,最好是不爱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因为不爱,才不会受伤。”这是文静宸在参加完前男友的婚礼以及被各种逼婚后总结出的“真理。”就这样她跟一个有着同样需求的人,结婚了。婚后的生活却不像婚前想的那么简单,前女友、前男友什么的搅得她的生活一团糟,而这男人也是腹黑一个,与她结婚的目的也并不单纯,她最后终于否定了自己之前总结的真理。让她没想到的是,在她要纠正自己错误的时候,那个男人却说自己已经爱上了她,那么她要不要将错就错下去呢?
  • 握紧我的右手

    握紧我的右手

    暗处,她是神话,明处,她是A大学子,生活中嘛,还是,看看木子瑶的追夫之旅……
  • 修仙娱乐生活

    修仙娱乐生活

    一代商业大佬穿成剑宗老祖宗……的小弟子,看着宗派里穷困潦倒的模样,再想想当初自己天凉王破的霸气,谢蔺绒分分钟自闭。没关系,看她怎么带着剑宗的一群榆木脑袋发家致富!然后第一次和师兄弟探密室,就遇到密室外问题:已知御兽宗内凌云鹤和五毒兔共有165个头,460只脚,问鹤兔各几何!???她没想到,到了修仙世界,居然还有变态老农的存在!!!
  • 脱稿讲话:顶级演讲的10个秘诀

    脱稿讲话:顶级演讲的10个秘诀

    如何在演讲时一开口就能打动人?怎样活跃台下现场的氛围?如何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怎样掌控演讲的全局?这些是值得每一个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关注的。本书全面呈现演讲必备的知识、技巧与策略,帮你告别喋喋不休、说话抓不住重点、弄巧成拙的尴尬,让你分分钟脱口而出,成为一语中的、举重若轻、开口事成的最具魅力的演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