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300000041

第41章 庭训格言(6)

我曾经阅读《宋史》,发现宋孝宗每月要四次朝见太上皇。并把它称为盛美之事。宋孝宗在有宋一代,固然算得上是敦厚、笃于人伦的国主,但是太上皇还健在,就应当抽出时间,随时随地去问候,怎么能够限定一个朝见的时间呢?我侍奉皇太后五十多年,总是保持着家庭日常的礼节,一切做法都出自天伦的本性,遇到有事需要禀告的,一日拜见二三次的情况也有;没有什么事间隔几天才去拜见的情况也有。至于皇太后的诞辰、嘉庆的日子、节日,我准备了家庭宴席,恭请太后临幸。从早到晚,我都在她身边侍奉,岂止一个月去拜见几次!我巡视江南,到边塞去狩猎,随着三天一次的奏折附上我对太后的恭敬问安之语,并且还经常派身边的侍从太监借助驿传去向太后请安,并呈献上我捕猎所得鹿、野鸡、鸭兔以及新鲜水果、鲜鱼等。只要获得什么,我即派人快马给太后送去,从来不限定什么日期。我侍奉皇太后按照家庭的礼节,仅以恭顺安适为好,以自然、不造作为快乐,并不以定下日子去拜见、执行这些礼法而认为才是孝顺。

至德要道莫如尽孝

【原文】

训曰:尝阅《明宣宗实录》,其侍母后和敬有礼,至今览之,犹足令人感慕。朕尝思,先王以孝治天下,故夫子称至德要道,莫加于此。自唐宋以来,人君往往疏于定省,有经年不一见者,独不思朝夕承欢,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家庭常礼出于天伦至理,何尝以上下而有别也?

【译文】

我曾经阅读《明宣宗实录》一书。明宣宗朱瞻基侍奉母后和顺恭敬有礼,现在读起来,还令人感动。我曾想,先古君主以孝来治理天下,所以孔夫子认为最高和最主要的德行,没有能超过孝道的。自从唐、宋以来,做君主的人,往往疏忽于对父母的请安问候,有些人甚至整年没有去拜见一次父母,他们怎么没有想到,早晚问安、承受父母的欢爱,这是从天子到普通老百姓出自天性至理的家庭常规礼仪,哪能够有什么上下的区别呢?

凡事究其本意

【原文】

训曰:《记》云:“昏定晨省”者,言为子之所以竭尽孝心耳。人当究其本意,不可徒泥其辞,必循其迹以行之,如朕子孙众多,逐日早起问安,汝子又早起问汝之安,日暮如此相继问安,不但尔等无饮食之暇,即朕亦将终日不得一饭之暇矣,决非可行之事。由此观之,凡人读书俱究其本意,而得之心可也。

【译文】

《礼记》上说:“早晚问安”,是说作为儿子的应该对父母竭尽孝心。对于这句话,应当探究它的原意,不能够仅仅拘泥于字面的解释,一定要遵循本意的轨迹去实行。比如我有众多的子孙,你们每天都早起向我问安,你们的儿子又早起向你们问安,到了傍晚又是如此这般的问安,这不仅仅你们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就是我也将整天得不到吃一顿饭的时间,这是绝对不能实行的事。从这一点看来,凡是人读书都应该推究作者著书的本意,在心中领会,这才是可行的。

事之美莫过于良言善行

【原文】

训曰:吾人燕居之时,惟宜言古人善行善言。朕每对尔等多教以善,尔等回家,各告尔之妻子,尔之妻子亦莫不乐于听也。事之美,岂有逾此者乎!

【译文】

我们退朝在家的时候,只适宜说古人的善行、善言。我每次都教诲你们要多行善事,你们回家后也要把我的话告诉你们的妻子、儿女,你们的妻子、儿女也没有一个人不乐于听从你们的劝导的。世间的好事,还有超过这件事的吗!

教子必严饬始善

【原文】

训曰:为人上者,教子必自幼严饬之始善。看来,有一等王公之子,幼失父母,或人惟有一子而爱恤过甚,其家下仆人多方相诱,百计奉承。若如此娇养,长大成人,不至疾呆无知,即多任性狂恶。此非爱之,而反害之也。汝等各宜留心!

【译文】

作为统治者,教育子女一定要从小加以严格教导、管束,这样才有好的结果。看来也有那么一些王公大臣的子女,他们有的是从小失去父母,或者是只有一个孩子,过度地爱护和怜惜,家里的仆人们又千方百计地引诱他们、奉承他们。像这样娇生惯养下去,长大成人后,即使不至于痴呆无知,也大多是任性、骄横。这并不是爱他,反而是害了他。你们各自应当小心谨慎。

勤可持家俭可养廉

【原文】

训曰: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至于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廉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以给之?与其寡廉,孰如寡欲?语云:“俭以成廉,侈以成贪。”此乃理之必然矣!

【译文】

百姓的生活,以勤为本,有了勤就什么也不会缺少。世间如果有一个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就会有一个人因此而挨饿;如果有一个农妇不从事养蚕,就会有一个人因此而挨冻。所以说,勤劳可以帮助人们免除饥寒。至于说人生一世所能享受的衣、食,所能得到的财富、禄位,都有一定的气数。如果能够勤俭节约,就可以因此颐养福气,也可以使自己延年益寿。如果是做官的人,节约则可以使他保持和养成廉洁的操守。或在位做官,或闲居在家,如果只注重廉洁而不懂得节俭,想要使宅院宽广漂亮,使妻妾尽心尽力侍奉自己,使仆役增多,使自己的交游广泛,那么,不贪污,又能从哪里得到一切呢?与其寡廉,不如少欲。古语云:“节俭能使人变得廉洁,奢侈能使人变得贪婪。”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

一丝一缕来之不易

【原文】

训曰:朕为天下君,何求而不得?现今,朕之衣服有多年者,并无纤毫之玷,里衣亦不至少污,虽经月服之,亦无汗迹,此朕天秉之洁净也。若在下之人能如此,则凡衣服不可以长久服之乎?

【译文】

我是治理一个国家的君王,还有什么得不到呢?现在,我的衣服有穿了多年并没有丝毫玷污的,许多内衣上没有一点点污脏的地方,即使是穿了一个月之久,也没有汗渍,这是我天生喜欢洁净的缘故。倘若下边的人都能像我这样,那么他的每件衣服不就可以穿的时间更长了吗?

以俭朴为乐以知足为荣

【原文】

训曰:老子曰:“知足者富。”又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奈何世人衣不过被体,而衣千金之裘犹以为不足,不知鹑衣袍缊者,固自若也;食不过充肠,罗万钱之食犹以为不足,不知箪食瓢饮者,固自乐也。朕念及于此,恒自知足。虽贵为天子,而衣服不过适体;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赏赐外,所用肴馔,从不兼味。此非朕勉强为之,实由天性使然,汝等见朕如此俭德,其共勉之。

【译文】

老子说:“自我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又说:“自知满足的人不会招来屈辱,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遇上什么危险,这种人可以永远平安。”为什么世间的人明知道穿衣服是为了遮盖身体,而有人却身着价值千金的裘皮衣服还感到不满足?他们不知道身穿旧衣破袄的人也有无拘无束的自如;同样,人们吃饭也只不过为了充实肠胃,而有的人一顿饭花一万钱仍感到不满足,他们哪里知道生活清苦饮食清淡的人也自有不可与外人述说的乐趣。我一想到这里,就经常感到知足了,我虽然贵为天子,但穿衣服也只求合身;我虽有天下的财富,但每天日常用餐,除了赏赐给他人外,留给自己吃的菜肴从来不超过两种以上。这并不是我要勉强这样做,实在是由于我的天性如此。你们看到我如此崇尚节俭的德行,就一定要共同努力,相互勉励自己这样做。

一人治天下不能天下奉一人

【原文】

训曰:尝闻明代宫闱之中,食御浩繁。掖庭宫人,几至数千。小有营建,动费巨万。今以我朝各宫计之,尚不及当日妃嫔一宫之数。我朝外廷军国之需与明代略相仿佛。至于宫闱中服用,则一年之用尚不及当日一月之多。盖深念民力惟艰,国储至重,祖宗相传家法,勤俭敦朴为风。古人有言:“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以此为训,不敢过也。

【译文】

我听说明代后宫之中,吃的用的开销很大。后宫的妃嫔、宫女等,多达数千人。稍稍有个建造,动辄花费就是数万。现在,就拿我们清朝各宫计算,尚且还达不到当时明代皇宫中一宫的妃嫔的人数多。我朝的朝廷和军务国政所需经费和明代大致相仿。至于后宫的花费,我朝一年的费用还赶不上当时明朝一月的费用。这是因为,我们深知老百姓的财力艰难,国家的储备至关重要,而祖宗流传下来的家法,又是以勤俭、纯真、朴素为风气。古人有这样一句话;“让一人治理天下,但不能让天下供奉一个人。”用这句话作为训言和座右铭,不敢违背啊!

雷雨大作莫躲树下

【原文】

训曰:大雨雷霆之际,决毋立于大树下。昔老年人时时告诫,朕亲眼常见,汝等切记!

【译文】

每当倾盆大雨、急雷乍响起之时,千万不要站在大树底下。以前,老年人经常告诫我们,我也曾经亲眼看到此类事情。你们要一定牢记在心!

己不能勿断人之是非

【原文】

训曰:尔等惟知朕算术之精,却不知我学算之故。朕幼时,钦天监汉官与西洋人不睦,互相参劾,几至大辟。杨光先、汤若望于午门外九卿前当面赌测日影,奈九卿中无一知其法者。朕思己不能,焉能断人之是非,非因自愤而学焉。今凡入算之法,累辑成书,条分缕析,后之学此者视此甚易。谁知朕当日苦心研究之难也。

【译文】

你们只知道我精于推算历象之术,但却不知道我学推算的原因。我幼年时,掌管天象历法的钦天监官员们和西洋人不和,互相检举揭发,甚至酿成死罪,闹出人命来。当时官员杨光先和德国人汤若望在午朝门外当着众位大臣打赌观测日影,可惜这些大臣中没有一个人能知道这测日影的方法。我想自己要是不懂,怎么能够判断别人的是非,因而才去学习,并不是因为自己发愤才去学习推算历法之术的。现在凡是有关推算历法方法的,都积累编辑成书,条分缕析,后来学习历法的人都认为挺容易,但有谁知道我当初苦心研究时的困难。

制器定音考古准今

【原文】

训曰:音律之学,朕尝留心,爰知不制器无以审音,不准今无以考古。音由器发,律自数生,是故不得其数,律无自生;不考以律,音不得正,雅俗固分,而声协则一;器虽代革,而音调则同。故曰:“以六律正五音,今之乐由古之乐也。”朕考核诸音律谱,按性理内《律吕新书》黄钟律分围径长短,准以古尺损益相生十二律吕,制为管而审其音。复以黄钟之积加分减分,制诸乐器而和其调。实以黍而数合,播诸乐而音谐。因著为书,辨其疑,阐其义,正律审音,和声定乐,条分缕析,一一详明。盖天地之元声,亘古今而莫易,联中外以大同,六合之内,四海之外,此音同、此理同也;百世之上,百世之下,此理同、此音同也。是故不知古乐而溺于今,非特不知古,并不知今也;必复古乐而不屑于今,非特不知今,终亦无从复古也。

【译文】

音律的学问,我曾经留心过,因而知道了不制成乐器就不能定音,不观察今日就无法考察古代。音乐是由乐器发出的,律管从数目产生,因此不知道律管长度的数目,就无法产生律管;不对律管加以考究,就无法正音,雅俗固然分开,而声协则要一致;乐器虽世代沿革,但音调则不变。所以说:“用六律订正五音,今天的乐律如同古代的一样。”我考查了各种音律谱,按性理内《律吕新书》黄钟律分围径长短,准确地按古尺的增减派生十二律吕,制成各种律管来审定乐音。再用黄钟之积来加分或减分,制成各种乐器,并且调和它们的音调。用黍尺来量,正好长度相吻合;用乐器来传扬,恰好音节正和谐。因此,就把这些道理写成书,辨析它们的疑处,解释它们的意义,订正乐律,审定乐音,调和声节,制定乐器,条分缕析,一条一条地详细阐明。大概天地间的元声,自古至今不能改变,联系中外也大致相同,天地之内,四海之外,这种音相同,这种道理也就相同;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这个道理相同,这个音也就一样。因此,不了解古代音乐而沉溺于现在的音乐,不只是不了解古代音乐,并且连现在的音乐也不知道;或者是一定要恢复古代的音乐而不重视今天的音乐,不只是不知道今天的音乐,而且是最终也无法恢复古代的音乐。

同类推荐
  •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开心国学800问

    开心国学800问

    本书所选的国学知识难易适中、活泼有趣,犹如身临其境《开心辞典》,让人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开阔视野,提高文化修养。糕点为什么叫“点心”?“五福临门”究竟是哪“五福”?“黄花闺女”的“黄花”到底是什么花?婚礼上为什么一定要放鞭炮?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四种被广泛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蒙学读物。这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教材,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背诵,培养识字书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历史上发挥了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本书广泛参考、借鉴了国内新近出版的蒙学类著作,吸取众家之长,每篇蒙学经籍前都加有导读说明,便于读者了解该典籍的文化背景与主旨。内容兼有实用性和典藏性,适合国人借鉴学习。
热门推荐
  • 鬼神秦始皇

    鬼神秦始皇

    千古一帝被最亲近之人暗算,怨气冲天,巧遇七星连珠,带着记忆重生到另外一个平行宇宙,展开他的统一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Outlines of Psychology

    Outlines of Psych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毁灭重生传

    毁灭重生传

    盘古一斧开混沌,清气上升为苍天,浊气下降为大地,身体崩解化万物,数亿万年来由苍穹主宰一切,试问三届六道里有谁敢违其之意。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游离在天地间最后的一丝混元之气,得天之巧进入混沌太古隧道,几经岁月轮转,修的自我意识,之后又得神之助……某个世纪一个神情冷傲的少年仰视苍穹道:“世间万物何处来?归根结底天地生,万物归根也归本,延续毁灭与重生。苍穹你虽可主宰三届六道但你不能约束于我,苍穹三届六道没人敢违你之意,可我却敢斗你一斗。”此言既出,三届动荡六道不安……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爆宠萌妃:禁欲王爷好闷骚

    爆宠萌妃:禁欲王爷好闷骚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考古怪才,一不小心穿越成了太师府嫡女,还嫁了个王爷?每天不仅要斗侧妃,虐渣男,还要忙着跟那位战神王爷飙戏?岳琉璃表示:亏,太亏了!是不是老娘不蹦哒,你们就当我是死尸啊?一朝开启隐藏技能,她文能哄得太后婆婆欢心,武能打得渣男渣女求路无门。闲来无事,还能摸个骨,破个案,小日子过得是风生水起。然而,一不小心就被某王爷扼住了命运的小喉咙。“本王怎么不知道,王妃还有这样八面玲珑的时候?”某女呵呵笑道,“臣妾就算千好万好,还不都是王爷调教得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梁小姐你别跑

    梁小姐你别跑

    【暖宠蜜爱:1V1双洁】 小包子篇:“粑粑~你可不可以跟妈咪离婚啊?离婚了,你就可以娶我了。” 小包子眨巴着大眼睛,两条小小的辫子,圆圆的脸白里透红,像是可以掐出水一样。言谦无奈,小心翼翼的抓住了小包子的肩膀,轻声细语,“我们乖,好不好?咱们都是男孩子,我就算是跟你的妈咪离婚了,我也娶不了你的,加上爸爸不可能跟你妈咪离婚。” “为什么呀,你看妈咪给我扎的小辫子,我不就是女孩子嘛?为什么我不是女孩子是男孩子捏?不都是一样的吗?” 言谦满头黑线,无奈望了一眼在沙发上疯狂颤抖的肩膀,旋既,温柔的目光转向小包子身上····· 推荐旧文【暖爱:顾先生晚上见】依见钟情作品 【云先生他最爱我了】妖不弃作品う云起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科学发明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科学发明

    西风吹书读哪页?煌煌巨著看谁书?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和梦想的新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化高度集中,经济全球化,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世纪。本书是对世界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
  • 古玩圈

    古玩圈

    教艺术品真假辨识;品古玩行世道人心。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退休文物处长马齿苋因购得一块价值过亿的“田黄石”而知名,并曾被当地知名刊物专访报道。但盛名之下,他却打了眼,巨额买到的田黄石竟是假的,老文物处长愧然跳楼,身败名裂,最终梦断“疯狂的石头”……然而这一切并非偶然,是谁在不知不觉间给他下了套?是谁精心策划布下了这个局?他让文物处长身败名裂为的是钱还是权?古玩圈里的名列追逐,明争暗斗,让人欷歔不已……原来,风险无处不在,几条人命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