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600000031

第31章 李琼久的艺术世界(2)

“立定传统,放胆而行”,“探索创新的路是没有止境的。我一边抓住传统不放,一边大胆尝试探索,失败了还可以转回来守住传统嘛”(李琼久旧稿)。在他看来,艺术是无规律、无定律、无标准、无楷模、无样板、无大功告成,无登峰造极,无天下第一,无一劳永逸的。艺术只有一个规律,就是创造、就是变。他说:“艺术是没有规定任何法则的,什么方法都可以用,现代各流派都可以拿来试……全黑、全红、全黄、全绿中都有不少东西。”(1986年11月12日与笔者谈话)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日中,李琼久把自己关在家里,发疯似的将各种颜色在各种材料上试验,横涂竖抹,大胆尝试。他用印象派色彩和传统民间色彩嫁接,用构成转换与国画笔墨对话,创作了《自画像》《奥运之光》等具有强烈形式感的作品,虽然还显得不够成熟,但令人难以置信,一个古稀老人尚能保持如此喷发的激情,如此旺盛活跃的创造生命力,以及如此开放的胸臆和前瞻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同代人中,李琼久是一个绝无仅有,不可复制的绝版,是个充满奇思妙想,无法无天的艺术“狂徒”。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变法,从传统中蜕变出来,《旭日丹岩》横空出世,让李琼久的艺术跃上第一台阶,搭建起了自己的话语平台。七十年代初,《金口河系列》出场,以鲜明个性的气质,完成了第二台阶的突破。紧接着不到十年,随着《南行纪游系列》亮相,实现了艺术生涯的第三台阶自我超越。此后,经十几年的沉淀,到八十岁左右,在山水、人物以及书法上炉火纯青,全方位地把自己的艺术推上巅峰,实现了第四台阶的最后超越。然而,李琼久并没有止步:“回过头来看,我过去画的那些画,还不够成熟,已尝试了好久,现在腹稿在胸,到你那里画一百幅画……我看了张大千的画,他晚年变法,在尝试色彩方面有新意,但还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不够成熟,我想在色彩上再突破。岁数大了,怕以后画不动了。”(与田文君谈话)

创造,否定,再创造,与世俱新,一直贯穿他全部艺术生涯。石鲁说他的画“充满一派青春”;刘海粟观后惊呼“新得出奇”;当代艺术评论家鲁慕迅说:“中国画正处在更新换代的过程中,青年走在前面是正常的,但又不能简单的以年龄来划代,你们那里的李琼久先生的画就很新。”(1986年2月8日与笔者的通信)李琼久追求的不是时代感,而是超越性。在不断创造,超越自我中,保持探索、创造、超越的兴奋,让他的艺术生命永不枯竭、永葆青春,这正是现代艺术精神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李琼久艺术精神之所在。

阳刚劲健光明灿烂

“凌云看壮志,战斗仰高风”。在李琼久笔下,凌空独立、威武不屈的冷杉铁骨铮铮;横冲直撞、咆哮奔涌的大江大河,是获得自由解放的狂欢;冲天极地的高山峻岭,气势宏博;五彩缤纷的山花,天真自由的小鸟,独立不群的苍鹰,勇猛拼搏的奔牛,蓄势待发的醒狮,独步潜行的猛虎,以及穷形极像的人物;以及横绝古今、大气磅礴的书法,唤发出的光明灿烂、阳刚之气和生命张力,是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与礼赞。其智其才,熠熠辉映出的是一个艺术家别具一格的个性才情。这种大异于文人画正统,投射出的乃是朴质强悍、自由天真、豪放不羁的巴蜀边缘文化中的精神力度,让我们仿佛忘掉世间红尘,来到一个自由神奇的天国,从中感受生命的激动。

艺术家的雄心是以自己的努力和创造来影响世界,他们按自己的标准来创作艺术,追求最高的美,并以此来改变观点。在尼采看来,人生本来就是苦难:“幸福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人所能期待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英雄的生活。在这当中,他与各种艰难险阻进行着苦斗,并以此,这样那样地造福于所有的人,只有那些按照自然的旨意降生于世的人,那些思想家、教育家、艺术家和创造者,那些更多地通过他们的天性(以一种恢弘的风格表现出来的高贵和善良)……一句话,只有那些真正的人,才能将我们这些生物真正提升为人。”当代艺术评论家陈传席曾倡导:“我们的时代需要的是汉唐豪气、猛气、大气、厚气、健气,需要的是阳刚正气。”李琼久正是以阳刚劲健的生命激情,光明灿烂的笔墨,一扫传统中那些清冷、孤寂、软弱低靡之风。他以高山仰止、铁马金戈的英雄主义的艺术创造展现其精神风采,令国人观之为之振奋,异域人看后肃然起敬。他要让蛰伏已久的中华文化中,开拓进取的精神苏醒过来,使秦汉风采、盛唐气象那种勃发自由的精神真谛,在新的时代得到发扬,为民族召魂——召回我国文化精神和美学精神之魂,召回失落已久的艺术大国之魂。

逸的人生逸的画境

“绘画由人物转向山水自然,本是由隐逸之士的隐逸情怀所创造出来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隐逸是一种生活态度,他们不肯被权势所屈辱,不肯受世俗所污染,以避世逃遁而隐逸,这决不是被动的逃避,消极的人生取向。隐逸不等于没有追求、没有原则,是在有为前提下,有所不为,并可独善其身。

如果说,李琼久的前半生是在一种平静中面壁,那么,后半生则是在经历千痛万苦、惊涛骇浪的历练中走过来的。当人生面临苦难胁迫时,他没有选择对抗、哀怨,而选择了逃遁隐逸,把苦痛与逼迫当成一种追求超越的动力,在苦难中崛起,在沧桑的苦旅中不断净化性灵,在了悟中归复自我真实的生命。命运给他带来不幸,同时也成就了一代旷世奇才的诞生。

人世上,可怕的不是没有天才,而是天才能否超越世俗。若不能舍弃世俗名利,再大的天才终成庸才。在李琼久看来:“一个艺术家有了名利二字是画不好画的。”舍不得“名利”二字,无法接近“无为”、“虚静”,无“无为”、“虚静”之心,无以得道超升。他从人世苦难中挣脱出来,接着又被荣誉与光环围绕,在有条件获得世俗奖赏时,他义无反顾地主动选择了放弃。画与心的标杆越高,修为可穿透、可破解的能力就越强,也才能跳出世俗,向高度靠近。他一生远离政治。与世俗的距离拉得愈开,则所寄托于自然者愈深,其所表现于山水画的意境亦愈高,形式愈完整。他的这种放逸性,由纵横恣肆、高风雅韵、神超形越、物我俱忘的画作中充分地释放出来。

一个伟大艺术家的追求,是让精神上的负担得到解脱,期盼一个完全可以把自己安放进去的世界。李琼久数十年如一日,在峨眉山“面壁”,经回归本心的洗礼,终于完成人生的涅槃 。这是人生的艺术化,由人生的艺术化转而为艺术上的自觉,即人格之逸向画格之逸的超升。

《峨眉晨曦》朱岩一抹,冲天极地,朗朗乾坤,光明灿烂,有太虚之体。《八十四盘》近景,危岩高耸,如铜浇铁铸,云中冷杉雄姿独立,有神圣不可侵犯之势,远景峰峦叠翠、群山环抱,一层中更有一层。《峡谷变通途》百丈岩壁、刀削斧砍,铁路一线穿山破壁,远景朱砂横涂竖抹、凌空起舞,如飞虹坠落人间,卧以游之于有限通向无极。含烟带翠的《洪椿坪》梵音渺渺,有玄牝之灵。如果说这批前期作品以豪迈奔放、一泻千里的纵横恣肆风格所透析出雄强刚大的风骨,那么,后期所作《南行纪游》索笔急切、奋袂如风,循法不逮其精,纵心不逾短少。《虎丘》则穷工极尽造化之变,“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则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清代恽格《南田画跋》)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烟鬟翠黛,敛容而退矣。这种不守常法,别为一法,突破事物外形,以把握事物本质,由本质而忘其外形的风情高致,正是由人格之逸向画格之逸的迁升。

对李琼久画持争议者认为,刚健中有失“雅淡”,简笔中有“纵横习气”,不入逸格。

何谓逸格 宋人黄休复在他的《益州名画录》一书中有述:“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曰逸格尔。”可以说这是对“逸格”最早的解读。董其昌提出重自然、重逸、重神而不重精、能的文人画理论,主张“以淡为宗,无形是以韵为主”为逸的把握标准。

李琼久高视阔步、不拘常理,一掌推开明清文人画一路,直取唐宋人高格雅韵、豪放一脉。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明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全唐文》七六三卷)。所透析出的艺术精神,即是庄子所谓的道,这种万物融其神思,大化流通的纯粹精神境界,不正是逸的精神境界呈现吗

“画以简为贵”,这是淡的品格。李琼久所作山水,纵横放肆出法度之外;花鸟平淡天真,人物虽离方遁圆而极妍尽态。其画风曾一度为人斥之为“简笔山水”,实得淡的精要。宋元明清不少山水,三矾九染,重叠繁复。而李琼久所作,皴、擦、点、染俱下,夹色夹墨、贵写非描,随类赋形,尽山水之变。李琼久之简淡,得宋元人之精妙,四王之真功,由繁而简,进而为逸矣。

李琼久的冷杉,一笔成形,线粗如柱,笔简形具。八尺达摩,抱腕而书,形神兼备,气贯长虹,有“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的纵逸之气。 “淡不淡,只看作品,能否泯除人为刻饰之迹,以冥合于自然的统一,无限生命。排斥自然中的某种形相,而拘于自然中的某种形相,这即是一种陷溺,即不能称之为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庄学精神必归淡泊,这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命题。论画之淡,以墨为色,以淡为贵,淡的意境出之自然,不假人工矫饰,意简神清,总须味外有味,令人嚼之不见,咽之无穷。笔墨也罢,简淡也罢,逸的本质仍然在于画家本人的品格是否高逸。

面对贫困、逼迫,李琼久心怀坦荡,面对功名利禄,李琼久躲避逃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品高洁,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孤傲之气,何其不淡 李琼久一生书画万千,一纸不留,全部奉献,居天地之广居,立天地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与民由之,何其不淡矣!

忘适之适齐同天地

中国古典艺术不言美而求道。并将道作为艺术审美的最高精神加以把握。庄子所谓“和”、“游”的观物,实质也就是美的观照。他在《齐物论》中,提出“自喻适意”的美学命题,在主观与客体世界得到一种大融合、大自由而冥合为一的自喻适意中安顿自我,成就了适的忘我物化,及自身人格的彻底艺术化。李琼久的人生观、宇宙观以恬适的感情与知觉,无用为用,忘我物化,表现在“忘适之适”的艺术精神中。

何谓“适” 快适、愉悦也。如果进一步将“适”作三个层次把握如次:

其一,“适人之适”;以他人之乐而乐,而非发之自我,这是一种带伦理倾向,渗入心灵的习惯成见中所获得的审美愉悦,其间还包含有自身的审美愉悦受制于生理欲望役使的快感。这种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道德理想和感官享受的需求,在古典美学中属较低级的审美层次。在庄子看来,这种“役人之役,适人之适”受制于理智欲望束缚,是一种虚伪的、非出于自然本心的愉悦。

其二,“自适其适”;摆脱理智和生理欲望的束缚后,强调主体自我生命的发现而快适。这不是适身耳目之娱及道德的满足,而是生命内在的需求,即“释域中常恋,畅超然之高情”。这是一种不关乎功利欲望的自由审美愉悦。

其三,“忘适之适”;当你忘却营营,心灵为观照的对象深深吸引,最终自我浑然化归于对象之中,与对象合而为一,自己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同样也忘记了心灵深处的愉悦感,进入一种超愉悦状态。这种忘适之适,是在意识中感受不到的欢乐、无言以说、无思在感,从生命中自然流露出来,却又融汇于天地间,无止无息地欢畅运动着,即为齐同天地的大乐,亦老子所称之“大美”。这种大美或曰“大乐”、“天乐”的境界,便是中国古典审美愉悦的终极境界。

不必讳言,李琼久早期一些作品如《旭日丹岩》《大办钢铁》和人物画《迎春》以及部分极尽精工所作的山水画是为避祸求生,不是从真实自我出发,而是遵照人为准则标准的“适人之适”的愉悦。

后来,随着对自由和生命的渴望,通过“坐忘”、“虚静”的内功修练,李琼久摆脱了理智欲望的束缚,根绝“成心”俗见,“一利钝得失,宠辱皆忘怀”,很快进入内心观照,创作了如《金口河系列》《深秋霜叶未全红》《横绝峨眉巅》等作品。纵情丘壑,娱情山水,得之乎身心自适,荡之乎神思飞扬,神超形越,襟怀湛然,充分感受自我生命被确认的快愉。心灵获得解放,发自肺腑的欢畅,与天地同乐,这种摒弃功利欲望、遵从内在的生命呼唤,“自适其适”的自由愉悦,将李琼久的艺术推上了自我生命向天地精神合一的超升。

而李琼久后期所作《南行纪游》《虎丘》《高僧图》《草圣像》等作品则又更上一层,完成了与天地精神合一的超越。晚期,他在获得彻底自由解放,追求“天外之天,水中之水,笔中之笔,墨外之墨”,忘乎技法,忘乎是非,忘乎物我,忘乎足履之适,甚至忘了自我的存在,也忘了那股涌动于心灵深处的愉悦感。在一片清朗空寂中复归平静本我,李琼久由这种“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而完成了彻底的适意,成就了忘适之适的艺术终极境界。

李琼久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艺术家,他一生闯过许多凶滩恶浪、生死劫难。从没有阳光,没有希望中挣扎出来,从千痛万苦中崛起。这种生死交变,切肤之痛,一般说来会自其艺术作品中流露出愤懑与抗争的情绪。然而,当我们通观他一生的所书所作,却找不到一点对命运的叹息与绝望、对权贵的屈辱与自卑,更不见如历史上失意旧文人那种孤愤与怒吼、悲鸣与哀叹、怯弱与猥琐,以及怨天尤人的无奈。在他作品中所呈现的,则是“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些追求光明灿烂、自由洒脱的艺术作品,合天地自然大道,所透析出的,乃是艺术家真实的艺术生命价值。这种非主流呈现崇高的人格力量,当然与那些平庸艺术家的胸怀和境界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具有真诚、丰实的艺术精神魅力,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禅学的长期浸润。在禅家看来,世间万象飘忽不定,将一心纠结于事物表象的执著,视之为向外攀缘的“放心”,禅家坐禅修行,便是为了脱去尘俗,把心收回的“安心”。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充满自信,不至走到自毙之路的生活取向,决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而是倡导在现实面前,承担起责任义务,在自我修行中,静化心灵,发扬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抛弃自私、狭隘的个人感情,培养起人性大爱,智慧地生活。

一个健全高尚的人格,在任何环境中是不会改变的,不是命运可以支配,也不是人为可以扭曲的。这种人格实现的愉悦感、幸福感,也就具有了绝对的价值意义。李琼久面对人生、社会,选择物我两忘、无适之适的生活,取另类积极人生态度,就本质而言,这是一种对现实更高层次的认识和超越,是更本真、更纯粹的艺术生活。

真正的艺术,不是世俗感情的介入,而是尘世无法找到的精神寄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脉中,永远洋溢着一种乐观情调,它强调人与自身以及天地的和谐。这种和谐亦如利剑,可以削去现实的痛苦、历史的忧患,劈开一条通往人生幸福之路。正如尼采所述:“艺术是人类的幸福,解放人类,唯有艺术……它把人们引向静寂的彼岸,给人以最聪明智慧的启示,俯察人间的千痛万苦,使他们顿悟。世间的伦理、好恶、真伪、美丑都贱如粪土。”

李琼久以博大的胸怀和超尘绝世的虚静之心,参乎造化,体现出对宇宙至高无上之物的沉思,具有宏大、磅礴、神圣之实;在静照忘求、忘适之适中潜伏着民族的自信和历史的生命,辉映出浑厚、深邃、旷古的内力之美。

同类推荐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困兽犹斗,写他的忍辱负重,写他的韬略智慧,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无奈苍凉,写他的内心圆满。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本书分为刘基、贞德、张居正等部分。
  • 男角

    男角

    没有一个男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本书中,梁家辉、刘德华、黄秋生、张学友、李宗盛、崔健、曾志伟、罗大佑、任贤齐、钟镇涛、秦汉、成龙、吴若甫、罗家英等14位影视界的大腕、名角专访,讲述这些明星人物不为人知的成长故事和他们的爱恨情愁。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临时应急会话宝典

    临时应急会话宝典

    本书主要是为英语口语学习者准备的,以句子的形式表达各种情况。句子中包括了实用的词汇及短语。对于有相同说法的词语或句子,书中也做了说明。本书以主题划分,分为十大主题,主题以下又划分为具体的状况,比如:逛街购物时如何讨价还价,挑选衣服;面试找工作时,应聘者如何自我介绍,面试者如何提问;身在外国时需要去药店、去医院等等,涉及日常生活、工作、出国等方方面面,读者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应急的那句话。同时还配备MP3,让你听到原汁原味的英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农门贵女

    农门贵女

    【这是一个正值风华正茂的现代女意外跌入了古代的穷乡僻壤的老套穿越剧】穿越人士所拥优势,一点不占。穿越不知是何朝代,一穷二白。穿越坑爹难觅良人,苦不堪言。唯有想法致富发财,苦尽甘来!养鸡、养鸭、放牛、放羊、样样不会。坑蒙、拐骗、烧杀、抢掠、样样在行!苏牧锦旁白:诸位,莫要看我本性无良,其实偶尔有些小善良。谁说只有在现代才能活的风生水起,这不,变身古代女,照样过得有滋有味!只是,如果身边能少了某个虎视眈眈的人,苏牧锦想,生活那会更圆满!只是,这可能吗?当然,答案是不。————————不可缺少的小段子分割线————————【眼缘篇】:“我觉得,我们不太适合。”苏牧锦望着对面的男子道,“虽然你各方面挺好。”男子挑眉一笑,“此话何解?”“你家世好。”指不定家里有些什么烦人的三姑六婆。“你长相也好。”一看就是四处招蜂引蝶的麻烦型。“薄唇性感,身材高大。”其实看上去薄情又滥情易伤女人心。“你还很有头脑。”其实阴险狡诈抠门骚包到了极点。总之一句话——肯定是个祸害。男人笑着,笑意未达眼底,“那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苏牧锦轻叹一声,深沉道:“其实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我觉得眼缘不够,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世界有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女人,你不要太过分!”【非礼篇】:“锦儿,我今天生日?”男人紧跟在苏牧锦的身后,不停的提醒着她。“所以呢?”苏牧锦眉头微皱,谁能告诉她这个男人还要黏着她几年。“我要礼物。”男人邪魅的嘴角微微上扬。“好——”苏牧锦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忽的抬起拳头,对着那人的俊脸砸了过去!挥过去的粉拳被他轻而易举地截住,他将人往怀中一带,他修长的食指轻划过她的面颊,挑起她的下颌,“此礼果然特别,我也回你一礼如何?”“什么礼?”苏牧锦咬牙。“来而不往非礼也,当然是......”顿了顿,而后俯身在她耳畔道,“非礼你!”言罢,张口咬上那粉嫩的耳垂。“变态,松口!来人啊,非礼了!”后记:所谓的猿粪不是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合适的人,而是在倒霉的时候刚好踩了一脚狗屎,苏牧锦不就是一不小心踩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猿粪,自此让她搭上了水深火热的猿粪列车,喜是良缘终成。本文一对一,伪种田,经商文,质量保证,内容虚构,喜欢的请支持!☆☆☆☆☆☆★★★★★★◇◇◇◇◇◇◆◆◆◆◆◆推荐好友新文:《福女降农门,痞夫来缠》:《至尊邪后》:
  • 深情入骨:再见,萧先生

    深情入骨:再见,萧先生

    五年时间,她以为两人是爱情,可最后,他要结婚了,新娘却不是她!“把孩子打掉,要多少钱尽管开!”林未晚才明白,他们之间,只是情人关系……
  • 我在港岛当警察

    我在港岛当警察

    林世颖穿越到一个港片融合的九十年代,风云起陆,龙蛇混杂,各个人物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是最残酷混乱的时代,却也是最美好腾飞的时代。带着一个逗逼系统,林世颖将在这精彩纷呈的世界,一步步走向巅峰。
  • 重生之带着夫君奔小康

    重生之带着夫君奔小康

    新书《悍妻当家:夫君,求不宠》已发,欢迎围观~沈绿穿越到一个穷山恶水的小村庄,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面对一群极品亲戚,沈绿开启了战斗模式,想找茬?想占便宜?想打秋风?去想吧!沈绿觉得这样也不错种种田,养养花,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有模有样,顺带把自己的小夫君培养成忠犬,可是为什么小夫君越来越黑化?不仅考中了举人,还考中了状元,总是顺带着各种占便宜吃豆腐,啊喂,老娘把你当儿子养的,怎么到最后养着养着反倒成了挣钱养家养夫君。
  • 执掌八方

    执掌八方

    十万天兵驻天楼,楼中公子戏飞鸥。白云悠悠随风去,天下之事掌中留。星汉万里通幽处,四宇长歌一叶舟。滕王阁上三杯酒,槛外江头花飞柳。山河犹记旧神州,一晃昔年万度秋。明月应知千万里,为君画作无数愁。
  • 亚兰斯利达

    亚兰斯利达

    染柒与改变他的人们一一相遇,从当红贵族到落寞的兽人少女,染柒感受着世界的变化。当神迹降临到他身上的时候,他也背负起了世界的恶意。从为帝国卖命的狗,到只为自己而战的黑骑士,染柒承受着来自旁人的偏见和不解。错的不是他,也不是世界。真正的扭曲必须由他亲手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