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600000032

第32章 大隐于市精神长存(1)

蜀中三杰异耀同辉

如果说二十世纪振兴中国画,上半叶是由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会聚的群体,还停留在对传统的守势,那么,下半叶由李琼久、石鲁、陈子庄等集结的则是创新开拓团队。

自古巴蜀多奇才,由蜀地走出的李琼久、石鲁、陈子庄三个“川蛮子”,是高踞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三位佼佼者。在那个特殊年代,三人皆因相同家庭出身背景遭遇社会遗弃。所不同者,石鲁早年投身革命,经战火烽烟和政治的洗礼,被锻造成一位富于战斗精神的红色艺术家。他以狂热的浪漫主义和对文人画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及天才创造,确立了当代画坛主流的领军地位。“文革”期间身陷囹圄,如狂如癫,以画代刀,如投枪匕首,发泄一世之激愤,狂歌当哭,以革命胆气和高山仰止的豪情,成为开拓创新的一代楷模。

与石鲁积极入世相左,平淡从容的陈子庄,一生厮守川西坝子,以“川猴子”的灵巧机敏,忘我物化,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逍遥于恬静的田园山丘,于天真烂漫中独得幽远清朗的林下风流,独享静照忘求、超凡绝尘的真趣,呈现的是一派恬静、潇洒、散淡之情,在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人生的大乐。

同样出世,李琼久兼有以上二人所得。虽同具时代苦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却超绝凡俗,讴歌自然,放怀山林,笔下放出光明灿烂一片。

若说文采风流,李琼久不及石鲁,若论形象思维敏捷,石又不及李;若说石鲁有吞吐古今、高山仰上之能,而李琼久则别具天马行空、恢弘博大之势。若说开拓创新,二人旗鼓相当;论道书法,石鲁有书无法,李琼久书胜于画。若从书画全才全能、全方位领域取得的均衡高度看,两人应属不分伯仲。

毫无疑问,蜀中三杰,各逞其才,高度并列,异耀同辉,难分轩轾,已成为承前启后,照亮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三颗明星。

天才气质

天才的本质,比起专为意志服务而产生的认识,更能达成强大的发展,这种异于常态的素质被定义为“剩余的异常”。这种直观认识的完全和强烈“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另一面,这是因为天才的头脑比凡人客观、纯粹而清晰之故。所以天才能洞察眼前世界,进而发现另一面世界。”(《叔本华论文集》)

李琼久的天才气质在于他的人生观、宇宙观中所表现出来,异于常人的智慧和真知灼见的判断能力,从以下几方面突显。

一、强大吞噬能力

李琼久耗去大半生心力,积累了雄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间涉猎西方艺术,汇通中西,终在晚年厚积薄发,图强变法,自成家数。他的艺术修为不仅统揽书画全领域,并对远古岩画、彩陶、甲骨、简帛以及雕塑、金石、岩墓石刻,秦砖汉瓦有深刻研究,文史、哲学、宗教、诗词、戏曲无不旁及,胃口之大,涉猎之广博,充分体现了他的吞噬能力。吞古化今熔百家于一炉,在书画全方位领域中,创造出无古无今,耳目一新,独具面貌的李氏书风、画风。因具有如此强大吞噬能力和超常创造发挥的,李琼久这样的天才艺术家,才能在“智慧异常剩余”的燃烧和生命成熟时的肯定洞达中,进入艺术的华严之境。

正是这种异于常态的吞噬能力,让李琼久的艺术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早在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他就以独具魅力的艺术创作征服了中国画坛,一时间,在国内为众相追捧,在川渝两地迅速刮起一阵“李旋风”。博得吴作人、华君武、刘海粟、石鲁等名家权威交口称赞,陈子庄、李苦禅、黄永玉、许麟卢、秦岭云、程十发、何海霞等老画家对他赞赏有加。在金陵,传说他“一张画震动了半个南京城”;在北闽,传他“无人能敌”(“一次在福建,有一位极具眼光的收藏家家中,挂满了如李可染、秦仲文、关山月等一大批当代名家的画,他把李琼久的画挂在正厅中央,对我说,墙上那么多名家的画,都当不了李琼久一幅画。”——苏国超口述)。强大的吞噬能力,铸造了李琼久这位一代天才画家。

二、激情充溢

有争议者认为:李琼久画得快,是激情画家。殊不知,这正是李琼久激情充溢,天才气质的特征之一。歌德曾说:激情是考验天才的试金石。拿他自己的话说:“我的画是有感而发……画之靠激情,没有激情作画是无病呻吟,平时要注意培养激情,没有激情不作画,我从来不作无病呻吟。”(李琼久旧稿)当艺术家的主体进入客体世界,并融入其间所获得的认识、体验,这是常人无法理解的。这时的艺术家已换上了一双儿童般的眼睛:天真、好奇、无邪,也最能接近朴素和崇高的纯真。这种感受系统和认识系统的优越性,越来越显示出与一般人的区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们通过艺术生活真谛的理解,而进到的高度兴奋,这便是激情。

李琼久守望传统,倾其心力投身大自然与山水共舞,与天地融为一体,在直观认识的强烈感知下,激发想象的灵感,油生感动,并由此撞击出生命的火花和想要把它呈现出来的冲动,便有了李琼久与一般画家不同的创作方法:无论画作大小,无论山水、人物、花鸟,也无论创作或是临场发挥,他从来不用炭条落稿,也无小稿在掌,只凭记忆,反复揣摸“腹稿”。只待激情所至,便解衣盘礴,尽兴挥洒,一气呵成。笔底激情燃烧,绽放生命火花,透出的是真知、真情,充实而发扬的世界,鲜活而生动的生命,难怪被石鲁赞之为“动笔为魂”。因长期保持与自然的直观亲近,为他源源不断地输入自然原始生命力,让他持续保持着充溢的艺术激情。

三、天生我才

强大的吞古化今能力,充溢不断的激情和无限创造的生命力,让李琼久的认识始终保持一种优势地位。有人会责疑,李琼久未有五车之学,甚至诗文未全,何来这种异乎寻常的素质

我们看到,李琼久不仅具有敏锐的观察、认识能力,而且比一般人的头脑更客观、纯粹而明晰。同时,他还具有平常人所不及的始终如一之勤勉、聪慧﹑顽强、坚韧品格,以及惊人的记忆力,甚至舍身求道、为艺术献身的宗教精神。李琼久仿佛是一个手拿探矿仪去寻找知识宝库的人,他无法教给别人,只能做给别人看,别人无法学到,也无法模仿,这便是天才。

人民的艺术家

李琼久超越自私狭隘和空幻的羁绊,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把满腔热情投向艺术,奉献人民。他说:“名利是过眼烟云,我的画一张不留,其他名人送的画也全部送人,我家没地方收藏。”他一生书画万千,走到哪里,画到哪里,画完送尽,一张不留、分文不取,两手空空,飘然而去,活在世俗,留下一片虚灵之地。

面对妻儿之死,断子绝孙之痛,李琼久忘躯赴道,从大苦大悲中崛起;面对荣华富贵,他宠辱不惊,淡然隐退,在“无为”、“虚静”中寻觅终极真理和至善至美的真实人生。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崇高的选择。从他笔管中流出的是血是生命,渗透在他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中出神入化的笔墨,不仅是对大自然的讴歌,也是对生命的热爱和人文关怀。这种建立在人性之上的普世价值,正是一个人民艺术家能打动千千万万人的心灵的根本原因。

也许李琼久的时代离我们太遥远,或笔者在讲一个古老的故事,让人们无法触摸到一个高贵的灵魂。当下,是一个充满浮躁的拜金主义时代,“用财富来实现艺术价值”似乎已成为天经地义的“真理”,许多人打着“实现自我价值”的幌子,大把大把地从民众中捞取钱财。李琼久一介布衣,视此为不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他已名声大噪之时,宁可乘火车啃干馒头,身着补丁衣服(李萍回忆说:八十年代李老师已很出名了,一天李师母叫我到他家帮李老师补衣服,还要我把被盖拆下来,将中间的破烂处剪开,两边缝合再用)。不愿应召赴京求取功名富贵,依然为家乡父老书画不止,无私奉献。他多次在书法中书写:“人民永远是艺术家的母亲。” 这人世,带给他无尽的贫穷苦难,他选择了隐忍、担当。他从来不去攀附权贵,能得到他馈赠的,几乎都是那些成天为生计奔波的市民百姓,他们中有工人、商贩、教师、职员、普通军人以及演员、宾馆饭店厨师、司机、服务生和田间劳作的农民等。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漫画一生 一生漫画:华君武传

    漫画一生 一生漫画:华君武传

    本书是描绘我国漫画大师华君武一生的传记式作品。作者从华君武的童年起笔,按照时间顺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位著名漫画家从求学到参加革命,以及建国以后从参加工作到最终辞世的生命历程。作品图文并茂,在展现华君武一生经历的同时,也带领读者赏析了华君武的多幅漫画作品,使读者对这位漫画家的创作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他的生平与思想。
  •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李自成第二卷:商洛壮歌

    李自成第二卷:商洛壮歌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自由的真谛:杰斐逊自传

    自由的真谛:杰斐逊自传

    该书是杰斐逊在77岁高龄时撰写的,主要是供自己和家人参考。从杰斐逊自己的角度叙述了他的经历以及他生活的那个史诗般的年代;时间上,从他出生直到1790年3月他担任华盛顿的国务卿为止。该书详细介绍了杰斐逊思想的精髓,《独立宣言》的起草背景和过程。
热门推荐
  • 楚辞

    楚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莫格拉封印

    莫格拉封印

    祁澄夜莫名其妙被带到了一个异世界精灵之乡,刚到这里就被一个叫做玄灵的不死族男人追杀。危难之际被暗夜精灵十夜所救,十夜说她是自己五百年前的妹妹。在暗夜精灵宫殿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女精灵,告诉澄夜,十夜救她实际上是为了把她当祭品,于是澄夜跟着神秘的女精灵离开了暗夜精灵宫殿,到了一处悬崖边上。女精灵称自己的族人是被澄夜害死的,将匕首插进了她的胸口。跌落悬崖的澄夜醒过来之后却发现自己没有死,被一对暗夜精灵老夫妇所救,从老夫妇口中,澄夜才知道,五百年前,叫做魅影的暗夜精灵公主杀死了光之精灵的圣女泌雅,而泌雅与不死族首领玄灵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于是暗夜精灵一族成为众矢之的,险些灭族。澄夜没有任何关于所谓“前世”的记忆。
  • 佛说佛地经

    佛说佛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的他们

    重生的他们

    “云儿”“你,你不是那个!”“不,我是你夫君!”………
  • 各自远扬

    各自远扬

    江心屿不知道怎么跟别人介绍藤木夏海,许多年后,这个男孩毫无预兆站在她的面前,一句“你好么?”打开了彼此心门。往事被一点一滴拼凑出原本的样子,他们之间究竟是怎么样的情感?心屿为了生存嫁给LJ,因为爱情又离开他。彼此相爱,为何心屿会选择离开他的身边?
  •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3卷。全书总分为五章,其中解放前的文论研究为一章,解放后的文论研究分为四章。按照系列套书的统筹规划,该卷秉承套书的总体要求,注重原生态,竭力走进国外文论引介与研究的历史,以欧美文论、日本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俄苏文论为经线,以学人、学说、学刊为纬线,细数百年来中国学人在引介和研究外国思想家的学说的道路上所做的努力,同时也见证了外国文论在中国的旅行印记。本书在梳理中反思当代中国的外国文论引介路径与接受格局上的现实问题,探索我国未来的外国文论引介的战略规划,研究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实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胡商 胡腾舞与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

    胡商 胡腾舞与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

    《胡商胡腾舞与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乃《太原隋虞弘墓》考古报告的续篇或者姊妹篇,试图通过虞弘和其他北朝入华中亚人,从几个侧面,展示汉唐之间黄河两岸的中西文化交流,旨在说明黄河两岸与丝绸之路的密切联系,揭示平城、晋阳在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以引起丝路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注意。
  • 清与

    清与

    她被灭满门,他救下了她。她要报仇,他要天下。互相利用。最终各自离开。
  • 暗坛

    暗坛

    蒙斯特魔殿之下的亿万丈处,有一座古老而又神秘的祭坛。祭坛由白骨铸成,其上还存在着一具具来自不同种族的尸骨。一天,一位神秘的存在意外被复活。他在熟悉而又陌生的魔界中游走,竟发现了一桩惊天的阴谋。魔界,也因此将被淹没在血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