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600000033

第33章 大隐于市精神长存(2)

人性,当是一切艺术追求最本质的核心。天才对于自身幸福的牵挂,往往非常拙劣,不为自身打算的精神是伟大的,反之,处处为自己着想的人,是卑微的。叔本华说:“而天才则多半陷于困境,一生潦倒落魄,因为天才常为客观目的而牺牲自身幸福。凡人的渺小,天才的伟大,其分际在此。”所以天才的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但他们所承认的事情,在后世才能被发现,而平庸的人只是和时代共生和共死。

耄耋之年,李琼久仍勇猛开拓,顽强拼搏,壮心不已。此间他尤喜画牛,并多次在《笨牛图》中题记:“余写笨牛一条,乃我也。”八十年代自号“九躬”,笔者曾讨教其意,他说:“我是向人民九躬大拜,鞠躬尽瘁。”他把自己一生的不幸化作光明、把苦难化作财富,奉献给他永远热爱着的人民。

人间难留是真情。李琼久离世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在他的家乡本土,许多见其人、得其书画,以及那些更多是未见其人、未收藏他书画的父老乡亲,依然深深地怀念着他,津津乐道传颂着他那些动人故事。李琼久将自己的生命建立在坚定的人性之上,闪烁着普世价值光辉。如果没有他身上这种人文关怀,决然不会像天上的星辰那样灿烂。这便是为什么在他去世二十多年后,他的家乡人民依然引以自豪,深切地怀念,传颂这位人民艺术家的原因。

藏舟于壑

生生死死,这是历来一直困扰众生的生命大课题。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圣人参悟出生死乃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倡导珍惜生命,求道不止。在海德格尔那里,亡故相当于“向终极的存在”,提出“向死而生”的命题,虽然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却显得悲壮了些。“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拒,攸然而往,攸然而来已矣。”到底还是庄子能参得透生死。

李琼久大起大落,一生充满悲剧色彩,面壁寻道,感悟人生,岁月悠悠一路走来。当年少青春,抱着美好的憧憬冲出穷山沟,只身来到牛华镇历练二十年;当马草湾死里脱生,惊魂未定接着断子绝孙,又把他推向生不如死的黑暗中;而后受断粮绝炊之苦,被逼四处逃亡、赶来赶去。在求生不得,藏身无处之际,问道峨眉,饱含深情挥写下《藏舟于壑》山水画,抒发了艺术家在苦难中的挣扎。

峨眉山下沟壑中溪水潺潺,“普贤船”浮动于峨眉河上(龙门洞峨眉河上,有一长35米、宽2米、高2.5米,石如船形,俗称“石船子”)。此景引发了艺术家的千般思绪万般惆怅,念古人先贤何以参得透这“生死”二字。

“藏舟于壑,藏山于泽”应该是可靠的了,但也不牢固,可能丢失,唯有“藏天下于天下”才是最牢固最经久的。生与死,苦与乐,这些都是人们无法回避的自然法则,只有忘掉那些因苦乐、生死带来的烦恼纠结,彻底抛弃“成心”,用虚静之心契合万物,哪还有荣辱、贫贱、生死之别呢 一旦明了这些道理,便可包容万物而心境豁达,放任悠然而生、淡然而死。如庄子所言,把金子埋进深山、珠宝沉入深渊,与万物融为一体,不为命苦、命短而悲哀,也不为得荣称贵而逞能,便可乘天地、御六气而游乎四海。

山水画《藏舟于壑》的大境界,是艺术家在峨眉山感悟先贤大智慧,反省人生,思考生死之道,超尘出世,回归自然,与万物融为一体,从而走出苦难,回归本心,追求生命的终极真理。

若说李琼久在《藏舟于壑》中,不是把人放在现存着的关联中,而是持守在心物交融相契那种原初的混沌境域内,那么晚年他在所书唐代诗僧清江诗集联中,却有另一番感怀。

经过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人生,历尽时代沧桑,饱尝人世辛酸,回望坎坷历程,李琼久不禁百感交集。1988年他八十一岁时,在病房中为救命的医院院长马敢明先生即兴挥写下“卷帘花雨滴,扫石竹阴移”一联。

此联集自唐代诗僧清江《长安卧病》一诗:

身世足堪悲,空房卧病时。

卷帘花雨滴,扫石竹阴移。

已完生如梦,堪嗟寿不知。

未能通法性,讵可免支离。

诗人感叹生命的渺小脆弱,如来去匆匆之旅,抒发了一生求道而不可得的遗憾。

庄子云:“而下与外生死无终始者为友”,提出“外生死”的生死观。诗人清江把人生看做天地间如阳光掠过的间隙,“扫石”之阴,一瞬即逝。世上万物从无至有,从有到无,无不蓬蓬勃勃而生,萧萧条条而死,面对这永恒变化着的自然法则,只有“安时而顺处”才能悟本得道。庄子没有对人生之苦短的叹息,正是这种“生死同一”,“薪尽而火传”的精神永恒观念,完全了彻底的美的关照。

此时的李琼久年逾八旬,眼疾加重,精力衰竭,心血管病变恶化,几经抢救,几度死里脱生,对死亡日益来临的恐惧也悄然而至。寂寞与孤独中的艺术家书写此联,大有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之惆怅。人生易逝,感慨万千,虽无“痛饮三百杯”之悲壮,倒有“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生不逢时之放怀,仰天直言“总有一天,我的画要为我说话”之豪情。艺术家追求永恒,向死而生,悲而不伤,愁而能壮。在这种达观中完成了一种永恒的存在,这不仅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计较、愁烦、纠结,同时也超越了生死。

大隐于市

“自古圣贤皆寂寞”,因为天才原本就是极少数,必然一生始终与孤独、寂寞为伴。纵情高歌的李太白,在寂寞中成就了千古“诗仙”的美名;在风雨飘摇的流放孤独苦旅中成就了一代文坛巨子的苏子瞻。与贫困苦难相伴一生的李琼久在艺术上大器晚成,独得辉煌。垂暮之年,依然过着贫病交加,居无定所的生活。虽已半盲,疾病缠身,还怀揣“翻天覆地大干一场”的雄心,顽强地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天才虽然可以无拘无束地倾注于写作之际,也可享有无上乐趣,但他们的一生并不幸福,不,应该说是坎坷落魄。”(《叔本华文集》)回顾李琼久的前世今生,这种“坎坷落魄”一直延续至今。

君不见,昔日被人们冠以“国宝”、“活文物”的一代天才艺术家李琼久,历尽辛风苦雨,饱尝人世冷暖炎凉,死后仍然无法摆脱孤独寂寥,凄凉地被遗弃在荒山中一抔小土堆下。他似乎与我们这个世界从未发生过什么关系。终被隐没于历史红尘之中,在中国近代画史上消失得无踪无影。难怪一代名流何海霞先生愤然疾呼:“美术界对李琼久是不公平的。早就该宣传他了,他是你们四川人的骄傲,要是他住在北京就不一样了。”时代为何导演出这样的历史悲剧 如果将我们的讨论继续追问下去,便可作出以下详解。

其一,时代错位。天才的创造能力或理解能力为常人所不及,也不是常人能直接理解和认识的,只有等到他们的后代子孙才能发现。正如一位叫威兰的外国人说的那样:“平常人对于最高的道德,毫无所觉,而只赞美那些平庸、低级的东西!”总之,世间充满了平凡、庸俗。天才的思考和作用大都与时代相矛盾,甚至与时代相抗争,曲高和寡,为世之不容,所以时代常常与天才失之交臂。

其二,伯乐不常有。平常人感兴趣的,都是那些平庸、低级的东西,他们看不见最高的道德和真正的艺术。又因天才站得太高,离人们太远,一般人看不到,也触摸不到,只有识别英才的慧眼,才能看到平常人看不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歌德在其《教训书简》中说:“模仿是人的天性,虽然人们不承认自己的模仿。世界很难得到识英才的慧眼,够资格评价英才的也不多。”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在的道理。李琼久生前,身不逢时,死后默默无闻,只有寄希望于来者。

其三,天才的宿命。古代隐士避世归隐,是在有条件入世而选择的主动逃离。孔子曰:“明其道,不计其功,正其义,不谋其利。”李琼久以仁存心,以德存心,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与民由之,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追求自由,担当患难,无私奉献,逃遁出世,取另类积极人生姿态。这种高风亮节的崇高人生取向,成就了他一世的艺术辉煌,同时也注定了被隐没的宿命。

其四,时代的悲哀。智慧所用之处,只有在一定的自然场合,天才只有在被理解的客观环境中,才有可能被接纳。他们追求绝对自由,在无拘无束地倾注全力创造之际,可以尽享无上乐趣。然而,因他们的作品已超越世俗,投向遥远的未来,不容易为时代所理解,不能获得世俗的奖赏,这便是时代的悲哀。

当下是一个充满各种诱惑的浮燥时代,芸芸众生皆神驰于名利之端,心鹜于得失之极,道德、崇高被踩在脚下。艺术已成为谋求钱财的美丽幌子,真诚蒙羞,良知被吞噬,真理、天才必湮没在这场名利争夺厮杀的滚滚红尘中。如此,一个天才被抛弃,被埋没,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道隐没,斯人已去。

一个声音依然在寂寥的时空中回荡:“我的画总有一天会为我说话。”

同类推荐
  • 日本首相评传

    日本首相评传

    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本书将为你揭示日本首相的故事。
  • 刘大响自传

    刘大响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刘大响自传》是作者刘大响院士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童年、求学生涯以及为我国航空动力事业奋斗的历程,尤其是以亲身经历讲述了高空模拟试验台、高推预研、中推核心机和先进高性能发动机的预研和研制过程,以及呼吁国家重视航空发动机、国产大飞机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经历。
  • 中华将帅故事

    中华将帅故事

    战争造就将帅。将帅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勇敢勇猛,冲锋陷阵,用血与火书写了威武雄壮而又残酷血腥的篇章。中华历史上的有为将帅,大多是杰出的军事家,有的还是军事理论家。《中华将帅故事》从众多将帅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十三人,采用故事形式,真实地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中华将帅故事》展现将帅的风采,讴歌将帅的功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从中吸取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军队,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战斗,哪怕流血、献身也在所不惜!
  • 捍疆卫土张自忠

    捍疆卫土张自忠

    《捍疆卫土张自忠》小说从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开始,重点描写张自忠喜峰口抗战、台儿庄抗战等抵御外侮时的忠勇英烈。即使在担任天津、北京市长期间,因为特殊的岁月,主要的作为仍然是和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全书不仅较完整塑造了张自忠的形象,更以流畅凝练的语言,把一些次要人物和小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达到了史实性、艺术性和可读性的统一,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撼人心魄的民族沉重感。
  • 希拉里传:我想成为那个冠军

    希拉里传:我想成为那个冠军

    作为第一个在韦尔斯利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学生;第一个罗斯律师事务所女性合伙人;第一个在联邦法院大陪审团前作证的“第一夫人”;第一位竞选公职的“第一夫人”;第一位纽约州女性参议员;第一位竞选美国总统的前“第一夫人”——在以前“第一夫人”身份走进美国国务院后,希拉里又开始了角逐总统的历程。本书通过探寻希拉里每一个不为人知的人生细节,编织与众不同的人生节点,勾勒出客观真实、主观倾向的希拉里,旨在带你认识不一样的美国,了解人前人后最真实的希拉里。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末世大魔王

    重生之末世大魔王

    【认真讲故事,走过路过别错过】重生末世,开局六个娃!怎么办?很急!在线等!!!作为一名末世的孤儿院长,求助要怎么才能快速搞定这群嗷嗷待哺的大魔王?
  • 草莓夹心糖

    草莓夹心糖

    人前,所有人都认为慕少不近女色,冷酷无情。直到——有人看见高高在上的慕少蹲下拉着一个女生的小手哄着,抱着。于是,全校都知道了慕少宠一个女生上了天。[甜宠+++][1V1]
  • 最美唐诗

    最美唐诗

    诗可以延伸出通向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路,包括宇宙和心灵;世界上任何一条路最后都会归于诗,哪怕这条路一开始和诗南辕北辙。关于诗歌,人们的审美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旧有的唐诗选本未必适合现在的时代,《唐诗三百首》是清代的蒙学读物,《唐诗选》也已经是几十年前的选本了,带着那时特有的时代烙印。这本《唐诗的唯美主义》,选讲的是一些风格上带有唯美主义倾向的诗歌,是唐诗中最美丽的那些作品。
  • 浑噩纪

    浑噩纪

    神,魔,妖,人,鬼,仙,诞生的历史之初。
  • 狡猾的狐狸先生

    狡猾的狐狸先生

    狐狸总裁仿佛似对白小朵一见钟情,因此她的闺蜜、他前女友都挖陷阱要陷害她。她不受他狐媚诱惑,他偏偏要祸害她。每当她给他爱慕者折磨到够呛,他充当英雄来救她,便要亲亲抱抱、举他高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恋:妖孽太倾城

    绝恋:妖孽太倾城

    月黑风高不眠夜,趁着酒醉,爬上他的床,钻进他的怀...暴君,本姑娘用一夜风流买你的江上如画。本想抹抹嘴走人,哪想男人太痴情,骗了江山又骗心。。。
  • 如玉如阳

    如玉如阳

    为了母亲和海境未来,海境公主逃离王宫寻找击败暴虐无道之君的方法,却巧遇高师,在师门寻找到母亲与旧人当年的故事,又发生了一系列让人难忘的事件……
  • 没人看见你站在那里

    没人看见你站在那里

    灵莉感觉巨大的麻烦压在了自己身上。她眼前浮现出刘忠的脸。终于这样让刘忠说准了。她感到自己在作孽,在糟践自己,她拿了通知书,丢下一捆钱说谁也不欠谁的,然后摔门而去。灵莉没听清何主任在后面喊什么,也不想听。外面的空气十分新鲜。灵莉站下来深深地呼吸了一口,顿觉全身上下轻松了许多。这阵子她不再想什么了,生活如此,你被搅在里面,有时无法脱身。
  • 祖之光明

    祖之光明

    三千世界,五千梦幻,世间万物皆为轮回。一个低级宗族中唯一的天才遭人陷害,因祸得福,手持神器,拥有顶级肉身,从此踏上开挂般的人生。千年前的一场大战,世间暂时太平。危难将近,他要担负起拯救时空的责任。光明所至,斗天穹,破乾坤,主宰万物。
  •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既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最适合初学者的门径,本书由此入手,为普通人入门、理解和掌握阳明心学,第一次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体系。心学绝非空泛的理论,王阳明最重“事上练”本书抓住心学要领,并以王阳明亲口所述的事例、譬喻乃至其本人的故事说理,娓娓道来地直抵心学思想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