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0900000013

第13章 卓尔不群的建筑成就(1)

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些奇迹有的已经被掩埋在历史的风沙中,有的依然高高矗立着,向人们诉说着过往的一切。他们不仅在建筑方面成就非凡,还在艺术方面颇有建树,甚至在科学技术方面硕果累累。人类许多革命性的发明,比如轮子、地图、船、六十进位制以及天文学的起源等等,都可以追溯到巴比伦文明。此外,这里还是世界上最早的法治国家,颁布了最早的法典……这些令人惊叹的卓越成就,为以后的希腊、罗马文明奠定了基础。

古城遗址的重现

在考古挖掘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之前,在此生活的阿拉伯人并不知道古巴比伦这一文明的丰富内容,更没有继承和保护相关文化遗产。当时的城堡已经变成废墟,现存的两河流域的古代遗址很多,如乌尔城邦遗址、拉伽什城邦遗址、巴比伦城邦遗址、尼尼微城邦遗址等。

乌尔城邦遗址

乌尔遗址是苏美尔时代的重要城市遗址,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城市遗址,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它位于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约300公里的穆盖伊尔。乌尔城是乌尔第三王朝的首都,是当时两河流域南部宗教和商业的中心。公元前4世纪时,因幼发拉底河发洪水,而被迫改道,使乌尔城周围的灌溉系统受到毁坏,乌尔城逐渐衰落,直至完全湮没。

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对乌尔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经过数十年的地质勘探,在乌尔城遗址的早期地层中,发现有两种文化,一种是欧贝德文化,另一种是乌鲁克文化。晚期地层堆积分属苏美尔早王朝及以后各年代。这一遗址的挖掘,为研究两河流域南部早期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乌尔遗址最有价值的当属乌尔王陵和乌尔塔庙。从乌尔王陵中出土了大量古物,为解开苏美尔文化之谜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而乌尔塔庙是现存最早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塔庙遗迹。乌尔塔庙是苏美尔人在公元前2112年—公元前2095年乌尔纳姆国王统治时期建造的。由于条件有限,建筑材料主要使用的是砖,虽然年代久远,但非常坚实。其基底长64米,宽46米。乌尔塔庙一共有3道台阶,而且每道台阶都有100级。在两个平台之间还有一道门廊。想要通往塔庙的顶部和祭奉神南努的小圣坛,还有经过一道台阶才能到达。乌尔塔庙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涤,但大部分都还保存完好,依然矗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依稀还能见到昔日的原貌。这是苏美尔人给世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圣经》里也有对乌尔城的记载。据说,它是犹太人始祖亚伯拉罕的出生地。亚伯拉罕出生后就居住在乌尔城,那时的乌尔城四周绿意盎然,位于一片农田之中,而且还有一条护城河。现在的乌尔则处于一片几乎被沙丘覆盖的沙漠区,再也找寻不到当年的影子。

巴比伦城邦遗址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千米处,有一座著名的古城遗址,它就是象征着两河流域文明的巴比伦城遗址。

巴比伦城位于两河文明的中心地带,它依水而建,缓缓的河水从城中流过,既给巴比伦城增添了姿色,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为这座城市建立了天然的屏障。它处于两河流域交通要道之上,是各地商旅必经之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正因为这个缘故,在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它才能由一个小小的村落发展成为巴比伦城邦,成为汉谟拉比王的都城。从那以后,巴比伦城便成为了古代最宏伟的城市。

我们今天见到的巴比伦遗址,并不是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城。这座城市在后来的一场王室内战中被毁灭了,城墙被铲平、神像被搬走,房屋被烧光,人们被迁走。整座城市成为一片废墟。此后,亚述王阿萨哈东重建了这座城市,但整座城市的完工是在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期。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巴比伦城遗址,是新巴比伦时期的都城遗址。

整座巴比伦城占地达2100英亩,规模宏大。在这个城市,还有一条长约18公里、高约3米的城墙护卫着它。建筑物琳琅满目,到处都是金碧辉煌的建筑。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一书中,这样写道:“就其壮丽而言,它是我们所知道的任何其他城市难以相比的。”可见,当时的巴比伦城是多么的雄伟。

这座城市的辉煌与壮丽,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早已被风沙遮盖住了昔日的容颜。随着考古学家的发掘,它才得以重见天日。

在发掘中,最早发现的是巴比伦城墙的残垣断砖。巴比伦城墙有内外两墙。内城墙,主要是用于保卫城内神庙和宫廷。城墙高大坚固,是由坚固的大砖砌成,这些大砖都是煅烧过的,非常结实耐用,灰泥用的是沥青。城墙上面绘有雄狮、雄牛、神龙等浮雕,虽然历经千年的磨蚀,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城墙很宽,让一辆四匹马拉的战车掉头都绰绰有余。为了加强城市的防御,城墙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坚固的堡垒。城墙下有深深的壕沟和土城,可谓固若金汤。西城墙屹立在幼发拉底河岸,不仅是一道抵御外族入侵的天堑,还是一条坚固的大堤,静静的守卫着这座城市。

希腊大诗人荷马把巴比伦城称为“百门之都”。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巴比伦城有100座城门。据希罗多德记载,巴比伦有100座城门,而且每座城门都用青铜铸成。奇怪的是,经过考古挖掘,巴比伦内城大概只有10座城门,加上外城的城门,也不会超过20座。有人推测,希罗多德应该是把整个城市社区的小门也包括在内。

离巴比伦内城墙不远有一道外城墙,它的主要用途是当有战事发生时,可以让城外的百姓入城避难。内外城墙之间,是一般百姓居住的区域。他们在这里,从事着各行各业的活动,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色。

巴比伦最宏伟的城门,当属伊什塔尔门,因供奉着伊什塔尔女神而得名。伊什塔尔是巴比伦神话中掌管战争和胜利的女神。城门由两个规模和形状完全一样的门并联组成,在城门旁有坚固的碉堡。高达12米,每道门有4个望楼,望楼与望楼之间有拱形过道相连,门墙和塔楼上镶满蓝青色的琉璃砖,砖上绘有雄狮、公牛等浮雕。每块浮雕高约90厘米,共有575座。整座伊什塔尔门显得庄重、雄伟、大气。

进入伊什塔尔大门,是一条宽阔的中央大道,宽约24米,长约几百米。这条大道在当时是供宗教游行时用的,因此被称为“圣道”。地面上铺着白色和玫瑰色的石板,石板上还刻有楔形文字的铭文。圣道两旁的墙上装饰着白色和金色的狮子像。每当巴比伦举行新年庆典时,神庙祭祀都要浩浩荡荡抬着马都克神像和其他神像游行。

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建设,巴比伦城变成了一座繁荣的城市。但是,由于其建筑材料是砖,不可能像巨石建造的城市那样坚不可摧。当波斯人的铁蹄踏破巴比伦时,这座城市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亚历山大时期,巴比伦沦为战场,遍地都是尸骨残骸的凋敝景象。塞琉西王朝时期,巴比伦开始荒漠化,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开始大规模迁移,最终巴比伦消失在风沙中。

为了发展旅游业,1978年,伊拉克政府制定与实施了一项修建巴比伦遗址的计划,在遗址上仿建了部分城墙和建筑,在城内修建了博物馆,陈列了出土的巴比伦文物,其中,尤以一块高逾2米的黑色闪绿岩石碑的复制品最为珍贵,石碑的上半部是镌刻太阳神将权标授予汉谟拉比情景的精致浮雕,下半部则为用楔形文字记载的《汉谟拉比法典》全文。此外,伊拉克政府还在巴比伦遗址和巴格达市内依据古代的遗迹和资料重建了宁马克神庙和空中花园。这些修复,使得这座城市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尼尼微城邦遗址

尼尼微城位于巴比伦城北部500多公里处,处于底格里斯河与大扎卜河交汇之所,是两河流域北部的交通要道。辛那赫里布继位后,为显耀自己的战功,便把亚述的都城从杜尔沙鲁金迁到了尼尼微,并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和兴建。到了亚述巴尼拔时期,尼尼微已经成为一座宏伟、壮丽不逊于巴比伦城的都城。

尼尼微城建在一个高差25米的山坡上,底格里斯河从城市的北部缓缓流过。与巴比伦城一样,尼尼微城也有内外两重墙。内墙比较矮,建有城塔。外墙较高,城内建有许多神庙和宫殿。

尼尼微城与西亚各城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这里有很多王家园林的建筑,修建了众多花园。为了浇灌这些花园,保持生机,特意把底格里斯河水引过来。尼尼微的一个城门甚至被命名为“花园门”,据说辛那赫里布曾建造了一个花园,这个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许多树种是从很远的地方引进过来的。亚述巴尼拔非常喜欢这个花园,在出土的铭文中曾这样记载:“运河的水从上而下流入花园,园内充满了芬芳,水珠像星星一样在花园中闪闪发亮。石榴树上长满了像葡萄一样的串串果实,微风中送来了一阵阵清香。我——亚述巴尼拔像只老鼠似的在花园里欢快地不停地收获果实。”

为把这座城市建好,辛那赫里布亲自规划这座城市,在尼尼微建造了几条重要的官道。官道宽敞笔直,大道两旁排列着房屋,房屋高低不一,但并不挤占大道。辛那赫里布的王宫在尼尼微的西部,宫殿建筑在人工平台上,宫墙用云石建成,外部用精美的浮雕和塑像雕饰。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吉尔伽美什雕像和都城的保护神雕像。在王宫内部也有大量的浮雕,就其内容来看,主要表现国王游猎或历次出战的情景。在游猎中,浮雕中的国王英姿飒爽,有的跃马持箭,有的弯弓射箭,而猎物也凶神恶煞,威风凛凛,在这种强者的对决中,最终以国王的胜利而告终。这些浮雕不光是力赞国王的勇敢、英勇,而且还表现了士兵严格的纪律和勇敢的精神。在征战浮雕中,则有很多烧毁城市、残杀百姓、抢夺财产的恐怖场面,一旁的铭文还将此当作战功来吹嘘,让人惊骇不已,反映了亚述军队的残忍。

正是因为亚述人崇尚武力、穷兵黩武的种种残暴行为,尼尼微逐渐陷入仇恨的火海中,最终在米底和巴比伦联军的包围下功亏一篑。除少数军人拼死杀出重围外,其余将士全部被杀死,国王在王宫里也被迫放火自焚,整个城市彻底毁灭。强大的亚述帝国随着尼尼微的灭亡而被湮没在历史里。

苏萨城邦遗址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说过:“谁要是占有苏萨的财富,谁就可以和宙斯斗富。”人们不禁疑惑:苏萨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说?

在一般情况下,都城存在的时间往往要比国家存在的时间要短。但是,有一座古城,却正好相反,它就是苏萨城。这座城市是伊朗文明最早的发祥地,距今已经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大约要比伊朗人建立的国家要早五千三百多年。它作为伊朗土著居民埃兰人的都城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而有“先有苏萨城,后有伊朗国”的美誉。

埃兰时期的苏萨宫廷,在城市西北部的卫城之内。这座卫城并不是依地或河而建,而是建在人工修建的土丘上。在它后面是卡尔黑河,但它要比卡尔黑河岸高33米,比市内其他地方也要高出6米,是一座固如金汤的城市。即使非常坚固,但也没能抵挡住亚述人的金戈铁马,终究难逃毁灭的命运。

早在古波斯帝国建立之前,苏萨已经作为波斯的都城而存在了。居鲁士大帝时期,苏萨位居帝国四大都城之一,并大规模在城内修建宫殿。为什么要在苏萨修建宫殿呢?他们认为埃兰人是伊朗最有文化的民族,波斯人需要埃兰人的才智,想依靠他们来治理国家。当时政府的行政官吏,特别是管理经济的官吏,几乎都是埃兰人。

大流士大帝时,开始全面修建苏萨的宫廷建筑。他下令修筑苏萨宫廷的命令,一直保留到现在。这个诏令是用古波斯、埃兰和巴比伦三种文字写成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就是我在苏萨建立的宫殿。其材料来自远方,其地基挖得很深,直达岩层。地基挖好之后,再用碎石填满。部分地基深四十埃尔(约合十九公尺),部分深二十埃尔。宫殿就建筑在这个地基上。凡挖地基、填碎石、做砖坯,都是由巴比伦人完成的。雪松是由黎巴嫩山区运来的。亚述人把它运到巴比伦之后,卡里亚人和爱奥尼亚人再把它由巴比伦运到苏萨。柚木是由犍陀罹和克尔曼运来的。这里使用的黄金是由萨地斯和巴克特里亚运来的。这里使用的贵重青金石和光玉髓是由索格底安那运来的。这里使用的绿松石是由花拉子模运来的。白银和扁木是由埃及运来的。这里使用的装饰宫墙的材料是由爱奥尼亚运来的。这里使用的象牙是由努比亚、信德、阿拉霍西亚运来的。这里使用的石柱是由埃兰阿比拉杜斯地方运来的。那些加工石料的战俘是爱奥尼亚人和萨地斯人。那些制造金器的金匠是米底人和埃兰人。那些制造木器的人是萨地斯人和埃及人。那些做砖坯的人是巴比伦人。那些装饰宫墙的人是米底人和埃及人。大流士王说:“在苏萨,凡是已经下令要建立的那些雄伟建筑,那些雄伟建筑就必须建成。”

这个诏令,向我们展示了修筑这个宫廷所需的材料和工匠。使用的材料来自15个地区,从遥远的中亚和印度,再到埃及和希腊。参加宫廷建筑的工匠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至少是5个民族的人,这还不算运送材料的居民。诏令中明确提到所需的建筑材料有12种,其中多数是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的,大概只有碎石和砖坯是就地取材。可以说,大流士一世几乎动用了帝国的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修建这座宫廷。

同类推荐
  •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本书内容包括:入海口、镇海堤、三江口、宁海桥、涵坝闸、熙宁桥、木兰陂、南北洋、石马街、坝下城、虎啸潭、东西乡等。
  • 百家争鸣与大一统:春秋战国秦汉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百家争鸣与大一统:春秋战国秦汉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武士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武士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有人说武士道的价值核心是“忠”,有人说是“仁”,这本书则说是“义”。那么什么是武士道?本书全面地为我们展示了“武士道”全貌。作者是著名国际政治活动家、农学家、教育家,他是从1984年到2004年间流通使用的5,000日元的币面人物。本书据说让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得非常入迷,一夜之内看完,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
  •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本书通过对上海市电影产业的重点企业、机构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了解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发展个案和特点进行深入剖析,用比较丰富的材料和事实数据,全面概括和描述了上海电影产业在政策制定、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等产业链各方面的详细情况,评述了2011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状况。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杨译童书经典:格林童话(下)

    杨译童书经典:格林童话(下)

    《格林童话(下)》是世界闻名的童话故事,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其内容广泛,反映了正义与邪恶、诚实与虚伪、智慧与愚昧等极具人生意义的主题,表达了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有益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一版《格林童话(下)》包含《蓝灯》《灰姑娘》《白雪与红玫》等名篇,并由著名德语翻译家杨武能教授翻译,在准确性与趣味性,以及译作的可读性上都保证了上佳质量,可以说是《格林童话》众多版本中的权威版。
  • 重回九四

    重回九四

    乡村文,重生文,半现实文。九四年的村味,贫穷的自己,可怜的丫头,年迈的爷爷,生活的重担,这些都压在郭去身上,看主角如何在农村走出一条致富路来,这是很真实的致富经历。本书基本不装逼,不是爽文,只在虚幻之中求那么一点真实。 群号:236301568,加群时的答案:雨中雨夹雪
  • 妖娆嫡女惑天下

    妖娆嫡女惑天下

    前世她收敛锋芒,帮他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结果也因他而成为过街人人喊打的“被小三”。今生在这个男子为尊的古代,女子只是附属品,又何谈爱情,只怪自己太傻,现在撕开爱情的伪善,冷心薄情,宁与青灯为伴,孤老一生。停,停,停,某女主:“说好的江湖呢?我的武侠梦呢?怎么变成凄惨悲情的故事了,重新写……”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女子追寻武侠梦,顺便捞了一个金主的热血女强文。【小剧场之一】“你这一身紫衣,天天穿不腻吗?”“你不知道江湖上如何称呼我吗?音刹紫衣,我这一换行头,破坏的是我好不容易在江湖上积累的形象,懂不!”司徒明静掏掏耳朵,“我的意思是,你衣服右边袖口上有一块污渍,这是得多久没洗衣服了?”……【小剧场之二】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只黑影从窗口跳进司徒明静的房间,唰地一声,被一阵掌风刮倒在窗外大树上。黑影无奈,喊道:“静儿,是我……”司徒明静揉了揉眼睛,道,“我还以为是一只猫呢。”黑影:“……”司徒明静继续道,“有门你不进,非得爬窗,你说你好好换着人不做,却要做猫,何苦呢?”黑影吐血怒吼道:“是谁说过的戌时不准找你!”
  • 甜蜜逃婚名门天价妻

    甜蜜逃婚名门天价妻

    何思行用沐溱溱做赌注。苏家催婚在即,苏攸宁还清何思行欠下的债务,娶了沐溱溱。
  • Barrack-Room Ballads

    Barrack-Room Ball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仙从高武开始

    修仙从高武开始

    萧遥继承了父亲留下的极限武道馆,在被人设计陷害的情况下,武道宗师系统开启了。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就能获得极品武功秘籍。继承父亲遗志的萧遥开始了他的武道宗师之路。他将完成挑战所获的武道秘籍纳入自己的武道馆之中。随着武道馆的门徒越来越多,极限武道流也被发扬光大。引起武术热潮的萧遥,也被黑暗实力所注意,魔掌渐渐伸向了他……热血激斗,天下我徒,纵横四海,逍遥世间。
  • 仙无常有

    仙无常有

    (新书风来云起正在更新中)仙路崎岖,仙无常有,且看一个女子的青云之路。通天无路,无尽海无涯,苍梧百年。鬼域难渡,天水逢奇缘,大荒不荒。神州九域,天脊在天边,魔道相嫌。仙无常有,万星海无边,太虚道现。粉丝群:472959820
  • 无公害肉牛高效饲养技术

    无公害肉牛高效饲养技术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门类齐全,技术方法先进,专业知识权威,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世界军事百科·第三卷

    世界军事百科·第三卷

    本书全面介绍军事学科中兵器的发展延革、历史上的典型战例、军事经典名著。内容包括:中外军种兵制的历史发展、现代军事高科技的发展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