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1900000017

第17章 万象(1)

俞可平教授也提出政治必须往这个方向改革,他还提出了一个很好玩的概念,叫做增量政治改革。什么叫增量政治改革呢?请注意,不是说渐进的政治改革。过去经济改革讲渐进,他现在讲增量。增量的意思就是假设我们每个老百姓都有自己的公民权利,有基本人权、自由和政治权力,而这些量我们要好好保存,不能够再侵犯它,不能够再剥夺它。曾几何时,我们的社会没有公民社会可言,政府是牢牢掌握一切的,而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要保存好我们的公民权利,改革就是要增加这些权利的数量,慢慢增加它的分量和质量。我觉得这话跟温总理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公民政治权利要不断地......

《民主是个好东西》

建立动态的和谐社会

我们平日里选择阅读图书,有些是因为作者说的话很重要,文采也好,所以选择读;还有些书则是因为形式,或是它出现的时机跟它所谈论的内容隐隐约约预示着当前某些局势的发展。《民主是个好东西》就是这样一本书,作者俞可平教授。这本书其实并不是他写的,而是将他的访谈记录结集成册。

俞可平是我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政治学博士,是很重要的政治学家,曾经写过很多重要文章,做过不少创新研究,同时,他又是中央编译局的副局长。中央编译局这个机构本来负责的是马列主义著作的编辑、翻译和研究。但是最近几年中央还赋予他一个任务,就是对中央的政策提供意见。于是很多人就称这位俞可平教授为中南海的“文胆”和“智囊”。这本书里有一些记者曾很坦率地问到他这个问题,他否认了。至于这本书为何忽然很受关注,除了因为他特殊的身份外,还有这本书的书名《民主是个好东西》。

曾几何时,“民主”、“人权”、“自由”这些概念我们都是不大欢迎的,觉得是舶来品,甚至觉得跟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有冲突。但是我们在这本书的序言里看到俞可平教授很公开地说“民主是个好东西”,这话讲得非常刺激。

“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其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还要与老百姓平起平坐、讨价还价。”那么他们当然就会不满了。不满还不能明讲,不能说自己反民主,那他们说什么?他们就说“民主不符合国情,民主的条件我们还不够成熟,你看我们公民素质就是不行”。紧接着又说民主的毛病如何如何多,民主会带来多少多少危害,你看台湾。所以结论是“民主政治不会自发运转”。即便如此,俞教授依然认为:“民主改革是必须的,民主是可遇的,而且民主是中国应该走向的道路。”

说到道路要先介绍一下这几年在国际政治学界很流行的概念:Goodgovernance,这个Goodgovernance跟Goodgovernment是不一样的,英文里面government就是指政治,而governance讲的是管制,好的管制跟好的政府、好的统治是不一样的。就传统而言,我们看一个国家情况好不好,是看这个政府做得好不好、效率高不高、廉不廉洁。但是俞可平教授就说现在西方国家,大家都流行谈的是governance,而governance强调仅仅政府好是没有用的,还要整个公民社会跟政府相互配合。

以往我们觉得所谓管制就是这个社会要想健康有效地运转就必须有一个很好的政府。但是时代不同了,政府不能再决定一切了,现在全世界有越来越多非政府组织、民间机构以及商业力量。这个社会要正常地运转,要达到良好的管制,需要公民社会跟政府共同合作。所以Goodgovernance指的就是公私之间、官民之间的良好的互动与协作,中国也一定要走这样的道路。

问题是中国有公民社会吗?俞可平教授对这个问题做过很多研究,他很肯定地说,我们绝对有一个公民社会的存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越来越多的NGO、NPO这样的非政府组织,它们都是民间团体,是公民社会的一部分。所谓的民主改革,就是要依赖他们跟政府一起改革,一起推动。

很多老外观察家都特别关心中国的民主改革和政治改革,老是拿这个东西开涮,提问题。或许从前老一辈里还有很多人很忌讳这些,但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外国记者问题的时候就说到,我们现在村一级正在做民主选举,等到这一级搞好了,将来也会一步一步慢慢往上搞的,这话在外国引起很大的震动。

俞可平教授也提出政治必须往这个方向改革,他还提出了一个很好玩的概念,叫做增量政治改革。什么叫增量政治改革呢?请注意,不是说渐进的政治改革。过去经济改革讲渐进,他现在讲增量。增量的意思就是假设我们每个老百姓都有自己的公民权利,有基本人权、自由和政治权力,而这些量我们要好好保存,不能够再侵犯它,不能够再剥夺它。

曾几何时,我们的社会没有公民社会可言,政府是牢牢掌握一切的,而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要保存好我们的公民权利,改革就是要增加这些权利的数量,慢慢增加它的分量和质量。我觉得这话跟温总理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公民政治权利要不断地扩大,这就是民主改革。

此外,增量改革跟渐进改革还有一个不同,它虽然也讲究平缓,讲究有程序的改革,但是到最后,必须有一个从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改革必须要有突破性进步。就像当年邓小平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把市场经济的概念注入进来,不就是一个突破性的改变吗?我觉得这些观念都非常值得重视。

最后,俞可平教授还对当前我们讲的和谐社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上面施高压,压下来,老百姓乖乖听话没有意见,这是静态的和谐社会。而我们真正要的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和谐社会。举一个例子,北京以前是严令禁止放鞭炮的,这叫静态,是强行压制下来的,就像我们筑堤防去堵洪水一样。但是现在可以放鞭炮了,只不过是“限放”,而限放就能够控制鞭炮的质量,控制它的来源,以及什么时候放,在什么地方放。类似这种搞法就是疏通性的,像疏通洪水一样。这样形成的社会才叫动态的和谐社会。

作者小传

俞可平,政治学博士、教授。现任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哲学、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全球化、治理与善治、公民社会。主要著作:《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民主是个好东西》等。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启蒙与救亡的纠结

如今我们讲的“五四”指的不是一个狭义的政治性事件,不是1919年5月4日那天发生的事儿,而是一个贯穿社会文化政治各领域的综合性运动。它时间跨度较长,内容较庞杂,参与的人员也非常多样化。关于这个运动,后人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诠释,想去了解它到底起到什么作用,主题是什么,意义又何在。过去20年来,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李泽厚先生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里面的阐释。

李先生是中国现代非常有名的一位哲学家,上世纪80年代,他对美学和康德哲学的研究曾名震士林。我记得他那本《批判哲学的批判》讲的是康德哲学,明明写得非常专业和技术化,但不知道为什么,80年代文化热那阵子每一个人都会拿着它看。你会发现那些文艺青年们就是再看不懂也要拿来看,真是个奇怪的现象。而这本《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是1987年出版的,里面有一篇文章特别重要,叫做《启蒙与救亡》。

“启蒙与救亡”是李泽厚先生对于“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动向的主题式掌握。他说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不是政治而是要搞文化,它的目的是要改造国民性,摧毁旧传统,把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意识形态的思想改造和民主启蒙工作上。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目标看起来政治性还不强,但是书里说到:“从一开头,其中便明确包含着或暗中潜埋着政治的因素和要素。”李泽厚引了陈独秀的话:“觉悟之觉悟,仍然是指向国家、社会和群体的改造和进步。”在这里我们看到,虽然“五四”,尤其是它之前的新文化运动都强调启蒙,但由于“五四”是个爱国运动,于是就把“救亡”的主题也引了进来,而“救亡”与“启蒙”是彼此纠结不清的。比如说,为什么中国人需要启蒙呢?说不定就是为了要救亡。

书里提到以启蒙为目标,以批判旧传统为特色的新文化运动,在适当条件下,遇上批判旧政权的政治运动时,两者一拍即合,彼此支援,马上就干柴烈火,一起上了。书里还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五四”时有一些激进青年批判孝道,他回家跟父亲说,我以后不再叫你父亲了,以后就管你叫兄弟,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之所以如此,为的就是追求解放,要从家庭的牢笼和过去的封建思想里解放出来。结果却解放到了这种地步。

当年的知识者,抨击“孝”有两方面的特征,一个是启蒙性的,追求个体,要从那种腐朽的大家庭里面冲出来,解放出来,追求自由和平等。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发现这个“孝”不就是以前封建王朝对皇帝忠心这个“忠”的基础吗?“孝”是“忠”的根本,因此批判“孝”,它一方面是启蒙的,另一方面又是政治性的,是要推倒过去的,是救亡的。我们知道,当时很多人认为个人的解放启蒙是最重要的,比如像我刚才讲的父子关系要改变,女人要出走等等,就意味着个体思想都要解放出来了。问题是个体思想解放有用吗?像鲁迅那个有名的问号: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呢?因此我们发现个体反抗没有出路,那么出路究竟在哪里?一个最明显的答案是:回到最激烈的政治改革上。

回到激烈的政治改革,用李泽厚的讲法就是“救亡”,要救中国于一个灭亡的危险时机,这个想法压倒了个人启蒙,压倒了个人解放。在这种救亡主题的领导下,大家想的就是怎么样去找一个政治上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说一个革命方案。当时曾有很多种候选方案,一度最流行的是无政府主义,但是我们都知道,后来是马克思主义占了上风。关于此,李泽厚的解释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个切实可行、已见成效的具体行动,就是苏联的十月革命,而且列宁主义是在对各种社会、党和修正主义激烈批判中产生的,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要建党,建立一支有铁的纪律,全党服从中央,以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和领导的部队。”因此你会觉得马克思主义似乎是一个特别切实可行的方案。

有趣的是,共产党成立,这套思想开始流行,很多知识分子一开始也追求自由主义,讲个人启蒙,个性的解放,要用理性怀疑过去一切价值标准等等,但当他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甚至加入共产党之后,他们就开始反对或者颠覆过去的想法了。为什么呢?李泽厚在书里讲道:“这种否定和批判主要都是救亡的现实要求,而不是真正学理上的一个选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比较不大愿意谈个性解放,个人的自由,启蒙等等,并不是因为学理上觉得这些东西不可接受,而是觉得这些东西现在多谈无益。

这是我们过去一直到现在都有的一种救亡急迫感所造成的。比如说书里举出例子,在“戊戌变法”的时候,王照曾劝康有为,先办教育培养人才再搞变法改革,康有为说:“局势严重,来不及了!”辛亥革命前,严复在伦敦遇到孙中山,严也劝孙中山先办教育,孙的回答是:“你要等这个黄河清,还得等到什么时候?”

因此可见,救亡的主题是多么重要,多么具有压倒性。可问题是救亡搞了那么多年,大家就会忘记启蒙了。这本书是80年代文化热高峰时出版的,这里面对于“文革”的印象还保持着当时的那个温度。所以在这里李先生就说:你看,到了“文革”之前那段时间,或者“文革”时,当以社会发展史的必然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世界观和行为规范取代传统的旧意识形态时,封建主义的集体主义却又已经改换头面悄悄渗入。否定差异、泯灭个性的平均主义,权限不清一切都管的家长制,发号施令唯我独尊的一言堂,严格注意尊卑秩序的等级制,这些难道不是70年前“五四”用启蒙的主题去反对的东西吗?怎么又悄悄地回来了呢?

作者小传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主要著作有《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李泽厚论著集》等。

《八十年代访谈录》

找回失去的常识

很多人都在怀80年代的旧,因为80年代是运动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十年,也是改革开放的头一个十年。特别是对一些读书人或是喜欢亲近文化的人而言,80年代太特别了,那是一个思想文化的解冻期。加之这些人自己都爱写书,也喜欢说话,所以那么多有关80年代的书纷纷出炉上架。但是从深度跟广度上,目前还见不到有一本能像查建英编的《八十年代访谈录》这么好看。

说到查建英,她固然是80年代的过来人,而且她特别早熟,不只是小说写得好,后来用英文写了很多NewFashion的作品也非常精致出彩。像这本《八十年代访谈录》里面她访问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她的老朋友,也是80年代一些文化界响当当的人物,应该说几乎都是“弄潮儿”。

谈80年代的文章常让我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印象。80年代,上接70年代,这20年似乎是一个聊天的时代。或许70年代还有很强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在上面压着,但是大家私底下已经会自己找空隙聊天了;到了80年代,中间也有很多小插曲,比如一会儿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一会儿闹这个一会儿闹那个,但即便如此,民间聊天的气氛却越来越浓厚。

所谓聊天的气氛指的是当时的文化圈、学术圈、思想界的人,给人的感觉好像特别有时间,常常挨家挨户地串门、聊天、侃大山,一谈谈到深宵,甚至干脆在人家家里头睡上一夜。关于这个经历,这本书里每一个人几乎都提到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将来我们能够用一个比较严肃的态度做诸如知识分子社会学或者知识史研究的话,研究这种串门或者口述的文化,怎么散布怎么结社等等,应该是很有趣的。

同类推荐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喜马拉雅丰碑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喜马拉雅丰碑

    本书共三个部分,上下篇及附文。上篇《极地英雄》主要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先遣连进入西藏、解放西藏的一些事件。在严寒、缺氧、食物和水短缺、高山反应等困难面前,先遣连的官兵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生命的极限,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先遣连的官兵们用生命换来了进藏后续部队的顺利进军;用温情和无私奉献打动了藏胞;用睿智稳定住了西藏的反动势力。《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喜马拉雅丰碑》主要讲述了堆拉雷达站、甘巴拉雷达站、亚东边防派出所的一些感人事迹,显示出了新时期西藏边防工作的重要性,讴歌了新时期边防官兵的英雄主义精神;附文则介绍了地球第三极的绿飘带“一江两河”工程的建设及给西藏地区带来的繁荣和作者在加查采访的纪实,真切朴实。
  •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中华阅读文库)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中华阅读文库)

    跨越时空的长廊,思索生命的意义;走进岁月的角落,寻找快乐的源泉。一滴水里有一个海洋,任生命之舟在波光里尽情荡漾,《中华阅读文库》为您缔造心灵的海洋;一朵花里有一个春天,任青春之花在春天里肆意绽放,《中华阅读文库》为您营造时光的春天。让广大读者在优美的文章中释放,在醉人的书香中感悟,通过文章点拨和自身领会,感悟人生百态,点亮生命的希望!
  • 行走高原上

    行走高原上

    有时候我也曾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过,此时此刻,文学给我以人性的温柔,仿佛女孩子温润的手一样,抚慰我的心灵,使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我也曾经在人生的道路上意气风发过,文学依然如故的陪伴着我,告诫我要戒骄戒躁,使我看到了天空下一抹最美的风景线。然而不管是沮丧仰或是愉悦,在我看来,它无私的充实了我的每一个细胞,让我感受到了成长道路中的酸甜苦辣。如今,蓦然回首间,四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中,那走过的路不就是一曲曲无声的五线谱么,上面歪歪斜斜的脚印不正是激越、奋发的音符吗。我想,虽然时事的变迁和风雨的磨砺让我在人生的路上跌宕起伏五味杂陈,然而那一颗为文学奋斗一生的念想却始终如一,会一直伴我到垂垂老矣。
  • 一片冰心在玉壶:吴国清调查研究文选

    一片冰心在玉壶:吴国清调查研究文选

    吴国清在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中,写下了大量新闻稿报道和调研稿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的变迁。本书稿选收入了100多篇调研稿件和论文,记录了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勤奋写作、履行职责的历程。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七界噬灵者

    七界噬灵者

    七界噬灵者,吾,将成为其中一员,并且,统一七界。
  • 快穿之她又精分了

    快穿之她又精分了

    苏也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干掉每个位面的气运之子。后来,她只想回家养老。九尾狐(安慰):嘤嘤嘤,不要放弃哟!我们的目标是干掉气运之子!苏也(咆哮):那为什么我是恶毒女配?九尾狐(微笑):嘤嘤嘤,你也可以是反派大佬!苏也:…… 原以为你是美强惨,谁知道你是嘤嘤怪!
  • 王妃不逊

    王妃不逊

    “混蛋王爷啊,说实话,你挺帅的。”“大胆,你叫本王什么?”“混蛋王爷啊,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你......。”“你要是不喜欢的话,我可以换个称呼,叫花心王爷老公,好不好?”某男直接被气晕过去。********************************************************“帅哥,我呢叫凤乐乐,你叫什么名字?”“咳咳......美人,我叫浅苍晨。”“什么美人啊,听着怎么就怪怪的,你还是叫我美女吧。”“美女,我很喜欢你。”“喜欢我?”“是啊,很喜欢。”“真的吗?”“当然是真的。”“可是很遗憾,我已经嫁人了,你这可是在勾引有妇之夫哦。”“嫁人了?”“对啊,人家现在是荣王府的王妃,帅哥你晚了一步了,我这朵花已经被采了。”“那我可以等你被荣王爷休了再娶你。”
  • 陪你逛校园

    陪你逛校园

    相遇是一个机缘,认识你是一件美好的事,与你度过的时间便是最美好的时光,世界上少了一个人地球依旧转,但是我少了你,就如同世界失去色彩,索性我就在这里吧,看能不能等到你回头,回来陪我
  • 我的小狼狗每天都在闹CP

    我的小狼狗每天都在闹CP

    霸道女总裁和娱乐圈小奶狗,爽文,前期专宠小奶狗,后期背景强大小奶狗翻身反宠…“等等,你是谁,你不是我那奶香的小朋友了……”“乖,到小哥哥的怀里来…”真是一招不慎入狼圈啊!!
  • Joy

    Jo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谜案鉴赏

    谜案鉴赏

    本书是业余女侦探福尔曼第2部,第一部就是《谋杀鉴赏》。码头工人姜尼·桑托罗杀害女友案,最近成了芝加哥头条新闻。大多数芝加哥人都觉得他有罪;然而,艾利·福尔曼却表示怀疑——总觉得此人面熟。于是她查阅了一段弃置的影像资料,这段资料正好拍摄于案发时间段,属于她正在做的一个视频。就在这段资料中,艾利发现了桑托罗不在现场的鉄证,可以免除他的牢狱之灾;然而该录像带不知何故受到无线信号干扰,尽管其画面证明桑托罗不在现场,桑托罗依然被判入狱。
  • 腹黑影后的多重身份

    腹黑影后的多重身份

    新文《血族宠妃:王爷,借点血!》已发,求轻宠~她是神秘的国际影后,除了拍戏,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却在回国的第一天就上了头条。他是商业巨头星辰集团的少爷,他讨厌女人,对女人避如蛇蝎。却意外的被她扑倒在闪光灯下。她拥有多重身份,用每一种身份试探他。他好奇她的目的,给她搭好了戏台让她尽情发挥。他靠近她,试探她,终于情根深重。却不知,这一切都是一场阴谋,一场始于7年前的复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回首见君心

    回首见君心

    云守月,我守你。七不离,月不弃。一场奇缘,一个陌生的世界,究竟是穿越还是南柯一梦?她以为会一直幸运下去,却原来身边只有他一人。生父为权抛弃她,养父不要她,竹息不信她,唯一关心她的生母也与她阴阳相隔,到头来只有他不离不弃。沐月不知云七何时喜欢上自己,是她对竹息芳心暗动时,还是被竹息所伤悲痛欲绝时,她好像一直在忽视身后的玄衣男子。她将所有劣性尽数展露于他面前,他一一包容,蓦然回首她只有他一人罢。她蹙眉冷眼相问:“云七,你到底喜欢本月什么?”男子黑眸中溢满柔情,温言道:“心悦你之所有”小剧场:竹息怪异的看她一眼,叹口气:“那是在下的粥”粥?她刚才喝的粥?沐月咳嗽几声,面上保持镇定:“没事,我不嫌弃你。”话音刚落,云七端起碗走到沐月身后,把粥放在她手边,神色莫测的道:“小心喝呛”,不着痕迹将沐月喝过的那碗粥端走。『甜文哦!男主一直喜欢女主,站在她身后守护她,偶尔也会吃个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