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200000030

第30章 芝芝的婚事(2)

小月手卷成小喇叭套到芝芝耳朵上:“知府家的刘公子请二小姐看戏!”

芝芝扭脸盯住小月:“你是逗我玩?”

小月一嘟嘴:“我怎么敢?不信你去问蓝姨!”

芝芝立刻跟小月出来。

蓝姨正坐在厚德堂,坐在对面的真是刘琪。刘琪放下盖碗茶,含笑起身招呼:“芝芝小姐金安。”

芝芝叉手回礼:“公子吉祥。”

蓝姨笑嘻嘻道:“二小姐真是好福气,刘公子今儿特地请你去看戏。我们家虽有戏班,可演的未必就是顶好,你跟刘公子去,看看人家戏怎么个热闹,也长长见识。”

芝芝本来急吼吼的,可真让她跟刘公子一起去看戏,却有些怕,两眼不由望住蓝姨。

“去就去吧,不碍的。”蓝姨说,把芝芝一直送到门口。

没有坐家里的轿子,刘琪请芝芝坐上门口停的大轿。大轿两顶,轿帘上印着“知府”两个青黑大字。芝芝想,这是知府衙门的官轿呀,我一个小女子怎么好坐?站着不肯进。

蓝姨吩咐秋儿:“扶小姐上轿。”

芝芝愣愣怔怔被扶上轿。

轿子晃了晃起身了。芝芝有些兴奋,把帘子拉开去。哇!前面怎么有人举着“回避”“肃静”牌?这不是官老爷出行的仪仗吗?我又不是官老爷,怎能有这么高的待遇?芝芝新奇极了,眼巴巴地往外看。街上熙熙攘攘,行人轿子来往不断,可只要她坐的大轿一到,人们远远就开始避让,有的干脆不走了,毕恭毕敬站在路边,等待大轿过去。芝芝看到一辆独轮车“咯吱咯吱”推过来,车上一边一只水桶,粗如牛腰,水装得满满流流,车夫脖子上担一副紧绷绷的车带,两手紧攥车把往前推,走过的石板路上,长长地滴着一串水印。芝芝听母亲说过,这是专为人家送水的水夫,他们将运河水一桶一桶推进城,送到街上要水的人家,每桶一块铜板。他们都是穷人,过一种很苦的日子。

芝芝正七想八想,轿子突然停下了。

到了?芝芝掀起轿帘张望。

轿子停在大街上。好像是辕门桥。辕门桥是扬州一个热闹去处,街市韶秀,店铺林立。轿子怎么停在这?

外面吵起来。大轿把人撞下了。真的把人撞下了!一车子瓜果枣子翻在路上。

围了一圈人。被撞的人拦住轿子舞手扎脚不让走。着皂衣的衙役举起手中的“回避”“肃静”牌,把人往开赶。人们稍稍后退,仍不肯散。刘公子手摇扇子从轿里出来,扇面张在鼻端遮挡浮尘,不断朝人们挥手说话。太吵,说的什么芝芝一点听不到。刘公子说完,转身上轿。轿夫们拔下轿杠把人往开赶……干吗这样呢?轿杠把人打伤了怎么办?芝芝心里急。芝芝甚至想从大轿里下来对他们说不可以。可是芝芝做不到,因为轿杠挥舞了几下围观的人散开,轿子立刻上路了。

因为这一连串的插曲,本来一直兴奋着的芝芝情绪开始变得低落。

这轿子是知府大人的官轿,他刘公子怎么好享用?

做官为民,知府里的衙役咋一个个凶神恶煞?

刘公子刚才从轿里出来,对手下人说了些什么?

什么街景都不再看,芝芝坐在轿里胡思乱想。

轿子终于在一个高大门楼前停下。门头上一匾:“胡宅”。

刘琪告诉芝芝,胡老爷也是盐商。

胡老爷从里迎出,听刘琪说芝芝是康世泰康老爷家的二小姐,立刻笑容满面请到客堂,连喊丫环上茶!上最好最好的茶!

芝芝有些拘谨。刘琪好像是这里的常客,进了门一直说话不断。见芝芝只是规规矩矩坐着,一点声音没有,就向胡老爷提出,他要跟小姐到后花园转转,转过了再回来喝茶。胡老爷说:“好,好,好。”把他们一直送到花园门口。

芝芝发现,胡老爷家的后花园亭台也很多,精巧好看得很,并不比二哥的个园逊色多少。

“在胡老爷家就跟到我家一样,大可不必紧张的。”刘琪紧傍左右,见芝芝心神不安略有些紧张,很体贴地笑道。

“胡老爷不是本地人,他是从江西过来的,最初做的木材生意,是家父把他引到盐路上来的。”刘琪说。

“看,看,这棵花开得多盛呀。是海棠?不,不,不对,是什么的?想不起来了。”

刘琪说。

“做盐的生意,一定要跟盐务衙门熟,不熟做不顺,做不大,这道理你父亲一定很清楚。不瞒你说,他胡老爷全靠家父给他铺路,否则他哪有今天的好光景。”刘琪说。

“不着急,再到那边转转。那边有亭子,有小桥。在那小桥上可以看鱼。全是这么长的红鱼。胡老爷到了端午,总往我家送几条红鱼,图的吉利。”刘琪说。

“再往前面转转。转过了吃饭,吃过饭看戏。胡老爷家的戏班很有名,从前盐政李大人待客,常跟胡老爷家借戏班。演得绝对好。据胡老爷说,光为了排一出《救风尘》,就花了二十万两银子!”刘琪说。

“你随意玩。不瞒你说,他胡老爷有时也找我帮忙呢。胡老爷对我非常好,我什么时候想过来看戏,说一声就行,绝对没事,你尽管放宽心。”刘琪说。

“……”

晚饭早早就吃了,客人就他们俩。芝芝愣愣怔怔接受安排坐到位上。芝芝晓得,这位置是席面上很尊贵的位置,坐下后还发现,她居然跟刘琪并排坐着,靠得很近。

芝芝很不习惯,但芝芝没有办法,不得不忍着。相陪的有胡老爷、胡夫人,以及两位姨太太。芝芝与刘琪每人身后立两名丫环,一执壶,一司供馔。菜肴很丰盛,但芝芝并没有什么胃口。吃了一会儿,一些菜撤下去,又上来一批新菜,侍宴的丫环走花灯似的忙这忙那。胡夫人和两位姨太太轮番给芝芝搛菜,芝芝低头吃,都不很分得清吃的什么。刘琪居然很能喝酒,左一杯右一杯,杯里还没空下,又让侍宴丫环斟满,同时跟胡老爷不停说话。芝芝一开始还注意听,听了几句,觉得没意思,只感到耳边嗡嗡嗡,嗡嗡嗡,聒噪。

芝芝被上来的一道醋熘鲈鱼吓一跳。呀,鲈鱼突然张开嘴了!鲈鱼都装在盘子里了,怎么还会张开嘴呢?芝芝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凝神再看,鱼嘴又张开,张得大大,隔半天慢慢闭上。芝芝汗毛竖起,手里筷子差点掉下。胡老爷显然看出了芝芝的紧张,解释说:“这是现杀现做,走一下油锅,淋上卤汁就上桌,张嘴翻眼是常事。唯其如此,才能保证肉质鲜嫩,美味可口呀。”

芝芝头埋下去,坚决不再看那鱼盘。眼不看,可由不得脑子里不想。想鲈鱼。

想一张一合的嘴和那白白瞪着的眼。想一群鸭子被赶上烧红的铁板,铁板上“嗤嗤”

冒烟,鸭掌上的一块块嫩肉被粘下来。想一根竹片抽向活猪的脊背,一名厨役举着雪亮的刀子从猪背上剐下一片片嫩肉,微微跳动……

牵来一只猴子。猴子眼睛很灵活,水汪汪的。芝芝的目光与猴子的目光碰上了,吓一跳。这哪是猴子的目光?分明就是人的目光,有思想,有情感,就差跟人说话了!

猴子被纳入一只笼子。一只四周封闭得很牢固的铁笼。笼子顶部有两块活板,中间有洞。牵猴人将猴脖子往洞中一卡,合上机关,猴子立刻被固定死了。

芝芝诧异。这是干什么?耍猴把戏芝芝看过,可不应该关在笼里呀。

一个厨役过来。厨役走到笼子跟前,手里亮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在猴子顶部转了转,又转了转,猴子天灵盖上的细毛落下,露出白白的一块头皮。

天呀,这是干什么?

刘琪微笑着对芝芝说:“胡老爷特别盛情,请我们吃猴脑,猴脑可是一道难得的美食呀。”

吃猴脑?把这活生生的猴子的脑子吃下去?芝芝眼前立刻出现猴子与她相碰的目光。芝芝怎么可能将它与一道美食联系到一起呢?芝芝有点坐立不安了。芝芝到这时才发现,就在刚才把猴子往笼里关的时候,侍宴丫环将一只火锅端上桌,火烧得旺旺的,火锅周围摆了十几只碟子,红的,白的,灰的,黑的,好像是各种名目的作料。

就在这时,猴子在笼里挣扎起来,卡在板洞里的头拼命扭动,嘴张开,一声接一声尖叫。叫声像尖硬的钉子猛力划在玻璃上,十分刺心,又似一根细细的钢丝在空中飞。芝芝看不下这种恐怖的场面,低下头,双手将耳朵紧紧捂上。声音弱了些,但依然能清楚地听到,尖锐激烈,声嘶力竭,惶惶不可终日。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锐叫,餐厅里突然静下。空空洞洞的静。没有一点点声音。静得有点不真实。静得让人心虚胆怯摇摇晃晃。

“好了,尝尝吧。”刘琪对她说。

芝芝眼一直闭着。

“你怎么啦?”刘琪微笑道。

芝芝极不情愿地睁开眼。

芝芝发现面前多了一只精致小碗,碗里盛着一小勺像豆腐脑一样嫩嫩的雪白雪白的东西。

刘琪说:“在火锅里轻轻涮一下,加点作料就可以吃。”

芝芝“哇”的一下吐起来。

……

终于结束了。

终于离开了餐厅。

芝芝脚步有点不稳,恍恍惚惚,仿佛做梦。

接下来看戏。有专门的戏厅,很大很豪华,但芝芝并没有心情。戏就是刘琪说的《救风尘》,芝芝在家曾经看过,印象中是元代关汉卿写的,讲一个叫赵盼儿的女子为救遭难的妹妹与富家公子斗智斗勇的故事,是一出名剧。芝芝想,胡老爷为它花二十万两银子,一准请了海内一流的名角,唱念做打肯定天下独绝了。可等到开场才发现,这个《救风尘》根本不是那个《救风尘》,剧本是胡老爷请人新写的,说一个商人爱上一名艳妓,为了把她从青楼赎出,历尽周折,罄尽钱财,最后花好月圆,终成眷属。

台上角儿的唱腔台容确实一流,但芝芝不喜欢这类戏,觉得内容俗烂,没有趣味,芝芝倒很想把关汉卿的《救风尘》再复习一遍。不好看也得坐着,这是礼貌规矩,但硬守着这规矩,芝芝不舒服不自在,别别扭扭,于是禁不住东张西望开小差。芝芝发现,刘琪看得挺专心,两眼一眨不眨盯着台上,嘴咧着,满是笑。有丫环不时过来,加茶,送香喷喷的巾帕。刘琪突然看得哈哈大笑,把芝芝吓一跳。刘琪笑得咳嗽起来,丫环立刻将痰盒漱盂捧到面前。胡老爷吩咐丫环拿一只引枕给刘琪歪靠着。刘琪目光一刻没离戏台,身子舒舒服服半躺着。

芝芝有些坐不住了。

“我想回去了。”芝芝终于忍不住道。

刘琪没听到。

芝芝又说一遍,声音比前一次大。

刘琪茫然转过头:“你说什么?”

“我想回去。”

刘琪诧异:“回去?”

芝芝点头。

刘琪说:“忙什么呀,早呢,胡老爷还请我们吃消夜呢。想看别的,等一会儿再换。”

芝芝坚持:“我想回去。”

刘琪迟疑了一下小声道:“看完《救风尘》就回,好吗?”

芝芝只得忍住。

台上一直“咿咿呀呀”唱。芝芝想找点事想想,打打岔。她想起了猴子。猴子被卡住,猴子被剃发,猴子尖叫……不,不想这个,想别的。鱼。鱼没有死,鱼的嘴一张一合,鱼的眼睛是白的……不,不,也不想鱼,想老家。歙县的老家。夏天。老家的桑树。桑树的果子紫黑发亮,吃到嘴里甜甜的。山上尽是树,远远看过去凉浸浸让人舒服。山顶上是天。瓦蓝瓦蓝的天。白云一朵朵,轻轻地飘。叮叮咚咚的山泉。

山泉流动像弹琴。水多清多亮呀,沿着草坡往山下跑,欢欢地跑,一路唱,一路笑……进来一个人,黑黑的看不到脸,到了胡老爷跟前弯下腰,黑糊糊的嘴脸凑到胡老爷耳边,说话声很小。不一会儿,人影儿退到一边,胡老爷起身前探,对坐在前面的刘琪说,康府来人接小姐了。

芝芝听到心里一热,一准是蓝姨派人接她来了!

刘琪对立在一旁的人说:“你要他们不必等,戏看过了,我把小姐送回去。”

芝芝站起:“不,我就回去。”

刘琪蹙眉:“还没结束呀。”

“我这就回去。”芝芝已离开位置往外走了。

胡老爷挽留:“看完戏,吃点消夜再走嘛。”

芝芝什么也不说,直往外走。

刘琪无限惋惜地望着芝芝,但他兴致正浓,不想离去,令台上暂停,打算送过芝芝回来再看。

芝芝出了门,上轿。家里的轿子早在门口等着了。秋儿怕她凉,还带了一件披风。

夜已很深,街上一盏盏明瓦风灯亮着。东圈门城楼上的更鼓一声声敲响,数一数,已是三更。

放下轿帘,芝芝身子倚在皮靠背上,手抓着滑溜溜镶有玉石的把手,心里立刻有了一种踏实。

芝芝一早来到母亲屋里,把刘公子的事说了。安静瓶含笑道:“好事嘛,你怎么想?”

芝芝咕哝:“我还小,不想这事嘛。”

同类推荐
  • 汉口老通城曾家(第二部):救亡

    汉口老通城曾家(第二部):救亡

    “老通城”创办于1931年,以经营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汉口老通城曾家(第二部)救亡》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老通城的历史,着重描述了抗战时期,老通城曾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过程。
  • 名士顾炎武

    名士顾炎武

    顾炎武(公元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千墩镇人,原名绛,入清后改名炎武。顾绛聪明好学,13岁时,岁考名列榜首,中了秀才,被称为神童。但是,顾绛脾气耿直,疾恶如仇,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他中了秀才以后,虽然参加了好多次乡试,却都没有中举,与他同病相怜的,还有归庄。明崇祯13年(公元1640年),正月十五日,顾绛离开千墩来到昆山,拜访与他同病相怜的好友归庄。归庄,字玄恭,是大散文家归有光的曾孙,深得家学,尤善擘窠大字,狂草、墨竹,醉后挥洒,旁若无人。
  • 三月残花落更开

    三月残花落更开

    《三月残花落更开》又是一幅当代中国的历史画卷。它以“反右”为转折点,上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想改造运动和50年代中期的肃反运动(小说的个别情节还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下接20世纪60年代的景况、“文革”和改革开放,将一代青年学子的命运放在真实、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来描绘。而更重要的是,这部小说不仅是历史的再现,而且也是对历史的拷问。为什么会这样?造成人物悲剧的根源是什么?这是读者在关注人物命运时必然要产生的问题。作者在展示人物的命运时也在不断地探索悲剧的深层次的根源。他没有让自己出面,而是让人物以他们自身的思考来回答。离别20年,在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后,赵翔和挚友李劲在青衣江边的交谈一定会让读者陷入深沉的思索。随着故事的拓展、作者对悲剧根源的探索,我们理解了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也感到了作者的睿智与深刻。
  • 人鱼公司

    人鱼公司

    美丽姑娘米兰达,因为坚决反对商业性捕杀鲸鱼的行为,想要进入日本一家大型捕鲸公司工作,但她是一条美人鱼,只有上半身才是人类,于是当机会来临时,她便高兴地用全身鳞甲去交换到了人类的下半身,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人类世界。但她对人类世界懂得太少了,当然也就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最最不懂的是,为什么每次遇见贾斯汀·洛克希德,公司里那位英俊的老板,自己的心跳就急速加快呢?最最糟糕的是,自己如果帮助贾斯汀在事业上大发展,就是在毁灭自己的种族;如果不让贾斯汀捕杀鲸鱼,又是在毁灭心上人的事业!亲,假如你是这位美人鱼姑娘,你会怎么办?请欣赏爱情喜剧《人鱼公司》!
  • 现场

    现场

    出租车开到了家门口,三浦付过车费后走下了车。有些日子没有这么痛快地喝过了。发烫的面颊被夹杂着新绿的夜风一吹,心情格外舒服。于是,他便站在院子里,领略了好一阵子清风后,才迈步朝家门走去。房子被夜色笼罩着,妻子悠子去开同窗会好像还没有回来。这是一个没有孩子的家庭,46岁的大学教授不得不自己掏出钥匙开门,他苦笑了一下,但绝没有不快的感觉。三浦打开房门,走进了有六张芦席大小的起居室,开了灯开始换衣服。这是他的一套习惯动作。他又抬头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表,刚过10点。
热门推荐
  • 我的全部都是关于你

    我的全部都是关于你

    初见她泼了他一身咖啡,再见她又把他忘了个底朝天!没事她忘了他,他就让她再想起来!从此…顾嘉木开始踏上了漫长的追妻之路…“老公你说吃什么好?”“吃我最好。”“老公你说是玫瑰好看?还是桔梗好看?”“你最好看!”“老公你说为什么每次吵架都是你先低头?”“你165,我189,我不先低头能行吗?”叶相思:“………”
  • 冥纪情缘

    冥纪情缘

    一瞬痴恋,换来三世纠缠……这一世,他是至高无上的冰冷神衹,我只是骨肉之驱的渺小凡人……他低冷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今生你别想逃离,哪怕是上苍也无法改变,因为你是我早已定下的缘……
  • 要让我娃上名校

    要让我娃上名校

    包谷要把儿子从陕北老家的乡村小学,转到省城的重点小学。他豪气地暗想,我现在甚(什么)都有啦,要让我娃上名校!不过,他知道,难度一定很大!但他必须咬紧牙关,向前冲锋!尽管他已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然而,他还是没有料想到,他即将历经的,并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不停地在挑战他的耐力与勇气的马拉松,并且还是一场拉锯战!可是,他只能义无反顾,他已然没有退路!已经是7月上旬了,包谷全家人在经过了一番细致、翔实的打探后,终于搞清了省城中最有名望的小学是哪一所——长虹小学!人们习惯地缩称其为“长小”。
  • 疯狂海盗

    疯狂海盗

    小说描写了渔民被海盗劫持斗智斗勇、惊险逃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渔民与海盗各自不同的生存状态,同时深刻剖析了海盗和渔民的百态人生。作者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凤凰网首届原创文学大奖赛一等奖获得者,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续弦夫人

    续弦夫人

    《二婚不愁嫁》"离婚"当朱旭冉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祝雅丽立刻拉着箱包自己让自己净身出户.他们相识在一场相亲节目上,她说婚内绝不出墙。他被他给逗乐了,然后结婚了.因为他的前女友,那个舞姿蹁跹的女人要从国外回来了,他们离婚!她只是他空虚是慰藉。她未必将他当成了一世良人.罢罢罢,婚姻一场戏,谁更入了迷?朱旭冉没有想到,三年的婚姻,她比他更加的没了心,原来他才是被抛弃的哪一个…他后悔了,可是离婚简单,复婚难哦…本文简介:红烛高挂,她脸色莹润,与她的夫君极尽缠绵,他融入她的身体,极尽温柔,让她沉迷在他给她的一片温情之中,续弦夫人也罢,虽他已经有两个孩子,她也会用心对待。她本是山野村姑,无人问津,被卖入府中成为续弦夫人,她知道他的夫君很有钱,他夫君的家族势力很大,知道他的夫君有两个孩子,直到盖头接起的那一刻,她才知道原来他的夫君这般年轻。续弦就续弦吧!然而,天未明,一声“嫂嫂”却将她带入万劫不复之地,昨夜与她缠绵之人竟然是小叔…“我曾是你家续弦夫人,今天是不是你也该做的我“续弦郎君”,等我夫君过世,我再考虑的要不要迎娶你?”卓敏雅笑。一朝成了刀下鬼,却未料入了王侯的门。身怀龙凤子,却已了忘身前事。曾是山野村民,今日却是王府的娇娇女,一朝周家续弦夫人,今日却是王府贵公主。曾经人欺她,今日她欺人。贵为公主,却有人上了门?丈夫?小叔?她记不得,更是道不明,谁才是她的娇儿弱女的父亲?《迎凤还朝》吏部尚书灭门,她冒雪奔丧,却遇劫匪失身,未婚夫高调退婚不算,还风光的迎娶她的亲妹,父母无颜,对她关上的大门,满天的雪地里,她竟是找不到一条活路,她恨意惆怅,谁是害她之人,她一定要找他出来千刀万剐以雪耻辱!他贵为四皇子,可是却是落魄不堪,从小落下一身病,大雪之日,他牵住她的手,暖和她的身。他说,我这一身病痛,没有人愿意嫁给我,你愿意照顾我吗?她无法拒绝他的恩情,愿意为救命之恩用一身相许。《妾美不如妻子》《休了花心老公嫁被人》《前夫滚开》《娘子,为夫错了》推荐新文:《错价良人》成亲四年,温情脉脉,夜夜相拥,却无人知道她依旧是处子之身,她的相公是个无能。其实这样何尝不好。
  • 宇宙之最高主宰

    宇宙之最高主宰

    有着妖孽的天赋,李耳却不喜修行,第九真灵混沌很生气。“李耳,你到底修不修炼?”“别这样嘛!混沌,谈修炼多伤身体。”“不修炼是吗?惩罚自己选择一个吧!”“别,别!混沌,有话好说。”“啊。。。”接着传来一声惨叫。
  • 武境天极

    武境天极

    可闭眼行千里,万里夺命,武之极限,江湖中只有寥寥数人达到此境。天极,地绝,无拘,自在。一阵风可以让他乘风万里,一条河可以让他随波逐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创新的赢利模式

    创新的赢利模式

    本书精选以商业模式制胜的八个案例,包括领跑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皮鞋制造商奥康、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还有新兴行业——中文搜索排头企业百度、网游鼻祖企业盛大、小企鹅承载大梦想的腾讯,以及书写创意神话的新媒体企业分众传媒和开辟蓝海的太阳能产业皇明太阳能。它们身处不同行业,经营着千差万别的业务,却有着相同的成功基因,即选择了正确的商业模式。本书就是分析它们商业模式的创新所在,为企业赢利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
  • 黄华集

    黄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