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200000057

第57章 谶(3)

芝芝望住三哥,三哥说得不错,姐夫只是偶尔逛一下花街柳巷,并非每天夜不归宿,多大的事呀?不像你们,有了老婆,再讨偏房,特别大哥二哥,左一个右一个地往家抬,嘴里吃一块,筷上搛一块,眼睛还盯着一块。这么做还冠冕堂皇,没有任何人说三道四,连菩萨老爷都点头赞同!既然个个怀着鬼胎,怎么好指望你们去指责姐夫?

“妹妹干吗这么看我?”守慧问。

“怎么,心虚啦?”

守慧摇摇头,叹息,从书橱里取出一本书:“这是今年刻印的红桥修禊诗集,送你一本。”

芝芝不接。

从三哥处出来回到秋桂轩,芝芝见廷玉仍坐着看书,心里不由一柔。廷玉是没有大哥二哥三哥见多识广,跟他们在一起显得有些乡气,甚至木讷,但他诚朴,踏实,有定性,如山里的一棵树,虽没有耀眼的花朵,但静默地立着,默默地生长。芝芝清楚,他本质上也不喜欢扬州,扬州使他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使他呼吸不畅,呆头呆脑。他是为了陪我才过来的呀。面对大哥二哥和三哥,他时常有些不习惯,不自在。

廷玉对芝芝不止一次微红着脸说:“我是个乡巴佬,让他们见笑了。”芝芝就喜欢廷玉脸红的样子,就喜欢廷玉这份坦诚,同时心想笑道,你说你是乡巴佬,难道我不是吗?

廷玉感觉到芝芝站在旁边,从书上抬起头。

“你怎么啦?”廷玉盯住芝芝问。

“什么怎么啦?”

“脸色不好。”

“是嘛,没事的。回来这些天,我也没好好陪你,明儿我们去逛逛郊外的园子好吗?”

廷玉仍盯着芝芝不放:“好的。你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芝芝手搭到廷玉肩上:“没有。是刚才找大哥三哥说事,有些不开心。”

“又什么事?不关你的事不要管,你回来是客,省省心。”

“我是想省心,可我实在看不下。”

“什么看不下,告诉我听听。”

“是我姐姐的事。不说了,说了乱你心,你还是一心看你的圣贤书吧。这些日我整天东跑西蹿,一直没好好陪你,真的对不起你。”

“三哥带我去过梅花书院、广陵书院、红桥书院,袁枚、姚鼐、赵翼、汪中、郑板桥、金农、罗聘,还有盐运使衙门的卢雅雨卢大人,都见到了,真开眼界,长见识。特别昨天,在运司衙门的苏亭参加了卢大人组织的诗文酬唱会,受三哥怂恿,我在那么多人面前斗胆做诗,受到了那个叫施驴儿的夸奖,真有意思极了。”嘴里说着,眼一直盯着芝芝,声音变得轻微下来,“我真的觉得你有些累,还是进屋歇歇吧。”

“我真的不累。三哥带你去的都是书院,扬州园林你一直没有好好看过,明儿我陪你转转。”

“扬州园林独步天下,说实在还真想细细浏览一下。”

“那就明天?”

“你妈要你代她去清园庵看看张道姑,你不是准备明儿去吗?”

“可以改在后天。”

廷玉点点头。

芝芝说:“我们请上姐姐跟三嫂好吧?”

廷玉望住芝芝眨巴眼睛。

芝芝解释:“我姐心情不好,在家闷闷的,怪可怜的,我想也让她散散心。至于三嫂,她跟我最亲,对你印象又好,特别是她对扬州的园子特别熟悉,一路上好请她讲讲。”

“你想得很周到,况且人多也热闹,就依你的。”

芝芝瞟他一眼:“怎么叫依我?这可是征求意见呀。”明眸转了转,柳眉一蹙道,“不,不对,我姐姐还是不请为妥。她是个敏感脆弱之人,看到我们俩在一起有说有笑,她肯定会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不幸,心情变得更加不好。她一不好,势必波及大家。罢了,就喊三嫂一个人吧。”

芝芝把要游园的事跟蓝姨说了,蓝姨十分赞成,笑道:“廷玉整天埋头看书,也该出去放松放松。”传令翟奎好好准备。

翟奎本给安排了一位老成家仆随从护侍,可芝芝不要,说大千世界,朗朗乾坤,又有三嫂相伴,三个大活人,不会少掉一根汗毛,大可不必跟个累赘。翟奎不好多说,但又担心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难脱干系,颠颠地跑到厚德堂向蓝姨禀报。蓝姨深知芝芝脾气,想到修竹雨一向做事细心稳重,也就罢了。

三顶轿子从东圈门出来。到了教场街,芝芝想到三年前三哥带她到这里玩时所见的情形,叫轿子停下,要再转转。街上热热闹闹,人很多,有卖古玩字画的,卖官窑民窑瓷器的,卖前朝遗书、秘籍珍典的,有玩杂耍的,拱火圈的,舞大力的,踩高跷的,吹糖人捏面塑的,剪西施王嫱张飞人物的,卖各式各样风味小吃的……情形跟从前一样。转了一会儿,芝芝感觉到廷玉兴致不高,问想不想再转。廷玉说:“这里繁华是繁华,就是太吵。”摸着头,含笑望住芝芝说,“头都被吵大了,昏昏的。”芝芝说:“我也嫌吵。”修竹雨笑说:“这不奇怪,你跟廷玉本质上都是好静之人,这里的一切与你们的心性并不吻合,因此到这里,只宜走马观花,逗留的时间不必过长。”

芝芝见三嫂对这么一点小事都能说出这么多道理,很是佩服,望着她含笑点头。

三人上轿往小秦淮码头而去。到了小秦淮,修竹雨要轿夫们打道回府,说这里离码头不远,他们走着过去,一路好看看小秦淮风光。轿夫们巴不得了,一个个依命而归。

沿河是一条石板路,路面上尽是人马轿子,秋光下,五颜六色,令人目眩。河里是清碧如油的水,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画舫南来北往,穿梭不断,歌声笑声丝竹声不时飘到岸上。河两岸的酒楼茶馆,一家比一家高,一家比一家堂皇气派。店门口高悬着的一面面菱形、三角形、长条形的幌旗,五颜六色,猎猎飘动。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茶香、酒香、脂粉香。芝芝忽然想起郑板桥给这里一家茶馆撰的一副名联,问修竹雨在哪,想让廷玉看看。修竹雨说:“对不起,那家茶楼在教场街南头,叫惜余春,我们没有从那里走。”

廷玉问:“对联是什么内容?”

芝芝生怕嫂嫂先说了,举一玉指止住她,秋波一转道:“想起来了,叫‘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廷玉想了想,连连叫好。

修竹雨问:“要不要回头看看?”

廷玉说:“这就罢了,茶馆都是吵哄哄的,大同小异,况且联的内容也知道了。”

往前到了太平码头,翟奎替他们定的画舫早等在那里了。三个人上了船,着红袄绿裙的船娘引他们到雅室就座,一转身用红漆托盘送来茶、果品、细点,一一放到临窗的洁净光亮镶有螺钿的方几中,问要不要唱歌。芝芝头直摇,说不要。又问,要不要丝弦。芝芝望望嫂嫂,修竹雨估计芝芝和廷玉未必喜欢,就笑道:“都免了吧。

我们就看看山水,品品茶,想要什么,会告诉你们的。”

窗口悬着湘妃竹窗帘,修竹雨怕挡住芝芝与廷玉视线,要船娘将它往高处卷卷。

开船了,画舫沿小秦淮一路向前,过北水关,这就到了城外天宁寺脚下。修竹雨手指岸上一个碑亭,说:“那是前两年圣主爷临幸扬州时乘坐画舫的御码头,后面的天宁寺,就是当时驻跸的行宫。今天我们就按圣主当时水上的游线游览一下吧。”

往前不远到了冶春长廊。这里廷玉跟守慧来过,印象很深。长廊叫香影廊,红栏杆,茅草苫顶,檐牙高啄,西头茶室有个极雅的名字,叫问月山房。守慧告诉他,袁枚、赵翼、金农、罗聘、郑板桥、蒋士铨等一批人组织了一个冶春诗社,常到这里吟诗作对,或写字画画。廷玉在扬州待了这些天,别的方面都不觉得怎样,唯独对这点特别羡慕。

过了问月桥,河的北岸就是卷石洞天和西园曲水两座园子,一路亭台楼阁建在山冈上,透过深秋枯黄萧疏的树木望去,景象依然十分宏丽。再往前,河面蜿蜒分岔,南面出现一片半岛,四周碧水环绕。岛上亭阁如画,秋草似金,空旷寥廓。修竹雨问芝芝:“还记得这里吗?”

芝芝望住嫂嫂,一脸茫然。

修竹雨笑道:“这就是红桥修禊的地方呀。”

芝芝惊愕:“是吗?”

再往前经过大红桥,这就进入瘦西湖了。湖上第一景是长堤春柳,这一会儿柳树卸了丽装,满树细长的枝条干黄裸秃。岸边时有晚菊吐艳,明丽照眼;湖西绵延起伏的蜀岗上,古树连云,天光皎洁。

画舫多起来,不时有歌声丝竹声从水上飘来,渺渺茫茫,如梦如幻。沿湖的园子很多,一家挨一家,一家赛一家,各是各的风格,各是各的样式,都是天上的阆苑,人间的胜境,修竹雨简要地向他们一一介绍。到了亢园,修竹雨指着说:“这是二哥岳父家的园子。”

廷玉问:“我岳丈大人在这里有没有园子?”

修竹雨手指前面道:“看,就在前面,一处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白塔晴云,一处是整个瘦西湖的最高处,小金山。我们马上上去看看。”

画舫在石码头停下,三人弃舟登岸,先游白塔晴云,再游小金山。从小金山下来,太阳已当顶,三人回画舫用餐。厨师手艺不坏,做的一手淮扬菜,烧的炒的无不味道佳绝,尤其是踏山踏水肚子饿了,一个个胃口极好,大快朵颐。

饭后稍事休息后,修竹雨吩咐开船。画舫沿着四桥烟雨、荷浦薰风、玲珑花界、石壁流淙、花屿双泉、香海慈云等乾隆游览过的景点一一环绕观赏。修竹雨不时给他们讲解,这是什么,哪家建的,为什么起这个名字,要言不烦,有条有理。可到后来修竹雨发现,芝芝有点心不在焉,准确地说,芝芝从家里出来后,无论是在教场街还是小秦淮,一直有点心不在焉。尤其刚才修竹雨说到圣上如何登上四桥烟雨楼,如何题字做诗,芝芝竟然全没有听进。

修竹雨问:“你怎么啦?”

芝芝这才收回神:“怎么?什么怎么?”

“我看你老是卖呆。”

“是吗?我也搞不清为什么,只觉得有些提不起劲。”

“累了?”

“不,不是。”

廷玉插嘴:“要是累了,就早点回去。”

芝芝连忙说:“不,不累,一点不累。这两天我都是这样,没精打采,恍恍惚惚,魂不在身似的,不知道怎回事。没事的,我们继续玩。这是到哪啦?”

修竹雨说:“这是钓鱼台,圣上曾经垂钓的地方。前面凫庄,再往前就是莲花桥了。”

芝芝打起精神:“对对对,那是凫庄,凫者,浮于水上之鸭也,我想起来了。”

转脸对廷玉道,“你从这里看过去,是不是像一只浮于碧水的墨鸭?我看真是活像呀。”

船到莲花桥,芝芝为廷玉讲解:“这就是嫂嫂刚才说的莲花桥,海内独创,别具一格。三年前三哥带我游湖时,它正建着,这般威武壮丽的样子没有看到。知道它为什么叫莲花桥吗?是因为上面有五个亭子,形如五朵莲花。最奇的还不是这,是它桥下的十五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映,每至三五月圆之夜,泛一叶扁舟至此,水月映照,波光潋滟,橹声回应,足可领略苏子瞻当年夜游赤壁的妙处!”

修竹雨见芝芝像只小鸟啁啾鸣叫,微微含笑听她说,只希望她一直这么高高兴兴说下去。芝芝年纪虽小,可在三人中,是定调子的,她一快活,大家都快活,她一闷,大家兴致跟着减淡。可是芝芝只兴奋了一会儿,接下来又没声音了。修竹雨将她细细端详,只觉得她这次回来跟上次大不一样,委实是笑声少了,说话少了,柳眉时不时蹙起,小小的人儿一下老成了许多。

画舫继续前行。到了煦春台。到了二十四桥。煦春台和二十四桥有着许多艳丽浪漫的传说故事,修竹雨一一给他们讲述。修竹雨尽量调动情绪,渲染气氛,讲得生动活泼,可芝芝情绪始终上不来,虽也说笑,但显得勉强。过了二十四桥,河面蜿曲起来,水苇子一丛连一丛,灰灰的,黄黄的,一竿竿白色的苇花在霜风中高举轻晃,一只只水鸟不时“喳喳”叫着从水苇子里飞出。岸上,仍然是楼阁台榭,朱红碧翠,玉带一般向前延伸。

廷玉对芝芝说:“我们回吧?”

芝芝望望廷玉:“这就回啦?前面还有好些园子。”

廷玉说:“玩了大半天了,差不多了。”

修竹雨说:“既来了,还是应该看看全嘛。”

廷玉说:“也无所谓,都大同小异。”

芝芝说:“确实,我也这么觉得。”

修竹雨笑而不言,心想,这真是情投意合的一对儿,连逛园子的感受都完全一致。

就回了。

游湖的第二天上午,芝芝去清园庵看望了张道姑,当天下午就找父亲说回去的事了。父亲见宝贝女儿回来一个月不到就要走,心里受不了,坐在暖阁儿里一张铺着白狐皮的太师椅上说:“忙什么,既来了,就多住些日子嘛。我还想你们不走呢。”

芝芝笑着望望廷玉说:“爹的心事我们明白,我们又何尝不想陪爹爹多住些日子?

可不走不行的,廷玉要回县学读书,没有多少日子就要参加乡试了。”

康世泰说:“这也没有妨碍。扬州不光有县学,还有府学,知名的博学大儒多得是,廷玉觉得哪家好,就到哪家学,绝无耽误。在家里学也行,秋桂轩有的是书房,挺宽大的。要是嫌那儿不安静,我把书房让出来。不要急着走嘛。”

芝芝笑着望住父亲:“爹这么说,女儿心里热乎乎的,可爹有所不知,女儿跟廷玉自小生活在山里,喜欢清静惯了,对扬州这里热热闹闹的生活不大适应。特别廷玉,他就要呼吸着山里空气,书才读得进,读得透,而在扬州,总觉得悬在半空,没有根,不踏实。我跟廷玉商量来商量去,觉得还是回去好。”

康世泰叹息:“既然如此,爹也就不硬留你们了。不过,这段日子有你们在,爹心里真是高兴呀。特别元元,太让人喜欢了!”说着伸出手,“来,小乖乖,让公公抱抱,抱抱。”

芝芝将元元递给父亲:“叫公公!叫公公!”

元元小脸粉嘟嘟,笑。

康世泰抱得有点笨手笨脚,但心里特别舒坦,冲小外孙笑。

“你们要常回来走走。爹时常想你们。”

芝芝应:“嗯哪。”

“爹真想一大家子聚在一块儿,热热乎乎。”

“嗯哪。”

“你母亲年纪大了,在老家生活惯了,脾气有些怪,我不好强求。况且那边还有好些田地,需要她照应。可你们年轻呢。廷玉万一考不上,就到扬州来,爹给他捐个职,再分个店号给他。”

芝芝不语,从父亲手里接过元元。停了停芝芝说:“爹,你知道我这次为什么来吗?”

康世泰问:“为什么?”

“我在家老是做梦,心里不踏实。”

康世泰笑:“梦?做的什么梦?说给爹听听。”

芝芝低下头,目光落到元元脸上:“我不想说,我真的心里不踏实。”

康世泰扬脸道:“我们家现在挺好的,这些年你爹凭着自己的能耐,加上你大哥二哥三哥们的相助,上自官府,下到商界,可以说是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在扬州,康家不算第一,起码也是老二呀。”

芝芝不语。

“爹,我有一句话想求你。”芝芝抬眼望住父亲道。

“什么话,你说。”

“就一条,盐务上的事,你放放手,让大哥二哥三哥多做些。”

康世泰笑:“这当然,爹给他们安排了好些事嘛。”

“爹爹操劳得太多了。”

“没法子,有些事不过问不行。放心,爹爹吃得消。”

“这次回来,爹皱纹比先前多了许多,辫子也灰白了。”

康世泰一笑:“这有什么,到年龄了嘛。”

“爹才五十九,不大。”

康世泰轻描淡写道:“没事的,爹知道自己,爹精气神好着呢。”

芝芝脑子里又一次闪现出梦中的情景,朱唇动了动,还是闭上了。

三天后芝芝坐船离开了扬州……

同类推荐
  • 清初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毛评本1

    清初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毛评本1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初,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批注,包括伏笔,情节,使之成为迄今最流行的定本《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囊括了中国古代政治、外交、兵法、权谋、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尤其是书中描写的四十多次战争,场面波澜壮阔,鲜活生动,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军事知识和战争经验。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犹如在历史广阔的历史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 蔓蔓

    蔓蔓

    何舒蔓走走停停,左手抓着一只黑色高跟鞋,她小腿上的伤口还在往下滴血,伤口里混着脏泥巴,又疼又痒的,大约泥巴里还藏了蚂蚁,正在往外一点一点搬运她的血和肉。她的头发一个多星期没洗了,之前新烫的大波浪卷早就一团一团缠在了一起,看不出半丝性感迷人的风姿。更别提她身上那条浅粉色的蕾丝睡裙了,柔光布料上溅到了血污,原先长到膝盖的裙摆如今只能将将盖住她的屁股,裙摆上被撕裂的蕾丝花边飘荡在风里。
  • 四大名捕震关东(全集)

    四大名捕震关东(全集)

    《四大名捕震关东》为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的处女作。在这部书中,名震天下的“四大名捕”首次出场亮相。名捕冷血追杀恶徒,血战于黑森林中;名捕追命为救侠士,亡命于大漠荒野。喜爱四大名捕的朋友们,读罢此书,方有得窥全璧之感。无情、冷血、铁手、追命为追查要案远赴关东,与关东群雄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智慧与力量的较量。
  • 猎人者

    猎人者

    男人仍然闭着眼,好像已经睡着了,而林燕,则一动不动地站在床前。因为像头的位置在卧室里面的墙上的空调内……
  • 生死界碑

    生死界碑

    爷爷做了一辈子好事,没想到却毁了一个小姑娘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诡刃传

    诡刃传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倘若身怀绝艺,是为天下公义,还是一己野心?主人公徐平,原本只是一个步快班头,却在一次巡逻中卷入了一个惊天阴谋,从此,十年世事茫如海,诡刃出鞘破长空。
  • 快穿神争

    快穿神争

    刚逃出牢笼的十七岁少女“意外”惨死,被迫游走于三千世界拯救光环失效的女主。。。。。“神经病啊要我当男配?!!”少女怒吼。从此少女走上了不断撩妹子的boss路线。小黑屋的某神咬牙切齿:“谁出的主意!谁出的主意!谁给她这个任务的?!!放开女主冲我来啊啊啊啊!”某病毒望天怀疑人生,当初怎么就删了女主副本选了boss副本啊啊啊啊!
  • 星际萌商时代

    星际萌商时代

    [前排出售曲奇小饼干]穿越星际的曲奇发现自己的左眼里居然藏着颗需要吸收能量,等待复苏的星球!【PS:非常正经的星际女商崛起文】
  • 腹黑总裁的独家宠妻

    腹黑总裁的独家宠妻

    从被仲厉诚接回家的那一刻开始,慕烟就知道,这个男人是她的命运!她得罪不得、逃脱不得,只能接受。她是他的小白兔,乖巧懂事又听话。但后来,这个男人保护我,守护我,甚至我也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他。
  • 说话办事的艺术全集

    说话办事的艺术全集

    只有那些说话得体、办事得当的人,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顺风顺水。说话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说话办事要讲诚信,更要讲技巧,讲艺术。本书告诉你不可不知的提高说话水平和办事能力的各种技巧,让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 情深不悔,再爱难为

    情深不悔,再爱难为

    我以为我死了,在去离婚的路上死了,可是却有一个男人将我救了回来,让我活成了另一个人。我本以为他就是我此生的救赎,可没想到,一转身,他却将我亲手推入了另一个深渊……
  • 全职圣武之九校篇

    全职圣武之九校篇

    在这个充满危机的黑暗世界,大多数人以成为武者、机甲师、战斗法师为目标,去拯救这个世界,每位修炼者都修炼着与感染体元素相克制的灵力……因为某种原因殇土无法使用灵力,在修炼斗气的过程中他踏上了寻找妹妹的道路。他见过九校之间的勾心斗角、国家之间的利益阴谋以及神秘势力的恐怖计划……诸神联盟的解封诡计、感染体的崛起反抗、忍神宗的神器阴谋、六神的统治野心……但对于这些他并不想去插手,他只想寻找到他的妹妹—黑瞳,永远保护她、陪伴她……可命运却总是那么捉弄人,误解、失去、亦或者是死亡……(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让我们在九校篇、墨恋篇、血夜篇中寻找答案……)
  • 让工作快乐起来

    让工作快乐起来

    工作中有两种人:一种人牢骚满腹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一种人快乐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虽然都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但过程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作态度,反映了两种人生境界:厌恶生活和快乐生活。那些工作时乐在其中的人总能把压力变成动力,轻而易举地化解工作中的疑惧和担忧,顺利地将成功囊括在自己手中。其实,快乐工作很简单,与其牢骚满腹也要做,开开心心也要做,何不选择快乐地去工作呢?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