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400000039

第39章 诗风(2)

[鉴赏]《硕鼠》共三章,每章八句。正如《毛诗序》所指出的,“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可见这一比喻十分贴切而又生动。这首诗表达了人民对那些贪得无厌、横征暴敛而又漠视百姓死活的统治者的强烈抗议与无比愤怒,同时也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于那种没有赋税、也没有战争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采用比的手法,以“硕鼠”来比拟那些作威作福的统治者,这是由于二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硕鼠》在《诗经》之中,乃至中国诗歌史上都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这正是因为它具有十分鲜明的社会意义,是辛辣嘲讽贪官污吏的优秀代表作。今天读来,它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蟋蟀(一)

蟋蟀在堂[1],岁聿其莫[2]。今我不乐,日月其除[3]。无已大康[4],职思其居[5]。好乐无荒[6],良士瞿瞿[7]。

(二)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8]。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9]。

(三)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10]。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B11]。

[注释][1]蟋蟀在堂:喻岁暮天寒。[2]聿(yù):语助词。莫:通“暮”,将尽。[3]除:去。[4]已:过度。大:太。康:快乐。[5]职:尚。居:所任之职。[6]荒:荒淫。[7]瞿瞿:惊顾四周的样子。[8]迈:行,过去。[9]蹶(jué)蹶:形容敏捷。[10]慆(tāo):逝去。[B11]休休:安闲自得的样子。

[鉴赏]《蟋蟀》是《唐风》里的第一支民歌,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唐“其地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诗集传》)本诗所传达的则是诗人所怀有的那种对国家的深深的忧思,希望国家的股肱之士能够做到居安思危,这也就是《诗集传》中所分析的那样:“故方燕乐而又遽相戒日,今虽不可以不为乐,然不已过于乐乎?盍亦顾念其职之所居者,使其虽好乐而无荒,若彼良士之长虑却顾焉,则可以不至于危亡也。”

这首赋体诗,诗人的思维跳跃很大,先是劝人要及时享乐,后则转为规谏,委婉曲折,而且富有层次。在行文上,采用了常用的四字句,这样便于歌唱。而以蟋蟀这一十分常见的昆虫来作为时令的代称,十分具有特色,堪称是后世以之感时伤物的诗词之始祖。

采苓(一)

采苓[1]采苓,首阳之巅[2]。人之为言[3],苟[4]亦无信。舍旃[5]舍旃,苟亦无然[6]。人之为言,胡[7]得焉(二)采苦采苦[8],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9]。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三)采葑[10]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B11]。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注释][1]苓:甘草。一释为虎杖,两者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2]首阳:山名,又称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境。巅:山顶。[3]为:通“伪”。为言:伪言,虚假的谎话。[4]苟:诚,确实。[5]舍:抛弃。旃(zhān):之焉两字的连读。[6]然:是、对、正确。无然,没有真实性。[7]胡:何,什么。[8]苦:苦菜。[9]与:赞同。[10]葑(fēng):芜菁,二年生草本植物。[B11]从:听从。

[鉴赏]本诗三章,在结构上大致相同。先以采集甘草的生产活动为兴,引出了假话不可相信之论。然后,进一步说明了假话没有真实性,务必将其抛弃。最后,则提出从假话之中将会得到什么的问题,以供人们思索。

人们在论说事物是非之时,往往受到态度、情感与利害计较的影响,这样就会使人看不清事物的真相。也有人虽然则了解事物的真相,但为着各种原因却产生了假话、谎言,诗的作者称作“为言”也就是“伪言”。

另外,《采苓》在历史上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思想价值,作者认为首阳山顶无苓、首阳山下无苦、首阳山东无葑,也就是说由于其土壤环境条件所限,不适宜苓、苦、葑的生长。这是一种将植物与其生长的土壤环境相统一认识的具体表述。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后世的农学家提出了“土宜”、“地宜”的学说。

蒹葭(一)

蒹葭[1]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2],在水一方。溯洄[3]从之,道阻[4]且长;溯游[5]从之,宛[6]在水中央。

(二)蒹葭凄凄[7],白露未晞[8]。所谓伊人,在水之湄[9]。溯洄从之,道阻且跻[10];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B11]。

(三)蒹葭采采[B12],白露未已[B13]。所谓伊人,在水之涘[B14]。溯洄从之,道阻且右[B15];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B16]。

[注释][1]蒹葭(jiān jiā):蒹是荻,葭为芦苇。[2]伊人:意中人,所爱恋之人。[3]溯洄:逆流而上。[4]阻:险阻。[5]溯游:顺着河流流向,在岸边往下走。[6]宛:好像。[7]凄凄:“萋萋”的假借,形容植物茂盛。[8]晞(xī):晒干。[9]湄(méi):水草交接的岸边。[10]跻(jī):自低而高往上走。[B11]坻(chí):江河中比沚还小但地势高的陆地。[B12]采采:形容植物众多。[B13]已:消失。[B14]涘(sì):水边岸涯。[B15]右:迂回曲折。[B16]沚(zhǐ):江河中的小块陆地。

[鉴赏]对这首诗的主旨,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不同的解说,有人认为是描写爱情,伊人就是作者所思念的恋人;有人说是描绘贤人隐居于水滨,诗人慕而思见之诗;还有人认为,是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而致使贤士隐居。今天看来,从诗人对伊人如此之眷恋、寻访的心情如此之急迫,此诗应当是一首爱情诗。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就是通过交融的情与景,刻意创造了一种深远、朦胧的情境。就其意境之美而言,《蒹葭》不仅在《诗经》之中罕见,也可谓千古绝唱。“伊人”这一意象给人的感觉是扑朔迷离的,秋水茫茫,唯有伊人在彼岸似隐似现。这种惆怅迷茫的怀人之思与四周空寂的环境水乳交融,构成了一幅令人神往无比的写意画。诗、画、情、意这四者的完美融合,使《蒹葭》成为罕见的神品。王国维《人间词话》赞《蒹葭》“最得风人深致”,其成功之处在于“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这个评析是十分中肯的。

月出(一)月出皎[1]兮!佼人僚兮[2]!舒窈纠兮[3]!劳心悄兮[4](二)月出皓[5]兮!佼人恻[6]兮!舒慽受[7]兮!劳心怪[8]兮(三)月出照[9]兮!佼人燎[10]兮!舒夭绍[B11]兮!劳心惨[B12]兮[注释][1]皎:洁白明亮。[2]佼(jiǎo)人:佳人。僚(liǎo):美好的样子。[3]舒:宽解。窈:幽远。纠:愁结。[4]劳:烦劳。悄:忧愁。[5]皓:洁白明亮。[6]恻:同“刘”,美好的样子。[7]馒(yǒu)受:体态苗条。[8]怪(sāo):忧郁,忧愁。[9]照:照耀。[10]燎:照明。这儿是说佳人容光焕发,光彩照人,使见之者眼前一亮。[B11]夭绍:轻盈多姿。[B12]惨:慎惨。

[鉴赏]自古以来,月光在中国都被当作美的象征,是诗歌的永恒题材,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的咏月诗。这些咏月诗,其审美价值极高,创造的艺术境界也极美,其首出之篇便是这首《月出》。它是陈国民歌,共三章,每章的第一句以月起兴,第二、三句描写了佳人之美,末句都抒发了诗人的相思之情。

月色具有一种幽美、空阔的意味,《月出》在后世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共鸣。对此,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做过精辟的概括:“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千百年来,对于月亮,一代代中国人常咏常新,如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王昌龄的“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然展新悟”(《送冯六元二》),李白的“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送祝八》),杜甫的“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宋文学家苏轼的《前赤壁赋》意境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等等,所有这些把由月亮而引发的种种复杂情思,由月色而造成的各种美妙意境,其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这首《月出》。

七月(一)

七月流火[1],九月授衣[2]。一之日觱发[3],二之日栗烈[4]。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5],四之日举趾[6]。同我妇子,馌[7]彼南亩,田畯[8]至喜。

(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9],有鸣仓庚[10]。女执懿[B11]筐,遵彼微行[B12],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B13]。女心伤悲,殆及[B14]公子同归。

(三)七月流火,八月萑苇[B15]。蚕月条桑[B16],取彼斧斨[B17]。以伐远扬[B18],猗彼女桑[B19]。七月鸣鴃[B20],八月载绩[B21]。载玄载黄[B22],我朱孔阳[B23],为公子裳。

(四)四月秀葽[B24],五月鸣蜩[B25]。八月其获[B26],十月陨拱[B27]。一之日于[B28]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B29],载缵[B30]武功。言私其从[B31],献研[B32]于公。

(五)五月斯螽动股[B33],六月莎鸡[B34]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B35]熏鼠,塞向瑾户[B36]。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六月食郁及奠[B37],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B38]。七月食瓜,八月断壶[B39],九月叔苴[B40]。采荼薪樗[B41],食我农夫。

(七)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穆[B42],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B43],上入执宫功[B44]。昼尔于茅,宵尔索绚[B45],亟其乘屋[B46],其始播百谷。

(八)二之日凿冰冲冲[B47],三之日纳于凌阴[B48]。四之日其蚤[B49],献羔祭韭。九月肃霜[B50],十月涤场[B51]。朋酒斯飨[B52],日杀羔羊。跻固彼公堂,称彼兕觥[B54],万寿无疆[注释][1]七月:指夏历七月。流火:火星偏西,表明暑气已退,寒气将至。[2]授衣:制好冬衣交主人。[3]一之日:夏历十一月,后文同。觱发(bìbō):寒风吹动头发。[4]栗烈:犹凛冽。[5]于:为,指修理。耜(sì):翻土农具,状如锹。[6]举趾:举足,指开始耕作。[7]馌(yè):送饭。[8]田畯(jùn):古代的农官,又称农正、田大夫。[9]载:开始。阳:暖和。[10]仓庚:鸟名,黄莺。[B11]懿(yì):深且美。[B12]微行(hàng):小路。[B13]蘩:白蒿,春季蚕未孵化,煮白蒿汁浸润则易出。祁祁:众多的样子。[B14]殆及:将与。[B15]萑(huán)苇:芦苇。[B16]蚕月:三月;条:修剪。[B17]斨(qiāng):方孔斧。[B18]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B19]猗:攀引。女桑:嫩桑叶。[B20]鴃(jué):鸟名,即伯劳、子规。[B21]绩:纺织。[B22]载:又。玄:黑色。[B23]朱:红布。孔阳:非常鲜亮。孔,甚。阳,鲜明,漂亮。[B24]秀:草本结子。葽(yāo):远志,一种中药。[B25]蜩(tiáo):蝉。[B26]其获:就要收获。[B27]拱(tuò):树叶。[B28]于:取。[B29]同:指同去打猎。[B30]缵(zuǎn):继续。[B31]私:归狩猎者所有。从(zōng):一岁小猪,泛指小兽。[B32]研(jiān):三岁大猪,泛指大兽。[B33]斯螽(zhōng):蚱蜢。股:腿。动股:跳。[B34]莎(suō)鸡:纺织娘。[B35]穹(qióng)窒:全部堵塞。[B36]向:朝北的窗户。瑾(jìn):用泥涂抹。[B37]郁:郁李,李的一种。奠(yù):山葡萄。[B38]介(gài):通“丐”,祈求。眉寿:长寿。[B39]壶:通“瓠”,葫芦。[B40]叔:拾取。苴(jū):麻籽。[B41]荼:苦菜。樗(chū):木名,臭椿。[B42]重(tóng):早种晚熟的谷。穆(lù):晚种早熟的谷。[B43]同:集中。[B44]上:通“尚”,还。执:从事,操作。宫功:建筑宫室。[B45]索绚(táo):搓绳子。[B46]乘屋:上房顶修缮。[B47]冲冲:凿冰声。[B48]凌阴:冰窖。[B49]蚤:通“早”,早朝,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B50]肃霜:天高气爽。霜,通“爽”。[B51]涤场:即涤荡,凋落。[B52]朋:两壶。飨(xiǎng):以酒食招待宾客。[B53]跻:登上。[B54]称:举起。兕觥(sì gōng):古代铜制兕形酒器。

[鉴赏]在《诗经》里,有许多篇章都描写了劳动人民,或表现出了田园生活之美,或表达出了劳动者对于剥削阶级贪得无厌的愤恨之情,或从普通人的角度来抒发对时政的见解。这首《豳·七月》可以说兼而有之,全诗共八章,每章十一句,以月令为线索,是难得的活化石,多角度地展现了当时的农家生活。

本诗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以百姓一年四季的生活、农事活动为中心,其中穿插以对他们的喜怒哀乐的描述,有人说《七月》是“韵律化”的《夏小正》或《月令》,应该说这很好地抓住了此诗的基本特点。陈子展的《诗经直解》认为《七月》以“衣食为经,月令为纬,草木禽兽为色,横来竖去,无不如意。固是叙述忧勤,然即事感物,兴趣更自有余,体被文质,调兼《雅》、《颂》,真是无上神品!”这种写法对后世的民歌、甚至词曲,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雅鹿鸣(一)

呦呦[1]鹿鸣,食野之苹[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3]是将[4]。人之好我,示我周行[5]。

同类推荐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庄子(纯美典藏版)

    庄子(纯美典藏版)

    作为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庄周和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和儒家、墨家形成鼎足之势,影响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思想的另一部重要之作,全书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罗万象,对宇宙大道、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生命的价值、道德的标准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庄子》一书融合了寓言的生动、哲理的思辨、生活的鲜活,但是,想要真正读懂它、体悟它,运用它却并非易事。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庄子》,读出真正的“逍遥”,将庄子的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本书将《庄子》的三十三篇全部收录其中,并参考了大量和《庄子》有关的资料,以确保全书的严谨性、权威性。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原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本书进行了内容精选,将纲领性的文字提取出来。
热门推荐
  • 倾城小农女

    倾城小农女

    “老天!玩笑,不带你这样开的。”冷莫子仰天大叫,想她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佣兵女王,却穿越到一个蓬头垢面,被人抛弃的小姐身上,你说蓬头垢面也就算了,反正洗干净,还是一个美人胚子。为嘛住的还是歪歪斜斜的茅草屋,住歪歪斜斜的茅草屋就算了,赚点钱,修一间让人羡慕的宅子就成。为嘛一道圣旨下来,她就成了将军大人的第13位妻子,有人说将军生了一副克妻相,有人说将军残暴不仁,总之身边的人对她这位将军夫人的头衔都不太看好,咦!将军夫人其实还蛮好用的,拿着圣旨狐假虎威,县令见了她也要跪在地上点头哈腰的,咳咳!最重要的还是将军大人长得其实挺有型的.......
  • 总裁太腹黑:老婆休想跑

    总裁太腹黑:老婆休想跑

    明明四年前两人相恋,他却突然拒婚,整个人失去了踪影,让她变成了笑柄!四年后突然出现,居然一见面就强迫她!更可恨的是,人前居然装作不认识她的样子,既然如此,还纠缠她做什么!“滚开,臭流氓!”萧浅盯着眼前拦住去路的男人,脑子里浮现关于他,忍不住咬牙切齿!“呵呵……萧萧,我的权利,你的义务,不算耍流氓吧!”帝深一脸兴味,拿出手机,将一张照片,在萧浅面前晃过。“你……我没有跟你领过结婚证!”萧浅咬牙:“你,你这是耍无赖!”帝深吻上她的唇:“我就是耍无赖,你又能如何!”他不光骗了婚,还骗了‘其他’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寻宝师

    寻宝师

    我不过随手捡了个背包,结果就被人误认为寻宝大师,九死一生遇上怪事无数……奇事接踵而来,我原以为一切都是巧合,到最后却发现所有遭遇都暗藏阴谋。我究竟是谁?“他们”为什么会找上我?行走于奇幻世界,我翻云覆雨,但口耳相传于寻宝人之间的一句话却永不能遗忘:所谓珍贵的宝物,不一定是金银珠宝,珍品古玩,也可能是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 代嫁新娘

    代嫁新娘

    人生若只如初见,他也许会记挂她一辈子,但人生中没有“若”这种有路可退的词,他们在一个最不和谐的时间相遇,并在一个最不可谐的时间做了夫妻。她,只是一个代嫁新娘,她象是一个窃取了别人幸福的小偷,无法理直气壮。当那个正选再次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时,她知道自己那偷来的幸福该结束了,她没有资格占据着理应属于别人的位置,她该放弃了。无辜的她,只不过是他用来报复父母的工具。他一直在逃避自己的感情,也一直无法正视对她的感情。以为,一切终将过去;以为,幸福已经来临。在那一个她准备迎接幸福秋雨绵绵的夜晚,她失去了那还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失去了迎接光明的权利,她在一个陌生的黑暗世界中自我放逐,让痛苦吞噬着那早已千疮百孔的心,哀莫大于心死,她的心早已死了。错过的缘分真的还有机会重来吗?
  • 某美漫的术士

    某美漫的术士

    恶魔随从,机械军团,以邪能之力打响星际战争,以恶魔领主之名在漫威占据一席之地,而在最初的最初,他仅仅只是为了在漫威活下去而已。这是一个以召唤恶魔为主的炉石术士游走于崩坏的漫威世界的故事。
  • 无限曲面世界

    无限曲面世界

    “死后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冰冷的死亡后,迎来的是…答案是成为适配者??在无尽的任务中求生挣扎…博取那第二次生命的机会…与力量…一切幻想在这里都将成为现实,但相对的,你先要有足够的胆量与勇气活下去。进入世界完成任务获得空间币与勋章,在中枢内兑换增强自身的道具装备血统,几周后再次进入下一个世界…这就是曲面世界!现实世界中隐藏的秘密,通过其他方式进入曲面世界的人,适配者小队之间的碰撞,以及来自寰宇界的强敌,还有那些扭曲可悲的存在。热血的精彩与求生的悲剧,还在继续……ps:新人作者,第一次写小说,前段部分如果觉得尴尬可以粗略观看或者跳过,更新随缘,一周必定一次以上。
  • 某天多了个妹妹

    某天多了个妹妹

    好不容易和父母重聚,怎么还多了一个妹妹?!No!她比我小,我什么都要让着她,万一她和我抢饭呢…………你说对吧……
  • 安塔拉传奇(第八部)

    安塔拉传奇(第八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铜笔

    铜笔

    道士鸿安越想越不明白,书侯先生怎么会亲自送一个日本人出门,而且,还竟然一直送到了山下,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自从移居茅仙道观,过起半隐居生活,在待人接物上,书侯先生一直恪守着一个规矩:熟不出门,生不下山。即亲朋故旧、达官贵人来访,一般只送出书房,顶多再陪着在院子里走几步;而书法中人慕名前来,不管是造诣颇深的行家,还是尚未觅得门径的青年,只要是第一次登门,书侯先生向例都要送到道观门外,但也只是送出大门而已,他是从不下山的。
  • 小人物

    小人物

    老大收工时,天已煞黑,但所幸的是今夜有微薄的月光。尽管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背在背上的犁铧敲打出的节奏有点紊乱,老大还是觉得受用。用他自己的话说,坐办公室的爱他的笔,我种田的人没有理由不爱自己吃饭的“家伙”。在老大跨越一道田坎时,五个脚趾没能抓牵,脚下一滑,身子往下一沉,整个人倒在田里,犁铧咚地一声撞在田坎上。老大爬起来,伸了伸背,腰扭了一下,有点疼。老大狠狠地骂了一句,你妈那个X,在这时节还跟老子过不去。这些日子老大很忙,插秧时节,要收要种。自己一家子五口人的田地,老二一家四个人的田,还等着他去犁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