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100000010

第10章 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9)

问题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系统中,其消极的有碍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有碍于人性健康发展的因素也十分之多,像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缺少开拓创新冒险精神,或片面强调精神而轻物质,个体独立意识较弱甚至否定个体,无为思想,不争意识,顺应自然……等等观念,对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是有着相当大的消极影响的。而中国书中,大量记录的、宣扬的正是这些思想,提倡的也正是这些观念。因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需要皇权稳固,需要社会稳定,因此必然会以适应统治者需要的价值观念来教化人民,培养符合统治阶级道德伦理及其思想标准的臣民。这样,替帝王立谱、为圣贤立言的书,其所写的内容就可想而知。无论人们接收什么样的理想,积极的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消极的如“无为不争。在封建时代,这在本质上都是消解人的独立意志,培养“忠臣孝子,泯灭个体创造性的。所以,在中国大量的人生训条和人生格言中,除了让人为统治者尽忠效力的一些话语不无活力外,余者多数是按“顺民的要求来拟定的;诸多的礼数、规章、律令,从根本上讲,是对人的约束,不是人的解放;是对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的严重压抑,而不是让这些合理地得以表现。一言以蔽之,即鲁迅所说的,是让人“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试想,在一个过分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的民族里,尤其是“礼无处不在的国度里,个人又能有多少作为,人生还有多少活动的空间?实际的人生被“礼虚饰掩抑了,剩下的只能是对“礼的顺从,是对“礼所规定的人生内容的实行。反过来看,西方民族由于所处的环境、人文传统有别于我们,在价值取向上,与我们有着鲜明的差异。

自文艺复兴以来,当西方人从神的桎梏下逐步解放出来以后,人的观念得到了根本解放,开拓创造,冒险扩张的意识也日益浓厚。于是,它们在世界上开辟殖民地,掠夺别民族,成为不可一世的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一方面,我们并不赞成把灾难与痛苦强加给弱小民族和国家的强盗行径,我们要大力谴责把强力建立在掠夺侵略别国基础上的非正义道路;另一方面,也应清醒认识到,这些不道德的的野蛮行为,客观上也显示了西方民族的进取、争斗的精神,表现出了它们敢于冒险的思想。所以,当接触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图书时,就会强烈意识到灵魂的不安与骚动,感到顽强的斗争抗争思想,领略到积极的为生存发展而奋战的生命跃动。这就是鲁迅所谓的“读外国书……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感慨之所发。经过上面的分析,就可明白鲁迅劝青年少读或不读中国书而读外国书的用意何在,即使他没有说明,可实际上就是要青年学外国精神、思想、文化之长,来补己之短,以振奋自己民族的精神,在充满竞争的世界上,在斗争日益激烈的民族之林中,为自己的民族谋生存之路,选择适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念。一句话,他希望中国青年面对更广大的人生,尤其是在民族独立与富强这样的面对世界的人生问题面前,作出自己的选择。于是,我们认为,鲁迅的话,即使偏激和片面,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其中包含了更深的内容,其真实动机和目的是为了国家与民族。

其次,我们要看看鲁迅对待民族文化遗产的一贯态度是什么,看他是不是有民族虚无主义。同样,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的,鲁迅没有文化虚无主义。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予以猛烈批判,否定民族思想中不适宜现代中国人生存发展、独立富强的因素,是鲁迅坚持到生命终结的态度。但是,除了在一段时间内,为了启蒙、为了迎击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和顽固守旧派的“国粹鼓噪外,他的态度是继承与批判共存的。

早在一九〇七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就指出:“中国在今,内密既发,四邻竞集而迫拶,情状自不能无所变迁。夫安弱守雌,笃于旧习,固无以争存于天下。第所以匡救之者,缪而失正,则虽日易故常,哭泣叫号之不已,于忧患又何补矣?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得,得其神明,施之中国,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这段话十分清楚地表明了鲁迅扬己之长,取人之长,开创新路的思想,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要在世界上争一席之地的正确选择。稍后,他又写了《摩罗诗力说》,在文中,他并没有简单地否定“怀古,也肯定了“怀古的意义,但他明确指出“怀古必须与向前进结合起来,只是作为借鉴,否则就是危险的。他说:“夫国民发展,功虽有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途,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所以然,漫夸耀以自悦,则长夜之始,即在斯时。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将自己辉煌的过去与未来突进结合,不能时时汲收新的营养,“过去终将不保,而光明也难以出现,这已是今天人们的共识。由此可见,鲁迅在九十年前的思想不是十分精辟而深刻吗!

在“五四运动的十年时间中,鲁迅主要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但他明确的基点是建立在只有革新才能保古、只有批判文化的消极性特质才能保证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发展这样的前提上的。他说:“不能革新的人种,也不能保古的。所以他认为: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到了三十年代,鲁迅对传统文化消极面的批判仍未停止,言辞当然有所缓和,没有“五四前后那么峻急。他说:“中国人要在这世界上生存,那些识得《十三经》的名目的学者,‘灯红会对‘酒绿的文人,并无用处,却全靠大家的切实的智力,是明明白白的。如果联系到现代以来我们民族面临的生存压力,想想当时一些“国粹派的不肯变革的顽固态度,鲁迅的批判是有的放矢的,何况他并没有像全盘西化论者那样,对民族文化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而是有前提的,是从社会历史具体条件着眼的。所以,我们认为,鲁迅决非文化虚无主义者,诚如他自己所说:“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鲁迅的一生实践,证明的正是这样的思想。

再次,当我们了解了鲁迅对待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后,就要回到《青年必读书》产生的现实社会情况上来。鲁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的现实用意,恰恰是对那些复古者之流,反对新的变革的保守派的有力一击,这就是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

复古主义、死守传统不思变革,在历史上是层出不穷的,似乎已成为民族思维中的定势;拟古仿古恋古迷古复古也几乎变成中国古代人的难以改变的情结。“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这一古老的思想又在一些人身上复活,他们扛起“卫道保存“国粹的旗帜,在冠冕堂皇的“捍卫民族文化的口号下,向新文化运动发起进攻,企图将走上革新之路的中国拉回到过去,让人们拒绝其它民族的先进的东西,仍然躺在老祖宗的怀抱里,做“天朝上国,“精神文明天下第一的美梦。早在新文化运动开始之际,就有“拼我残年以卫道的林纾向新文化运动发难,接着就有“学衡派登场,再就是尊孔读经的呼声鹊起。新文化反封建的成果面临着考验,科学与民主受到“昌明国粹的严重威胁。在新文化战线内部,这时也出现了分化,一些文化革命中的风云人物脱离了战斗,走进了故纸堆,胡适就是典型的代表。早在一九一九年十二月,胡适就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一九二二年九月,胡适创办的《努力周报》发行《读书杂志》增刊,再次鼓吹“整理国故,并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引导青年们“少谈些主义,“多研究问题——即到故纸堆中去作所谓的“学问;“踱进研究室去实践他所推崇的“实验主义的方法。本来,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整理中国的古籍,研究中国的文化,是完全可以的,但胡适的观点和方法并非代表了真理;尤其是在国难当头之际,让青年人埋头古书,蜗居研究室,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社会人生种种问题采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无动于衷的态度,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既助长了顽固派,客观上也是一种倒退。鲁迅自然要加以反对。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鲁迅对胡适就提出了批评,他说: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他们说,“中国自有许多好东西,都不整理保存,倒去求新,正如放弃祖宗遗产一样不肖。抬出祖宗来说法,那自然是极威严的,然而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就现状而言,做事本来还随各人的自便,老先生要整理古籍,当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读死书,至于青年,却自有他们的活学问和新艺术,各干各事,也还没有大妨害的,但若拿了这面旗帜来号召,那就是要中国永远与世界隔绝了。倘以为大家非此不可,那更是荒谬绝伦!

除鲁迅外,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些主将,都对此展开了批评。郭沫若就认为“向着中学生也要讲演整理国故,向着留洋学生也要宣传研究国学,好像研究国学是人生中惟一的要事,那他是超越了自己的本分,侵犯了他人的良心了。茅盾说得更坚决:“因为做白话文朋友们第一步的退让,遂引起旧势力‘倒底还是文言好!的嚷声;因为做白话文朋友们第二步的退让,遂引起了复古运动;于是乃有目前颇占优势的反动运动!“我也知道‘整理旧的也是新文学运动题内应有之事,但是当白话文尚未在全社会内成为一类信仰的时候,我们必须十分顽固,发誓不看古书,我们要狂妄的说,古书对于我们无用,所以我们无须学习看古书的工具——文言文。显然,鲁迅劝青年少读或不读中国书是为了捍卫新文化运动的成果,是为了让青年睁开眼睛,多看中国之外的世界,去汲取别人的优点,来救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养成开放的健全人格;而最关键的,鲁迅针对胡适等人劝青年人脱离人生社会的矛盾和斗争的思想,呼吁青年不读或少读中国古书,是为了到社会实际中去,是“行,即参加社会和人生实践。试想,在一个革命的时代,特别是在“五四时期的中国,离开了行,离开社会斗争,中国的革命能成功吗?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能够实现吗?历史证明,正是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从国外引来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他先进思想,并在实践中实行,才将革命推向前进,实现了新中国的诞生。鲁迅的伟大也正在这里。如果我们回溯一下鲁迅从小时候进入传统文化的幽深书山,读古书,抄古籍,整理古籍的经历,不是十分清楚地看到鲁迅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吗?正是古代文化,培养了他,哺育了他,使他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正是古代文化,培养了他这位现代最大的叛逆者,使他能从旧营垒中冲杀出来,反戈一击,成为彻底的反封建主义战士;正是传统文化,使他认识到了其中的优与劣,从而促使他在批判继承的前提下,为新文化的创立,为现代新文学的建设,闯出了新路,开辟了新的空间。所以,我们在结束本章之际,可以这样宣告,鲁迅是中国传统消极文化的最彻底的批判者,又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最大的继承者,更是新文化的创造者。他,无愧于新文化方向的代表这一称号,无愧于“民族魂这一崇高的赞誉。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威尔第

    名人传记丛书:威尔第

    名人传记丛书——威尔第——被高校拒绝了的世界歌剧之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 刘备发迹史

    刘备发迹史

    三国是个战国纷飞,群雄并起的时代,就像《三国演义》片尾曲中所唱“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时空变化,岁月流逝,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却不曾被带走,那些在历史的天地中纵横驰骋的鲜活面孔,跨越前年,依然在眼前飞扬,在我们心中永恒……谨以《刘备发迹史》献给不向命运屈服的英雄刘备,向非一般的刘玄德致敬!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动荡。为了匡复汉室,刘秀兄弟二人走上革命征程,并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然而,功高震主的他们很快遭到打压,处于绝境中的刘秀只好韬光养晦。王莽被灭后,刘秀趁机逃出虎口,不断壮大实力,先后消灭了王朗等势力,逼降了铜马等义军,推翻了更始政权,扫清了残余障碍,一统天下,开启了东汉新局面。刘秀以柔治国,很快东汉便国富民强。飘雪楼主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整个故事始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引人入胜的光和热。刘秀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真的是个近乎完美的帝王吗?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要开战姬

    我要开战姬

    沈霖:这位美少女,我看你骨骼清奇,要不要我帮你开发一下?万界游戏新服开启,恐怖怪物入侵世界。沈霖意外获得战姬开发者系统,为了拯救悠(咸)闲(鱼)的日常生活,他只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战姬队伍。PS:非战斗流,日常种田流,爽文,非单女主,无敌流。
  • 界蚀

    界蚀

    作者:虚无浮沉几世间,余生无悔入沧澜。吴青柳:我是天煞孤星注孤身?主角就应该这么坎坷吗?流年不利啊,我养个女儿跟分魂容易吗?才多少字你就让我遇见黑手,不派点强人支援一下糊弄过去,我分分钟歇菜给你看,怎么也得先让我发育发育,穿上神装再去单挑吧。领主苏醒了~故事开始
  • 四绝图

    四绝图

    江湖传闻,北国开国将臣和当时的江湖人士在成功反抗上个朝代的欺压后,共同留下了一份惊天宝藏--四绝图。四绝图包含武功、兵法、奇门、财宝。得四绝图者,可争天下...
  • 御天战帝

    御天战帝

    一代战帝古星羽,力挫十大金牌高手,夺得吞噬奇功。却遭兄弟黑手,重生为了一名马童。吞灵草、吞晶石、吞神通……吞尽天下灵物!修元力、炼肉身,元体双修,碾压各路天才!掌中一只灵纹笔,铭刻万千极品器!重生的那一刻起,古星羽一路狂飙,高歌猛进,踏上了牛气哄哄的御天之途。
  • 学做发言人的体会与思考

    学做发言人的体会与思考

    自“非典”以后,我国真正进入了发言人制度化进程。以此为展开,毛群安先生从当前政府传播现状入手,通过对政府与媒体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发言人制度的介绍,为我们讲述了新闻发言人的作用与责任。结合他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毛群安先生通过对他所感受到的问题与挑战的分析,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新闻发言人这一特殊工作岗位,并对传播学的运用有了新的思考与感悟。
  • 宇宙神秘现象未解之谜全集

    宇宙神秘现象未解之谜全集

    我们人类太喜欢发问,而发问的结果是发现我们有太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当我们假设完宇宙的开始与完结,中间的部分才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毕竟我们没经历过字宙时开始,而且我们也不会活到它结束的那一天。中间离我们太近了,且不时有新闻报道说有些穿过“时空隧道”的事情,这就更让人着迷,如果“时空隧道”真的存在的话,谁不想去看看我们的前生呢?而这同时也引出了一些难题,比如我们会和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同一时间里,而我们又知道他们的过去,那样,我们可能会干扰他们的生活,而这又是不被允许的。当然,这同样也没难倒我们人类,因为我们人类就是为解释无法解释之事而存在的生物。
  • Honey,honey

    Honey,honey

    迷糊女明媚是以写作为生的资深宅女,因缘巧合之下与毒舌男陆齐安不打不相识,两人兴趣相投,渐渐产生革命战士般的友谊。一次车祸,他用一辆名贵跑车救她一命,待他被父母逼婚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拖着她去顶包,而且理智气壮、毫无愧色。原本是一场演给他人看的爱情戏,彼此却渐渐沉迷其中而不知。她以为自己是一厢情愿。所以,在爱情来临的时候,她只能选择逃跑,躲他、避他,以此来疏远两人的距离。于是,她躲,他追,他进,她退……
  • 重返十八岁:男神,哪里逃

    重返十八岁:男神,哪里逃

    人生最悲催的事情就是跟男神同桌居然只知道学习……大龄剩女安若曦有一天发现帝都四大财团之一的纪默宇居然是自己高中的同学,天呀,要不要这么搞笑?而她知道这件事情时正在跟一个秃顶的男人相亲,要不要这么衰?上天垂怜,她重返十八岁,安若曦决定用自己多年温习言情小说的套路追男神,虐绿茶,走一条开挂的人生。多年以后,男神纪默宇回忆,有个小傻瓜,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谁套路了谁……
  • 谁动了我的总裁

    谁动了我的总裁

    传言翟氏总裁从不做亏本的生意,这次破天荒地用1000万换了一个女人,还是个声名狼藉的女人。翟浩晨两根修长的手指夹着户口本递出,笑得道貌岸然:“夏清荷,是谁教你,男人用完给钱,就能随手扔掉的?”要还的,用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