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100000011

第11章 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1)

概述

沉重的古老中国闭关自守之门,在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的轰击下,终于被迫打开了;鸦片战争的刀光火色,映照出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的软弱无能和腐朽糜烂。列强的侵略,将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深重的灾难降临到中国近代人民的头上。

物极必反,这是辩证法的结论。当我们这个一直陶醉在天朝上国美梦的国家,突然被弹丸之地名不见经传的洋夷小国粗暴践踏时,梦从此就开始破碎;当我们自诩为地大物博、文明天下第一的民族,竟然没有能力抵御万里之外的“洋鬼子的侵略之际,往日的自尊与自信,在武力的威逼下,就变成了割地求和、赔钱乞安的屈辱。然而,中华民族并非是没有力量重新崛起的民族,中国人也并非都是自甘奴役的“贱民,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就在这“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时刻,先进的中国人终于醒来了。他们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研究列强为什么能在世界上横行无忌的内在原因,开始比较中国和列强的差距,开始寻找国家、民族内部衰微落后的病根。一些人终于发现,被泱泱大国一直视为化外之人的野蛮民族之所以能雄视天下,决非偶然,乃是他们有一套适宜自身发展的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制度,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基于此,一些人飘洋过海,前往欧西,浮槎东洋,希望从西方的制度、思想文化中学得先进的东西,企图从西方发达的近代科技中,学来富国强兵的手段。西方思想从此进入了中国,近代史上热闹异常的中西文化的冲撞就这样开始了。

鲁迅,青年时代的鲁迅,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开始了自己向西方近代学习的航程。从此,他驾着学习之舟,努力徜徉在西方知识、思想的海洋;像海绵一样,吮吸着有别于中国知识、思想体系的异域先进文化。他希望似古希腊的普罗米修斯那样,从天国里窃得火来,煮自己的肉,以进步的思想武装自己,实现救国救民救自己的宏伟理想;他当然希望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之火,来煮我们民族之肉,使民族从炼狱中获得新生,脱胎换骨,使我们在地球村中,站稳脚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他离开绍兴家乡之日起,也就是他学习西学的开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读西方的哲学,学习西方文学名著;他接收科学的熏陶,使科学成为自己锐利的思想武器;他翻译西方名著,向国人介绍异域的文化和思想;他最终通过俄国这一中介,尤其是经过苏俄文学和理论的学习环节,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他通过这一切最终找到了科学而先进的真理之剑。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使他获得了广博深厚的文化修养,为他的文学创作,解剖中国社会、分析国民性格,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料;那么,西方近代学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则为他的思想的升华插上了双翅,为他提供了深刻的批判的武器,而西方文学,也使他找到了新的文学理想和新的艺术形式。所以,让我们随着鲁迅的足迹,去探寻他学习西方的历程吧。

学西学的开端

祖父遭受囹圄之灾,为鲁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家庭迅速从小康走向困顿。当祖父事件的阴影仍然笼罩着家庭每个成员的心灵时,鲁迅的父亲在心力交瘁和不堪重负的经济压力之下,感到绝望,最终酿成严重的肺病。这时的鲁迅,过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营救祖父筹款,替父亲治病找钱。然而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使鲁迅在这一时期,领受了人世种种虚伪和无情;亲戚的冷眼与嘲笑,当铺老板侮蔑的神态,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刺激。更不幸的是,父亲终于倒下了,永远闭上了眼睛。可是,同房的长辈们,在这时候,不是同情,而是往往采用逼迫的手段,要鲁迅在一些家族中对涉及到自己家的事情上表态,欺侮他年少,企图利用鲁迅不太谙知家族事的弱点,侵夺鲁迅家的利益。鲁迅不能决定,须请示狱中的祖父,但话一出口,受到的是恶意的讥讽。鲁迅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他感到痛心,感到愤怒,他开始对家乡感到厌恶,而家无可挽回的破落,使他认识到必须到新的地方去,寻找别样的路。

到底走什么样的路呢?在那个时候,鲁迅家乡的没落的书香门第的子弟常常走的是当幕僚、师爷和经商之路,这些都不是鲁迅所喜欢的,甚至是他瞧不起的。剩下的现实路只有两条,一是和多数读书人一样,走科举之路,鲁迅那时也有在这条道上试试命运的想法,可是,家里已没有支持他走这条路的经济能力了。另一条路是学洋务,走当兵的路。这在当时保守的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光彩的事,“好男不当兵,就是一种普遍的意识。这时的鲁迅,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了,学洋务,当兵对他来说,是惟一的路了。

就这样,“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办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去进了K学堂了。“N指南京,“K学堂指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鲁迅进这个学堂是因为:一,当时像此类军事学校“不收膳费,而且每月还给津贴;鲁迅“之所以进去也并不是因为志愿当海陆军人,实在只为的可以免费读书罢了;二,“这里还有另一个,而且可以算是主要的缘因,乃是因为在南京的水师学堂里有一个本家叔祖,在那里当‘管轮堂监督,换句话说便是‘轮机科舍监。这位叔祖叫周椒生,鲁迅叫他庆爷爷,举人出身,他先后弄去几个周家子弟到该学堂读书,鲁迅是第三个到该校求学的周家子弟。

一八九八年五月初,鲁迅通过考试,跨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入学考试并不难,只考作文,题目是“武有七德论。这对鲁迅这位有深厚国学基础的人来说,录取是肯定的了。这是一所由洋务派兴办的衙门式学堂,用明白的话,就是训练水兵的。学校条件不太好,平房而且低矮陈旧,房周杂草丛生,惟一可显示这学堂标志的是二十多丈高的桅杆和很高的烟囱。

鲁迅在学校试习三个月后,被编入最末的一级的三班,而且是管轮班。由于分班的不尽己意,加上学校生活的种种奇怪情状,使鲁迅对这学校下了“乌烟瘴气的判断。鲁迅在这所学校里,强烈的感受是:一、功课简单,生活乏味,充满了陈腐之气。“一星期中,几乎四整天是英文:'Itisacat';'Isitarat?'(‘这是一只猫,这是一只老鼠吗?’——引者注)一整天是读汉文:‘君子曰,颖考叔可谓纯孝也已矣,爱其母,施及庄公。一整天是做汉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论》,《颖考叔论》,《云从龙风从虎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论》。除了初级的英语外,其余与旧的书塾没有多大差别。更令人气愤的是,一些老先生抽鸦片也不说了,关键是他们对新知识一窍不通,对新名词、新概念总是望文生义。如一位教汉文的先生认为地球有两个,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使学生哭笑不得;有的老师对“社会的解释,更是荒唐,认为“社会就是古代的结社讲学。知识学不着,活动该有吧,事实上是没有的。原先有一个游泳池,因淹死了两个学生,就被填平了,“不但填平,上面还造了一所小小的关帝庙。可以想见,这所为近代海军培养学生的学校,思想又是多么陈旧和迷信。惟一能给学生带来一点乐趣的是每星期爬一次桅杆的训练,这也不是与所学专业有什么关系,而是在爬杆时,可“近看狮子山,远眺莫愁湖,在自然景色中获得一点情趣,冲淡一下沉闷单调的生活。二是学校衙门气息太浓。在这所洋务学堂里,没有任何近代现代的气息。开除学生是常事,大堂上有军令,校长可以将学生杀头。学校当局放任高班学生欺负低班生,等级观念在学生中非常浓厚。低年级生走路不能越过高年级生,而那些高班生往往“将肘弯撑开,像一只螃蟹,故意挡住低班生。对这些享有特权的高班生,低班生有气不敢出,只好忍气吞声。这一切与鲁迅入学校前希望寻找的“别样的人们,相去太远,于是他准备离开这里了。

在这样的环境里,想学到很多新的知识是不可能了。在失望之余,这年十二月间他请假回乡一次,与弟弟周作人一起,参加了县试,这是鲁迅一生中头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初试成绩不错,但他没有等到府试和次年的院试,就回到了南京,接着就转学到了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学开矿去了。鲁迅在水师学堂时间虽然不到一年,但这里毕竟是他接触西学的起点,至少是初次接触了英语,为他的英语打下了初步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他真正比较多的接触西方文化,那是进矿路学堂的事了。在矿路学堂,他不仅学到了近代科学的基础知识,为他展开了一个新的知识天地,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变法的浪潮,使他开始接受西方思想,使他的思想在这里寻到了变化和升华的起点;知识结构从这时开始发生变化,单一的传统文史哲的知识基础又融汇了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政治、文学等内容。

鲁迅进的矿路学堂,与江南水师学堂一样,都是两江总督张之洞开办的。戊戌政变时,慈禧下令封闭洋学堂,可矿路学堂的开办,恰得到了这位“老佛爷的特别恩准。所以,这个学堂只空前绝后地招了一次生,共收了二十四名学生。鲁迅从江南水师出来,并非一般的转学,而是通过考试被录取的。

鲁迅进矿路学堂时,戊戌政变已遭失败,“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已亡命日本,变法时的一切都被顽固派颠倒。但是,这些倒行逆施,不仅没有扑灭变革的火焰,反而更加推进了改革的蓬勃发展,维新派活动并未停止,而兴中会又迅速崛起。此时宣传新思想的报纸仍在发行,反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书籍相继问世。鲁迅进的矿路学堂,具有明显的维新进步倾向。鲁迅在回忆中说道:“第二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因此,学校还设有读报处,鲁迅在那里,不仅读了大量登在改良运动维新变法之喉舌——《时务报》上的文章,深深为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的文字所打动;而且还通过留日学生创办的《译学汇编》,读了不少其它国家的政治法律著作。就是在这一时期,鲁迅大量阅读了翻译过来的西方名著,如孟德斯鸠斯宾塞的著作,而卢梭的《民约论》,更使他感到异常新鲜。

那时候,严复翻译的名著一本接一本地面世,鲁迅也就一本一本地读,像甄克思的《社会通诠》,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还有《穆勒名学部甲》等,他都读过。另外,林纾翻译的外国文学名著此时也正风行。鲁迅在矿路学堂时,林纾以“冷红生的笔名,翻译了一批西方名作,如轰动一时的小仲马的《茶花女遗事》,就特别吸引了鲁迅。据周作人讲,鲁迅当时还读过林译的《包探案》(按:即福尔摩斯的故事)和哈葛得的《长生术》等小说。这些书籍,开阔了鲁迅的眼界,活跃了他的思想。但给他印象最深、也极大影响了他后来思想的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请看他是如何描绘初次接触《天演论》的心情的: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

赫胥黎是达尔文的朋友和信徒,严复所译的《天演论》,是赫氏的一篇论文,题名《进化与伦理》。赫氏以一个科学家的胆识,为了探索真理,敢于向至高无上的上帝挑战,向统治了西方人的所谓人是上帝创造的神学发难,他从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古生物学出发,生动地论证了人与猿猴同祖同宗的观点,指出了世界万物都在进化、在发展、在变革这样的客观规律。严复翻译此文,意在自强保种,希望国人顺应天演规律维新变法,使国家和民族由弱变强,反之则会亡国灭种。正处热血沸腾青春激荡时期的鲁迅,自然会为这种新颖大胆的思想所激动,也使他在早已感到不满的黑暗现实中,看到了光明和前途。从此,他完全不理叔祖周椒生的“开导,坚持读《天演论》,读一切可以找到的新思想的书。除了西方名著外,他也读当时流行的如《中西纪事》、《日本新政考》、《科学丛书》等,他还读过谭嗣同的《仁学》,等等。

他一面在课外阅读各种新思潮的书籍,一面刻苦学习自己的专业。张协和回忆道:鲁迅在学堂时,年虽最幼,但已表现出他过人的聪慧和高贵的品质了。矿路学堂顾名思义,应该是学有关矿物的学问了,的确在校三年中也学了这方面的课程,……但当时读的都是纸上谈兵,并且在讲堂上抄讲义,每天仅上、下午各上两堂课(每课约一小时余),讲解是很少的,只是抄书而已。而鲁迅在下课后从不复习课业,终日阅读小说(笔记小说、《西厢记》等),过目不忘,对《红楼梦》几能背诵。由于他的聪慧过人,所以在考试时,总是他第一个交卷出场,而考的成绩又是名列前茅。当时学堂规定每星期作文一次,凡获得第一名者赏三等银牌一个;每月考一次,名列第一名者,亦赏三等银牌一个。四个三等银牌换一个二等银牌,四个二等银牌换一个三等金牌。同学中独有鲁迅换得金牌,这可见鲁迅获得银牌之多和成绩之优良了。一九二年一月,鲁迅结束了矿路学堂的学习生活,三年的读书,换来了一张“第一等的毕业文凭。虽然在这里,他初涉了自然科学,接触了新的思想,但真的本领又学到多少呢?一张毕业纸又能说明什么?当时的鲁迅就是这样认识的:“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没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于是,趁选拔留学生的机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官费赴日留学。在他的面前,展开了一条更为宽广的路,更多的西方名作在等待着他去阅读、去消化。

留学在扶桑

同类推荐
  •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入,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之状,也无盛气凌人之势,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 刘大响自传

    刘大响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刘大响自传》是作者刘大响院士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童年、求学生涯以及为我国航空动力事业奋斗的历程,尤其是以亲身经历讲述了高空模拟试验台、高推预研、中推核心机和先进高性能发动机的预研和研制过程,以及呼吁国家重视航空发动机、国产大飞机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经历。
  • 二三毛:三毛传记

    二三毛:三毛传记

    三毛的冷郁、极端、神秘……米娜的辛辣、仗义、尖锐……一个性情女人写的性情女人。就当是性情女人辛唐米娜以她的敏锐与感性,带我们对“三毛时代”进行一次成功的穿越,我们将看到另一个性情女人三毛,不算太平的一生。
  • 我所知道的杨虎城

    我所知道的杨虎城

    本书曾于2003年1月初版,于今年作为我社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之一种再版。全书均为弥足珍贵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记述了杨虎城初期的经历、杨虎城脱冯拥蒋崛起、西安事变后被关押,直至被杀害等,再现了杨虎城将军的一生。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对研究杨虎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更好地了解和把我西安事变的历史真相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 一个男人的海洋

    一个男人的海洋

    2016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常播出,突然屏幕下面飞出一条字幕:据新华社消息,正在单人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的中国职业帆船选手郭川,在航行至夏威夷西约900公里海域时,于北京时间25日15时30分与岸上团队通话之后失去联系!亿万国人的心被揪紧了,立刻将目光聚焦到这则新闻——郭川为何失联?他现在在哪儿?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大海啊,请你停一停波浪,祈祷我们的船长平安吧!”“海风啊,请你静一静呼啸,祝福英雄的郭川回家吧!”
热门推荐
  • 节韵幼仪

    节韵幼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明末淘宝生涯

    我的明末淘宝生涯

    什么?拯救大明兴我中华!这个话题有点沉重,我沐森只是想淘点古董回现代参加个海南的小聚会而已!然而明末的小冰河带来的无限天灾和那些易子相食的流民的悲惨生活!啊最主要还是鞑子们举起了惨无人性钢刀那沐森不得不做出改变.
  • 雷人俏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雷人俏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潮女,不走寻常路是她的习惯,雷人是她的爱好!不寻常的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一个异世界,变成了一个六岁的小屁孩,还有了一对让人看到就赞叹的绝色爹娘,和一个长得像魔兽世界母牛的巨无霸奶娘!一夜之间,无父无母的她突然成了‘西奇国’独一无二的公主!既来之,则安之,在这里做做古人,当当公主,有人宠,有人爱也不错!可可可……这个西奇国也太神奇了吧,居然是中西结合,古代与现代的交接点,看到一个穿着古人衣服骑着摩托车过去的人,她的脸瞬间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囧’字。这到底是一个怎样雷人的世界啊?难道是要她这个‘雷人公主’把雷人进行到底?他是大中朝的三皇子,他是正义的传播者,光明的带领者,到处宣扬‘正义’,就快赶上法那什么功的宣传了,表面看上去文文弱弱,实际是个深藏不露武林高手,平时装得很弱,不轻易展露武功。因为不想继承他老爹那无聊的皇位,被逼来到‘西奇国’准备娶城主的女儿为妻,他和他的三个兄弟,谁要是娶得慢了,谁就得回国当皇帝,那他也只好努力了,但但但……这个,他未来的娘子,也太雷人了吧,居然要创建什么‘板砖帮’,拉帮结派,非法聚众,这还了得!他一定要好好纠正下这个小妮子的邪恶思想,给她来个彻底的洗脑!
  • 西藏剌麻溯源

    西藏剌麻溯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岁一暮

    一岁一暮

    “洛洛,你愿意嫁给我吗?”初洛点点头,她愿意……“对不起,洛洛……”初洛点点头,她似乎早就知道……“洛洛,嫁给我,好不好?”初洛笑了笑,“好……”“洛洛,下辈子再遇到我,不要再把我忘了,好不好?”初洛点点头,“好……”如果有下辈子,我不会再忘记你……
  • 当大明遇上大清

    当大明遇上大清

    本书全面再现1618-1644年发生在大明与大清(后金)之间的战争,带你重回明清鼎革之际,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揭开被刻意隐藏的战争真相。战争从偷袭抚顺开始,努尔哈赤有着狐狸般的狡猾,也有狼的凶狠。他喜欢不宣而战、里应外合,常常能集中兵力以多胜少。对迅速崛起的后金,明朝起初不以为意,而他们显然低估了对手。从抚顺到萨尔浒,从沈阳、辽阳再到广宁,努尔哈赤一次次得胜。而萨尔浒之战的教训,也让明朝重新认识了敌人,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宁远大捷到宁锦大战,以坚城大炮成功压制后金铁骑。以锦州、宁远、山海关为支撑点的关宁锦防线,成为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人难以逾越的坚城堡垒。明清两军对抗十余年后,决战时刻终于到来。明朝派出最强阵容,洪承畴为主帅,明军在辽东的主力关宁铁骑以及九边重镇精锐尽数出战。清军也尽起倾国之兵,重病缠身的皇太极更亲自到前线指挥。这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决战。双方拼尽全力,明军虽元气大伤,但仍有反攻的实力。可是,来自明朝内部的农民军却摧垮了这个帝国。明清战争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收场。尽管明朝与清廷的战争直到1662年才正式结束,但这场战争结局,却仍深深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当大明遇上大清,是火器与弓箭的对抗,农耕文明与渔猎民族的碰撞。一衰与一兴之间,究竟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历史并不那么简单。
  • 只有我知道

    只有我知道

    所有的秘密,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所谓沉沦不过是一场一场的爱恋······
  • 理科法师

    理科法师

    你还想看因为突然突破而碾压对方吗?你还想看因为学到很牛的招式打败敌人吗?不存在的!一觉醒来整个世界都变了,魔法学院斗气学院代替了学校,所有人都好像一直生活在魔法与斗气的世界中,除了我们的主角。。。我们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
  • 这个骑士没技能

    这个骑士没技能

    “你还不配让我使用技能!”白马秋水醉花雨一连串普通攻击干掉敌方大佬潇洒转身。“你还不配让我使用技能!”白马秋水醉花雨平A干掉世界BOSS,拿着战利品走人。“你还不配讠……”“砰!”清月孤灯梦菩提实在看不下去了,一巴掌打下来,骂道“呸,你丫破骑士压根就没有技能!”全息网游里,一个没有技能点小骑士,如何走到众神之巅?且看《这个骑士没技能》!
  • 龙先生你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龙先生你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影后不详克死无辜人,这事你怎么看##今天的影后出事了吗##全民祈祷影后别出事#看着网上围绕她不变的话题,江虞皮笑肉不笑看向龙先生:“我什么时候能克死你?”传闻不详的江虞,没嫁给龙先生之前心心念念就是嫁给他!当嫁了之后,离是离不了,从此只能想着什么时候能克死龙先生,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