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300000043

第43章 “三分诗,七分读耳。”——朗读的妙用

宋朝周密在他的《齐东野语》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书生写了一首诗,不知该诗写得好不好,于是慕名请求苏东坡指教。苏东坡看过这首诗后,心中已有回数,然而没有立即表态,便要求书生将该诗诵读一遍。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之后,接着恭敬地请教苏东坡:“此诗有分数否?”苏东坡答道:“十分。”(相当于今天的100分)书生听到“十分”这个较好的分数,高兴万分。不料,苏东坡喝了一口茶后慢慢说道:“三分诗,七分读耳。”这里,苏东坡风趣地评价书生的诗作不佳,仅能得三分,然而朗读的水平较高,可得七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苏东坡是十分注意朗读文章的。不过,古代的朗读,重在吟诵,相当于今天的唱。有些文章,如文言文,用唱代读,倒能引起学生的兴趣。1994年3月4日,《文汇报》发表了谢雪荣老师的《抑扬顿挫唱古文》一文。文章的作者教了兰十多年语文,凡是讲授文言文单元,总是每文必唱,一唱唱了三十多年,“从彭城唱到东吴,从太湖唱到扬州,粉笔生涯,以唱为乐。”他认为,唱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更不是什么“复古”,而是为了使学生对语文“增一份情趣,添一份韵味”。细品古诗文,不唱不能进角色,不唱不能出意境。谢老师在串讲之余,“琅琅一唱,使当代的‘追星族’们享受一下古典美的熏陶,赞叹一下中华灿烂华章之博大精深。”他每唱一文,总是赢得热烈的掌声。

古文用唱传情,语体文和作文通过朗读,亦可以传情。有位语文教师讲授《周总理,你在哪里》时,配着哀乐,含着悲情进行朗读,读得全班学生潜然泪下;她教《回延安》,则用愉快的感情朗读,读得学生个个神采飞扬,都想身长翅膀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朗读《最后一次讲演》,她的爱憎之情十分鲜明,读出了闻一多先生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爱国之情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痛恨之情。朗读作文,亦可以使人有所感,有所悟,这就是朗读的潜移默化作用。有个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朗读文章的本领,掌握了朗读的艺术,终于在现实生活中派上了用场。一天,该生的父母因一件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打成一团,最后闹起了离婚。该生为了不使家庭破裂,含着泪水写了一篇《救救女儿》的作文。老师看了这篇催人泪下的文章后,带着文章,陪着这个学生进行了家访。该生在父母面前,怀着深沉的感情读着作文,读得父母声泪俱下。父母双双拉着孩子的手,保证今后不再闹离婚,并感谢老师挽救了他们一家。老师深情地说:“应该归功于你们女儿的真情朗读呵!”

尽可能完美地再现文章的感情,是朗读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这个基本要求,要做到运用普通话进行朗读,朗读时要求做到语音准确,不添字,不改字,不漏字,不重复,不颠倒,句读分明,停顿恰当等。就以停顿恰当来说吧,生活、工作中的对话(可以视为口头作文)如果恰当地掌握好停顿,那么可以更好地发挥有声语言的组织、区分、转折、呼应、回味、想像等作用。有个小伙子上公共汽车,左脚还留在车门外,司机就关上了车门。这个青年则拉长声音,风趣地说道:“挤——着——了——”听到这句用破折号组成的较长停顿,全车的乘客都笑了。售票员也笑着叫司机开门,司机亦笑哈哈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小伙子这拉长声音的停顿,在调侃中化解了矛盾。假若小伙子所说的三个字不用破折号作较长的停顿而是急促地喊:“挤着了!”这急促的喊声,定是对司机有意见,如果司机的开门动作再不迅速,双方的矛盾就有可能因此而变得激化起来。

朗读文章时,假若停顿不当,轻则会影响感情的表达,重则会破坏语义的完整,改变原文的意思。比如,某文件上有这么一句话:

“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干部”某厂长在全厂职工大会上读成“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干部……”众工人笑得前仰后合。厂长听到众工人的笑声,中断文件传达,一本正经地说道:“笑什么?时代不同了,当和尚也得具备大专学历的资格呢!”厂长不解释则已,一解释,全厂职工笑得更加厉害了。其实,文件里的“和”字是连词,读到“和”字时应稍加停顿,或者将“和”字改为顿号,全句则变为“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尚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干部……”这样一来,厂长就不会读错了。然而,他硬要将“和”与“尚”不加停顿地连读,岂不变成了“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了。这种读法,如何不让全厂职工捧腹呢?

在汉字中,形似音异的字相当多。假若读白了,亦会贻笑大方。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扮演猪八戒的演员马德华,原名马苗(音瑞)。

一天,马芮去医院看病。不料,挂号、取药和注射等室的护士小姐,分别将他的名字喊成“马内、马丙和马肉”,喊得马n啼笑皆非。从医院回到家里,马苗反复思量,他的名字在一家医院里就出现这么多的错误读法,假若上了电视,还不知因读音问题闹出多少笑话呢?于是忍痛割爱,将马茵改为马德华。如果作为官员,经常误读白字,那就难以服众了。传说,古代一位县官,胸无点墨,学识浅陋,凭金钱买了知县之职,经常读白字,因此落了个“白字县官”的绰号。一天,这个白字县官提审冉佳俊。当冉佳俊来到大堂之上,县官便把他的名字叫成“再往后(‘俊’的简化字)!”冉佳俊一听让他往后站,就后退了两步。县官一听冉佳俊没吭声,就大声喊道:“再往后!”冉佳俊一听还叫他往后,于是又往后退了两步。县官一看冉佳俊不但仍未应声,反而以后退相对抗,气得二目圆睁,猛地拍起惊堂木,厉声喝道:“再往后!”这时,冉佳俊已经退到墙根,确实无法“再往后”了,便将实情向县官作了如实说明:“青天大老爷,墙挡住了我的退路,请你赐教退法!”县官怒气冲冲地吼叫道:“什么赐教不赐教的,我反复叫着你的名字呢。”冉佳俊这才明白,原来县官叫错了他的名字,便心平气和地对县官解释说:“我不叫‘再往后’,而叫‘冉佳俊’。”经常读白字的县官不但不觉得脸红,反而无理狡辩地说:“看你长了一脸大麻子,一点也不俊!”如此白字县官,怎好审理案件?

不少青少年朋友的文章写得还算通顺,可让他们读一下自己的文章时,却经常发现一些字(特别是成语里的字)被他们读错,因而闹出许多笑话。有个学生在一篇文章中,由于没有符合老师作文前提出的有关详略得当的要求,因此老师加了总批:“本文的主要毛病是详写与略写本末倒置。”该生指着作文的总批,对同位振振有词地说:“这个‘本未倒置’就不好理解了——既然‘本未’将详写与略写倒置,还怎么说是毛病?”同位听了之后笑道:“什么‘本未倒置’?你看清楚点,是‘本末倒置’!”这个学生终于发现将“末”字当成“未”字加以认读了,于是向同位请教如何才能把成语中的字读得正确。同位告诉他:“辨认字形时,要专心致志,不能走马观花。否则,‘末’字就会读为‘未’字。”该生听了同位的经验之谈后,于是一本正经地说:“以后,不能心不在马了。”“你说什么?,’我说不能心不在予呀,洲哈哈,你又读错一个字一心不在焉!所以……”同位停了停,接着语重心长地说,“所以,除了认清字形以外,还要勤查字典,弄清楚成语的含义、出处,就可以减少读错字音的现象了。

比如‘心不在焉’,的‘焉’字,文言虚词,相当于‘于此’。这个成语可译为‘心思不在这里’,形容思想不集中。语出《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我的一点意见,仅供参考。”这个学生感激同位的真诚帮助,于是买了《汉语成语小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经常对照这些工具书,在字的音、形、义等方面下功夫、花气力。不久,在学校举办的运用指定成语写成文章并进行朗读的竞赛中,这个学生终于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作文的百花园中,往往遇到这种情况,一些无名小辈的文章,他人有时连看一眼都不愿意看。面对这种情况,小作者千万不要气馁,朗读给他听,倒是让其了解你的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据说,小仲马完成名着《茶花女》的初稿时,其父大仲马根本未把儿子的新着《茶花女》放在眼里,总认为儿子羽毛未丰,手笔太嫩,根本写不出什么名着。所以,当小仲马捧着《茶花女》请父亲一阅时,父亲不屑一顾地摇摇头,连看一眼都不看。大仲马的此举,弄得儿子小仲马十分恼火。然而小仲马转念一想,仅仅恼火,解决不了问题,你不愿看,我就读给你听,你总不会将耳朵堵起来吧。于是当着父亲的面,高声朗读起来。起初,大仲马仍然无心去听。可是,当小仲马朗读了一半时,大仲马几乎屏住呼吸倾听起来;等到小仲马读完时,大仲马像疯了似地跳起来,老泪纵横地硬咽着说:“儿子呵,儿子!这么好的杰作,为什么不早点读给我听呢?”小仲马说什么好呢。他深深体会到了朗读的巨大力量,终于征服了父亲的心。

青少年朋友,你们的作文写完之后,是否也能放声朗读给你们的同位、恩师、父母乃至名家听一听呢?请你们还是读一读吧!因为他们不仅是你们的第一听众和读者,而且还是真正关心你们作文优劣和朗读水平的知心人呵!

同类推荐
  • 军事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军事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个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了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在“小人国”中格列佛俨然就是一个巨人,他一只手就能托起几十个小人,撒泡尿就可以将皇后寝宫的大火扑灭,为了运送他,“小人国”竟动用了几千匹马!而在“大人国”中,格列佛却变成了一个小人,他被人们装在口袋里当做宠物一样饲养,到处卖艺;在生活中则遇到了各种想象不到的麻烦,与老鼠搏斗、从猴子手中逃生……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
  •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0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0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
  •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本书主要分为议论文、记叙文、诗歌和小说四大部分。每篇课文后所附的“课文解析”大致包括文体和写作背景介绍、作品欣赏、阅读要点分析等。
热门推荐
  • 布局大师

    布局大师

    布局师是一种职业,他们追逐的是金钱,所以只要你有钱,他们将为你服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敏顽不灵,尚且纵容

    敏顽不灵,尚且纵容

    校园里擦肩而过的人数不甚数,而身陷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是你能与之交臂的。那年,她高一,是老师心中最努力的那个,热情恣意冲动不留退路。而他大二,早已失去莽撞,过了冲动的年纪,生活在他眼里分外的平静,一丝波动都触动不他。他们相遇后,会擦出多么奇异的火花?“你,站住!我喜欢你?”闵敏终于鼓起勇气,对着那张面目表情的脸,说出了一直想说的。,掩藏了此刻脸上的火热。尚恩俊嗤笑了一声,迎着闵敏躲闪的双眼,绕过了她。擦肩而过时,揪着她的帽子,宠溺道:“还不走,准备留下来吃过夜?”??????这是女主的变强之路,男主的冲动之路!【为爱撒糖吧!】
  • 霸道鬼帝呆萌妻

    霸道鬼帝呆萌妻

    他是异国帝王而她只是将军嫡女她穿越而来一心想着姐妹却不小心落入他的情网她呆萌的样子虏获他的心他为她遣散后宫弱水三千只取她这一瓢
  • 唐末春秋

    唐末春秋

    系统已绑定宿主。“唐末乱世,请宿主选择养成模式”“种田、科举……”“选择无效!唯一可选模式——枭雄争霸”额……乱世不容人,看来只得做个枭雄了!
  • 公主世无双

    公主世无双

    俞云双因“女儿身”三个字输了皇位,一夕之间从公主变成了长公主。本想就这样安静地继续做宁国第一美人,可新即位的皇帝显然很念旧……仇。赐婚三次,前两任准驸马皆突然身故。第三任驸马好不容易活到了洞房花烛,其人霁月清华,经纶满腹,良配中的良配,只是……驸马你病弱到一推就倒这样真的好吗?作为一个出了名的克夫长公主,俞云双表示,这日子没法过了!
  • 只爱不婚:我和你的风花雪夜

    只爱不婚:我和你的风花雪夜

    当夜场女碰到富家公子,姐弟恋能否成功,一个接着一个的圈套逼近夜场女任素素,为了爱人,只能离开。再次出现的时候,听到的话是自己当初拒绝的那一句:适合我的是门当户对,你是地摊上的爱情。任素素说:我已经回不去了,还好你还在。曾经的一切,都正常进行,改变的,是身边,众叛亲离,无家可归,这就是下场,任素素的下场!
  • 海贼之亡者意识

    海贼之亡者意识

    我喜欢交换,特别是好人,因为我不善良,没人不犯错,但我不会坐以待毙,我知道这个世界很大,我才是真正的我,没人能替代,除了我…
  • 九荒列传

    九荒列传

    九州的自诉史,战役的记录史。揭秘九荒的隐秘。
  • 重生之完美赘婿

    重生之完美赘婿

    重生归来,面对娇美嫩妻,睡?还是不睡?……前世,他含辱入赘林家,受尽白眼。三百年后。重生归来,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看一个上门女婿,如何变强、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