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1500000052

第52章 【最后的国民政府】从重庆到成都(2)

1949年10月13日“行政院”迁往重庆后,阎锡山虽经万方努力,仍难撑危局。11月11日,阎锡山决定电请蒋介石出山,说“渝东、黔东军事虽有布置,尚无把握,非钧座莅渝,难期挽救”。他担心仅一函电,蒋介石不会动心,于午后又以“行政院”会议决议的形式,再次电促蒋出来收拾残局。就在他心里无底的时候,下午对中外记者仍然宣称:“誓尽最大努力,救国保民”,“动员一切力量,保卫西南”。这时无意再撑危局的李宗仁又飞回桂林老家。阎锡山在眼看就要成为国民党大陆失败的替罪羊时,极力动员在渝国民党立法委员70余人,分电蒋介石、李宗仁,“即日来渝,共挽危局”。

11月13日,蒋介石决定亲自飞渝督导军务。14日10时三刻由台北起飞,下午4时一刻抵达重庆。此番来渝,却是蒋介石最后一次来大陆。而此时的重庆也已不同于往昔,到处“充满了恐慌和死寂的空气”。尽管如此,蒋介石还是决定留在重庆山区,做最后一搏。

蒋介石一到重庆,就立即致电李宗仁返渝“共商全局”。而李宗仁于10月13日广州解放前夕飞桂林后,对政事已渐失信心,尤感失落。他最烦的正是蒋介石的背后操纵,而且蒋复出已暗流汹涌,今日其莅重庆,他这个代总统就更无法工作了。这时阎锡山又派上了用场,急电李宗仁,以举行军事会议之名要其返渝。对此,李宗仁不理不睬。11月16日,阎再电李宗仁返渝“迅决大计,共挽危局”,李宗仁还是没有回音。是日,李宗仁胃病复发,出现十二指肠出血,遂决定以治病为由转往香港,并将中枢军政交由阎锡山主持。11月22日,蒋介石在重庆约国民党中央常委讨论,决定派居正、朱家骅、洪兰友、郑彦棻四人持函赴港,探访李宗仁,劝其回国;且蒋在函中保证,将以“充分权力”交给李宗仁。同日,蒋介石还约白崇禧谈话,表示其本人此时决不复职,要求李宗仁克日回渝,商定对内、对外大计。11月25日,李宗仁托居正等人带回书信,婉言拒绝了蒋介石的“好意”,并表示暂不返渝。29日蒋介石再遣朱家骅、洪兰友赴港,仍未有结果。

李宗仁的行为正中蒋介石下怀,但他“出国既不辞职亦不表示退意”,这种做法,让已经“下野”的“总统”蒋老先生既感到非常熟悉,又非常不满,也无可奈何。12月初,传出李宗仁即将以就医的名义赴美,蒋介石感言:“李德邻本日已由香港飞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否认其为杜鲁门之上宾,仅以疗病性质去。国务院之共党分子必设法利用李以打击蒋之威信乃可断言,只有正位定名方能防止阴谋与毒计也。”蒋介石这段话,已为来年3月在台复行视事,留下伏笔。12月5日,李宗仁与夫人郭德洁、两名儿子及随从从香港飞往美国纽约。19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院切除四分之三只胃,此后滞留在美长达16年。蒋介石只能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独自收拾残局。

11月28日,解放军已攻占重庆南部的綦江,15兵团司令罗广文只身逃到重庆。重庆外围已趋危急,蒋介石急招“参谋总长”顾祝同及张群、杨森等商议,认为如果撤退太早,则解放军必能在半个月内到达成都,这样,西南大陆将整个为解放军所控制;故决定缓撤重庆守军,并在沿江设防,以确保成都。谁知解放军很快攻抵重庆市郊南温泉,重庆危在旦夕。当天下午,蒋介石在蒋经国、俞济时的陪同下,乘车巡视了重庆市区,只见沿途车辆拥挤,交通阻塞,宪兵、警察已无法维持交通秩序;老百姓更是焦急彷徨,愁容满面;散兵、流氓四处乱窜,趁火打劫。此时,“国民政府行政院”已迁成都办公。

29日,情势更加紧张。重庆除西北外已完全被解放军包围,市民们都争相出城逃避。蒋氏父子乘坐几辆黑色轿车,去视察杨森(四川军阀、国民党陆军上将,时任重庆市长兼重庆防卫司令,20军军长)警备司令部。因出城人车如潮涌,交通几致瘫痪,蒋经国和“总裁办公室秘书室主任”黄少谷只好下车,亲自指挥交通开进。下午,蒋介石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新的作战计划,命令第一军最后撤退。

此日前方战况更趋激烈,蒋介石的心腹干将宋希濂率部节节败退。晚10时,蒋介石本已睡下,其下榻的林园后面突然枪声大作,紧接着“隆隆”的爆炸声传来,不绝于耳。蒋介石慌忙起床,在蒋经国、衣复恩陪同下,仓皇逃离。事见其父子日记。

30日蒋介石日记(补记):

“……(昨)本已早睡,尚未入寐,约10时许经儿来报,园后机枪声大作,乃起床……各厂爆炸声不绝,而山洞园前汽车拥塞不通行,予于人声吵杂形成混乱……决至机场,乃于午夜始达……”

29日蒋经国日记:

“……下午(按:应为晚上)10时,林园后面已枪声大作,我只好向父亲告实情,希望早离此危险地区。同时罗广文自前线回来报告,知其军力已被匪部击散,而周围各兵工厂爆炸之声四起,连续不绝。此时山洞林园前,汽车拥挤,路不通行,混乱噪杂,前所未有。故不能再事稽延,乃决定赴机场宿营。途中为车辆阻塞者三次,无法前进。父亲(指蒋介石)不得已,乃下车步行,通过后改乘吉普车前进,午夜始达机场,即登‘中美’号专机夜宿。”

此行蒋介石颇为狼狈,山路崎岖,车辆阻塞,中间一段还要步行,终于在午夜时分到达白市驿机场,“将就”在“中美”号专机上夜宿。

“走到飞机场之后,还有一二十架飞机,等在那个地方。他们走了以后,最后的这个政府官员和有些随从人员才能走嘛。所以他到了白市驿后,他一上了飞机又等,等到最后就是相当地危急,因为不晓得共军到了什么地方。消息都没有,就是一切通讯中断了。”多年后,蒋介石专机驾驶员衣复恩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回忆当时情景。

衣复恩还回忆道:“当蒋介石、蒋经国、顾祝同、俞济时、陈良、吴嵩庆等一行,赶到白市驿机场时,已是11月29日午夜时分。蒋介石一言不发登上飞机,进了舱房,即行就寝。”

次日晨6时,蒋介石的专机才起飞,其他飞机亦紧随其后相继起飞,往成都方向飞去。专机起飞后,蒋介石即得到报告:在江口过江的解放军,已迫近重庆白市驿机场的前方20里。这时机场上响起一片爆炸声,衣复恩从驾驶舱往外看去,停机坪上,来不及飞走的四架驱逐机和六架高级教练机,已经陷入火海。原来是空军少将司令宴玉琮为防飞机落入解放军之手,将其自行炸毁;这让蒋介石痛心不已。其日记11月31日的记载对宴司令极为不满:

“(……昨卅日,6时起飞,据报在江口过江之匪已逼近白市驿机场之前方25华里处行程……7时到新津换‘美龄’号转飞成都……机场……飞机炸毁……)晏玉琮司令扣管之重要物资甚多,未知确实,唯报亦未来接命令,乃即慌乱擅逃命,不负职责……”

晏玉琮到台湾后即转任副职,在空军的前途就此终止了。

衣复恩对11月29日午夜情景的回忆,并不完全正确,登上专机的人群中并没有吴嵩庆。“11月29日午夜,先父并没有上蒋介石的专机,陈良的确是登了机。此处或许蒋是在等陈与先父,衣复恩在驾驶舱内,只等命令起飞逃离,以为陈良最后上了飞机,先父与陈是同时离开重庆的,也一定一起来了。他错了……”(吴兴镛语)那么,一向为蒋介石深信不疑、忠诚无比的财务署署长吴嵩庆,原和陈良在一起,在此关键时刻,缘何突然“失踪”了呢?真是忠奸难辨、人心难测,患难时期方见人心啊!难道已经沦为解放军的俘虏,或已“牺牲”,抑或另有苦衷?

11月28日重庆外围已趋危急,解放军已攻抵南温泉,吴嵩庆尚在危城之中。28日晚宿于“国防部”次长陈良家,深夜12时忽得电话,“嘱往关部长(吉玉,财政部)处,交涉银圆20万元,顺利答应;但嘱代运40万元至蓉,陈(良)答应。因此同人工作至次晨未睡,余亦于晨5时(29日)始返陈宅”(吴嵩庆日记)。这60万银圆,含发给杨森等部的军费,及陈良答应重庆“央行”代运的40万元,共16公吨;再加上“财务署”自己的一点军费银圆,需要约八辆大卡车。据李光烈回忆,临离开重庆时,“财务署”的柜台上有三块重约四五百两一块的金砖,没人要,吴嵩庆要他们也搬上车,后来就一直存在台北“财务署”的金库里,都是账上没有的。詹特芳也有同样记载,但数量与李光烈所说不同,是七块,2000多两(65公斤左右),说他也帮忙抬了(那是詹与吴嵩庆相聚的最后一刻)。

在炮火连天之际,乱兵难民阻塞的路上,押运这些银圆车,无疑是件有很大风险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步步危机。那么,谁来督运这60万银圆及“财务署”存的黄金呢?这一重任,当然由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吴嵩庆当仁不让地承担下来了。

11月29日一早,吴嵩庆和“国防部”次长陈良一起,亲自押运这60万银圆到成都去。头天晚上,为了监督清点“央行”这60万银圆,他一夜未睡。事见其29日日记:

“晨6时三刻,张主任及陈处长人望,应约至嘉陵新村陈宅。余催即打铺盖,带同赴四厂。后初公(陈良)问如何将行李带走,并请晚仍住在彼寓宿。余答带行李不过备应变,晚自当回彼。明日仍当如此办。至四厂知银圆60万,均已运到,因发洋5万,警察1万……至午,知解放军已到江边,陈次长(良)催银圆车速行,余亦同行。3时抵山洞,至海总联络(国防部所在地)。候后车至晚,在暗中路上发款若干,并需发杨森部等14万余,余答现车仅10万。陈嘱向前追,忽接报知一辆在附近抛锚,匆派车往援,共可凑足15万余元,足敷发款,所差无几……

“嗣接报提前10时赴机场,余守候杨总司令(森)提款未至,后至清晨1时,始载款起程。在最后两小时中,炮声不绝,令人脸无人色,再三催促动身,余镇定处之,可知最后五分钟之不易也…………”

此处吴嵩庆的记录“嗣接报提前10时赴机场”,应是蒋总裁官邸的通报。冬日天黑得早,大约是七八点之前,不像是蒋经国所说的是“下午10时”才决定走(见上文蒋经国29日日记);也许原来是“下午7时”要走,被蒋介石拖到晚上10点才动身。如此,“10时”应是“晚上”,不是“下午”。此日下午,吴嵩庆和陈良接到提前去机场集合的命令,陈良当即离开车队赴机场,而吴嵩庆却坚持留下来等候杨森来取银圆。他自愿放弃乘坐蒋介石专机,而选择亲自押运金银车队,仅带少数武装人员,在解放军布下重兵的蓉渝道上,沿途给败退中的国军官兵发饷(其中发17万银圆给杨森部队,约重4吨半),已做好殉职准备。与之同行的还有李光烈、叶良光,机要秘书詹特芳已在重庆出发前道别。而他此时听到的炮声,可能是蒋经国所提“周围各兵工厂爆炸之声四起,连续不绝”。因当时罗广文的部队已被打散,警备司令杨森的川军也没什么抵抗力,解放军已无须用炮兵攻坚了。

当蒋氏父子等人在情况已万分危急,通讯已中断的情况下,还在专机上等候吴嵩庆时,他正在白市驿机场外不远的公路上,押运着满载银圆(及少量黄金)的车队,到30日凌晨3点才到白市驿机场岔道,然后向铜梁方向进发。6时,蒋介石座机才起飞,解放军已至机场前方20里处。事见其30日日记:

“……深夜一时自海总出发,路上车仍甚挤,3时抵白市驿岔道。杨君(继承,湖北人,财务署中校)赶来低告,不如径往机场,余拒之(按:此时蒋介石还坐在白市驿机场上的‘中美’号专机里等候,后到新津机场转‘美龄’号,等到清晨6时才起飞。如此时赴机场尚不为晚,但吴嵩庆一定要把这批金银亲自送到成都,因为答应过陈良。几个钟头后,解放军即攻入重庆)。4时许抵青木关,候二小时许,后车未到,继行,8时3刻抵璧山。问数十家后,始在69军某接兵部吃饭洗脸,开销老百姓一元,部队一元,并送饭给老余(司机)吃。偶遇吴中相君,知(是)现任视察组长兼游击司令,介见沙团长(宪兵),二个团长均姓沙。各发2000银圆。因车上只有4000,允后车到补发,并向沙团长借油9加仑。3时半抵铜梁,理发洗脸吃饭,精神一爽。6时余即就寝,候杨(森)未至。”

吴嵩庆亲自押运的这个金银车队,走的是重庆—璧山—铜梁—遂宁去成都的路线,比较靠东面,且离前线很近,比较危险。如途中任何一点被突破,就有被截击或被俘的可能。他之所以这样走,还是为了给在前线的国民党士兵发饷。然而,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一番“忠诚”,换来的却是一个他一辈子都难以启齿的奇耻大辱。

12月1日,吴嵩庆继续北行。其12月1—2日的日记,记录了此二日押运金银车队给杨森部发饷的情形:

“晨派余司机至路口接车,至下午4时回报,未见来车,期间访杨总司令(森)及罗司令官(广文),报告此次由渝退出后此次送款情形。杨甚傲,即言快缴(银圆)而已。4时与罗司令官所派何处长商定,银车未至,非在途抛锚,即已赴遂宁,因定即晚赶赴彼城,以期截留。晚10时抵遂,至县府见县长,请伊嘱警察局即晚派员寻找银车;2时回报找到杨科长,因嘱连夜再寻找银车,夜即宿县府。晨7时杨科长回报,银车已找到,因嘱伊即驶来县府……”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几让吴嵩庆一世蒙羞,一颗红心,亦如杵臼捣研之碎。以法国留学生从事军中财务的吴嵩庆,在这兵荒马乱的时节,也彻底见识了土军阀杨森的真面目。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8时许遇杨总司令,余报告找车经过。伊(彼)又言速缴(银圆),继之声色俱厉。余心厌之,即欲离去;不料伊大声叫骂,掌余颊,并大言枪毙余,卫兵上枪直对余,生命在顷刻中。经旁人拉余走,伊仍不甘心,派兵看守至下午3时,俟银车找到缴清,始解除监视。余所带卫兵,已被缴械,经说明后,亦能送还枪械。4时离县府,至罗司令处,发款毕,起程赴蓉。同行冯君,认需防路中暗算,因连夜赶至绵阳。今日经过,诚如一梦。在被监视中,余不断反省,余之坎坷,亦属自取辱耳,何怨人哉!”

“金盆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满面羞”啊!吴嵩庆认为此事是他平生的奇耻大辱,后来绝少提及。其实以他国民党中将署长的身份,本可以不必亲自押送银圆,更不必把银圆直接送到杨森那里。如果银圆先送到成都,要杨森派人来领,就没有这场“自取之辱”了。杨森之所以大动肝火,除了打败仗及其军阀本色外,很可能认为在这兵荒马乱之际,大家自顾不暇,竟还有人上门送军饷,一定来意不善,或许是代蒋介石来“查哨”的。除了骄横的军阀杨森外,部分银圆也发给15兵团司令罗广文;但罗广文不久就宣布起义。

同类推荐
  • 大唐之特种国师

    大唐之特种国师

    秦朗穿越了,而且是穿越到了最火的贞观年间。做为一名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的穿越者,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主人,长孙冲今日看您眼神不善,且待我天黑之后取下他的人头!月儿,你杀气太重,快跟哥哥进屋,让哥哥给你讲个故事化解一下心中的暴戾。国师大人,关内最近大旱,可有办法?启禀皇上,且待微臣施法求得甘露。风起,雷鸣,雨落。国师神人也!?
  • 大帝风云之李云传奇

    大帝风云之李云传奇

    吕朝末世,天下纷乱,有李云大帝拜师学艺,从微末崛起,历经劫难,聚集群雄豪杰英才,拨乱反正,开疆拓土,建百世之伟业,掀起大帝风云。
  •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中国历史与文化

    在古代的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居于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中心。不仅农耕绐济水平世界一流,政治制度趋于精密完善,文化创造力旺盛,而且还将儒家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广泛的儒家文化圈。在经历艰难的近代变革之后,时至今日,中国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发长足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在这里,中国人数千年的精彩画卷将为您展开!
  • 带着手机闯大明

    带着手机闯大明

    一个资深宅男,带着手机穿越明末成了一个马贼二代。为了在乱世活下去,他带领山寨人抗雪灾,入川蜀努力打拼。只是乱世岂能让他安隅一方。无奈之下他杀贪官,护一州人民。为了不让历史重演,领兵拒张献忠入川,联手李闯王抵抗青狗,用自己的热血去完成汉人祖先们的梦想!
  • 秦朝小庸医

    秦朝小庸医

    “大哥,你看,这都呼吸困难了,先做气管插管吧!这个我见过,但不知道做不做的来。“”唉,死马当活马医吧,我相信先生。“。。。。。。公元前209年,陈胜卒。大哥就,这么挂了?。。。。。。这还怎么起义啊?上哪里再找一个陈胜啊!老赢家的江山就这么坐稳了?。。。。。。
热门推荐
  • 王者之主播很全能

    王者之主播很全能

    身为全能主播,你问我会玩什么?“你见过满天飞的露娜吗?”张芬芳答道:“我看到一轮明月在我的视野里不断来回移动。”“你知道鲁班七号一梭子炸团吗?”安然答道:“我孙尚香上去一炮弹被人秒了,是个狠人。”“你知道辅助的最高真谛吗?”老杨答道:“不,这不是我想的辅助,神级补刀手分分钟收下人头。”……总之一句话身为全能主播的陈叶,只有你想不到的操作,没有我做不出来的操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种田流法师

    种田流法师

    意外穿越到了异世界的一个渔村中,带着系统,成为了一名法师,开始了异世界的种田人生,让帕克在海边一起浪起来,
  • 伴她永生

    伴她永生

    从很久以前,丝布琳就知道,自己和其他人不太一样。邻居琳达奶奶做的香蒜面包超级香,可是她不能吃。汤姆神父经常建议她去教堂祷告,可是她进不去。最最悲催的是,丝布琳一直一直想要找个男朋友,可是她找不到。丝布琳一直以为自己注定孤独一生,可是那个叫尤金的男人却出现在了她漫长的生命里!
  • 幼缘

    幼缘

    我只是一个男幼师我喜欢当一个普通的男幼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这一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可是不管是外地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更感兴趣的是“老北京”,在这座建城长达3000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人们着迷的自然是它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北京,寻访侯仁之。我的住处在天坛公园附近,介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现两区已分别划入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这里是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到这里寻找“老北京”的游客更多一些。
  • 大红儒商之大输赢

    大红儒商之大输赢

    《大红儒商》出版后,我就开始写《大红儒商之大输赢》。前一部是“父”篇,后一部是“子”篇,合起来就是我一直梦想要写的“父与子”。“父”篇写的是父亲“励志求学路,登峰追梦时”。生在窑洞,长在山村的后生,靠自己拼搏进取,考上北京大学。后来成了著名布衣教授,京城豪富,暗助地下党的红色资本家。“子”篇写的是儿子在“大危难,大拼搏,大创业,大觉醒,大回归”中的大输赢。1981年儿子只身闯荡美国,靠着自尊、自信、自律、自强,寸寸进取,步步艰辛,立足、立家、立业、立志,成为创建中美首家合资企业北京吉普公司主要人员,美国500强公司高层主管,发起美国“百人会”首届董事会董事,获得四项新书大奖的中英文作家。他的公司开发了数百项中美合作项目。当前,不少人想创业,想出国。深造也好,成就也罢,大多都不知其中艰辛苦痛,利害得失。奉劝大家万不可轻信道听途说,更不要一切向钱看。美飘36年辛酸苦辣甜的真实经历和真实感受,定会对大家有启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