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200000006

第6章

这时有位老河兵听了,又笑着说:“大凡掉到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上游去寻找。由于石头的质地坚硬沉重,而沙性松浮,河水冲不动石头;它的反冲力必然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把沙土冲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截空着时,石头必定翻过来落在陷坑里。像这样河水再次把沙冲成陷坑,石头又再次转过来,转翻不停,这样一来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头,固然可笑;到地下去找,不是更可笑么?”于是人们按照老河兵的话去寻找,最后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了这两只石兽。

世界上那些纷纭的事物,人们只了解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情况,难道可以按照人的理解去主观臆断么?

黑牛白角

比喻华而不实。

此典出自《韩非子·解老》。

在事物发生之前就有论说,在事理发现之前就有认识,这就叫做“前识”。前识,是没有根据而胡乱猜测的意思。

詹何坐在家里,弟子们侍候在一旁。

这时候有牛的叫声自门外传来。

一个弟子说:“这一定是头黑牛,但它的前额是白色的。”

詹何说:“不错,这是一头黑牛,但是白颜色却在牛角处。”

派人出去看了看,果然是一头黑牛,牛角上包着一块白布。

用詹何这样的道术,去纠缠在众弟子们的不顾客观实际的胡乱猜测之中,真是华而不实了。

狐裘而羔袖

“狐裘而羔袖”这个典故比喻大体很好,只是稍有不足。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余狐裘而羔袖。”

春秋时期,卫国的右宰相叫毂,他居官清正、辛勤,很有政绩,然而却不善于打仗。在一次战争中,他率领的军队被打得大败,逃了回来,听候处分。卫君和大臣们商议后,大家都认为他丧军辱国,决定判处他死刑,问他有什么要辩解的。毂说道:“就这次打仗的失败而言,您的处分是适当的。我决不为此而辩护。可是,我正如谚语说的,是‘狐裘而羔袖’者也,你们为什么不整体地评价一下我的功过呢?”卫君听了,回忆起毂一生的功绩,接着便下令赦免了他的罪行。

“狐裘而羔袖”是说:一件袍子,整体都是用极贵重的狐皮做的,只有袖子用的是贱价的羊羔皮。

惠施之谋

“惠施之谋”比喻兼听则聪,从而做到明察善断。

此典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张仪向魏王建议联合秦、韩的力量去进攻齐、楚两国,而惠施则坚持要通好齐、楚以息兵。二人各执己见,争持不下。

魏王左右群臣都替张仪说话,认为攻齐、楚有利,而没有帮助惠施说话的。魏王最终听从张仪的主张,而认为惠施的计策是不可行的。

攻齐、楚的事情已确定后,惠施又去进见魏王。魏王一见他就说:“先生您再别说了。攻齐、楚确实有利,臣民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惠施说:“对于人们的意见,作为国君不应当不加考察和辨别。如果攻齐、楚确实有利,而国人都能看到是有利的,为什么聪明人竟然这么多啊?假若攻齐、楚确实不利,而国人却都认为是有利的,那为什么蠢人竟然这么多啊?做任何事都需要商量,是因为利害得失还有疑问嘛;所谓疑而不决,就是说的确有疑问,有一半人认为这件事可以做,而另一半人认为它不可以做。现在您说所有的人都认为可以做,所以大王您失去了以为不可做的那一半人了!而那些控制君主把持大权的朝臣,正是他们使您失去了那一半持反对意见的人啊!”

机不可失

“机不可失”表示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此典出自《旧唐书·李靖传》:“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

李靖,本名药师,姿貌壮伟,少有文武才略,常对周围的人说:“大丈夫如果遇到明主时,一定能够建功立业,取得功名富贵。”隋炀帝(杨广)大业(公元605~618年)末年,李靖任马邑郡丞。那时,唐高祖(李渊)起兵争夺天下,攻克隋朝京城,抓住了李靖,要杀死他。李靖大呼道:“您率兵起义,本意是为天下除暴乱,可是你为什么却要斩壮士呢?”唐高祖觉得他很有志气,唐太宗(李世民)也主张不杀他,所以就把李靖释放了。从那以后,李靖跟随唐高祖、唐太宗南征北伐,屡立战功。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建议唐高祖攻打占据荆州的萧铣,唐高祖授予李靖行军总管之职。这一年的八月,唐军集于夔州。时值凉秋,阴雨连绵,江水泛涨,三峡一带路险难走。九月,李靖率师进发,诸将都请求待水退以后再进兵,李靖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现在大兵刚刚集聚,萧铣还不知道,如果乘水涨的势头,突然攻到城下,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这是兵家的上策。就算萧铣发现了我军,开始征兵,但他们也打不了仗,最终一定被我所擒。”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

此典出自《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

又见《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潜夫论·明暗》中记载东汉有一个人叫王符,性情十分耿直,从来都不肯随波逐流,所以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于是,他隐居着书,评论时政得失。王符在着书立说的时候,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于是起个笔名叫潜夫,把自己的这部着作称为《潜夫论》。

王符在《潜夫论·明暗》中说:“作为君主,之所以能够耳聪目明,明辨是非得失,是因为能多方面听取意见;有的君主,之所以昏聩糊涂,作出错误的判断,是因为只听单方面的意见,就信以为真。因此,人君只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通晓事理,变得越来越聪明、睿智;假如只听取单方面的平庸、浅薄的意见,最终就会越来越愚昧。”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中记载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问魏征说:“当皇帝的,怎样才能变得聪慧、有明断,又怎样才会导致糊涂、犯错误呢?”魏征回答说:

“广泛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得失;只听一方面的意见,就信以为真,那么一定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比喻为形势所迫,非这样做不可。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三十二回:“陈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都占领了黄河南北中原地区的部分土地,两人都想消灭对方,从而统一中原,于是爆发了一场大战。

袁绍部下有个叫陈琳的人,替袁绍写了一篇申讨曹操罪行的檄文,那文章言词犀利,说理透彻,把曹操骂得一文不值。文章传到曹操手中。这时曹操正患头痛病,痛得吃、睡不得。看了陈琳的文章,竟吓出一身冷汗来,头痛反而好了。

曹、袁大战的结果,袁绍几乎全军覆没,陈琳也被俘了。曹操便让人把陈琳带来,说:

“你写的檄文,骂我也还罢了,可是怎么连我祖父、父亲也侮辱了呢?”陈琳答道:

“那时我是效忠袁绍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曹操爱惜陈琳的才华,所以没有杀害他,反而让他做了“从事”官。袁绍手下的人,听说曹操连陈琳也宽恕了,就觉得曹操是个爱才的人,胸襟宽广,便都投降了曹操,中原的局势从此稳定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谁做的事,还得谁去了结。

此典出自《指月录》卷二十三。

金陵清凉山法灯禅师还是一个小和尚的时候,就十分聪明机智,性格豪迈,可他并不是一天到晚念经拜佛,因此大、小和尚都瞧不起他,只有主持方丈法眼禅师特别器重他,认为他对佛学造诣、领悟最深。一天,众和尚聚会听法眼讲经,法眼突然向大家问道:“虎项金铃,是谁解得?”半天,没一个人答得出来,正好这时,法灯从外面进来,法眼禅师又把这个问题问他,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是谁把铃子系到虎颈上去的,谁就能解下来。”法眼神师十分赞赏他的回答,向大家说道:“听见没有?你们轻视他不得呢!他将来的成就必定高于你们。”后来,法灯果然成为一代名僧。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比喻固执不化的人。

也用来比喻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一个楚国人坐了一艘小船上渡江,在途中因为不小心,把一柄剑掉在水里,当时这个人因为急于要过河,没有立刻跳下水去找寻掉下去的剑,只用利器在船舷刻上一个符号,记下坠剑的地方,心中想等着办完事后,再凭着船舷上的符号,潜下水里寻找那柄失剑。这个人在坠剑处刻着符号,以为这个办法十分聪明,可以凭着符号把失去的剑寻回,结果是当然不会找到的。

同类推荐
  • 伊索寓言(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伊索寓言(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伊索被誉为“希腊寓言之父”,“西方寓言的开山鼻祖”。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影响最大的寓言,由于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在全世界流传两千五百余年而经久不衰。阅读伊索寓言使人趋向聪明、理智、豁达、沉稳。《伊索寓言》启迪着我们的心智,呵护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对广大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格、修养、心态、志趣、能力等方面有着这样和那样深远的影响和熏陶。
  • 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

    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

    《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阐述了童诗的界定、发展、分类,以及童诗的教育意义,分析了童诗教学的现状,为儿童诗写作教学提供了方法和技巧,并且列举了一些优秀的儿童诗歌。《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适合中小学老师和家长阅读。
  • 海底两万里(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海底两万里(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海底两万里》: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异国情调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描绘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的海底世界,成就一部惊心动魄永生难忘的科幻经典。
  • 逻辑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逻辑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大卫·科波菲尔(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早年丧父,因为母亲的性格比较柔弱,童年时他受尽继父的折磨和虐待。在母亲病逝后,他不得不投身社会,开始工作。在许多善良人们的帮助下,最终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事业和生活上得到一个完满的结局,成为一位名作家。本书译本选用著名翻译家宋兆霖的译本,让青少年在感受经典的同时,还可近距离地接触大师,汲取人生智慧,并提高青少年的写作能力。
热门推荐
  • 外星走狗

    外星走狗

    外星人降临,他们抹去了地球五分之四的人口,以绝对的科技优势占领的地球,剩余的人类被他们流放到了澳洲。纪天被外星人选中,成为了人类帝国的皇帝,同时也成为了无数人痛恨唾骂的人奸,外星走狗。
  • Lady Susan

    Lady Sus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与伦比的灵魂

    无与伦比的灵魂

    自小便是废柴一枚,永远成不了亲戚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阴差阳错念了护理专业,成了班里仅有的两名男护之一,好不容易进入临床实习,上班一周却能通灵,可生命只剩七天时间......
  • 妖孽神帝在都市

    妖孽神帝在都市

    上界霄庭神王战陨,混合魔龙灵元的神魂转生地球,横行都市,再战苍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明神宗宝训

    明神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朗读者系列)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朗读者系列)

    本书是朗读者系列之一——《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收录了60多位中外作家的文章,泰戈尔、叶芝、林徽因、朱自清、圣埃克苏佩里……《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适合表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对孩子降临的喜悦、给孩子呈现世界的渴望、让孩子成为更好自己的期待、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的遐想……《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一书除了收录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字,对作者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也对文字所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还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朗读的建议,让读者更立体地了解文字的内容,更顺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 戴明贤集(第一卷):石城安顺

    戴明贤集(第一卷):石城安顺

    《石城安顺》系《戴明贤集》第一卷,也是本套书的开启,主要是描述戴明贤孩童时期的所见所闻,以一个孩子的眼睛描绘出安顺这个小城中普通市民的动荡生活与世俗百态。本书并未大而化之地去写这个城市或者他的童年,而是具体到一个个的小人物小事件,将如此丰富多彩的关于战时教育、文化艺术、商业、警务、宗教,关于民间习俗、餐饮、缝纫、娱乐……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具体而微地呈现着这座小城永远不变的散淡、潇洒的日常生活。这种描写,让这座小城与人,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韵味,凸显出它那种在充满动乱与战争的时代中异常坚韧的生命力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淘气包比比扬历险记

    淘气包比比扬历险记

    一个淘气顽劣的小男孩,他不爱学习,不听父母和老师的教导,离开家和学校四处流浪。流浪期间他结识了长角的小魔鬼,结果被魔鬼陷害,换上了没有思想的泥巴脑袋,又误入魔鬼王国。在魔鬼王国中,他的智慧和善良慢慢苏醒了。《淘气包比比扬历险记》是埃林·彼林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描写一个顽劣的、不听教导的男孩,干了许多坏事,最后在小魔鬼咳克的诱惑下,被换掉了脑袋,骗入魔鬼王国。在魔鬼王国中,他的智慧和善良慢慢苏醒了,终于战胜了恶魔米里莱莱,冲出了魔鬼王国并换回了自己的脑袋,成了一个好孩子。
  • 别惹吸血鬼妈咪

    别惹吸血鬼妈咪

    他邪气又霸道,音色如魔,“消魂蚀骨的血,只有我能品噬!我才是你的王!”暧昧纠缠,疯狂迎合,她的眼神却越来越冷,越来越淡。七年后,他的追逐,让她选择不再逃亡,带着温润却充斥着邪肆感的儿子回国,化身成恶魔,狠心绝意做坏女人!“妈咪,我保证永远站在你这边!我发誓!”小布丁伸出小手,精致粉嫩的脸蛋分外认真,呵呵!顺带保护一下爹地的生命安全吧!“乖啦!有宝贝的精神支持,妈咪就会成冲力马达,Comeon!Comeon!”亲亲宝贝脸蛋,她眼底一掠而过的阴霾和戾气,你的噩梦就要开始了……小布丁全身一颤,只觉阴气缠身,冷森森地,咒怨是怎样炼成的,他总算见识到了。哎!宝贝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