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200000007

第7章

扣盘扪烛

“扣盘扪烛”比喻认识片面,不符合实际情况。

此典出自宋代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

从前有一个人,刚一生下来眼睛就瞎了,他从来不知道太阳的形状。他问视力健全的人:“太阳是什么样子呢?”有人向他描绘说:“太阳的模样像铜盘子。”瞎子回去找到一个铜盘子,用手一敲,发出“当当”的响声。从那以后当他听到钟声,就以为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说:“太阳像蜡烛一样能够发光。”于是,瞎子又找到一枝蜡烛,摸着知道了它的形状。后来,他摸到一支笛子,就认为它就是太阳。

盲人摸象,各执一见

“盲人摸象,各执一见”比喻不见整体者的偏执。

此典出自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

“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闻明眼人又作么生?”

古时候,有个皇帝召集了一批瞎子,让他们各摸大象的部位部分。等他们摸完了,然后逐个问他们:“大象是什么样子的?”摸象牙的人说:“大象像一个长萝卜。”摸耳的人说:“它像一只簸箕。”摸头的人说:“它像是一块大石头。”摸鼻子的人说:“不,它像一根木杵。”摸背的人说:“它像一只大床。”摸肚子的人说:“怎么我觉得它像一只瓮子呢?”摸到尾巴的人说:“你们说得都不对,大象像一根绳子。”

他们仅仅根据自己的触觉各执一见,争论不休,实际上谁也未见整体,他们都说错了。

孟子休妻

“孟子体妻”这篇寓言告诫人们,看问题办事情要避免主观妄断,有时自己错了,却要责怪别人,就往往会把事情办坏。

此典出自韩婴《韩诗外传》。

孟子的妻子一个人在屋里,两腿岔开坐着。孟子走进门内,看见这种情况,就告诉他的母亲说:“我的妻子不守礼法,请求把她赶走。”孟子的母亲说:“不是你的妻子不守礼法,是你自己不守礼法。

《礼》书上不是说吗:‘将要走上庭堂,声音必须高扬;将要走进房门,眼睛必须下视。’这是不让乘人不备呀。今天你单独去卧房,进门时没有一点声音,使你的妻子不知防备,岔开两脚坐着而让你看见。这反道是你不守礼法,不是你的妻子不守礼法啊。”孟子感觉自己错了,也不敢休掉妻子了。

迷途知返

“迷途知返”的意思是:发觉自己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即加以改正。

此典出自《与陈伯之书》:“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

丘迟(公元463~508年),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南朝时曾在齐朝任殿中郎,后又在梁朝任中书郎、司徒从事中郎,由于有才华而出名。公元505年,临川王萧宏领兵北征魏国,魏国方面率军对抗的将领是陈伯之。陈伯之本是齐朝的江州刺史,曾抗击过梁武帝萧衍。到后来陈伯之投降梁朝,仍然担任江州刺史,被封为丰城县公。公元502年,陈伯之又率部投降魏国,任平南将军,与梁朝对敌。当时,丘迟在军中任记室。萧宏命令丘迟以私人的交情给陈伯之写信,并劝他投降。在信中,丘迟首先批评陈伯之忘恩负义投降敌人,接着申明梁朝宽大为怀不咎既往,最后指出敌我双方斗争的形势,以及陈伯之所处的危险境遇,从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中劝他投降。信中又以江南的美景来说服他,这是一篇委曲婉转、淋漓尽致的绝妙的骈体书信。陈伯之读信后深为感动,于公元506年3月在寿阳(今安徽寿阳县附近)率兵八千人归降梁朝。

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讲一遍过去一些降将的功过之后写道:“况且,将军您没有这些人犯的罪过,而功绩又重于当代呢!

误入迷途而知复返,这是前世的圣贤所赞同的;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不远而改过自新,这是古代典籍所嘉许的。现在皇上轻法重恩,法网宽疏,大得像一条能够吞舟的鱼;将军先人的坟墓之旁松柏森森,没有被损毁,将军的亲戚也都安然无恙。将军在梁的住宅未损毁,爱妾尚在。您心里好好想想吧,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墨鱼自蔽

这则寓言说明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往往也能够转坏。

此典出自《田间书》:“海有虫,拳然而生者,谓之墨鱼。其腹有墨,游于水,则以墨蔽其身,故捕者往往迹墨而渔之。噫!彼所自蔽者,所以自祸也欤?人有恃智,亦足以鉴。”

这段话意思是说:

海里有一种动物,身体弯曲着生长,称之为墨鱼。它的肚子里有一个墨囊,游动在水中,能放出墨汁来掩蔽自己的身体,渔翁往往跟着墨汁的踪迹去捕捉它。

它所用来掩蔽自己的,恰好是给自己招来祸灾的原因呀!那些凭借个人小聪明的人,也可以引以为鉴了。

妻不识夫

“妻不识夫”比喻人的思想和感情都会改变。

此典出自《列子·汤问》:“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不识;齐婴亦反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扁鹊辩其所由,讼乃已。”

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两个人有病,一同请求扁鹊给医治。扁鹊给他们治了病,等到两个人的病一起好了的时候,扁鹊便对公扈和齐婴说:“你们过去所得的病,是从外部侵入到内脏的病,可以用药物和针灸治好。但是,现在你俩还有和你俩一同生下来的病,并和你俩身体一起生长的病。如今,我给你们治疗这种病怎么样?”公扈和齐婴说:“我们想听听这种病的根据和效果。”

扁鹊对公扈说:

“你的心性深强而精神气质软弱,所以,考虑的虽多却缺乏果断;齐婴的心性软弱而精神气质深强,所以,考虑得少而过于专断。如果和齐婴换换你们的心,那么,你俩就会全都好了病。”

两个人都答应了,扁鹊就让他俩喝了药酒,昏迷了三天。这期间,扁鹊将他俩剖开了胸,拿出了心,然后交换着把心放回去,同时,也把神奇的药物放进去。

三天过后,等到已经清醒像当初一样的时候,二人辞别扁鹊就回家去了。

接着,公扈回到齐婴的家,齐婴的妻子和孩子不认识他;齐婴也回到公扈的家,公扈的妻子和孩子也不认识他。这样,两家人就相互争论、辨识,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到扁鹊那儿要求帮助辨识。扁鹊便把他们所以这样的原因讲清楚了,就这样,这场争论也就结束了。

歧路亡羊

“歧路亡羊”比喻学习必须专一,才能有所成就;否则终无所获。

此典出自《列子·说符》。

杨朱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他已经带领了他所有家属亲戚去寻找,又来请求杨朱的童仆帮忙去找。

杨朱说:“咦!走失了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寻?”

邻居说:“因为岔路太多了。”

找羊的人回来之后,杨朱问:“找到了羊吗?”

邻居说:“跑掉了。”

杨朱又问:“怎么会跑了呢?”

邻居说:“岔路当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它往哪条路上跑了,因此不得不空手回来。”

杨朱听了之后,十分生气,愁眉苦脸的,好长时间不说话,整整一天没有笑容。

杨朱的学生感到十分奇怪,便问:“羊,不是什么珍贵的牲畜,也不是老师的,这样不高兴,是什么缘故呢?”

杨朱沉默不语。他的学生也就没有得到所要的答案。

骑马顶包

“骑马顶包”用以告诫人们,认识事物一定要认识事物之间的依从关系。不能把彼此关联的事物孤立起来。

此典出自《嘻谈续录》。

一个人头顶着被包,骑在马上赶路,晃晃悠悠,显出一副十分吃力的样子。有人见他这副狼狈样,奇怪的问:“为什么要顶着被包,而不把他搭在马背上呢?”那人回答说:“因为担心马的负担太重,顶在头上,这样可以省些马的力气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一切事情总是从头开始,逐步进行而成。

此典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是叙述老子朴素的辩证观点的。老子根据事物总是由小而大地向前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

老子说:事物稳定,就容易掌握;事物没有萌芽,就容易想法消灭;事物脆弱,就容易分割;事物微小,就容易散开;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之前;治理国家要在它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成长于细小的幼芽。九层的高台,开始于一筐泥土。千里那么远的行程,也是从脚下一步步开始的。

千虑一得

“千虑一得”意思是说即使愚笨的人,经过多次的考虑,也会有一次是想对的。这句话多用于自谦之词。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汉时韩信用背水一战的巧妙战略,打败了赵国二十万大军,并且杀死了赵相成安君,活捉了赵王和赵国谋士李左军。

韩信知道李左军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于是便邀请他前来,十分虚心请教道:“我现在想北伐燕国,东伐齐国,请问怎样才能取得胜利?”李左军一开始自己身为俘虏,不敢妄议大事,后经不起韩信再三请求。就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狂无之言,圣人择焉”。我的意见未必中用,但也姑且提一提,赵成安君虽有百战百胜的计谋,可是一旦有失,就为将军击败身死,今日将军渡西河,擒魏王,一举而下井径,不到一日破赵二十万大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哪个不知将军智勇。可是,今民众劳苦,士卒疲乏,将军想以这劳倦疲惫的军队,进军于燕国坚固城垣之下,可能日子拖久了,力不能自拔,那时,弱燕不服,齐必拒守边境以自疆,齐、燕不肯降,楚、汉西边胜负没能分出来,那时局面危急,将军恐怕还未考虑到。根据我的看法,我认为进军一事是错误的。韩信问:“那怎么办呢?”

李左车说:“为今之计,不应进军。一方面抚恤赵国死士遗孤,在百里之内,请宴大夫,搞劳士卒;另一方面,以兵势北向燕国,并写一封信说明自己的优势,向燕国示威,这样燕国不敢不服从。燕国的事定下来之后,再派一辩士出使齐国,齐国一定被震慑住。

这就是兵书说的‘先虚而后实’。”韩信便照李左车的计策办理,燕国果然主动投降了。

前车可鉴

这一成语是说警惕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把前人的失败作为自己的鉴戒。

此典出自《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又见《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贾谊是西汉洛阳人,有一次,他上治安策给文帝,陈述了一些治理国家的道理说:“秦朝的时候,宦官赵高教导秦始皇次子胡亥,只教他怎么去处决犯人,他所学习的,不是斩杀犯人,就是灭绝犯人的全族!”

秦始皇崩于沙丘,次子胡亥做了皇帝,第二天就射杀人了。有人用忠言去劝他,他甚至认为是诽谤;有人给他贡献治国的计策,他就认为是妖言。他杀起人来,像割草一样。难道胡亥的本性生来就是那样凶残吗?不是的,原因是教导他的人,教得不合道理罢了!古话说:“不熟悉做官的,只要看他所办的公事成绩如何就可以知道!”

又说:“前车覆,后车鉴”这一句成语。它的意思是教人注意从前自己或别人做事的失败,作为后来做事的警戒,要特别小心,千万不可重蹈从前失败的覆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思是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作以后行事的借鉴。

此典出自《战国·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晋国的智伯联络韩、魏两国军队,准备攻打赵国,形势十分危急。赵国的赵襄子采用卿大夫张孟谈的计谋,派人暗中做韩和魏两的工作,向他们说明,假如晋国灭亡了赵国,那么对韩、魏两国也十分不利,强大的晋国一定会进而灭亡韩、魏两国。后来,韩、魏与赵联合起来,放水夜袭智伯军队,一举获胜,活捉了智伯。

张孟谈协助赵襄子大功告成之后,就向赵襄子提出辞呈。他说:“凡能统治天下的,一定要能够驾驭臣子,而决不能反过来让臣子驾驭自己。现在,我的名声显赫,身价权力很大,大家都很信服我。

因此我愿意抛弃功名,丢掉权力,离开大家。”

赵襄子听了这话,很不高兴,他说:

“我听说辅助君主的人,才能名声显赫;功劳多的,才能身价高;对国家大事负责的,才能委以重任;自己忠义诚实,才能够使众人信服。你正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为什么这时候要辞职呢?”张孟谈回答说:“您所说的是一个臣子应该做到的。而我所说的,是巩固君主政权的道理。因为我看到,历史上臣子的权力如果和君主的权力相等,总是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不忘记以前的教训,就是处理以后事情的准则。您即使不同意我辞退,我也不可能再帮助您办事了。”赵襄子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张孟谈辞官。最后,张孟谈便弃官务农,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如果基本条件不具备,再有本领的人也办不到。

此典出自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巧妇难做无面之汤饼乎?”

宋朝有个大官名叫晏景初,有一天,带了不少随从到和尚庙去玩,他们吵吵嚷嚷玩了一天,还想在庙里住下来。那庙的主持是个耿直的人,不愿拍大官马屁,就借口说:“我们的庙很小、很穷,房子破破烂烂,怎么能留贵客住呢?”晏景初道:“你是个很有办法的人,一定会想出办法来让我们住下来的。”和尚说:“巧妇安能做无面汤饼乎?”和尚一直不肯答应,晏景初只好灰溜溜地连夜赶回去了。

寝薪未燃

“寝薪未燃”是告诉那些处在危险的境地而企图侥幸获免,苟且偷安的人;即使一次可以幸免,终究也会身陷其害。

此典出自《新书·数宁》:“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然,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

有个人抱一个来火盆放在柴堆下面,自己爬到柴堆顶上睡大觉。侥幸大火没有烧起来,于是这人便说睡在底下有火的柴堆上是十分安全的,其实不过是一时侥幸而已。

穷则思变

“穷则思变”指事物到了尽头,就会设法改变,一改变就通达了,所谓“穷则变,变则通”。

此典出自《易传·系辞》:“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同类推荐
  •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

    全书故事围绕王葆的梦展开,想象力十分丰富。小学生王葆,好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像宝葫芦一样的宝贝,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他有了一个宝葫芦,心里想要的东西,那个东西就会摆在他的眼前。什么金鱼 、画报、玩具……要什么便有什么。但是王葆有了宝葫芦,并没有得到幸福和欢乐,反而增添了不少麻烦和苦恼。他逐渐认识到宝葫芦不是好东西,便主动向同学们揭露了宝葫芦的秘密,并毅然表示与这个“宝贝”决绝。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海面上出现了一只神秘的怪物,它频频袭击各国海轮,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我”作为一名生物学家,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海怪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行动。孰料行动刚一开始,“我”和伙伴就成为怪物的俘虏,随即被迫开始了一段历尽艰辛、生死未卜的海底旅行……
  • 这样写作最高效

    这样写作最高效

    本书是一部专门针对中、高考作文的训练书,旨在帮助中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高效地写出好作文,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本书在内容上紧扣考试大纲要求,准确地把握考试内容;在形式上紧跟中、高考话题文的发展趋势,取材典型,重点突出,是中学生理想的作文训练教材。
  • 重建教育生态

    重建教育生态

    《大夏书系·重建教育生态》是储朝晖“教育评辨”系列的第四册,也是系列收官之作,从“如何走出教育困境”“坚守教育的真谛与使命”“让教育真正发生”“我所期盼的理想的教育”“理想大学的应有样态”等方面,精选了作者近十年的教育好文,既剖析了当下教育的问题与困惑,又给了切合教育规律、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作者基于自身30多年来对教育的实地调查、实践、思考和反思,道出了很多已被我们遗失或无视的教育常识,对每位教育当事人而言既是清醒剂,又是指路航标。每一个与教育相关的个人,都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和思考改变教育,让教育好起来。
热门推荐
  • 沙漠之星

    沙漠之星

    长篇儿童文学。维吾尔少年巴达木,自幼受科学家爷爷英雄事迹的影响,励志长大之后要当一名科学家。为了寻找爷爷当年牺牲的地方,他跟随水利专家的父亲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途中他们遭遇到了大风暴,群狼的围攻,以及沙漠中最可怕的“嗜金蚁”的袭击,随时面临人亡车毁的险境。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父亲和司机叔叔将生还的机会给了巴达木。千钧一发之时,一个沙漠狼人带着他的狼群突然出现。小说将写实与幻觉结合,通过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弥漫着魔幻与迷离的色彩。
  • 楚门骄探

    楚门骄探

    直到那个小皇帝说要娶她为后,龙小凤才发现身处的世界有点不对劲。原来……自己一直都在一个故事里。可醒悟过来的龙小凤并没有回到现实里。因为所谓的“现实”,好像也是个梦。她该怎么办?她也很无奈啊!那么……只能破梦了!破开楚门的世界,瞧一瞧真实的人间世!(友情提示:本文架得很空,一切全是胡扯。谢绝各种考据,反正作者君绝对不听!)
  •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捡了一座锁妖塔

    捡了一座锁妖塔

    【不废材,不后宫,不套路,不种马】作为富二代,官二代,秦修生活乐无忧。直到当他捡到一座锁妖塔时,人生变得更加精彩。闲着没事找个女妖调戏调戏,谁敢欺负我,找个妖大佬揍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碧夜磬

    碧夜磬

    (重写简介)简单的说,一个骄傲的帝王一个倔强的女吸血鬼灵魂的有生之年狭路相逢。彼岸花间,我可曾见过你,可曾忘记你,我曾发誓永不坠入黑暗,却还是轻易沦陷。我为你入了魔,就罚你倾这一世来渡我。。。。。。不过是穷尽一生,也要博得你周全,她伏在他的胸前,鼻尖还有淡淡的血腥味,他失魂落魄,可她却已淡然,凉凉笑道:你若是心里没有我,是最好的。结局已定,欢迎入坑哦。
  • 大清德妃

    大清德妃

    我穿越成了姿色中上出身平平的乌雅氏德宛,在晋封为贵人的时候,他迷上喜欢在白瓷茶杯上绘制可爱图案的娇俏少女。当我的长子被从我身边抢走的时候,他的眼光停驻在喜欢用哀愁语调吟诵“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婉约美人身上。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希望他一生一世只爱自己的女子都已消失不见,而我,却依然坐在他身边。
  • 我随身带了个天尊

    我随身带了个天尊

    随身带了个天尊,谁不服?抽呗!你是天骄,万古圣体?不好意思,我身上有个天尊!你是武帝重生归来,誓要踏碎苍穹?不好意思,我身上有个天尊!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明伦汇编人事典八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八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