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9400000003

第3章

听到诋毁,不要马上相信,要看诋毁人的人和被诋毁的人的人品。诋毁人的人贤德,那么(他)所诋毁的人必然受损害;诋毁人的人不贤德,那么(他)所诋毁的人(反而)值得尊重。

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诗经·小雅·青蝇》

平易近人的有德之人,不要听信谗言。

谤之无实者,付之勿辨可矣;谤之有因者,非自修弗能止。

——《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八·止谤》

无中生有的诽谤,无须辩解(就)可以(消除)了;事出有因的诽谤,除非(靠)自我修养(否则)是不能遏止的。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八·通鉴多采善言》驱除寒冷没有比加厚毛皮衣服更好的,制止他人的诽谤没有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更好的。

不轻誉人者,善誉人者也;不轻毁人者,善毁人者也。

——《叔苴子·内篇卷四》

不轻易赞誉别人的人,是善于赞誉别人的人;不轻易诋毁别人的人,是善于诋毁别人的人。

采毫毛之善,贬纤介之恶。

——《说苑·卷十四·至公》

采记如毫毛一样细小的好事,贬斥如纤介一样细小的坏事。

言人之善,泽于膏沐;言人之恶,痛于矛戟。

——《说苑·卷十六·谈丛》

谈论别人的好处,比洗浴还要润泽(舒适);谈论别人的坏处,比用矛戟刺伤还要疼痛。

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

——《围炉夜话》第五十八条

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誉之辞,(就)越发注意勤奋勉励;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诽谤之辞,(就)越发注意警惕(自己),这是有德行的人修养身心的功夫。

不求可非之行,不憎人之非己;修足誉之德,不求人之誉己。

——《文子·卷四·符言》

不追求值得非议的行为,不憎恨别人非议自己;修身足以使人赞誉自己的德行操守,不求别人赞誉自己。

刺我行者,欲我交;呰我货者,欲我市。

——《文子·卷六·上德》

指责非难我行为的人,是想与我交往;诋毁我财货的人,是想与我交易。

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

——《小窗幽记·集醒第一》

在众人面前有赞誉,不如在背后没有毁谤。

闻谤而怒者,谗之隙;见誉而喜者,佞之媒。

——《小窗幽记·集灵第四》

听到诽谤就发怒,(这)是谗言进攻的缝隙;听见赞誉就欢喜,(这)是奸佞(产生)的媒介。

谮愬不行,斯为明也。

——《新序·杂事二》

谗言诬谄行不通,这就是(君主)贤明。

义者不毁人以自益,况伤人以自损乎?

——《新序·杂事三》

讲道义的人不以诽谤别人来抬高自己的,更何况伤害别人而又损害自己呢?

众口铄金,积毁消骨。

——《新序·杂事三》

众人的诋毁可以把金子熔化,聚积的谗毁可以离间骨肉之间的亲情。

众口毁誉,浮石沉木;群邪相抑,以直为曲。

——《新语·辨惑第五》

众人的诋毁与赞誉,(可以)使石头浮在水面使木头沉下水底;一群邪恶的小人相互贬斥,(可以)使直的变为曲的。

称人之善,虽有过情,不伤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实据,终属浇风。

——《省心短语》

称颂别人的长处,即使与实际情况不符,也不损害忠厚之道;攻击别人的短处,即使有事实根据,终究属于浇薄的风气。

面誉者背必非。

——《省心录》第五十六条

喜欢当面赞誉(别人)的人背后必定非议(别人)。

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伸而好升高也。

——《荀子·儒效第八》

自己无才无德却狂妄地称自己是贤人,这就好比伛偻身躯的人却喜欢伸腰充高个子一样(越想升高头却越低)。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

——《荀子·非十二子第六》

不为赞誉所引诱,不为诽谤所恐惧,遵循着正道来行事,庄重严肃地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为外物所动摇。

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

——《荀子·致士第十四》

(对于)结党营私之徒的互相吹捧,有德行的人不听取;(对于)陷害和加罪于人的诽谤,有德行的人不采纳。

流言灭之,货色远之。

——《荀子·大略第二十七》

对于流言蜚语要消灭它,对于财货美色要远离它。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荀子·大略第二十七》

滚动的圆球,停止在坳洼之处;流言蜚语,停止在聪明人的身上。

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考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荀子·大略第二十七》

对于是非有疑惑时,就用过去的事来衡量它,用当前的事来检验它,用公正的态度来考察它,(这样)流言蜚语就停止了,凶恶的谗言就消失了。

林中多疾风,富贵多谀言。

——《盐铁论·国疾第二十八》

树林中多有暴风,富贵之人面前多有谄媚之言。

妄誉,仁之贼也;妄毁,义之贼也。

——《扬子法言·渊骞第十一》

胡乱赞誉,是仁义道德的大敌;胡乱毁谤,是道义的大敌。

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战国策·秦策三·秦攻邯郸》

三个人谎称集市上有老虎,大家就会相信,集市上有老虎的谎言就成了事实;十个人传说大力士能把铁锤折弯,大家就会相信,于是大力士能折弯铁锤的谎言就成了事实。众人之口可以改变一切,没有翅膀也能飞翔。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全世界的人都夸赞他却不能使他努力,全世界的人都非议他却不能使他沮丧。

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

——《庄子·杂篇·寓言第五》

亲生父亲赞誉自己的儿子,不如不是他父亲的人(来夸赞)。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子·杂篇·盗跖第七》

喜欢当面赞誉别人的人,也喜欢背地里诋毁别人。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论语·子张》

活着的时候荣华富贵,死后却不免悲凉。

苟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

——《荀子·法行》

如果一个人不因财忘义,便不会蒙受耻辱。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荀子·非十二子》

君子以缺乏德行修养为耻辱,不以被侮辱为耻辱;以不诚实守信为耻辱,不以被欺骗为耻辱;以无才无能为耻辱,不以不被重用为耻辱。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非十二子》

如果不被人的吹捧而引诱,那么也不惧怕对自己的无端诽谤。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故能处道而不贰。

——《荀子·正名》

不被很多人对自己言过其实的赞誉而动心,所以就能够坚持走正道不会步入歧途。

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

——《荀子·致士》

结党营私者的赞誉之辞,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应该相信的。

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势荣而不可以有义荣。

——《荀子·正论》

有德行的人可以忍受丢官去爵之辱,不可蒙受丧失道德之辱;缺少德行的人可以拥有升官发财之虚荣,却不能具备道义之荣誉。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荀子·劝学》

所有事情的发生,必定有它发生的根由。荣誉和耻辱的得失,也必定与个人的品德优劣相关联。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荀子·荣辱》

以道义为先而后言利的人,终将会获得荣誉;以利益为先而后言道义的人,必将受到屈辱。得到荣誉的人常常是遇事顺畅,受到屈辱的人则处境艰难。通达的人常统治别人,屈辱的人常被别人统治。这就是荣与辱的根本区别所在。

誉之足以劝人矣。

——《韩非子·内储说上》

赞誉完全可以规劝人。

钓名之士,无贤士焉。

——《管子·法法》

沽名钓誉的人,不是德才兼备的人。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老子》

华美的言辞可以换取他人的信任,但必须按照所讲的去做,才可以出人头地。

致数誉无誉。

——《老子》

给予过多的赞誉,最后等于没有给予赞誉一样。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懂得满足就不会遭遇羞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

小人殉财,君子殉名。

——《庄子·盗跖》

品德低下的人,为金钱可以丧命;品德高尚的人,为了名誉可以付出生命。

至誉无誉。

——《庄子·至乐》

至高无上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

荣辱立然后睹所病。

——《庄子·则阳》

人们心中有了荣辱的观念,就可以分辨种种不道德的行为。

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蜳不得成,心若县于天地之间,慰暋沉屯。

——《庄子·则阳》

人们最苦恼陷入荣辱利害的矛盾中不能自拔,那会心神不定,不得安宁,心好像悬在天地之间一样。

誉不可巧而立也。

——《墨子·修身》

良好的声誉不会以投机取巧的方式所取得。

苟毋以利害义,则辱何由至哉。

——《曾子·疾病》

千万不要见利忘义,那么耻辱就不会降临。

暴至之荣,智者不居。

——《唐子》

对突然而至不明原因的荣誉,聪明人是不能接受的。

令名,德之舆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美好的名声,是高尚道德宣传的结果。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虚作。

——战国·楚·屈原《九章·抽思》

人的优良品德不是由别人给予的,好的名声也不可能靠弄虚作假得到。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战国·慎到《慎子·君人》

一个人的荣誉或羞辱的得失,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身上。

众以亏形为辱,君子以亏义为辱。

——战国·鲁·尸佼《尸子》

普通人以身残为耻辱,而有德行的却以辜负大义为耻辱。

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

——《战国策·齐策》

聪明人不会因为急躁而错过有利的时机,勇敢之人不会为了活命而损害名誉。

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

——《战国策·齐策》

没有德行和威望而期望得到幸福,没有功劳而希望得到厚禄是耻辱的。

有荣华者必有憔悴。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要想得到荣华富贵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事难成而易败,名难立而易废。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成就一件事情很困难,毁损它却非常容易;树立一个好的声誉很困难,败坏它却十分容易。

小人之誉人反为损。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被品行低下的人赞誉反而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汉·班固《汉书·王嘉传》

受到成千上万人的指责与诋毁,几乎可以使人没有疾病而死亡。

恶无故自来,君子不耻。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

无缘无故降临的坏事和坏名声,品德高尚的人并不引以为耻辱。

贤者不容辱。

——汉·桓宽《盐铁论·备胡》

品德高尚的贤能之人不能容忍耻辱。

貌轻则招辱。

——汉·扬雄《法言·修身》

举止轻佻便会招致他人的侮辱。

喜名者必多怨,好与者必多侮。

——汉·韩婴《韩诗外传》

喜欢沽名钓誉的人必然遭到怨恨,喜欢吹捧他人的人必然受到污辱。

荣名秽人身,高位多灾患。

——三国·魏·嵇康《与阮德如》

荣誉和功名会毁掉一个人,身居高位会多灾多难。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三国·魏·阮籍《咏怀》

人生经过刻苦努力,就会获取成功,如同茂盛的桃李。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晋·陶渊明《拟挽歌辞》

人死后多年,谁还知道荣与辱呢?

太阳临云,不能垂照;朗璞蒙垢,不能吐辉。

——晋·陆机《演连珠》

太阳遇到乌云就不能普照大地,美玉蒙上尘垢就不能吐光泽。

口实为之枢机之发、荣辱之主。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

嘴实际上是人的表达器官,话一出口就决定着荣辱。

鸾凤竞粒于庭,则受亵于鸡鹜。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凤凰在庭院里争食吃,会遭受鸭子和鸡的侮辱。喻指君子受小人侮辱。

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晋·左思《啄木诗》

内心纯洁的人受到尊重,内心肮脏的人受到耻辱。

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普通人的议论,常常是赞誉成功之人,诋毁失败者;吹捧有权势的人,贬低地位低下的人。

善恶书于史册,毁誉流于千载。

——晋·李康《命运论》

一个人所做的好事或坏事最后将成为历史,他的名声是受到指斥还是受到赞誉,都会流传于世代。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晋·刘琨《重赠卢谌》

一番雄心壮志竟然屈遭磨难。

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得到一字的赞扬,比获得高官厚禄还尊荣;得到片言的贬斥,超过刑戮的惩罚。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淑传附荀悦》利益的得失只是暂时的,而品德的荣辱得失,则是关系到千百年后的名声。

毁誉之来,皆不徒然。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融传》

诋毁攻击和夸奖赞美,都不是平白无故而产生的。

若夫一言纳赏,志士为之怀耻。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荣传》

只因为提出一条有价值的意见便得到奖励,有志向的人引以为耻辱。喻指获取功名要与实际相符。

士有忍死之辱,必有就事之计。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

一个人能忍受最大的耻辱,必定有成就大事的计谋。

不受虚誉,不祈妄福,不避死义。

——隋·王通《文中子中说·礼乐》

不接受与自己的实际不相符的赞誉,不希望获得不该有的好处,不逃避为正义而牺牲。

荣辱之贵,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唐·魏征《群书治要·韩子大体》

荣辱是自己的行为的结果,不是外人强加于你的。

君子虽殒,善名不灭。

——唐·武则天《臣轨》

品德高尚的人即使逝去了,其美名永不殒灭。

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人们一旦获得成功,其声誉就会加倍地增加。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旦离别千里,人们渐渐就会将其荣辱得失忘记。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唐·白居易《长恨歌》

兄弟姐妹都得到高官厚禄,虽然家门大添光彩,但实在令人可悲。

浮荣水画字。

——唐·白居易《新昌新居》

虚荣就好像在水上作画和写字。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

——唐·白居易《续座右铭》

听到诋毁不要忧心忡忡,听到赞誉不要高兴自得。应该考虑的只是自己行为怎么样?诋毁与赞誉何必谈论?

一人有先众之誉,毁必随之。

——唐·房玄龄《晋书·刘寔传》

一个人如果过多地获得荣誉和赞美,对他的诋毁和诽谤必然接踵而至。

名正理顺,垂之无穷。

——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

名义正当,道理上说得通,这样的事就会流芒千古。

不苟毁誉于人。

——唐·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后》

不要随便诋毁或赞誉他人。

跋前后,动辄得咎。

——唐·韩愈《进学解》

进也好退也罢都可能导致错误。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唐·韩愈《原毁》

事情做好了,诽谤就接踵而来;德行高尚了,诽谤也会接踵而来的。

不学夭桃姿,浮荣有俄顷。

——唐·刘禹锡《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不要像桃花那样,虽然盛开得艳丽多姿,但瞬间便凋谢了。

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

——唐·柳宗元《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宁愿为流芳百世而死,也不愿庸庸碌碌而活着。

薄于当世而荣于后世。

——唐·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

活着时虽被轻视,但死后却被后人推崇。

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

品德高尚的人当世不一定得志,却可受后人的尊敬。

天地有穷,此冤无穷。

——唐·柳宗元《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天地有穷尽,而冤屈无穷尽。

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

——唐·柳宗元《谤誉》

品德高尚的人处在下位就多毁谤,处在上位就多赞誉;品德低下的人处在下位就多赞誉,处在上位就多毁谤。

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

——唐·孟郊《苦学咏》

死时受侮辱不过是片刻痛苦,活着时受侮辱却是长久的痛苦。

同托根于膏壤,俱禀气于太和,而修短不均,荣枯殊贯。

——唐·卢照邻《病梨树赋》

植根于同一块沃土,共同禀受着大自然的气息,但长短不均,荣枯不同。

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唐·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

不去努力追求荣耀与名声,也不为地位低下而日夜悲愁。

真珠每被尘泥陷,病鹤多遭蝼蚁侵。

——唐·李旭《及第后呈朝中知己》

真正的珠宝往往被淤泥埋没,病鹤往往遭受蝼蚁伤害。

暂时胯下何须耻,自有苍苍鉴赤诚。

——唐·韩《息兵》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将传统道德教育、现代文明素养要求、当代道德要求和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将道德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使学校走出了一条具有“三中”特色、适合“三中”学生需求的德育之路。多年来,中国传统道德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全校每个学生都接受着系统的中国传统道德的熏陶。不少学生反映,每节课中能记住一两句有关道德的名言,一辈子受用不尽!这些年来,三中学子中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三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这与道德教育,与重视德育是密不可分的。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兵典:《孙子兵法》新考

    兵典:《孙子兵法》新考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热门推荐
  • 星空一刹那之战神联盟

    星空一刹那之战神联盟

    小时之前威斯克把那个女孩换了一个女孩儿出生了同一天那个男孩也出生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她是被家族抛弃的千金,也是艺术世家内定的儿媳;她是被芭团解雇的高级舞者,也是世界有名的芭蕾公主;她与经纪人痴恋,又与未婚夫青梅竹马。十六岁的端木雪,前有表姐欲夺情郎,后有芭蕾世家不断的挑衅,谁护她一生?端木雪浅笑:他与芭蕾,我都要。凡想夺之者,皆毁。那一年,她六岁,他十岁,她与他相遇……愿收敛光芒只看她舞台称王称霸,愿卖萌耍赖只为得她一笑。丰默、沈丰之:她是我的!
  • 一片树叶的颤动:南太平洋诸岛的小故事

    一片树叶的颤动:南太平洋诸岛的小故事

    《一片树叶的颤动》是毛姆生前亲自编选的单行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六个以南太平洋诸岛为背景的短篇小说,素材均为作者漫游太平洋地区的见闻。在这些故事中,南太平洋诸岛的异域风光美丽而凶险,安逸而诡谲,赋予作品神奇而迷人的魅力。上至总督下至侍役,从贵妇人到街头妓女,这些在远东殖民地生活的西方人经历了在家乡舒适的生活中无法想象和体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波澜,展现出了鲜明而突出的性格特点;他们的满足、喜悦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慕,他们的软弱、伪善和空虚,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毛姆对复杂人性的追问和思考。
  • 怒目金刚

    怒目金刚

    本书系“韩少功作品典藏”之一种,精选了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爸爸爸》《女女女》《报告政府》《怒目金刚》等19篇中短篇小说。作家一方面坚实地立足中国传统,另一方面有意识地使用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鲜活的人物、奇幻的情节、对历史真相的揭示、直指人心的追问,多种元素构成了其作品凌厉而温厚的风格。本书既是韩少功中短篇小说精读,也是他创作三十多年的名篇荟萃,所选作品大多曾获过奖,有些作品还曾被改编为电影、音乐剧,影响深远。本书还配以湖南作协副主席何立伟所绘插图,以图诠文,在各版本的韩……
  • 霍格沃茨号星舰

    霍格沃茨号星舰

    穿越成为魔法世界的铂金贵族:卢修斯·马尔福。拉着小天狼星造手机,用魔法改代码;魔药大师斯内普发明的麻瓜药剂,诺贝尔奖拿到手软;食死徒全部关进改造中心,思修成绩不及格禁止出狱……坐拥大笔财富,魔法加科学等于改变地球科技树!走在世界前沿的卢修斯表示:无痕伸展咒用在火箭燃料仓上,不就是无限动力了吗?移形换影造成的空间扭曲,可以制造曲率引擎哦!这艘星舰……就叫霍格沃茨号吧!看透一切的邓校长表示:用霍格沃茨命名星舰,请交冠名费谢谢。
  • 离笼

    离笼

    秦淮其人,一生唯有传奇。丰神俊朗,文采飞扬,更是家财万贯,后院清白。就是后院太过清白,牵连了两位备受看重的皇室子弟也沾染了这洁身自好的“坏毛病”,传出的断袖之论,肆意统领着帝都的八卦,百姓们议论纷纷,贵女们在不肯相信之余又不免忐忑。三公主对其更是一见倾心,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心,为了推掉这尊大佛,也为了打散令皇帝无法容忍的断袖之论,秦淮便只能冒出来一个定亲多年的“未婚妻”。意外的笑容,铭刻在心,于是,原计划取消,米小七便成了秦夫人。
  • 横行诸天的怪兽之王

    横行诸天的怪兽之王

    井现黄龙,将星陨落。寿维达:“扯犊子,我就一黄鳝,你们哪只眼睛看到是黄龙的?”重生于井底做黄鳝的寿维达表示这锅他不背。他倒是想做龙来着,可惜踏错了路,只能做怪兽了。
  • 风轻轻吹过

    风轻轻吹过

    人是很善忘的,记忆就像是缕缕的青烟,而时间就像是和煦的微风,风轻轻地吹过,不经意间就把我们的记忆给吹散了。现在即使干柴烈火烧得熊熊炀炀红光满天,记忆也只不过是冒出来的缕缕青烟,火灭了,烟丝苟延残喘继续着,渐渐地,到最后连烟丝也消失不见了。
  • 劝退大师

    劝退大师

    案情A:一场悲欢一场戏一诚恳婚姻家庭咨询所坐落在D市胜利桥西的一条小街上。街面狭窄,两侧的低矮楼房歪歪扭扭,陈旧得像一幅褪色的油画。走在这条小街上,犹如穿越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街上的行人都显得懒洋洋的。整个街上唯有诚恳婚姻咨询所充满了现代生活气息。纵观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婚姻家庭矛盾问题也是与时俱进的。这一点最有深刻体会的是诚恳婚姻家庭咨询所的老板吴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