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9400000004

第4章

只要有一颗苍天可鉴的赤诚之心,暂时忍受侮辱没有什么。

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

——唐·释齐己《君子行》

荣耀必定是天下荣耀,耻辱必定是天下耻辱。

在宠思辱,居终虑始。

——唐·孟翱《谦受益赋》

在获得荣耀时要想到遭受羞辱之时,在结束时要考虑到开始的时候。

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烟云。

——宋·苏轼《宝绘堂记》

谈论起荣华富贵,其实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己。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宋·苏轼《留侯论》

普通人被侮辱,往往会挺身拔剑与之相斗,这不能称之为大智大勇。

多情却被无情恼。

——宋·苏轼《蝶恋花》

重感情之人往往会因缺乏感情而烦恼。

所荣者善行,所耻者恶名。

——宋·王安石《拟上殿进札子》

人们应该以做好事为荣耀,以获恶名为可耻。

通才之人或见赘于时,高世之士或见排于俗。

——宋·王安石《取材》

有多种才能之人多被看作是多余的人,超凡脱俗之人多被世俗排斥。

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

——宋·陆游《一壶歌》

看尽人世间兴盛与颓废之事,其实是从事没有富贵过也没贫穷过。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宋·谢枋得《和曹东谷韵》

美名能流芳千古,荣华富贵却不会持久。

好胜者必争,贪勇者必辱。

——宋·林逋《省心录》

好强要胜的人必定要去争斗竞争,过于追求勇敢的人一定会招致侮辱。

为国为民而得罪,君子不以为辱。

——元·张养浩《风宪忠告·临难》

为了国家和人民而被获罪,品德高尚的人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耻辱。

人咸乐乎生,而愧于苟生;人咸恶乎死,而尚于有名。

——元·宋濂《周君墓铭》

人人都喜欢活着,却都以苟且偷生为羞耻;人人都厌恶死亡,却更崇尚自己有名声。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元·佚名《范叔》

人们必定是自己首先有了辱没名声的行为,然后别人才会侮辱你。

世间屈事万千千,欲觅长梯问老天。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人世间的冤屈之事太多,想找长梯上天去问一问原由。

哑子尝黄柏,苦味自家知。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哑巴吃黄连,那种苦味只有自己知道。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对于他人的诋毁和赞誉用不着去计较,一个人的功过是非,时间长了自然就清楚明白了。

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不根据一时的赞誉,就断定这个人是君子;也不能凭一时的诋毁,断定这个人就是小人。

门户可以托父兄,而丧德辱名非父兄所能庇。

——明·吕坤《呻吟语摘·伦理》

一个人的出身与地位可以依托父兄,但品德败坏、声名狼籍的结果却不是父兄所带给的。

实二而名一,则名立而不毁矣。

——明·徐祯稷《耻言》

如果一个人的实际才干超过名声,那么名声就能站得住脚。

无恶而毁于汝,何疚?无善而誉于汝,何有?

——明·何大复《四箴杂言·毁誉箴》

如果自己没有干什么坏事,而遭到别人的诋毁,我的内心有什么值得惭愧的呢?如果自己没做什么好事,却受到别人的赞誉,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呢?

一死留芳名,一死骨以枯。寄语后世人,观此两丈夫。

——清·顾炎武《淮东》

有人死了却留下美名,有人死了只留下一堆枯骨。希望年轻的一代,明白两种人的不同。

愚人之死,与草木同腐;圣人之死,与天地同不朽。

——清·陈确《瞽言》

愚蠢的人死去,同草木一同腐烂;圣人死去,其美名可以像天地一样永垂不朽。

呜乎人生孰不死,死亦要贵得其所。重如泰山轻如鸿羽,流芳遗臭俱千古。

——清·缪钟渭《纪大东沟战事吊总兵世昌》人生必有一死,但死得要有价值。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如鸿毛,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都很久远,但截然不同。

日中有钱人所羡,日夕饿死谁人怜。

——清·屈复《邓通钱》

中午有钱时被人所羡慕,晚上却饿死了没有人可怜。

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

——清·宋《古今药石·续自警篇》

诋毁和赞誉降临了,不但不动心,反而把它作为考验磨练自己的机会。

爱戴高帽,自受圈套。

——清·牛树梅《天谷老人小儿语补》

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自己终会上当受骗。

学者不长进,其病根只在护短,恐人笑己之不知也。一笑即耻,而终身之笑,顾不耻乎。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求学的人却无长进,原因是不敢暴露自己的弱点,害怕别人嘲笑自己无知。被人嘲笑一次与终身被人耻笑,哪个更耻辱呢?

辱人以不堪必反辱,伤人以已甚必反伤。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侮辱他人一定会遭受他人的侮辱,伤害别人一定会被别人伤害。

誉乎己则以为喜,毁乎己则以为怒者,心术之公患也。

——清·方苞《通蔽》

称赞自己就高兴,诋毁自己就生气,这是世俗之人的通病。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物必先自腐而后虫生焉。

——清·赵尔巽等《清史稿·文祥传》

人必先有不检点的行为,然后才受到侮辱;万物必先腐烂而后才生虫子。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易经·泰》

没有平正不会有倾斜,没有往就不会有返。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论语·雍也》

能以处理事情不偏不倚为有德,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

反躬自问,正义不在我这边,即使对方是卑贱的人,我也不去惊扰他;反躬自问,正义在我边这,即使对方人多势众,我也一往直前。

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

——《荀子·正名》

以仁爱之心来说话,以好学之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以公正之心来明辨是非。

凡人之患,偏伤之也。

——《荀子·不苟》

所有人的祸患,都是由于偏袒伤害他人所造成的。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公正就会光明,偏颇就会导致黑暗。

倾则不精。

——《荀子·解蔽》

心有偏袒,做事就不会精练。

人主不公,人臣不忠。

——《荀子·王霸》

一同之君如果不公正,臣下就不会忠诚。

不怀爱而听,不留说而计。

——《韩非子·八经》

不要怀着偏爱去听取意见,不能凭个人的喜好去谋划行动。观听不参,则诚不闻。

——《韩非子·内储说上》

只偏听而不去验证,那么就听不到真诚的话。

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

——《韩非子·安危》

安全还是危险取决于作为是否正义,不取决于强大还是弱小。

利所禁,禁所利,虽神不行;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夫为门而不使入,委利而不使进,乱之所以产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禁止的反而得利,得利的反被禁止,纵然是神明也行不通;该惩罚的人反被赞誉,该奖赏的人反被诋毁,纵然是尧帝在世也治理不好。造了门户却不让人进入,有了财利却不叫人求取,祸乱因此而产生。

风,漂物者也,风之所漂,不避贵贱美恶;雨,濡物者也,雨之所堕,不避大小强弱。

——《管子·形势》

风吹拂万物,不论贵贱美恶一样对待;雨滋润万物,不论大小强弱无一遗漏。喻指凡事要一视同仁。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

天道是拿有余的去补充不足的,人类社会则不是这样,是压榨贫困的人,以奉养富足的人。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老子》

为人方正却不显得生硬刻板,有棱有角而不至于伤害他人。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

——《庄子·列御寇》

如果把不公平当作公平,公平则变成不公平。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公。

——《邓析子》

视觉贵在明亮,听觉贵在灵敏,心地贵在公正。

不掩贤以隐长,不刻下以谀上。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不要埋没有才能的人而掩盖人家的长处,不要苛刻地对待下属而阿谀丰承上司。

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勇敢正直的人不会以强欺弱。

言无阴阳,行无内外。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说话不要阴一套阳一套,办事要不分内外亲疏,要一律公平。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礼记·中庸》

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更不要强加于别人。喻指公正待人。

临财毋苟得,临难母苟免。

——《礼记·曲礼上》

面对钱财,不能苟且得到;面对危难,不能苟且逃避。

偏在于多私,不祥在于恶闻己过。

——《尉缭子·十二陵》

处事偏袒是由于私心太重,处事不周详是由于听不进半点批评。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楚策一》

不要掩盖他人的优点,也不要议论他人的不足。

甘露时雨,不私一物。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贵公》

甘露和及时雨,不偏袒任何东西。喻指大公无私。

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贵公》

办事公道,天下就会太平,天下太平则得益于公心。

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

——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

凤凰被关在鸟笼里不得自由,野鸭和鸡却能够自由翔舞。喻指世道不公平。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战国·楚·屈原《卜居》

把轻薄的蝉翼看作是重的,而把千钧之重看成是轻的;庙中的乐器黄钟遭到毁坏和弃置,而那些瓦器却发出雷鸣般的响声;专门诽谤人的小人气焰高涨,而品德高尚的人却没有什么好名声。喻指世道不公。

非平正无以制断。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没有公平与正直的思想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品行端正做事正直,各种邪恶自然消失。

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

——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矩不准确,不能画出方形;规不准确,不能画出圆形。喻指只有公平正直才能做成大事。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统治者如果能够秉公办事,大公无私,他就能一呼百应。

正其行而不苟合于世。

——汉·陆贾《新语·辨惑》

正直行事,不要随便迎合世俗。

曲木恶直绳,奸邪恶正法。

——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弯曲的木头讨厌笔直的绳墨,奸邪的小人憎恶公正的法律。

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

心地要像圆规、角尺,志向要像尺子、秤锤,思想要像水一样平静,行为要像绳墨一样笔直。

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面对利益不要随意索取,碰到灾祸不要随意逃避。喻指公平正直。

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建议从烟囱旁搬走柴草的人没有什么功劳,而参加救火的人却被奉为座上客。喻指不公平。

天不颠覆,地不偏载。

——汉·班固《汉书·匈奴传》

上天的覆盖不偏心,大地的承载不偏向。喻指大自然公正无私,对任何人都不偏不倚。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不应当为了私情而在法律面前内外之别。

守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三国·魏·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坚持原则的人往往会得罪许多人,公正执法的人又往往违背个人的私心。

临凝结而能断,操绳墨而无私者,干人也。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

面对棘手的事能够果断处理,执行法度时没有任何私心,这才是有才干的人。

善言居室,则靡远不应;枉直不中,则无近不离。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如有箴言睿语,即使在家里,距离再远也会有人响应;为人不耿直、不公正,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没有不离你而去的。

能行至公,莫要乎无忌。

——晋·傅玄《傅子·通志篇》

要想办事公正,最重的是没有妒忌之心。

有公心,必有公道。

——晋·杨泉《物理论》

只要是出自公心办事,必然公平合理。

善贾笑蚕渔,巧宦贱农牧。

——南朝·宋·鲍照《观圃人艺植》

会做买卖的人嘲笑养蚕打鱼的人,会做官的人看不起种地的农民。

水镜不以妍媸殊照,芝兰宁为贵贱异芳。

——南朝·梁·萧衍《连珠》

水不会因为人的美丑而不同地映照,兰花也不会因为人的地位不同而散发出不同的香味。喻指公平正直。

论甘则忌辛,好丹则非素。

——南朝·梁·江淹《杂体三十首序》

谈论甜就忌谈辛辣,喜爱红颜色就否定白颜色。喻指一种偏见。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五行志一》

正直得像绷紧的弓弦一样的人,竟然死在路旁;品行弯曲得像钩子一样的人,反被封侯加官。

己有短垣,而自逾之。

——南朝·梁·沈约《宋书·孔琳之传》

自己设置的围墙,自己却要翻越它。喻指偏袒不公。

平康正直,夫如是故全。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为人处事平和正直,就必然立于不败之地。

平则物化。

——隋·王通《文中子·礼乐》

公平可以感化世间万物。

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人乃足。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不以无益伤害有益,功业便成;不因为有珍奇之物却看不起平常之物,人便知足了。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唐·李白《古风》

梧桐树上住着燕雀,凤凰却只能栖息在荆棘中。喻指不公平。

理人之道万端,所以行之在一,一者何?公而已矣。

——唐·武则天《臣轨上·公正章》

管理人的办法有千万条,做起来却只有一条,那就是公正。

权衡所以揣轻重,不为捶钩者设也。

——唐·刘禹锡《绝编生墓表》

秤是用来称物体重量的,对于铸造铁钩的人来说是没有用的。喻指窃取别人财物的人,不可能公平行事。

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唐·王维《献始兴公》

公正的议论可以激发人的意志,不正派的事不是我所追求的。

守正为心,疾恶不惧。

——唐·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坚守正义作为自己的思想,与坏人坏事做斗争毫无惧色。

忠之为言中也,贞之为言正也。

——唐·柳宗元《非国语上·荀息》

所谓忠就是所谓的不偏不倚,贞就是所谓的公正。

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

——唐·韩愈《上张仆射书》

品行端正而按正道行事的人,是喜好正义之人。

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

——唐·韩愈《答李翊书》

称颂应该称颂的,批评应该批评的。喻指正直行事。

情莫不有偏,而以中正者为则;性未能无僻,而以和平者为度。

——唐·张九龄《明礼乐第五章》

情感中不可能没有偏爱,但应以公平正直为准则;性格中不可能没有弱点,但应以善良和睦为尺度。

毁人者失其直,誉人者失其实,近于乡原之人哉。

——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

诋毁人有失公平,赞誉人不实事求是,这近乎庸俗之人了。

好人常直道,不顾世间逆。

——唐·孟郊《择友》

有德行的人走的是正道,不会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

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

——唐·孟郊《织女辞》

为什么辛勤纺织洁白绢绸的人,自己却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

附者不党,疏者不遗。

——唐·马总《意林》

对趋附顺从自己的人,不应该加以偏袒;对不亲近自己的人,也不应该遗忘。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唐·于《古宴曲》

十户人家辛勤劳动一年的收入,只抵得上富贵人家的一只凤凰钗。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唐·秦韬玉《贫女》

痛苦和憎恨的是年年用金线绣花,都是在为别人制作新娘出嫁的衣裳。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唐·郑遨《富贵曲》

你哪里会知道富贵人家女子头上的两个发髻,要戴去几个乡村农民的租税。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孟东野诗集·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登山要走正道,口渴了要喝直流的水。喻指为人处事要正直无私。

执法而不求情,尽心而不求名。

——宋·苏洵《上韩枢密书》

执行法度而不讲情面,尽心尽力却不求名利。喻指公正无私。

贫民耕而不免于饥,富民坐而饱以嬉。

——宋·苏洵《田制》

劳动者辛勤劳作也难于免受饥饿,富贵者不用劳动却可以饱食终日。喻指一种社会不公。

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

——宋·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

以勇往直前的气势,去实践公正无私的誓言。

目有昧则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

——宋·苏轼《明君可与为忠言赋》

眼睛有内疾就会把白的看成黑的,心有蒙蔽就会把薄的当成厚的。喻指心有偏袒就不会公正行事。

事出于正,则其成多,其败少。

同类推荐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
  • 论文化

    论文化

    《论文化》是当代西方文学与文化批评的领袖人物——特里·伊格尔顿——写给大众读者的一本启迪之书。伊格尔顿探寻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散文诗一般的语言,风趣而又尖锐的文风,串起了关于“文化”的几个核心议题。《论文化》或许是你了解传统的英式“鲁迅杂文”的好时机。文化使人成为人,《论文化》将为你解析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精神状况,通过“文化”一窥当代人性中的丰满与贫瘠。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户籍:安居乐业时代

    户籍:安居乐业时代

    夏、商、周、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行政区划,夏、商、周代采取中央王朝与各部落联盟分土而治的方式;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各诸侯国对疆土采取分层划区进行管理。这一时期的户籍制度最初处于萌芽阶段,至春秋战国时期,户籍则与兵籍、赋籍、地籍联结在一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的依据。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热门推荐
  •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女卷)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女卷)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 我在泰国玩尸

    我在泰国玩尸

    泰国多诡事。佛牌、降头、古曼童,当然他们还对女尸情有独钟……
  • 昆山钟灵传

    昆山钟灵传

    一个被遗弃在乡野的少女,却是世间最强军团的军团长。十年学艺出山,神兽相随,十万精锐拥戴,找寻亲情与爱情的路上,她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Our Day to End Poverty

    Our Day to End Poverty

    Imagine ending poverty at home and around the globe in our own lifetimes. With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this book invites us to look at our very ordinary days, from waking up in the morning to going to bed in the evening, and to begin to think about combating poverty in new, inventive ways.
  • 凤鸣于归

    凤鸣于归

    不正经文案: 第一次见面,苍槿觉得这个人很妖。 第二次见面,她觉得他又妖又艳。 后来她觉得,嗯,这么好看的人,得带回家才行。 色字头上一把刀,古人诚不欺我,入了贼窝才发现,这家伙就是一只大尾巴狼。 正经文案: 很多时候,苍槿都在想,就是那个人,在无尽沉寂的夜色之中,手执风灯,踏莲而来,一下子惊了她的眼,此生再也无法忘怀。 他说他叫斩月,斩尽苍茫,披星戴月,只为她而来。 这个世界这么善变,她从来都不信。只是后来才发现,这世上总有一个人,曾经沧海,为你而生。【1V1宠文,女强V男强】 排雷:只宠不甜,玻璃渣里找糖,HE
  • 娱乐圈之星际女王

    娱乐圈之星际女王

    当来自地球的大明星遇上能够以歌声和舞蹈为攻击力量的未来星际时空,她将成为星际女王!虫族这种生物太可怕了,我想想办法找几首歌给你唱,唱一首灭一群,唱两首灭一堆!嗯,再唱一首……你说什么?不用了?为啥?!死光了!!虫族就这样给我弄没了?太容易了吧!我还有一个地球的曲库呢!!!
  • 快穿之反派要搞事情

    快穿之反派要搞事情

    身为被系统选中的工作者之一,她励志了要成功攻略所有的反派,哪想有一天系统告诉她,它升级了,她再也不用攻略反派来破坏剧情拆CP了,她只需自己上阵就好,反派管他去死。可是黎昕愤怒了,怎么能这样,她辛辛苦苦做任务供系统升级,系统倒好居然收了她的得力助手反派大人。系统委屈啊,它不过是想着宿主攻略反派攻略得像条狗一样,没有人权:反派怒了,要小心翼翼;反派危险了,要替他担惊受怕;反派有新欢了,要想办法挤走她……天地良心啊,它真的是在为宿主考虑的。黎昕不以为然,她乐意,她喜欢,反派就是她的命根子,多之无事,少之要命。系统更委屈了,亲亲宿主啊,我升级了你可以选择自己上阵而不攻略反派,但也可以像以前一样攻略男人,让他们为你做牛做马啊!黎昕翻脸,哼要你升级何用?系统哭,我升级了,你的选择面变广了,不再只是反派可攻略,各色美男,只要能帮你你都能下手的。而且我还可以在你去世界时陪着你。黎昕内疚了,好吧,我的甜甜小统,是我错怪你了,你还是有用的,不过你陪不陪我都没关系的。系统:……
  • 快穿,宝贝再爱我一次

    快穿,宝贝再爱我一次

    她是一个商业财团的女总裁,未婚带子在商场上雷厉风行,却忽视了儿砸的感受,一场意外之下,宝贝成了植物人,绝望无助之下,“宿主,开启系统”女人:?!做任务攻略男主,最后救醒了宝贝,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坐在病床上和宝贝聊的这么开心的人到底是谁?(甜宠,男女主身心干净,快穿)
  • 异灵收容所

    异灵收容所

    【向赴死者致敬】这是一个乌托邦式关于守护的故事。当我们拿起战刀,穿上外骨骼装甲的那一刻,无路可退!……父母遭遇未知的意外而去世,却给宋舟留下一套神秘公寓房。当他搬进这里后,发现自己的生活正在逐渐偏离正轨!长着人脸的硕大蜘蛛通体黝黑的液体怪物满身眼睛的臃肿恶灵……等等,这画风是不是有点点不对!欢迎来到异灵收容所,这个奇诡神秘的幻想世界。……“什么!序列83又跑了!宋舟,去给我把它抓回来!”“哎呀!这只序列163有点中暑了,该清蒸还是红烧呢?”“我们控制,我们收容,我们保护……我们失效,我们消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