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1000000016

第16章 友人应召投曹,司马懿回家探母(1)

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五月,曹操失去了一位谋士。

这位谋士叫戏志才,三年前经同乡荀彧推荐辅佐曹操,所献筹划无不应验,被曹操倚为左右手,与荀彧同列。只可惜天不假年,刚过而立之年便病逝于南征张绣的途中。

曹操失去一臂,悲痛不已,连夜写信给身在许都的荀彧,让其再为自己推举人才,因崔琰身在城内,他便很自然地想到推荐自己这位老友入幕,崔琰与荀彧同年,如今也已三十有三,但还没有家世妻儿。作为朋友,荀彧很想让他安定下来,娶妻生子,有个安稳的家庭,安居才能乐业,古来皆是如此,但崔琰忙于给《公羊传》作注,拒绝了他的好意。

“文若(荀彧表字),许都内人人都称你公允,可在这件事上你却没做到啊!”见荀彧一头雾水,崔琰笑道,“你只记得你的老朋友,却忘了你年轻时开馆招的学生,我是说郭嘉郭奉孝啊,你这大脑袋,竟没装着他?”

“郭嘉?”一听到这个名字,荀彧才明白过来,“都怪我糊涂了,糊涂了。”

荀彧放下手中曹操的信,往文案左侧的青铜油灯里添了些新油。

“我追随司空以来,五载光阴,都在征战中度过,年初幸得主公攻取许都,我才能在阔别多年之后踏足桑梓之地。本想访旧拜故,可如今我身负尚书令重任,领百官政事,又得为前线供应米粮,征送兵卒,一刻不得闲,也闲不下来,竟然把我的得意门生给忘了,这真是家中有宝向外求,差点误了他的前程。”

“文若的辛忙,我怎能不知呢,用不着一件件都跟我说,难道是怕我骂你懒不成!”崔琰抚手大笑。

“我来许都前,曾路过阳翟,在西市恰巧遇到了他。他如今也在家中设了学馆,有模有样的,口碑极好,还真是你的好学生!”

翌日天色微明,在崔琰的陪同下,荀彧策马来到郭嘉家中,也不叙师生之谊,直接说明来意。郭嘉见老师不顾路途劳苦,亲来求贤,不好推辞,也就应允下来,不过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在于郭嘉对天下形势的观察。

两个月前,曹操听取荀彧意见,将皇帝从洛阳迎入许都,并营造内城供皇帝嫔妃及公卿居住,曹操以迎驾有功被封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对内总览朝政,对外奉诏讨贼。

郭嘉判断,曹操虽然处处以皇帝诏令行事,但那诏令本身,与皇帝一样,根本只是个傀儡,曹操才是幕后总指挥。此人起兵之初,名微众寡,如今却能占得先机,定然是个有能耐的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自己辞袁绍归故乡,无非是待明主,托所学。

正事谈完,郭嘉招待参观自己的私塾,说是私塾,只是后院猪圈翻造的石头小屋,内中不过七、八个孩童,正冲孔子牌位行礼,礼毕后正欲出屋玩耍,见老师带着两位客人进来,又循礼拜见。

孩童们走后,荀彧感慨道:

“腹有诗书气自华,行无仪轨人自厌,不管什么世道,诗书礼仪都是立身根本,奉孝啊,你是有心之人。”

崔琰也点头称赞。

郭嘉谦虚地笑道:

“先生,你可还记得陈长文?”

“记得,记得。”荀彧瞧瞧崔琰,像是担心他又说自己把门生给忘了,“他出师后举孝廉做县令,还常写信问候我,后来世态多变,我先是避乱冀州,后去幽州求访高明,又辗转到了兖州,这中间先是误投袁绍,再遇司空,居所迁移,庶事多杂,渐渐地就没了联系,看来我这个先生做得还真是不称职啊!”荀彧自嘲般地一笑,问道,“你有长文的消息?”

“曾见过一面,后来去了陆浑山。”

“陆浑山啊!”崔琰若有所感地捻捻自己的八字胡,“那座山能塞得下那么多人吗?”

见到崔琰是在一个下着雨的早晨,司马懿吃完饭,正准备去帮胡昭清扫山洞,快到洞口时,看到一个身体微胖,身着粗布衣,头戴斗笠的人背对洞口,背着手,欣赏雨幕中的山中风光,时有鸟儿在耳畔啼鸣,这景象,真真如一幅高逸图。

再定睛一看,那不是崔先生吗?

司马懿正要喊他,又突然闭上张开的嘴,在这种诗情画意间,高声喊叫,岂不煞风景!他轻轻挪步来到崔琰身边,顺着他的视线,注视着一片挂满雨滴的阔叶。就这样两人默默无语地站了一刻多钟,雨势逐渐转弱。

“司马小弟,要是每天都能与这样的美景相伴该有多好。”

崔琰依旧目不转睛地盯视那片叶子。

“先生好兴致。”司马懿睨了眼崔琰,说道,“先生说得这般感叹,不会是又遇到什么事了吧。”

“我是来送信的。”崔琰从怀中掏出两份帛书,这两份帛书分别是荀彧和郭嘉写给陈群的,前者述师生别来之感,并问其是否愿意效力曹操,后者告知陈群自己投曹一事,并说明原因。两人言辞各异,但都是希望陈群识大势,建功业。

郭嘉更是在信末这样说道:

曹公恢廓大度,行法治,明赏罚,将士用命,群属一心,故而陈留起兵以来,虽有颓唐,亦不过万尘归土。士人以学立身,以智谋功,择明主而事,言听计从,岂不快哉!曹公言平定天下,谋功最高,才为世出,世亦须才。人杰盛年,焉能图一人之安乐,忘苍生之倒悬,兄若不出,更待何时!

崔琰将帛书收入怀中,说道:“许都堂皇热闹,却也容易令人生腻,荀彧、郭嘉要遣人送信,我也正想换换环境,就揽了这份差事,来这青山幽谷间,洗洗我这双有点昏花的老眼。”他回过脸对着司马懿,“司马小弟,你可曾读过《公羊传》?”

“读过,先生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了?”

“有什么心得吗?”崔琰摘下斗笠,弯下腰轻轻甩了几下。

“《公羊传》不重释史,以解《春秋》微言大义为其要旨,论而无偏,不杂私意。世人言其文辞有失精细,在下倒觉得,粗疏俗气其实也显出作者的洒脱自在。”

“司马小弟,你说的都是平常之论,没什么新意。”崔琰重新戴上斗笠,笑道,“我且问你,《公羊传》宗旨为何?”

司马懿对崔琰跟他谈起《公羊传》十分不解,既然有荀彧、郭嘉所托信札,就先把这事了了,还在这细雨中聊什么宗旨,但崔琰毕竟是长辈,岂能不恭敬答对,于是他扬扬头,咽下一口唾沫说道:

“在下以为,《公羊传》宗旨是贬纷乱,正一统。纷乱不是常态,一统才是王道,它应人、应运、应天而行,合秩序纲常,明君臣之义,顺昌逆反。昔秦皇扫六合,文同书,形同俗,车同轨,度同制,结束战国大争之世;秦二世大兵四起,高祖皇帝白蛇起义,造天汉基业,民安于太平,士乐于学业。从高祖到如今,四百余年乾坤浩荡,天下又遭分裂,不过在下相信,它终究还会归于一统。高门世族承朝廷恩惠在上,系百姓举望于下,受圣人之教,诗书传家,当尽自己一分绵薄之力,开万世之太平。”

“正一统!”崔琰低眉一笑,“司马小弟,你说得好啊,这也正是我笺注《公羊传》的目的,越是纷乱之世,越要倡导一统,而这一统的前提,便是你说的合秩序纲常,明君臣之义,如此,刘家天下当有再兴的那一天。”

对司马懿,崔琰始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既赞佩他过于常人的才华,又对他的狼顾之相怀有深深的芥蒂,只因第一次见到司马懿时,留下的印象实在过于深刻。

赞佩他的才华,于是介举给胡昭,胡昭本不想再收弟子,经他反复说明才答应下来,在山洞外头次看到他,胡昭就体会到了挚友口中所说的“颤悸”——那是一种让人不由自主倒吸凉气的惊诧,因此在传道解惑之余,常以旁论感怀的方式,让其知晓为人大义,希望他能从中有所发散领悟。

崔琰跟他谈论《公羊传》也是出于同一个目的,司马懿既然说出了自己想要听到的“合秩序纲常,明君臣之义”,他也就不用再往深了去讲。他确信,司马懿能了解他的用心,因此也就能理解他为什么会跟自己聊起这本古籍。

他欣慰地一笑,转身正要向学馆方向走去,蒋济这时急匆匆向上跑着,边跑边喊:

“仲达!仲达!”

一见崔琰在侧,急忙施礼,崔琰知道他有事,径自走了。崔琰走远后,司马懿把蒋济拉到山包旁,怪道:

“你大呼小叫的干吗!读书人遇急不躁,遇乱不危,遇难且忍,这些你都不知道吗?”

“哎,仲达,你要是知道是什么事,你就不会这么说了。”蒋济嘿嘿一乐,说道,“你大哥来了。”

司马懿一听大哥来了,心里猛地紧缩一阵,看着蒋济没心没肺似的笑容,他丝毫不感到有什么可乐的。他第一反应,会不会家里出事了?难道是母亲病故了?

一想到这里,顾不得刚才自己说的什么“遇急不躁”,撒开两条腿,奔下山洞,见大哥正与陈群谈笑,心头这才放宽,看来是自己多虑了。他缓了缓急促的呼吸,趋前几步,向司马朗行兄弟之礼。

“仲达,你们兄弟俩聊着,我告辞了。”

陈群正要走,司马懿急忙拦住,“长文兄,别急着走,还有事跟你说。”

原来司马朗这次上山,还真与母亲有关系,不过不是母亲病逝,而是母亲想念远方的亲儿。两年前,司马懿回家,母亲恰好在张世伯家小住,回来后因虚累,也不能与之长聊,故而司马懿虽在家日久,但并没能天天在母亲榻前陪伴。

可能是岁数越长,思子之心越为迫切,加之如今众儿都在家中,唯有司马懿远在他乡,心里头极想招回儿子,陪伴左右,但她也知道男人志在四方,不能因一己之心耽误了儿子。司马朗不忍母亲整日唉声叹气,恐伤肺腑,便替母亲前来看望司马懿,只要儿子一切安好,母亲也不会过于担忧,虽不能亲见,但也可安慰其心。

行至山下,司马朗改了主意,二弟如若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不妨让他跟自己回家一趟,待上个十日一旬,以解母亲思儿之苦,司马懿听罢,立刻答应。

“大哥远来,先在山上住上两日,咱们再回。”

兄弟俩说完家中的事,陈群开口道:

“仲达,你说有事找我,什么事?”

“崔先生来找过你了吗?”

陈群一听这话,立刻明白司马懿想要说什么。

“你说的是这事吧!”陈群从袖子里掏出帛书摊在地上,凝视了一会儿,“一个是我的蒙师,一个是我的同窗,前后都投了曹操,我这个后学自然不能故作清高,没有不去的道理。”

“这么说你已经打定主意了?”

“蒙师是本郡世家领袖,他既然投了曹操,我想这个人必定有不同之处,我投曹操,也算是追随蒙师吧。”

“他的确有不同之处。”司马懿想起了曹操的那双小眼睛,不禁一笑,“这样一来,曹操的帐下谋士,你们颍川郡可占了大头,这对你来说是好事,对别人就不一定了。”

“这就是后话了。”陈群说得很淡然。

他有理由淡然,他的想法很简单,合则留,不合则去,其他的并不挂在心上,即便挂在心上,可能也是徒劳的,很多时候,人算不如天算,既然算不准,操那份心又有什么用。

“辛毗走了,这次你又要走了,以往的热闹景象,越来越淡了。”司马懿惆怅地看着地上的帛书,道,“春发秋落,四季轮回,可是人呢,就此别过,也许再无相逢的时候。”

“仲达,无须长吁短叹,人生长久,相逢有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真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啊!哈哈——”

老远就听见胡昭的声音,没多会儿,他与崔琰从雨幕中进来,三人起身施礼,陈群问道:

“二位先生,什么事竟让你们这么高兴!这可少见。”

胡昭示意他们坐下,用一双长袖掸了掸衣裳,笑道:

“方才季珪跟我说起去年郭汜与张济相争的事。”胡昭在陈群和司马懿中间坐下,“两人都想据天子为私物,以获得至高的地位。先是郭汜被张济击溃,杨奉去河东召集白波旧部,还请了南匈奴右贤王相助,郭汜借此反扑,这回是张济栽了,听说他有一队铁甲骑兵,甚是厉害,可是碰到匈奴人,就如同俎上鱼肉,只能任人宰割了。之后张济卷土重来,与郭汜、杨奉等人相持于安邑,天子派董承与郭汜、张济讲和,这个时候,彼此对垒已两月有余,兵士都已疲惫不堪,于是趁此给自己找了台阶,各自罢兵,让天子一行人回了洛阳。”

“那渔翁呢?谁是渔翁?”司马懿急切地问道。

“司马小弟也有这么急躁的时候,呵……”开口的是崔琰,他说,“皇帝回到洛阳后,以董承行事机敏,护驾有功,选他家的姑娘入宫做了贵人,董承一晃竟成了国舅。得渔翁之利者,董承可算一个,不过,真正的大渔翁非曹操莫属。”

“季珪是说曹操胁迫天子入许都这件事吗?”司马朗问道。

“正是!曹操以洛阳残破,不适銮仪久居为由,强逼天子随他去了许地,并以此为新都,皇帝虽高坐殿上,但实际发号施令者,则是曹操。现在许都城内早就传开了,说什么‘权归曹氏,天子总己’,这或许是我那老友荀彧没有想到的吧。”

“先生以为曹操有篡汉的野心?”司马懿上半身稍稍前倾,两眼盯视崔琰。

“那倒未必。”司马懿的这种眼神让崔琰很不舒服,但他还是徐徐说道,“以我之见,纷争之世,确需强人力挽狂澜,现今天子年少,非常之时,非常之策,曹操如能扫荡群雄,复兴汉室,权柄在手,荣宠加身未尝不可,我想,他顶多只是霍光之辈。”

“霍光尽心汉室,但他的后辈子侄欲除孝宣皇帝而自立,也是不争的事实。”

“百年之后的事,谁能料到呢?”崔琰意味深长地一笑,“即便料到,那时你我都已成灰土,也无能为力了。”

“正因这样,才要防患于未然,先生不知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吗?”

崔琰咳嗽了几声,微垂着头,看上去有些疲惫,他抬眼瞧了几眼司马懿。比起两年前,这个年轻后生的面相成熟了不少,山上的生活使他的肤色变得更黑,胳膊变得更粗,声音虽然还是一如从前般的糙,但也更为洪亮。

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崔琰思量着,久久没有说话。

“季珪,你怎么了?”司马朗关切地问道。

“我在想司马小弟刚才的那番话。”崔琰抬起头,视线扫向某个角落,而后落在司马懿的脸上,“司马小弟,听孔明先生说,有个叫周齐的人自打你上山后就一直跟你过不去?”

“嗯!”司马懿应了一声。

“你既已知道他屡屡与你作对,为什么不先制伏他,让他不为难于你?先下手为强后先手遭殃,不是吗?”

原来他是在这里等着我!司马懿这才回过味来,崔琰突然提起周齐,他这是明摆着噎我,一代名士竟然也做这等事,有趣,有趣。

半个时辰前还是瓢泼大雨,现在已是艳阳高照。马蹄踏在被雨浇湿的大地上,溅起半腿高的泥水,沿途花草茂盛,气味清香,让司马懿郁闷了半晌的心情,稍微纾解了不少。

“仲达,长文已走了多时,你还不能释怀?”

“我记得得知佐治走的那天,也是下了一阵大雨,因此触景生情,发了许多感慨,大哥不会是在笑话我吧?”

“我怎会笑话你,大丈夫理当重情重义。”司马朗打住马蹄,深吸一口气,说道,“如今稍有名声的人,都去许都投了曹操,我看哪,用不了多久,天下必有一番新气象。仲达,你说呢?”

“崔先生不是说‘谋定而后动’吗?现在的局势,我还说不好,静观其变,再做定论。”

这时司马朗放声大笑,仿佛被人挠到了胳肢窝。司马懿奇怪地看着自己的大哥,司马朗一向沉稳,似这般大笑,极为少见,这是怎么了?

“你一说起‘谋定而后动’,我就想起季珪那张脸来,哈哈——”

司马懿没觉得有什么可笑的地方,倒是很感谢崔琰有意无意地又教了他一课。

崔琰问起周齐的事,司马懿回答说因是同门,不忍先发,且他认为,周齐只是不了解自己才有所误会,因为这个而心有不快拳脚相加,器量未免太小了。

崔琰由此引出他对司马懿那番话的不同看法,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

同类推荐
  • 拿破仑(下)

    拿破仑(下)

    拿破仑·波拿巴,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 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

    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

    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他的名字不仅是一项荣誉:“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热门推荐
  • 倾世之恋之南风起

    倾世之恋之南风起

    她,重生而来,决心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天之骄子,是传闻中冷血残酷的靖王殿下。或许只是那一眼,就结下了解不开的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日最强魂师

    末日最强魂师

    前一世的挣扎痛苦,这一世的风光潇洒!前一世的炮灰生涯,这一世的几乎本能!前一世的所见所闻,这一世的步步先机!重活一世谢强表示好像一切都不一样了。谢强立志成为最强魂师。
  • 归纳观察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观察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悍妻的宠物夫君

    悍妻的宠物夫君

    “站住,小毛贼!”这是杀手之王月刹和她的宠物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也是月刹第一次被人偷走东西。被偷的东西:一只烧鸡!“我要吃饭,否则我就杀了你!”宠物噬主,原因只是因为没有吃的。这是月刹第一次被人威胁。威胁原因:没有烧鸡!“乖!先吃点东西,吃东西才能好得快!”宠物受伤,原因是因为主人没有保护好。这也是月刹第一次温软细语的照顾人。吃的东西:熟鸡蛋!“唉!我的手可不是吃的啊!”月刹受伤,原因是月刹没有按宠物的要求给吃的。这是月刹第一次被人伤到。喝的东西:百年陈酿!……“我的嘴不是吃的啊!”月刹被吃,原因是因为宠物喜欢!从见面的那一刻起,月刹就开始失去很多很多的第一次!这个杀手不太冷!不过只是对这个宠物!-----------------------------------------------------------------------------------当今天下第一杀手,意外重生过后,决定放弃以前的生活,好好过过悠闲的日子!比如,没事开个小酒楼,顺便看看江湖风吹云动;没事,在捡个有挑战性的宠物养养…等等。但是,宠物怎么越来越听话了,一点挑战性也没有了!不过,这样,好像,也挺好的!困的时候有个抱枕,冷的时候有人暖被窝,热的时候有人打扇,这样的生活,也不错!是吧!但是,我的乖乖宠物,你怎么可以逃走呢…天下第一杀手的宠物,是说不当就不当的吗?还有,我的宠物,也有人敢抢,不想活了!给我等着!安安的又一力作,和往日的风格完全不一样的!本文一对一,全文以宠溺为主,甜甜的生活,希望大家喜欢。然后多点点收藏,多点点票票,顺便多撒点鲜花啊,钻钻的,什么的,不多,就来个百八十个好了,上千过万的就算了!O(∩_∩)O哈哈~表过,要给安安也不介意!O(∩_∩)O哈哈~安安承诺:不出意外的话日更,出意外的话每日两更!O(∩_∩)O~谢谢告别的爱情li送安安钻石一颗(╯3╰)谢谢xixiduanwu送安安钻石一颗(╯3╰)谢谢olds琦琦送安安钻石一颗(╯3╰)谢谢沐烟送安安钻石一颗(╯3╰)谢谢yue960407送安安钻石一颗、鲜花三朵(╯3╰)谢谢qiululu送安安鲜花一朵(╯3╰)谢谢悠然年糕送安安鲜花六朵(╯3╰)谢谢loveliess送安安钻石一颗(╯3╰)谢谢伊雪幽兰送安安鲜花一朵(╯3╰)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皇朝经世文续编_4

    皇朝经世文续编_4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孟和的叛逆

    孟和的叛逆

    舒穆禄家的小少爷因为不满意包办婚姻,喝醉酒跑错考场进入了全国最高级的军校——北洋水师学堂。不让人省心的富家公子哥的第一次叛逆,后面还有更多的叛逆。但是他永远不后悔。这是他做出的最重要的选择,并为之奋斗一辈子。国仇家恨?大概有豪门恩怨?可能没有(写了和没写一样的简介,直接看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