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7400000005

第5章 “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出生于江南花团锦簇之地的文人,顾炎武留寓旷寥苦寒的北方达数年。一方面跋涉山川,杖藜民间,不但令其眼界大开,而且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实地取证,以及身处其地的真切感受,印证、充实了自己平时所学,深化了对有关国计民生问题的研究和思索;另一方面,联络豪杰同道,考察山形地势,无时无地不念着趁势而起,伺机而动,以颠覆满清。其民族气节光耀汗青,一直以来激励众多志士仁人。近代革命家、同盟会元老章太炎,在投身反清朝活动之始,便自署名章绛,同顾炎武初名,可见其思想与气节的影响力,历经两百多年而未见弥散。

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四,在山西曲沃韩姓友人家,顾炎武上马时不幸失足,日夜呕吐不止,初九丑刻与世长辞,享年70岁。

生当明清之际的顾炎武,不仅是旧学术传统的破坏者,更是新风气的开创者。他的严谨朴实的学风,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调查研究、归纳取证的治学方法,更有广泛涉猎经、史、音韵、金石、舆地、诗文诸学的大量丰富著述,令近代以来章太炎、钱穆、吴晗等学术泰斗视如高山仰止,并将其推为近代学术开宗之地位——“能于政事诸端切实发挥其利弊,可谓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钱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顾亭林》)

清初,以顾炎武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总结明亡教训,大力提倡反虚就实、经世致用的真学问与“以实为宗”的新学风。所谓“经世致用”的“经世”,就是“经国济世”,强调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致用”,则主张“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自此,“经世致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并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牢记、恪守、遵循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他们勇于任事,不尚空谈,“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致力于创新,杜绝蹈袭古人;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他们的研究范围,几乎涉及社会问题的一切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国家、民族、法律、边疆、地理、民情、风俗、科技等等,“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他们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在救世济时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一揽子方案。

大不幸的是,清朝前期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思想钳制,尤其在雍正、乾隆两朝,“文网”密布,“文字狱”肆行。对于“异端”文字及思想的弹压,敏捷而又老辣,犹如剖瓜切菜,风卷残云。《清稗类钞》记载,雍正微服出游,在一家书店里翻阅书籍,当时“微风拂拂,吹书页上下不已”,有个书生见状顺口高吟:“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雍正“旋下诏杀之”。另有车氏鼎丰与其弟鼎贲小饮,干杯后将酒杯翻转,见杯底有“成化年造”字样,于是吟道“大明天下今重见”,鼎贲接口说“且把壶儿搁一边”。雍正听暗探密报,认为“壶”、“胡”同音,“壶儿”就是“胡儿”,车氏兄弟随后问斩。

当时的读书人不仅不敢议论时政、抒发己见,即使诗文、奏章中有文字疏失,也要惨遭杀身灭族之祸。他们如置针毡之上,如处危墙之下,不得不放弃与现实关系密切的义理、经济、政治等一切问题的探讨,而将心血、精力汲汲营营打发在青灯黄卷之中,埋首古纸堆中寻章摘句,勾微索隐,以逃避现实的窒息与残酷。

于是,随着考据学(也称朴学)的兴起,汉唐雄心与自信的帷幕渐渐落下,灯火熄灭处,中国思想文化界,进入一个巨大蚕蛹般封闭、沉寂暗哑的时代,直到西方的“坚船利炮”将古老中国的大门轰开……

在中国学术史上,乾嘉考据学在学术上确实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果,但它在思想文化价值体系建设方面却了无建树,它是清政府压制言论、大兴文字狱的产物,是清王朝文化高压政策下出生的畸形儿。在这高压下,汉族读书人动辄得咎,无所适从,人人自危,整日惶恐不安。这一切,正如李祖陶在《与杨蓉诸明府书》中所描述的,“古人之文,一涉笔,必有关系于天下国家;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

清统治者“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和自尊”,如鲁迅先生所说,当时的清朝是“一个无声的中国”……于无声处听惊雷,当时读书人中终于有人破门而出,高蹈远举,这就是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的著名诗人、学者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年),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世代官宦、学者家庭。母段驯,乃考据学大家段玉裁之女。

因为家学渊源,龚自珍8岁起就学习经史、训诂。几年后,跟随外祖父段玉裁学《说文》,颇有心得。同时,在诗词创作上,也显示出了才华。一过20岁,便编有《怀人馆词》等诗词集。外祖父段玉裁为之作序,说他“所业诗文甚伙,间有治经史之作,风发云逝,有不可一世之概”。

1818年,龚自珍应浙江乡试,中举。过了两年,入仕为内阁中书。这时,他开始关注社会政治现实,对科举腐败与官场腐败皆表示不满,萌生了改革的要求和思想,并从另一位著名学者刘逢禄学习《公羊传》(与魏源为同窗)。期间,他著有《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尊隐》、《平均篇》等政论文。他曾以诗文集请教苏州地区名儒王芑孙,王认为其中“伤时之语,骂坐之言,涉目皆是”(《定盦年谱外纪》),即多激愤之语。

蹒跚在仕途上,龚自珍很不畅快。做了15年内阁中书后,才改任宗人府主事。此后,又担任过礼部主事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尽管这类官职比较卑微,但因屡屡揭露时弊,触动时忌,他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48岁的龚自珍,又忤其长官,决计辞官南归,先是自身离京,几个月后又自杭州北上接还眷属。两次往返途中,目睹“沉沉一线穿南北”的中国,他百感交集,写下了许多激扬、深情的忧国忧民诗文,这便是著名的《己亥杂诗》315首。

龚自珍生活的时代,正是清王朝从鼎盛、统一走向没落、崩溃的历史转折阶段。这一时期,既有内忧,又有外患,国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对我国的入侵不断加深。

从青年时起,龚自珍就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深刻意识到国家、民族的严重危机,“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他对现实政治社会的重大问题非常关注,头脑清醒,眼光锐利,提出了许多批判和建议。嘉庆二十五年,所谓“康乾盛世”余音仍在绕梁,他指出“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户”,“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西域置行省议》)。梁启超曾评论道:“举国方沉酣太平,而彼(指龚自珍、魏源)辈若不胜其忧危,恒相与指天画地,规天下大计。”(《清代学术概论》)。对于同时代那些埋首故纸堆寻章摘句、饾饤獭祭的读书人,他在《咏史》一诗中予以了辛辣的讽刺: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诗里,当时读书人迫于酷虐专制统治的心态跃然纸上:参加朋辈聚会也十分谨言慎行,能推就推,推不掉了,一旦席中有人议论国事,立马便借故离席,唯恐隔墙有耳,日后自己遭受牵连。他们著书立说,只是为了打发自己和家人的肚皮而已,哪里谈得上“文以载道”,追求真理?末句“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则化用田横五百义士的典故,洞穿了清王朝以名利诱骗、招安读书人的卑鄙用心。

龚自珍也十分关注当时已经非常紧迫的外患,自称“为天地东西南北之学”,特别致力于当代的典章制度和边疆民族地理。他深刻认识到西方殖民主义入侵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指出“近惟英夷,实乃巨诈,拒之则叩关,狎之则蠹国”(《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并针对他们在东南沿海的海盗般贩卖鸦片活动,特撰《东南罢番舶议》,坚决主张抵抗。又针对沙皇俄国在西北边境的侵略活动,妄图分裂今新疆、内外蒙古地区,又专门撰写《蒙古图志》、《西域置行省议》,事实上,在我国行政区划中,建省最晚的就是新疆,时间为清光绪十年,即1884年。这最初的建议者,正是龚自珍!

1841年,即鸦片战争次年,怀着未竟事业与未酬壮志,50岁的龚自珍英年早逝,遗著编为《定庵文集》。

可以说,“一生平世无齮齕,但开风气不为师”(《己亥杂诗》之一)这正是他人生的写照。在一个“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专制时代,他“铁肩担道义,辣手做文章”,力倡经世致用之学,号召社会全面改革,留下了许多闪光的思想与见识。他留下的一句醍醐灌顶、至今仍可镜鉴读书人的话是——

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明良论二》)

龚自珍,还在一个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社会里给这个民族留下一首诗,这便是在中华思想史、文化史上惊涛拍岸、轰响至今,激励了无数革故鼎新者的又一首《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的去世,预示着一个动荡、变革时代的到来……

正当清王朝睥睨天下、“举国方沉酣太平”之际,外部世界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洗礼的欧洲各国,羽翼已经丰满,开始走出欧洲,巡弋世界,到处扩张自己的势力。中国,这个古老而富庶的东方国度,很自然地成为他们觊觎的猎食对象了。

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以向乾隆祝寿的名义,派特使马戛尔尼率团访问北京,急欲打开中国的贸易门户。他们的通商要求遭到乾隆皇帝的严词拒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金光闪耀的龙袍下只是一管井蛙之见,威仪的紫禁城里充塞着一个新版的“夜郎国”!马戛尔尼来华看了3个月,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大清王朝的外强中干,认为它不过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拥有的仅仅是庞大的外表”,并预言它迟早会“不再有纪律和安全”,“英国将从这一变化中获得比任何其他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果不其然,“康乾盛世”结束后不到半个世纪,在龚自珍积忧成疾之际,鸦片战争爆发,中国随之陷入此后一百余年丧权辱国的苦难渊薮。坚船利炮,强行撕开了中国近代历史沉重的帷幕,西学东渐已成不可阻挡之势,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价值体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这样一个“人畜悲痛”、幕燕釜鱼的危亡现实,中国应该怎么办?中国应该如何走?

一批忧国忧民、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将眼光投向域外的广阔世界,并激发起他们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打败侵略者、殖民者的决心。在士大夫集团中,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畬等一些有识之士,继承并发扬了龚自珍追求“经世致用”的大道正途,注重实际,反对空疏,密切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倡言改革,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浪花迭起的新思潮。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林则徐等人,就是这样的“先进的中国人”,而且,他还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授编修。历任江西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等地方要职。1831年,道光皇帝因为林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特提升他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1838年,又加升湖广总督。在湖广总督任上,严禁吸食鸦片,成效显著。当年底,道光帝任命其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从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这一刻起,他人生浓墨重彩的篇章就展开了;同时,中国近代史一块漫有剑影火光的幕布,也在不经意间给拉开了。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广州履任。3月19日,他会同广州水师提督邓廷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告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不再贩卖鸦片。他在告示里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他还在府衙写下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联告诫自己必须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方能将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则勉励自己坚决杜绝私欲,方能像高山那样刚正不阿,傲然挺立。经过一番坚决的斗争,林则徐终于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两万箱,约230多万斤。

1839年6月3日,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在林则徐的指挥下,连续在虎门销烟23天,其时历久,其阵宏大,堪为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举。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胜利,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任何外来侵略的决心,显示了中华民族崇尚文明、爱好和平的伟大形象。林则徐,作为这一壮举的组织者、指挥者,理所当然地成为历史巨人,无愧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与他火烧鸦片、光耀汗青的形象相比,一般人可能不了解的是,林则徐的伟大还表现在审时度势、顺应世界潮流上,通过查禁鸦片、接触西方人,他开始“睁眼看世界”了!

同类推荐
  • 科学与无神论文集

    科学与无神论文集

    将无神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构建成型,是我们当前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的特殊需要,是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科学研究无禁区,唯真理是从。世界上究竟有鬼神还是无鬼神?我们至少不能误导青年学子。本书内容包括:对邪教的揭露和对人体特异功能的批评,宣扬科学精神;对“文化传教”的审视和“宗教渗透”的关切,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以宗教信仰自由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问题的探讨。
  •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是由知名教育学者、2011年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扈永进主编的“国民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介绍并专业解读曾经改变过世界的伟大哲学思想,衔接中学与大学教育,国内与国际教育,让白领日常充电,了解世界。通识教育思想兴起于哈佛大学,后风靡于世界,本书正是秉承这一思想,向国民传达那些历经时间洗礼仍旧璀璨的天下哲思。书中选取23篇文章展现柏拉图、康德、尼采等巨匠的重要观点,周国平、王蒙等学者的专业解读;文后附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编后絮语,另设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和延伸阅读,让你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每一位学者、每一种思想!
  • 庄子公开课

    庄子公开课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和儒家强调积极入世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相反,道家崇尚出世,由老聃的“无为而治”到庄周的“无为而无不为”,庄周在这条路上走得比老聃更远。
  •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先生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一直对人文精神的高度关切,并且由此总结出了许多动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他的“半半哲学”秉承的是这样的信仰:工作,并且快乐;劳动,并且幸福着。人生也有缺憾,如果能从中超脱,做个平常而又受人欢迎和尊重的人,也是人的一大成就。倡导中庸的生存,肯定刚柔并济的处世,奉行豁达随性的生活,活得天真、简朴、自然、中道、幽默,这在纷乱繁杂、生活快节奏的今天,无疑是往寂寂的水潭中投进了一粒粒圆润美丽的鹅卵石,激荡起迷人的涟漪,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这是一本让你时刻保持大脑清醒的逻辑入门书,适合每一位普通读者。书中以小故事为线索,从概念、命题、规律、推理、论证、判断等方面讲述逻辑的基础知识,所涉及的故事,许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们或诙谐或滑稽或幽默,揭示出逻辑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让你在轻松愉快中了解逻辑的真实本质,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启发我们像哲学家一样,去解决常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话亦有道

    话亦有道

    编这样一本书,文章的版权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我们为此应该说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联系并得到了周作人、唐钺、张申府、叶圣陶、冯友兰、陈源、潘光旦、王力、章克标、胡风、梁实秋、聂绀弩、钱歌川、巴金、邵洵美、张中行、丽尼、季羡林、邓拓、金克木等前辈的后人、亲属及版权代理人的允许和支持,尤其难得的是已经一百零五岁高龄的周有光前辈,在电话中让我们将他的《善于辞令》一文“拿去用”,我们也借此祝周老先生健康长寿。但是,依然有部分作者作品的版权继承人我们没能联系上。在此,我们真诚地希望您们能够与我们联系,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稿酬和样书,更重要的是,有了您们的联系和鼓励,这样一本书的出版才能完满。
  • 人类的家园

    人类的家园

    本书是一本专属于房龙的、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地理书。它打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紧扣“人”的观念,将人的活动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纯人”的那一面——科学、艺术、商业、宗教和政治,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人与地理以及地球的关系,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
  • 云深九空城

    云深九空城

    世人皆说“仙魔公主”九空城为人善恶不分,喜怒无常。可真正与之相处,才会知道她是多么的温柔,与悲伤。她本是千年前最为尊贵的两位神王之一,被天地钟爱,被臣民敬爱。臣民说她是太阳,照亮黑夜。可她却将毁灭给予最爱她的族人。空于无色,尘于无声。只因她太天真,信错了人。此世,为了不再犯前生的错误,她将众人拒之心外,却不知为何,给予他绝对的信任,毫无保留。她不知道的是他的执着,九生九世,千年他都在执着,只为与她最初想见的模样,只为她能快乐无忧。
  • 最怕爱腻人心海

    最怕爱腻人心海

    传说他是西城的天之骄子,容貌倾城,不近女色,杀伐果断,令对手闻风丧胆。直到,他将另一个女人宠上了天……果然,传说不可信!片段一:一场车祸,她失去了唯一的父亲,却被他寄养在身旁。“她夏时哀是我护着的人,针对她,就是在针对我!”片段二:为了孤儿院,她与恶魔做交易,虐身又虐心,只因违约,与他背道而驰。“大花,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为了一颗歪脖子树,而抛弃了整片森林。”片段三:“何缘浅,这辈子,就算是死,我也会拉着你陪我一起下地狱。”一场算计,她跟他一别七年,再次见面,他成她没任何血缘关系的哥哥,更是她恨之入骨的女孩儿的未婚夫。
  • 九荒无极

    九荒无极

    一个意外,主角遇到了他的命中注定,美满的生活在一起,直到那天,一群人带走了他的命中注定。
  •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雷印记

    风雷印记

    炜焱不断的提升功力,想要破解带来无边痛苦的,在体内对撞的风之力和雷之力,以及自己眉心处北斗七星印记的秘密。
  • 杀手的保护任务

    杀手的保护任务

    一个流氓女杀手非要保护一个玛丽苏男主名的正义的化身?陆瑾年:喂!保护就可以了,没必要保护到床上吧女流氓!姜不凡:嘘,这样有助于交流~
  • 快穿:女皇狂炸天!

    快穿:女皇狂炸天!

    一日为皇,终生为皇。女皇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女皇出没,必定是死伤一片,然而,纵使,她狂,她傲,却躲不过心中的愧,为了化解心中愧疚,她穿梭各个世界,只为见那人一面,当面请罪。“小二,本皇很凶吗?”“怎么会,女皇最温柔。”“那为何,他们看到本皇会如此害怕?”店小二:你老人家,一言不合就抽筋扒皮,谁不怕啊!“也是只有皇上才会对本皇温柔。”店小二:那个大变态……也就只有你们互相齁的住。且看,一代女皇与史上最怂系统店小二,走向人生巅峰。【本文一生一世一双人,系统名字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