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4800000016

第16章 《红楼梦》(2)

“堪怜咏絮才”是作者为林黛玉的怀才不遇而生发的同情。东晋女诗人谢道韫少年时,和她的堂哥同时被要求对出“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下句,她的堂哥对以“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她则答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其气势意境远胜于前者,因此被人称为有“咏絮才”。林黛玉和谢道韫一样雅人深致、有捷才。大观园当中的姐妹们凝神苦思、寻章觅句之时,她往往悠游自在,到时一挥而就,而诗句往往超迈绝尘、高于众人。大观园内的生活,可称为“嘉年华会”的要数几次诗会。才女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和史湘云同“无事忙”的公子贾宝玉共同结成海棠诗社,吟诗斗才。咏海棠花、咏菊花,实际上是用诗来各展才华、各言其志。黛玉咏海棠花——“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追问菊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些诗句显示了她的逸才仙品,也使她在斗诗中夺魁。林黛玉的精神气质更为接近中国文人中耿介清正的高人隐士一脉,她咏菊花时点到的人物是陶渊明,陶渊明一生躬耕垄亩,安于贫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也因此,对于贾宝玉的厌恶人世,林黛玉有着最深刻而又自然的同情感。林黛玉对于物质的享受似乎也不很在意,她的居处号为“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这里的环境并不富丽堂皇,有苍苔、石子,但是幽静清雅,室内更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这完全不像普通的习于针线的少女居处,而是一个文人雅士的所在。

林黛玉固然格调高雅,但她的身世并不幸福,父母双亡,来到外祖母家。贾母对她十分疼爱,表哥贾宝玉与她一见投缘,这多少安慰了少女寄人篱下的心理。但一个孤单年幼的少女,在大家族中的生活并不容易,以林黛玉的早慧敏感,她时时有如履薄冰之感,她在《葬花词》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她知道大家族生活的种种规矩,也常担心自己因不能合规矩而惹人笑话,但她仅是自己观察揣摩而已,并不刻意讨好长辈、结交同辈。相反,由于嘴尖舌利,她还常常得罪人。林黛玉和薛宝钗在贾府中的处境有相似之处,她俩都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来投奔亲戚的,都意识到大家庭内部生活的复杂性。不同的是,宝钗尽力去适应、遵守规则,而黛玉则更随心所欲。两人的家庭背景也很不一样,薛宝钗的舅舅是京中高官,后来又提升到外地任职。这都使得贾家在权衡宝玉未来的婚姻方面发生变化,也在两人心理上构成不同的影响。笼统地说,薛宝钗的办法是通过顺从来进入家族以及社会的秩序中,而林黛玉则是以戒备的态度尽量保持自己必要的精神自由的空间。但是两人同样都没有善果。

小说中还有一个突出的女性是史湘云,她潇洒豪放,既不多愁善感,也不耐于周旋;既不愤世嫉俗,却也不随波逐流,常常能沉醉于生命的大欢喜中。书中有一回写史湘云饮酒赋诗,划拳行令,醉卧于芍药花丛中,“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她”。《红楼梦》写女性的才华、女性的脱俗,然而这红楼梦插图些女性大多数时候还是被束缚的,只有湘云有过放浪形骸的偶然的机会。她的精神境界,或正如她所引用的诗文“奔腾而澎湃,江间波浪兼天涌”。其结局则“湘江水逝楚云飞”,尚有飞翔的余地。

《红楼梦》也写到了精明干练的女性,贾赦的儿媳妇王熙凤泼辣能干,“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王熙凤不识字,没文化,但聪明过人,有管理的才能,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的才干;口才伶俐,善讲笑话逗趣,又泼辣干练,深得最高权威贾母的喜爱。贾探春,是贾宝玉的同父异母妹妹,“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和王熙风一般有治理家事的能力,又兼具文采,没有私心。

较之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等女性在贾府艳辉四射,贾迎春和贾惜春作为贾家的女儿,反因个性和才能较弱,而几近于无声。贾迎春是贾赦与妾所生的女儿,她寄住在叔叔贾政家里,过了几年清静日子。后被父亲强嫁给兵部指挥孙绍祖,因贾赦欠了孙五千两银子,实际是拿女儿抵债。迎春在夫家很快被折磨致死。宁府贾珍的妹妹贾惜春,刚刚出生就被贾母接到荣府,惜春擅长画画,后来遁入空门,与“古佛青灯”为伴。

《红楼梦》曾以谐音表示书中写的是“千红一哭(窟)”,“万艳同悲(杯)”,写的是女性的悲哀命运。林黛玉吐血而亡,薛宝钗独守空房,贾探春远嫁、不知所终,王熙凤弄权过度,伤了身体,又为丈夫冷落,郁郁而死。作者有心写到这些人的悲惨结局,与其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联。

中国社会进入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尚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然而也已经埋伏下覆灭的根子了。此时,在文学上,产生了震烁古今的巨作《红楼梦》。《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生于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是康熙朝江宁织造署的长官,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后四次住在曹家,可见曹家和康熙皇帝的密切关系。曹雪芹大约出生于公元1715年,这是康熙朝的末期了。

皇帝驻跸曹家,虽使曹家声名远播,然而大兴土木,落下巨大的亏空,这已伏下危机。雍正元年,曹雪芹八岁,他的舅爷爷李煦被抄家,波及曹家。雍正五年,曹家也被抄,从此衰落。曹雪芹虽然仅在少不更事时经历了家族的奢靡繁华,记忆有限,但从家族的口口相传中还是听到了不少故事。所以《红楼梦》写大家族的排场,并非全凭作者的想象,而有生活的实据,这也是《红楼梦》可以当作18世纪中期中国上层社会生活的大百科全书的原因。曹雪芹生活于18世纪,而西方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多活跃于18世纪后半期和19世纪,比曹雪芹略晚。

《红楼梦》的作者要挑战的对象也很多,首先是盛行于明清的言情通俗小说,他批评这些作品:“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他在小说中,要写“真情”,同时写日常生活的“一饮一食”,这确实是《红楼梦》的最大特点。其次,对既有的对女性的评价,既有的对男性功名仕途社会责任的要求,对儒家的传统观念,曹雪芹都有批判性的意见。而其时社会思想,也非铁板一块,已出现了许多灵动的新思潮,从顾炎武、黄宗羲到王夫之,再到李贽等人,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传统,而几乎到了颠覆传统的程度。曹雪芹在思想上深受这些风潮的影响。

然而在这一切背后,却是作者广大的同情和勘破。百年望族败落的个人遭际,少时富足与成年窘困的对比,曹雪芹于人生的虚无有着较之常人更为彻骨的体验,有如《好了歌》所唱: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在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富贵如浮云,功名、儿孙皆不足凭,一切繁华俱是前尘往事,作者是梦醒之人。然而看透则看透矣,曹雪芹的一腔热情却并不消泯,否则他也不会以十年的时间将自己的生命全部灌注于《红楼梦》的写作中,“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对笔下人物并非无价值判断,只因有着深刻的同情,也因而在“恶人”、“坏人”那里,他也能发现其瞬时的可爱可亲之处,或者体贴其作恶的不得已处——哪怕是受制于自身人性的弱点。再者,曹雪芹所处的时代,是文网深密、文字狱盛行的时代,他不得不十分小心以避祸。这也是《红楼梦》不多作褒贬判断的一个原因。曹雪芹的号是梦阮,他的朋友们称他“步兵白眼向人斜”,“狂于阮步兵”。阮步兵就是阮籍,他是魏晋之际文人,对不喜欢的人,他就翻白眼。但是阮籍在文字上是非常小心的,“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下难以情测。”曹雪芹写《红楼梦》,用心与苦心都接近于阮籍,所以“百代”之后的人们对《红楼梦》就各有见解,因为“文多隐避”,今天中国的“红学”规模和西方的“莎学”可以媲美。

同类推荐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 中国艺术经典1

    中国艺术经典1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中国民间目连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民间目连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中国民间目连文化》通过研究目连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当代的价值,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目连文化,包括目连救母故事缘起与衍化、目连戏历史概述、目连戏思想属性、目连戏入神系列、目连戏艺术形态及其表现方式、目连戏与地方剧种、《劝善金科》:民间本与诗赞系戏曲、目莲救母与宝卷形成、《目莲救母》与弹词艺术、目连与小说《西游记》、目连戏与宗教戏剧、目连戏的价值与影响,对目连文化的发展和其他文化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比较,为读者更全面认识目连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 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对中国现当代文艺、美学等进行阐发,从特定角度研究了西方现代文艺、文论对自然的表现、现代主义文艺、文艺阐释学等现代文艺中的重要问题的处理。研究了一些重要的文艺讨论和重要的学术事件,研究了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全球化理论、时空理论、“文化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深度解读西方现代美学及其对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借鉴意义。
  • 说影

    说影

    《梁启超传》作者解玺璋唯一影评集,导演张艺谋作序推荐。本书是作者对80年代以来中国多位重量级电影导演及其代表作的评论和访谈录的集结,同时也是对中国20年电影发展历程的一次回顾。在解玺璋的文字中,在他所描述的电影画面中,我们再一次回望,跟30年来中国的电影之路交错,重逢,跟20位最具代表性的导演的生命相遇、叠加。
热门推荐
  • 侠客修仙记

    侠客修仙记

    一个破损的系统,一个被遗弃的天才,一段普普通通的修仙故事。“我唐牧白一生,有兄弟有酒,就够了!”“兄弟,放心!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
  • 漫威之暗影女王

    漫威之暗影女王

    叶颖:绿巨人那边怎么样了?影子:报告女王,我方全军覆没了。叶颖……嗯,在预料之中。叶颖:雷神那边呢?影子:也是全军覆没。叶颖……就不该对你们抱有希望。叶颖:(有气无力)托尼那呢?影子:牺牲了三个影卫,任务完成了。叶颖带着苦笑感叹了一句:果然你们这群菜鸡只能欺负一下普通人阿。
  • 布衣长歌之嘉靖豪杰

    布衣长歌之嘉靖豪杰

    历史、权谋、江湖、儿女、官场、仕途、草莽、正义、邪恶、纷争、热血、家国与天下,试问谁能置身事外?不入世苦苦历练,如何得出世之道?
  • 史上最强加点系统

    史上最强加点系统

    当姜小尘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会有点数收入,而且还可以利用点数强化自身时,姜小尘知道,他的时代终于要来临了!!!“我即使是死了,钉在棺材里了,也要在墓里,用这腐朽的声带喊出,我姜小尘没有开挂!系统的事情能算挂吗?”姜小尘在战斗中一边强化自身,一边认真的想道。(爽文,看的开心就好,别较真^^)
  • 佛说广义法门经

    佛说广义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卿非未良人

    卿非未良人

    荣凰是位公主,然母亲早亡,父帝凉薄,兄长羸弱,长于王城,为保平安,以求活命,她从不奢求,也从不信人人赞到的一颗真心。她素来知晓真心难求,所以她不去求,也不惦念。人活一世,虚与委蛇,本是常态。“郁朝歌,你对我从来没有一句真话。”“我爱你,”原她便是个冷情之人,也是个说惯了假话的人,所以你不信,也好。
  • 间境修仙

    间境修仙

    一个在车祸中失去父母的小男孩姜威,年仅八岁,亲人为了他父母留下的家产大打出手,更是强迫他放弃治疗,一辈子注定只能做轮椅、插尿袋的他应该怎么办?一条叫从从的狗出现在了,通过一面普通的镜子他们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是修仙的世界。正在积极努力成为一名大贤者的姜威,遇到了东木星球的创造者女娲大神,并接受了一项改变地球和东木星球命运的超级任务。原本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但是他的存在被强大的鬼界所知晓,一场精心策划的刺杀展开了。重返地球后,终于将灵魂通道开启,地球开始向着仙境迈进,可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却出现了,妹妹姜淼还活着。
  • 女性常见病经络调理

    女性常见病经络调理

    约2500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诞生了,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
  • 重生之盛世佳人

    重生之盛世佳人

    前世她遇人不淑,十年生死相随,只换来一杯毒酒,三尺白绫。劫后重生在异域他乡,誓要步步为营,让那些欠她的都付出应有的代价,决不再做傻乎乎的小白花,却意外卷入了另一场漩涡之中……
  • 假面公子,毒女狂枭倾天下

    假面公子,毒女狂枭倾天下

    她灰零,22世纪医药界的奇迹。和阎王签订条约,带着系统准备大干一番的她,宿体竟然是个女扮男装的废物“嫡子” ? 5岁就被扔到元兽之森自生自灭?10年后她依旧女扮男装。 诶?她7岁时救的那个男孩子竟找上门来了? 大哥,我是直的,不是断袖。 可是你是男的吗?...怎么办她不是。不过,怎么觉得自从一不小心把自己玩死了之后,这男的就有点不对劲。 灰零弦外音#好无聊啊,那死一死好了# 男人∶再敢死一次,我就把你锁在我身上,让你哪也去不了 137系统∶宿主你好像把他逼黑化了耶。 灰零无辜∶我哪有,不过就是嫌他跟着我,不好行动,所以我就去死了吗,那里逼迫他了? 【本文写开挂人生,受不了的切勿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