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4800000017

第17章 古代城市(1)

都城建设

历朝开国之初,对于都城的选址都非常重视,往往要派遣亲信的大臣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主持营建。都城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当然是统治者的政治与军事需要。而水源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饮用水,此外还有苑囿用水和漕运用水。漕运是中国古代往京城运送粮食和物资的供应线,几乎可以说是每个朝代的生命线。

公元前11世纪,周朝灭商朝(约前1675—前1066),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分封宗室、贵族到各地建立诸侯国。配合分封建制,周王朝开始进行史无前例大规模的营建城邑活动,在全国建立起许多统治和防卫的中心——城市,并为此而订立一套严格的城邑规划建设制度即所谓“营国制度”,从而形成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奠定了中国古代都城“前朝后寝”式(前半部分是办公区,后半部分通常是生活区,也称作“外朝内廷”)规划体系的基础。

中国古代崇尚中庸之道,造城、建都都讲究“中”字。从周王城来看,规划方整,全城每面三个城门,宫城居中,成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与建设的标准。

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从春秋时期(前770—前476)一直到明清,都有城与郭的设置。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很明显,城(宫城,皇城或内城)是保护国君的,郭(外城)是看顾人民的。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或内城;外城。多的甚至有四道。古代统治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层层保护自己的安全。

隋唐长安城——中国古代最宏伟的都城

长安(今陕西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13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也是世界上拥有都城地位历时最长的古城,达1100多年。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以宏大的规模、棋盘式的街道、规整的里坊、左右严谨对称的轴线布置,不但成为中国都城布局的典范,还影响了当时邻近国家都城的形制,如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

在结束了东汉(25—220)之后300多年的分裂和战乱之后,隋文帝杨坚(581—604年在位)于开皇二年(582)开始大规模营建大兴城(即唐代的长安城)。它是按照规划图纸进行建造的,并参考了曹魏(220—265)邺城(今河南安阳北)和北魏(386—534)洛阳城的布局,把宫苑和官署集中到整个城市的北部正中,使得宫城、官府和普通民居严格分开,以正对皇城和宫城大门的朱雀大街作为城市的中轴线。城内左祖右社(皇城的左边是太庙,也就是帝王们祭祀祖先之处;皇城的右边是社稷坛,既帝王们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布局规范。

公元618年,唐朝也建都大兴城,改名为长安。长安城保持了大兴城的基本格局,同样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两旁的道路、东市西市以及居住里坊的位置都严格对称,突出了宫城的重要性。城内道路成方格网状,等级分明,有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以通往城门的6条道路为主要干道,号称“六街”,其它是次级道路,两旁都有整齐的排水沟,并沿街种植槐树。这些道路将城内的居住区划分为108个坊,还有集中的两个市场:东市和西市。出于安全和管理的考虑,这些居住里坊和坊市都是封闭的,坊门按时启闭,城市实行宵禁,由金吾卫(专门负责长安城的治安和巡逻的兵士)管辖,还有军士巡夜,居民夜间都不能外出。直到今天,西安古城墙和唐大明宫、兴庆宫遗址,大体还保持着唐代皇城的形制。

长安和此前都城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公共游赏风景区的设置。城东南隅的曲江池和乐游园花木繁茂、风景秀丽,是当时长安城著名的游览胜地。一处临水,一处登高,正符合当时民众上巳和重阳节的游赏习俗。当时的新科进士也多要循河曲在杏园至曲江一带游览,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是描写这一情景。

明清北京城——皇权至上的代表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明初建都南京除外)、清三代都定都北京,彻底取代了长安、洛阳、开封等都城的地位。

元代(1276—1368)的大都(今北京)是公元十三四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丽、规划整齐的都城之一,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描述它:“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得如此巧妙,我们竞不能描写它了!”元代蒙古统治阶级为了逐渐汉化,在规划元大都时仿效了《周礼·考工记》的做法:“左祖右社,面朝后市”,除了主要设计人刘秉忠,还邀请了尼泊尔人阿尼哥(Aniko,1244—1306)、阿拉伯人也黑迭尔丁等外国设计师参加设计。当时的大都城有二道城墙,设11个城门,城内道路经纬分明,建筑布局规整。为了适应蒙古族生活方式,在城北还留有一块类似北方草原的地块,供皇帝及其子孙练习骑射。

元大都是今天北京城的前身,其城址的选择和城市的平面设计,直接影响到日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

明代(1368—1644)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了北京城。明初建都南京,北京城的地位不是那么重要。为了便于防守北面的蒙古人,明政府放弃了北京北面约五里宽的荒凉地带,缩小了城框。到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决定迁都北京时,为了延长宫门前御道的长度,皇城南城墙向南移了一里左右,这是有计划营建北京城的开始。到明中叶,为了抵御多次南侵的蒙古骑兵,又在南墙外加筑了一道城墙,由于当时财力不足没有继续修筑其它三面,于是北京城就成了一个“凸”字形。

北京城以宫城(紫禁城)为中心,按中轴线东西对称的原则设计。这条轴线全长将近8公里,以外城的南门永定门为起点,由南往北经过内城正阳门,皇城天安门、端门,宫城午门,然后穿过宫城出神武门,越过景山,最后止于北端的鼓楼和钟楼。在轴线上还布置了华表、桥梁和各种形式、尺度不同的广场,以及体量宏伟的建筑群,使中轴线上的空间富有变化,城市布局重点突出,不仅加强了宫殿建筑的庄严气氛,更凸显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值得一提的是紫禁城北面的景山。这座山是明代利用开挖护城河时的泥土人工堆成的,取名“万岁山”,俗称“煤山”,清初才改称“景山”。它不仅处在中轴线上,是全城的制高点,其主峰还处在元朝后宫延春阁的位置,用山镇在这里,有压制前朝的意思,所以又叫“镇山”,含义深刻。

明代的北京城也是严格按照传统礼制布局的。除了在宫城前左侧(东)建太庙(祭祀祖先),右侧(西)建社稷坛(祭祀土谷之神)以外,还在内城外南、北、东、西四面分别建造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城内的街道和水系则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内城街道以平行于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干道为主,其余街道都与这两条干道联系在一起。由于皇城、什刹海和西苑等阻碍了北京城东西两部分的联系,因而东西向交通相对较为不便。与干道垂直通向居住区的街衢一般宽六七米,街道之间的距离约为五六十米,这就是北京城内最具有特色的“胡同”。

清代(1644—1911)沿用了明代的城市基本规模和布局。由于火灾及地震损坏了许多宫殿,因而在康熙时期(1662—1722)重修了大部分宫殿建筑。同时对居住地段进行了调整,将内城的普通居民迁到外城,内城成为王公贵族的府第和八旗兵驻守的营房所在地,这一举措促进了外城的开发,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商业区。此外,为了增进与蒙、藏等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增建了一些喇嘛庙。清代北京城的建设重点放在了修建西北郊的皇家离宫和御苑上,历经康熙、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三代130多年的时间,相继建成了所谓的“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

明清北京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英国的埃孟德·培根(Edmund Bacon,1910—2005)在他的《城市设计》(Design of Cities)一书中说:“也许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作品就是北京,这座中国的城市是作为皇帝的居处设计的,意图成为举世中心的标志……在设计上它是如此的辉煌出色,对今天的城市来说,它还是提供丰富设计意念的一个源泉。”

明清北京城格局几乎完整地保留到了近代,尽管今天北京的城墙几乎已被拆除殆尽,但基本保留下了明清时期北京城门的名称和位置。老北京人俗称“里九外七皇城四”,就是说内城九个门,外城七个门,皇城四个门。

北京城的城门、城墙拆除之后,旧城道路网也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改造速度加快,北京新建的骨干道路打破了北京古城街道网络格局,只在城市中心区域还保留一定数量价值高、保存好的宅第、王府、寺院等。

地方城市

地方城市既是朝廷在各地实行政治、军事统治的据点,又往往是经济和文化的地方中心,它们中有些是交通枢纽,有些是手工业中心,有些是对外贸易港口,或兼而有之。这些城市分布极广,它们的规划与建设是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地形、交通、防御等要求而因地制宜的。

中国北方多为地形平坦的地带,四合院式房屋盛行,故而城市格局方正,多为方形和长方形,道路宽敞平直,常作“十”字形或“丁”字形布置,在城市中心常设有鼓楼、钟楼,钟鼓楼以北或其附近就是衙署。从西安城、平遥古城都可以看出这些特点。

在多江河山丘的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城市布局比较灵活,道路系统也往往顺应地势呈不规则状:或是沿江建城,往往形成带形城市,如建于黄河谷地的兰州;或是依山筑城,主要街道沿等高线自然伸展,如中国著名的山城重庆。

江南水乡以水运为主,街道房屋沿河道两岸布置,故小市镇常沿河展开成带状,大市镇因有“十”字形、“井”字形交叉河道而以交叉处为中心形成块状。城中水弯路曲,桥廊穿插,粉墙黛瓦,构成了十分美妙的景观。苏州是这类城市的代表。

还有些城市为了防御、防洪或者为了取得某种象征意义,甚至把城市平面设计成圆形。比如明代新筑的宿迁县,就为了防洪而规划成了圆形;而如皋县加建的圆形外城则是为了便于抵御倭寇的侵犯。

明清以来的西安城

西安自唐末失去都城地位后,其城市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直到明代,西安作为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军事、交通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一个地方城市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今天保留下来的西安城主要就是明初奠定的基础。

明代的西安城是在唐代长安皇城的基础上扩建的,位于今天的西安市中心区。扩建始于洪武三年(1370),完工于洪武十一年(1378)。根据当时东、北两面地势较高的地理情况,城市主要向这两个方向扩展。洪武十三年(1380)和十七年(1384)先后修建了现在的鼓楼和钟楼。钟楼原位于西大街中段北侧,万历十年(1582)才搬迁到西安市中心。从此,城内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以钟楼为中心呈“十”字形,四面通向城门;城门外又各有小城一座。这种布局在北方的府城和县城中具有代表性。

清代把西安北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北划为满族居住区,修筑了一座“满城”。满城的面积约占全城的三分之一,驻扎了五千骑兵,专事镇压西北地区其它各族人民的反抗。

尽管几百年来,老城内的古老建筑遭到大量损毁,但今天还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城墙,和钟楼、鼓楼、碑林、城隍庙、清真大寺、卧龙寺、广仁寺、东岳庙、宝庆寺华塔等价值非凡的古老建筑群,以及大量珍贵的传统民居。

同类推荐
  • 美术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研究

    美术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研究

    美术是艺术的一个重要部门和主要部门,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又与其他部门艺术如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有着共同的艺术规律。所以,本书以美术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美术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同时也注重在特殊中寻找一般,在个别中显示普遍,力求阐明艺术的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从而进一步的探索美术艺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作者通过撰写这本《美术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研究》,希望有助于促进和推动一般艺术理论的发展。给美术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雕刻:精湛雕刻工艺

    雕刻:精湛雕刻工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而竹雕的工艺技术,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时期开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至明清时期大盛,竹刻家们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涌现了“嘉定三朱”等诸多竹雕大家。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也是宝贵的艺术财富。
  • 从生活到艺术

    从生活到艺术

    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美术发展的概况,谈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规律。期待艺术家以十年磨一剑的心态,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真正能够传至久远的好作品。我的主要标题是谈“从生活到艺术”。大家知道关于生活我们已经有约定俗成的理解,但是对于艺术的理解可以有无数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像我们一些哲人说的:“艺术是第二自然,艺术是艺术家所做的白日梦”等等。
  •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本书中,李长之先生利用西方美学理论观照中国传统绘画,从主观、对象和用具三个方面对中国画理论作出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建构及评述,为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绘画艺术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让读者更明晰地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独特美学价值。
热门推荐
  • 全职辩手

    全职辩手

    辩论有用吗?一种来自大学这个象牙塔的屠龙之技。我们争论着,维护的是抽签所决定的立场而非是心中所想;我们吐槽着,为了那个仿佛主办方没过脑子想出的题目;我们自诩包容而多元地看待世界,却于赛场上将真理割裂;我们疯狂,为胜利;我们痛苦,为失败;我们拼搏,为青春;我们执着,为辩论。如果……辩论也有自己的职业联赛?是不是一切都会不同?
  • 点将录

    点将录

    铁血无情剑有情,魔帝轩辕剑圣演绎一曲旷世的王者大战。一个神秘少年横空出世,力邀当世五大高手决战巫山之巅成就般若神功!
  • 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Ⅱ

    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Ⅱ

    都市白领陈苏,在三十岁的第一年丢了工作,居无定所,还和一个比自己小的富二代保持着暧昧不明的露水关系。她在职场上勤恳卖命,却在一夕之间被年轻貌美的女孩取代;找新工作屡屡碰壁,房东又突然赶人;这时,富二代男友的前妻从天而降,对她步步紧逼。与此同时,中产表姐张小菲遭遇离婚危机,被净身出户;素来以女强人自居的闺蜜又不明不白地被搞大了肚子。三个绝望的女人不禁发问:女人过了三十岁,是否真的不配拥有一切?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霍格沃茨之光阴

    霍格沃茨之光阴

    旧日的光阴,泛黄的照片,残缺的书页,这里面总是藏着许多的秘密。他跨过时间长河,来到这里,另外的一个时间就开始流动。
  • 九缘策

    九缘策

    纵使人世千百度,我回首,却不见那人来处。南叶是谁?说起她来六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菩提座下唯一女弟子,千百年来唯一修得佛的女娇娃,魔尊视若珍宝的夫人,司冥敬重的姐姐,战神的知己;堪称六界大佬,无人敢惹。南叶,极水之南,云之北的灵树。自有灵识以来便无情无欲,终日只是沉迷于修佛不可自拔。“花自有清风明月,人亦有流水嘉年。”不曾想一人闯入她的视野,从此天地失色。“与君初相遇,如清风过境,有花开与心间。”她不懂,于佛前祈愿,求得九世因果。“阿叶,自你到来,人间便变了模样;有你在此,大抵前世我是修了无数功德。”地狱那一瞬光辉,成了他千百年来不敢轻触的光明。【走的是温情路线,看爽文的请绕道。】
  •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与其他衍生产品一样,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但作者以为,这五种功能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三种功能基于特定需求而产生,具有内在性,并直接体现了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而后两种功能则基于前三种功能而存在,具有外延性,更多体现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切合本书研究主题的正是前三种功能,因此本章仅对这三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加以分析。
  • 佛说十地经

    佛说十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的回眸,乱了我的芳华

    你的回眸,乱了我的芳华

    她是不谙世事,被众人捧在手心的宝贝。奈何一场意外的相遇,从此便沉迷在他的温情中。她不顾母亲苦口婆心的劝告,义无反顾的嫁给了那个在商界一手遮天的男人。本以为浪漫的一生从此拉开了序幕,谁知不过是一场恶梦的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娘亲十一岁

    娘亲十一岁

    某天,黎家堡中突然蹦出一大一小!她说她是堡主的一夜情人,他说他是堡主的儿子!于是从那天起,安宁的黎家堡就被她搞的鸡飞狗跳,人仰马翻!***林笑是典型的现代色女,不小心的穿越之后竟发现自己成了一个五岁男孩的妈咪!“娘亲,娘亲!”眼前这个胖嘟嘟的小孩子不停的摇晃着她,粉嫩湿润的唇瓣一张一合,乌溜溜的大眼睛水雾蒙蒙,真是可爱极了!!但可爱的背后,却是对这个傻傻娘亲志在必得的决心!直到有一天,小小的儿子被人抓走,母子分离。许多年后,当十六岁的他名绝江湖时,却总有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出来挡他的路!这个十一岁孩子的长相怎么和娘亲那么相像?“你叫什么名字?”他问。“林小小!”她噘着调皮的小嘴儿答道。无论这个孩子是不是娘亲,他都要定了她!可为何她的身边总有那么多男人?☆★本文惊喜多多,轻松搞笑,美男多又多!希望亲们捧场~!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O(∩_∩)O~琪的书友团群号:61690245喜欢娘亲的朋友可以进来与琪交流哟~☆★☆★☆★☆★☆★☆★☆★☆★☆★☆★☆★☆★☆★☆★☆另外推荐几部超好看的文文:推荐师傅君子颜《掠心女王爷》推荐师姐甜蜜小妮子《妹妹新娘》孑羽遗风《宫舞醉》筱静梦《玩弄冷情总裁》萷丫《绝色狐狸老公》萷丫强大新文《晕,生了一群狐狸宝宝!》星期七《五岁小福晋》毅力《总裁小小妻》琪琪的小窝http://m.pgsk.com圈子,大家没事转转哈~会员香凌紫洁亲亲给琪做的超漂亮的视频,请各位去看看哈第一个,是Q版的:第二个,是琪自己做的:http://m.pgsk.com/deux_m.pgsk.com支持本文的方法如下:一、最上方“会员中心”四字,免费进行新会员注册。二、注册成功后,登陆,点简介下面“放入书架”收藏。三、点“投票推荐”就可以给琪投票了,普通会员每日可投三票,VIP会员一票抵三票。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娶师为夫》新文:《无敌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