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6800000031

第31章 艺术(16)

关汉卿著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等名剧。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他多才多艺,通晓音律,长期生活于艺人圈中,有时还粉墨登场。关汉卿嫉恶如仇、不畏强暴,自比为“捶不扁、炒不爆、砸不碎、煮不透、响当当一颗铜豌豆”。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动荡不安、政治腐败、阶级民族矛盾尖锐的元代社会现实,同时充满着反抗强权的战斗精神。慨慷悲歌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关汉卿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他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关系,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主要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

悲剧《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全剧四折一楔子。写儒生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被迫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做童养媳(楔子)。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窦娥不从(第一折)。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来要挟窦娥,没想到误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反咬一口,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供,判窦娥死罪(第三折)。临刑之时,窦娥指天发誓,死后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其冤(第四折)。窦娥死后,其誓果然一一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为官上任,窦娥托梦给父亲,窦天章遂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窦娥冤》全剧激荡着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窦娥绝望之际向天地发出的呼喊,千百年来更是感动着无数的读者与观众:“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宝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关汉卿不光擅长悲剧的写作,喜剧、历史剧等也是他的长项。《救风尘》以喜剧的笔触塑造了机智善良的风尘女子赵盼儿的形象。历史剧《单刀会》写关羽智勇双全、单刀赴会的英雄气概;《西蜀梦》通过关羽、张飞的阴魂托梦刘备,要求他起兵报仇,以此突出了关羽、张飞虽死犹生的英雄气概,谴责了见死不救、卖身求荣的奸佞小人;《单鞭夺槊》赞美了草莽英雄尉迟敬德,谴责了泄私愤报私仇的李元吉;《哭存孝》鞭挞了李克用在取得军事胜利后诬杀功臣良将的行为,突出了“太平不用旧将军”的主题。此外,《拜月亭》写蒋世隆、王瑞兰夫妻的悲欢离合,《望江亭》写青年女子谭记儿的勇敢机智。这些都已成为后世不断搬演的剧目。

白朴,出身金代仕宦家庭,诗文俱佳,因不满元人统治,坚辞不受荐举,而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其剧作题材多出于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名作为《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前者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后者则写一名普通女性李千金冲破世俗偏见、自主择偶的故事。两者都以爱情为主题,但前者为悲剧,写得凄恻婉转;后者为喜剧,写得活泼热情。两部作品均为爱情剧之佳作。特别是《梧桐雨》,较之同一题材的诗歌名作——白居易的《长恨歌》,该剧有着更为深刻的人生感悟与情感内涵。《梧桐雨》本意并不在歌颂李、杨的爱情,而是要通过李、杨之事,来抒写人世沧桑。因此,它毫不避讳李隆基夺取儿媳杨玉环的过程,也不讳言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的私情。全剧曲词华美优雅,充满着浓浓的诗意和人生动乱沧桑之感,历来为人所称赏。第四折是全剧的情感高潮,也是最为后世称道的部分。李隆基退位后,满怀愁绪,徘徊于梧桐树下,追忆往昔,思念死去的杨玉环,过去的岁月欢情对照着眼前的孤独凄惶,让他倍感哀伤。在落叶满阶、秋虫絮聒的夜晚。李隆基梦见杨玉环,不料才说上几句话就被惊醒了。醒后,只听得“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淅淅沥沥,“一点点滴人心碎”。在这一折中,白朴用了23支曲子。来表现李隆基的复杂心情。曲词将景与情融为一体,用了许多极富韵律感的拟声词,语言极富表现力。而秋夜梧桐细雨的意境,无疑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相交融,使全剧结尾笼罩在一片孤独凄美的感伤气氛之中,意韵悠长,回味无穷。也正因为如此,后人评此剧为所有写李杨爱情剧作中的顶峰之作。此剧更是直接影响到了洪异的传奇戏曲《长生殿》的创作。

马致远生于富豪之家,饱读诗书,但仕途不顺,晚号东篱,期望效法陶渊明归隐田园。50岁左右,他看穿世事,退隐山林,诗酒自娱,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拒绝与统治阶层同流合污。马致远是个享有盛名的戏曲家,世人称其为“曲状元”。元代周德清以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更推崇他“宜列群英之上”。

马致远的杂剧名作为《汉宫秋》。大致剧情为: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衅滋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该剧一直萦绕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凄凉与哀愁。汉元帝贵为帝王,却无力保护自己身边的一个女子,在金元之际,马致远选择了汉室受辱这一题材,寄寓了自己对历史和人生的的感悟。抒发了一种无法主宰自己命运、只能任人摆布的悲哀。剧作的第三折和第四折,工笔细描了元帝与昭君的生离死别,以长达两折的篇幅来表达他们的离愁别绪。如果作者稍欠功力即会流于平庸枯燥,但《汉宫秋》偏就写得惟妙惟肖、感人肺腑。有些段落更是余香满口,如汉元帝辞别昭君后的两支曲子“梅花酒”和“收江南”:[梅花酒]“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鸾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如此迂曲环绕,如许缠绵郁结,让人不禁拍案叫绝。马致远特别构思了王昭君在番汉交界处舍身殉难的情节。由于王昭君的慷慨殉难,既保全了民族气节和对元帝的忠贞,又达到了匈奴与汉朝和好,并使毛延寿被送回汉朝处死的目的。因此,王昭君以身殉难的悲壮之举,与那“只凭佳人平定天下”的屈辱求和之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剧用明妃一弱女子的正气,来反衬那些倩女离魂以“女色救国论”来掩饰怯懦与无耻的文过饰非者。昭君既有对元帝的眷恋之情,又能为“国家大计”而毅然地“出塞和番”,并不惜以身殉国难,这就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她的深切同情和高度赞扬;而对于以元帝为首的封建王朝来说,则是一种深刻的揭露与辛辣的嘲讽!

郑光祖《倩女离魂》是以唐传奇《离魂记》为素材改写的杂剧,写秀才王文举与倩女指腹为婚,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欲悔婚约,借口只有王文举得了进士之后才能成婚,想赖掉这门婚事。不料倩女却十分忠实于爱情,就在王文举赴京应试,与倩女柳亭相别之后,由于思念王文举,倩女的魂魄便离了原身,追随王文举一起奔赴京城。而王文举却不知是倩女的魂魄与他在一起,还以为倩女本人同他一起赴京。因此,当他状元及第三年后,准备从京城启程赴官,顺便打道去探望岳母,便先修书一封告知倩女的父母。王文举偕同倩女魂魄来到了倩女身边,魂魄与身体又合二为一,一对恩爱夫妻得到美满团圆。全剧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浪漫气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感情真挚热烈的少女形象,使这一剧堪与《西厢记》相媲美,并使他“名香天下,声振闺阁”。第二折写倩女的离魂在月夜追赶爱人。秋夜江边,一个娇怯少女的魂魄战战兢兢,小心前行,六支曲子把江边景色和少女心情,描绘得惟妙惟肖,历来为人所称道。曲词清丽优美,如“向沙堤款踏,莎草带霜滑;掠湿湘裙翡翠纱;抵多少苍苔露冷凌波袜”。以月夜秋江为背景。既衬托出魂魄迷离恍惚之特点,又充满了诗情画意。《倩女离魂》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受到《西厢记》的启发,又对《牡丹亭》有较大影响,《倩女离魂》在这两大名剧之间似乎起了一种过渡的作用。

元代统治阶层轻视文化,文人地位急剧下降,当时社会流行“九儒十丐”之说,意为文人的地位仅高于乞丐,甚至比娼妓还低。很多文人出于谋生的需要,开始从事杂剧创作。他们才华横溢,一腔怨愤,表现在元杂剧创作中,便呈现出一种叛逆精神,并充满着鲜明的反抗正统观念和权威势力的创作倾向。由此诞生了“元曲四大家”等一批天才剧作家。

强烈的冲突是元杂剧最具魅力的地方。民族冲突、文化观念的冲突、不同社会阶层的冲突、家族内部的冲突、官民之间的冲突等都成为元杂剧表现的主题。在元曲四大家的剧作中,这种冲突体现得尤为明显。剧作中的这些冲突实际是元代社会种种内在冲突的缩影。而戏剧艺术的最重要构成要素就是冲突,元杂剧的这种特质恰恰成全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内在要求。

另外,在人物塑造方面,元杂剧的主人公大都是平民百姓,是小商人、小手工业者、打渔者、农民、寡妇、妓女等小人物,他们面对的则是强权威势。因此,他们的反抗就是一种弱者对强者、卑微者对高贵者的反抗,双方力量悬殊。但他们往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且义无反顾,不惜以性命相搏,使得这种反抗显得尤为惊心动魄,悲壮惨烈,却也由此获得了崇高的悲剧效果。《窦娥冤》至今读来依然可以令人血脉贲张、荡气回肠,靠的正是这种悲剧魅力。

黄公望的山水画

水墨山水画到元代真正达到了成熟,文人画风完全成形。从创作媒介上看,唐宋画作多用绢本,元代画作则以纸本为主,纸本更利于表现笔墨趣味;从创作题材上看,元代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从创作形式看,更多借鉴和化用书法用笔,书画合一,诗、书、印相杂糅蔚成风尚,在画上题款、题跋、题诗相当普遍;从创作倾向看,自然山水在元代画家眼中并非客观摹写的对象,而是情感意趣的载体,他们要借山水来抒发性灵,不追求逼真写实,而讲求神韵意境。所有这些,都使得元代山水画浸润着浓浓的文人气息。能够代表这一成就的主要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这四位画家,后世称其为“元四大家”。这四人均为江浙一带文人,年龄相近,画风相近,但又各具特点。黄公望的山水简淡洗炼,草木丰润;王蒙善于在山水中表现人的山林逸趣;倪瓒则笔意萧疏,有一种荒凉空寂的趣味;吴镇重水墨晕染,山水画作笼罩着一股苍茫沉郁的气韵。“元四大家”中以黄公望年岁最长,也以他的成就为最高。

黄公望(1269—1354),江苏常熟人,本姓陆,后过继给了永嘉黄氏,据传他的养父是在90多岁的时候得他为子,十分高兴,感叹“黄公望子久矣”,因此名公望,字子久。黄公望少时即聪敏,博学多才,通音律,精书法,诗文俱佳,中年曾任书吏,因上司贪污案受牵连,被诬入狱。出狱后,他绝意于仕途,改号“一峰”、“大痴”,从此信奉道教,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卖卜为生。四处云游的生活使他得以遍历名山大川,全真教讲求返朴归真、修身炼性的教义也对其平淡空远的画风影响至深,到晚年,黄公望已是画名冠世。除画作外,他还著有《写山水诀》、《论画山水》等画论作品,后世也多奉其作为典范。

他学画生涯起步较晚。50岁左右专心于山水创作,常常随身携带纸笔,见到奇石妙景,即速写模记。然由于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绘山水,必亲临体察,画上千丘万壑,奇谲深妙。其笔法初学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后受赵孟頫熏陶,善用湿笔披麻皴,为明清画人大力推崇。

黄公望画作中影响最大的是他作于晚年的纸本长卷《富春山居图》。此卷总长约7米多。描绘的是杭州附近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卷首起笔为江边景色,然后是绵延起伏的山峦,中段几座高高的山峰突起,最后结束于茫茫江水之中。画面上约有数十座山峰,座座形态各具,数百株树木,株株神态不一,岸边时见茂林村舍,水中偶现渔舟小桥。从构图上看。他采用的是全景式构图,但又不仅仅拘泥于全景图貌,而是自由挥洒,近景、中景、远景的处理疏密得当。开头的一段,树、石、山安排得错落有致,中段大片山峦起伏,近景一座高山似乎就在眼前,山间村舍清晰可见,而后面的山峦则一座座渐行渐远,一层层向左向上延伸,最后与江水连为一体。展卷赏之,直入眼帘,壮阔波涌。画面上时见大片空白,简洁旷远而又引入遐思。在技法上,山石多以干笔披麻皴画就,披麻皴是五代山水名家董源所创,主要用于山石画法,线条短促而略带弧度,连贯不断,由上到下,错落有致地交织在一起。北宋巨然在此基础上,又独创了长线条、密交织的长披麻皴法,特别适于表现江南山峦。黄公望此图的长披麻皴约有20厘米长,枯湿相间,再以墨点加于山脉之上,凸显出山峦的层次和质感。近处松树的松针,不用传统细线勾勒,而直接用干笔浓墨绘成,远处的丛林则多用横笔点染。用色上,山石墨色极淡,远山、江边沙渚、水波用稍深墨色抹出,点苔、点叶则用浓墨,这样显得山淡树浓、层次清晰而又疏旷简远。细看来,这些技法均与书法一脉相通。作画就如写字,笔的中锋、侧锋交相使用,画中时含草篆之意,墨色浓淡随势俯仰。《富春山居图》充分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写意特征。与其说它是富春江山水写实之作,倒不如说它是黄公望笔下的世外桃源,整幅画卷洋溢出一股清新灵秀的飘逸风采,恰符合画家晚年超脱尘世的恬静心境。

《富春山居图》的绘制历时数年,约完成于黄公望80多岁时,是画家的巅峰之作,后世谓之为画中之“兰亭”,明清两代山水画作均深受其影响。此图的流传颇具传奇色彩,最初黄公望是为其道友无用师所作,无用特别请黄公望在图上题写“无用”之名以明确其归属。在后世流传中,明代著名画家沈周、董其昌都曾拥有过此图。到清初时则流传到了民间收藏家吴正卿手中,吴对其珍爱备至,朝夕相随,病危之时,曾欲将其火焚以殉,幸亏被他的侄子从火中抢出,可惜已经烧去了卷首部分。全图因此分成两段,前段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同类推荐
  • 说孟子

    说孟子

    《说孟子》是许仁图先生论述孟子学的深入发挥之作。《说孟子》全书探究孟子学说,重视孟子的好辩。许仁图先生认为,要贴近孟子思维,就不需要把孟子捧得高高在上,应该学孟子,好好跟孟子辩说,才能体悟孟子哲学的要义。
  • 金钱的革命

    金钱的革命

    具体对尊重金钱就是尊重你自己、掌握现代理财方法、花钱的学问等十四章内容进行了阐述。
  • 台海泛舟禅与医

    台海泛舟禅与医

    本书共16篇、40个专题,洋洋洒洒近20万字。每篇之首,都引用了作者过去所写的诗句以开启思路、表达意境,旨在画龙点睛、直指人心。
  • 希腊的遗产

    希腊的遗产

    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到赫西俄德的《神谱》、《田功农时》,从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到依旧响彻耳际的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从终究难逃命运魔掌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延展开来的希腊哲学,从宙斯、狄奥尼索斯的神话传说到留存至今仍然无法逾越的希腊雕塑……古希腊的一切,惠及所有人。《希腊的遗产》收入芬利、莫米利亚诺、伯纳德·威廉姆斯等14位古典学家的精彩文章,从政治、哲学、艺术、戏剧等15个独特视角,深刻解析古希腊之于现代世界的伟大意义,堪称经典之作。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现代卷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现代卷

    本书着重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传统道德生活向社会主义道德生活转变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必然性,主要论述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生活的发展、演变——新的道德观念的产生,新的道德关系的形成,新的道德生活风俗的兴起等等。
热门推荐
  • 广宁县志

    广宁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仁王般若经陀罗尼念诵轨仪

    仁王般若经陀罗尼念诵轨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从不辜负有情人

    时光从不辜负有情人

    这是一个青梅竹马的故事,她在很小的时候变认识他,对他一见倾心,后来他转学去了外地,她只能默默守着心里那一份情意。时隔多年,俩人再次相遇,他已经是公司的大老板,而她则是公司微不足道的小职员。身份的差异,让她对他的好感只停留在感觉上不敢付诸实际行动。而他的大胆表明心迹,让一切都产生了变化……
  • 穿越之嬷嬷难当

    穿越之嬷嬷难当

    别人穿越都是小仙女小公主,自己是穿到一个嬷嬷身上是什么鬼!还要求刷地图刷进皇宫。嬷嬷就嬷嬷吧,叶青青握拳:黑猫左护法鹦鹉右护法,叶嬷嬷来也!
  • 乌苏里船歌

    乌苏里船歌

    本书为中短篇小说集,涉猎赫哲人捕鱼的爱情故事、赫哲族抗日、拆迁、环卫和生产队等等一系列题材。小说《乌苏里船歌》通过形象描述,展现了赫哲族迷人的独特风情和美好的高尚情操;小说《神秘的依尔嘎》描述了赫哲族姑娘在抗日战争中智勇双全,英勇杀敌,表现了赫哲族是一个英勇无畏的雄族……
  • 觉元危机

    觉元危机

    世界随着觉醒者的崛起,贵族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对抗日益强大的觉醒者带来的危机,新的秩序者产生,维护天枢的权威,阻止觉醒者的强大,谁善谁恶,孰对孰错,平民的胜利还是贵族胜利。。。
  • 无限之非正常团体

    无限之非正常团体

    一个情感缺失,没有人性,一个妄想征服世界,吞噬着细胞,违背着人性,人?勉强算是吧,在无限的世界中,黑暗即将肆虐。
  • 守望先锋的恶鬼忍者

    守望先锋的恶鬼忍者

    岛田家的双龙多了一个怎么办?那就做他们的影子好了。说是这么说,但是泷治领着自己二哥的工资拥有着双倍的快乐。是什么人与麦克雷在酒吧里拯救失足少女,又是谁向莉娜(猎空)请教如何把妹。没错,正是在下——岛田泷治ps:读者群号676208141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空间穿越:侯门弃女奋斗记

    空间穿越:侯门弃女奋斗记

    陆瑶光,21世纪的顶尖营养师,一朝穿越变弃女。爹不疼娘早逝,不怕不怕,手艺在手她治富商、医高官,财源滚滚。爽爽爽!突然有一天,爹来了、后娘来了,麻烦也来了。还要让她嫁给一个浪荡子。烦烦烦!“哎,等等。对面的公子挺眼熟啊!”路人甲:摇摇头,又是一个被只看皮囊肤浅之人。路人乙:一脸兴奋,又有女子要倒霉了!殊不知,某人那叫一个欣喜。巴巴的凑了上来:“姑娘,本公子看姑娘也挺面善,不如凑一对如何?”路人甲:……路人乙:……殊不知,多年前。某男:便因一颗包子被陆瑶光吸引。舔着张脸凑了上来:“不知姑娘手里的包子可卖否?”某女:眼角一挑,追着买包子,确定这人没忙病?可谁让她缺钱呢,嘴比脑子先反应过来:“一两银子,外带餐后水果。”闻言某男微微一顿,可那白白胖胖的包子,那香味实在太过诱人呐!“可以!”至此,陆家老宅多了一位赖皮男。“苹果一两,樱桃五两,一顿饭菜十五两。”某女烦躁的不行,说着一双白嫩的小手深了出来。某男:看着晃荡的小手,咬牙。“给”某女:“银子,可爱的银。啦啦啦啦啦子……”可是,某天冤大头某男不见了。她是该找呢,还是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