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9700000024

第24章 妙笔能生花,妙语能出彩(1)

——《论语》在言谈中的妙用

有的人知识渊博,却拙于表达,致使“内秀”无法外显;有的人工作出色,却因为“出口伤人”而迟迟得不到晋升;有的人面对心爱之人,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枉错过美好姻缘……“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说的就是口才的作用。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认识得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并提供给我们许多切实有效的经验。

1.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论语·子路》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唐太宗语)

是啊,说话很重要,但若说得恰到好处,谈何容易。

说话是一门艺术,不少人一辈子也没搞懂。

一方面,“一言而可以兴邦”,又可能“一言而丧邦”。(《论语·子路》)三寸不烂之舌,敌过百万之狮,因此,可以发挥语言作用的时候不去发挥,是失去机会,失去人。

另一方面,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言不当,反自伤也。”(《说苑》)因此,要看人说话,不轻易开口。一旦开口,则“言义必有”(《先进》)。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乍一听很有些危言耸听,哪有这样厉害呢?

仔细想一想,尤其是联系到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发展来进行思考,“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说法其实也并非危言耸听,反倒还很有些深刻性在其中。

孔子在《子路》篇举出的两句话来看,“为君难,为臣不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领导人难,做中层干部也不易。没有一定的行政工作经验,是难以体会得到这句话的深度和分量的。相反,一旦能深刻体会到“为君难”,也就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尽心于国事,做到了这一点,国家也就会兴旺起来。总而言之,这句话类似于唐大宗时的名言:“创业难,守成也不易。”有些沉重而深刻的分量。

另一句话是说到权力的绝对性问题。如果当一个国家领导人只是想到自己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且以此为乐,以权力为享受。就像安徒生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衣》里所讽刺的皇帝那样,放个屁都是香的,那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可见,虽然语言不是原子弹,不可能一下子炸毁一个国家;反过来也一样,没有哪一句话可以像“芝麻开门”那样神奇,一下子就兴旺一个国家。但是,语言支配思想,思想决定大政方针和政策,有时候,关键的一句话就是可以起到兴国亡国的作用。以我们所经历的时代来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每一句话是不是都起到了兴邦的重大作用呢?

回过头来看,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确不是危言耸听啊!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这是相对于国家而言,那么相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张口可以荣升,同样也可以夺身家性命。鸟儿会被自己的双脚绊住,人会被自己的舌头拖累。人往往会因为说错话而自找麻烦。虽然不少人即使职业前程栽在了舌头上,还满腹委屈地说:“我也没做什么啊?”甚至还有人为此丢了性命,这不得不让我们警醒。

在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被舌头误了终生的人也不少。杨修,字德祖,东汉末文学家。出身高门士族,与曹植是好朋友。他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表面上对其才华非常赞赏,心甚忌之。虽说曹操爱才不假,但是,一定是可以驾驭之才。像杨修这样恃才狂妄,牙尖嘴利,最终给自己带来的只能是杀身之祸。

杨修这个人,总是自认为绝顶聪明,而且,有事没事就爱炫耀。曹操嫌工匠造的园门太宽了,就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其实这种小伎俩,别人未必看不懂,但别人不会扫上司的兴致。杨修一看,赶紧就公布答案,不就是说门太“阔”嘛。又有一次,曹操在一盒点心上写了“一盒酥”,杨修又急于表现,告诉大家“一人一口”,分吃了。曹操疑心病重,曾杀了半夜给自己盖被子的内侍。这事说出去当然不好听,他就谎称是梦中杀人。杨修猜到真相,忍不住在葬礼时感叹:“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无意知道了他人的隐私,保持沉默好了,这么口无遮拦,四处张扬,只会自找麻烦。杨修非常好为人师。曹操欲考察儿子曹丕和曹植的能力,经常给他俩出出难题。按理说这是家事,别人不好瞎掺和,可是杨修技痒难耐,经常给曹植出招。有人把此事告到曹操那里,杨修的处境会好吗?曹操兵退斜谷时吃了败仗,正在进退游移之间,随口传令以“鸡肋”为夜间口号。杨修非常理解曹操进退两难的心情,猜到他可能会退兵,并教随从准备归程。一时大家都知道曹操欲归之意,纷纷做起了退兵的准备。曹操夜里心烦意乱,看到此情此景,肺都气炸了。他叫杨修前来询问,而且,杨修还振振有词:“鸡肋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吗,由此知王意。”而此时,曹操正怕军心涣散,盛怒之下就斩了杨修。

说到底,我们与人谈话,无非是以下几种目的:或者是为了加深了解,发展相互间的合作关系;或者是托人办事,有求于人;或者是批评别人的错误,使对方弃旧图新;或者是申述事情的原委,让对方弄清真相,等等。但要达到上述目的中的任何一种,都必须使对方乐意听你的谈话。我们说话的时候,应该经常考虑,为什么有的人常常被人误解呢?为什么有些人原意是为安慰别人,反而惹起别人的反感呢?为什么有些人原意是赞美别人反而使人以为是讽刺呢?为什么有些人原意是要和别人和好,反而引起一场战争呢?或许,这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话没有分寸感,可能是用字措辞方面缺乏分寸感,用了不恰当的词句,使对方发生误会,而更多的是说话的表情和声调失去了分寸感。

2.谨言慎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论语·颜渊》

一个“仁”字贯穿《论语》始终,而这个“仁”字也是一个难以参悟的人生哲学,因此,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讨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对颜回说:“克己复礼曰仁。”对仲弓说“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司马牛再问“仁”时,孔子又说:“仁者,其言也讱。”

由此不难看出,当颜渊、仲弓问什么是仁时,孔子作了正面回答,尽管是一内修一外用有所不同,可是当司马牛问什么是仁时,孔子却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有些顾左右而言他地说:“仁者说话谨慎。”

这一微妙的区别,司马牛自己不会感觉不到,所以他又问(实际上有点软中带刺):“怎么,这就可以说是仁了吗?”言下之意是说:老师,您也把它说得太容易了吧,您整日给我们唠唠叨叨的“仁”难道就这么简单吗?想不到孔子依然一本正经地告诉他:“凡事做起来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司马牛“多言而躁”,夸夸其谈。难怪得孔子对症下药,借他问仁的机会对他进行教育了。

其实,不仅司马牛要疑惑而有些不服气,就是我们也是会有同样的疑惑的。虽然孔子曾一再强调“敏于事而慎于言”,要求多做少说,但那作为儒学核心内容的“仁”,毕竟不会是把嘴一闭就可以实现这样简单罢。

孔子早就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话,又一再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因此,是绝对不喜欢耍嘴皮子,靠伶牙俐齿讨生活的人的。

《曾子·修身》上说:“行欲先人,言欲后人。”说话,要经过深思熟虑,才不会流于胡言乱语招惹是非;做事,要说做便做,不拖泥带水,以养成雷厉风行之性。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做人若常喜欢津津乐道传递小道消息,喜欢谈论东家长西家短,乐于神侃吹牛,都不是一种好现象,这种现象若不及早纠正革除,总有一天,会自食苦果。

在现实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既有生活的坦途,也有生活的暗礁。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分寸、方式和对象,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祸从口出。人只有安身立命,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顺利地走上成功之道。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些推心置腹时所说的私房话,日后有被知己用来当作武器的危险。一旦中了小人的圈套为其利用,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人们要避免多说话,说错话,以免引发别人的恶毒攻击。同时,面对一些捕风捉影的流言,也要学会沉默而不要急于辩解。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善于谨言慎行,一言一行都要小心,开口说话之前要七次转动舌头,多让舌头闲着。很少有人因不说话而后悔的,大多人却因说了话而后悔。话说得越多危险就越大,要么沉默不语,要么讲话就讲比沉默更有用的话。

一般人率性而为问题不大,要想当官则必须谨言慎行,约束自己。

常言道,说话多得罪人,做事多错误多。所以,会当官的人多半练就了一套谨言慎行的本事:但听人说了大半天,表态却是字斟句酌,嗯嗯啊啊,甚至“顾左右而言他”,“却道天凉好个秋”!少表态,少做事,一张报纸一杯茶,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就不对了。

无怪乎有人说,做官是一门学问,里面大有讲究。

因此,也许的确可以说“仁者说话谨慎”,但却不能倒过来说“说话谨慎就是仁。”或许我们不能做一个仁者,但至少能做一个说话谨慎的人。

3.口才可以免祸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论语·雍也》

据《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谋士陈轸与张仪同在秦惠王手下任职。张仪向秦王中伤陈轸,说陈轸向楚国提供国家机密,并准备投敌叛国到楚国去。秦王于是把陈轸叫来,要他解释解释这是怎么一回事,说得清楚没事,说不清楚则把脑袋留下。陈轸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如果我真向楚国出卖情报,楚王会用我吗?”接下来,陈轸向秦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楚人有两个妻子,另一个男人去勾引他的妻子。当这人去勾引年龄稍大的妻子时,遭到了痛骂,当这人去勾引年轻一点的妻子时,却获得了成功。不久,这两个女人的丈夫死了,当有人问那个男人要娶哪个女人做妻子时,那个男人却说要娶年龄稍大一点的做妻子。因为他认为那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做妻子才可靠,而那个年轻一点的,既然可以背叛她原来的丈夫,不也同样可以背叛新的丈夫吗?讲完这个故事后,陈轸对秦王说:“如果我真向楚国出卖情报,不就像那个年轻一点的妻子吗?楚王怎么会信任我呢?”秦王觉得陈轸的说法很有道理,便更加信任陈轸,而不理会张仪的中伤了。

这就是口才免祸的实例。而这一类的例子,在历史记载中可以说是太多了。这里,我们再来看一看口才是如何免祸的。

很多人都知道纪晓岚。纪晓岚的舌头可了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学识渊博,能言善辩,机智敏捷。乾隆皇帝自然也知道。有一天,乾隆想,我要找一个办法试验试验他的机智。于是,他把纪晓岚找来,对纪晓岚说:“纪晓岚!”“臣在!”“我问你:何为忠孝呀?”纪晓岚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合起来,就叫忠孝。”纪晓岚刚回答完,乾隆皇帝接过话来:“好!朕赐你一死。”纪晓岚当时就愣了:怎么突然赐我一死?但是皇帝金口一开,绝无戏言。纪晓岚只好谢主龙恩,三拜九叩,然后走了。

这时,乾隆就想:“这纪晓岚可怎么办呢?不死,回来,就是欺君之罪;可要是死了就真是太可惜了,自己手下便少了一个栋梁之材呀。”当然,乾隆知道纪晓岚不会让自己轻易死掉的,必定会有什么办法解救自己。于是他静观其变。

半炷香的工夫,纪晓岚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扑通地给乾隆跪下。乾隆装作很严肃地说:“大胆,纪晓岚!朕不是赐你一死了吗?为什么你又跑回来啦?”纪晓岚说:“皇上,臣去死了,我准备跳河自杀,正要跳河,屈原突然从河里出来了,他怒气冲冲地说,你小子真混蛋,当年我投汨罗江自杀,是因为楚怀王昏庸无道;而当今皇上皇恩浩荡,贤明豁达,你怎么能死呢?!我一听,就回来了。”听到这里,乾隆哑口无言:你让他去死去吧,你就是昏庸无道;可是让他活着吧,自己皇帝的面子又下不了台。最后,乾隆不得不解嘲说:“好一个纪晓岚,你是真能言善辩啊!”

纪晓岚凭借自己的能言善辩,救了自己一条命。要是换了另一个人又会怎么办呢?看来,会说话的价值确实不可低估呀。

所以,口才的确可以免祸。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就孔子来说,虽然也知道口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重要性。但他实际上并不太赞赏口才好的人。这不仅从他多次强调“敏于事而慎于言”,谴责“巧言令色,鲜矣仁”可以看出来,而且,当有人说冉雍有仁德没有口才时,孔子态度很明确他说:“何必要有口才呢?靠口才对付人,常常惹人讨厌。”(《论语·公冶长》)

可见孔子感叹没有口才难以免祸实际上是一种不满之情,是针对不良社会现象而发出的牢骚,只不过是“怨而不怒”罢了。

4.到哪个坡唱哪个歌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圁圁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论语·乡党》

俗话说:“到哪个坡唱哪个歌。”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应该用适合那个场合、那种人的不同语言方式和仪态。这不是庸俗,而是待人处世恰如其分的问题。

孔子在父老乡亲面前恭敬而近乎羞涩,很少说话,而在庙堂和朝廷上却明辩且侃侃而谈,显出雄辩的样子。与作为政府高级官员的上大夫说话,与作为一般干部的下大夫说话,以及与作为国家元首的君主说话,都有不同的语言方式和仪态。

其实,不仅孔子如此,我们今天的每个人也都应该是如此。否则,在儿女们面前说话像跟你的上司说话一样;或者反过来,当你向上司汇报工作时,用教训你的儿女一样的口气和态度,那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当然是不堪设想的了。

所以,到哪个坡唱哪个歌,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这本是人之常情,只不过要把它与那种专门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张三面前一套,李四面前一套的两面派行为区别开来罢了。

一般说来,办事严谨、诚实、老练的人,最喜欢听流利而稳重的话,这时,你说话时要注意态度尊敬,既不能高谈阔论,也不可巧舌如簧,而应以忠实见长,朴实无华,直而不曲。话语虽简单,但言必中的,给人以老实敦厚的印象。

若对方性情豪放、粗犷,则他喜欢听耿直、爽快的话,那么你就应忠诚、坦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美丑、善恶的爱憎要强烈分明。

若对方是学识渊博的高雅之士,他可能崇尚旁征博引而少芜杂的言辞,你不妨从理论问题谈起,引经据典,纵横交错,使谈话富有哲理色彩,但言辞应表现出含蓄和文雅,显得谦虚而又好学上进。

因此,应该见什么人用什么方式说话。

同类推荐
  •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 道是道理

    道是道理

    人这一辈子,其实就做三件事:一是用嘴说话,二是用手做事,三是用心思考。显然,说话、办事都离不开“用心”。“心”之所在,必须通古今、明大道,而道家学问字字玑珠,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然、洞悉万物、把握人心的规律,谙熟这些玄妙的人生道理,就可以在无为中成就有为,从现实起步,从小处着手,在点滴中改变自己。本书通透解读道家的生存智慧,明辨万物变化的玄妙之机,提出为人处世的进退方略,实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热门推荐
  • 学霸请再爱我一次

    学霸请再爱我一次

    临死前,那个温暖的怀抱,让夏小天冰冻的心得到了一丝丝慰藉,纵使被心爱之人欺骗到整个家都支离破碎,她仍然贪恋温暖,不愿自己一个人躺在冰冷的大街上死去。。。再次睁开眼睛,幸运的被巅峰系统选中,重回初三,那个一切都还没有开始的年纪,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这一次系统在手,负她的,她不会手软,爱她的,她不会彷徨,直奔目标“学霸,可以再爱我一次么”“你不用说再,因为你永远都是我的唯一”高冷学霸vs软萌傲娇
  • 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

    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

    《秋露危城》为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第二部。明朝国破君亡,面对南下的清军,聚集白门的士人阶层有的誓死坚守,有的仍热衷于私利,一时间,忠臣、奸臣、文人、才女轮番登场,在金陵演出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喜剧。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翔实的史实为经纬,编织成一幅层次分明、引人入胜的历史人物画卷。崇祯十七年,黄宗羲之弟中选贡生,他同弟弟一起去绍兴拜会老师刘宗周,在他家得知清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已死,奋力阻止老师自杀殉国。留都南京群龙无首,权力斗争混乱,拥护璐王和拥护福王的两派争执不休。钱谦益试图说服吕大器、雷縯祚拥立潞王,在城内散步针对福王的“七不可立”的公启。
  • 盛世邪凰

    盛世邪凰

    她被爱人背叛,心如死灰,他救她性命,给予希望。灵魂转世,她因他再世为人,他为她失去所有。当双眸再次睁开,她成了上古家族夜家废物夜瑶尘。夜瑶尘爹爹一句“你不是夜瑶尘。”看破了她皮囊下的陌生灵魂。一笔交易,她替夜瑶尘活下去,却不知道,这不过是另一个阴谋的开始。她无所畏惧,凭借自己努力一步步走向巅峰,报仇雪恨,将曾经的耻辱一并踩在脚下!【爽文+打斗热血+女主腹黑+宠文+深情一对一+男女都强,无背叛,携手天下。】————我的新文《逆天邪宠》灭她肉身的,是她的族人;救她精魄的,却是世仇。她笑得隐忍,恨意深埋。灵魂世界内,她与他相遇;他救她性命,她拜他为师。她为的是强大,他亦另怀目的。圣天魂力重现,四大圣器合并,便可以逆天改道成为霸主,亦是她重塑肉体必备法器。灵魂界内魂魄飘荡,噬魂国、灭云国、破魂国三分天下,相争圣器,战火纷乱。即墨大陆,她族人所在地,这里四大家族与邪教势不两立,为寻圣天魂力明争暗斗。她身怀圣器之一护魂碧玉,拥有圣天魂力,被他们盯上,处处惊险。她皆无惧。重生归来,她必将以最强悍的姿态,破开所有阻碍,势要将整个世界——踩在脚下!【爽文+打斗热血+师徒宠文+深情一对一,无背叛+男女都强,携手天下。】※※※重磅推荐※※※《至尊邪魅》我的完结文《妖仙魅世》仙魅《盛世军婚》逐云之巅《娘子驯夫》影落月心※※※好友推荐※※※《灵杀》鬼之曲《废帝霸妃》我是阿痣我是墨《龙女霸夫》娑苡《异火焚天》刑冷墨《至尊武神》火龙汐《夫君好誘人》逃爱《天才魔女惹不起》柳闻莺
  • 景绿叶(长篇小说)

    景绿叶(长篇小说)

    《景绿叶》是作家李义倾十年之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2008年度宁夏唯一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的,且被列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排名第三)。对于这部长篇小说,《文艺报》曾这样评价:“李义的《景绿叶》是一部西北乡村教育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意在通过对一个乡的教育全方位的叙述,以点带面地对当前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现状作一次直接、深入、冷静的展现。以蕴含深刻哲思的一系列教育故事和典型的教育案例为经,以基层教育人的教学经历和情感、生活为纬,结构出一幕基层教育的鲜活戏剧,从而反映近30年来农村基层教育革新、前进的步伐,书写坚守基层的教育人丰富而平凡的人生路和心灵史。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戏精大佬的马甲掉了

    戏精大佬的马甲掉了

    怎么回事?身边的人个个都是戏精?她原以为只有她一人在演戏,结果某天,她望着手中凑巧得到的资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呵呵,谁来告诉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哥哥们:怎么回事?仔细宠着的妹妹居然是戏精?身份这么多?不告诉他们,是防止他们担心?朋友们:怎么回事?原以为她最可爱,结果没想到身份这么凶残?闺蜜:怎么办?最为唯一一个知道她全部身份,而且也知道哥哥们和朋友们身份的人,我不会被杀人灭口吧?
  • 凤霸江山

    凤霸江山

    她是古往今来最可怜的皇后,出嫁当日夫君病亡,太后谋权,她被迫成为怀孕工具,却被告之生产日便是她的死期。十月辛苦却做他人嫁衣,她化身狠毒女人,血染锦衣,白骨为阶!她从权利旋窝中涅磐重生,执掌天下。
  • 我是甩锅帝崇祯

    我是甩锅帝崇祯

    废材男主穿越到有武力值的明末,发现自己才是最弱的。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王简刚穿越而来,连大明这座两百余年的帝都都丢了,又有哪个地方还属于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有几个人自认自己还是王臣?人们都希望摊上一个负责任的领导,可他们很快就失望了,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摊上了一个甩锅帝。王简说:朕是皇上,只要是朕说的话,那都是对的;只要是朕做的事,那也都是对的。要是有错的话,也是你们办事不力!
  • 阴冥记

    阴冥记

    新书《从文抄公到全大陆巨星》发布,感谢新老书友支持!“大家好,这本书如果不让你笑,你就退出去就行了,生活解压放松书,嘻嘻,谢谢支持!(书友交流Q群,158440336,欢迎大家加入)
  • 不及皇叔貌美

    不及皇叔貌美

    爱了十年的男人,为了迎娶别人,要烧死她!临死前,有人从天而降,救她出了火海。“你想做什么,我都帮你。”沈故渊道:“只要你最后姻缘得成。”“我要报仇!”池鱼咬牙:“要让那对狗男女付出血的代价!”只是,报仇归报仇,这么凶狠的女人,姻缘始终没个着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