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6800000017

第17章 感悟社会(3)

其次,即便是有着雄心壮志,要自立于世,那也就要有个开拓创新的精神,走出一条强国之路才是。可西夏王们却不具备这样的素质,他们一上来就与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一样,搞尽了内部残杀,出尽了宫廷丑闻。先是开国之君李元昊看上了俊俏的儿媳妇,仗着位居九五老子天下第一,硬是抢占为妾。后来儿子成了太子,羽翼渐丰,便谋杀父王,一刀就把李元昊的鼻子削了下来,结果了性命。西夏的几个朝代,很少有一个安宁的时期,唯一一个稍显励精图治之气的皇帝谅祚,却又因病夭折,仅坐了几年江山,23岁头上就一命呜呼了。试想这样一个腐败横行、刀光剑影、内乱不止的王朝,怎么能维持得很长久呢?

再次,从文化的层面上,西夏确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想脱离汉文化的圈子,谋求自成体系。然而,他们的改革走的却是一条繁琐的路子。比如改革文字,日本、高丽均起源于汉字体系,后来他们实行改革,那是越改越简约,越改越符合发展的需要,所以是成功的。而西夏却不是这样,他们的文字并没有摆脱汉字的框架,只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做了扭曲,生造出数千个文字来。你看那些字,最少的有16笔,多的竟达50多笔!真是可怜了西夏的那些孩子们,他们要学会那么多难认难写的方块字,需要比其他地方的孩子多费多少劲啊!这样的所谓“改革”,不是往死胡洞里走吗?

综上所述,党项人尽管是一个性格顽强、体质健壮、作战勇敢的马背上的强悍民族,但在那样腐朽恶劣的内部社会环境里,面对着势不可当的蒙古强敌,惨遭毁灭的结局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站在王陵边上,放眼望去,高原是那样的宁静安然,夕阳已经衔住贺兰山头,一抹余晖犹如舞台上的射灯,照在莽莽荒原上,把那些亘古的坟堆衬托得诡秘幽然,由一群群花岗岩组成的雕塑般的贺兰山麓,则像一道巨大的背景幕布,黯然悬挂在天际之下。我猛然想起,这里不是刚刚上演过一出激越壮观的活剧么?如今尘埃已经落定,大幕已经收起,舞台上业已复归平静。只是我的心里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那些剧中人的声音仍然在我耳边回响,他们似乎在呼喊着一句同样的台词:不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先生,买一块贺兰石印章吧,我帮你用西夏文刻上你的名字,很有意义的哟!”我一抬头,原来已经走到了西夏王陵园的大门口,一个中年人正在向我兜售着他的商品。和他的小摊位紧挨着的,是一溜数十个凌乱的货摊,有建了低矮棚屋的,有露天摆放的,无非是一些贺兰石块、羊皮制品之类的旅游商品,摊贩们都在喋喋不休地向旅游者施展着推销能事—全国一律的场面而已。

我望着那个要我消费的小摊贩,心想你刻上西夏文字,我拿给谁看?倒是这贺兰石,虽远没有寿山石青田石宝贵,但它却蕴含着沉重的历史遗痕,它就像眼前的贺兰山一样,是那么平和、宁静,宁静得令人起敬,宁静得意味深长。我于是立刻选购了一块造型刚劲、纹理别致、较少雕琢的,小心地装进了挎包。

2009年7月25日作于南昌三纬书屋

感悟会昌山

一到会昌,就想起了毛泽东那首优美绝伦的古词。

那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一个夏日,正在会(昌)寻(乌)安(远)搞农村社会调查的毛泽东,起了个黑早,带着警卫员,兴致勃勃地登上了会昌城北的一座高山。站在山腰,放眼望去,但见群山逶迤,林海茫茫,一望无际,直达东海。眼前景致,不觉勾起胸中的踌躇满志,涌出脑海的思绪万千,即时口占一首: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调寄《清平乐》,作于1934年。其时正是战乱年代,敌军紧逼,硝烟密布。我常想,伟人就是伟人,在那样的情境之下,还能作出如此雅致的辞章,没有相当的定力是断难做到的。更为宝贵的是,词中的“风景这边独好”一句,竟成了几十年来流传于世的经典名句。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人照相,总要在照片上写上一句名言,比如“风华正茂”啦,“革命友谊万古长青”啦,等等,而风景照上写得最多的,还是这句“风景这边独好”。就连前几年赵本山演小品,也在《实话实说》中,讲了世界几个“旮旯”很不宁静后,自我表扬说:“风景这边独好!”

一首词,能写出如此珍贵的名言,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深冬时节,我又一次来到了会昌。

会昌真的很美。

会昌的美在于有水。

会昌县城不大,却有三条江河环绕而过。从北面流来的是湘江—可不是湖南的那条湘江哦。传说八仙中的汉钟离在会昌的汉仙岩得道成仙,韩湘子闻知,即来会合,当他行云驾雾间,瞧见那座奇险峻峭的高山时,一下子陶醉了,竟然手舞足蹈起来,不小心弄丢了一条飘带,化为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绕着山岩奔流,倒把汉仙岩装扮得更加美丽。后来人们为纪念韩湘子,就取一“湘”字,把这条江称为湘江。当然,汉仙岩也正是为纪念汉钟离而取的山名。从南面流来的叫绵江。两条江在城西汇合,变为“贡江”,一路欢歌,直奔赣州而去。这,便是组成赣江的章、贡二江之一的源头。

会昌城有了这些水脉,灵秀之气便也自生了。小城之中,三江六岸,城市建筑沿岸布局,错落有致。街边河畔,花草铺地,树木冠天,亭台映现,桥阁蹁跹。随处都有别样的景致。我循着山道,沿着毛主席当年早起散步的路线,逶迤爬上岚山岭,举目望去,真真一派“直接东溟”的气象,只是那些郁郁葱葱的山岭间,已没有了当年词人胸中的块垒,只现平淡中的愁郁。身边自然更没有指看南粤的战士,只有在袅袅炊烟间登山锻炼的老翁。

我忽然强烈地想到要找出“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的词意来。我既相信词人是在感叹自己虽早,却有更早之人,但更相信是在感悟着当地流传的一则故事。

很早以前,会昌与相邻的瑞金的边界没有划清,两县总是因此发生一些麻烦和矛盾。不知是哪朝哪代哪年哪月,两县的县令相约,在一个早晨同时起床相对行走,两人碰面的地方就定为县界。于是会昌县令到五更时分便起床下地,开门出城。不料刚走了不到五里地,就见瑞金县令在那里等着。会昌县令大惑不解,问对方何以如此快速?瑞金县令说,其实我已走到你的城门下了,是我又退回了五里地等你来划界的啊!会昌县令顿时羞愧满面,地界便只好就地在会昌的城下划定了。

于是便有了民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在会昌、瑞金一带,这个故事一直在流传,可以说是经久不息。瑞金人当然都是满怀骄傲和自豪,感叹于古时的那个县令,为他们争得了很多土地。而会昌人呢?却是一派埋怨和丧气。有的是埋怨他们的县令太懒惰,这么关键的时候还睡懒觉,不更早一些起床;有的责怪这位县令太老实,不知道也使点儿阴谋诡计,提前起床提前出发,否则就是走到中间一点的位置,也不至于把界划到了城下。更多的是在骂瑞金的县令,说这个人心太黑,心计太狠,不讲诚信,搞不好那一晚他根本就不曾睡觉,整整走了一夜,要不不可能有那么快,走到了城下还退了回去,才等到会昌县令的到来。照这样不按牌理出牌,谁搞得过他啊?我想,“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句话,确实是句无奈的叹息哩!

那么毛泽东当时把这个典故用在他的词中,也发出这一感叹,究竟有何寓意呢?

还是让我们翻开那页历史,窥探一下当时的情境吧。

1934年,正是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最为惨烈的时期。当时的中央,“左”倾路线疯狂得很,不仅把毛泽东排除在中央和军队最高领导层之外,而且用异常错误的战略战术,把红军几乎消耗得元气尽丧,把根据地丢失得所剩无几。面对一败涂地的形势,毛泽东既急又气,大权的旁落,使得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只能以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主席的身份,深入各地搞些调查研究,做些拾遗补缺的事情。其时他的心情之沉重之复杂,是可想而知的了。面对李德、博古们的狂妄自大和临危不觉,他的所有忠告、劝说都不起作用,于是只能把他的警告他的呼吁化为诗词歌赋,击节慨叹。

不知敌情,不明大势,坐井观天,自以为是,终于造成了中央根据地的丢失,造成了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造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造成了数十万生灵的涂炭!

当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那座险峻的高山,遥望着郁郁葱葱直接东海的崇山峻岭时,这一声惊天长叹,就足以体现出王者的清醒与远见了。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其实这一声感叹,绝对是穿透历史时空、贯穿古今中外的一个哲理。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存在竞争,就有智和勇的较量。

在较量之中,强者总在运筹胜算,弱者总是怨天尤人。

你看市场竞争中,产品讲究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变”。对于不善经营者来说,这不就是“更有早行人”吗?而智者对此却有“跨越式发展”“另辟蹊径”“蓝海战略”之类的办法,一跃成为强者。就是在国际大格局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弱国只会发发声明,提提抗议,对强加给自己的东西无可奈何;可若是惹恼了强悍的弱者,他就会以死抗争,反过来逼得你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

要做强者,就不能妄自菲薄,不能夜郎自大,更不能懒于奋斗,疏于心计,否则就只能哀叹不如人了。

毛泽东的这声感叹,后来终于还给了他的竞争对手。他在重掌兵权运筹帷幄之后,创造了一连串的战争神话,以四渡赤水、万里长征、三大战役、千里渡江等无数奇迹,逼得对手终于发出了“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的哀叹!当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用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大声回应“人民万岁”的时候,我想,彼时蜗居台湾一角的蒋介石就应念叨“莫道君行早”了啊!

这便是角色的转换。英雄得手时,可以书写历史,英雄失手时,便只能由历史记录他了!

如今的会昌山,还是那么峻峭,还是那么高雅。山腰上毛泽东当年伫立吟诗之处,已建起了一些纪念性的场所,有红瓦白柱的亭子、仿毛体书写诗词的巨大影壁等等。小摊小贩们也照样在其中摆摊设点招揽生意,破坏着这里的圣洁雅韵。我站在山边上,努力排除掉耳边的聒噪,让心情回归揽云驱风的境界,果然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原来早行也罢,晚行也罢,人类的竞争终究都是无谓的。就像舞台上的戏剧,演出时固然热闹,大幕闭上后也就销声匿迹了。只有自然山水是永恒的,它们不知目睹了多少演出,也不知听闻了多少英雄好汉的笑声和哭声,可它们都不作评价,也许根本不屑于评价。看满山的翠绿,和间或露出的高耸的石峰,不正见证着自然之伟大吗?

人啊,真的是渺小得很!

2010年除夕作于上高紫檀苑

笔走滕王阁

第二十九次重修的滕王阁,的确是瑰伟绝特,气势磅礴,不仅做工精巧,且尽情展示了唐宋建筑的风采,使人竟不觉得非原址原物而漠然。每当登临高阁,凭栏远眺,但见赣江北去,帆影点点;梅岭西来,烟雨葱葱。大桥飞架,承载多少欢车快马;滩涂开发,惊现无数美景奇观。真的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当然也有美中不足,譬如那两部小电梯,就有画蛇添足之感。本来阁中陈设是自下而上按顺序供人参观的,到最上层便是仿古演出,既可让人有渐次深远进入历史之感,又能借看戏小憩片刻,以缓解登楼之累。可电梯一坐,顺序就颠倒了,除非无所事事,否则就很难调整思绪。再加上现在又把戏台改作了“金銮殿”,供人过一回“皇帝”“皇后”瘾,还要交钱买票,实在是与斯阁大相径庭,俗不可耐。

只是到了五楼,当那由八块铜板拼成的苏东坡大学士手书的《滕王阁序》映入眼帘的时候,我才豁然开朗,顿感诗文正当其地、其地方见诗文矣!导游小姐也只是到了这里,才滔滔不绝地进入“序因阁而作,阁以序而传”的境界了。

其实据史书记载,滕王阁原本是不怎么样的,当年唐王李渊封子李元婴到南昌府为滕王时,其府地之偏僻,恰似白居易笔下的九江,“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李元婴在京城长安热闹惯了,怎么受得了这般冷寂?于是便建了这么个楼阁,以便供自己呼朋唤党吃酒看戏有个像样的地方,我看也相当于现今的“红楼”,何足道哉!

了不起的还是文人,尽管秦始皇下死命令烧书埋人,也尽管古训有云秀才起事难成气候,但真正的秀才还是成了气候的。无论是孔孟老庄,还是屈子司马施罗曹吴,哪个不是饱学之士贯古越今之才?我看历史要靠英雄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不假,但还要靠文人写就,或曰再创造,否则历史就成了瞎折腾。现今文人们虽已归类于劳动人民,也非得注上一笔不可。且说几十年之后,李元婴的这个小小楼阁,却靠王勃助一臂之力而名垂千古了。试想元婴除画了一幅“百蝶百花图”尚能一看之外,是要德无德、要政绩无政绩之徒。“滕王”是老爹老哥们马上得天下送的,他算啥玩意儿?可那篇序就不得了,几千年来并无法律约束,也无公德规范,硬是传了下来经久不衰,李元婴地下有知,真应该好好谢谢这位后生哥儿。

站在这块铜板跟前,我总是自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么一篇序文乃至很多诗词歌赋能传之千古不胫而走呢?是写景绝佳,还是状物甚妙?倘或就是因为“推敲”一字捻断数根须为人敬佩?我看既是,却又不是,起码不完全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固然美妙得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是引用率相当高的词汇,可真正使人赞叹催人泪下刻骨铭心感同身受的,还有更为深刻的内涵,这就是—抗争。

文学艺术不朽的主题其实何止是爱情,准确地说应该是抗争!因为没有抗争的爱情是不值得赞颂的,起码是流传不了的。

同命运抗争,同生活抗争,同邪恶抗争,同自然抗争……人生在抗争中沉浮,社会在抗争中发展,历史在抗争中写就,江山在抗争中易手。

我以为,文学艺术既然是生活的反映,它本身便也布满了抗争的累累伤痕。

抗争需要付出代价,抗争总能炼出精华!

同类推荐
  • 坐到夕阳披挂下来

    坐到夕阳披挂下来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收录了作家50余篇散文。按内容分为4辑:一辑为“往事随风”,说过往,品清茗,忆炊烟;二辑为“书房墨迹”,走职场、读人物、品人生;三辑为“且行且歌”,看世界,访山水,悟天地;四辑为“一地清明”,叙亲情,念父母,慰心灵。作者以其敏感细腻的心灵,对天地万物及人心人情进行别具文学意味的独特描绘,以展示其个人视野里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世相百态,以及作家心中所追求和热爱的生活方式。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包括了《七十二堂写作课》、《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文心》、《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集如何读、如何写于一身,是叶圣陶、夏丏尊指导青年人如何欣赏经典文学、如何写出生动文章的书籍。
  • 摸进人性之洞

    摸进人性之洞

    《摸进人性之洞》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录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包括了九十多篇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散文佳作。其中,上卷主要是关于人性的思考和阐释,下卷则是“行万里路”的游记及感受,基本荟萃了他几年来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自我、人与文学的种种心得。其深邃的感性思绪,绵密的理性剖析,都充盈着真诚和朴实的人间烟火味。
  • 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

    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

    《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是一本特别的书,它不会给你讲道理,只是把街头巷尾的故事娓娓道来。但我保证看《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的时候,你会想起某位为情所困的朋友、开朗逗比的兄弟,或者多年前还很幼稚的自己;想起某段独行的陌生街道、惊心动魄的旅程,或者一直想忘却忘不掉的记忆;想起某个流连沉醉过的小酒馆、烟火缭绕的路边摊,或者再也未曾回去的校园。《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全书30个故事,它们讲爱情、讲友情也讲亲情,所有的事和人,可能曾经也在你的眼前,可能就在你身边。
热门推荐
  • 贝壳岛

    贝壳岛

    我们是被同一个浪头打向沙滩的人,他说。我没理他,继续用力把“沃尔沃”往柽柳林里推,直到车又行进了四五米,我才走出林子,借着月光寻找那辆车。透过杂乱狰狞的柽柳枝条,黝黑的车顶像身后的海面一样醒目,泛着鬼魅幽光。怎么没想到商务车体积大不好隐藏呢?我有点懊恼。捡拾起路边掉落的枯枝,重又走进林子里。夜色静谧,海风在枝条的缝隙间穿梭而过,像垂暮的老人,在叹息一个不甘消逝的灵魂。而隐藏不好,我就将是那个不甘消逝的灵魂,不管自己有多么不甘心。“喀喀喀”,有细微的破裂声传来,车子随即一点点下沉。我蹲下查看,林子里散落着很多贝壳,车轮正压碎贝壳深陷在松软的滩涂里。
  • 系统请我当老板

    系统请我当老板

    新书《我有一个兜率宫》已发布,请各位看官移步!
  • 别怼我,顾先生!

    别怼我,顾先生!

    新书指路《始乱终弃了陆先生后》她是自深渊归来的人类学法医一场意外,成了霸总的草包迷妹。乔姜表示:???这狗男人高傲,孤僻,反应慢,哪里值得人喜欢了?伪小迷妹开始嫌弃,怼人模式,我就是喜欢家里养的狗,也不会喜欢你这种穷的只剩下钱的弱鸡!某一天:乔姜被高冷霸总扣在了门边,“女人,听说你立过不少flag?”……立flag一时爽,一直立flag一直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复方穿心莲

    复方穿心莲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海贼之死神降临

    海贼之死神降临

    肖然因不知明的原因穿越到海贼世界,还被死神世界里的崩玉认主,初始获得蓝染传承,因此改名蓝染惣右介。师从耕四郎,学习剑道,救古伊娜。后加入海军,于大海之上斩杀海贼,终于积攒足够的灵魂能量,唤醒虚夜宫十刃众,扫平世界政府和天龙人,建立新的秩序。Ps:本人比较喜欢死神,第一次写,只是大胆的幻想,可能比较毒哈。
  • 陌上花开,妾可归否

    陌上花开,妾可归否

    王妃苏未央被妾室陷害偷人,王爷萧千墨大怒,落了腹中胎儿,打死竹马李容景,而她与萧千墨的大婚,也都是萧千墨一手策划,让自己不得已嫁给了他。苏未央怒而变成勾人魂魄的妖精,将萧千墨玩弄于股掌之间,设计让妾室被打入冷苑,参与了萧千墨挚友的死,更是令萧千墨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这一场怨,终消逝在萧千墨为爱甘愿赴死之中。
  • 几乎爱人

    几乎爱人

    成年人的爱情,是Tom Ford口红的致命吸引,是双人舞的信赖和专注,是Harry Winston的庄重承诺,然而更多的,是略丧的“人生如梦,际遇无常”。在这本书里,他和她于陌生的异国相遇,是知己,是神交,是一生所爱,但他们没有在一起;他和她于宿命的窄巷相遇,纠缠半生,浩荡起伏,但他们没有在一起;他和她于污浊的职场相遇,一见钟情,灵肉合一,但他们没有在一起……这些他们,几乎成了爱人。几乎,就是没有。没有也没关系,因为——有些人不属于自己,但遇见了也很好。
  • 圣帝绝恋彼岸花开

    圣帝绝恋彼岸花开

    [凤求凰系列]万年的恋情,一朝粉碎,当佳人回首之时,那人是否还在原地等待,远古众神皆双双陨落,他们又该何去何从。纵使轮回百世,我依旧爱你。彼岸花开,痴等万年,爱上你,是我生生世世的宿命。(男强女强,虐心,1v1)
  • 静心·与心灵对话

    静心·与心灵对话

    静心的修习在于独抒灵性的思考,这并不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不是说树立一种好的模式,然后跟着去做就行了。正如东施效颦的可笑在于东施只知道西施捂着自己的胸口楚楚可怜,样子很美,却不知道这种美是因人而异,不可复制的,同样的动作发生在她身上就显得很丑。盲目去模仿别人,会失去自己应有的特色,所有对于他人的成功和经验,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