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0000000016

第16章 左手影响力右手吸引力,瞬间征服人心——18岁后要懂点社交心理学(1)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两个人初次见面时,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也许很多人会说:“我不以第一印象来判断别人。”实际上,第一印象或多或少都会对人物的整体评价产生影响。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人员先是找到一个班级,对全班的学生读以下两个人的简单介绍:

A君,28岁,男性,供职于A商业公司。同事们都对他的勤奋、认真表示赞许。他的缺点是不够耐心,不过深得部下的信任。

B君,28岁,男性,供职于B商业公司。他的缺点是不够耐心。同事们都对他的勤奋、认真表示赞许,而且深得部下的信任。

第二天,实验人员再到这个班级,询问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的印象。提到A君时,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勤奋、认真;提到B君时,对他不够耐心的缺点印象更加深刻。

两个人的简介内容基本是一样的,读者也许感觉不到太大的差别。两个人都有不够耐心的缺点,只是“不够耐心”在介绍文中出现的位置不同罢了。放在前面,就更容易让人记住。换句话说,开头出现的内容,将左右一个人的整体评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去相亲,第一次拜访某个客户,或者去面试前,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劝告:“打扮得漂亮一点,第一次见面要给人留个好印象。”

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吗?

在人的心里,初次见面时会形成对一个人的印象。

印象是通过下面四种信息形成的:

身体的特征:长相、体型等;

外观的特征:服装、发型等;

说话的特征:说话方式、声音、语速等;

行为的特征:表情、动作、姿势、态度……

还有,以前听到的关于这个人的信息也会左右自己对他的印象。例如,听到过别人对于甲、乙两人的品论。

甲:好嫉妒、顽固、好批评人、冲动、勤奋、聪明。

乙:聪明、勤奋、冲动、顽固、好批评人、好嫉妒。

你会对谁抱有好感呢?

根据所罗门·阿希(SolomonAsch)的实验,大多数人对乙抱有好感。即使传言的内容相同,但最初听到的信息(甲“好嫉妒”,乙“聪明”)会影响整体印象的方向,还会改变后续信息的意义。像这样,最初的信息对印象的形成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叫作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会影响后来的人际关系。第一印象好对人际关系是十分有利的。如果一个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随和温暖的,那么你自然会无拘无束地接近那个人。这样对方对你的印象也会很好,会和你融洽地谈话。这时,你就会想“果然,这个人很随和”,从而印证对方留给你的第一印象。如果对方给你的印象傲慢,邋遢,总之,让你的心里很不爽,你也会在心里给对方打上一个叉。

马明赶到海通公司参加最后一轮应聘,主考官正是公司的谢总。临到考试快要结束,马明才满头大汗地赶到了考场。谢总瞟了一眼坐在自己面前的马明,只见他大滴的汗珠子从额头上冒出来,满脸通红;上身一件红格子衬衣,加上满头乱糟糟的头发,给人一种疲疲塌塌的感觉。谢总仔细地打量了他一阵,疑惑地问道:“你是研究生毕业?”似乎对他的学历表示怀疑,马明很尴尬地点点头回答:“是的。”

接着,心存疑虑的谢总向他提出了几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马明渐渐静下心来,回答得头头是道。最终,谢总经过再三考虑,总算决定录用

马明。

§§§第二天,当马明来上班时,谢总把他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本来,在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我就不打算录用你,你知道为什么吗?”马明摇摇头。谢总接着说:“当时你的那副样子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满头冒汗,头发散乱,衣着不整,特别是你那件红格子衬衫,更是显得不伦不类的,不像个研究生,倒像个自由散漫的社会小青年。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太坏。要不是你后来在回答问题时很出色,你一定会被淘汰。”

马明心里暗自庆幸,不过也给自己提了个醒:以后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千万要注意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啊!

马明给面试官的第一印象使他差点丢掉了工作。不过,他还比较幸运,自己的才华没有被埋没。遗憾的是,许多人可能就不那么走运了。《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大才子庞统,准备效力东吴,于是找到一个机会面见孙权。孙权是一个爱才惜才的人,但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不快,又见他谈话态度傲慢,目中无人,于是将他拒于门外。

庞统因为给孙权的印象不好,遂使他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后来投奔刘备,刚开始也因为样貌受到冷遇,后来才能逐渐被刘备知晓,才被委以重用。可见对第一印象的重视,自古皆然。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天生的容貌我们或许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整饰自己的形象,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搭好台阶。

要切记,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的印象。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家提醒你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主要是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

为了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仪表,衣服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另一方面,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交谈技巧,掌握适当的社交礼仪。

情商:什么样的人善于交际

1960年著名的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做了一个长期实验——软糖实验。让老师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召集了一群四岁的小孩,然后在每个人面前放了一块软糖,并对他们说:“小朋友们,老师要出去一会儿。你们面前的软糖不要吃,如果谁吃了它,下次就不给了。如果你控制住自己不吃这块软糖,老师回来会再奖励你一块软糖。”

老师假装走了,其实在外面窥视。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软糖,有的小孩过一段时间手伸出去了,缩回来,又伸出去,又缩回来。再过一会儿,有的小朋友抵挡不住诱惑,开始吃了。有的小朋友坚持下来了:在这段难熬的时间,有的小朋友数自己的手指头,尽量不去看软糖;有的把脑袋放在手臂上,努力使自己睡觉;有的数数。

老师回来了,就给坚持住没有吃软糖的小朋友,再奖励一块,吃了软糖的则没有给。后来这些小孩上小学、上初中,人们就发现,能控制住自己不去吃软糖的小孩,上了初中以后,大多数表现比较好,成绩也比较好,合作精神也比较好,有毅力;而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现不好,成绩一般,与人交往也有问题。

这个实验告诉人们,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上,不单单是智力起着决定作用,还有其他的因素,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情商,俗称EQ。自我控制力,就是情商的一个方面。

我们经常看到头脑聪明却不善交际的人。为什么善于解决问题、头脑聪明的人,也就是IQ(IntelligenceQuotient智力商数)高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头脑就不灵活了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科尔曼的EQ(EmotionalQuotient情商)学说。

EQ又称情绪智商,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考试紧张粗心把题答错了,反映不出学习的成果,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事。人际关系的问题也是如此。和人交往会不安、紧张、担心,因意见相左而生气、焦躁,被对方的言语刺伤而不高兴……当被这样负面的感情袭击时,我们会不能冷静地思考,会说不出话来。而妥善处理调节这些负面感情的能力就是EQ。

有人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三国时候有一个人物,他叫周瑜,周瑜长得很帅,智商高,会领兵打仗,赤壁之战让他一战成名。而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死得很不光彩,竟然被诸葛亮气死了。他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嫉贤妒能。结果,他不但没有取得更大的胜利,反而死得很窝囊。用现在的观点分析,周瑜的情商不够高,最终制约了他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EQ高的人对自己的感情波动很敏感,也很善于察觉他人的感情;而EQ低的人对自己的感情波动很迟钝,一旦头脑被负面的感情所占领,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苏菲做完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去看一场电影,好好放松一下。开车出停车场的时候,她发现有一个同事的车斜停在两个停车位的中间。

“真自私!”苏菲想。

尽管还有空的停车位,但是苏菲还是感到很愤怒。“需要给这个人上堂课。”她想。苏菲一边抱怨,一边走到停车接待处。没想到,接待员竟然不在。“接待员肯定提前回家了”,这让她更生气,她从服务台上拿起一张大白纸,写了一张条儿,粗鲁地骂了刚才那个没好好停车的司机有多自私;然后,她又写了一张,强烈谴责接待员的失职,竟然没到点儿就离开岗位。苏菲把第一张条儿贴在刚才那辆汽车的挡风玻璃上。

苏菲对刚才发生的事情如此愤怒,以致在电影院都无法集中精力看整场电影。真是个扫兴的夜晚。

到了第二天,苏菲去上班,发现同事间的气氛阴沉沉的。原来昨天晚上苏菲下班后,有个同事停车的时候撞到了停车场的墙,心脏受到冲击,现在正病危在医院;而昨天接待员看到苏菲同事出事,就帮着送医院去了。苏菲心里很懊悔:觉得自己真是缺乏考虑,还没有弄清楚状况就乱发脾气,车之所以横停着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苏菲简直有点不能原谅自己。

苏菲之所以懊悔,是因为她一旦被负面的情绪所控制,就不能够冷静地思考问题。看到车占了两个车位,仅仅将其归结为同事的自私,接待员的不负责任,而没有考虑到事情可能有其他的原因,这是她情商不够发达的表现之一。

为了提高EQ,首先要对自己的感情敏感。比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时不要马上发作,应该一边平复自己的怒气一边考虑最好的处置方法。对自己说:“怎么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感情呢?”“先听一听对方的观点再反驳也不迟。”为自己赢得观察彼此的余地。当EQ提高时,不仅可以控制情绪,还可以调整自己的感情,采取适当的行为。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现代社会,能有这种能力十分可贵。

心理学家提醒你

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现代社会,不仅要求人们头脑聪明,还要求人们要有察觉对方和自己的情绪并妥善应对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求人们有高情商。所以,我们也要用点心,把自己变得像“情商高手”一样,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宽松环境,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交际圈,创造一个能更好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自我展示:为了与人拉近距离

上了大学之后,周平手机里存储的电话号码翻了倍地增长。刚开始是学长和同班同学的手机号,随着对大学生活越来越熟悉,周平加入了一个学生社团。事情多,认识的人也多,他开始频繁地认识其他班的同学,甚至其他一些学校的同学。

每认识一个人,周平都要记下对方的手机号,逢年过节发些打招呼的短信。当然,像给别人发短信一样,周平自己也时常收到各种名目的短信,有许多根本就不知道是谁发来的,看不看都无所谓。

花了大量的力气做这些,周平有自己的说法。“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现在,人脉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就在前不久,一位已是某企业总经理的学长还告诫我们,人脉决定成败,早注意早受益。所以,刚上大学我就开始经营人脉了,校友可是以后重要的社会资源。”周

平说。

忙碌了一个学期,周平逐渐发现,自己和同学的情谊还是平平常常,没什么热乎劲儿。不要说交心了,即使是坐下来轻轻松松聊天的机会都不多。

“那天,我打开手机的电话簿,想找个朋友说说知心话,一连串的号码,翻来覆去地找,最后还是给一个高中同学打了电话。事后我突然有个疑问:在大学与同学的交往是不是很失败呢?”周平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

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上,我们也许会像故事中的周平一样,即使拥有很多朋友,但当我们有了烦恼,想找个人诉说的时候,却发现找个知心的朋友是如此得难。

从萍水相逢到变得亲密,直至建立友情,这其中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呢?一般情况下,与初次见面的人建立亲密关系要经历以下阶段:

首先,会面的阶段。外在的要素和最初的印象是十分有影响力的;过了这一阶段,了解了对方的价值观,就进入了被称为价值台阶的阶段。这时的人一般会喜欢同自己的价值观相似的人,等变得更亲密时,就会产生分工,我挑选一起去的商店,你来计算钱。

那么,在这样的阶段中,为了和对方变得亲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实际上,向对方坦言自己的私生活或倾诉烦恼等行为可以迅速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这样的行为被阿尔特曼称为自我展示。

同类推荐
  • 开心心理学600问

    开心心理学600问

    本书摒弃了以往心理学书籍中那些长篇大论,而是将心理学知识精妙地融汇在一道道题目中,通过答题的形式让你在开心问答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心理学知识。读完本书,你就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心理学知识,就可以了解人们每个行为的背后,究竟表达了什么意义。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我们总是在用各种方式守护幸福,但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纠纷、其他人的期许、有限的资源……这一切都让这个期望显得遥不可及。然而,怎样变得轻松愉快?如何才能成熟起来?怎么才能远离孤独和忧虑?本书精选卡耐基文集处世要点,运用经过半个多世纪检验的幸福生活保持法,保持好自己的幸福。
  • 墨菲法则

    墨菲法则

    本书从立身处世的角度出发,对墨菲法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包括原理、意义及解决的办法,作者将跟随它所揭示的道理进入到事实真相的内部,并反过来为读者服务,争取降低坏消息到来的概率。
  • 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从一个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讨论社会心理学的基本道理,打造最有趣的社会心理学趣味读本,通过对社会心理学问题的趣味解读,带你走进妙趣横生、别出心裁的社会心理学世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体会到社会心理学的趣味以及魅力,如果再能够将其运用到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便可以从小事情中看出大道理,令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自己眼前展开。一本书,引领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之门。
  •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一本专门描述儿童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及其真实需求的儿童心理学普及类读物。全书用国内外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解释儿童身上所体现的特征及及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旨在给予家长父母在孩子教育和沟通方面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其问题解决都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全书用作者接触到的典型案例穿插文中,内容具体,语言通俗,寓理论于实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热门推荐
  • 末日战神路

    末日战神路

    屌丝青年偶得天书,凭借此书在灾变后带领着众兄弟一路打怪升级,并意外的揭开灾变的真正原因。
  • 钦差大人驾到

    钦差大人驾到

    鲜肉钦差在线断案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没仇没怨快来围观看本钦差英俊潇洒玉树临风
  • 神族物语

    神族物语

    兽王历1004年,神界。一区派出了第四十二期学员去往现世,他们主要负责去寻找已经“成熟”的神族后裔并取走其神力。但是除了那些学员之外,还有一些不速之客也随之来到了现世……
  • 刀锋

    刀锋

    《刀锋》出版于1944年,是毛姆1940年来美国后的第一部小说。主人公拉里是一次大战的产物,他反映的时代——两次大战之间的时代——则是欧洲中心主义的黄昏时代。拉里在巴黎博览群书,学会了几种语言,但是,巴黎和法国只成为他的中途岛;他最后带家去的,既不是恩夏姆神甫要把他当迷途羔羊圈回去的天主教,也不是他想从波兰矿工考斯第口中探听的神秘主义,而是印度的吠陀经哲学等。
  • 法治中国(两会必读)

    法治中国(两会必读)

    改革之年谈论法治改革的重磅之作,多角度谈论中国法治问题。 本书是著名法学家季卫东最新文章结集,谈论中国法治问题与司法改革,并就司法改革如何破局给出了权威的意见。作为中国法治秩序构建的理性思考与实验,本书值得所有关心法治中国命运的人们关注。
  • 你是我刻在心上的名字

    你是我刻在心上的名字

    从相识到相知,十年风雨,青春岁月,都有彼此的陪伴,无形之中,两人却有着捉摸不透的隔阂,少年少女的心事又有谁知晓?又有谁猜得透?唯一不变的,是对一个人日日夜夜里恋恋不忘的坚持……
  • 绝活

    绝活

    二十年前,黄老锛在南宫城里丢过一次人,现过一回眼,蒙受了奇耻大辱。然后就少言寡语闷闷不乐,整日只反复说三个字:练功吧。再然后,黄家铺就不见了他的人影。找他拾掇风箱,说上山了。二十年前那个冬里,老锛误闯河北南宫县城。在南街刚撂下挑子。吆喝了一声:拾掇——风仙啵!街坊们就围上来看稀罕:这小子吃豹子胆了?(地方口语中“箱”与“仙;同音)一家店铺里还泼出几桶泔水,有猪就到老锛脚边来舔。小伙计拿棍子来撵猪,猪就嗷嗷地叫喊。铺子里女人就骂开了:喊!喊你娘那×!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还不快滚!猪跑了,铺子里还骂。
  • 重生之翻身大作战

    重生之翻身大作战

    前世,林夕处处小心,如履薄冰。亲娘不爱、亲弟不理、高考前6天,为救绿茶婊把自己搭进去,后被注射神秘药物,残忍杀害,满天恨意无处散发。再睁眼,重生汪家,这一世,汪娇决定追着自己的心走,随心所欲、潇洒肆意!从此,虐渣男,斗渣女,破案子,抓坏蛋,风生水起,重写一段荡漾人生。男主前期高冷,后期腹黑,简称闷骚!女主前期高冷,后期高冷,还是高冷!
  • 澳大利亚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澳大利亚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莱恩和他的伙伴们来到了美丽的澳大利亚,他们先是来到了库克船长的小屋,后又碰到了神秘的无面人,澳大利亚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他们心中充满了疑问。登上了企鹅岛却又遭遇了黑暗兵团,经历了鲸豚自杀案,又演绎了一曲沙漠悲歌……
  • 天神攻略

    天神攻略

    沈延,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便利店员,在某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平凡的他,遇上一位绝对不平凡的女神,命运的车轮开始转动……这是一篇辉煌的史诗!这是一首激情的颂歌!天神与恶魔!神圣与邪恶!正法与非法!信任与背叛!热血将如沸油般燃烧,祭火洁净大地一切罪恶,万物生灵的挣扎,生命与死亡的徘徊,荣誉与鲜花的奉献……沈延:呸!谁在拿水泼我!迦梨:小样儿,打个游戏还能说梦话!又皮痒啦?沈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