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0900000001

第1章 比尔巴的故事(1)

(印度)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本书选入的作品,译自吉尔加·辛尔格尔·阿格尔瓦尔主编的《阿克巴—比尔巴笑话》(德里,农村书库1967年出版)。

植物的种子在哪里

阿克巴国王特别信任比尔巴,他要做什么事都要经过比尔巴点头。国王的老臣们对这件事很不满,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看不起自己。一个节日,国王一到宫内,大臣们都默不作声。比尔巴那时不在场。国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国王问了一句话想引起大家的话头,但他没有成功。国王问大家为什么沉默不语。

这时,一位老臣谦恭地答道:“陛下,有一件事使我们大家很难过。倘若你恩准,我就向陛下禀明。”国王高兴地点头允诺。

老臣说:“多年来我们在你殿前为臣,竭诚为你效劳,但是我们看到,陛下对我们丝毫也不在意,却对刚刚来到宫廷的黄口小儿言听计从。难道这不是对我们的漠视吗?”国王说:“今天是个很好的机会,正好比尔巴也不在。我有一桩事情想来请教你们,你们当中的哪一位能给以答复吗?如果有,就请讲一讲,植物的种子在哪里?”所有大臣一直在思考,可是谁也做不出恰当的答复。

这时,国王说:“请看,这是一次检验,当事实证明一个人比你们都聪明的时候,那我们为什么不听从人家的意见?你们中间有谁若有这种才能,有事情都问他我会有什么意见?好吧,在你们大家面前,我向比尔巴同样提这个问题,你们看他怎么回答。”国王说完,命仆人去把比尔巴找来。

比尔巴赶紧来到金殿,见过国王和众臣后,国王向他提出了那个问题。比尔巴让仆人把水拿来后,他拿在手里把它洒在地上,并说:“好,植物的种子就在这里。”大臣们极为惊讶。此中的秘密只有个别人明白,大多数人还不理解,他们只是彼此面面相觑。国王已经清楚,他叫了一声比尔巴,“请你把其中的奥秘解释清楚。”比尔巴说:“陛下,所有植物的种子就在这个土地里,它仅仅需要水,一洒水它们就长出来,因此,洒了水的地方,就可以认为那里有植物的种子。”

大臣们听后都称赞起比尔巴的智慧来,从此这个问题再没提起过。国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很满意,他向比尔巴赠送了钱财和布匹,作为对比尔巴的奖励。

叫 他 来

有一天正要过节,国王一清早起来,洗漱完毕后就把仆人叫来,并对他说:“叫他来。”仆人不理解这话的意思,但是也不敢问国王让他去叫谁。他想啊想,想了多少遍也不知道国王到底要叫谁来。

仆人忐忑不安地去找比尔巴,完全相信他的智慧一定会想出办法。见到比尔巴,仆人向他讲了全部情况。

比尔巴明白了,洗完手脸之后,国王大概记起了该刮胡子,所以他让仆人去叫理发师。比尔巴默默想过之后,对仆人说:“你去叫理发师来。”当理发师来到国王面前时,国王问仆人:“谁跟你说去把他叫来的?”

仆人谦恭地说:“当陛下仅仅对我说‘叫他来’时,我怎么也想不出该去叫谁来,但我又不敢问你。于是我去找宰相老爷,向他讲了全部经过,他让我去把理发师叫来。”

听完这些,国王对比尔巴的智慧暗暗称赞。

森林里的树和公园里的树不一样

节日的一天,国王和比尔巴像往常一样,为了呼吸新鲜空气,清早起来就到离城不远的森林里去了。

路上看到什么了?原来是住在森林里的一个妇女,她靠卖柴为生。她背着个小筐子,里面放着乱七八糟的木棒子。

突然她在半路上生下了孩子,刚刚生下孩子的产妇把新生婴儿放到她的筐子里,就往家里走去。

国王看到非常吃惊,他对比尔巴说:“女人吗都是一样的,可是王后生孩子的时候,怎么要做那么多准备?”国王注意到这些,到家后就一句话也不跟王后说。王后见国王无缘无故地生气就很害怕,当她想不出什么办法能使国王高兴时,就去找比尔巴。·3·比尔巴把在森林里看到的一切对她说了,但王后仍无法使国王开心。王后又去找比尔巴。比尔巴说:“公园里的树统统停止浇水,这样会使所有的树枯萎,有的甚至会变成干柴。国王知道这事后,必定会生气,还会问不浇水的原因。

好了,你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对国王说:给我们欢乐的陛下,森林里的树没有水也会枝叶繁茂,可这也是树呀,为什么它们就得时时浇水呢?”王后很高兴比尔巴给她出的主意。第二天就让人停止给公园里的树浇水,树自然很快枯萎。

国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就问原因,这时王后款款道来:“陛下,是我叫园丁不给树浇水的,他们没有错。我想,森林里的树不浇水也根深叶茂,可这也是树呀,为什么它们就不能那样旺盛地生长呢?”国王明白了这话的含意,从此与王后又有说有笑了。后来,在国王的追问下,王后告诉他,这一招是他的称职的宰相比尔巴告诉她的。

国王听后暗暗高兴,他敬佩比尔巴的聪明。

两个问题一个答案

有一天,国王对比尔巴说:“某一位国王问他的大臣两个问题,那位聪明的大臣就做出了一个答案。

你能告诉我那位大臣是怎么回答的吗?问题是这样的:第一个,婆罗门(婆罗门:印度古代的僧侣贵族,居印度四种姓之首,他们不喝别人水罐里的水,不吃别人的食物。)为什么口渴?第二个,驴子为何拉长脸?”听完问题,比尔巴就说:“陛下,没有水罐。”国王让他解释清楚。

比尔巴说道:“婆罗门之所以渴,是因为他身旁没有水罐,即使有水也喝不成,别人的水罐他又不会喝,驴子拉长脸也因为没有水罐,假如有水罐,它也就不会困倦难过了。”

比尔巴果然对两个问题做出了一种回答。国王听后非常满意。

一身兼四职的人

有一次国王对比尔巴说:“你给我找一个这样的人来,他是老师,是厨师,能够背水,也能像驴子一样干活。”比尔巴离别国王,去寻找一位身兼四职的人。路上,他想起了一件愉快的事,因此眉开眼笑。

他记起了一个靠自己辛勤劳动维持生计的穷婆罗门。比尔巴去到他那里,让他跟自己走。那个婆罗门见当朝宰相来到自己的小茅屋,又高兴、又吃惊。婆罗门的脸上明白地表示出了这些,当然这些也瞒不过比尔巴。

比尔巴安慰婆罗门说:“你不用担什么心。”婆罗门说:“你是穷人们唯一的帮手,相反这里其他的大臣把我们像白面一样磨,这事是谁也掩盖不住的。我随时准备跟你走,你的命令我是应该执行的。”比尔巴和婆罗门一起向王宫走去。来到朝上,比尔巴让婆罗门站到国王面前,说:“陛下,这位婆罗门可以做到你说的身兼四职。”

国王说:“你讲给我听。”比尔巴答道:“陛下,婆罗门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祖师,因此他是老师,婆罗门亲手做的饭,不管什么种姓的人都能吃,所以他是厨师,婆罗门亲手打的水,谁都能喝,因此他又能背水,这人的职业是运送货物,所以他又能像驴子一样工作。你留下这位婆罗门做仆人吧。一旦需要,你可以拜在他脚下请他当老师,饥饿时,他可以做饼给你吃,渴了他可以给你水喝。”

国王听了比尔巴的回答很高兴,同时给那个婆罗门安排了适合他的工作。于是,那个婆罗门开始过起自己有滋有味的生活。

后来又怎样了

阿克巴国王最喜欢听故事,所以他选了一些大臣按顺序给他讲故事。轮·5·到谁的时候,到晚上为了使国王开心就要讲自己新编的故事。这一天,轮到了比尔巴,故事准时开始,国王兴奋得呼喊起来。这样比尔巴感到讲故事很难,而且国王还希望故事越长越好。每当比尔巴讲完一句话,国王仅用“后来呢”让他喘口气。

短小的故事不能使国王满意,他总爱听长故事。比尔巴讲着讲着天已经很晚了,但国王还不罢休。比尔巴生气了,心里想:讲那么多话我有多辛苦,国王却只有两三个字让我喘口气,现在得想出一个办法,激起他的火来。比尔巴开始讲述又一个故事:“一个富有的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粮食,修建了一个粮仓。

里面装满了粮食,把仓口也遮盖上,很好地密封起来,甚至连一点儿风都不透。但是事与愿违,谁知粮仓还是出现了一个小洞,一只小鸟就是从这里钻进仓房,用它的扁嘴衔着一粒粮食,‘扑棱’一声飞走了。第二只鸟又进去,又叼起谷粒,‘扑棱’一声飞走了。而后,第三只鸟又来了,又飞进仓去,衔起一粒粮,‘扑棱’一声又飞走了。又飞来一只鸟,钻到里面,叼起一粒谷,‘扑棱’一声又飞走了。

又飞来一只鸟,钻进里面叼了一粒粮,‘扑棱’一声又飞走了。又飞来一只鸟,钻进去叼了一粒谷,“扑棱”一声又飞走了。”就这样不断地说着说着,比尔巴一下说了上百遍,而国王“后来呢”“后来呢”说着说着说累了。这时他生气地对比尔巴说:“这我听到了,后来又怎么样了?你说呀!”比尔巴答道:“国王陛下!为得到谷粒,鸟儿在那里都聚成了堆,甚至有几十万只鸟聚在那儿,按顺序去衔那一颗颗谷粒呢!现在不过刚刚来了一百多只,当这些鸟儿都填饱了肚子,故事才能往下说。

这些粮食要让鸟吃完,恐怕还得一年的时间。”国王说:“这个故事我已经听够了,你就此停止吧。”比尔巴终于得到了休息的机会,心中暗自高兴地往家里走去。

最心爱的东西

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国王对自己亲爱的王后生了气,下令让王后滚出王宫去。王后不敢违抗圣旨,她想方设法去讨国王的喜欢,但一切努力都归于失败。

她只好不声不响地准备执行国王的命令。她叫仆人收拾必要的东西,然后走到国王面前请他宽恕。

国王没有改变自己的命令,他对王后说:“赶快把你最心爱的东西带走,尽快腾空内宫!”王后无可奈何,准备到娘家去了。突然间她想到了比尔巴,她立即派人去把比尔巴找来。

王后向比尔巴讲述了这里发生的一切,请求取悦国王的良策。比尔巴为王后的善待所感动,为她出了一个好主意,然后离去。王后把行李包裹放到车上,还为自己准备了轿子。

离开王宫之前,她又来到国王身边,满眼含泪说道:“陛下!当我就要与你永远分别的时候,我只有一个请求希望你答应:你的奴婢在离开你之前想亲手斟一杯酒请你喝,我这一走,再也不会有为你斟酒的机会了。”

由于王后的真诚,国王心软了,接受了她的请求。王后倒满了一杯酒,请国王喝下去。酒醉使国王失去知觉,王后得到了机会。她按照比尔巴所说,把国王安排在一乘轿上睡下,她自己坐到另一乘轿上,一起向娘家走去。到了娘家,王后把国王安置在舒适的床上睡觉,自己就坐在他身边。

走了一夜,加上看护国王,王后一直没睡,这时候打起盹来了。天亮,国王醒过来一看,自己怎么同王后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呢?当王后也醒过来时,国王问王后:“我这是在哪里?”王后说:“陛下,你这是在自己的岳丈家里!”国王问:“我怎么会到这里来的?”王后赶忙施礼说道:“陛下,你不是命令我带着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离开王宫吗?我向你发誓:世界上除了你,再没有什么是我最心爱的了。所以我把你带来了。”

王后的话语一下子就平息了国王的怒气,他原谅了王后的过错。这时天已大亮。国王做完每日必做的事,然后会见了丈人,就同王后返回德里了。

回到京城,国王和王后的感情和好如初。有一天,国王谈起去岳丈家的事,他问王后:“你对我说实话,你骗我去你家的点子是谁想出来的?”王后把事情一五一十对国王讲了,最后说:“这是你那聪明的大臣比尔巴的主意,多亏他才使你对我重新理解。”国王很高兴,他知道除了聪明的比尔巴,不可能是别人。

国王的命令

有一天,比尔巴一上朝,国王就命令他去找四种生物来,并且说:“这四种生物要具有四种特点:一、这里有,但是那里没有,二、那里有,而这里没有,三、这里那里,哪里都没有,四、这里那里,哪里都有。”比尔巴答应下来,为找寻这四种生物退朝去了。

比尔巴走了一段路,碰到一个乞丐,给他点钱让他跟自己走,又走了不远,遇到一个和尚,比尔巴也让他跟自己走,此后,又找到了城里有声望的慈善家、虔信宗教的商人和一个妓女,比尔巴带着这四位随自己上朝去了。比尔巴在德里几乎是妇孺皆知的。谁也不打听、不议论,像是他下的命令大家都接受一样。比尔巴带着四个人来到金殿。一看到比尔巴,国王就问:“比尔巴,找到了吗?”比尔巴点点头,说:“陛下!请看。”说着,他依次把四个人———先是妓女,再是和尚,然后是乞丐,最后是商人———指给国王,并说:“按照你的命令,这四个人就站在这儿。”

同类推荐
  • 开到荼蘼花事了:陆小曼作品精选集

    开到荼蘼花事了:陆小曼作品精选集

    陆小曼跨越时代性的超脱、纯粹与执着,第一次向世人袒露。更多维度、更全面地展现陆小曼,内容上不仅囊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还精选她的画作。除此之外,也会收录她的日记稿本
  • 古代游赏诗词三百首

    古代游赏诗词三百首

    游赏诗词是指因游玩观赏而记的一类诗词,其主要内容就是记叙作家游览情景及其感受。这类文学作品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而又常常有所寄托,既描写和再现自然美,又反映一定的社会内容。游赏诗词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园林亭馆的游赏,旅途风物的见闻,名山大川的描绘,异国风光的记叙,举凡旅游途中登临凭吊、游历观赏所写的诗歌、词都包括在内。本书的编选,以三曹的游赏诗为起点,延续到清代乃至晚清的游赏诗词。
  • 河边升起炊烟

    河边升起炊烟

    本书以作者的故乡枫林村为书写对象,以大视角、长卷的方式来表现江西上饶北部一个两千余人口的村庄故事。作者从环境、情感、生老病死等各个角度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绘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乡村图景。
  • 启迪学生的经典随笔

    启迪学生的经典随笔

    精心编选了优美华丽的经典散文近百余篇,让学生在阅读经典名篇、佳作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赏读及写作能力。品读一篇优美的文章,犹如和一颗至纯至尚至美的心灵对话。精选的经典美文,字字珠玑,闲暇时读一篇,便提高你的阅读能力,丰富你的审美情趣,同时亦可提升你的人文内涵和培养你的综合能力。相信在美文的浸润中,能培养出你优雅的气质,练就你坦荡的胸怀,丰富你的深厚文化底蕴。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热门推荐
  • 赋敬

    赋敬

    希望每一本作品都不辜负你们的期望,支持正版,就在阅文!
  • 只唱给你听

    只唱给你听

    通过一群大学生追逐梦想的坎坷经历,了解“草根”一步步到“明星”、“偶像”的成长史和辛酸史,让读者对追星有更加理性、客观的认知,从而让大众对追星不再抱有过多偏见,传扬年青人励志拼搏、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 青春有约(读者精品)

    青春有约(读者精品)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
  • 原型在穿越

    原型在穿越

    由于主角因为一场意外变故,而不幸离世,但他的灵魂却没有泯灭,而是被带到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他将何去何从?
  • 帝王情君兮何去吾当亦随

    帝王情君兮何去吾当亦随

    她,阡陌古国翎溪之帝,一袭玄衣冰冷慵懒,漫不经心,唯独一人能闯入她的心扉,牵动她的情绪。他,东芊炎境静阑君主,一袭白衣温润如玉,翩翩公子,三千青丝绾君心,心上却独放她一人。他与她乃是青梅竹马,不料三年前一别,天各一方,三年后,再次相聚,四国乱世,不知何去何从?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蛮荒化龙决

    蛮荒化龙决

    迢迢星河,蛮星璀璨,茫茫穹苍,天地争雄!天地不知由来,命运没有定数,人生虚浮无春秋,道路险阻不知途,吾将以双手开创前路,以掌纹烙印宿命,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称雄天地!雄者,当以天铺路,踏上命运的征途,执掌天道,号令之下,万界臣服!雄者的前路,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是百丈狂沙烽烟尽,是独自负重,默然前行。纵然终点没有归路,纵然终点亦是末途,吾往矣!
  •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百花大帝

    百花大帝

    天元历1214年,天元王朝在经历了数百年的繁荣后,终于是盛极必衰走向了衰亡,其时天下大乱群雄崛起,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且看谢长安是如何从一个山野小子一步步的走向武学巅峰并一统天下,建立百花王朝,成为后世敬仰的百花大帝!
  • 剑生录

    剑生录

    当一口残剑自天外坠落,世间便再无剑道可言!三尺长剑半寸锋,血染青锋自独行!且看这一人一剑踏入那纷乱纠葛的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