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5100000006

第6章 服药之风(2)

这个故事说明,服了药必须喝温酒对于魏晋名士来说,几乎是个常识。王大虽然在家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了,到了别人家仍然没有拿起冷酒就喝,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你要是喝冷酒,简直就是等于喝毒药,轻则致残,重则丧命!这也是有前车之鉴的。比如,西晋有个叫裴秀的名士,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着名的地理学家。裴秀有个绝活儿,就是制作地图,为此还创立了一套绘图理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这还不算,他甚至还最早提出了比例尺的问题。可就是这样一个挺有才华的名士,也是吃“五石散”的,更可悲的是,他最后甚至死于“五石散”!死因就是《晋书·裴秀传》所说的,“服寒食散,当饮热酒而饮冷酒”,然后中毒身亡。裴秀也不是喝了冷酒马上就死的,死前害了几个月的寒热病,大呼小叫,神志不清,家里人也不懂,以为这是内热所致,于是就用冷水往他身上猛浇,用了几百石水之后,裴秀终于死在水中,成了一朵提前凋谢的“水中花”。裴秀死时,年仅48岁。

行散

除了吃冷饭,洗冷水澡,喝温酒,还有一种散发热力的方法,就是户外散步。这也有个术语,叫做“行散”或者“行药”。因为吃完药的人不能静坐不动,必须让身体“烦劳”。哪怕你身体很弱,自个儿走不动,也要在别人帮助下,或拄着拐杖四处走走。像王蓝田那样非要跟鸡蛋过不去,脾气大固然是一个原因,估计也是吃了药,闲着也是闲着,非要活动活动胳膊腿儿不可。因为“安坐不动”正是服药的大忌之一。

人在行散的时候,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故事,表现出一种特立独行的风度。比如东晋名士王恭就有两件与“行散”有关的雅事。

王恭字孝伯,太原晋阳人,是王大的堂侄,仪容俊美,人见人爱,有人称赞他的美貌,说:“濯濯如春月柳。”

说他长得清朗而又明净,就像是春天里的柳枝,清新宜人。王恭和他的堂叔王大是齐名的,两人关系很好。有个故事说,一次王恭从会稽(今浙江绍兴)回来,王大去看望他。一到王恭家,就看见王恭坐在一张六尺见方的簟子(也就是竹席)上。于是王大也就毫不客气地对王恭说:“你刚从会稽回来,所以有这种物品,给我一张带回去吧。”王恭没说话,等于默认了。王大走后,王恭便将自己坐的那领竹席派人送给了他。而他自己没了竹席,便坐在草席上。后来王大听说了这件事,大为惊讶,对王恭说道:“我以为你有许多,所以才向你要的。”王恭笑着说:“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老叔您不了解我,我做人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成语“身无长物”、“别无长物”即由此而来。

遗憾的是,这一对关系很好的叔侄,后来因为别人挑拨离间,竟然在一次宴会上,拔刀相向,反目成仇。但是,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后来,王恭还是经常想念王大,《世说新语·赏誉》篇载:

王恭始与王建武(王大)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至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

故事说,王恭当初和王大(因官建武将军,故称王建武)关系很好,后来遭到小人袁悦的挑拨,叔侄两人才有了嫌隙。然而每到兴之所至的时候,彼此还是会思念对方。有一天早晨,王恭吃了“五石散”之后,外出行散,来到京口(今江苏镇江)一个演习射箭技艺的射堂,他看到清冷的露水在晨光中闪闪发亮,新生的梧桐刚刚抽出嫩芽,不觉心旷神怡,竟又想起堂叔王大来了。于是说了一句很怀旧的话:“王大故自濯濯。”——王大确实是清新明朗,讨人喜欢的。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服用“五石散”之后的行散过程中,一个人的确容易进入超尘脱俗的精神状态,以至于连过去有过仇怨的人也都不再计较了。

《世说新语·文学》篇还记载王恭“行散”途中的又一件雅事:

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最?”睹思未答。孝伯咏:“‘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为佳。”

王恭住在京城建康的时候,有一次,他服药之后,出门行散,信步来到他的四弟王爽(小名王睹)家门口,就问王爽:“古诗中哪一句写得最好啊?”这里的“古诗”应该指的汉代末年流传的一些无名氏的诗歌,大都是五言诗。王爽想了半天,答不上来。王恭就说了:“‘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这句最佳。”你看,王恭在行散的过程中,想的竟然是“古诗何句为佳”这样十分高雅的文学话题,而且,“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二句,的确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叹,这不仅说明王恭的文学鉴赏力很高,也说明服散之后,人会思考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不那么庸俗。

东晋名士殷觊更有意思,他仕途失意时,竟在一次服药之后的“行散”活动中,干脆离开官衙,来个一走了之,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这事完全是他兴之所至,事先里里外外没有一个人知道。当时舆论因此赞美殷觊,说他意趣神色潇洒自得,不同凡俗。说明人在服药之后,身心俱轻,飘飘若仙,陶然忘我,可以达到短暂的“神超形越”的状态,名缰利锁之类统统可以抛在脑后了。

以上,我们讲了“五石散”的名称,服用的方法,以及行散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可以得出一个印象,就是吃“五石散”这种药,和吃一般药不同,实在十分麻烦,十分危险,连怎么吃都是一门学问,如果服用方法不当,不注意善后措施,那真是“后果很严重”的。

问题是,既然“五石散”这么有杀伤力,为什么魏晋名士还要争相服用呢?除了那些无关痛痒的“附加值”,这种药到底有什么功效?服用之后,给人的生理和心理,衣饰和行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出现了哪些“生理并发症”和“文化后遗症”呢?

饮鸩止渴

上一讲我们讲了魏晋名士喜欢服用的一种药——“五石散”,介绍了它的名称,配方,以及“五石散”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而且,突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五石散”含有剧毒,吃了以后对身体的杀伤很大,就像现在的一些“极限运动”一样,我们必须加上一句负责任的话——“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有人会说:既然这玩意儿这么有杀伤力,干嘛还要吃呢?这些名士到底是想不开还是缺心眼啊?很显然,把服用“五石散”的理由“锁定”在药的名贵、名人的炒作、以及显示贵族身份上,说服力还是不够。

其实,魏晋名士都是些智商和情商奇高的人,哪会那么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民间有个俗话:“寿星佬吃砒霜——活腻了!”“五石散”虽然是一种剧毒药,但它可不是砒霜,主要的功能不是让活腻了的人消灭自己,而是相反,初衷是为了让人活得更长些,更好些。因为它虽然有毒,但毕竟还是药,是药总是有些功效的。

哪些功效呢?综合何种文献和信息,我们可以得出服用“五石散”的三大功效。

祛病延年

第一个功效,就是通常说的祛病延年。

我们知道,秦汉以来,求仙问道以求长寿的风气就开始流行。因为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人的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时期,人们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而且太过短暂,“伤心总是难免的”。于是转而去追求长生不老。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派方士徐福率领五百童男童女横渡东海,求神仙,访不死之药。汉武帝时期,国力空前强盛,但人到老年万事哀,刘彻最后发现,在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面前,再大的功业终不过是虚无,于是感叹“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秋风辞》),也开始了求仙问道的长生之旅。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朝政昏乱,民不聊生,导致了黄巾大起义的爆发。接下来就是董卓之乱,群雄分起,逐鹿中原,最后是三国鼎立,连年的战争、饥荒和瘟疫使人口大幅度锐减。据学者考证,公元157年的一次人口普查统计,东汉人口达5600多万,一百多年后,魏、蜀、吴三国的人口总数才760余万,还不到原来的七分之一!正如曹操的《蒿里行》所写的那样:“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生命朝不保夕,转瞬即逝,更使人们留恋生命,祈求长生。黄巾大起义虽然被各路诸侯联合剿灭了,但神仙道教的思想依然在民间流传,上流社会笃信道教的大有人在,服食炼丹以求长生的风气不是消歇了,而是更盛了。因此我们说,服药的行为,归根结底是跟人生的痛苦和死亡带来的恐惧有关的。

那么,这些通过服药以求长生的人成功了没有呢?当然没有。因为生老病死本来就是自然规律,谁都没有豁免权。所以大概写于汉末的无名氏的组诗《古诗十九首》里就有这样的诗句:“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也就是说,通过服食炼丹,养生延年的方法并不可靠,不如抓住有限的人生,饮美酒,穿华服,及时行乐。

不过,人类有个特点,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不管死亡是一件多么现实而又切近的事,都不会影响人类做长生不老的大头梦。和今人一样,古人对于养生、长寿、保健之类的“灵丹妙药”同样趋之若鹜。“五石散”这种药,正是在汉末这种“服食求神仙”的风气中产生的,他的发明人就是东汉着名的医学家、医学名着《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

张仲景发明这种药,本来是为了治疗当时很流行的伤寒症的。最初的名字叫做“紫石寒食散”,其主要成分是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再加上其它一些药材配制而成,在临床上,其治疗伤寒症还是颇有效果的。后来何晏服用的“五石散”又加上了钟乳石和石硫磺,药性更猛,毒性更大,副作用也更明显了。但是中国古人挺聪明,就像今人喜欢是给杀伤力巨大的台风取个好听的名字,诸如麦莎,韦帕,安娜之类,让人心理上好受些,“五石散”也有两个好听的别名:一个叫“五石更生散”,一个叫“五石护命散”。说明研制这种药,大概是要取以毒攻毒之效,使人体获得脱胎换骨似的改变,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其实,这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有例为证。西晋有个叫皇甫谧(215-282)的名士,就是被“五石散”误了一生的活标本。他在35岁时,得了风疾,就是中风的病,症状是半身不遂,右脚偏小,整天卧病在床。当时何晏虽然已经死了,但他代言的“五石散”却在社会上大为流行。皇甫谧病急乱投医,以为“五石散”能够治疗中风,就开始吃起来。没想到吃了之后,毒副作用很大,弄到后来,大冬天居然要光着身子吃冰块,夏天又老是咳嗽哮喘,浑身无力,四肢酸痛,苦不堪言。有一天,他实在受不了了,竟拿起刀子要自杀,想来个“长痛不如短痛”,幸亏被他婶子撞见,好说歹说一番,总算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不过,这个皇甫谧还算幸运,虽然缠绵病榻,最后竟然活到68岁。尤其让人肃然起敬的是,皇甫谧在痛苦的后半生,苦心钻研医药诊疗之学,竟然久病成医,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医学家,针灸学的奠基人。因为深受“五石散”之苦,皇甫谧写了一篇题为《寒食散论》的文章,专门论述服药之苦,调理之难。文章说到,他有六个中表兄弟,都是服用五石散不得法而命丧黄泉的,有的是舌头缩进喉咙里,有的是背上长了大疮,有的是肌肉溃烂,真是惨不忍睹!

尽管如此,魏晋南北朝服用“五石散”的还是前仆后继,代不乏人,贵族人家甚至男女老少都有服散治病的,也不能说全无疗效。比如嵇康的侄孙嵇含,晚年得子,儿子生下来十个月,就得了上吐下泻的病,多方医治无效,眼看病入膏肓了,一家人急得要命。嵇含一不做二不休,竟然给这个襁褓中的婴儿吃了一剂“寒食散”。没想到,不到三十天,儿子就转危为安。嵇含大喜过望,就写了一篇《寒食散赋》,其中有“伟斯药之入神,建殊功于今世”之句,热情赞美这药有起死回生之效。

另外,根据现代史学家余嘉锡先生《寒食散考》搜集的材料可知,魏晋时很多家族都有服用“五石散”的传统,比如我们讲过的以王蓝田、王大、王恭为代表的山西太原王氏家族,再如山东琅琊王氏家族,特别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一家,他的妻子、妹妹,还有几个儿子,包括他的小儿子、和王羲之并称“二王”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等,都是“五石散”的老用户。

这说明,“五石散”在魏晋南北朝,拥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消费市场。如果说此药只有毒副作用而没有任何疗效,恐怕难以服人。要知道,古时候人们的科学知识还很贫乏,医学也不发达,我们现在可以轻松治愈的病,在当时差不多就是绝症。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自己或者亲人身患重病,是不是任何一种药都可能是救命稻草?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病急乱投医。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做百倍努力。今人如此,古人依然。一旦得了病,怎么办?只有“尽人事,听天命”。实在没办法,只好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冒险赌一把,运气好的,比如嵇含的儿子,还真的能捡回一条命。

同类推荐
  • 新中国往事:人物传奇

    新中国往事:人物传奇

    本书收录了《怀念张伯驹先生》、《郎平:我的世界冠军之梦》等20余篇文章,回忆了20余位知名人士在各自领域的非凡建树,各异的人生态度,从一段段往事勾勒出生动的历史细节。
  • 雄主霸业图

    雄主霸业图

    忧国忧民的少年,在即将乱世时崛起,以民心民意作信仰,以戡乱扶正为己任。看天命注定的王者用怎样的传奇经历成就万世霸业。
  • 新崇祯纪实

    新崇祯纪实

    1628年,明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出现危机,偏偏老天爷也来凑热闹——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看苦逼的武强如何化身崇祯闯出一条生路。本书不是快爽文,看了可能还有些郁闷。
  • 穿越之极品大奸臣

    穿越之极品大奸臣

    成了奸臣之后,我只能做一个有底线有道德有钱有颜值的四有奸臣了
  • 吕布是我

    吕布是我

    三国梦,梦三国,梦醒来,一片迷茫。岁月流逝,匆匆几何,问谁雄霸天下,最终化作尘土。江山美人,豪情壮志,纵然风光无限,也被历史掩埋。血雨腥风,刀光剑影,转瞬身首异处,生命廉如草芥。划过历史长空,若是重新来过,问君何为。
热门推荐
  • 西点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西点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西点军校素有“将军的摇篮”之美称,培养了无数世界著名将领。不仅如此,又有人把她比喻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学院”。西点军校到底有何独到之处?本书以西点的经典故事、名人名言为线索。辅以深刻的职场感悟,为您讲述西点人的精彩故事。带给您全新的职场理念,让您上完24堂课之后实现精神上的脱胎换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底层女子荒诞记事

    底层女子荒诞记事

    我们看过太多出生在罗马的故事,也盼望着灰姑娘能嫁给王子,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没有仙女教母,她们也得不到水晶鞋,只是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努力地活着,就已经要摸爬滚打拼尽全力了。荒诞,孤独,却又现实。
  • 逃气小王妃

    逃气小王妃

    花家有五个儿子,花老爷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在过了不惑之年还能有个女儿,而这个小女儿不止让花家‘热热闹闹’,还让整个南越国都‘热闹’了,这个女儿就是----花夭夭
  • 电竞猎手

    电竞猎手

    隐世家族第八家少主,弟弟是最大军火商人,来自于世袭传承的古族,拥有的财富可以买半个地球,偏偏家里老头子爱闹腾,要执行任务,把女儿和儿子给卖了,两人无限悲催啊。第八家奕大爷因某辰重生,掀起一片惊涛骇浪,偏偏某辰还不管,说:“出了事我担着。”于是乎,随便找一个人就结婚了。某辰:到最后我家小凤凰还是被拐走了……啧啧啧,早知道就应该把某个拱白菜的猪扔到沙漠数沙子……
  • 绝代锋芒

    绝代锋芒

    【玄幻版】她是异世界苏家庶女性格懦弱的三小姐,斗之力从7岁之后一直停留不前,某一日因撞破情人和小三的奸情,被扔下冥河,死不瞑目,之后还被未婚夫弃如敝履,退了婚。当灵魂进入备受歧视的庶女身上,一朝穿越,万般皆变!一本天阶斗技,一本炼金入门书,一只九尾妖狐,一条远古腾蛇,四大神兽与九阶魔兽的臣服。匕首一出,绝代锋芒!苏九衣淡然地笑了笑:“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 朱奎经典童话:勇敢号历险记

    朱奎经典童话:勇敢号历险记

    大明、小明兄弟俩折了一艘纸船,纸船里放上了小橡皮人、小瓷人、纸姑娘三位乘员。他们三个将完成大明小明的心愿——随流而下,到江的下游去看看。同时,兄弟俩还写了一封信放在小船上。一路上,三个小伙伴各司其职,互相帮助,面对危险一起努力努力,最后,他们能完成使命吗?兄弟俩又写了一封什么样的信呢?
  • 格拉斯医生(译文经典)

    格拉斯医生(译文经典)

    《格拉斯医生》是瑞典作家雅尔玛尔·瑟德尔贝里在1905年出版的被称为“鲜活的经典”的小说。小说以医生格拉斯的日记展开故事。少年时代的他是敏感的,有对性事的厌恶恐慌,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也有过纯洁的仲夏夜的初吻。但因女孩数日后的溺水而亡,成为他最珍贵和最痛苦的生命的精华。他对伪善和假道德深深厌恶。到底什么是医生的职责,什么是对生命的尊重?这一直是困扰他的问题……
  • 我让你走投无路

    我让你走投无路

    天润公司陷入瘫痪。天润公司主营现代办公用品,代理销售进口办公用具,诸如碎纸机、复印机、装订机之类。天润公司在高新区一幢写字楼里租了一间四十平米的写字间做经营场地。里外两间,里间用铝合金窗隔开,是经理田宗骐的办公室,外间散放着几张写字台,供销售人员使用。天润公司很长时间都处于清闲状态,没有几个销售人员,也没有多少客户登门,可是今天人却多得找不到插脚之地,而且清一色都是天润公司的债主,像是事先约好的一样,债主们从早上8点开始,就一个跟一个的鱼贯而入,各自寻着自认为舒适的位置,坐下来专候田宗骐的到来。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