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500000012

第12章 城市贫困家庭的个案分析

中国城市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的数量与规模依然庞大,这是不争的事实,而贫困的产生都可以从社会结构、社会政策中寻找到根本的症结所在。

一、城市贫困家庭的个案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质性研究方法中个案研究方法对城市贫困家庭展开探讨,通过此种方法以期获得对研究对象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美国学者K. Yin对个案研究的定义是:在真实的社会处境下,研究者通过多重资料来源,对当前个别社会现象或个别社会情境予以多层面和深入描述与理解的一种探究性的研究方法(Yin,1989)。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是基于如下的思考:

第一,本研究不在于对中国的城市贫困家庭的规模、增长速度以及变化规律等做出因果分析,而是试图通过对研究对象在艰难的环境中的各种生存努力以及困顿状态的深描、呈现和探索,从而探寻现象背后的感受、挣扎及无奈,追溯表象背后的深层的制度原因。

第二,研究者并非有意于以三个普通的个案来推断中国所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状况和全部原因,而只是希冀本研究所提供的个案能够丰富目前的中国城市贫困家庭以及有关贫困的研究,希望能够提升目前相关议题的理论层次和应用性。因为个案研究并非像有些学者所做的那样仅仅把它当做事实的收集和一头热的叙说,在学者D.Vaus看来,个案研究者所从事的工作事实上是相当具有理论基础,个案研究的资汛收集与分析都必须仰赖理论的引导(D.Vaus,2006),或者进行理论检验,或者利用个案建立理论或假设,或者采用显明的理论或既有的概念或相关的隐含理论或重要的分类进行类型学与理念类型的建构工作。Yin同样也充分肯定理论在个案研究中的重大作用,这些作用包括:选择要研究的个案,然后是对单个个案或是多个案例进行设计;当进行探索性个案研究时,确定正在探究的对象;当进行描述性个案研究时,定义完整适当的描述方法;当进行解释性个案研究时,提出相互竞争的理论;归纳出可以推广到其他个案的结论(Yin,2004)。

二、城市贫困家庭个案分析

从上表中可以得知,该社区平均每户人数为2.68人,60岁以上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26.2%,而低保人口则占总户籍人口的0.10%;小区平均每户人数为2.81,60岁以上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25.8,而低保人口则占户籍人口的5.9%。统计数据表明,该居住小区的家庭及人口的贫困程度比较严重。

(1)城市贫困家庭案例1:贫病交迫的大家庭

案例1是城市中比较罕见的扩大家庭(或曰联合家庭) ,一家三代9口人居住在约46平方米的小二室房间,人均住房面积约5平方米左右。为了能够让家人住下,小小的房间被重新分隔。经过仔细观察,其房间现有格局如下图所示(详见图1)

在上图中,北边小屋是患有乳腺癌的次子媳妇和两个孩子的住处,次子媳妇系外来人口;原来的小厅除留下狭小的厨房和卫生间外,隔了几平方米出来,搭出上下铺给年迈的也患有癌症的老父亲和次子;南边大间和阳台打通,再分隔成两间,里间仅能摆放老母亲和长孙女的一间双人床,靠阳台一边是长子夫妻的居住之地。长子近期被查出患有肿瘤,其妻是外来媳妇,依靠打临时工维持家用。

案例1家庭极其贫困,老母亲和老父亲年已年近70多岁,因退休较早,故而退休工资较低;此外,两个儿子长期失业在家,几乎没有工资收入。由于家中多人身患绝症,所以,家庭医疗支出非常多,占据了总支出的绝大部分。为了节省开支,或者说已无力支付昂贵的手术等医疗费用,家中的癌症患者只能依靠在家煎熬中药进行维持疗法。不得已,家中老父亲Z只能去居家附近的美食广场吃食客吃剩的饭菜。在访谈中,Z告诉研究者说:

“我为什么到那里吃剩饭?不瞒你说,我也是没有办法。 我病退已经7.8年了,因为患胃癌,到现在还需要服药。倒霉的是,家里不仅只有我一个人生病,三年前查出癌症,去年小儿媳又查出患有乳腺癌,你说倒霉不倒霉?!家里那么多人生重病,又不能工作,每一个月医疗费用就占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现在西医和西药也有点看不起了,只能熬点中草药吃吃。家里没有一点值钱的东西,日常一日三顿开支只能靠几百元的救济金以及居委会临时补助。说到救济金,因为我两个儿子的老婆都是外来媳,还不能领取救济金,但是你想想她们要不要吃饭?唉!(Z在这里无奈地长长叹了一口气,沉默了好长时间)……没有办法,为了帮家里省一点是一点,我只能来这里吃了。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很没面子,后来想想吃剩饭总归比饿肚子、饿死要强”(摘自2012年1月8日对Z的访谈记录)。

为了更完整和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状况,研究者曾经访谈了当地居委会干部,居委会负责救助的干部G告诉说:

“这户人家确实很困难,也很可怜,但是,按照政策规定,他们只能享受这点救助。没有办法,他家的两个媳妇只能每天上街摆个地摊卖些个零零碎碎的物品,挣些小钱贴补贴补家用。但你想想,现在物价那么贵,这些小钱又管什么用?我们居委会尽我们的能力帮助他们,不过那也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一些一次性的临时补助,比如300-500元,最多不超过1000元。有时候给一些实物,如米、面、油之类,但是并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困难和问题”(摘自2012年1月10日对G的访谈记录)。

最关键的是,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如此贫困的家庭中只有两人可以享受低保,而两个媳妇均被排除在政策之外,原因在于她们都是外来人口且没有本市户籍,尽管她们已在上海生活多年也有孩子已在小区附近就读小学。显然,她们虽然在上海生活且已成立家庭,但是并没有能够享受到在城市生活的各种权利。从理论上看,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制度性排斥。”

所谓制度性排斥是指,由于社会机制和社会政策不完善或缺失,造成部分社会成员被排斥到福利制度之外的系统性动态过程,由于不能享受基本的福利制度,造成丧失参与主流社会的基本权利和社会机会,从而处于一种被孤立、被隔离的状态,从而加剧自身的贫困。

如果进一步去分析,制度性排斥还可区分为两种表现形式,即:制度性合理排斥和制度性缺位排斥。前者主要是指,由于政策的制订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下(资源有限、价值利益、意识形态等因素),其所制定或推动的政策与机制本身将部分社会成员隔离起来,造成“故意”的制度排斥。或者说,推动者和实施者为了达到一定资源的分配或者使贫困局限在某一个领域,从主观上建构出一套“合理”的规则和非规则(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用这个规则或非规则来把一部分社会成员排斥到资源分配之外,这样就形成了制度上的“合理性”排斥。很显然,案例1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受到制度性合理排斥的个案,如果这样的制度不做丝毫改变的话,被排斥的对象则始终缺乏相应的社会权利,也始终不可能有摆脱贫困的希望。

(2)城市贫困家庭案例2:苦捱时日的父子家庭

案例2是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子家庭,母亲10年前病故,父亲现年70余岁,长期患有强直性风湿性疾病,不能直立行走,大部分时间卧床养病,生活不能自理,日常起居需要由人照顾。由于身体疾病,父亲早年病退,故而领取的退休金比较低,但因疾病治疗和吃药又需要很多的医疗费用支出,所以家庭开支常常入不敷出,只能申领最低生活保障金。儿子现年近30岁,曾经在一家外资企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因为需要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亲,不得已常有迟到、早退现象甚至向单位请假,结果被外资企业辞退。以后又找过好几份工作,但都因为上述原因而屡屡被单位辞退,现在一直失业在家距今已达三年有余。由于家中巨大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儿子较长时期难以正常就业,所以造成家境困顿和窘迫,现场观察发现,个案家中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均不锁门,因为家中徒有四壁,没有一件值钱或像样的家具和家用电器,所以根本不用担忧窃贼上门光顾。该案例中的儿子对研究者说:

“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知道我只有30几岁还年轻,这样混下去总归不是一桩事情,但是,我又不能只管自己去工作而把老人一个人放在家里无人照顾,一日三餐怎么办?拉屎拉尿怎么办?总之,就这样混着吧,过一天是一天算了,还能有什么办法”(摘自2011年2月4日对M的访谈记录)。

通过访问者的交谈,发现他非常自卑,自诉没有信心也毫无能力来摆脱目前这种穷途潦倒的困境。

显然,案例2和案例1相比,又是另外一种贫困的情形,即当事人缺乏某种机会如就业的机会,而这种机会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事人的贫困境况及贫困程度,进一步说,现有的就业制度和就业途径中尚缺乏这样的设计,即采取多种形式的就业方法来帮助这类急需协助和扶持的对象。从理论上说,这种状况无疑是一种制度缺位性排斥,它是指作为弱势群体的受众对象,在资源争取过程中,处于劣势状态,而现实中又缺少相关的规则因素作为保护,造成受众对象“自然地”被排斥到福利制度之外,由于自身能力的缺失,再加上外部条件的不利,加剧了新的贫困出现。或者说,这种贫困形成是某种制度(规则或非规则)缺位所造成的。正是这种制度的缺位,虽然有时没有直接造成受众群体新的贫困,但是,由于制度的缺位使得相关主体利益得不到保护或损失,现存的制度无法给他们创造出利益表达的通道。

(3)城市贫困家庭案例3:孤苦伶仃的病弱老夫妻家庭

案例3是一个纯老家庭,男性老人现年90余岁,女性老人已愈86岁,类似的纯老家庭以及高龄老人家庭在日趋老龄化和高龄化的上海应该是有不小的比例及数量,在上海有些老社区,相似的纯老户更是比比皆是。问题是案例3中的老人是一老养一老的情况,即一个老人原来没有工作依靠配偶的退休工资度日,而案例3中男性老人年事已高意味着退休很早且退休工资较低,同时年老体弱意味着医疗费用支出的增加,所以,不同于其他纯老户家庭的是,这是一个十分贫困的高龄纯老户家庭。入户访谈发现,个案居住于破烂不堪的私房内,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进屋需要在黑暗中摸索着由地面通过简陋的梯子向地下行走。这是一个约摸9-10个平方米的小屋子,因为一半在地下采光非常不好,所以,房间里终年开着一盏昏暗的蜡烛灯。房间里除了一张凌乱的床、一张摇摇欲坠的桌子和一只破旧的柜子,此外再也其他像样的家庭物品,而碗、筷、勺子及瓶瓶罐罐等物品都胡乱地堆放在桌子上或柜子中。

经交谈发现,女性老人看人视物已经蒙蒙瞳瞳,显然眼睛已处于半失眠状态,但因无钱看病,她已放弃治疗。据女性老人诉说,男性老人患有耳病,听力基本失聪;此外,腿脚也有疾患,所以行动非常迟缓,这些身体状态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时期。近几年来男性老人发生另外一些情况,即说话颠三倒四,吃饭不知饱饿,不会自己穿衣服,甚至在房间里随地便溺。显然,男性老人的脑筋出了问题。但是,家中都无力去治疗,也乏人照顾。

案例3给研究者至少带来三个十分鲜明的印象:第一,这是一对苦捱度日的高龄老人,他们的生活意义只在于等待结束的那一天到来;第二,他们基本上在现有的社会福利制度之外;第三,很少有社会关系与他们建立非常紧密的连接,基本上由他们自生自灭。由此而言,仅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来走出贫困的泥淖,基本上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同类推荐
  • 谁“害”了北大学生

    谁“害”了北大学生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其传统中所弥漫的气息,表现在毕业生身上,却与社会现实存在某种冲突。问题出在哪里?是谁“害”得他们与社会现实不合拍?又是谁“害”得他们饱受种种非议?是北大学生自己?是北大学校?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整体发展效应的结果与悲剧?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深刻的体制性根源?
  • 怎样当记者

    怎样当记者

    《怎样当记者:一个国际新闻工作者走过的路》作者一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工作。他曾长期担任驻外记者,在国外新闻王作岗位上当过翻译和记者,在各种情况和环境下采写新闻。他也在国家通讯社的编辑部门和领导岗位上,从事编辑业务和组织指挥报道工作。他在约60年前走上新闻工作道路后至今,始终没有放下记者手中那支笔。他当记者的经验,是在漫长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写作的指导理念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指引。在写作中,加强从整体上学习、研究、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并运用其研究成果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成人成才发展为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服务。
  •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本书以新闻学学科建设为主线,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表达了作者“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学术见解与理念诉求。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在新闻学学术研究方面的志趣及成果,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作为新闻与传播院校师生、新闻实务工作者研修新闻理论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生进行上述方向专题研究的辅助教材,同时对撰写新闻学术论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 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书中通过案例全面分析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社区、同辈群体中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获损情况,提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方治理的建议,从实质上推动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
热门推荐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 让节约成为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让节约成为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本书以企业生产经营中现实可行的节约细节为内容,以理念、工作、落实、流程、管理、提升等各个阶段为单元,列举和说明了让节约成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明确能够实施节约的细节所在,帮助读者树立节约意识、践行节约习惯,为企业和个人创造更多收益、谋得共同发展。本书说理简明,案例丰富,既可以协助企业宣传和确立节约文化,也能够为个人强化节约素养,是一本通俗有益的读本。本书可作为大众读物,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节约培训教材使用。
  • 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部丛刊书目

    四部丛刊书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下男修皆炮灰

    天下男修皆炮灰

    前世的南连枝情深错付,导致自己家破人亡门派覆灭,被所爱之人扔到玲珑塔里天天与邪祟作伴,落下了一个妖女的名声。名声虽不好,但好在活得快活。好景不长,最后南连枝被所爱之人一剑捅死了……于是,曾经掀起腥风血雨的妖女,重生成了一条“赖皮”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嫁江山

    嫁江山

    生而尘埃,却能直上云端!平凡婢女步步为营,脱奴籍,晋官身,做王妃,最终凌于顶峰傲视群雄,将前生不服她的,陷害她的,欺骗她的都一一斩尽,不留后患!
  • 沉淀集

    沉淀集

    本书是席保安先生的一部诗集。席保安为河南省期刊协会会长,早年曾进行过小说创作。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河南记者站站长、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从岗位上退下来后,他重拾文学创作的梦想,转而开始旧体诗词的创作。本书是他40多年生活和工作中的生活积淀。他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付诸笔端,化为诗行,记述述自己的人生阅历。全书收录作者123首诗,全是有感而发,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末日女王:拐个妖尊来打怪

    末日女王:拐个妖尊来打怪

    史玉,一个超级宅女,唯一爱好打游戏的她,在旷了课一周的课将自己埋在寝室后,发现世界都变了......诶!那个小美女,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的脸只有一半?还有一半去哪儿了?诶!那个小姐姐,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的胳膊都快翻转到背上当驼峰了你还走得那么快?你特么的,你们怎么突然扑上来了?我勒个大叉!她不就在才在寝室宅了一个星期吗?为什么就突然世界末日了?生化危机这种东西只在电影里看过啊!诶诶诶!这一头绿毛的帅哥你谁啊?啥?你是妖怪?所以……这年头妖怪都来打丧尸了?这世界玄幻了啊……哎呀,小哥哥,你打怪的身姿不要太帅啊,本人单身未婚,一般不坑,不如我们两个在这末日之下好好亲近亲近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西洋

    西洋

    本书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大刘)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14年12月曾入选《时间移民》(刘慈欣科幻短篇合集)出版。“孩子,历史和生活不是你一直认为的那种简单的征战和开拓,其中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很多需要成熟后才明白的东西。”“是的,”艾米说,“想想,假如郑和当年按照最初的计划,最远只航行到索马里海岸就返回,后来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是一个欧洲人的船队后来首先绕过了好望角,更说不定,另一支欧洲人的船队还发现了美洲呢!”“唉,历史啊,同一个人的命运很相像。”我感叹道。“那么,爸爸,”儿子从沉思中醒来,指指艾米,“她是您的新大陆吗?”我和艾米相视一笑,我们谁都没有否认这点。我们身后,曼哈顿的灯火更加辉煌,纽约港的水面成了一片跳跃的光海,这又是新大陆多梦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