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4200000002

第2章 早期老舍旧京人文审读心态之一瞥(2)

身为一个彼时的京城旗族青年,老舍极端瞧不上民国初期中国都市日趋泛滥的资产阶级理念做派,是自然的。对《老张的哲学》中蓝小山和《赵子曰》中欧阳天风的塑造,更凸现了老舍的鄙夷与反感。报馆主任蓝小山,没有老张那么多的老派“迷彩”,他“薄薄的嘴唇,留着日本式的小胡子,显出少年老成。长长的头发,直披到项部,和西洋的诗哲有同样的风度”。他是欺哄青年、伪造新闻、坑蒙钱财、玩弄女性的行家,浑身散发买办资产阶级的恶少气味。这个人物在作品中没有卷进更多的矛盾冲突,作为老张的对衬体,却颇具内涵。“老张与蓝小山的哲学不同,所以他们对女子的态度也不同。老张买女子和买估衣一样,又要货好又要便宜;穿着不合适可以再卖出去。小山是除了自己祖母以外,是女人就可以下手,如其有机可乘!”“玩耍腻了一个,再去谄媚别个”,“于是你得新弃旧,新的向你笑,旧的向你哭,反正她们的哭笑是自作自受!”作者认定:“小山所有的是二十世纪的西洋文明。”从老张和蓝小山一对社会渣滓身上,民国初年横行于国内都市不同类别的资产阶级市侩形象,在同一作品中达到了相辅相成。有了蓝小山,中国半殖民地都市的社会性质,就有了更加清晰的折射。至于欧阳天风,书中明确交代是个来自十里洋场上海滩的流氓恶少,这个外表俊俏、风度翩翩的男儿,有着比蓝小山更为典型的新生资产者的卑劣灵魂。他淫荡成性,始乱终弃,贩卖人口,落井下石;在吃喝嫖赌恶习俱全又手头拮据之际,凭伶牙俐齿能哄得赵子曰们屡屡上当频频解囊。他居心叵测地怂恿他人罢课胡闹,打校长和教师,自己却轻溜溜逃脱干系。在他的为人法则里,“钱就是名,名就是钱!卖国贼的名声不好哇,心里舒服呢,有钱!中国不要他,他上外国去,中国女子不嫁他,他娶红毛老婆!名,钱,做官,便是伟人‘三位一体’的宗教!”当有恩于他的张教授成了他实施罪恶计划的障碍,他竟预谋借封建军阀的屠刀,来暗杀恩人。作品以系列描写,揭示了这个恶棍与荒淫的资产阶级享乐主义及殖民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告诫人们,千万要当心暗藏在时尚都市“新潮”底下的恶魔。

旧时的京旗人士普遍葆有对姓氏文化的一种敏感,老舍从开始到后期的创作,时常不动声色地,向不同人物的姓氏上,埋些不软不硬的“钉子”。蓝小山之“蓝”姓,欧阳天风之复姓“欧阳”,均不是北方人尤其不是北京人的传统姓氏,而分别带有典型的南人姓氏特征。老舍早期的长篇书写故意把两个活动于北京城内的鲜耻恶少,写得暗含南人身份,诚非偶然。民国伊始,古都北京政局大变、世风日下、人心摇曳、道德骤衰,本来很是得意于前朝“温馨”、“醇厚”世态的旗人们,心灵上过不去这道“坎儿”。他们既是本能而又不无盲目地认为,政局、世风、人心的丕变,尽是南人们“闹”出来的。虽不敢怒不敢言,却心里总是有点儿忿忿然。老舍显然受到了这种偏见之影响——这也难怪,西去英伦前他一直生活在北京,只是短期住过天津,也还不大能够全面看待南方人。日后的老舍成熟起来,虽然还是时常用“姓氏暗示法”写人物,却不再曲意影射和褒贬南方人以及外埠人。相反,在《骆驼祥子》、《大地龙蛇》、《面子问题》等作品中,他更多地调用满族人常用姓氏写他的主人公,为的是检讨同胞们身上的是与非。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中,与以上“恶人”相对,也写了众多的“好人”。这些“好人”当中,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洋车夫赵四、舍身取义的大学生李景纯、身在西方用心实践现代精神的青年李子荣,这类优长突出的形象毕竟不多,而诸如赵姑母、赵子曰、马则仁等等缺陷杂陈的“傻好人”则俯拾皆是。

《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姑母,是“真对于李氏祖宗负责任”的“好妇人”,到头来,毫不犹豫地破坏了侄女李静与年轻恋人的纯真爱情,满怀“好心”地将李静送去充当老张的小妾!她有着自己的一定之规:“我就不爱听你说姑娘心目中有人。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怎样管束我们来着?父母许咱们自己定亲吗?”“我爱我侄女和亲生的女儿一样,我就不能看着她信意把自己毁了!我就不许她有什么心目中人,那不成一句话!”把侄女送上去做小妾的大马车时,她对姑娘说:“这是正事,作姑母的能有心害你吗!有吃有穿,就是你的造化。”后来老张娶妾一事被冲掉了,原本如同慈母的赵姑母,居然跟亲侄女一刀两断,“她不能理李静,李静是个没廉耻的女孩子,临嫁逃走的!”孤立无助的李静,走向了绝路。赵姑母,这个作者评价定位为“中国好妇人”的都市底层家庭妇女,其所秉并非个人选择,而是地地道道地隶属于封建时代千古不变的伦理规则。她辛苦操持着侄女终身大事,却把孩子推进了灭顶之灾!小说中说得深刻:“世上不怕有蓝脸的恶鬼,只怕有黄脸的傻好人,因为他们能,也甘心,作恶鬼的奴仆,听恶鬼的指使,不自觉的给恶鬼扩充势力……恶鬼可以用刀枪去驱逐,而傻好人是不露形迹地在树根底下钻窟窿的。”

《赵子曰》中的赵子曰,表面上受到过大都市新思潮感召,内心却跟时代精神相去甚远,只是“在解放与自由的声浪中”随波浮沉的糊涂虫。他是一帮没出息的大学生的“盟主”,大把地花从地主父亲那儿要来的钱以确保自己的“威信”,考试“名列榜末”,又能用“倒着念不是第一吗”来解嘲,很具几分“阿Q精神”。他的个性本含有向善助困和软弱胆小的一面,却经不起欧阳天风的谄媚和煽动,“为博别人的一笑,叫别人一伸大拇指”,就能在捆校长、打教员的时刻冲在前头,裸露出兽性的另一面。他自夸要当“世界第一”的“总博士”,其实鲁莽愚昧、缺少文明修养到了极点。他既“不大爱睁眼睛”,也不会思想,把认识社会、辨别是非,统统看成是活受罪。李景纯规劝他,他会落泪,生出些弃旧图新的念头和决心,再一遇上欧阳天风,自新愿望又马上落空。作者借对赵子曰的讽刺批判,达到对这类所谓都市“新人物”民族劣根性的挖掘和鞭笞的目的。因为,要靠他们来主宰中国的未来,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二马》中的老马即马则仁,“是一点也不含糊的‘老民族’里的一个‘老’分子”。他自幼生长在北京这个古国文化的“首善之区”,从灵魂到做派,都堪称中华传统礼俗和习性的典范体现者。他年近半百,到工商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来经商,“真像个摸不清的梦”。他不懂商贸,拒绝学习,对经营上的一切都感到茫然,看到店里一把中国产的小瓷壶的定价,大惑不解:“合多少中国钱?六十来块!冤人的事,六十来块买个茶壶!在东安市场花一块二毛钱买把,准比这个大!”他毫无经济头脑,“每礼拜给房钱的时候,一手把账条往兜里一塞,一手交钱,永远没问过一个字”。轻商贱利,确是中国古老观念中相当根深蒂固的一部分,“老民族”在现代世界愈演愈烈的工商竞争中可能遭受的厄运,是不言而喻的。马则仁的精神老化还表现在他好虚礼,重面子,放任疏懒,不求进取,以及他对中国传统式长幼尊卑观念的固守。他的思维僵化、故步封难以救药,“一辈子不但没有用过他的脑子,就是他的眼睛也没有一回钉在一件东西上看三分钟的”。身处异邦英伦,从来没考虑过能否由西方人那里学到点什么,“我们的文明比你们的,先生,老得多呀!”他竟可笑地用“小棉袄和洋裤子就弄不到一块儿”来推断“东西方文化不能调和”。

作家是怀着写“自己人”中某一个的感觉,来写赵姑母、赵子曰和马则仁的。赵姓本是北方人、北京人乃至满族人的习见姓氏。当时有些排斥南人的青年老舍,写赵姑母、赵子曰却并没有一棍子打死。而马则仁的姓氏,我们知道,老舍本人的血管里就流淌着“马”氏的血,他的母亲以及他的祖父的母亲,都来自“马”姓人家。老舍写《二马》时,不会忘记异常亲爱的生母就姓这个“马”字。因而有理由揣测,作者创意时有某种不欲明言的初衷,希望借写这部小说,暗自反省一下旧京满族文化传统的利与弊——比较熟悉满族社会历史文化情形的人,都可以从老马、赵姑母、赵子曰的形象中,找到旧京旗人的相关影像。何况,这本来就和审视中华都市文化以及中华大文化的总体任务相类相通。

赵姑母、赵子曰、马则仁,老舍早期长篇的这三个不同类型的“傻好人”,与他笔下的老张、蓝小山、欧阳天风之流的“恶人”性质截然不同,他们三个都是北京地面上的人物而彼此之间却又各具不同的代表性。赵姑母体现的是都市底层妇女的“愚昧”,赵子曰体现的是都市时髦青年的“胡作”,马则仁体现的是中华老派都市人物的“迂阔”。然而,他们都没能跳出东方古都“老民族”的传统窠臼。

《二马》中有一段振聋发聩、醍醐灌顶般的文字:“民族要是老了,人人生下来就是‘出窝儿老’。出窝老是生下来便眼花耳聋痰喘咳嗽的!一国要是有这么四万万个出窝老,这个国家便越来越老,直到老得爬也爬不动,便一声不吭的呜呼哀哉了!”如果作家没有上个世纪末的旧京满人出身,没有成长过程中对满、汉族双重文化积淀入木三分的深思,这段话怕是很难说得出来的。老舍早期小说对“自己人”赵姑母、赵子曰、马则仁们的针砭所向,既有中华都市文化这个总系统,亦有满族京城文化这个更其典型的子系统。

老舍早期的三部长篇,所包蕴的旧京人文审读,预示了日后老舍针对古都北京、针对古族中华的文化批判业已启动。他对于北京城陈旧的文化内里所暗含着的严重的精神疾患,由此发起不渝的思索。同时,随着作家都市人文思考与民族人文思考的愈益客观,愈益深入,他早期作品中所带有的诸如盲目影射南人道德缺损之类的片面性,也不复存在了。

老舍个性化的旧京人文审读心态,是与生共进的。姑且不说晚年的不世巨作《茶馆》与《正红旗下》,50岁之前他所完成的《离婚》、《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就已然是在旧京人文审读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无懈可击的成就。

同类推荐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乐府诗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情强烈外露,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在《陌上花开》中,安意如以诗为线索,以史为素材,以独特的感性文字,将古意盎然的乐府诗词完美解码,复原了那些哀乐缠绵的故事、丰神俊逸的人物、婉曲难测的情怀。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五代。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 中国香港与台湾文学大观(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香港与台湾文学大观(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李叔同书信集

    李叔同书信集

    《李叔同书信集》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如与夏丐尊、丰子恺等的书信往来,感情真挚朴实,体现了往昔岁月中弘一法师的心灵路程,以及他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仿佛将我们拉回到那个充满温情的旧时代,并感悟人生的真谛。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热门推荐
  • 抢个丞相来压寨

    抢个丞相来压寨

    顾庭深:我的心里只有天下事凤凌:那我便抢了这天下。天下归我,你也归我。顾庭深:……这是一个山匪vs丞相的故事。——前世凤凌暗恋队长七年,没敢表白,酿成了永生的遗憾。这一世,他不是铮铮铁骨特种兵,而是一个文弱丞相。咋整?既然咱是土匪,那先抢回去再说。
  • 儿子太绝色

    儿子太绝色

    如卧冰上,刺骨的寒从身下透来,冷的我想在多睡一会也不行,不得不睁开眼睛想寻一床被褥。这是哪儿?不是熟悉的蓝粉色天花板和那盏水晶吊灯,取而代之的是黑乎乎的石顶和满布的钟乳石。昏黄的灯光下看不清楚,隐约可以知道这里应是一座洞府。怎会这样?绞尽脑汁也想不起自己为何会在这里。记得上学的途中,因一辆飞速而来的大货车刹车不及,撞上了人行道,最后的记忆就是扩大的车头和众人的惊呼,来不及疼痛……
  •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讲述摩根财团的发家史,就是皮尔庞特的成神史。乔治·皮博迪,这个伟大的吝啬鬼,他做为罗斯柴尔德的秘密合作者为摩根财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朱尼厄斯让“摩根”成为了这个伟大财团的名字,绅士的他却因一局豪赌,给摩根插上了飞翔之翅。皮尔庞特不是一个遵规蹈距的继承者,他率性而自由,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突破的,唯一可以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直觉。凭借他的“鲁莽”,摩根财团成为华尔街的当然王者,成为众多行业的规则制定者,成为金融风暴中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那一刻,政府只是一个背景,总统只是一个仆人……
  • 六月半

    六月半

    本书收入70后女作家付秀莹不同时期中篇小说十多篇:《爱情到处流传》《花好月圆》《灯笼草》《小米开花》《锦绣年代》《旧院》等。
  • 八零之穿成大佬的炮灰妻

    八零之穿成大佬的炮灰妻

    苏皖穿越了,穿成一本年代文中的炮灰女配。原身求而不得,为了膈应男女主,赌气嫁给男主的残疾二哥。同村的爱慕着都叹息不已:好好的一朵娇花就要守一辈子的活寡了。苏皖美滋滋地点头:守活寡好啊,便宜老公以后会是资产千亿的首富,她只要坐等离婚,就可以继承他的千亿资产了。只是后来,苏皖摸着自己渐渐鼓起来的肚子,傻眼了。怎么婚没离成,还多了个小崽子?某男微笑,从轮椅站了起来,将她圈在怀里,眸色暗沉:“媳妇,我钱是你的,人也是你的。”所以,一辈子也别想离开我!
  • 我曾爱你入骨

    我曾爱你入骨

    她害死他的父母,所以万劫不复,所以要用一生来偿还……看他结婚为他流产,只剩锥心刺骨的疼痛。爱你入骨,无药可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郑振铎选集

    郑振铎选集

    本书是郑振铎作品精选集。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 废王甜宠妖娆妃

    废王甜宠妖娆妃

    21世纪太极传人意外重生到东陵大陆废柴小姐身上,一醒来就被未婚夫退婚,堂姐毁容,家族抛弃!身边更是莲花朵朵开!没关系,嘲笑,她还回去,毁容,她还回去,渣男一个一个踹,莲花一朵朵撕!这个世界,谁怕谁?只是......这个口口声声说要自己帮忙夺皇位的王爷又是什么情况?她步步为营给他夺得皇位,他又说:“瑶儿,我无心皇位。”哈?耍她吗?“答应你的我做到了,拜拜不见!”“瑶儿,我所求的,从来都只是一个你。”于是,冷面王爷展开疯狂追求,莫知瑶无语质问,“你送我这么多衣服首饰做什么?”废王傲娇的抬起下巴,眼中却满是柔情,“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礼物做什么?”骗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
  • 花花的笔记本

    花花的笔记本

    以前,我把随笔写在纸上,然后找不到了。现在,我把随笔写在这里,可能会有人看。随笔诗词转帖杂文……文笔拙略,还请多多包含。感谢我的责编,给了我这本短篇签约的资格。如果有相同爱好之士,不妨做个交流。青花致意,感承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