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8700000033

第33章

(三)农民的继续教育

新技术革命带来了知识总量的飞速增长,知识的更新周期也大大缩短。面对与日俱增的知识与信息,人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求得自身价值的实现,使学习伴随着人的整个生命行程。继续教育作为一个紧跟时代脉搏,推动科学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教育手段,在农民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农民的继续教育。农民的继续教育,是指从事农业领域工作、受过正式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的再教育。我国农业领域的广大技术人员和受过教育培训的农民,长期处于居住分散、通讯闭塞、交通不便的农村,信息缺乏,知识陈旧,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因此,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开展农民继续教育,是农业、农村以及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

2.农民继续教育对于我国农业革命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我国的13亿人口中,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区别。因此,在农村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对于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广大农村教育水平和层次普遍较低,很多农村劳动者还不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农村原始的知识传播方式以口授为基础,农业种植的经验技巧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受家族和传授者主观制约,所以在传播效果上很难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只有通过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才能真正达到“科教兴农”的效果。

3.创新继续教育体制,以涉农专业资格认证制度促进农业的细化分工。在农民继续教育体制上,要改变只有学校才是传播知识的传统观念,要面向广大农村,以各种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对农民进行知识传播。

要在农村中实现涉农职业的资格认证制度。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分工越来越细,需要农民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知识。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农产品面临国外农场主的激烈竞争,对涉农人才培养提出了两种要求,一是熟悉国际制度,了解国际惯例,并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二是具有高水平农业技术技能,了解国际职业标准,具备境外交往、工作、生活能力的外向型劳动者。

4.创新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继续教育与传统的学院教育相比有许多特殊之处。在这种以“学”为主的教育体系当中,原有的学生从被动式的接受知识模式转而成为动态的双向交流的体系。

第一,立足于实践的教育方式。由于继续教育主要是对被培训者的工作、生活进行指导性培训,更多的时候是对农民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农民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方式要注重前瞻性、实践性,培训模式上采用案例式、分组式的学习方式,讲授与研讨会相结合,通过模拟实验的训练使培训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真正达到培训的要求。对农民继续教育效果的考核也应更加注重农民实际运作能力的提高。

第二,注重教学评估所起的作用。由于继续教育的接受主体是成年人,他们比在校生学习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其中又有许多人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培训具有更大的迫切性,但同时他们又是具有更高评判标准的知识接受者。教学评估可以包括对培训内容的评估和学生的自我评估。培训内容的评估可以对课程设置、教师表现、所用教材及教学服务进行较为综合的满意度评价,起到与培训的提供者进行交流的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估可以让学习者测评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增长的能力与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差距,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薄弱的背景知识和能力,从而对学习的状况起到自我矫正、自我调整的作用。

第三,以开放教学模式启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继续教育的课程大多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但不能仅仅局限于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教师应该对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发展脉络和各学科相互关联有深刻清晰的把握,课程的设计应该具有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广度,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匹配的课程内容,在某一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进入到更高的知识层次或获取相关学科更多知识的路径,并使学生能够保持对学习的强烈兴趣。

三、顺应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加快农民的职业化进程

农民本身就是一个职业概念,农民指从事农业劳动的人们。“务农”就是就业。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农民”要作为一种职业选择,就必须有职业吸引力,让从事该职业的人得到符合社会发展水平的工资报酬。尽管中国农业地少人多,农业的报酬率远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但中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职业化这一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一)农民职业化是农民未来发展的方向

农民职业化,就是要使农业成为一个能够占有社会平均利润率,人们自愿选择的比较有吸引力的行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1.农民职业化是我国经济结构不断高级化的需要。随着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高级化。即从过去的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绝大比例的农业国家,发展到现在的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绝大部分的工业国家,直到第三产业产值占绝大比例的现代国家。农业产值的比例必将越来越少。农民职业化是这一经济结构高级化过程的必然选择。

2.农民职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由于我国农村人口过多,要使农业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必须减少农民,扩大人均占地比例,才能获得社会平均的利益率。农民职业化,就是对农业的各项分工进一步细分,使农民根据其所长,在农业的进一步分工中,掌握专项技能,成为大农业的一个个环节。农民职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我国农业不断商品化,农产品加工不断高级化的过程。因此,农民职业化,必然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3.农民职业化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农民职业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业进一步分工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的大农业,要求对农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在农业的进一步分工中,必然派生出一个个新的工种。如服务农业生产产前、产后、产中等各个环节的工种。种植专门负责种植,收割专门负责收割,施肥专门负责施肥,等等。农业的进一步分工,就完成了农民的职业化。

4.农民职业化代表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在发达国家,农民的职业化在20世纪已基本完成。在美国,农业生产者只占总人口的3%,日本的农民占总人口的5%。他们的农业劳动力不仅没有剩余,反而比较紧缺,其主要原因就是从事农业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二)农民职业化是对农民身份的一次彻底的变革

农民职业化的实质是农民身份的转化问题。如同现代工业的生产主体是产业工人一样,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现代农业,也需要职业化的农民。

职业化的农民和工人一样,都是物质文明的建设者,都需要有相应的社会化保障机制,特别是在农民职业化过程中,更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作保障。一要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失地农民保障机制。三要建立健全就业保障机制。以此来切实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农民职业化提供机制、体制保证。

(三)农民职业化是一个历史渐进的过程

“农民职业化”是整个经济体制变革的渐进结果。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相伴随的是农民职业化。我国农民众多、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由此也决定了农民职业化是一个历史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要伴随着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农民职业的变化相伴随的农民能力结构的变化。是否具有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是农民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能否顺利推进的核心问题,必然要求农民的素质要不断地适应农民职业化的要求。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职业化”,要求“岗位”数量均衡,即土地与农民的比例适当。来自农业部的资料表明,2001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为4.8亿人,据测算,其中大约有2.2亿从事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留在农业领域从事种养业生产的约2.6亿。而按现有科技、机械化水平,农业实际只需要1.9亿劳动力,其余7000万属于富余劳动力。

农民职业化需要平等的社会待遇,比如税费政策等。政府不但要尽量减少农民的税费压力,而且要给务农者以额外的物资奖励。只有这样,“农民”才是一个可选择的职业。

“职业农民”应同样享有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所提供的各种就业、医疗、养老的保障。只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土地才可能结束它本不该有的“保险”功能,完全退回到市场功能上来,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四、加快农民的现代化,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

农民的现代化就是使农民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农民。其内容是使生活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以及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农民。农民的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农民的观念及劳动、生活及交往方式的现代化,表现为素质的全面提高,身心的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发展及其创业能力发展。农民现代化包括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农民行为方式的现代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一)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2005年12月17日,《齐鲁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观念门槛绊倒阳光工程”。介绍了旨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项目“阳光工程”,政策措施皆到位,但由于农民培训意识慢半拍,“阳光工程”开展艰难。各培训学校难以找到足额的农民进行培训,一些农民宁愿自己去打短工,也不愿参加免费的培训。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农民的思想观念仍没能彻底转变,这与建设现代农村的要求相差甚远。

任何时代的农民,他们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的经验总结,或是适应现代的某种策略;农民作为一个群体,有其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社会中处于特定的地位,因而在生活中,自然会形成他们自己对待世界、社会和人生的基本态度和观念。在这个意义上,农民文化、小农意识确实存在。

我国农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较之改革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改革前,绝大多数农民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和集体生产模式的束缚,习惯于“等、靠、要”,形成了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心态;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特别是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多数农民逐步确立了改革开放、市场竞争、自主自立、科技领先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多数农民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同类推荐
  • 寻找世界新秩序:丹麦的中国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寻找世界新秩序:丹麦的中国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和丹麦这个以小美人鱼和安徒生闻名的国家,正处于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如今,两国之间不断增长的贸易、持续上升的民间交流,这些对丹麦社会有什么影响?
  • 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本书规范了理论学习。加大督办督察力度,保证决策的落实。同时,校党委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着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选拔干部到地方政府和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挂职锻炼,使后备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 分裂的西方(译文经典)

    分裂的西方(译文经典)

    《分裂的西方》围绕美国911事件以及随后美国入侵伊拉克,阐述了欧洲一体化的问题,特别提到了联合国的改革和未来。他指出,造成西方分裂的并不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危险,而是现今美国政府的政策。该政策忽略了国际法,对联合国弃之不顾。这条裂痕已经贯穿了欧洲,也贯穿了美国自身。作者希望提醒大家注意这种差异,他以此为契机研究国际法宪法化,旨在探讨欧洲一体化的问题。
  • 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本书在全面总结、系统提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功做法、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深入分析了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的矛盾、问题和挑战,着重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有关部署要求,提出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等突出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务工作者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工作提供有益导引。
  • 常识(译文经典)

    常识(译文经典)

    《常识》,本书内容确实如书名所言,全是常识,但这些常识是就今天而言的。在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之后的1776年1月,这本书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作用是今人所不可想象的,可以说它就是促使美国从不列颠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出版物,本书的出版深刻揭露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使得很多人最终下定决心与英国决裂,极大地鼓舞了人们谋求独立的士气。
热门推荐
  • 傲世厨神

    傲世厨神

    厨神重生,弥补平生遗憾,异火烹天,神艺惊世,再掀傲世传奇。杨辰厨神转世,修炼蒙心胎藏秘术,灵植隐藏,被人认为天生呆傻。危机之间,灵智大开,从此惊人入世。灭天才,斩妖孽,成就一代传奇!
  • 你比想象中更强大

    你比想象中更强大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读本,以“挖掘自身潜能”为主旨,从人类思维、性格、潜意识、语言、想象力等多个方面着手,揭示人类潜在的巨大能量,历数潜能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影响,在了解潜能的基础上,具体讲述开始潜能的20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守住内心的“本我”,收集潜意识的力量,提升勇气,实现梦想。
  •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曤内真上经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曤内真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理学与心理暗示

    心理学与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它能由内而外彻底地改变一个人。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激发潜能,增强自信,使人内心强大,无所畏惧。然而,消极的心理暗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信。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接收着暗示,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面对生活。本书通过专业的心理分析,讲解如何利用心理暗示让你的潜能爆发,获得圆满的爱情、完美的家庭,在社交场合进退自如、步步高升,赢得快乐人生。心理暗示的魔法棒就在这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名门庶女残君嫡王很妖孽

    名门庶女残君嫡王很妖孽

    人家穿越当公主王妃,而她穿越了却只是个小小的不受宠的庶女。庶女也就罢了,为何嫡母会想着法子来害她?为何嫡姐总是欺负她?连她的嫁妆也要抢去?好吧,既然好不容易重生了一回,她决定要抡圆了再活一把。嫡母虐待是吧,不要紧,你用阴谋,我就用阳谋来让你没脸。嫡姐抢我嫁妆是吧,没关系,穿越女岂能由你们来揉圆搓扁?在娘家,她看似柔弱但小,实则狡诈如狐,智机百出,硬是将自己姨娘身份的母亲抬为了平妻,更是让嫡姐一嫁后便成怨妇。不能怪她心狠,她向来禀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不能怪她太会耍手段,在这个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里,你不用手段,便会被他人生吞活剥了。但再机智百出,她还是遵循家族安排,嫁给了一个身有残疾的亲王嫡子。、新婚之衣,盖头揭开那一瞬,她看着自己的新郎错不开眼,天下还有更美的人么?怎么会有人长得如此美艳又妖孽啊……嫁入王府后,她斗姨娘,保相公,揭阴谋,更是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辅助这个国家的重任。
  • 我的世界之闽清之日

    我的世界之闽清之日

    一个叫陆羽的人在床上睡觉,突然穿梭到了《我的世界》,经常玩这个游戏的他,怎么在这里过下来?作者废话:我是在睡觉时写的XD
  • 欢悦

    欢悦

    狄仁青初中毕业就不念书了。他学习成绩很好,居然就不念了,街坊邻居都以为是他父母的原因,对他们说:“你们的眼光干吗这么短浅?”他父亲狄文榜笑笑,说:“谁不知道念书好?是他自己不想念了,我把天都说破了,就差管他叫爹了。”问狄仁青自己:“你干吗好好的就不念了?”狄仁青说:“不仅我不念,我还想劝你们的孩子也不念呢。”“为什么?”邻居吓了一跳。他说,既然是念书的地方,就应该一心念书,却整日里学工、学农、拉练(学军),念书倒成副业了。
  • 书香流年

    书香流年

    晨霞箫声紫衣飘,竹叶林间无人随。—迟雨茕空山积银不知春,清风落雪水千澈。—齐琛惊鸿轻羽一世间,红尘乱世无少年。—季正安这红尘中啊有两少年一个三岁成孤一个弱冠灭门“齐琛,到底…你终是不信我。”那个眼神,是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痛苦。一切都来不及的时候,她依旧选择了,自焚。“彦希啊,你可曾见过你家离尘君出过丑?”齐彦希温和一笑,“出丑算不上,只是……”他目光一淡倒勾起了迟雨茕的好奇催促着齐彦希让他赶紧说。彦希微微苦笑,“只是,全城灯火通明的那晚,离尘君独自坐在阁楼楼顶,喝了一夜的酒,吹了一夜的埙,埙声凄凉,倒是与那晚夜景格格不入的很,后来才知,那一日,青竹林被烧,王妃消逝的日子……”那次之后,她才明白,她一直都是他用命在护的人……
  • 平江记事

    平江记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