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900000005

第5章 中国历史中的谜团(5)

“桃园结义”是许多人熟知并推崇的一个故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有精彩的描写: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春天,刘备、关羽、张飞在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不期而遇。三人志趣相投,相约结为兄弟,遂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备了乌牛白马作为祭礼,焚香跪拜天地,立下铮铮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立志要“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干番大的事业。从此,他们靠着三百人的队伍起家,有声有色地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三人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公为君臣,私为兄弟,其友谊毕生无隙,演出了中国古代最值得称道的结义故事。

这段故事是真是假,还是半真半假,或是完全虚构,引起了无数人的兴趣。有人认为“桃园结义”的故事是真实的。且看陈寿在《三国志·关羽传》中的记载:“先生(刘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生周旋,不避艰险。”《张飞传》里也有类似的说法:“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这里,一个是“恩若兄弟”,一个是“飞兄事之”,都可说明三人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此外,在有些史料中,还可找到“桃园结义”仪式的记载,不再一一列举。

东汉时期,确有杀白马结盟的做法。比如,汉献帝瘗安十年(公元205年)正月,曹操率军攻克南皮县(今属河北省),杀掉了袁谭,其弟袁熙的部将焦触、张南倒戈降曹,曾经杀白马歃血而盟(事见《三国志·袁绍传》)。还有,元末红巾军领袖刘福通等人起事,也是“杀白马乌牛,誓告天地,欲同起兵为乱。”(事见《元史·顺帝本纪》)由此可见刘关张三人的“桃园结义”仪式原有所本,而他们欲图大事,也确实需要结盟,因此认为“桃园结义”确有其事。

对于这种看法,有人不以为然:陈寿写了刘关张三人“恩若兄弟”的亲密关系,但未说过他们正式结拜,更没表明在桃园里的那番折腾,所谓“桃园结义”,当为罗贯中的小说需要,不可信以为真。假若真有这件事情,陈寿不会放弃这种绝好的材料不用,而只是干干巴巴地强调什么“恩若兄弟”,至少应该说到结盟一事。为何不予记载?可见并无“桃园结义”之事。在我国历史上确有杀白马结盟的做法,但这只是盟誓仪式,并不一定就是结拜,况且结拜也不一定称兄道弟。史书于此既无记载,便不能认为确有其事。

然而,也不能轻易否定“桃园结义”之事。史书作者的水平再高,不可能全知全觉,仍有漏掉好的素材或重要史实的可能。刘关张结义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远而且广泛,决非只是罗贯中的杜撰,应该有其一定依据。据龚学孺先生在《三国遗迹探秘》中考证,在故事的发源地涿州,不仅认为“桃园结义”真实可信,而且还说刘关张在此地先后三次结义:

第一次即《三国演义》上说的“桃园结义”,妇孺皆知,不再赘述。

“桃园结义”之后,萍水相逢的友谊没有经过考验,不久出现了裂痕,起因由涿州一个地痞引发。此人名叫姚宾,专爱干些招摇撞骗的勾当。虽然他的行为卑劣,却有相貌堂堂的仪表和凛凛不可小视的身材,很像关羽的模样。一次,姚宾胡作非为,并打出了关羽的招牌,这事传入张飞耳中,信以为真,当即怒冲冲地质问二哥。关羽感到莫名其妙,三言两语就吵闹起来,由此伤了感情,意欲分道扬镳。细心的刘备及时加以劝阻,并很快查明事情的真相,为了和解关、张关系,刘备又和他俩二次结义。

经过姚宾事件的考验,三人之间进一步加深了了解,相互的信任日渐增强。可是就在投军的时候,兄弟之间又一次闹翻。这次是由张飞发难。原来,张飞的哥哥已经参加了张角领导的黄巾军,他不愿意手足相杀,故而踌躇不前。再说,他认为皇帝昏庸无能,不愿为朝廷卖力。后来经过刘备的反复劝说,关羽也极力跟着鼓动,这才说动了张飞。兄弟三人投军的前天,两次焚香盟誓,从此生死相依,决不再言分离,这就是极其重要的第三次结义。

龚先生进而又认为,第三次结义的说法似乎不合情理,因为第一次结义时已经言明,今后的行动宗旨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怎能不去投军干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呢?何况,当时封建正统观念束缚着人们头脑,与黄巾军作战被看作是报效国家的正当举动,又怎么可能磨蹭着不去呢?张飞就是真有哥哥参加了黄巾军,凡有志于成大事者,也不会为手足亲情而改变志向,所以第三次结义的理由令人怀疑。

民间传说注重结义之举,很少推敲其中情节,似也不必苛求。不过,在刘备、张飞故里确有不少“桃园结义”的遗迹。刘备的老家在旧涿州城南七公里处“大树楼桑村”,该村西北四公里处,有建于唐代乾宁四年的汉昭烈帝庙,规模颇为壮观。庙内几块石碑上特意写了“桃园结义”之事,内容类似罗贯中的说法。可惜这些石碑除明代的九龙碑外,其余荡然无存,无法查清结义的具体记载。又据《涿县县志》载:张飞故里“在(涿)县西南桃庄”后来改为“忠义店”。桃庄里面有座三、四米高的砖台,台中有一黑古隆咚的枯井,即为当年张飞储肉的“仓库”。枯井以西,就是刘、关、张结义的“桃园”。可惜这座真假难定的桃园也早已消失。据这里的老人讲,桃庄自张飞成名之后,便公议改成了“张飞店”,这一称呼一直喊了一千多年。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时任涿州知州的佟国翼来此凭吊“桃园结义”遗址,发了一通感慨以后,认为“张飞店”的名称不雅,遂决定改为“忠义店”。他同时也做了一件好事,即出资立碑并修复了张飞枯井遗址,在“汉张桓侯古井碑”(桓侯为张飞的封号)碑文里,也记载了“桃园结义”之事,并且照例给了很高的评价,佟国翼遵从的是罗贯中的说法,当然也难以此为据。

关于刘、关、张结义的地点,在涿州一带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不在张飞庄后的桃园,而是在涿县旧城南大街水门沟旁。这里早先曾有一座“三义庙”,建筑规格甚为奇特,其长、宽、高皆为九尺,以“三三见九”之数,暗寓“三义”之意。不过这种说法似乎经不起推敲,此处建庙并不一定就是结义的地点,果真这种说法属实,那就不叫“桃园结义”,应叫别的什么结义了。

以上传说真真假假,让人很伤脑筋,信不信只好由你了。

除了“桃园结义”的地点、次数、仪式有不同说法外,关于刘、关、张三人年龄大小也有争论。《三国演义》按年龄排的位序是:“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罗贯中这种排法,看来合情合理。后来三位弟兄把事情做大,建立了蜀汉政权,需要有人面南称孤,刘备谦让了一番,但还是坐上了皇帝的位置,没见关、张二人闹什么意见,这似乎也验证了三兄弟长幼排列的正确。《三国演义》虽系小说,但罗贯中的描写颇具权威性质,几百年来已成定论,很少有人提出异议。其实,看看有关记载,刘、关、张三位究竟何人居长,确实是个令人怀疑的问题。

元人杂剧中曾涉及此事。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剧有两个情节值得注意:一是张飞与关羽先在涿州相识,经过叙谈,关羽做了哥哥。二是关、张二人到酒店饮酒,遇见了当地人刘备,通过交谈很投脾气,遂在一起多喝了几杯。不想刘备因为困倦睡起觉来,张飞发现他的脸上有条小赤练蛇来往于七窍,认定此人必定大贵,遂与关羽说好“等他睡醒时,不问年纪大小,拜他为兄。”坐等刘备醒后,二人倒地便拜,口中齐呼兄长,刘备不好意思地说:“量某有何德能,着两位兄弟如此相敬也!”关羽回道:“兄弟拜德不拜寿也。”这就说明,刘备年龄未必在三人之中最大。这是有关三人排列长幼的较早记载。后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把刘备推为老大,主要是看他的政治地位和统率驾驭才能,忽视了三人的实际年龄,这是大家都不经意的一个问题。

他们的实际年龄有多大呢?先来看看刘备的岁数:按照《三国演义》所写,“桃园结义”的时候“已二十八岁矣。”在《三国志》刘备本传中,没有载明他的生年,但却说其死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时年六十三”。照此前推,刘备应生于东汉恒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至结义时的中平元年,应为二十四岁(虚岁),不是罗贯中说的二十八岁。

再看关羽的年龄。《三国志》中同样也无记载,仅有“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的模糊说法(引见《张飞传》),他在哪年出生,却没有写明。后来关羽成了神仙,有人费心为他编写了年谱,但也只是约定关羽生于汉恒帝延熹三年,死时为六十岁。如果这一年谱属实,“桃园结义”时,关羽实为二十五岁,长刘备一年,大哥应是关羽,而非刘备。

这种推断是否可信?有两条资料可以说明。据清代鉴藏家宋荦的《筠廊随笔》载: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山西解州庙塔发现关羽祖先的墓砖,上记关羽祖父名审,父亲关毅,于汉恒帝延熹三年生羽,娶妻胡氏,生子曰平。钱静方的《小说丛考》中也提到了这事,并详细写明关羽生于汉恒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第二条资料见于《关帝圣迹图谱》,在卷一中记述关羽十九岁时,夫人胡氏生了儿子关平,时在汉灵帝光和元年。其后关羽与关平分离,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古城相会,关平自此随父转战各地,建安二十四年与关羽同时遇害,时年四十一岁。据此一算,关羽死时恰为六十岁,他确实为三人之中的大哥。

张飞年龄,陈寿没写。《三国演义》说他死于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终年五十五岁(虚岁)。《关公年谱》认为“张飞小刘备四岁”,死时应为五十七岁。这样一算,张飞在“桃园结义”时仅有二十岁,确屑三人中的小弟了。

关羽年龄为长,可是他为什么隐瞒自己年龄,甘心屈居第二呢?有人认为关羽极重义气,有谦谦君子之风,他看出刘备的才智远在自己之上,又是汉室的后裔,且生一副贵相,可为自己的靠山,故意说小了自己的年龄,甘愿坐第二把交椅。这种说法于史无据,只是想当然的猜测而已。据李殿元、李绍先在《三国演义中的悬案》介绍,民间确有桃园结义时争论年龄大小的传说:刘、关、张结拜之前,商定以年龄大小来排座次,三人都想称兄而不愿称弟。你报哪年哪月哪日生,我也同样这般说,三人年龄大小自然无法分出。刘备灵机一动,建议“按生辰早迟来排兄弟”,张飞心急口快,抢先说他生于天亮之时;关羽则说他生于鸡鸣时分;刘备不慌不忙说自己出生在半夜子时。张飞听罢,知道自己上了大当,连连摇手反悔。刘备问他还有什么法子,张飞转念一想,手指不远处的大树说,谁在树上爬得最高,谁就是老大。说罢,不等刘备关羽回答,抢先爬到了树顶。关羽也不示弱,接着去追张飞,可是张飞在上面压着,他不能爬得更高,遂在树上打住,做个中间的老二。刘备瞅瞅他俩,不慌不忙抱住了树根。爬到最高处的张飞得意洋洋,鼻孔朝天大喊:“下面的二位,快快叫声大哥吧!”刘备哈哈一笑,摇了摇头:“别忙,别忙。我且问你,是先有树根还是先长树梢。”张飞想也没想地答道:“当然先有树根!”“对了,对了!”刘备说罢昂首肃立:“既然如此,那就是先有我,次生关羽,最后才是张飞!”关、张听了哑口无言,觉得还是刘备足智多谋,理当做个兄长,于是兄弟三人再拜,排好刘、关、张顺序,至死也没变易。

这些民间传说可谓绘声绘影,活灵活现。不过,传说只是传说,缺乏史料根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民间传说很早就产生了。元朝至治年间,“桃园结义”的故事已经写进《三国志评话》,有了很完整的情节,语言也很感人。到了无名氏杂剧“刘关张桃园结义”中,其情节虽然与《评话》有些出入,但无大的不同,最后结局都是宰白马乌牛祭告天地,同行同坐同眠誓同生死。关汉卿作为戏剧大家,当然也很熟悉这个故事,在他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中,有这样一句唱词:“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可见“桃园结义”故事在元代中叶以前就很流行了。

那么,“桃园结义”的故事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人作了这样的分析:宋代出现了“说书”这种艺术形式,随着说书人的逐渐增多,亟需寻找历史上有益的素材供其创作和评说。当时,边患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需要张扬团结御边的精神和忠君事国的义气,于是刘、关、张亲如兄弟的情谊被说书人相中,拿来进行了重新创作,形成了“桃园结义”故事雏形。故事传开以后,得到人们的认可。进入元代社会,民族矛盾日趋激烈,人民起义斗争此起彼伏,其中有许多造反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组织,不断扩充队伍,遂用“结义”的形式服务于自身斗争,桃园兄弟的故事进一步拓宽了市场。到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他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故事素材,开卷伊始就重重地铺陈了一番。他之所以这样重视“桃园结义”故事,有着深刻原因:一是元末明初的社会更加动荡不安,“结义”的形式屡见不鲜,而“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对这种做法颇为欣赏,正好可以借此大做文章。二是刘、关、张是书中的三位主线人物,需要找根纽带把他们联结始终,“结义”形式正好派上了用场。三是书中多处突出“忠义”二字,“桃园结义”故事则是绝妙的开篇缘由。罗贯中将宋、元以来形成的桃园故事加以高度概括,同时对于现实中的结义形式又进行了典型化处理,进一步作了艺术加工,使其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思想更加集中。从此以后,历史上的所有结义故事为之失色。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谈论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时,可以这样说:“桃园结义”的情节可能是虚构的,然而它在艺术上是令人信服的,结义的形式和做法在今天看来并不可取,但这个精彩的故事是不会被人忘记的。

无论桃园结义与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做人要以义为先。

同类推荐
  • 落落叶之寻妻

    落落叶之寻妻

    前世的不完美,这一世来弥补。王正带着前世的记忆和对妻子的遗憾,穿越而来,寻找前世妻子,只为弥补前世的遗憾
  • 大唐逍遥人

    大唐逍遥人

    知道什么是富可敌国吗?那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那一年,玄武门还未生变!那一年,女帝还未出生!那一年,盛世还未有端倪!面对泱泱大唐,李迎将如何独善其身!
  •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1914—1949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1914—1949

    20世纪初,欧洲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突然,享受着这一切的欧洲人被拖进大战,历经极深的苦难、哀痛和惊惧。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曾雄踞文明之巅近百年,如今却骤然落入野蛮的深渊。在文明的讴歌声中开启的20世纪,沦为战争的世纪。从1914年到1949年,欧洲接连经历两场惨烈的大战,似乎铁了心要自我毁灭。那是大混乱的时代。族群仇恨、领土之争、阶级冲突、经济危机毒化了政治,在战争的阴霾下,人性之恶借着机器和技术彰显。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两次大战之后,在地狱行了一遭的欧洲试图在人性和文明的废墟上重生,新欧洲的轮廓逐渐清晰。20世纪上半叶,欧洲走向地狱,又历劫重生。在这段令人战栗的历史之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带着它的烙印前行。
  • 生存的逻辑

    生存的逻辑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再掀文化历史波澜。官场大咖粉墨登场,社会小人物夹缝求生。朱元璋PK朝廷官员:一手铁血剑,杀得六部全军覆没;一手百姓牌,支持底层民众越级上访。守库小兵PK皇权:如何在监管重重的银库重地盗取官银,偷得朝廷亏空九百多万两?盛宣怀PK胡雪岩: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和商场的全面战争。封疆大吏PK京城小官: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官如何栽在小小书吏手里?官府PK土匪: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犯事我就当看不见的官匪默契。地方官PK老百姓:一次大规模的官民对战是如何发生的?
  • 行者I汉殇

    行者I汉殇

    不一样的重生,不一样的穿越。青城山下,地表微微抖动,似乎一头远古异兽正在地下缓慢苏醒。一直暗恋王静的王淼,学着电影情景,黑夜,女神窗口,大树上表白,意外目睹了一起人间惨剧。之后他被杀手一路追杀,适逢超级大地震,不慎坠入地缝。西汉末年王家庶子王淼,从昏迷中苏醒,这是重生?是前世?是今生还是另一个自我?卑微的庶子重塑自我,步步被迫前行。
热门推荐
  • Fraternity

    Fraterni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审判

    审判

    脑垂我意识到,我已经和残杀我的仇人融合一体。我们一起接受审判,是在1989年12月,晋虚城人民法院审判庭。四周惨白的墙面,把一个故作庄严的声音放大。它切入我的感应区,由于虚妄放大而趋于虚弱的声线飘摇不定,试图笼罩四周。我是脑。我的罪名是故意杀人。因证据不足,虽判处了死刑,却得以缓期两年执行。这就给了杀我的人,以及我作为脑继续存活下去的机会。审判者宣告我们有罪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声音似乎才是有罪的。
  • 你的名字是我心上的样子

    你的名字是我心上的样子

    周笑笑很不幸,因为她的生命里出现了两个人——何欢和陆缺;周笑笑很幸运,因为她的生命里出现了两个人——何欢和陆缺。
  • 一见你就甜

    一见你就甜

    (1V1,宠文)集制药毒,古武,驯兽,美貌于一身的宋明月死了,死得不明不白,却魂穿到一个胖成球的女主持人身上,还多了个帅得让她移不开眼的未婚夫。什么?体型太胖?软弱可欺?大仇难报,被未婚夫不喜?肥可以慢慢减,未婚夫也可以慢慢撩到他主动来追,但那些害过她的人,她若不能把他们都整得鸡飞狗跳惨不忍睹,她就不是宋明月本魂。——非正经片段顾侨堂:“你那有治相思的药吗?”宋繁星:“没有,这种病药石无医。”顾侨堂:“那你让我抱一下吧,我觉得与你抱抱能好。”宋繁星:“???”拥抱嘛……可以,只是他怎么还做了很多没提之事?另外爱耍流氓这种病能治吗?求能治的赐副药方……
  • 会稽三赋

    会稽三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每天学点投资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投资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个人都希望能通过投资到达财富的天堂。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投资是每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每个人有必要下大工夫钻研投资学,掌握其精髓。孙豆豆编著的《每天学点投资学大全集》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原则,对投资工具的介绍全面细致,讲授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推荐的方法科学实用,切实可行;内容贴近生活,紧跟时尚,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读者的投资理财之需。相信通过阅读《每天学点投资学大全集》,你一定能轻松掌握有关投资的知识和技巧,尽快踏上财富的增值之路。
  • 用好心理学,管理企业就这么简单

    用好心理学,管理企业就这么简单

    作者为我国一家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的院长,专攻心理学,既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且在多年企业管理心理学咨询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实际案例。《用好心理学,管理企业就这么简单:一位心理医生和企业管理者的对话》以心理学指导,用中国式的人文关怀,从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以及一线员工三个管理层次,深入浅出地阐述企事业中的管理问题,包括成功管理者必备的心理素质、管理者个人魅力、群体心理分析及群体冲突、领导者的心理修养和领导艺术、中层以及一线员工的心理管理。全书采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语言流畅,通俗易懂,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 大宋好屠夫

    大宋好屠夫

    《诗与刀》,已签约上传,必不失望。郑智穿越到了北宋水浒世界,变成了那个被鲁提辖三拳打死的镇关西、郑屠户。北宋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华夏式微。正是英雄用武之地。水浒情仇,善恶忠奸,且待重新评说。在这文化与经济皆是世界之巅的北宋末年,且看镇关西如何逆袭成一代绝世凶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离殇圣女

    离殇圣女

    从小在梦花楼长大的离殇,十六岁时被妈妈逼当花魁,无奈之下,她只好离家出走,各种阴谋使离殇的身世之谜不断的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