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3200000008

第8章 卷二(1)

风操第六

【原文】

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但既残缺,非复全书;其有所不载,及世事变改者,学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故世号士大夫风操。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称长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昔在江南,目能视而见之,耳能听而闻之;蓬生麻中,不劳翰墨。汝曹生于戎马之间,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录,以传示子孙。

【译文】

我看《礼经》,上面均为圣人的教诲:如在长辈面前如何使用簸箕、笤帚,如何使用匕匙、筷子,怎样咳嗽吐痰,怎样使应答得体,怎样持烛照明,怎样以礼待客,怎样端盆送水侍奉长辈盥洗,等等,《礼记》里对此都有专门的规定,并将这些礼节讲得很详细完备了。但是此书已经残缺;且仍然有一些礼仪规范,书上未记载,另外,随着世事的变迁,有些礼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于是一些有学问之士就自己斟酌制定了衡量的尺度,代代相传,世人就把这些称为士大夫的风操。这些风范和礼仪的基本脉络大体相似,但各个家庭情况又有所不同,其看法也有长有短。我在江南的时候对这些礼仪规范,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像蓬草生长在大麻中,不用扶它自然也会长直一样。而你们生于战乱不断的年代,对这些礼仪规范自然是无法看见和听到了。因为没有受到耳濡目染,所以,在这里我姑且将它们记录下来,以传示子孙后代。

【原文】

《礼》曰:“见似目瞿,闻名心瞿。”有所感触,恻怆心眼;若在从容平常之地,幸须申其情耳。必不可避,亦当忍之。犹如伯叔兄弟,酷类先人,可得终身肠断,与之绝耶?又:“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君所无私讳。”益知闻名,须有消息,不必期于颠沛而走也。

【译文】

《礼记》上说:“见到容貌与自己已故双亲相似的人要神情恭谨,听到名字与自己已故双亲相同的人心惊。”这是触景生情所致;通常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这种感情是可以且应该表达出来的。但是还要看情况,如果实在无法回避,也还是应该有所忍耐的。譬如自己的伯叔、兄弟,他们的容貌跟已故的父亲相似,难道就因为一见到他们就极悲痛而跟他们老死不相往来吗?《礼记》上又说:“做文章时,在庙里祭礼时,在君王面前时,都不应避自己父祖的名讳。”可见提及名讳时我们应该有所斟酌,大可不必一听到名讳就匆忙避走或痛苦难耐。

【原文】

梁世谢举,甚有声誉,闻讳必哭,为世所讥。又有臧逢世,臧严之子也,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孝元经牧江州,遣往建昌督事,郡县民庶,竞修笺书,朝夕辐辏,几案盈积,书有称“严寒”者,必对之流涕,不省取记,多废公事,物情怨骇,竟以不办而还。此并过事也。

【译文】

梁朝时有个叫谢举的人,声望很高,但却因他一听到自己父祖的名讳就哭,而被世人所讥笑。还有个臧逢世,是臧严的儿子,踏实肯学,品行端正,从不败坏家风。梁元帝出任江州刺史时,派他去建昌督理政务,当地百姓,纷纷给他写信,从早到晚汇集到官署,公牍信札堆满了案桌,但是,他一看到信上有写了“严寒”的,就总是伤感流泪,再无心审阅,公事常因此被耽误,因此引起人们的责怪和不满,他最终因避讳影响办事,难以务政而被召回。这两个人都是把避讳的事情做过了头。

【原文】

近在扬都,有一士人讳审,而与沈氏交结周厚,沈与其书,名而不姓,此非人情也。

【译文】

近来在扬都,有个读书人避讳“审”字,但他同时又和一位姓沈的人交情深厚,姓沈的给他写信,只署名而不写上“沈”姓,这就不合情理了。

【原文】

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不闻谓布帛为布皓,呼肾肠为肾修也。梁武小名阿练,子孙皆呼练为绢;乃谓销炼物为销绢物,恐乖其义。或有讳云者,呼纷纭为纷烟;有讳桐者,呼梧桐树为白铁树,便似戏笑耳。

【译文】

凡是需要避讳的字,都必须用跟它意思相近的词来替代:齐桓公名叫小白,因此博戏中的“五白”就被称为“五皓”;淮南厉王名长,于是“琴有长短”就被说成“琴有修短”。不过,倒是还没听说把“布帛”说成“布皓”,把“肾肠”说成“肾修”的。梁武帝小名阿练,其后辈都把“练”说成“绢”;可是,如果把“销炼”物品说成“销绢”物品,恐怕就与事义相悖了。至于那些避讳“云”字之人把“纷纭”说成“纷烟”;避讳“桐”字之人把“梧桐树”说成“白铁树”,简直像是在开玩笑了。

【原文】

周公名子曰禽,孔子名儿曰鲤,止在其身,自可无禁。至若卫侯、魏公子、楚太子,皆名虮虱;长卿名犬子,王修名狗子,上有连及,理未为通。古之所行,今之所笑也。北土多有名儿为驴驹、豚子者,使其自称及兄弟所名,亦何忍哉?前汉有尹翁归,后汉有郑翁归,梁家亦有孔翁归,又有顾翁宠;晋代有许思妣、孟少孤,如此名字,幸当避之。

【译文】

周公的孩子叫“伯禽”,孔子的儿子叫“鲤”,这些名字只与被命名的人本身相关,与别人无碍,自然不必禁止。但是像卫侯、韩公子、楚太子等人的名字都叫“虮虱”;司马相如又名“犬子”,王修名“狗子”,这就不仅仅是他们本身的事情了,而是关系到了他们的父辈,于情于理都说不通。我们今天来看古人所做的一些事会觉得很可笑。北方人爱给儿子起名为驴驹、猪仔之类的,如果也让他们这样称呼自己,或者让他们兄弟这样称呼自己,他们能受得了吗?前汉有人叫尹翁归,后汉有人叫郑翁归,梁朝有人叫孔翁归,还有人叫顾翁宠;晋代有人叫许思妣、孟少孤,诸如此类的名字,最好还是避开。

【原文】

今人避讳,更急于古。凡名子者,当为孙地。吾亲识中有讳襄、讳友、讳同、讳清、讳和、讳禹,交疏造次,一座百犯,闻者辛苦,无憀赖焉。

【译文】

现代的人讲究避讳,要比古人更严格。父母给孩子取名,都应当想到孙子们。我的亲友中有讳“襄”字的、讳“友”字的、讳“同”字的、讳“清”字的、讳“和”字的、讳“禹”字的,交情不深的人在一起,由于不了解情况,就难免会触犯在座众人的忌讳,使避讳之人感到难受而无所适从。

【原文】

昔司马长卿慕蔺相如,故名相如,顾元叹慕蔡邕,故名雍,而后汉有朱伥字孙卿,许暹字颜回,梁世有庾晏婴、祖孙登,连古人姓为名字,亦鄙事也。

【译文】

昔日,司马长卿因仰慕蔺相如,而改名为相如;顾元叹因仰慕蔡邕,而改名为雍,但是后汉的朱伥字孙卿,许暹字颜回,梁朝有庾晏婴、祖孙登,这些人竟然把自己的名字完全用古人的姓和名来代替,这可真是浅薄庸俗之事。

【原文】

昔刘文饶不忍骂奴为畜产,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有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译文】

从前,刘文饶都不忍心骂奴仆为畜生,而当今一些愚蠢的人们却用这种话来嬉闹,有的人甚至还称别人为猪仔、牛犊等。这种称呼,连一些有见识的旁观者都不想听,更何况那些被叫的人呢?

【原文】

近在议曹,共平章百官秩禄,有一显贵,当世名臣,意嫌所议过厚。齐朝有一两士族文学之人,谓此贵曰:“今日天下大同,须为百代典式,岂得尚作关中旧意?明公定是陶朱公大儿耳!”彼此欢笑,不以为嫌。

【译文】

近来我在议曹与众人商讨关于百官的俸禄问题时,有一位当今的名臣显贵嫌有人提出的俸禄太高。于是,原来齐朝留下来的士族文学侍从对他说:“如今天下统一,我们应该为后世树立一个典范才对,怎么可以依然沿袭原来的关中旧制呢?明公这么小气,一定是陶朱公的大儿子吧!”说罢彼此哄笑,竟不在意这种讥笑。

【原文】

昔侯霸之子孙,称其祖父曰家公;陈思王称其父为家父,母为家母;潘尼称其祖曰家祖:古人之所行,今人之所笑也。今南北风俗,言其祖及二亲,无云家者;田里猥人,方有此言耳。凡与人言,言己世父,以次第称之,不云家者,以尊于父,不敢家也。

【译文】

昔日,侯霸的子孙,称其祖父为家公;陈思王曹植称其父为家父,称其母为家母;潘尼称其祖父为家祖:这都是古人所做的,现在看来觉得有些可笑。如今南北风俗,讲到他的祖辈和双亲,没有说“家”某某的;只有一些鄙俗之人才会有这种叫法。凡是跟别人谈话,讲到自己的伯父,就用父辈排行来称呼,不说“家”字,是因为伯父比父亲年长,不敢称“家”。

【原文】

凡言姑姊妹女子子:已嫁,则以夫氏称之;在室,则以次第称之。言礼成他族,不得云家也。子孙不得称家者,轻略之也。蔡邕书集,呼其姑姊为家姑家姊,班固书集,亦云家孙,今并不行也。

【译文】

凡讲到自己的姑表姐妹:已经出嫁的就用其夫的姓来称呼;没有出嫁的就用长幼排行来称呼。这是因为女子一旦行了婚礼就成为夫家的人了,不好称“家”。对于子孙也不能称“家”,以示对他们的轻视忽略。蔡邕在文集里称呼他的姑、姐为家姑、家姐,班固文集里也说家孙,这些称呼如今都不通行了。

【原文】

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则加贤字,尊卑之差也。王羲之书,称彼之母与自称己母同,不云尊字,今所非也。

【译文】

一般和人谈话,称对方的祖父母、伯父母、父母和长姑,都应该加个“尊”字,叔父母以下,就加个“贤”字,以示尊卑有别。王羲之写信,称人家的母亲和称自己的母亲相同,都不加“尊”字,这是如今所不可取的。

【原文】

南人冬至岁首,不诣丧家;若不修书,则过节束带以申慰。北人至岁之日,重行吊礼;礼无明文,则吾不取。南人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皆古之道也,吾善其迎揖。

【译文】

南方人在冬至岁首两个节目,都不到办丧事的人家去吊唁,只是写信表示慰问;如果不写信,就等过了冬至、岁首,再穿着礼服吊唁,以示慰问。北方人在冬至和岁首的时候,特别重视行吊唁之礼;这种做法在礼仪上没有明文规定,因而我觉得不可取。南方人不到门外迎接宾客,宾主相见时只是拱手而行礼,并不欠身,送客时也只是离开座位,并不送客到门外;而北方人送迎客人都要走到门口,相见后还连连打拱行礼作揖,这些都是沿袭了古人的礼节,我喜欢起身出门迎送宾客和连连打拱的做法。

【原文】

昔者,王侯自称孤、寡、不榖,自兹以降,虽孔子圣师,与门人言皆称名也。后虽有臣、仆之称,行者盖亦寡焉。江南轻重,各有谓号,具诸《书仪》;北人多称名者,乃古之遗风,吾善其称名焉。

【译文】

以前的王侯自己称自己孤、寡、不榖,从此以后,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圣师,和弟子谈话时都直呼自己的名字。后来虽有人自称臣、仆的,但为数不多。江南地方地位高低都各有称谓,并记载在专讲礼节的《书仪》中。北方人则多用名字相称,这也是古代的遗风。我个人认为还是用名字称呼比较好。

【原文】

言及先人,理当感慕,古者之所易,今人之所难。江南人事不获已,须言阀阅,必以文翰,罕有面论者。北人无何便尔话说,及相访问。如此之事,不可加于人也。人加诸己,则当避之。名位未高,如为勋贵所逼,隐忍方便,速报取了;勿使烦重,感辱祖父。

【译文】

当提到先人时,理当有所感触,对于古人而言,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对于现在的人而言却比较困难。江南人除非万不得已,必须谈论家世,也一定是用书信的形式,很少面谈。而北方人则有事没事都会找人聊天,互相探访。这是各自的习惯问题,不能强加于人;倘若有人要将这种事情强加于你,你就应该想方设法回避。地位不高之人,若被显贵所逼,最好还是默默忍着,当然这时要随机应变,简单应付一下即可,千万不要讲得太多太详细而辱没了祖辈。

【原文】

若没,言须及者,则敛容肃坐,称大门中,世父、叔父则称从兄弟门中,兄弟则称亡者子某门中,各以其尊卑轻重为容色之节,皆变于常。若与君言,虽变于色,犹云亡祖亡伯亡叔也。

【译文】

若祖父、父亲已经辞世,在不得不提到他们的时候,就必须表情庄严,坐姿端正,口称“大门中”;提到过世的伯父、叔父,就称“从兄弟门中”;提到过世的兄弟,则称死者儿子“某某门中”,同时还应依据他们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来恰当地流露自己的表情,这些表情与平时的神情都应该有所区别。当与君王谈起自己已故的长辈时,虽然也要有表情的变化,不过此时还是要称他们为亡祖、亡伯、亡叔。

【原文】

吾见名士,亦有呼其亡兄弟为兄子弟子门中者,亦未为安贴也。北土风俗,都不行此。太山羊侃,梁初入南;吾近至邺,其兄子肃访侃委曲,吾答之云:“卿从门中在梁,如此如此。”肃曰:“是我亲第七亡叔,非从也。”祖孝徵在坐,先知江南风俗,乃谓之云:“贤从弟门中,何故不解?”

同类推荐
  • 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为蔡澜作品系列的一种。蔡澜作为“香江四大才子”之一,是优选知名的美食家。他在美食的品鉴方面往往有独特的见解,与饮食有关的男男女女也常常见诸他笔下。在这本书中,蔡澜将为你讲述关乎饮食男女的趣事妙事。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我国的群众文化基础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初步建立,并在20世纪90年代完善相承的。进入21世纪,群众文化的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实践,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群众文化的理论宝库。本教材就是承先人之积,取后贤之华,以《群众文化学》为基础,通过对群众文化实践的总结,对群众文化理论探索的归纳,并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上编写的。
  •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是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感觉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老子是西方人非常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始,《道德经》就被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至今各种外文版本的《道德经》已有三百余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全书共计81章,文约五千言,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每章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社会、国家、民生等诸多方面。
  • 中外民俗

    中外民俗

    本书包含中国民俗与外国民俗两部分。中国民俗主要介绍了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节目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宗教信仰民俗等;外国民俗主要介绍了国外信仰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部分国家的民俗。
热门推荐
  • 机关干部实用词条读本

    机关干部实用词条读本

    每年开展的市直机关干部读书活动即将开始。过去的岁月里,机关干部集中学习了党建理论、社会管理、经济工作与理论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大家读书、思考、笔耕结合,形成了爱读书、多读书、勤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文以载道、书如智友,今年大家要学些什么?这确实给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同志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 灵鬼志

    灵鬼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化肥袋子

    化肥袋子

    【开局一个化肥袋子,生活全靠捡……】【两个相互陪伴的人,到底能走多远……】【这是另一个世界里发生的故事……】
  • 天降王妃求收养

    天降王妃求收养

    她,是漠北献给楚国的妖宠。本不过是漠北进攻楚国的一个诱饵,却成为了楚国三皇子的王妃。不仅破了漠北的计谋,还将漠北打得屁滚尿流!王爷,想要哪块地?尽管道来,臣妾分分钟替你拿下!
  • 至尊剑神

    至尊剑神

    仙界崩塌,仙路断绝,天庭坠毁,神圣仙魔纷纷坠世,化为真灵。适时,魔神齐聚,霍乱天下。罗家少主罗纪,于家族覆灭之际,炼化家传六阶仙灵,一路披荆斩棘,如彗星般崛起于天下,杀敌灭魔,开启世间宏伟纷乱的大时代。状元及第,恢复家族荣光。带甲三千,鏖战天下神魔。红颜在侧,风景一路秀丽。武道之路,终成九转无敌。
  • 蓝桥驿站

    蓝桥驿站

    一个神秘的驿站,二十年前突然出现在市东郊,并吞噬了上百人,为救受害者,警局发现了普通人赵蓁蓁身上奇异的能力,赵蓁蓁于是受托前往东郊,谁知竟然被驿站主使卖到了异世......
  • 姑苏城里的阴谋

    姑苏城里的阴谋

    仲夏的江南,蓝湛湛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浓荫遮盖的大道两旁,一碧千顷,绿铺红点。川流清澈见底,游鱼历历可数。青岚倒影入水,翠梢禽声细碎,好一派明媚的风光。“嘚嘚嘚”。一串清脆的马蹄声打破了午间的宁静。身佩长剑、衣冠不整、神色疲惫的楚国贵族公子伯嚭纵辔疾驰,对眼前的美景视而不见。他的胸膛中,被一团复仇烈火烤炙着,几欲窒息。太子少傅费无忌一向嫉恨他的父亲——任楚王左尹的伯郤宛,屡次在相国囊瓦面前进谗挑拨。囊瓦怒而发兵攻击伯府,下令焚烧其宅,尽诛其族,想斩草除根。正巧那天伯嚭在郊外打猎,幸免于难。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的代表作,通过几位村镇中产阶级姑娘谈婚论嫁的故事,反映了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英国社会的世态风习。小说情节曲折、富有喜剧性,语言自然流畅、机智幽默,以精湛的技巧揭示了生活的悲喜剧。
  • 穿越异世武神

    穿越异世武神

    一个还在实习的平凡大学生林武,面对着爱人的背叛与事业的打击,借酒消愁,却意外被天上的一道天雷劈中,穿越异世,一个以权与武为尊的世界,本以为就此要灭绝的他,竟然被当做另一人,同时还觉醒了天雷赐予的内力,无数的地球武学竟然慢慢在脑海中呈现出来,他依靠着这等逆天的武学与内功,登上了巅峰。
  • 沧海赋云归

    沧海赋云归

    原名《沧海赋》心卷――静听水无声:心静如水,上善若水。音卷(上篇)――琴音绕梁三日不绝:空谷幽兰,芳菲自若,碧海潮生……幻卷――镜花水月原非真:镜花水月。阵卷――只缘身在此山中:日月星辰,斗转星移。音卷(下篇)――何似在人间:风花雪月,悲欢离合……尾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