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000000014

第14章 解读《红高粱家族》(1987,长篇小说)(4)

“侠气”固然是一种个人的小“义”,但它也可以因外界环境所刺激,进而转化为一种民族的大“义”。情节的叙事主体,是“高密东北乡”父老乡亲的抵御外辱。作者无意去复述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往事,而只是在借助于“历史”去伸展他的艺术想象。如此一来,《红高粱家族》的“历史”主体,已不再是那些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高密东北乡”父老乡亲的“匪气”与“侠气”,则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与坚韧性格。在铺天盖地的“高粱地”里,在墨水河边的伏击战中,“我”爷爷带领乡亲们用最原始的自卫武器,上演了一出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故事。莫言并没有赋予余司令他们以崇高的政治觉悟,这些吃着“红高粱”喝着“高粱酒”,浑身“匪气”性格“侠义”的乡野之人,只是以其不可磨灭的生存意志和民族气节,在齐鲁大地上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另一侧面。且不说“我”奶奶、王文义、哑巴和方家兄弟死得是何等悲壮,就连白胡子老头都大声喊道:“哭什么?这不是大胜仗吗?中国有四万万人,一个对一个,小日本弹丸之地能有多少人跟咱对?豁出去一万万,对他个灭种灭族,我们还有三万万”。几乎所有论者都注意到了政府体制或党派政治在“高密东北乡”抗战中的边缘状态,我个人认为这种边缘状态并不是作者对于历史事实的有意疏忽,也不是作者“对历史题材的创新突破”(朱向前:《深情于他那方小小的“邮票”——莫言小说漫评》),更不是什么“现实的民间精神本质的某种体现”(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以余占鳌为表现主体、以“高粱地”为展开背景、以打日本为叙事线索,其主观动机是要超越意识形态的陈腐观念,去弘扬一种民族精神与民族正气。只有从这样的认知基点出发,我们才可能理解“匪气”、“侠气”与“正气”的组合意义——“匪气”象征生命活力、“侠气”象征人格魅力、“正气”象征民族意志。莫言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彻底打破了红色经典的创作模式,使其在“民间”色彩的庇护之下,顺利实现了新时期文学启蒙话语的再度转型。

三、人性、兽性与野性:知识分子的现代人文追求《红高粱家族》寻找灵魂家园、再造民族人格,其本身就体现着莫言对生命退化现象的忧患意识。莫言既不满于“人性”的社会因素,同时也拒斥“兽性”的嗜血本能;因此他在“高粱地”的理想世界中,人为地培育了一种具有完美人性的生命形态。

人们通常谈论的所谓“人性”,一般是指“人”在历史生存环境中所逐渐形成的社会文明因素,是指“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道德行为规范。“人性”作为“人”与“兽”的本质区别,其历史进步意义自然不可否认。然而,莫言在作品里,却对“文明”与“人性”之间的因果关系,表现出了一种十分强烈的情感焦虑:“人”曾是社会的绝对主体,而现今社会却成了“人”的绝对主体;文明导致了人类进化,但“人性”却出现了背离初衷的严重“异化”。《红高粱家族》对社会“人性”的严肃思考,主要是体现为莫言对党派政治的蔑视与丑化。以“高粱地”文化与党派政治文化相对照,以余占鳌同“冷麻子”和“江小脚”相比较,如此情节设计虽有先祖崇拜的成分因素,却更有“人性”批判的理性精神。

忧患文明社会的人性“异化”现象,并不意味着作者主张人类必须回归自然,从原始生命状态中去重新获取“野性的魅力”(吴炫:《高粱地里的美学——重读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兽性”描写场面固然是小说故事叙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强烈地折射出作者潜意识里的极端恐怖情绪:日本鬼子活剥刘罗汉的整张人皮,固然是一种“兽性”十足的动物本能;而“我”爷爷割下鬼子生殖器塞进他们嘴里的疯狂之举,也是一种失去理智的嗜血行为。特别是《狗道》这部作品,莫言将“狗”的世界与“人”的世界同时展开形成比较,并以“狗”的凶残去影射“人”的野蛮,进而揭去了文明赋予“人性”的多彩光环。“我”父亲对“我”爷爷从盲目崇拜到产生狐疑的变化过程,就是莫言本人“恐惧”情绪与“拒斥”心理的直接反映:“我”父亲终于从“我”爷爷虐杀日本伤兵的冷酷眼神里,看到了他与野狗觅食时完全相同的贪婪目光——手臂摔折了的日本马兵,掏出夫人与孩子的合影照片哀怜求饶,可早已丧失了人性的“我”爷爷,却冷酷无情地挥手一刀将照片劈成两半。从那以后,爷爷的“人性即使能在某一瞬间放射出璀璨的光芒,这光芒也是寒冷的、弯曲的,羼杂着某种深刻的兽性因素”。爷爷在“我”父亲心目中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也因他虐杀伤兵的嗜血“兽性”而被大打折扣。其实,“我”父亲的观察视角正是“我”的批判理性,它表明作者虽不赞成社会对于“人性”的道德约束,但却更难接受“兽性”对于“人性”的全面取代。所以,“兽性”作为“人性”的补充描写,同样使作品具有着艺术审美的感染力与震撼力。

《红高粱家族》最大的思想亮点,就是作者在“高粱地”的原野意象中,创造了一种具有全新生命意义的民族种群形象:他们游离于文明社会与原始动物之间,兼有“人”的情感智慧与“兽”的勇猛强悍;由于这种人性因素与生命状态生成于广袤原野,故我个人倾向于将其称之为是人的“野性”意识。而作者用“土匪”身份去对他们进行形象定位,恰恰又人为地强化了这种“野性”意识的人文理想。在“高密东北乡”的荒野之地,“父老乡亲”的生存法则是意志与力量的结合、是智慧与野蛮的统一,一切文明社会的价值体系都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一切文明社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发生:在这里,“野性”使“杀人”不需要任何借口也不需要什么理由,为了爱情可以杀人为了复仇可以杀人为了正义更可以杀人,根本不会触犯文明社会的法律条款与道德尊严;在这里,“野性”使“欲望”不需要任何遮掩也不需要什么伪装,睡女人是“情欲”做土匪是“物欲”而打鬼子则更是“生欲”,完全是生命意识的赤裸表达绝不矫揉造作。作者并不掩饰他对荒原“野性”的顶礼膜拜:“回溯我家的历史,我发现我家的骨干人物都与阴暗的洞穴有过不解之缘,母亲是开始,爷爷是登峰造极,创造同时代文明人长期的穴居记录”。莫言在这里所强调爷爷和奶奶的“穴居”历史,当然不是指茹毛饮血的荒蛮时代,而是意指“高粱地”的生命意象;故“高粱地”里“穴居”的那群“土匪”,也因其“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构成了作者理想中的“野性”意识。尤其是“我”在分析爷爷当土匪前的精神状态时,更是精辟论述了“土匪”与“野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虽然具备了一个土匪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离真正的土匪还有相当的距离。他之所以迟迟未入绿林,原因很多,概而言之,——他的人生观还处在青嫩的成长阶段,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还没有达到大小土匪那样超脱放达的程度。”这段文字的深刻寓意性就在于:土匪因其弃绝了文明的束缚故能“超脱”,土匪因其没有道德的制约故能“放达”。“我”爷爷“我”奶奶“我”爸爸之所以能够获得精神上的空前解放,自然也是与他们“高粱地”里的土匪生涯密不可分。这种即游离于文明世界又游离于动物世界的“野性”意识,无疑是莫言创作《红高粱家族》的情绪冲动与力量源泉。

德国现代哲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有句名言:“只有走出历史,历史才能通向一切。”文学与历史无关,它只忠实于艺术想象。《红高粱家族》正是因为没有拘泥于“历史”,所以才使莫言取得了艺术上的巨大成功;而《红高粱家族》同样也没有局限于“民间”,所以才使莫言获得了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事过境迁我们再去重读这部文学经典,作者那种源自于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与生命律动,依然因其寻找灵魂家园的生命执著而熠熠生辉发人深省。走出“历史”与走出“民间”,这无疑体现着莫言自己的人生信念与创作追求;而创造“历史”与创造“民间”,则更加显示出了《红高粱家族》这部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存在价值与存在意义。

同类推荐
  • 地上·地下:穿越杭州地铁的时光

    地上·地下:穿越杭州地铁的时光

    《地上·地下:穿越杭州地铁的时光》由市作协副主席、杭报集团孙昌建创作,是一部反映杭州地铁建设工程的不算严肃的报告文学,由市文联、市作协主抓的一部重点作品,以“地下”、“地上”为视角,立体全面展示杭州地铁人和杭州人民的精神风貌。
  • 仟余集

    仟余集

    《仟余集》是郁达夫作品精选集之一,主要有杨梅烧酒、东梓关、迟暮、怀乡病者等文章。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 灵海潮汐

    灵海潮汐

    本书为庐隐小说集,收录的作品主要有:父亲、幽弦、胜利以后、秦教授的失败、寄天涯一孤鸿、灵海潮汐致梅姊、寂寞、蓝田的忏悔录、何处是归程、雨夜、云萝姑娘。
  • 夜蛾之舞

    夜蛾之舞

    世界上什么东西的颜色最黑呢?常识老师让学生深入思考。他年过半百,双鬓斑白,素以严厉著称,习惯运用祈使句的时候多于设问句。现在他用自己身体上最黑的瞳孔部分盯牢讲堂下的课桌,让我们限时给出正确答案。多年后,我依然记得面对问题时当初的困惑。什么最黑?煤、火药还是写在白纸上的字?乌贼的胆汁、蝮蛇的鳞片?还是罂粟花紧实的籽粒?懵头懵脑的,我像只跌撞的蛾子找不到方向。老师用实验来加深印象。眼睛贴近药盒上的锥孔向里看,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黑,绝对的黑——最黑的黑是难以被修辞的。
热门推荐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一切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分为机器猛于虎、不敢生病、大踏步地走向不可避免的危机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机器PK工人、机器一改进, 工资就降低、巨无霸等。
  • 人生无趣但有先生你

    人生无趣但有先生你

    【小剧场】是夜顾昭安坐在唐允恒怀里,腿一晃一晃的“老公,我问你一个问题,答对了有奖励喔”顾昭安狡黠一笑“我比较关心奖励是什么”唐允恒顺着顾昭安脸往下看,眼睛一亮“你最爱谁啊?”“当然是你啊,小机灵鬼”男人已经忍不住开始动手了“呜呜呜呜,你最爱我,原来你不是只爱我…..”顾昭安便鬼哭狼嚎的走了只剩下额头上带着三根黑线的唐允恒今晚,唐总独守空闺【楔子】从小,顾昭安就知道,像唐允恒那样的男人,就像天上的星星,可望不可即。顾昭安以为,最深情的告白就是默默无闻的守候,可是她忘了这个男人没有心了新婚前夜,他说,早在五年前,季楚瑜去世以后,他的心,便死了。她宛然一笑,好巧,我也没心。Ps:欢迎入坑乔大娘新书喔~大娘尽量一日两更,老了打字比较慢,勿催更。
  • 情侦档案

    情侦档案

    因为一宗案件,林夏被父亲一个电话卖给了所谓的教授。原本想跟老狐狸死磕到底,但当她看着眼前帅到反光的男人,心里的气顿时消了一半。反正早晚得结婚,眼前这个不仅身份高学识好,帅气多金还听话,去哪找这么好的便宜丈夫?不过,俗话说得好,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看着有钱帅气又听话的老公,日渐腹黑,扮猪吃虎,把她吃的死死的。林夏就越发的后悔,白切黑什么的最讨厌了!这就是一篇先婚后爱高智商夫妇打着推理破案小旗帜,拼命撒狗粮的小甜文~
  • 安知良辰时

    安知良辰时

    原以为她是踏星辰而来的拉克丝,未曾想是手握复仇之矛的卡莉丝塔。那安安,你的恨因何而生,又可为谁而解。若是不能见你笑,那以吾命为契,伴你终生可好?
  • 恋爱吗,我男朋友超帅

    恋爱吗,我男朋友超帅

    分手男女的正确打开方式?老死不相往来,从此人间蒸发?哪会像她和颜祁那样剪不断理还乱,像是让那月老缠死了红线,像是不可抗力那样非搓着他俩在一起,哪有这样的道理。但是就是发生了,野蛮地打碎了顾小北平静安稳的小日子,顾小北备受煎熬,却无法摆脱这种天神的祝福……
  • 鲁迅经典

    鲁迅经典

    本书精选了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48篇,比较全面地集结了鲁迅作品中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部分。林语堂先生说:“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收录在本书中的鲁迅文章,即使篇幅很小,也能感到文字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因此,他被称为“战士”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当然,鲁迅是多面的,他的部分文章表达的感情极为细腻,读起来温和,然你觉得这个“战士”有时候也蛮可爱。
  • 我的老婆是轮回者

    我的老婆是轮回者

    捡了个漂亮媳妇,还生了个娃,原以为一辈子应该差不多了。可万万没想到,媳妇不仅给自己来了一剑,还带孩子跑了。这还了得,不把你捉回来好好调教,我就不姓白!嗯?我好像本来就不姓白,囧。说明:作者非全职,并且是新人,更新较慢且文笔一般,等不及不建议入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谈判桌上的心理诡计

    谈判桌上的心理诡计

    社会就是一张大的谈判桌,在这张桌子上,你要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你想取得怎样的成果,全在于你对人性的认识,对心理的把握。本书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实例告诉你,如何在这个社会获得成功,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谈判高手,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