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000000021

第21章 解读《十三步》(1988,长篇小说)(3)

一往无前的线性时间,在莫言笔下消失了,成为常人不可思议的东西,它不仅可以倒流,还可以旋转,可以伸向四面八方……时间具有了绝对的可塑性。因此,在《十三步》中,你根本找不到一个确定的时间坐标,把小说中的人事牢牢固定在上面,它们互前互后,互早互晚,如在时间的海洋中自由飘荡,王副市长当然只能在某一时间被抬往“美丽世界”整容,但作品中却说:“时间是早上八点,时间是晚上八点,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因此可以并在。”至于方富贵的死、李玉蝉与驯兽员的交易、屠小英的结局等一系列事件的前后次序,永远也无法弄清。一般意识流作品,尽管打乱情节、切碎时间,但基本轮廓还可弄清,但企图重建《十三步》的时间坐标肯定是徒劳的——它根本不存在。

再看空间。一定的故事总发生于一定的地点,这是常识,但在莫言看来,这或许是人类自以为是的错觉,事实不一定如此。所以在《十三步》中,尽管你可以找到无数拥挤的事件,但你很难知道故事发生在何处——起初,似乎知道,比如李玉蝉家、屠小英家、第八中学、动物园、“美丽世界”等,可是越读越模糊:“他始终没给我们讲清楚第八中学的方位。在你的嘴里,它一会儿坐落在蓝色的小河边,一会儿紧傍着‘美丽世界’,一会儿又好像是人民公园的近邻,而那豢养着飞禽走兽的动物园,又似乎是人民公园里的园中园。现在,又有一道立体交叉桥横在第八中学一侧,还有一家高大的豪华饭店把它的影子投到第八中学校园内,我们像弄不清田鼠的洞口一样弄不清楚屠小英和整容师家的出口,到处都是石灰池,到处都是砖瓦木料,到处都有起重机的巨臂,我们的城市在建设,在日新月异地变化,这就是叙述者告诉我们的一个确切的印象。”

既然地点无法确定,作品中的故事也就永远像漂浮在空中一样,无有依托了。

最后看因果律。严格的因果律是古典现实的基础,所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即是。但因果律并不总十分可靠,因为我们能理解的生活是微不足道的,生活中的大量事件,对于我们可能是一个永久的谜,我们自以为理解的,可能也是错觉。时至20世纪,即使在号称精确的自然科学领域,也发现混沌现象无处不在,何况在最最复杂的人类社会。对偶然事件的重视,是20世纪文艺的突出特点,中国的先锋作家、实验小说几乎无一例外地淡化故事情节,甚至取消故事情节,以混乱冲突的、无意义的情节碎片的组合创造作品,莫言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他用各种可能性偶然性的堆积,代替了情节因果律,真可谓超前实验了。《十三步》中经常出现诸如此类的叙述:

“你对我们说;这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

“假如——为什么不可能呢……”

“叙述者说:前边告诉你的如果不是屠小英的梦境,就一定是我的梦境……”

“这一切即使不是确曾发生的事情,也是完全可能发生,必定要发生的事情。它可能并不一定发生在方富贵去世后半个月的清晨,可能在别的日月里。”

如果说,以上叙述不直截明白的话,对屠小英、方富贵结局的叙述,就陷入迷宫式游戏了。一会儿说屠与车间主任胡搞,一会儿又说她卷入伪钞案;一会儿说她嫁给了市委纪检书记,一会儿又说她跳进了美丽的河。还有什么到处寻找亡夫,冲进烈火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牺牲等等。对这些彼此矛盾的说法,作家并未指出是传闻还是事实,哪个对,哪个错。对方富贵的死也是这样,一会儿死在讲台上,一会儿吊死教室里,一会儿又死在办公桌上……也许作家想通过这众多的可能性表现生活的飘忽,难以把握?但我们实在难以发现其中的奥妙,我们甚至怀疑作家有意捉弄读者。在百思不得其解时,乔伊斯“让评论家瞎忙三百年”的话闯入我心里,我恍然大悟,仿佛看到莫言那得意的笑:入吾彀中矣!

世界太复杂、太难把握,表现世界的飘忽不定,自然是作家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十三步》有尝试之功,然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毕竟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离开一定的形式,走得太远,不仅无助于对世界的了解,也无助于与读者交流,文学毕竟需要读者,我们能否找到更好一点的方式呢?

四、充满张力的故事

《十三步》并非没有故事,但它与传统的故事已完全不同,这不仅指故事更多地通过意识流动表现出来,而是指故事的组合形式有了根本的变化。古典现实主义的理性原则为故事设计出严格的因果关系,有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作品的主题在完整的情节发展中显现出来,主题往往单纯而集中。它的最大缺陷是不能满足作家广泛自由地描写议论,因为一切不能织入故事链中的因素都必须忍痛割爱,作家过多的议论和节外生枝必然导致作品结构散漫,破坏作品的有机统一。这对于“天马行空”的莫言无疑是一大束缚,于是莫言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故事。

表面上看,《十三步》也有传统的故事线索,这就是第八中学物理教师方富贵猝死讲台,被送往“美丽世界”整容,方富贵以张红球之面貌复活后的痛苦经历;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纠葛;如他妻子屠小英的痛苦,整容师李玉蝉与王副市长的关系,方的同事张红球外出经商的遭遇等。书中也有几个贯穿性人物,但这几条线索本身并无太大的意义,莫言也无意将作品的意义局限在这几条线索上,而只是以这几条线索为骨架,节外之枝,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些“节外之枝”才是作品的精华。正如旅游,游客的目的是沿旅游线游览各个景点,而不是看旅游线终点的某一景,更不是看旅游线本身。故事间严谨的逻辑、因果关系解除了,作品前后故事没有必然联系,许多穿插如天外飞来劈空而下,直接打入作品,全无交代照应,却深刻反映了作家对某一面生活的深刻观察。

按传统处理,方老师猝死讲台无疑是作品的中心,一切描写都必须围绕着他,把他的悲剧描写得凄惨动人,呼吁重视知识分子。

莫言并非没有这样的意思,但他却时时把笔岔开,描写学生的思想混乱,教师们对社会不正之风的痛恨等等。方老师在讲台上讲原子弹,学生呢?

“可能有十几个学生想上大学读硕士然后做博士然后进原子弹工厂。可能有十几个学生想考不上大学去贩小猫呢还是贩鸽子呢?可能有十几个学生想爱情小说也许没想。可能有十几个学生睁着眼睡着了。进入高三就睡不足觉是流行性毛病,你说。”

《十三步》整个就是由这样的意外穿插构成的,因为“意外”而精彩,使读者摒弃“高潮的审美期待”,而专注于每一穿插的仔细玩味和欣赏。

更妙的是,作品中的每一片断,往往引人入胜,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但彼此之间却无紧密的关联意义,即非相辅相成,也非反面衬托,更不能有统一的意义。如方富贵猝死讲台,张红球整容经商,王副市长由肥整瘦,整容师与猛兽管理员的交易等,把这些故事集中在一起,我们发现,它们彼此之间有极大的排斥力和张力,拒绝读者的归纳企图,如果我们想说清作品,只好把作品再读一遍。就如李金发的诗,每一句都明白易懂,合起来反而意义朦胧混乱。

对作品的简单概括,实际上是对作品的蔑视,对作家的蔑视,莫言以《十三步》回敬了读者。莫言使读者的归纳步步落空,逼迫读者一次次返回作品、品味作品,读者可能在走投无路中恍然大悟:作品的主题就是作品本身。

五、《十三步》的意义

莫言的确是天才——疯狂的天才,他崇尚“信马由缰”、“信口开河”的写作状态,但他并非胡言乱语,而是由感而发,他对“信口开河”的崇拜,本身就是对流行的僵化创作模式的反抗。他是条文坛疯狗,到处撕咬,把整齐的小说形式撕得七零八落;他在文坛上狂轰滥炸,企图炸毁一切偶像。他把强烈的反叛意识,反叛思想,对社会丑恶虚伪的揭露和鞭挞,用玩世不恭的形式,一股脑儿发泄在作品中,他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派、荒诞派、拉美魔幻派、新小说派等各种创作方法运用于作品,形成技巧流派的大杂烩,在人物、情节、结构、叙述、文体、时空等各方面翻新出奇,搅动文坛。中国文坛有太多的成规、原则,太多的偶像,在传统创作方式、思维方式已坚如磐石时,莫言“天马行空”式的放肆具有冲锋陷阵的作用,没有无所顾忌的狂轰滥炸,旧偶像不会倒下,新形式也难有立足之地。因此,对莫言的“狂乱”形式首先应给以坚定的历史评价。现在的问题是,一旦失去了强大的偶像,莫言的“狂乱”还能否被人理解,他能给后来者提供多少有价值的经验呢?现在回答为时过早,但我们不妨先提出个原则问题:文学需要读者。文学总不是作家的自言自语,它总是要与读者交流。因此,作家总应或多或少地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读者对新形式的接受能力,走得过远,可能有“先锋意义”,但丧失了绝大多数读者,岂不遗憾。

同类推荐
  • 徐志摩诗选

    徐志摩诗选

    本书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诗歌精选集,收录了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名作,包括《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等。在作品的选择上,既注重其思想艺术成就,也注重体式、题材、内容、风格的多样性。读者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文采、激情、睿智的徐志摩。
  • 你所经历的苦难终将成为最好的礼物

    你所经历的苦难终将成为最好的礼物

    本书收集了戴琢璞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随笔,其中不乏在网上点击率数万、深受读者喜欢的作品。作者笔下虽大都是寻常人物、细微小事,且字里行间既饱含满满的正能量,但行文自然、情感率真,春雨润物一般,渗透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 洛夫诗歌演诵集

    洛夫诗歌演诵集

    《洛夫诗歌演诵集》由华语诗坛泰斗洛夫先生与著名演诵艺术家胡乐民先生携手打造。演诵使诗歌在艺术上得到了升华,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喜爱。对于每一首诗,胡乐民先生都进行了演诵,并写下了演诵小记,在我们欣赏洛夫先生的诗情时,也能聆听胡乐民先生充满激情的演诵之声。《洛夫诗歌演诵集》是献给所有诗歌朗诵、演诵爱好者的礼物,更是诗歌文本与演诵艺术的一次深度探索性的结合,演诵艺术一次大踏步的前进与升华。
  • 麻雀不是鸟

    麻雀不是鸟

    本书为作者的散文作品集,收录有:《麻雀还是鸟》、《三分春色》、《荷塘》、《大声朗读》、《水妖》、《回避》等。
  •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20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诗人纪伯伦的诗集,由知名文学家冰心翻译,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和人生的智慧书。《沙与沫》由一篇篇韵味悠长的短章组成,好比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折射着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瑰奇想象,与泰戈尔的《飞鸟集》堪称双璧,二者都以简短而寓意隽永的诗句,点滴深入读者的心灵,而纪伯伦的《沙与沫》比起《飞鸟集》的灵动洒脱,则更显端庄大气,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先知》被誉为“东方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是一部指引人生路途的经书,字字珠玑,诗意盎然,宛如一道甘泉,潺潺滋润读者的心田。
热门推荐
  • 异事奇谈之灵界

    异事奇谈之灵界

    一位身份神秘的少年,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该去往何处。天赋异禀的他更像是有着未完成的使命一样。
  • 东厂一枝花

    东厂一枝花

    大太监林九川十四岁净身入宫,四年时间从最底层提夜壶的太监一跃成为蟒袍加身、人人都要叫一声林大人的宦官。他心狠手辣,专断国政,排除异己,霍乱朝纲,明明不通文墨,却破例出任司礼监秉笔太监,还自称“九千九百岁”,满朝文武皆恨不能生啖其肉,刀碎其骨,天天在家扎小人盼着他早点死。直到有一天,他们却突然被告知,权倾朝野的林大人,居然是个女人!阅读须知:1.本文架空架空架空2.权谋情节,切勿深究4.1v1,he
  • 黯夜行

    黯夜行

    简洁版:一本传奇刺客的养成日志。没吃药版:一个路痴高玩的自我修养。吐槽版:一本不是武侠而是西幻题材的网游。正经版:被我删了。---------------------------简介比正文难写多了,就这么着吧。
  • 汉末风雨录

    汉末风雨录

    叶赫那拉后人叶鑫生活在华夏四线一座城市,因自身是满人并且是那个让世人饱受争议的叶赫那拉一脉,自小受尽冷眼嘲讽,浑浑噩噩度日,窝在家中日夜电脑手机为伴,因长时间熬夜而一觉再也没有醒来,等醒来时却到了汉末时期,而这不是原本的汉末三国时代,而是因一个召唤系统而聚集华夏各朝猛将的时代
  • 重生之良妻不善

    重生之良妻不善

    上一世的苏黎,错信了最不该信任的人,也伤害了最不该伤害的人。最后落得个惨死的下场。重活一世的苏黎决心要走上一生只爱御庭琛,虐渣渣的道路。看末路小白兔如何变成真正的女王。某天夜晚,御大总裁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不发一言,原因是他家亲爱的老婆嫌弃他太过粘人而不理他了。“老婆,你去哪里?我也要去。”某总裁撒娇道。苏黎不耐烦的回头,狠狠瞪了某总裁一眼“御庭琛,一天二十四小时,你有二十三小时三十分钟都跟着我。”苏黎不解的想,外界传闻的御庭琛和她认识的御庭琛是同一个人吗?“老婆,你错了,我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想跟着你的。”看着某总裁的傻乐样,苏黎怎么也想不透,自己怎么会爱上了他。
  • 半夏半秋寒

    半夏半秋寒

    在岁月曾经流经的河床上,遍布着你的脚印。
  • 从虚幻走到现实

    从虚幻走到现实

    武侠世界:小李飞刀与灵犀一指数强孰弱?电影世界:武林高手和超级英雄难分高低?动漫世界:一拳琦玉vs超赛悟空,谁更胜一筹?修仙世界:神界神皇能否战胜洪荒祖巫?高武世界:三千武道强者横压宇宙,镇压一切敌!四十亿年后地球武道崛起,再起波澜!超脱世界:我是虚假还是真是,待我破开次元维度一探究竟。主世界:虚无帝国破灭万千宇宙,谁与争锋!【另一本书,二次元,《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宇宙》。】
  • 起源神之世界王座

    起源神之世界王座

    夜弱被不知名的召唤者传送到魔法纵横时代。夜弱居然发现,自己并不是唯一的传送者,其中还有以前共处一个世界的。他们心狠手辣,他们狡诈如滑。意料之中的夜弱并不在意,因为在这里没有任何仁慈,只要阻挡我的,我会通通杀掉,一定不手下留情。他会踏上那血与杀戮的王座上及时终焉之时,或者这是个孤独的结局,没有任何人的世界不是我想要的。
  • 一世容晴

    一世容晴

    又名《上了天道后我悟性提升了》写在前面:1、和女主有关系的男主有四个(师徒三代,全C)2、女主心上人是育有一女的商人小妾3、女主前期弱,金手指到账后原地起飞4、没啥感情戏份,正经修仙升级流,扑街作者只想让女主全宇宙第一!!
  • 快穿之女主总被杀

    快穿之女主总被杀

    她叫荆灵柔,自从被一个名叫001的快穿系统绑定以后,就开始走在了为惨死的可怜女配报仇的逆袭人生大路上。奈何现实是非常骨感的。每一次的世界她的最终结局都是,被女主杀死。荆灵柔:“……”001:“与我无瓜”所以为什么她这么惨啊,我太难了好吧!!【本文1v1,快穿,系统,爽文】